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的制陶女(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明德書系.文化譯品園
ISBN13:9787300188164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法)列維‧斯特勞斯
出版日:2014/02/12
裝訂/頁數:軟精裝/399頁
規格:20.8cm*14.6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在書中給我們講述了印第安人各個族群關于陶器、夜鷹、樹懶的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在分析和研究這些神話時,他概括了印第安神話的三大主題,即食欲、嫉妒或夫婦不和、爆裂,提出并證明了不定型理論、鳴禽理論、貘的理論、林棲動物理論、萊因瓶理論,指明了神話的動物元素和動物的象征性,指出了神話思維i的本質,即符號的多樣性和任意性,還指出神話世界的三層空間,即天、地、地下。他通過所有這些分析和比較,通過他所創立的典型式的應用,找出了各種神話因素對應或對立的關系,使得似乎是斑駁的、雜亂無章的、毫無聯系的神話變得有條有理、秩序井然、可以理解。
作者簡介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參考資料
美洲部落族群譯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譯后記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參考資料
美洲部落族群譯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譯后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希瓦羅印第安人曾以善于把砍下的頭進行縮干加工而聞名于世,不過他們現在已不操此業。他們有幾萬人,仍住在安第斯山東部山麓厄瓜多爾與秘魯交界的地帶。
希瓦羅人在他們的一個神話中講述說,太陽和月亮當初都是人,住在同一個屋子里,共有一個老婆。他們的妻子叫歐瑚,歐瑚意為夜鷹。她喜歡與溫暖的太陽相擁,而不愿意與月亮接觸,月亮的身體太涼了。太陽受此偏愛,很是得意,覺得以此奚落一下月亮也是一件樂事。月亮受到嘲笑,非常生氣,便順著一根藤條爬到天上。他在開始攀援時對太陽吹了一口氣,這口氣把太陽團團遮住,再也現不出身來。歐瑚失去了兩個丈夫,覺得自己被拋棄了,于是帶上一籃子女人們用來制作陶器的那種陶土,上天去追月亮。月亮見她追來,為了永遠擺脫她,便割斷了那根連接天地兩個世界的藤條。女人和籃子一齊跌落下來,陶土撒滿一地。人們現在還隨處可以拾到這些陶土。歐瑚變成了同名的鳥——夜鷹。每當新月懸空,她便發出悲鳴,哀求那棄她而去的月亮。
后來,太陽沿著另外一根藤條也爬上天空。在天上,月亮避而不見太陽,他們從不同行,始終不得重歸于好。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只能在白天看見太陽而在夜里看見月亮的緣故。
這個神話講道:“如果太陽和月亮和睦相處,共同擁有一個妻子,誰也不企圖獨占,那么希瓦羅人也就會得此傳承,幾個人共同擁有一個妻子而相安無事。但是,由于兩個星座相互嫉妒,爭奪妻子,所以希瓦羅人也就無時無刻地不相互嫉妒,為獨占女人而爭斗不已。”
用來制作供歡度節日和舉行慶典之用的陶器的黏土來自歐瑚的靈魂。婦女們都到歐瑚變成夜鷹的那個地方收取黏土。在歐瑚落地的那一剎那,黏土灑落一地。
