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從建黨到執政:民進黨相關人物訪問紀錄
滿額折

從建黨到執政:民進黨相關人物訪問紀錄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9043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就像經濟學者談論經濟發展會認定一個起飛(take off)點ㄧ樣,政治學者會把「反對黨的成立」當作政治發展的起飛點,標誌著壟斷性體制進入競爭性體制。

那麼,1986年在台北圓山飯店宣布成立的民主進步黨,突破長期戒嚴下的黨禁,導致1987年解嚴,當然是台灣政治史上「天大地大」的事件;尤其,十四年後民進黨竟能使中國國民黨交出政權,取得總統大位,這個政黨輪替驗證了台灣民主化的真實性。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作為一個歷史學、政治學的研究者,心中自有一些答案,但欲具體回答這個具有現實意義與學術意義的重大問題,因時間太近不可能有公開的官方檔案可用,於是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的累積成為迫切之事。

本書訪談十五位當年參與民進黨從黨外、組黨到執政的關鍵人物,透過親歷參與者之口,瞭解台灣在這三十多年間的民主政治發展。這十五位受訪者之中,有些人已經淡出、退出政壇,甚至另立政黨,或頻跑中國,以今日眼光來看,都可能不符合「政治正確」,但是如果平心閱讀他 / 她們的訪談紀錄,可以發現其當年的重要位置,這就是歷史的態度。

本書特點:

透過口述訪談的方式,還原30年來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史的重要過程。
內容包含黨外、建黨、執政時期的民進黨相關發展歷程,是瞭解政治發展史的重要一手史料。

作者簡介

陳儀深

1954年生於雲林縣,國立政治大學政 治研究所博士。曾任國民大會代表、台灣教授協會會長。現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政治 思想史、戰後台灣政治史、二 二八事件研究、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研究。除了單篇論文以外,著有專書《《獨立評論》的民主思想》、《近代中國政治思潮》;口述史出版包括《蘇東啟政治案件專 輯》、《泰源監獄事件專輯》、《美麗島事件專輯》、《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上篇、續篇)》(以上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濁水溪畔二二八》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八八水災口述史》(前衛)等多部作品;出版政論集包括《在人間造政治淨土》(稻鄉)、《誰的民進黨﹖》(前衛)、《為台灣辯 護》(北社)、《漂流台灣 虛擬執政》(前衛)。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記取歷史,找回台灣精神
彭明敏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生長在民主化之後的台灣新一代公民,或許很難想像,成立一個新政黨竟是數個世代政治運動者的悲願。
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暴發,一黨獨裁的國民黨執政當局展開全台大搜捕,投身島內選舉之黨外民主運動人士幾被一網打盡;孰料辯護律師順勢崛起,七年後,民主進步黨建黨成功;再過十四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贏得二○○○年選舉,完成首次政黨輪替,出人意表的政治氛圍籠罩台灣。這段如夢似真的歷史過程距今不過十餘年,卻似乎被社會大眾所遺忘,如同當年所謂「黨外精神」仿若已為過往雲煙。
研究台灣社會現象的學者曾謂,「健忘」是純樸善良的台灣人另一集體特徵。面對曾經屠殺數以萬計社會菁英、無辜人民,以黨國暴力掠奪私人財產,以媒體司法掩護擁有千億資產的腐敗政黨,台灣人卻輕易原諒,用手中的選票賦予其合法的統治地位。威權復辟五年餘,台灣民主自由、經濟發展嚴重倒退,正義公平蕩然無存,政府公信破產,數十萬青年公民憤怒走上街頭以為自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雖謂老生常談,史學家亦曾嘲諷:「歷史給人的教訓,是人們不曾記取歷史的教訓」。觀察今日台灣政治亂象,不只是健忘,更多民眾是在黨國教育與媒體壟斷洗腦下,對自己土地的歷史一無所知。

