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領取雙11折扣優惠
一代帝師(簡體書)
滿額折

一代帝師(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
優惠價
8715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一代帝師》由江聲皖所著,《一代帝師》前半部的高潮出現在朱升與韓柳青的故事中,在徽州所特有的理學環境里,兩人演義了一場富商小姐與窮儒生;銀樓離異媳婦與瀟灑智多星;落難女朝奉與純情儒俠之間跌宕起伏、浪潮洶涌的愛情戲劇。而戲劇的發展卻又戛然轉變于兩人對恩人陳大囡的一句承諾,使浪漫的情感既服從于理學的道德準則,又繼續心心相印、相輔而行。
小說的最高潮發生在后半部。亂世之間,在爭雄的義軍首領中,被當時的徽州人視為精神領袖的朱升選擇了“能約束部下不胡亂殺人”的朱元璋,并獻上 “九字策”。而只讀了一年書的朱元璋也正對族祖朱熹的理學敬慕有加,把宗族長輩朱升視為知己和師長。從此朱升成為他思想上的引路人、軍事謀略上的指路人、人才引薦上的開路人、政治禮制上的筑路人、后勤供給上的補路人。
小說的結尾描寫了朱升的隱退,使他成為唯一自覺躲開洪武帝屠刀的開國元勛,為這位歷史人物的睿智和灑脫披上了一層既有光環圍繞而又詭秘殊形的輕紗!

作者簡介

江聲皖,婺源人,1947年生,畢業于原徽州師范中文專業。曾任《黃山》雜志文學編輯。現任安徽省廣播電視大學遠程教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黃山市現代遠程教育研究會秘書長、黃山市電視大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研究昕所長。多年來從事現代遠程教育研究,有近百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和在國際及全國性學術研討會上宣講論文20多篇,其中《開放遠程教育的基本理念》被《中國遠程教育學者論文選》收錄;另有《徽州方言探秘》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年來涉獵孫子研究,現已有《(孫子兵法·計篇)傳統注釋質疑》《對(形)(勢)(虛實)三姐妹篇的新解讀》《用指標體系評估軍力是孫子的重要學術遺產一一(孫子兵法)與(國際形勢黃皮書)(美國防務報告)比較研究》《曹操“孫子研究”初探》等10篇論文在《濱州學院學報》《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上發表。

名人/編輯推薦

《一代帝師》由江聲皖所著,本書稿的主人公“一代帝師”是朱升,小說便正是描述了他從頑皮儒生、儒俠、俠儒、學正到帝師及隱吏的傳奇一生。小說依三條主線展開,第一條是他與鄭玉、趙坊、韓淑敏、汪仲魯、詹書同等新安理學傳人之間的同學情主線;第二條是他與韓柳青之間的浪漫且又最終守于道德的愛情主線;第三條是他與朱元璋之間的“出則君臣,情同父子”的師生情主線。小說在“品性”追求上,依據史實進行創作,但在細節上力求還原元末明初的人情世故、風情習俗。同時,對于人物各自所持的思想內涵,力求吻合歷史,且符合各人的性格身份,有較強的可讀性。

2012年歲末,安徽省文聯和作協乘著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東風,提出在本省抓長篇精品的計劃,并召開了長篇創作摸底會。黃山市文聯、作協向省里重點推薦了李平的《天下祁紅》;此次推出“天都長卷”四部長篇則是再接再厲的成果。
其實這套書得以問世遠不是如此簡單匆忙。上世紀最后一年(1999年),市作協主編了黃山市歷史上第一套文學叢書“天都文叢”,較集中地展示了黃山市新時期文學創作的成果,獲得了好評,全市文學界就殷殷矚望著有一部或數部顯示徽州文化底蘊的長篇敘事作品問世。雖然新時期以來,我市在長篇創作上早就有了“零的突破”,比如前期有程虎一版再版的《臺灣演義》,近時有李平獲得省政府文學獎的《夏日風暴》,還有潘冠杰、陶方平、恭小兵、胡純等老中青三代作家的多個長篇問世。
但我們總還是感到不夠,覺得還缺少些什么。缺少什么呢,說白了就是“徽州元素”吧。
外地作家以微州或涉及徽州而創作的長篇(包括長篇影視作品)也斷續有過一批,但在微州人看來,里面的“徽州元素”大多有些走樣,縱然外面世界可以叫好甚至叫座,但徽州人自己看來總還是搖頭的比點頭的多。-
胡適先生曾經立誓要寫一大篇有關徽州的文字,然而也許是他太忙,更也許是他感到了難,只寫了一篇樸素的《我的母親的出嫁》交代,那只能算是一個白描式的經典短篇。
