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360 元優惠價
:90 折 324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國內第一套Thinkers50正式授權版本
談領導,談創新,談管理,談策略
深入淺出,一次讀懂大師智慧
雙語版本,同步學習原文精華
關於《當代最具影響力18位大師談管理》
一本全方位討論管理實務的書
藉由管理,讓一位基層員工投入更多心力、讓福特大幅提升了汽車工業的生產效率、使日本企業成功進行再造。如此重要的一門學問,卻直到二十世紀,到了彼得杜拉克的手中,才逐漸成為一門顯學。
績效要管理,產品要管理,從人事、財務、變革、生產流程,甚至到情緒,無一不需要管理,但它到底是一門藝術還是一門科學?管理在培養人才和組織文化等軟層面時期,與重視分析、數據、結構的硬層面時期,又有什麼不同?
本書的18位世界級管理大師,將親口道出當代影響企業最深的管理方法,並闡述這些方法如何從上到下深植於每位員工心中,甚至成為一種公司文化。全書將引領讀者縱觀管理學的興衰起落,透過理論與實例的結合,讓你全面了解管理的真諦。書內涵括的議題包含:
.經理人都在做什麼? ─《經理人的一天》作者亨利‧明茲伯格
.打造全然專注的員工 ─麥克勞德哥倫比亞大學學程召集人席薇雅‧安‧惠烈、策略大師蓋瑞‧哈默爾、員
工投入度專家戴維‧麥克勞德
.管理工作流程 ─《企業再造》共同作者詹姆斯‧錢辟、麻省理工學院資深講師史蒂芬‧史貝爾
.績效評估 ─ 平衡計分卡共同創始人大衛‧諾頓
.管理變革 ─ 領導變革之父約翰‧科特、哈佛商學院教授羅莎貝‧摩絲‧肯特
.人才管理 ─ 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戴夫‧尤瑞奇、國際主管發展研究聯盟創辦人道格拉斯‧雷迪
.全球化管理 ─ 跨文化溝通專家方斯‧卓皮納斯、英國亨利商學院教授安德魯‧卡卡巴德斯
.情緒管理 ─「多元智能理論」大師霍華德‧嘉納、《EQ》作者丹尼爾‧高曼、《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作者丹尼爾‧品克
.管理千禧世代 ─ 職場世代研究專家塔米‧艾瑞克森、倫敦商學院教授林達‧葛瑞騰
關於「50大商業思想家」(Thinkers50)
創辦於2001年,是兩年一度的國際性評選,被譽為「商業思想界的奧斯卡」,曾經獲獎人物包括破壞性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藍海策略》作者金偉燦與莫伯尼、《從A到A+》作者柯林斯、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等,每屆評選活動都受到國外頂尖財經媒體爭相報導。這些大師除在其專業領域享有盛譽,並著作等身。本系列書籍是國內第一套Thinkers50正式授權版本。
【推薦人】
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特聘教授 吳萬益
元智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許士軍
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黃崇興
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司徒達賢
國內第一套Thinkers50正式授權版本
談領導,談創新,談管理,談策略
深入淺出,一次讀懂大師智慧
雙語版本,同步學習原文精華
關於《當代最具影響力18位大師談管理》
一本全方位討論管理實務的書
藉由管理,讓一位基層員工投入更多心力、讓福特大幅提升了汽車工業的生產效率、使日本企業成功進行再造。如此重要的一門學問,卻直到二十世紀,到了彼得杜拉克的手中,才逐漸成為一門顯學。
績效要管理,產品要管理,從人事、財務、變革、生產流程,甚至到情緒,無一不需要管理,但它到底是一門藝術還是一門科學?管理在培養人才和組織文化等軟層面時期,與重視分析、數據、結構的硬層面時期,又有什麼不同?