這個版本的神話是芬蘭人種學家卡斯騰在20世紀初收集整理而成的,他還出版了另外一個版本的神話。后者與前者相比,主要有三點不同:第一,沒有出現太陽;第二,歐瑚是月亮一個人的妻子,丈夫讓她煮西葫蘆,煮熟后她把最好的幾塊留給了自己,惹得丈夫大為光火,憤然離她而去;第三,妻子企圖順著藤條上天追趕丈夫,這時她隨身帶了一籃西葫蘆,而不是一籃陶土,當丈夫割斷藤條時,西葫蘆撒滿一地。這就是現在印第安人種植的食用作物西葫蘆的起源。
還有第三個版本的神話,還是這位調查者提出來的。這個神話來自講蓋丘亞語的卡訥洛印第安人。他們是希瓦羅人的鄰居,受到后者很大影響。他們講述說,夜鷹從前原本是一個女人,月亮每天夜里都與她偷偷幽會。她不知道月亮是誰。為了識出這位神秘情人的真實面貌,她用格尼帕樹果的汁液在他的臉上涂了一個記號。這種汁液遇到空氣后會變黑,難以抹掉。月亮無法去掉臉上的斑跡,被認了出來,感到無地自容,遂登上天空。女人化作夜鷹,每當新月當空,便悲泣不已,責怪情人拋棄了自己。
耶穌會傳教士P.J.伽朗發表了一個非常簡短的版本的神話,將卡斯騰前兩個版本的神話壓縮到一個故事里,并改變了三個主人公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故事中,不是兩個男人娶了同一個老婆,而是作為男人的月亮娶了兩個妻子。一個妻子與他不和。一天,他讓她去菜園里摘回一些熟透了的西葫蘆。女人用摘下的西葫蘆給自己煮了一鍋美味可口的濃湯,并全部獨吞,只把剩下的兩三個半青不熟的青澀西葫蘆拿給了丈夫。丈夫非常生氣,順著一條棉線擰成的繩子爬到天上。妻子追上去,丈夫抽起繩子。妻子跌落地上,粉身碎骨,變成一片黏土。這就是陶土的起源。
還有一個希瓦羅部落舒阿爾人講述的神話的版本,情節與上述故事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個細節:女人在追趕丈夫時帶上了一籃子陶盤,跌落時,這些盤子變成了劣質陶土,而女人的身體變成了優質陶土。
幾年前,Ph.德斯克拉從阿楚阿爾人那里又得到了一個版本的神話。阿楚阿爾人是希瓦羅人的近親和鄰居,與舒阿爾人無關,注意不要弄混了。據阿楚阿爾人說,從前日夜不分,整天都是白晝,因為太陽和月亮這兄弟倆一起生活在地上。人們不得睡覺也不得休息。只是后來在月亮登上天之后,黑夜與白晝才開始交替出現。當初月亮娶了歐居(美洲的一種夜鷹)為妻。她把所有熟了的西葫蘆都自己吃了,只把生的留給了月亮。月亮發現了她的貪嘴。但是她用棕櫚樹的針刺把自己的嘴縫上,辯解說如此之小的嘴不可能吃掉所有的西葫蘆。月亮沒有受騙,順著連接天地兩個世界的一根藤條爬上天空。歐居追上去,月亮讓松鼠維查克咬斷了藤條:“女人嚇得屁滾尿流,到處拉屎,每處排出的糞便都變成了陶土的礦層。歐居變成夜鷹,月亮化為星座。月夜里歐居發出她那特有的哀號,為丈夫離棄而悲鳴。從那以后,天穹就變得高多了。因為沒有了藤條,已無人能上天漫步。”
M.斯特林1930年至1931年在希瓦羅人中間進行調查研究時發現,不同作者此前收集整理和出版發行的神話,都只是一部長篇土著人《創世記》中的片斷。這部《創世記》當時幾乎已經完全失傳,但是斯特林終究還是從一位老人那里挖掘出一些基本的要素。老人“指手畫腳,眉飛色舞,繪聲繪色,感情充沛地講述了一個悲壯的故事。他明明白白地說,有許多東西已經記不起來了,故事很長,只能講個大概”。此后,又有一些片斷出現在P.J.伽朗的研究作品中,特別是出現在了P.佩里扎羅和他那些撒肋爵會傳教團的合作者們共同出版的舒阿爾人傳統大全之中。
我后面還將提到這部鴻篇巨制的神話,這里只簡要概括一下與我在上面提到的那些版本相應的一些情節。
遂古之初,世上只有造物主昆帕拉和他的妻子金加莎。他們有一個兒子,是太陽,叫艾查。一天,艾查正在睡覺,他父親往自己的嘴里放了一些泥土,然后向艾查吹去。泥土變成了一個女郎,這就是月亮,叫南杜。艾查是可以娶她為妻的,因為她并不是他的血親胞妹。這無疑使我們聯想到《圣經》。希瓦羅人與西班牙人的最初接觸可以追溯到16世紀,自18世紀起耶穌會的傳教士們在他們那里立了足。以下是這個故事的后文:
歐瑚,也就是夜鷹,在這個故事中是一個夜間出沒的男人,愛上了月亮,拼命地追求她,但是毫無結果。艾查也在步步緊逼地追求月亮,可同樣沒取得任何進展。月亮對艾查的窮追不舍厭倦不堪,有一天趁他不備,在自己的臉上涂了黑顏色,登上天空。在天上,她將全身涂黑,黑如暗夜。她就像一只美洲豹,在天體的穹頂上爬呀爬。