徽州其實是一個故事發達的地方,“三言二拍”當中分量十足的徽商故事考其源頭,定然是漂泊在外的徽州男人或堅守在內的女人們嘴中說出來的,經過加工才成了“古典白話”的“市民小說”。
縱向來看,我們同自己的先人們似乎在某個時期有過斷裂。飽滿充沛的講故事的傳統在書面表達上沒能很好地承繼下來。
橫向比較,徽州(這個概念也可以擴大至現今的“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乃至整個皖南山區)的敘事文學創作同南方一些地域文化特征明顯的區域比較是相對薄弱的。雖然這和經濟發展有相當關系,但這不是主要因素。經濟落后的地方出現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種常態,何況黃山市已經是一個全面開放的國際旅游城市。
近年來,我市一些鄉土學者撰寫了一批有關徽州方言的著作,如《休寧方言》、《屯溪方言》、《歙縣西鄉方言》等等。他們在解析一個個方言詞語的時候,其方式方法可能未必十分符合語言學的標準和要求,但在懂得這種方言土語的當地人看來,卻是趣味盎然,十分有意思。但是對于不會說聽不懂這些方言土語的“外面世界”的人來說,這類著作無疑是枯燥無味的。
這就涉及到了我所說的徽州敘事文學之難。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但凡一個徽州人在創作上要有所作為,肯定會在創作過程中想將那些活潑生動的老百姓嘴中時不時蹦出的詞語用上,但這些詞語能不能寫出來首先是個問題(有些詞語已經有音無字),寫出來后能讓外面世界的讀者接受并知道其好更是個問題。在中短篇制內,用上那么幾個比較能明白的方言詞語似乎就可以使“徽州元素”凸顯,而于長篇而言,如何把握好語言的“度”,有沒有駕馭能力對于作者的要求無疑是相當高的。當然,語言只是一部作品的基石,在此基礎上還得呈現生動的風土人情、感人的故事情節、豐滿的人物形象,還要求一定的思想深度。
或許正是這種原因,自1949年以來,徽州一黃山市從事文學創作的同仁中,來自外地的作家占了相當比例,取得的成果也相對較高。他們不諳徽州方言,直接就繞了過去。過去如此,現時仍然呈現著這種特點,不過已經發生“質”的變化。這輯“天都長卷”四部長篇的作者,程學開來自安慶,至今鄉音未改;徐海嘯為上世紀50年代上海下放知青,他們不是徽州人,但又是,他們陷在徽州文化的汪洋大海里已經很久很深,帶有自傳色彩又融合了徽州風土人情的人生經歷,其中“徽州元素”已經濃得化不開。另兩位作者則是資深本土人士,江聲皖來自老徽州的婺源,對方言頗有研究;吳憲鴻長期在歙縣南鄉鄉鎮生活,于方言的使用很有心得,曾嘗試過全部采用方言寫成小說——當然那只是試驗。四部長篇,或寫歷史,或寫當今,或寫自己經歷,或虛構他人故事,四位作家都已盡心盡力。在此不妨略作介紹。 江聲皖的《一代帝師》寫的是被毛澤東評價為“為明太祖成就帝業立了頭功”的朱升,描述了他從頑皮儒生、儒俠、俠儒、學正到帝師及隱吏的傳奇一生。
小說依三條主線展開,第一條是他與鄭玉、趙坊、韓淑敏、汪仲魯、詹書同等新安理學傳人之間的同學情主線;第二條是他與韓柳青之間的浪漫且又最終守于道德的愛情主線;第三條是他與朱元璋之間的“出則君臣,情同父子”的師生情主線。朱升正是這三條線交織纏繞、飄拂飛揚的一生。
小說在三大背景下生動演義,一是日益加劇著的官民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元末社會;二是紅巾軍起義之后的群雄逐鹿、血雨腥風的亂世;三是徽州所特有的理學環境。朱升的傳奇一生,便也正是在這種受盡壓迫而又紛紜復雜、狼煙四起而又讓人充滿憧憬的社會里度過的。
小說前半部的高潮出現在朱升與韓柳青的故事中,在徽州所特有的理學環境里,兩人演義了一場富商小姐與窮儒生;銀樓離異媳婦與瀟灑智多星;落難女朝奉與純情儒俠之間跌宕起伏、浪潮洶涌的愛情戲劇。而戲劇的發展卻又戛然轉變于兩人對恩人陳大國的一句承諾,使浪漫的情感既服從于理學的道德準則,又繼續心心相印、相輔而行。
小說的最高潮發生在后半部。亂世之間,在爭雄的義軍首領中,被當時的徽州人視為精神領袖的朱升選擇了“能約束部下不胡亂殺人”的朱元璋,并獻上“九字策”。而只讀了一年書的朱元璋也正對族祖朱熹的理學敬慕有加,把宗族長輩朱升視為知己和師長。從此朱升成為他思想上的引路人、軍事謀略上的指路人、人才引薦上的開路人、政治禮制上的筑路人、后勤供給上的補路人。
小說的結尾描寫了朱升的隱退,使他成為唯一自覺躲開洪武帝屠刀的開國元勛,為這位歷史人物的睿智和灑脫披上了一層既有光環圍繞而又詭秘殊形的輕紗!
