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丁守海專著的《轉型期中國勞動供給問題研究》 : 目前,中國的勞動力供給條件究竟出現了怎樣不 同于以往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進一步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勞動力供給條件又會出現哪些 新的演進趨勢?這是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對它的判 斷涉及工業化模式與未來發展路徑的選擇問題,輕率 下結論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中國仍然存在龐大的勞動 剩余潛力,而貿然斷定中國的勞動剩余格局已經終結 ,就會引導決策者過早地將經濟發展引入到新古典軌 道上,失業問題就可能會隨時噴發;相反,如果中國 的勞動剩余格局確實已經終結了,而我們固守教條思 想不承認這一現實,就會錯失勞動力乃至人口政策調 整的窗口期,使未來經濟發展面臨人的制約。
《轉型期中國勞動供給問題研究》分八章闡述了 上述問題。
第一章是對中國當前勞動剩余格局的基本判定。
首先從兩個劉易斯拐點的角度闡釋了勞動剩余格局的 特定內涵,并指出真正富有發展意義的與勞動剩余格 局判定密切相關的是第二個劉易斯拐點。然后從農業 剩余勞動力是否枯竭、工農業部門之間邊際生產率及 工資是否出現了均等化趨勢、農業產出隨勞動力流出 的變化趨勢、生產要素是否在工農業部門間形成雙向 流動格局四個維度對劉易斯拐點論進行了批駁。 普 斯曲線的分析表明,這種變化大約發生在2005年前后 ,這也意味著:第一,中國潛在產出的決定模式可能 正在發生變化,并從過去單一的資本約束轉向資本與 勞動雙重約束,潛在產出及潛在增長率下行的可能增 大。第二,未來的通脹治理難度加大,經濟增長與通 貨膨脹之間的矛盾加深。
第四章則分析了工資上漲的利弊及其對物價的影 響。盡管人們隨著工資的持續大幅上漲,其潛在沖擊 則不可小覷。當然,這種影響是可以調節的,在斯堪 的納維亞工資模型下,匯率貶值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抵 消其影響。此外,我們還討論了工資上漲的效率后果 ,基于工資結構與微觀效率的關系辨析,我們發現, 農民工工資上漲與國企高管的工資上漲完全不同,后 者會損失微觀效率,而前者有促進作用。最后,我們 利用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檢驗了工資上漲與物價波動 間的關系,結果發現,在總體上工資與物價之間存在 螺旋上升的關系,而在此背后是兩類螺旋關系的作用 :城鎮勞動力工資與物價之間存在直接的螺旋關系, 而農民工工資與物價之間存在間接的螺旋關系,前者 是通過城鎮勞動力工資來對物價發揮間接影響的。
為了判斷未來勞動供給的演進趨勢,需要進一步 梳理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第五章基于現有研究成果 對這些因素進行了歸納。自 勞動供給并非完全出于個人理性,而是在相當程 度上取決于家庭理性,而在家庭決策模式下,決策又 具有博弈和討價還價的特征,其結果是帕累托改進的 。影響家庭勞動供給決策的因素可以從內外兩個角度 劃分:內部因素主要有家庭的人口特征變量、家庭類 型、家庭的財富基礎及偏好;外部因素主要有工資變 量、婚配市場狀況變量、技術進步等。家庭內部不同 成員之間的決策也會存在交互影響,特別是夫妻之間 、父母與子女之間會有一定的替代性。實踐中,各國 紛紛出臺了引導家庭勞動供給行為的相關政策,比如 稅收補貼、料會保障等政策。
第六章分析了一些新的時代因素,特別是新型城 鎮化對勞動供給可能帶來的新的影響。當前中國城鎮 化正在縱深推進,其中一個加。鄉鎮城鎮化會深刻地 改變工業勞動力蓄水池的容量,并有望疏通從剩余勞 動力到產業工人的轉換阻力,勞動剩余條件下的勞動 力供給相對不足的現象就可能會成為歷史,中國可能 會真正進入從劉易斯第一拐點向第二拐點加速挺進的 階段。隨著剩余勞動力的加速釋放,就業壓力會重新 凸顯,能否順利消化這一壓力,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 城鎮化的產業發展后果,而從實踐來看,它至少是充 滿不確定性。鑒于此,我們有理由對鄉鎮城鎮化的就 業后果持謹慎態度。
第七章考察了轉型期中國勞動供給的一個異化現 象,即所謂的內部人協議和回滯現象。如果勞動供給 機制中存在內部人結盟,并我們利用單位根檢驗方法 和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線方法,驗證了中國確實存在失 業回滯現象,其程度在中等偏上(0.5以上)。進一步 ,利用布蘭查德·薩默斯工資方程證明了,中國的失 業回滯現象主要源于內部人協議和制度剛性的聯合作 用。其中,內部人協議不僅存在于體制內部門,也廣 泛地存在于體制外部門,對后者來說,主要源于次級 勞動力市場的非正規性以及勞動管制政策作用的強化 ;而對體制內部門來說,內部人協議則主要源于行政 性的用人機制,它在相當程度上是利益集團利益固化 的一個表征。我們以公共部門就業的棘輪效應為例對 這一問題進行了補充說明,并強調打破勞動供給固化 機制、引入市場競爭的必要性。
