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董婧、姜連新、孫明、王彬、李玉龍等編著的《渤海與黃海北部大型水母生物學研究》是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母研究團隊長期對水母、特別是大型食用水母長期研究的歸納和總結,對海蜇資源開發利用、大型水母基礎生物學、基礎生態學和實驗生物學研究以及海洋生物學、生態學和水產科學的教學和實驗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次
第1章海蜇
1.1分類與形態
1.1.1海蜇的分類地位及近緣種
1.1.2海蜇的外部形態特征
1.1.3海蜇的內部構造
1.1.4面蜇的形態結構
1.2繁殖習性與生活史
1.2.1性腺發育
1.2.2產卵類型與繁殖力
1.2.3生活史
1.2.4攝食方式和攝食習性
1.2.5再生與共生
1.3應用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海蜇食性與營養級
1.3.1遼東灣海蜇食性分析
1.3.2遼東灣海蜇營養級研究
1.3.3遼東灣海蜇不同生長階段的同位素分析
1.4實驗室內海蜇生態學研究
1.4.1實驗室內海蜇單因子生態實驗
1.4.2實驗室內海蜇多因子交互生態實驗
1.5海蜇的自然生態習性
1.5.1遼東灣海蜇的分布與移動
1.5.2遼東灣海蜇的海區調查
1.5.3遼東灣海蜇資源的動態變化
1.5.4海蜇生長、死亡
1.6海蜇漁業
1.6.1全國海蜇漁業概況
1.6.2遼東灣海蜇漁業
1.6.3黃海北部海蜇漁業
1.7資源動態
1.7.1相對資源量
1.7.2資源時空分布
1.7.3種群動態
1.7.4資源量預報
1.7.5徑流對資源量的影響
1.7.6水溫、鹽度、餌料豐度對海蜇資源量的影響
1.8海蜇增殖與效果評估
1.8.1放流試驗
1.8.2生產性放流
1.8.3海蜇產量預報和增殖放流效果評估
1.9棲息地保護與資源修復
1.9.1海蜇螅狀體棲息地的海區調查
1.9.2遼東灣海蜇棲息地保護示范區范圍的劃定
1.9.3海蜇螅狀體自然海區中生存實驗
1.9.4海蜇螅狀體棲息地及資源量變動原因探討
1.10遼東灣海蜇群體遺傳多樣性研究
1.10.1遼東灣海蜇自然捕獲群體與養殖群體COI序列遺傳分析
1.10.2海蜇養殖群體及自然捕獲群體ITS序列遺傳分析
參考文獻
第2章沙蜇
2.1分類與形態
2.1.1沙蜇的分類地位及近緣種
2.1.2沙蜇的形態特征
2.2分布與暴發
2.2.1沙蜇的分布與暴發
2.2.2沙蜇暴發所帶來的危害
2.2.3國內外研究現狀
2.3沙蜇的生活史
2.3.1浮浪幼蟲
2.3.2螅狀幼體
2.3.3螅狀體的足囊繁殖
2.3.4橫裂幼體
2.3.5碟狀體
2.3.6水母體
2.4實驗室內沙蜇生態學研究
2.4.1鹽度對沙蜇各發育階段的影響
2.4.2不同鹽度條件下光照對沙蜇螅狀體存活和生長的影響
2.4.3溫度對沙蜇螅狀體存活、生長和足囊繁殖的影響
2.4.4投餌頻次對沙蜇螅狀體生長和足囊繁殖的影響
2.5遼東灣沙蜇的海區分布與移動
2.5.1沙蜇的海區分布
2.5.2海區的溫度、鹽度特征及沙蜇的分布特征
2.5.3沙蜇的分布移動規律及生態類型探討
2.6沙蜇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
2.6.1沙蜇的分子鑒定
2.6.2沙蜇群體遺傳多樣性
參考文獻
第3章霞水母
3.1分類與形態
3.1.1霞水母的分類地位及生物學概況
3.1.2白色霞水母的形態特征
3.2分布與暴發
3.2.1霞水母的分布與暴發
3.2.2霞水母暴發所帶來的危害
3.2.3國內外研究現狀
3.2.4白色霞水母生活史
3.2.5胚胎發育及各階段經歷時間
3.2.6浮浪幼蟲與變態