小說在“品性”追求上,盡可能依據史實進行創作,但在細節上力求還原元末明初的人情世故、風情習俗。特別是對當時徽州城鄉的描寫,在情節陳述和人物描摹上,在保證語言雅致生動的同時,能以適度的方言融入對話,使得小說具備了較為濃郁的徽州味。因為方言承載歷史,承載文化,確與歷史、文化形成了一種共生的關系。故而能以適度的,即不影響外地人閱讀的微量方言元素融入寫徽州人、徽州事的小說,無疑便發掘出了徽州的語言資源軟買力。
小說在情節設計上力求實現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史料本身就起伏曲折的,便以其為骨架,加造血肉,修舊如舊,使曲盡其妙;缺失史料的部分,依勢構思故事,大膽奇思妙想,但細節卻往往用真實的舊料加工,新造如舊,有元末明初的歷史感。讓現今大眾無障礙地、有趣味地走進歷史,穿越時空,去感受先人的生活、情感和作為。
《獨秀山外》的作者程學開在創作中則是依著自己的人生軌跡,三分紀實,七分虛構,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經歷的時代,一一寫出,寫的多是時代的公共記憶。這些記憶包括共和國建立后一系列運動和大事件,三十年改革開放,和當下一些形形色色的人事,連清朝桐城的三起文字冤案和“五四”前后的一些事也囊括進去了。這其中自然就牽出了安慶、徽州兩地的一些歷史文化名人:戴名世、鄧石如、程長庚、陳獨秀、張恨水、鄭之珍、胡元龍、胡適、黃賓虹等等。它看起來像一部長篇紀實散文,但實際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小說。
《獨秀山外》有四大特色:一,時間跨度大,歷史感厚重。從清康熙到現在有三百多年,作品展示的是一幅幅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畫面。二,結構新。采用了迄今少見的小說結構。小說讓一位女記者在歷史與現實中穿越,像一只銀梭,編織經緯。不僅讓歷史與現實有鮮明的觀照、對比,而且使閱讀變得愉快、輕松。三,敘述方法新。這方面同高行健的《靈山》可有一比,書中的“你”“我”“他”使紛繁的人物變得簡約、簡明。人的名字已變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性、人心。四,情愛描寫手法也較為新穎。作者認為,情愛乃至性愛是一位不知名的神,用她超人的智慧和悲憫的情懷造出的一丸妙藥。她造出這丸妙藥,是為了人和萬物都生生不息,使宇宙充滿活力,使世界變得精彩。作品中有很多場面能給讀者一種“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印象,就像中國畫,畫水不著色,只留出空白;畫風不捉影,只畫出美人的飄帶和被風吹彎的樹枝、蘆葦。水無色,卻在人心中激揚蕩漾;風無形,卻生出萬般形態。這是意到筆不到的結果,更動人心魄。
吳憲鴻的《黑石崖》以主人公徐歡喜的三次救人為線索與重點,反映他一生的坎坷經歷,贊美我國勞動人民與人為善、舍己救人的高尚美德,呼喚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鞭撻社會上的不良現象。