本書的18位世界級管理大師,將親口道出當代影響企業最深的管理方法,並闡述這些方法如何從上到下深植於每位員工心中,甚至成為一種公司文化。全書將引領讀者縱觀管理學的興衰起落,透過理論與實例的結合,讓你全面了解管理的真諦。書內涵括的議題包含:
.經理人都在做什麼? ─《經理人的一天》作者亨利‧明茲伯格
.打造全然專注的員工 ─麥克勞德哥倫比亞大學學程召集人席薇雅‧安‧惠烈、策略大師蓋瑞‧哈默爾、員
工投入度專家戴維‧麥克勞德
.管理工作流程 ─《企業再造》共同作者詹姆斯‧錢辟、麻省理工學院資深講師史蒂芬‧史貝爾
.績效評估 ─ 平衡計分卡共同創始人大衛‧諾頓
.管理變革 ─ 領導變革之父約翰‧科特、哈佛商學院教授羅莎貝‧摩絲‧肯特
.人才管理 ─ 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戴夫‧尤瑞奇、國際主管發展研究聯盟創辦人道格拉斯‧雷迪
.全球化管理 ─ 跨文化溝通專家方斯‧卓皮納斯、英國亨利商學院教授安德魯‧卡卡巴德斯
.情緒管理 ─「多元智能理論」大師霍華德‧嘉納、《EQ》作者丹尼爾‧高曼、《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作者丹尼爾‧品克
.管理千禧世代 ─ 職場世代研究專家塔米‧艾瑞克森、倫敦商學院教授林達‧葛瑞騰
關於「50大商業思想家」(Thinkers50)
創辦於2001年,是兩年一度的國際性評選,被譽為「商業思想界的奧斯卡」,曾經獲獎人物包括破壞性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藍海策略》作者金偉燦與莫伯尼、《從A到A+》作者柯林斯、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等,每屆評選活動都受到國外頂尖財經媒體爭相報導。這些大師除在其專業領域享有盛譽,並著作等身。本系列書籍是國內第一套Thinkers50正式授權版本。
【推薦人】
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特聘教授 吳萬益
元智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許士軍
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黃崇興
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司徒達賢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史都華‧克萊納(Stuart Crainer)
克萊納是西班牙IE商學院兼任教授、《商業策略評論》(Business Strategy Review)總編輯。克萊納著有《管理世紀》(The Management Century),以及一本管理大師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的傳記。《今日管理》雜誌(Management Today)因他與德‧迪樂夫合作撰寫的商業思想領導書籍,而將兩人譽為「出類拔萃的市場製造人」。
德‧迪樂夫(Des Dearlove)
迪樂夫是西班牙IE商學院兼任教授、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Saïd Business School)副研究員。迪樂夫曾擔任《泰唔士報》(The Times)專欄作家、美國雜誌《策略+商業》(Strategy+Business)特約編輯,以及《金融時報管理手冊》(Financial Times Handbook of Management)共同編輯。
克萊納與迪樂夫是「50大商業思想家」(Thinkers50)創辦人。
【譯者簡介】
林錦慧
政大英語系畢業,曾任《時代解讀》(TIME Express)雜誌副總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搞懂金融世界的第一本書》、《下一秒就得拿出來的本事》、《來,攻頂,我們一起》、《他打卡,你賺錢》、《深入Apple直營門市》,合譯《大膽去贏:歐巴馬教你打贏商戰和選戰》、《油神皮肯斯》、《石油玩完了》、《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等書。
史都華‧克萊納(Stuart Crainer)
克萊納是西班牙IE商學院兼任教授、《商業策略評論》(Business Strategy Review)總編輯。克萊納著有《管理世紀》(The Management Century),以及一本管理大師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的傳記。《今日管理》雜誌(Management Today)因他與德‧迪樂夫合作撰寫的商業思想領導書籍,而將兩人譽為「出類拔萃的市場製造人」。
德‧迪樂夫(Des Dearlove)
迪樂夫是西班牙IE商學院兼任教授、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Saïd Business School)副研究員。迪樂夫曾擔任《泰唔士報》(The Times)專欄作家、美國雜誌《策略+商業》(Strategy+Business)特約編輯,以及《金融時報管理手冊》(Financial Times Handbook of Management)共同編輯。
克萊納與迪樂夫是「50大商業思想家」(Thinkers50)創辦人。
【譯者簡介】
林錦慧
政大英語系畢業,曾任《時代解讀》(TIME Express)雜誌副總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搞懂金融世界的第一本書》、《下一秒就得拿出來的本事》、《來,攻頂,我們一起》、《他打卡,你賺錢》、《深入Apple直營門市》,合譯《大膽去贏:歐巴馬教你打贏商戰和選戰》、《油神皮肯斯》、《石油玩完了》、《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等書。
目次
前 言 管理,無處不需的能力
第1章 管理學的由來
第2章 經理人都在做什麼?
