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專業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難閱盡所有經典。加之,佛典有經律論、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經又有節譯、別譯等多種版本,因此,大藏經中所收錄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種譯本都非讀不可。因此之故,古人有“閱藏知津”一說,意謂閱讀佛典,如同過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向路標,才能順利抵達彼岸或避免走彎路;否則只好望河興嘆或事倍功半。《佛教十三經》編譯的初衷類此。面對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究竟哪些經典應該先讀,哪些論著可后讀?哪部佛典是必讀,哪種譯本可選讀?哪些經論最能體現佛教的基本精神,哪些撰述是隨機方便說?凡此等等,均不同程度影響著人們讀經的效率與效果。為此,我們精心選擇了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最能體現中國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經,舉凡欲學佛或研究佛教者,均可從“十三經”入手,之后再循序漸進,對整個中國佛教作進一步深入的了解與研究。
近幾十年來,中國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其特殊的文化、社會價值逐漸為人們所認識,研究佛教者也日漸增多。而要了解和研究佛教,首先得研讀佛典。然而,佛教名相繁復,義理艱深,文字又晦澀難懂,即便有相當文史基礎和哲學素養者,讀來也頗感費力。為了便于佛學愛好者、研究者的閱讀和把握經中之思想義理,我們對所選錄的十三部佛典進行了如下的詮釋、注譯工作:一是在每部佛經之首均置一“前言”,簡要介紹該經之版本源流、內容結構、核心思想及其歷史價值;二是在每一品目之前,都撰寫了一個“題解”,對該品目之內容大要和主題思想進行簡明扼要的提煉和揭示;三是采取義譯與意譯相結合的原則,對所選譯的經文進行現代漢語的譯述。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它對原典的閱讀和義理的把握能有所助益。當然,這種做法按佛門的說法,多少帶有“方便設施”的性質,但愿它能成為“渡海之舟筏”,而不至于淪為“忘月之手指”。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專業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難閱盡所有經典。加之,佛典有經律論、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經又有節譯、別譯等多種版本,因此,大藏經中所收錄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種譯本都非讀不可。因此之故,古人有“閱藏知津”一說,意謂閱讀佛典,如同過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向路標,才能順利抵達彼岸或避免走彎路;否則只好望河興嘆或事倍功半。《佛教十三經》編譯的初衷類此。面對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究竟哪些經典應該先讀,哪些論著可后讀?哪部佛典是必讀,哪種譯本可選讀?哪些經論最能體現佛教的基本精神,哪些撰述是隨機方便說?凡此等等,均不同程度影響著人們讀經的效率與效果。為此,我們精心選擇了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最能體現中國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經,舉凡欲學佛或研究佛教者,均可從“十三經”入手,之后再循序漸進,對整個中國佛教作進一步深入的了解與研究。
近幾十年來,中國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其特殊的文化、社會價值逐漸為人們所認識,研究佛教者也日漸增多。而要了解和研究佛教,首先得研讀佛典。然而,佛教名相繁復,義理艱深,文字又晦澀難懂,即便有相當文史基礎和哲學素養者,讀來也頗感費力。為了便于佛學愛好者、研究者的閱讀和把握經中之思想義理,我們對所選錄的十三部佛典進行了如下的詮釋、注譯工作:一是在每部佛經之首均置一“前言”,簡要介紹該經之版本源流、內容結構、核心思想及其歷史價值;二是在每一品目之前,都撰寫了一個“題解”,對該品目之內容大要和主題思想進行簡明扼要的提煉和揭示;三是采取義譯與意譯相結合的原則,對所選譯的經文進行現代漢語的譯述。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它對原典的閱讀和義理的把握能有所助益。當然,這種做法按佛門的說法,多少帶有“方便設施”的性質,但愿它能成為“渡海之舟筏”,而不至于淪為“忘月之手指”。
書摘/試閱
原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注釋:
?如是我聞:又作“我聞如是”、“聞如是”等。為經典之開頭語,是佛經五種證信之一。釋尊在《涅槃經》中曾對“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說,其一生所說之經藏,須于卷首加上“如是我聞”一語,以表示此下所誦的內容乃直接從佛陀處所親聞。“如是”指經中所述之內容,即經中所說之佛語;“我聞”指經藏編集者阿難自言聽聞于釋尊之言行。又“如是”意為信順自己所聞之法;“我聞”則為堅持其信之人。佛教以“信”為第一,信佛法則能入佛教,理解佛法,得受佛法之功德利益;以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所以先使眾生信受經言,因而于經首置如是語。《大智度論》卷二認為佛教徒應依止經典中的法,法并非僅指佛所說者,除佛陀所說者外,也有由佛弟子、仙人、諸天及化人等所說的法。為令信順此等為正法,并使佛滅度后,法永遠不失,永遠正確地傳于后世,故釋尊對阿難言,須于經典卷首加上“如是我聞”一語。