中研院近史所陳儀深教授多年來致力口述史教學及研究,從《九二一大地震》、《泰源監獄事件》、《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以及《濁水溪畔二二八》等訪談紀錄之出版,俱見其留存當代史料之用心。由彭明敏基金會贊助、台灣歷史學會執行的「民主進步黨建黨口述史」訪談計畫,克服人力、財力之限制,在玉山社魏總編輯大力協助下,終於出版發行。
美中不足者,由於此一重大事件相關當事人仍多活躍於政壇,對訪談紀錄容或有所顧忌,以致多位計畫訪談對象或直接拒訪、或訪談後不願刊登;也有因時間倉促無法配合而成為遺珠之憾,以致歷史事實之呈現略有欠缺。尤以幾位受訪者夸夸而談,因缺乏旁證,而有片面說辭之嫌。讀者可於閱覽此書過程中,體會計畫研究者忠實紀錄卻頗感無奈之處。
作為第一個在台灣執政的本土政黨,民主進步黨的建黨歷程、興衰起落值得國人多多認識,期盼陳教授以此本書為根基,繼續紀錄,豐富呈現。

2013年10月21日

紀錄台灣民主的一大步
蔡錦堂
(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

台灣現代民主政治的發展,無庸置疑地,1979年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是個重要的轉捩點,而1986年9月28日在圓山飯店創立的民主進步黨,可以說是美麗島事件後所衍生出來台灣邁向民主化重要的一大步,它推倒了戰後中國國民黨於台灣所建立的一黨專政的骨牌,開啟了政黨政治的大門(雖然黨禁在1989年1月才解除)。
有關民主進步黨的相關書籍與學術論著已經不少,但是關於民進黨創黨時期實際參與者的口述歷史,則尚屬鳳毛麟角。有鑑於此,台灣歷史學會接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的委託,進行民主進步黨的建黨口述歷史計畫,並委由歷史學會會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陳儀深教授負責執行。
陳儀深教授是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的博士,專長為戰後台灣政治史,並精通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在口述歷史訪談方面,他執行並撰寫過「九二一震災」「八八水災」等台灣近年發生的重大災害口述史;也進行了「蘇東啟政治案件」「海外台獨相關人物」「濁水溪畔二二八」「美麗島事件」「泰源監獄事件」等圍繞白色恐怖、人權議題之台灣現代重要政治史相關人物與事件的口述歷史。陳教授的訪談經驗豐富、視角敏銳、文筆犀利、思考具邏輯性,委由他執行民進黨建黨口述歷史,堪稱不二人選。

陳教授首先從民進黨「創黨十八人小組」成員、國民黨與當時「黨外」的溝通者、銜命協調的四位台大學者、海外台灣人、甚至民進黨組黨時現場服務人員中,去選取訪談對象。除了已逝世者以及婉拒受訪者外,陳教授共有效訪問了十五位人士,包括了「創黨十八人小組」中的尤清、張俊雄、謝長廷、游錫堃、陳菊、許榮淑、洪奇昌,以及具有不同方面影響力的姚嘉文、朱高正、李鴻禧、林世煜、邱萬興、賴義雄、林濁水、田秋堇等。在官方檔案資料尚未公布之前,這些參與者的口述訪談資料,已為我們提供了有關民進黨建黨當時相當清晰的、不可或缺的拼圖。
口述訪談紀錄稿之外,陳教授也撰寫了一篇長文作為「導論」。這篇導論寫出他選擇訪談人物思考點的同時,也針對民進黨成立的時代背景與經過作了精簡但清楚的敘說,並且也對現今正走在政治十字路口、陷入迷惘的民進黨說出期待,是篇值得推薦的精闢之作。
當然,僅以十五位人士的訪問稿內容,並無法涵蓋民進黨建黨時的整體範疇。企盼今後能再有更多當時參與民進黨建黨的人士接受訪談。
在感佩陳儀深教授於極短的期間內,盡心盡力完成訪談稿並予以付梓的同時,更對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的資助,深致謝意。

2013年11月8日

目次

推薦序 記取歷史,找回台灣精神 彭明敏
推薦序 紀錄台灣民主的一大步 蔡錦堂
導 論 轉捩點之發生 陳儀深
整合意見,深耕台灣(尤清先生訪問紀錄)
目睹艱辛苦難,矢志守護台灣(田秋堇女士訪問紀錄)
臨門一腳,催生台灣新政黨(朱高正先生訪問紀錄)
因緣際會,參與朝野溝通(李鴻禧先生訪問紀錄)
台灣寶貴的核心價值面臨威脅(林世煜先生訪問紀錄)
被一波狂飆的時代給席捲進去(林濁水先生訪問紀錄)
用影像見證台灣民主運動(邱萬興先生訪問紀錄)
推動民主改革,展現新氣象(姚嘉文先生訪問紀錄)
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洪奇昌先生訪問紀錄)
願意為實踐理想而奮鬥(張俊雄先生訪問紀錄)
天佑、天譴、天意是我的座右銘(許榮淑女士訪問紀錄)
從黨外小妹到直轄市長(陳菊女士訪問紀錄)
邁向正常國家之路(游錫堃先生訪問紀錄)
國民黨是對手,中共是敵人(賴義雄先生訪問紀錄)
民主的包容,進步的取向(謝長廷先生訪問紀錄)
索引