第3章 打造全然專注的員工
第4章 管理工作流程
第5章 績效評估
第6章 管理變革
第7章 人才管理
第8章 全球化管理
第9章 情緒管理
第10章 管理千禧世代
第1章 管理學的由來
第2章 經理人都在做什麼?
第3章 打造全然專注的員工
第4章 管理工作流程
第5章 績效評估
第6章 管理變革
第7章 人才管理
第8章 全球化管理
第9章 情緒管理
第10章 管理千禧世代
書摘/試閱
前言 管理,無處不需的能力
1980年代末期,我們結識了一位八旬老翁,當時他剛參觀完倫敦一間很冷僻的美術館,住在這座城市的我們,從來沒聽過那間美術館。他口沫橫飛、學問淵博地敘述眼中所見的驚奇,在言談中提及小時候曾在維也納遇見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也談到他對英國小說家特羅洛普(Anthony Trollope)作品的熱愛,還有他每年都要重讀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小說,以提醒自己何謂偉大的作品。
這位老先生還告訴我們,他從維也納來到倫敦,任職於《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的過往。後來在1937年,他落腳美國,闖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名聲。他,就是已故的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 1909-2005)。
多年後,當我們在2001年首度想到要列出全球頂尖的管理思想家,他的名字是我們名單上的第一位。當我們在2003年第二度編纂這份排名時,他再度稱霸第一名的寶座。2005年11月11日,杜拉克辭世,但他的遺緒仍流傳人間。
杜拉克幾乎是隻手讓管理學躍居為值得研究的一門學科,他深具說服力地向各組織闡述管理學位居中心的地位,首開先河定義了管理工作的內容,還有其他諸多創舉。
在1954年的著作《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中,杜拉克提出管理角色的五大基本原則:設定目標、組織、激勵與溝通、評估衡量、培育人才。他在書中寫道:「經理人的角色,之所以有別於其他人,是因為身負教育的重任,被期待賦予他人願景和執行能力。『願景』和『道德責任』,就是經理人這個角色的價值所在。」這種道德感,反映在杜拉克提出的五大方面,「必須落實這五個方面,才能確保組織上下擁有該有的精神。」
1.對績效表現有高要求,不可縱容糟糕或平庸的表現;同時,必須根據表現給予獎勵。
2.每個管理職都必須是論功行賞後的結果,不能只是升遷的踏板。
3.必須有一套公平、合理的升遷制度。
4.管理章程必須清楚說明誰有權力對經理人做出「生死」決策,也應該要有管道讓經理人上訴。
5.任命經理人時,管理高層必須明白表現出,操守是經理人唯一必備的絕對條件,而且是他本身即具備的條件,不是期待日後再靠學習取得。
杜拉克對經理人和管理專業的熱望,在半個多世紀之後仍然很重要。他把管理學提升到重要位階,至今也仍是一門顯學。興建鐵路需要用到管理,照管巴比倫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需要用到管理,興建任何偉大的歷史紀念碑,也需要用到管理。同樣地,經營傑出的組織、分配投入的時間,也需要用到管理。從跨國企業到印度鐵路系統,從英國國家健保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到美國陸軍,無一不需要管理。
管理很重要,它塑造出這個世界,它是讓我們免於陷入混亂的不可或缺屏障。管理是一種天職,它讓人們有能。杜拉克提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他諸多事項,是對的。
本書集合管理學從過去到現在的重要概念,並透過當代的眼光來審視這些概念的意義。我們收錄了過去幾年訪談過的大師觀點和洞見,策劃出「50大思想家」系列,審視、評等、與各位分享最好的管理概念。在這本書,我們收錄了下列這些大師的智慧精華:塔米‧艾瑞克森(Tammy Erickson)、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席薇雅‧安‧惠烈(Sylvia Ann Hewlett)、羅莎貝‧摩絲‧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約翰‧科特(John Kotter)、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道格拉斯‧雷迪(Douglas Ready)等。