歐瑚看到月亮離去,想碰碰自己的運氣,便利用從天上垂到地上的一根藤條,攀援而上,登上天空。月亮割斷了藤條,“藤條掉落下去,與森林里的樹木糾纏到一起,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萬木纏藤一樣”。在天上,月亮南杜用黏土給自己捏了一個孩子,百般愛撫,關懷備至。夜鷹的妒意與日俱增。他把孩子打碎,碎塊變成了土地。太陽艾查比他的情敵幸運許多,他飛身登上了天,迫使月亮與自己結成夫婦。后來,他們接連生下許多孩子,也遭遇到許多波折。孩子們更是經歷了種種曲折。再后來,出了一件大事——我們后面還將提到此事,月亮沉陷到地的下面,夜鷹將她從地下解救出來,又把她投射到天上。夜鷹又一次別離了月亮,這一次竟成為永訣。此后每當月亮出現在天空時,孤寂的夜鷹便向愛人發出心的呼喚。
我們在深入研究這些神話之前,首先應該看一看不同版本的差異。有些版本意在解釋陶土的起源,有些意在解釋種植作物西葫蘆的起源,有些則是想解釋森林中盤根錯節的藤木的起源。西葫蘆所屬的葫蘆科植物都是匍匐植物或是攀緣植物。這些植物從外形上看很像林中的藤木。雖然它們種植在菜園里,但是與野生品種仍然保持著某種親緣關系。希瓦羅的阿瓜魯那人將野葫蘆叫做尤維什(yuwish),將家種的西葫蘆叫做尤維(yuwi),可見兩者之間的淵源。一位研究美洲印第安農業的專家說:“通過這種作物的生長方式,我們可以想見,它自發而生,蔓延四野,最初人們聽任它侵入原始耕作的土地,后來便有意栽培,使它成為主要農作物。”雖然沒有真憑實據,我們卻完全可以認為,這種仍與野生品種相近并與藤本植物形態相像的葫蘆科植物是森林中某種野生藤本植物的變種。
神話中,藤與陶土交替出現。對此問題,我們至少掌握了一些線索,看到希瓦羅人的思維給二者賦予了一個共同的特性:它們都屬于不定型形式的范疇。這種帶有否定內涵的形式范疇在印第安人的思維中似乎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陶土首先呈現出的是一種不完全定型的狀態,制陶人或制陶女的工作,就是使一種原本不具有一定形狀的物質材料變得具有一定的形狀。在這一點上我們不難取得一致的看法。制陶的本質就是匠人用火將柔軟的物質變成堅硬的物質。這一本質使得制陶與金屬加工既有聯系又相互對立。金屬加工是匠人使硬質的金屬變得具有可塑性。在P?J?伽朗版本的神話中,就是用柔軟來形容黏土的。而混雜在森林樹木中間的藤本植物同樣呈現出一片雜亂無章、亂如麻團的景象。希瓦羅人在進行所謂的“毒魚”占卜時所使用的植物大部分是藤本植物,例如野生的瓦爾瓦斯科(varvasco)。卡斯騰說:“他們種植了瓦爾瓦斯科之后,便不再吃獵物的腸子、血,以及心、肺、肝等內臟。他們是不可以吃這些東西的,如果他們吃了,瓦爾瓦斯科就會腐爛。”人們之所以對血和下水產生厭惡感,正是因為它們是柔軟而不成形的。這位作者也明確提到這一點:“如果女人們吃了動物的腸子,(她們種在菜園里的)植物就會破成碎塊,完全被毀掉。如果她們吃了那些流動的、很容易蔓延和分散開來的東西,像血、豬油、甘蔗汁等,或者她們吃了那些不堅實的、很容易分散開的東西,如蝌蚪、魚子、螃蟹肉和蝸牛肉等,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她們種植的作物會流光汁液,支離破碎,形同枯槁。基于同樣的理由,女人們也不能吃棕櫚樹的嫩莖,因為這些嫩莖是由脆弱的纖維構成的,非常容易破碎。”
