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王慶國、程二威、周星、魏明、張成懷等編著的這本《電波混響室理論與應用》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電波混響室的基本理論和應用,主要內容包括:電波混響室的一般結構和設計、電波混響室基本理論、電波混響室校準與應用、小尺寸屏蔽腔體的屏蔽效能、混響室條件下電磁環境效應及相關性研究及電波混響室相關標準等。
《電波混響室理論與應用》可供電磁兼容工程師和開發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磁兼容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
《電波混響室理論與應用》可供電磁兼容工程師和開發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磁兼容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
目次
第1章 電波混響室概述
1.1 混響室的概念
1.2 混響室的種類
1.3 混響室與其他電磁兼容測試手段的比較
1.4 關于混響室電磁環境的應用背景
1.5 混響室測試技術的標準化研究
1.6 混響室理論與技術研究動態及展望
第2章 電波混響室的一般結構與設計
2.1 通用結構及配套設備
2.2 混響室尺寸
2.3 機械攪拌器設計
2.4 混響室測試儀器配置
2.4.1 信號源與功率放大器
2.4.2 發射天線
2.4.3 測試設備 第1章 電波混響室概述 1.1 混響室的概念 1.2 混響室的種類 1.3 混響室與其他電磁兼容測試手段的比較 1.4 關于混響室電磁環境的應用背景 1.5 混響室測試技術的標準化研究 1.6 混響室理論與技術研究動態及展望 第2章 電波混響室的一般結構與設計 2.1 通用結構及配套設備 2.2 混響室尺寸 2.3 機械攪拌器設計 2.4 混響室測試儀器配置 2.4.1 信號源與功率放大器 2.4.2 發射天線 2.4.3 測試設備 2.4.4 監視設備 2.5 混響室結構設計 2.5.1 電磁屏蔽基礎知識 2.5.2 屏蔽門設計 2.5.3 通風波導設計 2.5.4 屏蔽墻體設計 第3章 電波混響室理論 3.1 腔體的電磁場理論 3.2 品質因數、因數帶寬及時間常數 3.3 模式攪拌分析及攪拌效率和關聯系數 3.4 場均勻性與最大可用空間 3.5 場分布的各向異性系數和非均勻性系數 3.5.1 場的各向異性系數 3.5.2 場的非均勻性系數 3.6 混響室最低可用頻率 3.7 裝載效應 3.8 混響室統計理論 3.8.1 混響室測量取樣數量的要求 3.8.2 混響室平均場的調諧效應 3.8.3 混響室最大場強的調諧效應 第4章 電波混響室校準與應用 4.1 混響室校準 4.1.1 空載混響室場均勻性校準步驟 4.1.2 數據處理方法 4.1.3 接收天線校準 4.1.4 混響室插入損耗 4.1.5 用天線估算混響室的電場 4.1.6 混響室最大加載驗證 4.1.7 測試前混響室的校準 4.1.8 品質因數與時間常數校準 4.2 模攪拌混響室校準 4.2.1 模攪拌技術考慮 4.2.2 攪拌考慮 4.3 混響室抗擾度測試 4.3.1 測試布置 4.3.2 測試前的校準 4.3.3 輻射抗擾度測試步驟 4.4 混響室輻射發射測試 4.4.1 測試布置 4.4.2 測試前的校準 4.4.3 輻射發射的測試步驟 4.4.4 EUT輻射功率的確定 4.4.5 測試報告 4.5 電纜組件、電纜、連接器、波導和微波無源器件的屏蔽效能測試 4.5.1 EUT屏蔽效能測試 4.5.2 測試裝置記錄 4.5.3 測試流程 4.5.4 測試裝置控制 4.6 襯墊、材料屏蔽效能測試 4.6.1 屏蔽效能測量 4.6.2 測試裝置描述 4.6.3 測試流程 4.6.4 傳輸橫截面 4.6.5 測試裝置控制 4.7 腔體屏蔽效能測試 4.7.1 EUT屏蔽效能測試 4.7.2 測試裝置描述 4.7.3 測試流程 4.7.4 測試裝置控制 4.8 天線效率測試 4.8.1 天線效率 4.8.2 天線效率測試 第5章 小尺寸屏蔽腔體的屏蔽效能 5.1 小屏蔽體屏蔽效能的統計定義 