第八章強調既然中國的勞動剩余格局還遠未終結 ,數億的蟄伏于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就像一堆待燃的燃 料,只要有一根導火索(如城鎮化),就可能會重新被 點燃并煥發新的活力。中國未來仍將面臨巨大的新增 勞動供給壓力,并主要表現在農民工、大學畢業生、 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退伍軍人這四大群體上,僅前二 者每年的新增數量就不會少于2000萬,如何化解這一 壓力,將是中國長期面臨的問題。從目前來看,服務 業發展似乎能提供一個更有效的解決通道,近年來中 國出現了經濟回落但就業上揚的格局,就與服務業發 展有很大關系。中國服務業正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 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服務業的大發展不僅能創造更 多的就業崗位,還能緩沖經濟起落對就業的沖擊,更 重要的,為實現新增就業目標,不必維持過高的經濟 增長,政府可以將更多的調控資源用于物價穩定、結 構轉換等目標上,并有望開啟一個“低增長、低通脹 、高就業”的新的發展格局。
《轉型期中國勞動供給問題研究》分八章闡述了 上述問題。
第一章是對中國當前勞動剩余格局的基本判定。
首先從兩個劉易斯拐點的角度闡釋了勞動剩余格局的 特定內涵,并指出真正富有發展意義的與勞動剩余格 局判定密切相關的是第二個劉易斯拐點。然后從農業 剩余勞動力是否枯竭、工農業部門之間邊際生產率及 工資是否出現了均等化趨勢、農業產出隨勞動力流出 的變化趨勢、生產要素是否在工農業部門間形成雙向 流動格局四個維度對劉易斯拐點論進行了批駁。 普 斯曲線的分析表明,這種變化大約發生在2005年前后 ,這也意味著:第一,中國潛在產出的決定模式可能 正在發生變化,并從過去單一的資本約束轉向資本與 勞動雙重約束,潛在產出及潛在增長率下行的可能增 大。第二,未來的通脹治理難度加大,經濟增長與通 貨膨脹之間的矛盾加深。
第四章則分析了工資上漲的利弊及其對物價的影 響。盡管人們隨著工資的持續大幅上漲,其潛在沖擊 則不可小覷。當然,這種影響是可以調節的,在斯堪 的納維亞工資模型下,匯率貶值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抵 消其影響。此外,我們還討論了工資上漲的效率后果 ,基于工資結構與微觀效率的關系辨析,我們發現, 農民工工資上漲與國企高管的工資上漲完全不同,后 者會損失微觀效率,而前者有促進作用。最后,我們 利用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檢驗了工資上漲與物價波動 間的關系,結果發現,在總體上工資與物價之間存在 螺旋上升的關系,而在此背后是兩類螺旋關系的作用 :城鎮勞動力工資與物價之間存在直接的螺旋關系, 而農民工工資與物價之間存在間接的螺旋關系,前者 是通過城鎮勞動力工資來對物價發揮間接影響的。
為了判斷未來勞動供給的演進趨勢,需要進一步 梳理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第五章基于現有研究成果 對這些因素進行了歸納。自 勞動供給并非完全出于個人理性,而是在相當程 度上取決于家庭理性,而在家庭決策模式下,決策又 具有博弈和討價還價的特征,其結果是帕累托改進的 。影響家庭勞動供給決策的因素可以從內外兩個角度 劃分:內部因素主要有家庭的人口特征變量、家庭類 型、家庭的財富基礎及偏好;外部因素主要有工資變 量、婚配市場狀況變量、技術進步等。家庭內部不同 成員之間的決策也會存在交互影響,特別是夫妻之間 、父母與子女之間會有一定的替代性。實踐中,各國 紛紛出臺了引導家庭勞動供給行為的相關政策,比如 稅收補貼、料會保障等政策。
第六章分析了一些新的時代因素,特別是新型城 鎮化對勞動供給可能帶來的新的影響。當前中國城鎮 化正在縱深推進,其中一個加。鄉鎮城鎮化會深刻地 改變工業勞動力蓄水池的容量,并有望疏通從剩余勞 動力到產業工人的轉換阻力,勞動剩余條件下的勞動 力供給相對不足的現象就可能會成為歷史,中國可能 會真正進入從劉易斯第一拐點向第二拐點加速挺進的 階段。隨著剩余勞動力的加速釋放,就業壓力會重新 凸顯,能否順利消化這一壓力,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 城鎮化的產業發展后果,而從實踐來看,它至少是充 滿不確定性。鑒于此,我們有理由對鄉鎮城鎮化的就 業后果持謹慎態度。
第七章考察了轉型期中國勞動供給的一個異化現 象,即所謂的內部人協議和回滯現象。如果勞動供給 機制中存在內部人結盟,并我們利用單位根檢驗方法 和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線方法,驗證了中國確實存在失 業回滯現象,其程度在中等偏上(0.5以上)。進一步 ,利用布蘭查德·薩默斯工資方程證明了,中國的失 業回滯現象主要源于內部人協議和制度剛性的聯合作 用。其中,內部人協議不僅存在于體制內部門,也廣 泛地存在于體制外部門,對后者來說,主要源于次級 勞動力市場的非正規性以及勞動管制政策作用的強化 ;而對體制內部門來說,內部人協議則主要源于行政 性的用人機制,它在相當程度上是利益集團利益固化 的一個表征。我們以公共部門就業的棘輪效應為例對 這一問題進行了補充說明,并強調打破勞動供給固化 機制、引入市場競爭的必要性。