3.2.7螅狀幼體
3.2.8橫裂與碟狀幼體
3.2.9水母體
3.2.10白色霞水母生活史和其他常見缽水母的比較
3.3實驗室內白色霞水母生態學研究
3.3.1鹽度對白色霞水母螅狀體和碟狀幼體存活和生長的影響
3.3.2光照對白色霞水母無性繁殖的影響
3.3.3溫度對白色霞水母無性繁殖與螅狀體生長的影響
3.3.4投餌頻次對白色霞水母無性繁殖的影響
3.3.5溫度、投餌頻次對白色霞水母無性繁殖的聯合影響
3.4遼東灣白色霞水母分布與移動
3.4.1遼東灣近海白色霞水母的分布
3.4.2遼東灣近海白色霞水母海區分布的特征
參考文獻
第4章海月水母
4.1分類與形態
4.1.1海月水母的分類地位
4.1.2海月水母的形態
4.1.3黃、渤海海月水母種的分子鑒定
4.2分布與暴發
4.2.1海月水母的分布與暴發
4.2.2海月水母暴發所帶來的危害
4.3海月水母的生活史
4.4實驗室內海月水母生態學研究
4.4.1鹽度對海月水母各發育階段的影響
4.4.2光照對海月水母螅狀體各發育階段的影響
4.4.3溫度對海月水母螅狀體各發育階段的影響
4.4.4溫度、鹽度對海月水母碟狀幼體生長的影響
4.4.5鹽度、投餌頻次對海月水母碟狀體生長的影響
4.5遼東灣海月水母的分布
4.5.1遼東灣近海海月水母的分布
4.5.2海水溫度、鹽度特征及海月水母分布
參考文獻
第5章大型水母的比較研究與方法探討
5.1幾種常見缽水母的生活史比較
5.1.1產卵時間與季節
5.1.2產卵方式
5.1.3無性繁殖與直接發育
5.1.4橫裂生殖和碟狀體形態
5.1.5生活史的部分特征比較
5.2幾種缽水母類螅狀體形態特征的比較
5.36種缽水母的碟狀體形態區別
5.4沙蜇與海蜇晚期碟狀體的形態學研究
5.4.1傘部
5.4.2生殖腺下腔
5.4.3胃腔
5.4.4口腕部
5.5遼東灣大型水母調查方法的研究與探討
5.5.1調查網具
5.5.2各調查時間段網具的選擇
5.5.3小結
5.6遼東灣大型水母與浮游動物分布特征的相關性
5.6.12005—2007年大型水母與浮游動物的分布
5.6.2大型水母與浮游動物分布的相關性探討
5.7遼東灣大型水母海區分布特征和生態習性的比較
5.7.1大型水母海區的分布特征和海區的溫度、鹽度特征
5.7.2遼東灣大型水母棲息的水域和生態類型比較分析
5.7.3遼東灣大型水母生長速度的比較及不同海區間大型水母出現時間比較
5.7.4近年來遼東灣大型水母資源狀況的分析
5.8黃、渤海幾種大型水母的分子鑒定
5.8.1黃、渤海4種大型水母的18SrDNA序列比較及系統分析
5.8.2黃、渤海4種大型水母的ITS—5.8SrDNA序列比較及系統分析
5.9遼寧沿海海蜇與沙蜇遺傳多樣性的AFLP分析
參考文獻
1.1分類與形態
1.1.1海蜇的分類地位及近緣種
1.1.2海蜇的外部形態特征
1.1.3海蜇的內部構造
1.1.4面蜇的形態結構
1.2繁殖習性與生活史
1.2.1性腺發育
1.2.2產卵類型與繁殖力
1.2.3生活史
1.2.4攝食方式和攝食習性
1.2.5再生與共生
1.3應用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海蜇食性與營養級
1.3.1遼東灣海蜇食性分析
1.3.2遼東灣海蜇營養級研究
1.3.3遼東灣海蜇不同生長階段的同位素分析
1.4實驗室內海蜇生態學研究
1.4.1實驗室內海蜇單因子生態實驗
1.4.2實驗室內海蜇多因子交互生態實驗
1.5海蜇的自然生態習性
1.5.1遼東灣海蜇的分布與移動
1.5.2遼東灣海蜇的海區調查
1.5.3遼東灣海蜇資源的動態變化
1.5.4海蜇生長、死亡
1.6海蜇漁業
1.6.1全國海蜇漁業概況
1.6.2遼東灣海蜇漁業
1.6.3黃海北部海蜇漁業
1.7資源動態
1.7.1相對資源量
1.7.2資源時空分布
1.7.3種群動態
1.7.4資源量預報