由此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Ph?德斯克拉的言論:對于上面提到的阿楚阿爾人來說,“垃圾”的概念“包含林中灌木叢所構成的稠密性,這種稠密性體現在一片盤根錯節而雜亂無章的矮樹、灌木和喬木性的蕨之上”。定居在亞馬遜河支流上游地區的馬齊關嘎人更加直截了當地將身體的不固定形狀與植物的不固定形狀聯系在一起:一個獵人永遠不能吃他所獵捕的猴子的腸子,否則“這些腸子會化為藤木,將獵人纏進去”。這些馬齊關嘎人還認為,最可怕的疾病就是那些使腸子立刻腐爛的疾病。在停有死人的家中,死者的父母不得紡線。因為線會變成死者隱形的腸子,這些看不見的腸子會離開尸體,附在屋里某個人的身上,這個被腸子附身的人必將死去。最令馬齊關嘎人感到可怕的惡魔叫金蒂巴克里(Kientibakori)。“它有一大堆腸子,像一簇簇的蝌蚪堆在一起。”當地人把這種蝌蚪叫做因基沃(inkivo)。研究馬齊關嘎人的專家F?H?凱斯維茨勒納告訴我說,“因基沃”一詞也指正在成形的蝌蚪群所構成的膠狀體。人們在烹煮木薯時將這些膠狀體放入鍋中,當佐料用。我們知道,希瓦羅人也非常直截了當,干脆禁止女人吃蝌蚪。
還應該指出,在我們后面將看到的一些神話中,在連接天界和地界的藤木或棉線繩與接通塵寰與地域的竹子之間產生了對立。這些神話講述了懶人兀努希怎樣順著竹子爬到地下。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排一次糞便,竹子因此而有了節。我們已經看到,阿楚阿爾人認為陶土是夜鷹女的糞便變來的,糞便也就被置于不固定的形狀的范疇之內。我們還將在本書的后面看到這些神話將懶人和夜鷹女對立起來。這種對立主要是建立在懶人排便的方式上,他隔好幾天才排一次大便,這使得他有了斷續的特點。
彎曲而曲折的藤木與筆直而有節的竹子所形成的鮮明對立,是固定的形狀和不固定的形狀之間的對立,是連續與斷續之間的對立。而連續與斷續之間的對立,我已在《神話學》中詳加論述,首先是在《生食和熟食》(58~62頁及其他各頁)中已有所涉及。我所做的分析表明,這不僅在美洲,而且在世界其他各地,莫不如此:從連續過渡到斷續,都是一些吹毛求疵的、妒忌的、記仇的神所干涉的結果。從中顯現出一個跡象,這個跡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在有關陶土起源的神話中,嫉妒所占有的地位。制陶人或制陶女的技藝就是對一種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材料來加以限定、壓縮、拿捏和塑型。
這里還應該指出,在希瓦羅人的神話中,還描述有登上天宇的第三種手段。他們的神話講述道,一個吃人的妖魔用一根立柱把太陽艾查釘在地上,企圖殺死他。這根立柱是他與艾查共同建造房屋時用的立柱中的一根,是用一種木樨的主干制作而成的。艾查神奇地將壓在自己身上的這根樹干掏空,沿著內壁一直登上天空,成為太陽。這里出現了一個具有三角關系的體系:柔軟的藤木或繩子與同樣堅挺的竹子和立柱相對立,而有節的竹子與光滑的立柱又兩廂對立。
無論怎樣,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那就是,即使在關于陶器起源的西葫蘆版本或藤木版本的神話中,也出現了土地或黏土。在所有版本的神話中,土地或黏土都是一個不變式。
斯特林搜集到其中一些片斷的那部《創世記》,希瓦羅語稱之為“努西諾”。按照“努西諾”一詞的含義,參考有關資料,那部《創世記》可譯為“土地的故事”。在卡斯騰所搜集的有關陶器起源的神話中,希瓦羅語的黏土一詞是“努依”(nui)。斯特林的《創世記》一開始便講述了世界的創造。希瓦羅人將這種創造想象為制陶人的創作:天穹是一個陶制的藍色大杯子。造物主是用泥土造出了月亮南杜,后來太陽娶了她。月亮用泥土為自己捏出一個兒子,但是幾乎當即就被夜鷹砸碎。兒子名叫“努西”(nuhi)(可對照表示“黏土”的“努依”),他的尸身變為我們現在生活其上的土地。