書摘/試閱

轉捩點之發生—論民主進步黨創黨成功的因素、創黨精神及其他

陳儀深

一、前言
2013年9月,來自中國的學者范泓,在台北誠品信義店舉辦《民主的銅像——雷震傳》的新書發表會,現場與台灣學者對談的標題是「中國會出現下一個雷震嗎?」。筆者心裡立刻浮現的回應是:1.雷震是中國的嗎?雖然他來自中國,但發光發熱在台灣;2.雷震的言論自由多少是來自胡適的庇蔭,但著手組織反對黨且與高玉樹、李萬居等本省菁英合作,觸犯老蔣的禁忌才導致十年的牢獄之災,這件事有十足的「台灣性」;3.范泓先生期待中國民主,期待中國早日出現有意義的反對黨,卻以1960年雷震等人這一次失敗的行動為典範,不免奇怪。不過,若不以成敗論英雄,而是以艱難環境下仍能堅持理想、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種浪漫精神可以為未來開啟諸般可能性,那麼這場新書發表會的題目還是貼切的。

就像經濟學者談論經濟發展會認定一個起飛(take off)點ㄧ樣,政治學者會把「反對黨的成立」當作政治發展的起飛點,標誌著壟斷性體制進入競爭性體制。那麼,1986年在台北圓山飯店宣布成立的民主進步黨,突破長期戒嚴下的黨禁,導致1987年解嚴,當然是台灣政治史上「天大地大」的事件;尤其,十四年後民進黨竟能使中國國民黨交出政權,取得總統大位,這個政黨輪替驗證了台灣民主化的真實性。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作為一個歷史學、政治學的研究者,心中自有一些答案,但欲具體回答這個具有現實意義與學術意義的重大問題,因時間太近不可能有公開的官方檔案可用,於是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的累積成為迫切之事。
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乃起因於「黨外政團」或「美麗島政團」採取群眾路線,在法律邊緣衝撞國民黨的黨國體制所引起的,這個政團已經在實踐「沒有黨名的黨」,恰是國民黨當局所忌憚之事,這也是新政黨成立前的基礎或背景,所以1986年組黨的時候除了陳菊提早出獄、有趕上時機列名十人小組,其他人(包括林義雄雖已假釋出獄但出國進修)雖然沒能參與其事,並不表示這一群受刑人與組黨事件無關。

此外,口述歷史的理論著作也提醒我們,處在事情核心的當事人固然能夠回憶重要的情節,但「位居邊緣的人則比較能夠看出主要當事者彼此之間的差異性」;「最現成有用的受訪者反而是無名的次級人物,他精明地觀察整個過程,保持著清楚的記憶。」所以在九二八宣布組黨當天,在現場負責拍照的邱萬興是適當的受訪對象。