1.7.5徑流對資源量的影響
1.7.6水溫、鹽度、餌料豐度對海蜇資源量的影響
1.8海蜇增殖與效果評估
1.8.1放流試驗
1.8.2生產性放流
1.8.3海蜇產量預報和增殖放流效果評估
1.9棲息地保護與資源修復
1.9.1海蜇螅狀體棲息地的海區調查
1.9.2遼東灣海蜇棲息地保護示范區范圍的劃定
1.9.3海蜇螅狀體自然海區中生存實驗
1.9.4海蜇螅狀體棲息地及資源量變動原因探討
1.10遼東灣海蜇群體遺傳多樣性研究
1.10.1遼東灣海蜇自然捕獲群體與養殖群體COI序列遺傳分析
1.10.2海蜇養殖群體及自然捕獲群體ITS序列遺傳分析
參考文獻
第2章沙蜇
2.1分類與形態
2.1.1沙蜇的分類地位及近緣種
2.1.2沙蜇的形態特征
2.2分布與暴發
2.2.1沙蜇的分布與暴發
2.2.2沙蜇暴發所帶來的危害
2.2.3國內外研究現狀
2.3沙蜇的生活史
2.3.1浮浪幼蟲
2.3.2螅狀幼體
2.3.3螅狀體的足囊繁殖
2.3.4橫裂幼體
2.3.5碟狀體
2.3.6水母體
2.4實驗室內沙蜇生態學研究
2.4.1鹽度對沙蜇各發育階段的影響
2.4.2不同鹽度條件下光照對沙蜇螅狀體存活和生長的影響
2.4.3溫度對沙蜇螅狀體存活、生長和足囊繁殖的影響
2.4.4投餌頻次對沙蜇螅狀體生長和足囊繁殖的影響
2.5遼東灣沙蜇的海區分布與移動
2.5.1沙蜇的海區分布
2.5.2海區的溫度、鹽度特征及沙蜇的分布特征
2.5.3沙蜇的分布移動規律及生態類型探討
2.6沙蜇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
2.6.1沙蜇的分子鑒定
2.6.2沙蜇群體遺傳多樣性
參考文獻
第3章霞水母
3.1分類與形態
3.1.1霞水母的分類地位及生物學概況
3.1.2白色霞水母的形態特征
3.2分布與暴發
3.2.1霞水母的分布與暴發
3.2.2霞水母暴發所帶來的危害
3.2.3國內外研究現狀
3.2.4白色霞水母生活史
3.2.5胚胎發育及各階段經歷時間
3.2.6浮浪幼蟲與變態
3.2.7螅狀幼體
3.2.8橫裂與碟狀幼體
3.2.9水母體
3.2.10白色霞水母生活史和其他常見缽水母的比較
3.3實驗室內白色霞水母生態學研究
3.3.1鹽度對白色霞水母螅狀體和碟狀幼體存活和生長的影響
3.3.2光照對白色霞水母無性繁殖的影響
3.3.3溫度對白色霞水母無性繁殖與螅狀體生長的影響
3.3.4投餌頻次對白色霞水母無性繁殖的影響
3.3.5溫度、投餌頻次對白色霞水母無性繁殖的聯合影響
3.4遼東灣白色霞水母分布與移動
3.4.1遼東灣近海白色霞水母的分布
3.4.2遼東灣近海白色霞水母海區分布的特征
參考文獻
第4章海月水母
4.1分類與形態
4.1.1海月水母的分類地位
4.1.2海月水母的形態
4.1.3黃、渤海海月水母種的分子鑒定
4.2分布與暴發
4.2.1海月水母的分布與暴發
4.2.2海月水母暴發所帶來的危害
4.3海月水母的生活史
4.4實驗室內海月水母生態學研究
4.4.1鹽度對海月水母各發育階段的影響
4.4.2光照對海月水母螅狀體各發育階段的影響
4.4.3溫度對海月水母螅狀體各發育階段的影響
4.4.4溫度、鹽度對海月水母碟狀幼體生長的影響
4.4.5鹽度、投餌頻次對海月水母碟狀體生長的影響
4.5遼東灣海月水母的分布
4.5.1遼東灣近海海月水母的分布
4.5.2海水溫度、鹽度特征及海月水母分布
參考文獻
第5章大型水母的比較研究與方法探討
5.1幾種常見缽水母的生活史比較
5.1.1產卵時間與季節
5.1.2產卵方式
5.1.3無性繁殖與直接發育
5.1.4橫裂生殖和碟狀體形態
5.1.5生活史的部分特征比較
5.2幾種缽水母類螅狀體形態特征的比較
5.36種缽水母的碟狀體形態區別
5.4沙蜇與海蜇晚期碟狀體的形態學研究
5.4.1傘部
5.4.2生殖腺下腔
5.4.3胃腔
