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優惠價
:87 折 157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永嘉禪是以唐朝永嘉大師命名的大乘禪法,以天臺的止觀、永嘉大師的《永嘉禪宗集》和《永嘉證道歌》作為修行依據。本書永嘉禪講座中級班,重點講解兩部佛經,分為上編和下編,上編為“開悟真心——《維摩詰經》選讀”,下編為“直指見性——《六祖壇經》要義”。
作者簡介
達照,筆名天臺子,中國佛學院佛學碩士。1972年出生于浙江文成,1989年出家。1999年獲大圓滿心密灌頂資格。2007年獲香港覺光長老傳授天臺教觀第四十七代嗣法門人。現任浙江普陀山佛學院研究生導師,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研究員,浙江省溫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溫州佛教永嘉禪學會會長,溫州市妙果寺住持,第七屆文成縣政協常委,文成縣佛教協會會長,文成縣七甲寺住持,文成縣安福寺修建委員會主任。 從事天臺、凈土、禪宗(永嘉禪)、密法的修學、研究和弘揚。出版專著《金剛經贊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飭終——佛教臨終關懷》(浙江大學出版社),發表論文(《梵我一如及其演繹》、《金剛經相關的懺法初探》、《天臺禪修方法及其沿革》等三十余篇,以及散文十余篇、詩作數百首。
名人/編輯推薦
《永嘉禪講座(中級)》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序
玄覺(?-713),俗姓戴,字明道,溫州永嘉人。玄覺的卒年是唐先天二年(713),《祖堂集》說他春秋三十九,生年當在上元二年(675);《宋高僧傳》與《景德傳燈錄》說他春秋四十九,生年則為麟德二年(665)。據《祖堂集》載,玄覺三十一歲謁見惠能,生平所學所悟獲得印證,留下“一宿覺”的美淡。玄覺的主要著作有《證道歌》和《永嘉禪宗集》,前者為玄覺在曹溪證道當晚所作,后者由慶州刺史魏靜輯,內容包括曹溪證道回溫州后的撰述。
……
達照法師是中國佛學院培養的研究生,近年來為漢傳佛教重建修證體系著書立說,尤以弘揚天臺止觀和永嘉禪法而嶄露頭角。2009年,復旦大學禪學會專請達照法師在復大學演講《大乘禪法的修證路線》,并在上海蕭涇寺主持永嘉禪法的研修,他的講稿和訪談刊登在《佛教觀察》第二期上。其后在近一年的時間里,他每月專程到上海講授天臺止觀法門。今年正值永嘉大師圓寂1300周年,達照法師將他歷年宣講永嘉禪法的講記結集出版。這套叢書選輯永嘉禪的主要經典《永嘉禪宗集》、《維摩詰經》、《六祖壇經》、《證道歌》和《法華經》,以永嘉大師修學、開悟、弘法三個階段為脈絡,通過深人淺出的講解,架構起次第嚴謹的初、中、高三級教材。這套叢書的出版,既是永嘉禪研究的豐碩成果,也為漢傳佛教修學體系的重建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8月3日
……