史都華‧克萊納(Stuart Crainer)與德‧迪樂夫(Des Dearlove)
「50大商業思想家」(Thinkers50)創辦人
第1章 管理學的由來
管理的內容包山包海,彼得‧杜拉克曾經說過:「組織不同,管理當然會有所不同;畢竟,任務決定策略,策略決定組織架構。但管理一家連鎖零售店和管理一個羅馬天主教區,其中的差異卻是驚人地少,就連零售店高階主管或主教都想像不到。而這些差異主要在應用層面,不是原則方面。舉例來說,組織高階主管花在處理人事所耗費的時間,幾乎一樣多,也幾乎都在處理同樣的人事問題。」
「所以,無論你管理的是一家軟體公司、醫院、銀行,還是童軍組織,大概只有一成的工作內容是有差異的,而這一成的差異,主要是因為組織有自己的特定任務、文化、歷史和專業語彙使然,其餘差不多都可以互通有無。」
背景多元的管理大師
儘管管理是全球性、不受時間影響的事務,卻鮮少有人能說出完整定義。不管你是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工廠、哈佛大學的研討會議室,或是在香港的貿易大廳,只要拋出「管理是……」這個問題,場面便立刻陷入一片費解的沉默,並出現一個個深鎖的眉頭。
根據維基百科,「管理就是把人聚集起來,共同完成想要達成的目標和目的。」這個定義雖然沒錯,但管理的內容可不止於此。管理的魅力──與麻煩──便在於:它是多面向的,想要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就好像要抓起滑溜的果凍一樣,很難。管理包含行銷、策略、激勵員工、編列預算,也包含籌組計劃和承諾。管理是一份十分複雜、非常關乎個人、如今已是十足全球化的「天職」(calling)。
正因為如此龐雜,所以構成現代管理樣貌的歷史與理論思緒,毫不意外便非常多,而且形形色色。管理思想大師的出身背景,多元得令人目不暇給,有經濟學家,像是哈佛商學院的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有心理學家,像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艾加‧席恩(Edgar Schein);有社會學家,像是哈佛商學院的羅莎貝‧摩絲‧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有管理顧問,像是布魯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和馬文‧鮑爾(Marvin Bower);有眾多工程專家,從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到土木工程科班出身的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甚至還有核子物理學家,如吹奏單簧管、想成為政治人物的大前研一。
事實上,管理之所以漸漸獨立成為一門專業,是因為它很容易順應新觀念。就管理而言,理論是實務的基礎,概念則被運用到工作上,行得通就可以改變數百萬人的生活,行不通很快就會灰飛煙滅。這便是為何總有源源不絕的概念湧出,以飛快速度來去的原因。
從採礦形成一套系統
第一位有效將管理編纂成一套系統的人,是亨利‧費堯(Henri Fayol, 1841-1925),他終生服務於法國科門特里‧富香博(Commentry-Fourchambault-Décazeville)採礦公司,曾將公司從破產邊緣拯救回來,從1888年到1918年擔任該公司董事總經理。
費堯在一路上發展出14條「管理通則」,他認為這是管理的普遍特徵:
1.分工
2.權責相符
3.紀律
4.統一命令
5.統一方向
6.整體利益凌駕於個人利益之上
7.員工報酬
8.集權
9.等級鏈
10.行事有秩
11.公平公正
12.人事穩定
13.開創精神
14.團隊精神
費堯的14條通則,主要是有關經理人或經理人應該在意的事項。費堯認為,經理人必須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掌控,才能有效落實這14條通則。這些通則扼要概括了管理工作的內容,到了21世紀的現在,大致上仍然十分真切。