解放前,徐歡喜同父親一道救了一位地下黨的領導干部,遭國民黨保安團的追捕,兩人逃往外省外縣的偏僻山區——黑石崖下的黑石塢,一對逃荒落戶在此的母女倆收留他們,已在辛勞、饑餓中患病的父親不幾天就離開了人世。徐歡喜勤勞苦干又肯幫助鄰居,影響好,有威信,解放后結婚生了孩子,更在互助組中領頭做出成績,被評為縣級勞模。正當他準備在初級社中做出新成績時,遇到一位落魄生病的討飯人,于是毫不猶豫地援手幫忙,留下其吃住。誰知這是一個逃犯(喜新厭舊殺妻逃跑的南下干部),徐歡喜之后被以窩藏逃犯的罪名判刑三年,在拘留和勞改時雙手殘疾,臉面破相,釋放回家后遭管制,常被批斗,引起性格大變:孩子們則在學校和社會上遭受歧視,家庭生活困苦。改革開放后,兒女們回到經濟比較發達的老家,經過不懈努力,生活發生巨變。徐歡喜由于殘疾、自卑、壓抑,還有多年養成的習慣,堅持留在黑石塢,他為兒女們過上幸福生活而高興,但又為社會上流行的拜金主義、冷漠無情而擔憂,特別對一些出手幫人而遭誤會甚至誣陷,繼而被法院判定賠款的案例深深地不解和憂憤。最后,年近80歲的徐歡喜又舍身救起落水的兩個留守兒童,不幸引發重病而去世,他終于得到了鄰近兩個縣的表彰,為自己的人生重新畫上精彩的一筆。
這部小說敘述上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整部作品以徐歡喜孫子徐志富的活動來串聯故事,引出其爺爺、奶奶、爸爸等人的回憶和敘述,穿插了人們的思索和議論,體現傳統美德對新一代的影響和當今人們對法治社會的期盼。 作品中大量展現了皖南一浙西山區連接地帶地域色彩濃郁的風俗、生活、生產的場景,娓娓的敘述中引導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與作品中人物同歡共喜。
《山路留痕》是老作家徐海嘯先生的第二部長篇著作。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為基礎,寫一個上海知青從1957年下放,到改革開放這一漫長歷史階段的豐富經歷。從反右到大躍進,從人民公社到文化大革命,從上海到皖南,從南方到北大荒,從興安嶺回到最初的下放地,寫出了各色人等在社會大變動時朗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也寫出了上世紀50年代,最早的一代下放“知識青年”,在非常歲月里追求進步,追求知識,努力奉獻社會的軌跡。書中描寫了一個五谷不分的城市青年,怎樣在農民的教導下懂得生活,又怎樣在勞動中體驗了農民的艱辛。作者記錄下的基層在歷次運動中群眾的遭遇,無可辯駁地證明:只有改革開放,個人才會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實現人生的“最大值”。
我們相信以上或多或少的介紹,已經引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也相信以上的介紹里讀者已經看見了四部作品中“徽州元素”的端倪。
當然長篇自有它自己的諸種要求,“徽州元素”可以說是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自己的要求,它應當融合在對長篇小說的諸種要求之中。至于它們在當今長篇小說的林海里達到了什么程度,請君不妨一閱,畫下自己的標高。
可以肯定,我市響應貫徹省長篇精品工程計劃,著力推出的李平的《天下祁紅》和“天都長卷”四部長篇,對于黃山市的文學發展而言,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2013年歲末

目次

楔子
一 富甲江南 稅案驚天
二 風流天子 索命欽差
三 酒樓邂逅 儒遇俠儒
四 血濺山棚 朱升救友
五 篁墩罷市 張行彈壓
六 姐弟存心 楓林有義
七 儒行苛嚴 “大防”生變
八 “報紅”逾期 “破紅”遺憤
九 “詭儒”辯道 再彈別調
十 紅顏命薄 劫過遭劫
十一 望族之后 亡國之奴
十二 志懷報國 行若義俠
十三 救姐心切 獨闖匪穴
十四 天理人欲 情融為一
十五 信義如棒 鴛鴦打散
十六 鄉村儒師 心轉平和
十七 “逼上梁山” 朱升應試