二、犧牲換來民主
筆者出生於50年代的雲林鄉下,政治意識的啟蒙是到了台北讀大學時期,聽康寧祥的群眾演講才開始的。本書受訪者許榮淑所描述1972年選前之夜老康的雨中演講場景,恰是我大學時代的記憶,只是我親耳聽到的應該是1975年的演講場,當時廁身於成千上萬的群眾中,讓我首度感受到,我的母語竟然可以做這樣深入且動人的表達。筆者的成長過程無緣看到或聽到故鄉雲林蘇東啟、李萬居的選舉活動,但是從田朝明醫師夫婦為主角的紀錄片《牽阮的手》可知,經常去幫李萬居注射糖尿病藥物的田醫師,曾看到省議員李萬居家裡備有牙刷毛巾等私人用品的包袱,準備隨時被抓去坐牢;在那恐怖的氛圍中,田醫師常怨怪自己努力不夠才沒有被抓去坐牢,他曾經在一場群眾集會中高聲說:「為台灣獨立而死,是詩中之詩、美中之美。」本次訪問對象包括田家後代田秋堇立委以及郭雨新的助理出身的陳菊市長,可以部分呈現這種承先啟後,以及戒嚴時期台灣反對運動的悲情。
美麗島事件雖然沒有人被判死刑,但是隨後留美博士陳文成返鄉慘死於台大校園,死因離不開他在美國為美麗島雜誌募款、從而寄美金支票回台給施明德卻被警總攔截有關;1980年2月28日美麗島受刑人林義雄家裡發生的祖孫命案,也簡直是為美麗島事件而死。學者吳乃德指出:在美麗島事件的鎮壓之後,「政治犯成為台灣社會的英雄,其家屬受到高度的同情和熱烈的支持。民眾對反對者同時給予的社會支持和政治的支持,應該是讓統治者/ 統治團體認識到其所謂的『時代在變』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書受訪者之中,除了姚嘉文、陳菊本身是美麗島事件被軍法審判的八位受刑人之一,田秋堇是林宅血案的第一目擊者,受訪時有詳細而怵目驚心的描述;許榮淑是張俊宏之妻,說到1979年12月13日清晨當局展開逮捕,二十幾位軍方及情治人員衝進她家裡高聲吆喝,四歲么女睡在夫妻兩人中間的驚嚇情狀。事後,政治受難者的家屬周清玉、方素敏、許榮淑都高票當選國大代表或立法委員,實現了世間所謂的平反。

三、歷史的必然與偶然
社會科學對於後進國家民主化的研究,有所謂結構論、現代化理論,認為經濟發展→社會多元→政治民主,它顯然忽略「人」的因素;也有所謂過程論,探討統治者與反對菁英之間的互動,其中統治集團內部通常有開明 / 保守、反對菁英之間也有激進 / 溫和的分野,透過這四派的互動可以解釋民主化的成敗。筆者認為過程論比較適合說明台灣的故事。
國民黨政權在70年代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席次之後,透過開放增額中央民意代表以及經濟發展來補充統治的正當性,而開放選舉乃帶來「民主假期」,若林正丈教授說:「要求政治參與的台灣人中產階級『政治企業家』,與都市勞工在選舉時產生的『街頭同盟』(街頭演說的多數聽眾及投票者),是70年代以後黨外勢力的主要構成者。」;若林教授同時指出,70年代中華民國的外部危機紛至沓來,1972年出任行政院長也就是公然接班的蔣經國,「面對危機並以政策將這些危機吸收」,所謂政策包括增額中央民意代表改選、名額的增加以及行政革新、啟用台籍青年等等,這大致是延續到80年代民進黨成立以前,黨外政團vs.國民黨政權的基本態勢。

關於國民黨政權為何在1979年對美麗島政團採取鎮壓、在1986年卻對圓山組黨事件容忍,學界曾經從美國的壓力以及蔣經國的抉擇做解釋6,不過這個問題可能源於「蔣經國是開明派或是保守派?」而來的問法,若就組黨行動的成敗而言,不如將1960年雷震等人籌組「中國民主黨」失敗與1986年民主進步黨的成功做比較。如前所述,除了喪失聯合國席位、與美國斷交等外部的挫敗使國民黨政府必須從內部改革獲取正當性以外,來自黨外政團的策略、行動在過去似乎沒有受到重視與討論。事實上,雷震當時籌組「中國民主黨」的主要憑藉來自理念(《自由中國》半月刊),雖然也有李萬居高玉樹等等民選菁英的支持,但尚未集結、力量不夠,而1986年黨外政團背後已有百萬以上的選票基礎,根據本書的訪談紀錄可知,參與圓山會議的黨外人士包括被黨外後援會推薦的二十位立委及二十二位國代候選人,通通是新黨的發起人;而擔任「1986黨外選舉全國後援會」召集人的游錫堃說,「嚴守秘密」是圓山組黨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其次,黨外已逐漸凝聚「選前組黨」才是最好時機的共識,包括他自己在9月20日出刊的《噶瑪蘭周刊》專訪中說:「黨外很多人說要組黨已經說很久了,再等三年,對民眾實在無法交待。……今年是組黨最好時機。」