達照法師是中國佛學院培養的研究生,近年來為漢傳佛教重建修證體系著書立說,尤以弘揚天臺止觀和永嘉禪法而嶄露頭角。2009年,復旦大學禪學會專請達照法師在復大學演講《大乘禪法的修證路線》,并在上海蕭涇寺主持永嘉禪法的研修,他的講稿和訪談刊登在《佛教觀察》第二期上。其后在近一年的時間里,他每月專程到上海講授天臺止觀法門。今年正值永嘉大師圓寂1300周年,達照法師將他歷年宣講永嘉禪法的講記結集出版。這套叢書選輯永嘉禪的主要經典《永嘉禪宗集》、《維摩詰經》、《六祖壇經》、《證道歌》和《法華經》,以永嘉大師修學、開悟、弘法三個階段為脈絡,通過深人淺出的講解,架構起次第嚴謹的初、中、高三級教材。這套叢書的出版,既是永嘉禪研究的豐碩成果,也為漢傳佛教修學體系的重建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8月3日
目次
第一講心凈國土凈
一、大乘佛法
二、小乘佛法
三、人天善法第二講方便度眾生
第二講方便度眾生
一、如何行六度
二、示現尊貴身第三講觀身分圣凡
第三講觀身分圣凡
一、何為凡夫身
二、何為佛身第四講禪定與說法
第四講禪定與說法
一、坐禪
二、說法第五講平等行食
第五講平等行食
一、乞食論道
二、法食平等目錄第六講應機說枯榮
第六講應機說枯榮
一、應機施教
二、四枯四榮第七講天眼和罪性空
第七講天眼和罪行空
一、何為真天眼
二、罪性本空第八講無為金剛體
第八講無為金剛體
一、無為真出家
二、佛身金剛體第九講菩提與道場
第九講菩提與道場
一、何處不菩提
二、無住真道場第十講法樂與法施
第十講法樂與法施
一、菩薩樂法
二、以法布施第十一講身病與心病
第十一講身病與心病
一、眾病菩薩病
二、調心除諸病第十二講方便菩薩行
第十二講方便菩薩行
一、方便慧
二、菩薩行第十三講求法不思議
第十三講求法不思議
一、求法者,無法可求
二、不思議解脫第十四講如幻四無量
第十四講如幻四無量
一、如幻觀
二、四無量心第十五講佛道如來種
第十五講佛道如來種
一、通達佛道
二、如來種性第十六講入不二法門第十七講十善與八法
第十六講入不二法門
第十七講十善與八法
一、十事善法
二、菩薩八法第十八講盡無盡解脫
第十八講盡無盡解脫
一、不盡有為
二、不住無為第十九講實相法供養
第十九講實相法供養
一、實相觀如來
二、最上法供養
直指見性
《六祖壇經》要義解讀
第一講《自序品》
一、緣起
二、《壇經》簡介
三、《自序品》提要
四、聞法因緣
五、神秀之偈
六、慧能之偈
七、五祖傳法
八、言下大悟
第二講《般若品》
一、般若如導
二、何為般若
三、般若之智,本自有之
四、唯傳見性法
五、迷悟有遲疾
六、邪正盡打卻
第三講《決疑品》
一、心平行直,恩義忍讓
二、良藥苦口,改過生慧
三、依此修行,天堂現前
第四講《定慧品》
一、三無法門
二、于相而離相
三、于念而無念
四、無住為本
第五講《妙行品》
一、何名坐禪
二、何名禪定
三、本性清凈,自修自行
第六講《懺悔品》
一、五分法身
二、懺悔發愿
第七講《機緣品》
一、八識
二、轉識成智
三、四智
第八講《頓漸品》
一、漸修和頓悟
二、自性戒定慧
三、如何是不立義
第九講《護法品》
一、何為佛道
二、外道之見
三、用功心要
第十講《付囑品》
一、三科法門
二、自性能含萬法
三、結語
一、大乘佛法
二、小乘佛法
三、人天善法第二講方便度眾生
第二講方便度眾生
一、如何行六度
二、示現尊貴身第三講觀身分圣凡
第三講觀身分圣凡
一、何為凡夫身
二、何為佛身第四講禪定與說法
第四講禪定與說法
一、坐禪
二、說法第五講平等行食
第五講平等行食
一、乞食論道
二、法食平等目錄第六講應機說枯榮
第六講應機說枯榮
一、應機施教
二、四枯四榮第七講天眼和罪性空
第七講天眼和罪行空
一、何為真天眼
二、罪性本空第八講無為金剛體
第八講無為金剛體
一、無為真出家