十八 朱升解難 計策三條
十九 俠臨驛站 欽差跌軟
二十三 計圓滿 危轉為安
二十一 應承春試 復上梁山
二十二 賤貴同仇 痛毆俗吏
二十三 無意插柳 竟奪頭魁
二十四 高中低授 欲罷不能
二十五 欲擒故縱 三管齊下
二十六 “貓鼠”過招 逼敵就范
二十七 “白蓮”點火 “紅巾”首義
二十八 平安突圍 “秩滿”南歸
二十九 臨亂不驚 計定“雙保”
三十 訪問難民 俯觀天下
三十一 義軍不義 徽州遭難
三十二 梟雄輩出 搶稱帝王
三十三 誠心向佛 無奈從軍
三十四 亂世群儒 去從各異
三十五 元璋逼近 華表重尋
三十六 一顧石門 鄧愈來訪
三十七 獨立城下 “燈卦”促降
三十八 二顧石門 鄧愈問計
三十九 回兵保歙 智取婺源
四十 群儒分列 “忠”義途殊
四十一 三顧石門 元璋獲策
四十二 聚士從軍 風騷獨領
四十三 雖撥疑云 亦罪新寵
四十四 睿智之人 行求順勢
四十五 占卜問天 平息朝議
四十六 東征揲策 幾其神乎
四十七 又奉征聘 一卦定戰
四十八 年年應召 得勝便還
四十九 仁杵伯溫 力促勤王
五十 鄱湖大戰 三建奇功
五十一 元璋封王 朱升拒官
五十二 吳王生疑 楓林就范
五十三 君臣論道 孟何褒貶
五十四 洞察兇險 全身而退
五十五 是非之地 寒意襲人
五十六 殺氣騰騰 霧氣裊繞

書摘/試閱

“驚天大案!”
“篁墩出事了!圣上龍顏震怒。”這聳人聽聞的消息像山風一樣在徽州路境內吹過,它雖然不曾長腳,卻通過人們的竊竊私語,走遍了徽州城鄉的大街小巷,其中又特別是那篁墩的街道、巷弄、埠頭和店鋪。
這時間嘛,約模是公元1345年,依照元朝的年號,則應該叫它“至正五年,,吧。當時,長江以南,江西行省以東,福建行省以北的一大片地方都編在一個行省,叫江浙行省,這一帶,跟中國的其他地方一樣,都還是在妥歡鐵木兒皇上的治理之下。
那時光的篁墩可了不得,它是徽州盆地中心地帶的一個最重要的水陸碼頭,東邊離徽州路的衙門所在地歙縣縣城不遠,北邊靠著春水河,水路可以通到績溪;西邊是休寧的地界,只要走一點點路就到了屯浦這個山區湖泊邊上的屯溪漁村,屯溪村與黎陽隔江而望,而與黎陽遙遙相對的便是率水南岸的古鎮鬲山;可過了休寧再向西去,就是婺源、祁門、黟縣,其中黟縣漁亭就是徽州通向鄱陽湖的另一個重要碼頭。
從屯溪村東的草市順水下來,篁墩這個臺地的南邊就緊貼著新安江,水面雖不及屯浦寬闊,卻向左手緩緩地轉了個彎,水勢一下子變得平平穩穩,船靠碼頭,木排攏岸都相當方便。于是,久而久之,這塊地方就成了徽州府或是徽州路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有幾句順El溜,講的是:“大大篁墩鎮,小小徽州路;三省都消瘦,就數篁墩富。”
篁墩倚山臨水,整個集鎮依兩條江河形成丁字形的兩條街,靠著春水河的是一條正街,細究起來,它南北走向,應該叫“道”,原本想必也是村中間的大路,它彎彎曲曲,一頭還枕著黃山余脈的那一段丘陵。整個一條源里都做滿了屋,粉墻黛瓦,雖然講不得整齊,但黑烏烏的一片,順勢連著山陵上的古木和翠竹,一看就曉得是一個經歷了許多代人繁衍生息的古鎮。
街面上人來人往,有雜貨店、南北貨商號、山貨莊、布店、裁縫鋪、藥材店、鐵匠鋪、金銀首飾店、染坊、鞋匠鋪,當然還有米店、飯館、酒肆、客棧、妓院,總之是一應俱全,不講比杭州熱鬧,但比起一般的小縣城,的確是要繁華幾分。
實際上,這里還不是篁墩最熱鬧的地方,真正稱得上畸形繁華的要數它的河街,這是一條沿江而建的街道,兩邊都是兩三層的木結構小樓,一幢連著一幢,一幢重疊著一幢,隨江岸彎成一道曲線,街面一點點闊,只有正中午,日頭從天上筆直曬下來,金燦燦的,才讓所有的人眼前突然一亮,就像猛然看清楚了一個原本蜷曲在昏暗中的水蛇一樣的婦人,妖艷、神秘,而又是那樣子迷人。