關於「嚴守秘密」,本書受訪者邱萬興說:「秘密組黨十人小組周清玉、謝長廷要選國代與立委,要我幫忙設計文宣,他們都叫我跟在身邊幫忙攝影紀錄,所以像我們這麼接近他們的人也不知道秘密組黨的事,我是一直到九二八當天,民主進步黨宣布組黨時才知道的。」連跟在身邊的人都不知道,真是夠秘密了。之所以要秘密進行,當然是為了避免國民黨當局的阻撓、取締。
不過,秘密與否屬於技術層面,基本上組黨所需要的準備是否充分,應更重要。尤清受訪時斬釘截鐵地說,「組黨的準備很充分」,他舉出從德國留學回台以後發表的三篇文章,一是〈論抵抗權〉(1979發表)、二是〈立憲、違憲、護憲─德國憲政回顧〉(1983年10月博觀叢書)、三是〈談制定新黨綱領〉(1986年7月發表於美國加州「台灣人公共政策研討會」),尤其第三篇是根據德國政黨的經驗,「實際組黨時,有公政會的基本綱領,行動綱領採納編聯會,這個政黨綱領的製作,都是符合歐洲民主政黨黨綱的製作模式。」甚至,1982年9月22日他就曾經找三個黨外雜誌的代表人來家裡專門討論組黨,包括深耕雜誌(林世煜、吳乃德、邱義仁)、八十年代(吳煜輝)、博觀雜誌(尤宏、林濁水),該次會議結論整理成八大項,刊登於1982年10月1日的博觀雜誌第二期7。

內政部長林洋港(1927 - 2013)於1982年9月24日在立法院與國民黨籍立委唱雙簧,針對尤清住宅那一場「新黨的組織綱領和運作」座談會,說政府會依法制止組黨,理由是:1.目前我國與中共隔海對峙,「國家處境特殊」;2.容許新黨成立勢必造成政黨林立、造成擾攘不安。尤清立即在博觀雜誌以社論加以反駁,包括「戰爭不是組黨的障礙」、「我國目前政治安定適宜組織新政黨」、「政黨林立不足為憂」以外,尤清強調「組織新黨,沒有法律障礙」。
尤清的結論是「組不組黨,只應看人民態度」。留學德國回來的法學博士,這樣論理清晰、滔滔雄辯,且呈現在台灣的公共領域,對人民而言是很好的政治教育,也給台灣社會一種組黨之前的「心理準備」。
若只是理論、論理的心理準備也是不夠,反對國民黨的力量必須集結。謝長廷認為,黨外運動的目的就是要建黨,事實上扮演政黨功能的若干組織已漸漸浮現,包括負責提名的「黨外後援會」、負責研究政策的是「公政會」、宣傳理念的就是「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編聯會)」,謝長廷把這樣的組織稱作「黨外黨」,還寫了一本《黨外黨》的書來闡述這種柔性政黨的觀念。不過前述尤清家裡三個雜誌社的代表們的座談會,大部分人認為不能停留在柔性政黨的階段,必須成立具有政黨綱領以及黨紀約束力的剛性政黨。

根據傅正日記,他的「組黨行事曆」從1985年9月6日起至1986年9月28日止,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秘密組黨積極串聯、第二階段秘密組黨十人小組、第三階段秘密組黨擴大會議、第四階段秘密組黨突破黨禁。他說1985年夏天,費希平去美國洛杉磯、華盛頓、紐約,參加台灣人團體所主辦的組黨促進會,回台之後就和幾位黨外朋友積極磋商組黨的事,9月6日在謝坤銓家、9月19日在周清玉家、12月5日在傅正家、12月19日在費希平家、12月31日在尤清家,1986年1月4日在康寧祥家、接下來有三次在謝長廷服務處——1月14日、1月21日、2月4日——由於只剩下費希平、尤清、黃爾璇、謝長廷、傅正等五個人比較積極,其他人似乎意願不高,就暫停進行。