還是這一神話說,太陽與月亮生下了“懶人”、“海豚”、“美洲野豬”,還有一個女兒“木瓜”。后來他們的繁殖力衰竭,便從他們母親那里取得兩只雞蛋。一只蛋壞了,從另一只蛋里生出一個姑娘米加。她后來嫁給兄長“懶人”兀努希為妻。米加是人們在祭祀時用來盛奇洽酒的陶制禮器的名字。米加也是制陶的主保圣人。卡斯騰特別強調了女性與陶器的這種等同性:“制造陶器和使用陶器的責任都交給了印第安女人,因為人們制陶用的黏土就像土地一樣,是屬陰的——換句話說,黏土具有女人的靈魂。”這位作者還明確指出:“希瓦羅語中,黏土‘努依’一詞與女人‘努阿’(nua)一詞發音相近,印第安女人自己也好像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已經指出過,卡斯騰曾說:“在制陶重任在身的女性與她們使用的土壤和黏土之間,有著一種有趣的連接。在印第安人的思維中,陶器就是一個女人。”
我們所采集的那些神話都證實了這一點。有些神話是讓陶土來自一個女人的糞便、尸身或靈魂,或者是來自一個女人跌落時丟下的裝滿黏土的籃子;另有一些在舒阿爾人中間流傳的神話說,制作陶器的女匠人用黏土造出了女性生殖器。
希瓦羅人的神話也提出一個謎。這些神話將一種文明的技藝、一種精神情感和一種鳥緊密聯系到了一起。陶器的制造、夫妻間的嫉妒和夜鷹這三者之間會有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
希瓦羅印第安人曾以善于把砍下的頭進行縮干加工而聞名于世,不過他們現在已不操此業。他們有幾萬人,仍住在安第斯山東部山麓厄瓜多爾與秘魯交界的地帶。
希瓦羅人在他們的一個神話中講述說,太陽和月亮當初都是人,住在同一個屋子里,共有一個老婆。他們的妻子叫歐瑚,歐瑚意為夜鷹。她喜歡與溫暖的太陽相擁,而不愿意與月亮接觸,月亮的身體太涼了。太陽受此偏愛,很是得意,覺得以此奚落一下月亮也是一件樂事。月亮受到嘲笑,非常生氣,便順著一根藤條爬到天上。他在開始攀援時對太陽吹了一口氣,這口氣把太陽團團遮住,再也現不出身來。歐瑚失去了兩個丈夫,覺得自己被拋棄了,于是帶上一籃子女人們用來制作陶器的那種陶土,上天去追月亮。月亮見她追來,為了永遠擺脫她,便割斷了那根連接天地兩個世界的藤條。女人和籃子一齊跌落下來,陶土撒滿一地。人們現在還隨處可以拾到這些陶土。歐瑚變成了同名的鳥——夜鷹。每當新月懸空,她便發出悲鳴,哀求那棄她而去的月亮。
后來,太陽沿著另外一根藤條也爬上天空。在天上,月亮避而不見太陽,他們從不同行,始終不得重歸于好。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只能在白天看見太陽而在夜里看見月亮的緣故。
這個神話講道:“如果太陽和月亮和睦相處,共同擁有一個妻子,誰也不企圖獨占,那么希瓦羅人也就會得此傳承,幾個人共同擁有一個妻子而相安無事。但是,由于兩個星座相互嫉妒,爭奪妻子,所以希瓦羅人也就無時無刻地不相互嫉妒,為獨占女人而爭斗不已。”
用來制作供歡度節日和舉行慶典之用的陶器的黏土來自歐瑚的靈魂。婦女們都到歐瑚變成夜鷹的那個地方收取黏土。在歐瑚落地的那一剎那,黏土灑落一地。
這個版本的神話是芬蘭人種學家卡斯騰在20世紀初收集整理而成的,他還出版了另外一個版本的神話。后者與前者相比,主要有三點不同:第一,沒有出現太陽;第二,歐瑚是月亮一個人的妻子,丈夫讓她煮西葫蘆,煮熟后她把最好的幾塊留給了自己,惹得丈夫大為光火,憤然離她而去;第三,妻子企圖順著藤條上天追趕丈夫,這時她隨身帶了一籃西葫蘆,而不是一籃陶土,當丈夫割斷藤條時,西葫蘆撒滿一地。這就是現在印第安人種植的食用作物西葫蘆的起源。
還有第三個版本的神話,還是這位調查者提出來的。這個神話來自講蓋丘亞語的卡訥洛印第安人。他們是希瓦羅人的鄰居,受到后者很大影響。他們講述說,夜鷹從前原本是一個女人,月亮每天夜里都與她偷偷幽會。她不知道月亮是誰。為了識出這位神秘情人的真實面貌,她用格尼帕樹果的汁液在他的臉上涂了一個記號。這種汁液遇到空氣后會變黑,難以抹掉。月亮無法去掉臉上的斑跡,被認了出來,感到無地自容,遂登上天空。女人化作夜鷹,每當新月當空,便悲泣不已,責怪情人拋棄了自己。