?佛:梵語Buddha之音譯,“佛陀”之略,又作“佛馱”、“休屠”、“浮陀”、“浮屠”、“浮圖”、“浮頭”、“沒馱”、“勃陀”、“馞陀”、“步他”等。意譯“覺者”、“知者”、“覺”,即覺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對于宇宙事理無所不知覺,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佛”一般用作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尊稱(釋迦牟尼佛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大夫、天人師、佛世尊十大名號)。大乘佛教興起后,“佛”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和一切佛法真諦的化身,宣稱過去世有七佛、然燈佛等,未來將出現彌勒佛。從佛身說,有報身佛、法身佛、應身佛。此處所指的佛是釋迦牟尼佛。舍衛國:譯為“聞者”、“聞物”、“豐德”、“好道”、“無物不有”、“多有”等。為中印度古王國名,其國本名為“薩羅國”,為別于南方之薩羅國,故以城名為國號。因此城多出名人,多產勝物,故稱“聞物國”。又有別名叫“舍婆提城”、“尸羅跋提”、“舍羅婆悉帝夜城”等。據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Cunningham)推定,此國即今天拉布提河(Rapti)左岸之沙赫瑪赫(SahetMahet),接近于尼泊爾之奧都(Oudh)北方約九十余公里處。近年在該處發掘銘刻有“舍衛”字樣之巨大佛像、《大唐西域記》卷六所說周長約五公里之城壁,及記述布施祇園精舍田地之銅板等,都一一地證明了此處即舍衛國故址。釋迦牟尼成佛后,居留此處說法二十五年,較住于其他諸國長久。祇(qí)樹給孤獨園:又稱“祇園精舍”或“給孤獨園”,為佛陀說法遺跡中最著名者。據說舍衛城須多達長者,好行布施,人譽為“給孤獨長者”。皈依佛陀后,希望佛來舍衛城度其國人,因而欲覓一地作為釋迦牟尼在舍衛國說法、駐留的場所。傳說祇陀太子之花園頗為合適作為精舍,乃欲購之,然為太子所拒。祇陀太子為令長者卻步,遂以黃金鋪滿花園為出售之條件,給孤獨長者即以黃金鋪地買下園林。太子感動于其誠心,遂將園中所有林木也捐獻給佛陀。因二人共同成就此一功德,故稱“祇樹給孤獨園”。
?比丘:又名“苾芻”、“備芻”、“比呼”等。指男子出家進入佛教教團,滿二十歲以上且受具足戒的修行僧,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稱為“比丘尼”。乃“五眾”之一,“七眾”之一。比丘原語是從“求乞”一詞而來,也可以解釋為破煩惱者之意。《大智度論》卷三列比丘語義為乞士、破煩惱、出家人、凈持戒及怖魔等五義。其中,破惡(破煩惱)、怖魔、乞士,稱為“比丘三義”,與“阿羅漢”一詞語義中之殺賊、應供、無生等三義,合稱為“因果六義”(比丘為因,阿羅漢為果)。在印度,比丘或沙門的生活形態必須遵守一定的戒律,護持“三衣一缽”,乞食自活,住于阿蘭若處,少欲知足,離諸世俗煩惱,精進修道,以期證得涅槃。千二百五十人:指一千二百五十位先事外道,后承佛之化導,而證得圣果者。因感恩于佛陀的度化,遂發愿每次法會都常隨不離,協助佛陀弘法利生,成為佛陀的“常隨眾”。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這千二百五十人指耶舍長者子師徒五十人、優樓頻螺迦葉師徒五百人、那提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師徒一百人、目犍連師徒一百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人。
?世尊: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因此稱佛為“世尊”,音譯為“薄伽梵”或“婆伽梵”。意譯作“世尊”之外,亦直譯作“有德”、“有名聲”等。即富有眾德、眾佑、威德、名聲、尊貴者之意,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者。在古印度,一般用為對尊貴者之敬稱,并不限用于佛教;若于佛教,則特為釋迦牟尼佛之尊稱,屬于佛的十大尊號之一。缽:梵語“缽多羅”的簡稱,為“比丘六物”之一。缽是比丘的盛飯器,以泥或鐵制成,圓形、稍扁、底平、口略小。譯作“應器”,或“應量器”。“應”有三應,一色相應,缽要灰黑色,令不起愛染心;二體相應,缽體粗質,使人不起貪意;三大小相應,不過量也,乞食不過七家,令人不恣口腹。
?乞食:“十二頭陀行”之一。乃印度僧人為資養色身而乞食于人的一種行儀,是一種清凈的正命。又作“團墮”(即取置食物于缽中之義)、“分衛”、“托缽”、“行乞”等。其原始意義有二,即《大乘義章十五》所云:“專行乞食。所為有二:一者為自,省事修道。二者為他,福利世人。”自利是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利他則為福利世人,予眾生種福機會。
?次第乞:也是“十二頭陀行”之一。即指佛心平等,不擇貧富,不揀凈穢,不受別請,挨戶依序托缽而乞食。修行者借助這樣的行為,可培養平等心,以消除煩惱。
?敷座:鋪座跏趺而坐,安住于正念中。所謂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立如松,是佛教行、住、坐、臥“四威儀”之一。修行者平常生活中身體端直是很重要的,因為正確的坐姿不至于使人容易散亂、疲勞和昏沉。佛教對坐的方式、作用有詳細的規定,“結跏趺坐”即是其中一例。
譯文:
我曾經聽佛這樣說:
當時,佛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里,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有一天上午,臨吃飯之時,世尊穿上袈裟,拿著飯缽,緩步走進舍衛城去乞食。佛在舍衛城中慈悲平等,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挨家挨戶地托缽、乞食后,便返回給孤獨園中。吃過了飯,將袈裟和缽具收拾好,洗凈了雙足,鋪好座位后,便跏趺而坐。
……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