二、佛身金剛體第九講菩提與道場
第九講菩提與道場
一、何處不菩提
二、無住真道場第十講法樂與法施
第十講法樂與法施
一、菩薩樂法
二、以法布施第十一講身病與心病
第十一講身病與心病
一、眾病菩薩病
二、調心除諸病第十二講方便菩薩行
第十二講方便菩薩行
一、方便慧
二、菩薩行第十三講求法不思議
第十三講求法不思議
一、求法者,無法可求
二、不思議解脫第十四講如幻四無量
第十四講如幻四無量
一、如幻觀
二、四無量心第十五講佛道如來種
第十五講佛道如來種
一、通達佛道
二、如來種性第十六講入不二法門第十七講十善與八法
第十六講入不二法門
第十七講十善與八法
一、十事善法
二、菩薩八法第十八講盡無盡解脫
第十八講盡無盡解脫
一、不盡有為
二、不住無為第十九講實相法供養
第十九講實相法供養
一、實相觀如來
二、最上法供養
直指見性
《六祖壇經》要義解讀
第一講《自序品》
一、緣起
二、《壇經》簡介
三、《自序品》提要
四、聞法因緣
五、神秀之偈
六、慧能之偈
七、五祖傳法
八、言下大悟
第二講《般若品》
一、般若如導
二、何為般若
三、般若之智,本自有之
四、唯傳見性法
五、迷悟有遲疾
六、邪正盡打卻
第三講《決疑品》
一、心平行直,恩義忍讓
二、良藥苦口,改過生慧
三、依此修行,天堂現前
第四講《定慧品》
一、三無法門
二、于相而離相
三、于念而無念
四、無住為本
第五講《妙行品》
一、何名坐禪
二、何名禪定
三、本性清凈,自修自行
第六講《懺悔品》
一、五分法身
二、懺悔發愿
第七講《機緣品》
一、八識
二、轉識成智
三、四智
第八講《頓漸品》
一、漸修和頓悟
二、自性戒定慧
三、如何是不立義
第九講《護法品》
一、何為佛道
二、外道之見
三、用功心要
第十講《付囑品》
一、三科法門
二、自性能含萬法
三、結語
書摘/試閱
在此,玄覺以天臺宗的圓教理論,闡發他對終極真理的領悟。性,指無常生死身中所存在的法身之理。心,指思維通過空假中一心三觀的實踐觀行,使主體智慧掃除所有思慮分別帶來的惑見,達到一心三智,即佛之知見的高度。在真如中,心與性、動與靜的分別完全泯除,能觀的一心三智與所照的一境三諦達到高度的契合。此法爾之理,是心與性、智與境、動與靜的統一。在理上,“窮之則唯一寂”;在事上,“鑒之則以千差”。惠能以“不二”定為佛之知見,永嘉以天臺圓教的話語和三諦圓融的方法做學理化的闡述,并統歸于理事不二的方法。
明代傳燈重編《永嘉禪宗集》,在《序》中說:“師從止觀悟入,《凈名》旁通,南印曹溪,師資道合。則此集者,乃大師還甌江時之所撰所述,以明授受之際,心宗的旨。”這段論述尋流溯源,指出玄覺早期從天臺宗所學所悟經禪宗六祖印可,其與回歸東甌利益道俗之所演說,皆是圓頓上乘。故傳燈強調:“夫性以不二為宗,心以無差為旨,此禪教之所公共者也。”天臺與禪宗,只是門庭施設上的教化方式不同,而究竟指歸則與釋迦牟尼一脈相承。
中國是大乘國度,以本佛、宗經、重行為特點。太虛大師在《中國佛學》中強調:“大乘法即佛自證法,亦即依佛本愿力以教化眾生的法。所以只要說到大乘法,就應本佛能證所證之心境為本質。”站在這一大乘法之根本立場上,太虛指出“中國佛學特質在禪”,由此勾勒出中國佛學兩千年發展的軌跡:禪觀行演為臺賢教,禪臺賢流歸凈土行。禪宗論宗門與教下之分,以《楞伽經》辨析宗通與說通為根據,達摩以來的宗門禪,其特點即在專提宗通。然太虛亦強調惠能、慧忠、宗密等未嘗不融會經論妙義,特別在禪宗五家分燈之后,融貫禪教從法眼文益開始,尤以永明延壽為最。