當然,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每條通則受重視的程度會起落不定。不過,回顧過去,還是可以看出一些固定的軌跡。企業講求「人性」的時期──強調激勵員工、培養人才、組織文化等「軟層面」,與重視分析、數據、策略、結構與流程的「硬層面」時期交錯出現。
管理這門科學
在20世紀初期,管理的「硬層面」當道。雖然費堯的概念,並沒有蔚為主流,但科學化管理成了第一套國際管理理論。科學化管理為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首創,這套理論的基礎便是測量所有活動──經理人拿著碼表,測量每個作業應該花多久時間完成。
就管理而言,泰勒把分析效力帶到工作現場,在他之前,沒有人用科學方法分析過工作本質,他以全新的方式來檢視工作。科學化管理,就等於現在的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泰勒的方法傳到了日本,日本全盤吸收;在俄羅斯,列寧(Vladimir Lenin)是這套方法的粉絲;在法國,大力提倡這套方法的人,是礦冶學家亨利‧勒夏特列(Henri Le Chatelier)。到了泰勒辭世時,他所著的《科學管理原則》(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已經出版了兩本法文版,賣出四千本。根據勒夏特列的說法,另外還有三千本是「無償發行」。
泰勒的理論和汽車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生產線,在同一時間問世,福特的裝配線就是科學化管理的實務展現。杜拉克曾經這樣表彰過泰勒,認為他的理論是「美國自《聯邦論》(The Federalist Papers)以來,對西方思想做出的最恆久貢獻。」難道福特沒有比較了不起嗎?杜拉克認為沒有,裝配線只是科學化管理的一個必然延伸。
霍桑效應
量產模式的出現,創造出第一批現代經理人,焦點便開始轉移到企業的人性面。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在1927年到1932年,西方電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在伊利諾州西賽羅市的霍桑工廠(Hawthorne, Cicero)進行一項實驗,試圖了解人們在這種新工業化環境下的行為。
這項名為「霍桑研究」的實驗,一開始是改變工廠的照明來進行,所持的理論是:照明愈亮會提升士氣,進而提高生產力。埃爾頓‧梅奧(Elton Mayo, 1880-1949)和研究團隊歸納出能使生產力最高,但又不需花費過多的照明度,這似乎很簡單易懂,只是在成本與效果之間找到平衡點而已。
霍桑的工人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的照明度提高,結果生產力提升。另一組的照明度維持平常水準,結果生產力也提升了。接著,他們再將兩組的照明度進一步提升,但兩組的生產力仍然維持一樣的水準。
這樣的研究結果,似乎得不出什麼定論,在照明不變的情況下,為什麼生產力會提升呢?於是,研究人員開始降低照明,他們把其中一組的照明度大幅度降低,結果生產力還是提升。最後,他們把照明度降到極度昏暗,原本以為工人在昏暗的工作環境中會沮喪、煩躁,但事實上他們的生產力仍然維持差不多的水準,有時候甚至還會提高。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把兩名工人獨立出來,讓他們在燈光最暗的一個小房間裡工作,結果他們的生產力仍然維持在很不錯的水準。
研究人員猛搖頭,努力思索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雖然摸不著頭緒,但是身為研究人員,他們還是鍥而不捨地繼續進行更複雜的實驗。在霍桑工廠的裝配線測試室,有六位負責裝配電話中繼開關的女性被挑選出來,隔離在測試室,受到密切的觀察。同時,她們的工作環境也不斷地被改變和調整,但似乎都沒有導致生產力降低。
於是,研究團隊的結論是,他們忽略了某些東西:參與者的關係、態度、感受和認知。這個實驗的進行方式是一再挑選一組又一組工人出來研究,使得這些工人覺得自己特別了起來,第一次真正感覺到管理階層重視他們。實驗的第二個效應是,這些人覺得自己屬於一個被挑選出來的小組,他們對自己身處的小組有認同感,梅奧表示:「想獲得同組成員認可的渴望,也就是所謂『人類結社的本能』,超越了單純的個人利益,也超越眾多管理偽原則的理論邏輯。」