耶穌會傳教士P.J.伽朗發表了一個非常簡短的版本的神話,將卡斯騰前兩個版本的神話壓縮到一個故事里,并改變了三個主人公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故事中,不是兩個男人娶了同一個老婆,而是作為男人的月亮娶了兩個妻子。一個妻子與他不和。一天,他讓她去菜園里摘回一些熟透了的西葫蘆。女人用摘下的西葫蘆給自己煮了一鍋美味可口的濃湯,并全部獨吞,只把剩下的兩三個半青不熟的青澀西葫蘆拿給了丈夫。丈夫非常生氣,順著一條棉線擰成的繩子爬到天上。妻子追上去,丈夫抽起繩子。妻子跌落地上,粉身碎骨,變成一片黏土。這就是陶土的起源。
還有一個希瓦羅部落舒阿爾人講述的神話的版本,情節與上述故事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個細節:女人在追趕丈夫時帶上了一籃子陶盤,跌落時,這些盤子變成了劣質陶土,而女人的身體變成了優質陶土。
幾年前,Ph.德斯克拉從阿楚阿爾人那里又得到了一個版本的神話。阿楚阿爾人是希瓦羅人的近親和鄰居,與舒阿爾人無關,注意不要弄混了。據阿楚阿爾人說,從前日夜不分,整天都是白晝,因為太陽和月亮這兄弟倆一起生活在地上。人們不得睡覺也不得休息。只是后來在月亮登上天之后,黑夜與白晝才開始交替出現。當初月亮娶了歐居(美洲的一種夜鷹)為妻。她把所有熟了的西葫蘆都自己吃了,只把生的留給了月亮。月亮發現了她的貪嘴。但是她用棕櫚樹的針刺把自己的嘴縫上,辯解說如此之小的嘴不可能吃掉所有的西葫蘆。月亮沒有受騙,順著連接天地兩個世界的一根藤條爬上天空。歐居追上去,月亮讓松鼠維查克咬斷了藤條:“女人嚇得屁滾尿流,到處拉屎,每處排出的糞便都變成了陶土的礦層。歐居變成夜鷹,月亮化為星座。月夜里歐居發出她那特有的哀號,為丈夫離棄而悲鳴。從那以后,天穹就變得高多了。因為沒有了藤條,已無人能上天漫步。”
M.斯特林1930年至1931年在希瓦羅人中間進行調查研究時發現,不同作者此前收集整理和出版發行的神話,都只是一部長篇土著人《創世記》中的片斷。這部《創世記》當時幾乎已經完全失傳,但是斯特林終究還是從一位老人那里挖掘出一些基本的要素。老人“指手畫腳,眉飛色舞,繪聲繪色,感情充沛地講述了一個悲壯的故事。他明明白白地說,有許多東西已經記不起來了,故事很長,只能講個大概”。此后,又有一些片斷出現在P.J.伽朗的研究作品中,特別是出現在了P.佩里扎羅和他那些撒肋爵會傳教團的合作者們共同出版的舒阿爾人傳統大全之中。
我后面還將提到這部鴻篇巨制的神話,這里只簡要概括一下與我在上面提到的那些版本相應的一些情節。
遂古之初,世上只有造物主昆帕拉和他的妻子金加莎。他們有一個兒子,是太陽,叫艾查。一天,艾查正在睡覺,他父親往自己的嘴里放了一些泥土,然后向艾查吹去。泥土變成了一個女郎,這就是月亮,叫南杜。艾查是可以娶她為妻的,因為她并不是他的血親胞妹。這無疑使我們聯想到《圣經》。希瓦羅人與西班牙人的最初接觸可以追溯到16世紀,自18世紀起耶穌會的傳教士們在他們那里立了足。以下是這個故事的后文:
歐瑚,也就是夜鷹,在這個故事中是一個夜間出沒的男人,愛上了月亮,拼命地追求她,但是毫無結果。艾查也在步步緊逼地追求月亮,可同樣沒取得任何進展。月亮對艾查的窮追不舍厭倦不堪,有一天趁他不備,在自己的臉上涂了黑顏色,登上天空。在天上,她將全身涂黑,黑如暗夜。她就像一只美洲豹,在天體的穹頂上爬呀爬。
歐瑚看到月亮離去,想碰碰自己的運氣,便利用從天上垂到地上的一根藤條,攀援而上,登上天空。月亮割斷了藤條,“藤條掉落下去,與森林里的樹木糾纏到一起,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萬木纏藤一樣”。在天上,月亮南杜用黏土給自己捏了一個孩子,百般愛撫,關懷備至。夜鷹的妒意與日俱增。他把孩子打碎,碎塊變成了土地。太陽艾查比他的情敵幸運許多,他飛身登上了天,迫使月亮與自己結成夫婦。后來,他們接連生下許多孩子,也遭遇到許多波折。孩子們更是經歷了種種曲折。再后來,出了一件大事——我們后面還將提到此事,月亮沉陷到地的下面,夜鷹將她從地下解救出來,又把她投射到天上。夜鷹又一次別離了月亮,這一次竟成為永訣。此后每當月亮出現在天空時,孤寂的夜鷹便向愛人發出心的呼喚。