5.1.1 傳統屏蔽效能定義的缺陷 5.1.2 基于多點測量的小屏蔽體屏蔽效能統計定義 5.2 混響室內小尺寸屏蔽體電磁仿真 5.2.1 開縫小屏蔽體的仿真建模 5.2.2 入射方向對屏蔽體內電磁場分布的影響 5.2.3 極化方向對屏蔽體內電磁場分布的影響 5.2.4 有限列平面波疊加模擬混響室測試環境 5.2.5 屏蔽體內部關鍵點的選取 5.2.6 開縫屏蔽體屏蔽效能仿真研究 5.3 屏蔽效能測試方法和實現 5.3.1 屏蔽效能測試方法 5.3.2 屏蔽效能自動測試系統 5.4 混響室內小尺寸屏蔽體屏蔽效能實驗 5.4.1 平均屏蔽效能與最低屏蔽效能 5.4.2 屏蔽效能與孔縫尺寸的依賴關系 5.4.3 屏蔽效能測試的重復性研究 5.4.4 實驗與仿真結果對比分析 5.5 結論 第6章 混響室條件下電磁環境效應及相關性研究 6.1 混響室條件下電子裝備電磁輻照效應測試方法 6.1.1 輻照效應實驗分類 6.1.2 混響室輻照效應測試系統 6.1.3 混響室中輻照效應的兩種測量模式 6.1.4 兩種工作模式測試對比分析 6.2 混響室和GTEM室輻照實驗測試結果相關性研究 6.2.1 導彈用數據分配器的效應實驗 6.2.2 典型心電圖機的效應實驗 6.3 混響室和GTEM室中單極子感應電流相關性仿真 6.3.1 仿真軟件的選擇和混響室物理模型的構建 6.3.2 單極子天線感應電流仿真計算 6.3.3 混響室和GTEM室中單極子天線歸一化感應電流的相關性分析 第7章 電波混響室相關標準 7.1 CISPR 16—1—4:2005《無線電騷擾與抗擾度測量設備和測量方法規范》 7.2 RTCA DO—160F《空中設備試驗程序與環境條件》 7.2.1 輻射敏感度試驗混響室法 7.2.2 射頻輻射發射試驗混響室法 7.3 SAE ARP5583《航天器在高強度輻射場(HIRF)環境下的認證》 7.4 美國軍用標準MIL—STD一461F《分系統和設備電磁干擾發射與敏感度控制要求》 7.4.1 測試程序 7.4.2 對混響室的詳細要求 7.5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技術標準GM 9120P《電磁兼容部件試驗輻射電磁場抗擾度(混響室法)》 7.5.1 測試方法和程序 7.5.2 混響室設計考慮事項 7.5.3 混響室性能評估程序 7.6 IEEE Std 1302—2008《DC—18GHz導電襯墊的電磁特性》 7.7 GJB 5185—2003《小屏蔽體屏蔽效能測量方法》 7.8 IEC 61000—4—21《電磁兼容性(EMC)第4—21部分:測試和測量技術——混響室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
1.1 混響室的概念
1.2 混響室的種類
1.3 混響室與其他電磁兼容測試手段的比較
1.4 關于混響室電磁環境的應用背景
1.5 混響室測試技術的標準化研究
1.6 混響室理論與技術研究動態及展望
第2章 電波混響室的一般結構與設計
2.1 通用結構及配套設備
2.2 混響室尺寸
2.3 機械攪拌器設計
2.4 混響室測試儀器配置
2.4.1 信號源與功率放大器
2.4.2 發射天線
2.4.3 測試設備 第1章 電波混響室概述 1.1 混響室的概念 1.2 混響室的種類 1.3 混響室與其他電磁兼容測試手段的比較 1.4 關于混響室電磁環境的應用背景 1.5 混響室測試技術的標準化研究 1.6 混響室理論與技術研究動態及展望 第2章 電波混響室的一般結構與設計 2.1 通用結構及配套設備 2.2 混響室尺寸 2.3 機械攪拌器設計 2.4 混響室測試儀器配置 2.4.1 信號源與功率放大器 2.4.2 發射天線 2.4.3 測試設備 2.4.4 監視設備 2.5 混響室結構設計 2.5.1 電磁屏蔽基礎知識 2.5.2 屏蔽門設計 2.5.3 通風波導設計 2.5.4 屏蔽墻體設計 第3章 電波混響室理論 3.1 腔體的電磁場理論 3.2 品質因數、因數帶寬及時間常數 3.3 模式攪拌分析及攪拌效率和關聯系數 3.4 場均勻性與最大可用空間 3.5 場分布的各向異性系數和非均勻性系數 3.5.1 場的各向異性系數 3.5.2 場的非均勻性系數 3.6 混響室最低可用頻率 3.7 裝載效應 3.8 混響室統計理論 3.8.1 