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唯物史觀視閾中的交往理論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唯物史觀視閾中的交往理論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唯物史觀視閾中的交往理論研究》(作者馬新晶)試圖將交往理論置于唯物史觀視域中進行考察,對馬克思交往理論的理論淵源、邏輯進路、科學內涵與基本特征進行了全面梳理與闡述,認為馬克思的交往以物質生產為基礎,以現實的人為出發點和歸宿,并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對交往理論的發展進行了考察,特別是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和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并以馬克思唯物史觀為指導,對西方馬克思主義交往理論進行了批判性研究。最后,用馬克思交往理論反觀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試圖為和諧狀態的達成提供一些理論支持并對現實問題進行關照。由此也體現了馬克思交往理論的開放性、批判性、包容性和不斷發展的特性。
《唯物史觀視閾中的交往理論研究》的作者是馬新晶。

名人/編輯推薦

《唯物史觀視閾中的交往理論研究》對馬克思交往理論的理論淵源、邏輯進路、科學內涵與基本特征進行了全面梳理與闡述,全書分為馬克思交往理論的理論淵源;馬克思交往理論的邏輯進路等內容,《唯物史觀視閾中的交往理論研究》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目次

導言作為一種生存境遇的交往
第一章 馬克思交往理論的理論淵源
第一節 康德批判哲學的交往觀
一 對人類理性能力研究的重視
二 理性道德主體的自由觀
三 對交往過程中道德規范的設定
第二節 費希特“自我”與“非我”同一的交往觀
一 對人的主體能動性的重視
二 主體間性理論的建構
第三節 黑格爾的自我意識與主奴辯證法
一 關于實體即主體的思想
二 自我意識的發展與主奴辯證法
三 家庭、市民社會與國家中的交往關系
第四節 費爾巴哈“類哲學”中的“我一你”關系
一 作為類存在物的人
二 道德主體、利己主義與愛
三 從抽象的人到現實的社會關系: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超越
第二章 馬克思交往理論的邏輯進路
第一節 馬克思交往理論的最初發展:與青年黑格爾派的分道揚鑣
一 鮑威爾的“自我意識哲學”
二 赫斯的行動哲學與異化交往
三 施蒂納的“唯一者”哲學
四 馬克思與青年黑格爾派的分道揚鑣
第二節 交往與異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交往思想
一 從勞動到異化勞動的轉換
二 從相互承認到交往異化
第三節 交往理論的創立:《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交往理論
一 從自我意識到現實的人:理論基點的轉換
二 交往與生產、生產力
三 對交往形式的區分
四 交往與人的全面發展和共產主義實現
第四節 交往與資本:《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和《資本論》中交往理論的全面展開
一 資本家與雇傭工人的交換
二 資本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三 資本與人的全面發展
四 資本的歷史性與交往形態的轉變
第三章 馬克思交往理論的科學內涵與基本特征
第一節 馬克思交往理論的科學內涵
一 馬克思對交往概念的界定
二 馬克思交往理論的主要內容
三 馬克思交往理論的價值旨歸: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第二節 交往與唯物史觀諸范疇的辨析
一 交往與實踐
二 交往與生產力、生產關系
二 交往與分工
四 交往與社會形態更替
第三節 馬克思交往理論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唯物史觀與丙方馬克思主義交往理論
第一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交往理論的形成與演變
一 早期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交往意蘊
二 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
三 霍耐特的承認理論
第二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交往理論的基本維度
一 技術之維
二 道德之維
三 法律之維
第三節 反思與批判:西方馬克思主義交往理論之失
一 哈貝馬斯對馬克思的誤解
二 社會實踐論與個體生存論之別
第五章 馬克思交往理論與和諧社會
第一節 全面交往與和諧理念
一 交往與和諧的關系探析
二 和諧社會是全面交往的社會
第二節 馬克思交往理論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一 經濟交往與經濟建設
二 政治交往與民主政治建設
三 文化交往與和諧文化建設
四 社會交往與社會管理體制改革
第三節 馬克思交往理論與和諧世界
一 全球化、世界歷史與人類交往
二 普遍交往與和諧世界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盡管他們所謂的交往動機被后人看作是功利主義的,但是他們畢竟開了到社會物質生活領域尋找交往基礎的先河,表明了社會關系與物質經濟利益之間的聯系,從而在交往理論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歷史意義。
馬克思哲學及其交往理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馬克思之前的整個西方哲學史都是馬克思哲學的思想來源,但鑒于哲學發展的繼承關系和馬克思的德國理論背景,本書將從其直接的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談起。
第一節 康德批判哲學的交往觀
康德開德國古典哲學之先河,通過對理性自身認識能力的批判性考察,推翻了18世紀末流行手德國和歐洲各國的萊布尼茨一伏爾夫“形而上學”體系,發動了一場資產階級的哲學革命。康德哲學的目的,在于對人類理性能力進行批判性考察,以期探尋人類認識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條件。康德批判哲學的交往觀主要體現在對人類理性能力研究的重視,以及在此基礎上提出的理性主體的自曲觀和對人們交往過程中道德規范的規定上。
一對人類理性能力研究的重視
康德之前,笛卡爾作為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其哲學不僅展現了一個新的觀點和結論,而且帶來了一個新的時代,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之所以將笛卡爾作為近代哲學的始祖,就在于他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我思故我在”的提出,使“我思”成為一切的準繩,將人類認識放到理性尺度上來加以衡量。“我思”的世界是人的世界而非神的世界,神的啟示讓位于人的思想。這樣,笛卡爾的理性觀打破了經院哲學對理性的禁錮,確立了理性的最高權威和原則。在他看來,理性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本性,對所有人都是均等的,人們應該按照理性原則來組織人類社會生活、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