其余的時光里,它都霧氣繚繞,尤其到了夜晚,昏燈黑火的,每一盞油燈邊上,都像是旋著一團黃顏色的光暈。好嬉的是,這時間的河街,卻照樣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好像比日間還要熱鬧。只是大家都看不真切面孔,影影綽綽的,只感覺到迎面呼出來的熱氣、酒氣、汗氣,以及混合而成的、略帶著魚腥的水草的氣味,或是偶爾飄來的女人的體香和粉氣。這不奇怪,因為這條河街就是由水埠碼頭發展而來的,這些木樓里一個門面接著一個門面,擠著的就是各色各樣的木行、糧行、茶行、皮貨行、瓷器店、飯店、酒館和婊子行。只有到了挨夜邊,各路的航船才會陸續在這里收帆靠岸,燒火做飯。而搭船、押船的做生意的朝奉、伙計,撐船把舵的船老大也才會跳上岸來,趕這個被叫作“小杭州”的夜市。就連歙縣府城、休寧、祁門、黟縣等城鄉有錢人家不學好的子弟,以及閑散在家、無所事事的后生也都時不時地相邀著來篁墩河街趕這個熱鬧。更有甚者,便是衙門里的那些官吏衙役們了,他們也像蒼蠅圍狗屎一樣,三日兩頭就要尋借口往這里跑。
因為是人數少的蒙古人占據中原,駕馭人數眾多的漢人,所以元朝的官制有它自家的特色,首先是要照顧到他們自己,就是講,在種族排序上,這個朝廷是懶得來蓋什么遮羞布的。蒙古的可汗們都是馬上揮刀、彎弓射獵的武士,一根肚腸到底——直爽,要殺你,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要對你好,可以把最后一杯馬奶讓你喝了;痛快——話語都是掛在嘴上直白地講,不屑于轉彎抹角,更不肯憋到肚里。他們辛辛苦苦把金龍寶座搶到手里,先就把天下人分成個三六九等:自家的蒙古人自然是天下第一,上至朝廷里中書省管政事的宰相,分管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分管兵馬的樞密院、專管監察的御史;還有翰林院、宣政院,武備寺、太仆寺、司天監、太宗府等;外至行省平章、行臺、宣慰使、廉訪使,各路、州、縣的親民官,那篤定都必須任用蒙古人為正職,而后再按參加或降屬蒙古軍隊的入伍時間為依據,排列色目人,即來自西域國家的白種人和阿拉伯人為第二;漢人,即南宋亡國以前便歸順蒙古的北方漢族居民為第三;南人,即原屬南宋國的南方漢族居民為第四,摻雜著分派剩下的副職。這樣一來,當官人的數量就比其他朝代要多了許多,好比講,一個縣,不光有縣令,還設了個縣尹;路,則不光有總管,又設了一個達魯花赤的官職來監視總管,而達魯花赤一般都由蒙古人最起碼也得由色目人來擔任,他掌握實權,卻可以不做事,當然就更用不著負責任了。
至于這些官員的選派,元朝也有自家的一套。最初打得天下,特別是在原初屬南宋的江南一帶,大小官員都是從北方“南下”的,而且因為版圖的迅速擴張,所派“南下”的多是素質極低的下層吏卒,或者根本就是投靠蒙古人為虎作倀的漢族軍戶,再加上一些南宋的降官降將。而且這些人“南下”當了官,又多是世襲,一直等到在朝當官的大儒們講得上話了,元朝的皇帝才聽從了他們的建議,算是罷了“世襲”,改為五品以下的官由行省自選,講是叫“省選”。于是各地的官就越選越多,這就好比家族繁衍一樣,一生三,三生九,三九二十七……當年“南下”的那許多官吏,先是世襲,而后又一窩蜂地走門路“省選”,尤其是徽州路的官吏,離杭州又近,走起門路來,就如同“從堂前走到廚下”,近水樓臺,熟門熟路,官吏的職數就更是像耘過的“六月熟”,發棵快,小小的一個徽州路衙門,還不算同時擠在一個小縣城里的歙縣縣衙,官吏衙役就由當初的二十幾個人翻番到了二百多號人,連轎子在院子里都擠不下去,要擺到府衙對面的巷弄里去了。
P3-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