混響室測量取樣數量的要求 3.8.2 混響室平均場的調諧效應 3.8.3 混響室最大場強的調諧效應 第4章 電波混響室校準與應用 4.1 混響室校準 4.1.1 空載混響室場均勻性校準步驟 4.1.2 數據處理方法 4.1.3 接收天線校準 4.1.4 混響室插入損耗 4.1.5 用天線估算混響室的電場 4.1.6 混響室最大加載驗證 4.1.7 測試前混響室的校準 4.1.8 品質因數與時間常數校準 4.2 模攪拌混響室校準 4.2.1 模攪拌技術考慮 4.2.2 攪拌考慮 4.3 混響室抗擾度測試 4.3.1 測試布置 4.3.2 測試前的校準 4.3.3 輻射抗擾度測試步驟 4.4 混響室輻射發射測試 4.4.1 測試布置 4.4.2 測試前的校準 4.4.3 輻射發射的測試步驟 4.4.4 EUT輻射功率的確定 4.4.5 測試報告 4.5 電纜組件、電纜、連接器、波導和微波無源器件的屏蔽效能測試 4.5.1 EUT屏蔽效能測試 4.5.2 測試裝置記錄 4.5.3 測試流程 4.5.4 測試裝置控制 4.6 襯墊、材料屏蔽效能測試 4.6.1 屏蔽效能測量 4.6.2 測試裝置描述 4.6.3 測試流程 4.6.4 傳輸橫截面 4.6.5 測試裝置控制 4.7 腔體屏蔽效能測試 4.7.1 EUT屏蔽效能測試 4.7.2 測試裝置描述 4.7.3 測試流程 4.7.4 測試裝置控制 4.8 天線效率測試 4.8.1 天線效率 4.8.2 天線效率測試 第5章 小尺寸屏蔽腔體的屏蔽效能 5.1 小屏蔽體屏蔽效能的統計定義 5.1.1 傳統屏蔽效能定義的缺陷 5.1.2 基于多點測量的小屏蔽體屏蔽效能統計定義 5.2 混響室內小尺寸屏蔽體電磁仿真 5.2.1 開縫小屏蔽體的仿真建模 5.2.2 入射方向對屏蔽體內電磁場分布的影響 5.2.3 極化方向對屏蔽體內電磁場分布的影響 5.2.4 有限列平面波疊加模擬混響室測試環境 5.2.5 屏蔽體內部關鍵點的選取 5.2.6 開縫屏蔽體屏蔽效能仿真研究 5.3 屏蔽效能測試方法和實現 5.3.1 屏蔽效能測試方法 5.3.2 屏蔽效能自動測試系統 5.4 混響室內小尺寸屏蔽體屏蔽效能實驗 5.4.1 平均屏蔽效能與最低屏蔽效能 5.4.2 屏蔽效能與孔縫尺寸的依賴關系 5.4.3 屏蔽效能測試的重復性研究 5.4.4 實驗與仿真結果對比分析 5.5 結論 第6章 混響室條件下電磁環境效應及相關性研究 6.1 混響室條件下電子裝備電磁輻照效應測試方法 6.1.1 輻照效應實驗分類 6.1.2 混響室輻照效應測試系統 6.1.3 混響室中輻照效應的兩種測量模式 6.1.4 兩種工作模式測試對比分析 6.2 混響室和GTEM室輻照實驗測試結果相關性研究 6.2.1 導彈用數據分配器的效應實驗 6.2.2 典型心電圖機的效應實驗 6.3 混響室和GTEM室中單極子感應電流相關性仿真 6.3.1 仿真軟件的選擇和混響室物理模型的構建 6.3.2 單極子天線感應電流仿真計算 6.3.3 混響室和GTEM室中單極子天線歸一化感應電流的相關性分析 第7章 電波混響室相關標準 7.1 CISPR 16—1—4:2005《無線電騷擾與抗擾度測量設備和測量方法規范》 7.2 RTCA DO—160F《空中設備試驗程序與環境條件》 7.2.1 輻射敏感度試驗混響室法 7.2.2 射頻輻射發射試驗混響室法 7.3 SAE ARP5583《航天器在高強度輻射場(HIRF)環境下的認證》 7.4 美國軍用標準MIL—STD一461F《分系統和設備電磁干擾發射與敏感度控制要求》 7.4.1 測試程序 7.4.2 對混響室的詳細要求 7.5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技術標準GM 9120P《電磁兼容部件試驗輻射電磁場抗擾度(混響室法)》 7.5.1 測試方法和程序 7.5.2 混響室設計考慮事項 7.5.3 混響室性能評估程序 7.6 IEEE Std 1302—2008《DC—18GHz導電襯墊的電磁特性》 7.7 GJB 5185—2003《小屏蔽體屏蔽效能測量方法》 7.8 IEC 61000—4—21《電磁兼容性(EMC)第4—21部分:測試和測量技術——混響室測試方法》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