第八章強調既然中國的勞動剩余格局還遠未終結 ,數億的蟄伏于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就像一堆待燃的燃 料,只要有一根導火索(如城鎮化),就可能會重新被 點燃并煥發新的活力。中國未來仍將面臨巨大的新增 勞動供給壓力,并主要表現在農民工、大學畢業生、 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退伍軍人這四大群體上,僅前二 者每年的新增數量就不會少于2000萬,如何化解這一 壓力,將是中國長期面臨的問題。從目前來看,服務 業發展似乎能提供一個更有效的解決通道,近年來中 國出現了經濟回落但就業上揚的格局,就與服務業發 展有很大關系。中國服務業正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 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服務業的大發展不僅能創造更 多的就業崗位,還能緩沖經濟起落對就業的沖擊,更 重要的,為實現新增就業目標,不必維持過高的經濟 增長,政府可以將更多的調控資源用于物價穩定、結 構轉換等目標上,并有望開啟一個“低增長、低通脹 、高就業”的新的發展格局。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解讀中國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是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對于這個問題,很多人都進行了思考,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論,目前也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結論。丁守海專著的《轉型期中國勞動供給問題研究》的作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通覽全書,作者解答了三個問題:現在中國的勞動力供給條件究竟是怎樣的?勞動力條件的變化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未來又會出現怎樣的演進趨勢?
目次
第1章 中國勞動剩余格局的基本判定 1.1 勞動剩余格局的特定內涵 1.2 中國劉易斯拐點到來了嗎 1.3 勞動剩余的定量估測 第2章 勞動剩余條件下的勞動力供給不足 2.1 勞動剩余條件下的一個悖論現象 2.2 傳統理論無法解釋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并存現象 2.3 勞動剩余條件下的勞動供給與工資機制分析 2.4 對勞動剩余條件下勞動供給特征的檢驗 2.5 對勞動剩余條件下工資上漲動力的檢驗 2.6 對勞動剩余條件下工資上漲動力的進一步驗證 2.7 小結 第3章 勞動力條件變化對產出缺口價格效應的影響 3.1 產出缺口的價格效應與勞動力條件休戚相關 3.2 傳統研究忽視了產出缺口對要素價格的影響 3.3 不同勞動力條件下產出缺口價格效應的比較分析 3.4 實證檢驗方法的說明 3.5 產出缺口對產品價格指數影響的檢驗結果 3.6 基于產出缺口對要素價格指數影響的進一步檢驗 3.7 產出缺口價格效應變化所帶來的進一步影響 第4章 工資上漲的利弊分析及物價影響 4.1 工資上漲對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分析 4.2 工資上漲對工資結構及企業微觀效率的影響分析 4.3 工資上漲對物價的影響分析 第5章 勞動供給決策的影響因素研究 5.1 勞動供給的決策模式 5.2 家庭特征變量對勞動供給決策的影響 5.3 環境變量對勞動供給決策的影響 5.4 家庭內部不同成員間勞動供給行為的交互影響 5.5 引導家庭勞動供給行為的政策研究 5.6對我國的啟示 第6章 城鎮化對勞動力供求的影響 6.1 鄉鎮城鎮化的就業影響急需澄清 6.2 城鎮化就業效應的理論辨析 6.3 實證檢驗方法與數據說明 6.4 城鎮化對農村勞動力非自愿型失業的影響檢驗 6.5 城鎮化對非農勞動供給及非農產業發展的影響檢驗 6.6 一個簡要的討論 第7章 轉型期勞動供給的固化現象與失業回滯 7.1 失業回滯的理論淵源與檢驗方法 7.2 對失業回滯的單位根初步驗證 7.3 基于第三代菲利普斯曲線的進一步驗證 7.4 勞動供給固化是造成失業回滯的主要原因 7.5 打破勞動供給固化現象勢在必行 第8章 服務業大發展對新增勞動供給的消化 8.1 中國仍將維持龐大的新增就業壓力 8.2 服務業對新增就業壓力的緩解已出現端倪 8.3 服務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和升級空間 8.4 服務業能大量刺激就業并減少震動 8.5 基于鮑莫爾·富克斯假說的進一步檢驗 8.6 服務業帶動就業可以進一步優化宏觀調控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