我們在深入研究這些神話之前,首先應該看一看不同版本的差異。有些版本意在解釋陶土的起源,有些意在解釋種植作物西葫蘆的起源,有些則是想解釋森林中盤根錯節的藤木的起源。西葫蘆所屬的葫蘆科植物都是匍匐植物或是攀緣植物。這些植物從外形上看很像林中的藤木。雖然它們種植在菜園里,但是與野生品種仍然保持著某種親緣關系。希瓦羅的阿瓜魯那人將野葫蘆叫做尤維什(yuwish),將家種的西葫蘆叫做尤維(yuwi),可見兩者之間的淵源。一位研究美洲印第安農業的專家說:“通過這種作物的生長方式,我們可以想見,它自發而生,蔓延四野,最初人們聽任它侵入原始耕作的土地,后來便有意栽培,使它成為主要農作物。”雖然沒有真憑實據,我們卻完全可以認為,這種仍與野生品種相近并與藤本植物形態相像的葫蘆科植物是森林中某種野生藤本植物的變種。
神話中,藤與陶土交替出現。對此問題,我們至少掌握了一些線索,看到希瓦羅人的思維給二者賦予了一個共同的特性:它們都屬于不定型形式的范疇。這種帶有否定內涵的形式范疇在印第安人的思維中似乎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陶土首先呈現出的是一種不完全定型的狀態,制陶人或制陶女的工作,就是使一種原本不具有一定形狀的物質材料變得具有一定的形狀。在這一點上我們不難取得一致的看法。制陶的本質就是匠人用火將柔軟的物質變成堅硬的物質。這一本質使得制陶與金屬加工既有聯系又相互對立。金屬加工是匠人使硬質的金屬變得具有可塑性。在P?J?伽朗版本的神話中,就是用柔軟來形容黏土的。而混雜在森林樹木中間的藤本植物同樣呈現出一片雜亂無章、亂如麻團的景象。希瓦羅人在進行所謂的“毒魚”占卜時所使用的植物大部分是藤本植物,例如野生的瓦爾瓦斯科(varvasco)。卡斯騰說:“他們種植了瓦爾瓦斯科之后,便不再吃獵物的腸子、血,以及心、肺、肝等內臟。他們是不可以吃這些東西的,如果他們吃了,瓦爾瓦斯科就會腐爛。”人們之所以對血和下水產生厭惡感,正是因為它們是柔軟而不成形的。這位作者也明確提到這一點:“如果女人們吃了動物的腸子,(她們種在菜園里的)植物就會破成碎塊,完全被毀掉。如果她們吃了那些流動的、很容易蔓延和分散開來的東西,像血、豬油、甘蔗汁等,或者她們吃了那些不堅實的、很容易分散開的東西,如蝌蚪、魚子、螃蟹肉和蝸牛肉等,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她們種植的作物會流光汁液,支離破碎,形同枯槁。基于同樣的理由,女人們也不能吃棕櫚樹的嫩莖,因為這些嫩莖是由脆弱的纖維構成的,非常容易破碎。”
由此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Ph?德斯克拉的言論:對于上面提到的阿楚阿爾人來說,“垃圾”的概念“包含林中灌木叢所構成的稠密性,這種稠密性體現在一片盤根錯節而雜亂無章的矮樹、灌木和喬木性的蕨之上”。定居在亞馬遜河支流上游地區的馬齊關嘎人更加直截了當地將身體的不固定形狀與植物的不固定形狀聯系在一起:一個獵人永遠不能吃他所獵捕的猴子的腸子,否則“這些腸子會化為藤木,將獵人纏進去”。這些馬齊關嘎人還認為,最可怕的疾病就是那些使腸子立刻腐爛的疾病。在停有死人的家中,死者的父母不得紡線。因為線會變成死者隱形的腸子,這些看不見的腸子會離開尸體,附在屋里某個人的身上,這個被腸子附身的人必將死去。最令馬齊關嘎人感到可怕的惡魔叫金蒂巴克里(Kientibakori)。“它有一大堆腸子,像一簇簇的蝌蚪堆在一起。”當地人把這種蝌蚪叫做因基沃(inkivo)。研究馬齊關嘎人的專家F?H?凱斯維茨勒納告訴我說,“因基沃”一詞也指正在成形的蝌蚪群所構成的膠狀體。人們在烹煮木薯時將這些膠狀體放入鍋中,當佐料用。我們知道,希瓦羅人也非常直截了當,干脆禁止女人吃蝌蚪。