必須「軟硬通吃」的現代經理人
理查德‧帕斯卡(Richard Pascale)在《邊緣管理》(Managing on the Edge)書中,引用了一位日本經理人的重要評論:「那些發現並沒有錯,但霍桑實驗看待人類行為的角度錯了。你的思考必須建立在讓員工更有能力、把責任放在最有知識的人身上,並不斷地利用一些光榮的價值,把不同的人聚集起來。霍桑實驗透露出一種沾沾自喜的優越感,一種類似父母對子女式的假設,這不是真正的了解。」
反駁那些假設的人,是波士頓一位瘦削的未婚女子──瑪麗‧帕克‧傅麗德(Mary Parker Follett, 1868-1933),她在20世紀的頭幾十年,探討了團隊合作和責任等議題。傅麗德是一位自由派人文主義女性,身處在一個由極端保守男性主導的年代,那些男性一心想將商業世界機械化。
傅麗德的思考重點是:在任何商業活動中,或者更確切地說,在任何活動當中,人都是最核心的重點。她說過:「在思考每個問題時,都應該將我們的思考『去部門化』(undepartmentalize)。我們碰到的,並不是心理問題、道德問題,或是經濟問題,而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包含了心理上、道德上、經濟上等層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性面再度被打入冷宮,各國不計代價專注於生產。不過,到了1950年代,「軟層面」再度隨著人際關係學派思想家而受到注目,這些思想家包括X理論與Y理論動機概念的研創人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弗雷德里克‧赫茲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60年代初期,策略和結構等的「硬層面」當道,艾福烈‧史隆(Alfred P. Sloan)1963年出版的《我在通用汽車公司的日子》(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成為組織學的完結篇。側重分析與工具的策略管理,如波士頓矩陣等,主宰整個管理界。
1960年代和1970年代,都是「硬層面」的天下,只有少數幾個插曲除外,如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1973年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質》(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到了1980年代,「軟層面」再度復甦,而日本人是榜樣。理查德‧帕斯卡和安東尼‧艾索斯(Anthony Athos)在《日本的管理藝術》(The Art of Japanese Management)一書中指出,日本人並不是我們向來以為的那種堅決的策略家,而會受到一些無法衡量的事物所驅動,如企業價值等。於是,領導力重回議程項目上,行銷和客服再度受到重視,而一開始只是冰冷統計數字的品質管理,也被重新解讀為一門「人」的學科。
在1990年代初期,「流程再造」(reengineering)呼聲四起,「硬層面」科學派再度興起。不過,「流程再造」很快就成為「企業縮編」的委婉語,於是又開始重新重視直覺與價值,以及「人才是資源、不只是員工」等軟層面。1997年,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提出「人才爭奪戰」,蔚為主流議題。
但是在過去二十年來,軟、硬輪替的模式趨於模糊,大數據(big data)等硬主題興起,同時全球化團隊、激勵多疑年輕世代的挑戰等軟主題也出現。現代經理人必須軟硬通吃,既要精通管理的科學,也要熟練管理的藝術。
管理學的核心概念
為了從這些起伏漲落中理出脈絡,我們找出當前管理思潮的9大核心觀念:
1. 經理人都在做什麼(第2章)?模糊和孤立,是執行長們真情告白時坦承的兩大恐懼。模糊是因為職位愈高,就愈不可能有人替你規劃工作內容,而這種欠缺清楚定位的困擾,正是管理的重點。想要了解管理,就必須先釐清經理人把時間用在哪裡,又「應該」把時間用在哪裡。