第二階段從1986年7月3日至9月12日,在周清玉家共開了八次會議,7月3日傍晚先在御龍園餐廳用餐,然後去周清玉家談組黨事,當晚確定十人小組名單(因康寧祥於21時30分左右先走未被列入):費希平、傅正、尤清、江鵬堅、張俊雄、周清玉、謝長廷、游錫堃、陳菊、黃爾璇,這個小組直到9月28日宣布建黨未再增減,即所謂秘密組黨十人小組的由來;比較特別的是,當晚討論各種黨名,多數已傾向接受謝長廷提議的「民主進步黨」。第三階段的擴大會議,分別於9月19日、23日、27日召開,廣泛徵求組黨發起人,過程中已經在整合黨外公政會和黨外編聯會的不同版本黨綱、黨章,不過27日也就是組黨前夕的最後一次會議,雖然說好在第二天的黨外後援會推薦大會上由尤清提案並說明,要求變更議程討論組黨事宜,但是否即為發起人大會,仍有爭議。

最後,第四階段即9月28日,上午9時30分尤清先說明提案,主席游錫堃徵詢大會意見,一致鼓掌通過發起組織新黨,並決議於下午2時45分召開發起人大會、由費希平主持,上午的議程主要還是後援會推薦候選人。下午的會議即發起人大會由費希平主持、游錫堃擔任司儀,討論黨名時還是有台灣民主黨、中國民主黨等爭議,費希平曾建議是否先組籌備委員會,但多人主張今天就正式成立新政黨。下午5時有所謂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民主進步黨」的黨名,並推舉組黨工作委員會成員,下午6時6分會議主席費希平宣布:「民主進步黨正式成立。」

從費希平、林正杰、朱高正的思想言論,以及他們從黨外到民進黨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就可以發現1986年民進黨建黨之際,大致只有愛好自由民主的共同基礎,其他方面而言不免是「反國民黨的大雜燴」,不但雞兔同籠而且統獨一爐。1991年10月13日民進黨第五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修訂黨綱中的一個條文,謂民進黨主張「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附帶的程序是「基於國民主權原理,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及制定新憲法的主張,應交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決定。」它一方面把台獨主張明白寫入黨綱,一方面附加住民自決的民主程序,其實就是黨外時期從強調民主制衡,進一步到「民主、自決、救台灣」,也就是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的結合,個人認為這樣的描述比較符合民進黨的創黨精神。換句話說,追索創黨精神似不必要侷限在1986年9月那個時點發生的事,有研究者認為1991年終於把台獨寫入黨綱,顯示1986至1991年乃是民進黨「台獨論述正式制度化為集體目標的強化期」;只不過1991年年底民進黨遭逢二屆國代選舉失利,其台獨論述乃退回「現狀描述」的務實(或模糊)期。

要之,政黨形象和路線的形成必然受到環境的制約,在1986年以前固然反對勢力把主要訴求放在自由、民主、人權等執政當局難以拒絕的議題,卻不見得不關心統獨議題;90年代的環境,則是李登輝領導的國民黨本土化、中華民國台灣化,一再在重要的選舉中以強勢的選票成績顯示其對政局的主導性,從而也影響了施明德與許信良兩位黨主席任內促使民進黨「轉型」為體制內的選舉黨26。他們雖然沒有改廢台獨黨綱,卻以其他的表述方式使台獨黨綱成為「歷史文件」。90年代民進黨在歷屆地方首長以及中央民代的選舉中成績不惡,過程中為了回應社會的需求,黨中央標榜清廉勤政,結合相關學者專家規劃社會福利、環境保護、國防安全等等政策,都是必要的學習,也有重要的成果。公元2000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在國民黨分裂的情況下能以39.30%的選票當選總統,就此而言不能說全是僥倖和意外。

問題是,一個負責任的台灣政黨,對於暫時擱置的「國家建立」課題不應該坐等時間的消逝期盼上天自然解決,尤其台灣與中國的經貿文化交流密切至此,中國對台政策從昔日的以商圍政、以民逼官,進展到現在的服貿協定,種種方法正是結合台灣的民主制度而發揮效用;與中共片面和解之後的中國國民黨,也很懂得運用民主法治的價值或口號來規避轉型正義,來走私中華民族主義。此時,秉承黨外時期以來「民主、自決、救台灣」之民族民主主義精神的民主進步黨,應如何負起責任呢?

作為一本口述歷史作品,原只是史料的收集,只要根據問題意識找到適當的訪問對象,在彼此信任的情況下傾聽細談,然後準確而通順地整好稿件,即可出版以供各方研究,原不必做太多解釋或抑揚。惟筆者長期關注台灣民主化的議題,忍不住多說了些話,必須在此打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