還應該指出,在我們后面將看到的一些神話中,在連接天界和地界的藤木或棉線繩與接通塵寰與地域的竹子之間產生了對立。這些神話講述了懶人兀努希怎樣順著竹子爬到地下。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排一次糞便,竹子因此而有了節。我們已經看到,阿楚阿爾人認為陶土是夜鷹女的糞便變來的,糞便也就被置于不固定的形狀的范疇之內。我們還將在本書的后面看到這些神話將懶人和夜鷹女對立起來。這種對立主要是建立在懶人排便的方式上,他隔好幾天才排一次大便,這使得他有了斷續的特點。
彎曲而曲折的藤木與筆直而有節的竹子所形成的鮮明對立,是固定的形狀和不固定的形狀之間的對立,是連續與斷續之間的對立。而連續與斷續之間的對立,我已在《神話學》中詳加論述,首先是在《生食和熟食》(58~62頁及其他各頁)中已有所涉及。我所做的分析表明,這不僅在美洲,而且在世界其他各地,莫不如此:從連續過渡到斷續,都是一些吹毛求疵的、妒忌的、記仇的神所干涉的結果。從中顯現出一個跡象,這個跡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在有關陶土起源的神話中,嫉妒所占有的地位。制陶人或制陶女的技藝就是對一種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材料來加以限定、壓縮、拿捏和塑型。
這里還應該指出,在希瓦羅人的神話中,還描述有登上天宇的第三種手段。他們的神話講述道,一個吃人的妖魔用一根立柱把太陽艾查釘在地上,企圖殺死他。這根立柱是他與艾查共同建造房屋時用的立柱中的一根,是用一種木樨的主干制作而成的。艾查神奇地將壓在自己身上的這根樹干掏空,沿著內壁一直登上天空,成為太陽。這里出現了一個具有三角關系的體系:柔軟的藤木或繩子與同樣堅挺的竹子和立柱相對立,而有節的竹子與光滑的立柱又兩廂對立。
無論怎樣,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那就是,即使在關于陶器起源的西葫蘆版本或藤木版本的神話中,也出現了土地或黏土。在所有版本的神話中,土地或黏土都是一個不變式。
斯特林搜集到其中一些片斷的那部《創世記》,希瓦羅語稱之為“努西諾”。按照“努西諾”一詞的含義,參考有關資料,那部《創世記》可譯為“土地的故事”。在卡斯騰所搜集的有關陶器起源的神話中,希瓦羅語的黏土一詞是“努依”(nui)。斯特林的《創世記》一開始便講述了世界的創造。希瓦羅人將這種創造想象為制陶人的創作:天穹是一個陶制的藍色大杯子。造物主是用泥土造出了月亮南杜,后來太陽娶了她。月亮用泥土為自己捏出一個兒子,但是幾乎當即就被夜鷹砸碎。兒子名叫“努西”(nuhi)(可對照表示“黏土”的“努依”),他的尸身變為我們現在生活其上的土地。
還是這一神話說,太陽與月亮生下了“懶人”、“海豚”、“美洲野豬”,還有一個女兒“木瓜”。后來他們的繁殖力衰竭,便從他們母親那里取得兩只雞蛋。一只蛋壞了,從另一只蛋里生出一個姑娘米加。她后來嫁給兄長“懶人”兀努希為妻。米加是人們在祭祀時用來盛奇洽酒的陶制禮器的名字。米加也是制陶的主保圣人。卡斯騰特別強調了女性與陶器的這種等同性:“制造陶器和使用陶器的責任都交給了印第安女人,因為人們制陶用的黏土就像土地一樣,是屬陰的——換句話說,黏土具有女人的靈魂。”這位作者還明確指出:“希瓦羅語中,黏土‘努依’一詞與女人‘努阿’(nua)一詞發音相近,印第安女人自己也好像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已經指出過,卡斯騰曾說:“在制陶重任在身的女性與她們使用的土壤和黏土之間,有著一種有趣的連接。在印第安人的思維中,陶器就是一個女人。”
我們所采集的那些神話都證實了這一點。有些神話是讓陶土來自一個女人的糞便、尸身或靈魂,或者是來自一個女人跌落時丟下的裝滿黏土的籃子;另有一些在舒阿爾人中間流傳的神話說,制作陶器的女匠人用黏土造出了女性生殖器。
希瓦羅人的神話也提出一個謎。這些神話將一種文明的技藝、一種精神情感和一種鳥緊密聯系到了一起。陶器的制造、夫妻間的嫉妒和夜鷹這三者之間會有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