2. 打造全然專注的員工(第3章)。研究顯示,現在全球各地的員工,都有向心力、投入程度長期不足的問題。想要理解這一點,最好先了解跟「激勵」有關的管理思潮演進,然後再放入現在的環境脈絡中思考。席薇雅‧安‧惠烈(Sylvia Ann Hewlett)和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是這方面研究的佼佼者。
3. 管理工作流程(第4章)。從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學化管理和亨利‧福特,一直到現今的生產製造,組織生命賴以支撐的流程,一直讓全世界最聰明的腦袋絞盡腦汁。我們追溯了上自亨利‧福特、威廉‧愛德華茲‧戴明(W. Edwards Deming),到近代「流程再造」的各種觀念。
4. 績效評估(第5章)。想用一套方法衡量經理人的績效表現似乎很難,甚至不可能。不過,全世界各地的組織,都採用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做為衡量管理表現的工具。
5. 管理變革(第6章)。「變動」,並非我們這個時代的專利,社會和商業世界一直在變,也一直在改進。不過,我們現在已經認知到,不管結果是好或壞,「變革」是可以管理的。
6. 人才管理(第7章)。人才爭奪戰在1990年代正式宣戰,人才贏了,但這對想管理、領導幹才的人來說,代表了什麼含意?道格拉斯‧雷迪(Douglas Ready)是提出解決之道的人之一。
7. 全球化管理(第8章)。全球化已是企業生命的一部分,不只是附加的裝飾品,這會如何改變管理的本質?而文化觀念和現實,將會如何影響現今經理人的做法和想法?
8. 情緒管理(第9章)。管理是一門攸關人性的科學,這已是無庸置疑的認知。從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的多重智能論,到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EQ概念,還有丹尼爾‧品克(Dan Pink)的銷售藝術,我們檢視了績效背後的情緒。
管理千禧世代(第10章)。當今經理人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便是開始踏入職場的新生代。如何管理他們的期望、感知與行為?塔米‧艾瑞克森(Tammy Erickson)和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對此提出了建議。
1980年代末期,我們結識了一位八旬老翁,當時他剛參觀完倫敦一間很冷僻的美術館,住在這座城市的我們,從來沒聽過那間美術館。他口沫橫飛、學問淵博地敘述眼中所見的驚奇,在言談中提及小時候曾在維也納遇見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也談到他對英國小說家特羅洛普(Anthony Trollope)作品的熱愛,還有他每年都要重讀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小說,以提醒自己何謂偉大的作品。
這位老先生還告訴我們,他從維也納來到倫敦,任職於《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的過往。後來在1937年,他落腳美國,闖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名聲。他,就是已故的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 1909-2005)。
多年後,當我們在2001年首度想到要列出全球頂尖的管理思想家,他的名字是我們名單上的第一位。當我們在2003年第二度編纂這份排名時,他再度稱霸第一名的寶座。2005年11月11日,杜拉克辭世,但他的遺緒仍流傳人間。
杜拉克幾乎是隻手讓管理學躍居為值得研究的一門學科,他深具說服力地向各組織闡述管理學位居中心的地位,首開先河定義了管理工作的內容,還有其他諸多創舉。
在1954年的著作《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中,杜拉克提出管理角色的五大基本原則:設定目標、組織、激勵與溝通、評估衡量、培育人才。他在書中寫道:「經理人的角色,之所以有別於其他人,是因為身負教育的重任,被期待賦予他人願景和執行能力。『願景』和『道德責任』,就是經理人這個角色的價值所在。」這種道德感,反映在杜拉克提出的五大方面,「必須落實這五個方面,才能確保組織上下擁有該有的精神。」