5.4.4口腕部
5.5遼東灣大型水母調查方法的研究與探討
5.5.1調查網具
5.5.2各調查時間段網具的選擇
5.5.3小結
5.6遼東灣大型水母與浮游動物分布特征的相關性
5.6.12005—2007年大型水母與浮游動物的分布
5.6.2大型水母與浮游動物分布的相關性探討
5.7遼東灣大型水母海區分布特征和生態習性的比較
5.7.1大型水母海區的分布特征和海區的溫度、鹽度特征
5.7.2遼東灣大型水母棲息的水域和生態類型比較分析
5.7.3遼東灣大型水母生長速度的比較及不同海區間大型水母出現時間比較
5.7.4近年來遼東灣大型水母資源狀況的分析
5.8黃、渤海幾種大型水母的分子鑒定
5.8.1黃、渤海4種大型水母的18SrDNA序列比較及系統分析
5.8.2黃、渤海4種大型水母的ITS—5.8SrDNA序列比較及系統分析
5.9遼寧沿海海蜇與沙蜇遺傳多樣性的AFLP分析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2.3.2螅狀幼體
沙蜇早期的螅狀幼體(圖版Ⅰ—2)柄細長,托部呈半透明的球狀,柄與托之間的界限比較明顯。托的直徑長約為200~ 300 μm,口柄的高約占整個螅狀幼體長度的1/3。處于托部頂端的口盤通常具有4條對稱的觸手。觸手細長,并散布著刺胞叢。中期螅狀幼體的托部呈圓錐形,觸手增加至8條,托的直徑長約為500 μm,能夠攝取體長為300μm大小的鹵蟲。發育完全的螅狀幼體柄部變得較粗壯,與圓錐形托部合并,外觀上不易區分。托的直徑長約為700~1300 μm。口盤處的觸手發育成16條。口圓形,口柄粗而長,可自由伸縮轉動和外翻,能吞食與它同等大小或比它稍大的餌料。當螅狀幼體過度饑餓時,呈半透明狀,口擴張很大,幾乎看不出口柄,但攝食鹵蟲后則變為淺橘黃色。
2.3.3螅狀體的足囊繁殖
沙蜇已發育成熟帶有16個觸手的螅狀體通過形成足囊的方式進行無性繁殖。足囊的產生是沙蜇螅狀體產生新螅狀體的唯一無性繁殖方式,是通過螅狀體本身移位形成的。螅狀體在移位前,柄部和托部的交界處伸出一條匍匐莖,以其末端附著于基質上,形成新的足盤。原柄部末端逐漸脫離附著點,并收縮。匍匐莖變成螅狀體的柄部,螅狀體移位后在原附著點留下一團外被角質膜的細胞組織,即足囊(圖版Ⅰ—3)。足囊矮柱狀,白色或微黃色。形成后直徑為100~ 300 μm,足囊的大小不同,甚至同一個螅狀體形成的足囊大小也略有差異。
足囊形成后一段時間,自頂端部萌發出4觸手螅狀體。這種無性繁殖的螅狀體與有性繁殖的螅狀體的區別是基部具有大而透明的囊,生長速度也有明顯的差異。經2~3天變態為8觸手螅狀體,再經2~3天變為16觸手螅狀體。7天內可完成螅狀體的生長過程,同樣可移位再次形成足囊。螅狀體的移位,伸出的匍匐根通常朝著一個方向,留下的足囊成直線排列。足囊形成的數量,個體間存在著差異,多少受環境條件的影響,一般可形成5—6個,最多可形成十幾個。
2.3.4橫裂幼體
沙蜇的橫裂生殖是多碟型,實驗中螅狀幼體產生的碟狀體個數多為3—4個。橫裂開始發生時,螅狀幼體的托部明顯拉長,細條狀的感覺觸手(即主輻觸手和間輻觸手)基部膨大。托部開始出現裂節,裂節之間的凹溝從上到下逐漸加深。隨后8條從輻觸手開始縮短,繼而被吸收。同時緣瓣及其基部的緣葉延伸、變薄。緣瓣尖端鈍圓,其內的感覺棍清晰可見。緣瓣延伸,口柄伸長。頂端發育中的碟狀幼體開始悸動,并逐漸變得強烈而頻繁,但仍附著在橫裂體(圖版Ⅰ—4)上。在頂端碟狀體形成的過程中和形成以后,其下方的裂節依次變態為碟狀體。隨著碟狀體的形成與釋放,橫裂體最后裂節的基部又生長出16條觸手,恢復為螅狀體的形態。與橫裂生殖前的螅狀體相比,其體長變短,直徑變小。恢復后的螅狀體仍然經過一段時間生長后可以重復進行橫裂生殖。螅狀幼體橫裂生殖開始4—7 d后,釋放碟狀幼體。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