其實,六祖惠能之后,融貫禪教最早且卓有成效者,當推永嘉玄覺大師。玄覺在六祖處證道以后,仍回溫州弘法。《證道歌》重在悟境,而《永嘉禪宗集》則是弘法教學的結晶,是漢傳佛教闡述修學次第的名著。《永嘉禪宗集》以天臺止觀法門的結構,提示禪觀之用意及漸次修行之歷程,中綴玄覺自己修悟的經驗。
《永嘉禪宗集》的編集者,是玄覺的俗家弟子慶州刺史魏靜。他把全書編為《慕道志儀》、《戒驕奢意》、《凈修三業》、《奢摩他頌》、《毗婆舍那頌》、《優畢叉頌》、《三乘漸次》、《事理不二》、《勸友人書》、《發愿文》十篇,初三門為序分,次五門為正宗分,后二門為流通分。明代天臺宗僧人無盡傳燈,則以天臺教觀并重的格局進行重編,將全書次序調整為:《歸敬三寶》、《發宏誓愿》、《親近師友》、《衣食誡警》、《凈修三業》、《三乘漸次》、《事理不二》、《簡示偏圓》、《正修止觀》、《觀心十門》。這個篇目的調整可看出傳燈的用心,即提供一個從前行、正修到融會禪教的修學教科書。
不過,傳燈重編《永嘉禪宗集》時刪除《勸友人書》,殊為可惜。友人左溪玄朗稟承的還是傳統的修行路徑,強調住山遠離塵囂,在寂靜處獨自坐禪。玄覺在回信中指出修行者所重視的是道,并非居處的幽寂與否。“是以見道忘山者,人間亦寂也;見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這一說法與六祖惠能“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同一意趣,使超越的佛法走向人間,論證了山居修道與人間弘化的統一。
與無盡傳燈同時代的憨山德清禪師,在寫給侍御徐明宇的信中指出:“《永嘉集》一書,實是《壇經》注腳。若見解依六祖,用工夫如永嘉,何患不一超直入?”(《憨山老人夢游集》卷十五)憨山此語極為精辟,高屋建瓴地為禪教會通指出了可供操作的進路。即便是為上根利機提供心地法門之指南的《壇經》,亦有散處全書中的修學次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重新整理出版丁福保《壇經箋注》一書,陳兵教授在為此書所作導讀中,縷述《壇經》的修學方法有前行、正行和“隨方解縛”的教學法三部分,其中前行主要集中在《懺悔品》中,有依止善知識、傳香、懺悔、發心、歸依、得正見、在生活中修行七個階段。
由此可見,永嘉玄覺實質性地開創了禪教會通的理論建構和可供操作的禪修實踐。永嘉禪法頓漸并行的實修風格,其后影響臺、禪二宗極為深遠,從而扭轉了臺宗后世只重講教不重實修的流弊;同時使禪者從文字、口頭之禪的頹風中,走向了真參實學。永嘉玄覺以理事不二的方法,融合了禪教的見地、行愿和修證,在天臺圓理頓悟的架構中,建構了簡明而清晰的佛教修學體系。弘揚永嘉禪法,對當前漢傳佛教的復興有著重大的意義。
太虛大師在《中國佛學》中感嘆:“中國古時雖能會教明禪,然未能從教律之次第上,而穩建禪宗,致末流頹敗,一代不如一代也。宗喀巴以教律而建密宗,密宗猶如一個花盆,而教律則如一個花架,以其花架堅牢,故花盆高顯。我以為若非宗喀巴之教義戒律上重建西藏密宗,則其密宗當反不如今日中國之禪林也。所以從這種關系上看來,中國當時雖有能融會禪教者,但惜無有次第之建立。”
漢傳佛教擁有博大精深的思想資源,可惜在唐宋之后逐漸走向衰微。可喜的是,太虛重建中國佛學之愿景,在當今佛教界已初見曙光。近年來,漢傳佛教的少壯力量借鑒藏傳和南傳的修學體系,正在發掘整理整體佛學的修學體系,由此從體達用,為人間佛教在社會上的弘揚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