1.對績效表現有高要求,不可縱容糟糕或平庸的表現;同時,必須根據表現給予獎勵。
2.每個管理職都必須是論功行賞後的結果,不能只是升遷的踏板。
3.必須有一套公平、合理的升遷制度。
4.管理章程必須清楚說明誰有權力對經理人做出「生死」決策,也應該要有管道讓經理人上訴。
5.任命經理人時,管理高層必須明白表現出,操守是經理人唯一必備的絕對條件,而且是他本身即具備的條件,不是期待日後再靠學習取得。
杜拉克對經理人和管理專業的熱望,在半個多世紀之後仍然很重要。他把管理學提升到重要位階,至今也仍是一門顯學。興建鐵路需要用到管理,照管巴比倫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需要用到管理,興建任何偉大的歷史紀念碑,也需要用到管理。同樣地,經營傑出的組織、分配投入的時間,也需要用到管理。從跨國企業到印度鐵路系統,從英國國家健保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到美國陸軍,無一不需要管理。
管理很重要,它塑造出這個世界,它是讓我們免於陷入混亂的不可或缺屏障。管理是一種天職,它讓人們有能。杜拉克提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他諸多事項,是對的。
本書集合管理學從過去到現在的重要概念,並透過當代的眼光來審視這些概念的意義。我們收錄了過去幾年訪談過的大師觀點和洞見,策劃出「50大思想家」系列,審視、評等、與各位分享最好的管理概念。在這本書,我們收錄了下列這些大師的智慧精華:塔米‧艾瑞克森(Tammy Erickson)、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席薇雅‧安‧惠烈(Sylvia Ann Hewlett)、羅莎貝‧摩絲‧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約翰‧科特(John Kotter)、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道格拉斯‧雷迪(Douglas Ready)等。
史都華‧克萊納(Stuart Crainer)與德‧迪樂夫(Des Dearlove)
「50大商業思想家」(Thinkers50)創辦人
第1章 管理學的由來
管理的內容包山包海,彼得‧杜拉克曾經說過:「組織不同,管理當然會有所不同;畢竟,任務決定策略,策略決定組織架構。但管理一家連鎖零售店和管理一個羅馬天主教區,其中的差異卻是驚人地少,就連零售店高階主管或主教都想像不到。而這些差異主要在應用層面,不是原則方面。舉例來說,組織高階主管花在處理人事所耗費的時間,幾乎一樣多,也幾乎都在處理同樣的人事問題。」
「所以,無論你管理的是一家軟體公司、醫院、銀行,還是童軍組織,大概只有一成的工作內容是有差異的,而這一成的差異,主要是因為組織有自己的特定任務、文化、歷史和專業語彙使然,其餘差不多都可以互通有無。」
背景多元的管理大師
儘管管理是全球性、不受時間影響的事務,卻鮮少有人能說出完整定義。不管你是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工廠、哈佛大學的研討會議室,或是在香港的貿易大廳,只要拋出「管理是……」這個問題,場面便立刻陷入一片費解的沉默,並出現一個個深鎖的眉頭。
根據維基百科,「管理就是把人聚集起來,共同完成想要達成的目標和目的。」這個定義雖然沒錯,但管理的內容可不止於此。管理的魅力──與麻煩──便在於:它是多面向的,想要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就好像要抓起滑溜的果凍一樣,很難。管理包含行銷、策略、激勵員工、編列預算,也包含籌組計劃和承諾。管理是一份十分複雜、非常關乎個人、如今已是十足全球化的「天職」(calling)。
正因為如此龐雜,所以構成現代管理樣貌的歷史與理論思緒,毫不意外便非常多,而且形形色色。管理思想大師的出身背景,多元得令人目不暇給,有經濟學家,像是哈佛商學院的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有心理學家,像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艾加‧席恩(Edgar Schein);有社會學家,像是哈佛商學院的羅莎貝‧摩絲‧肯特(Rosabeth Moss Kanter);有管理顧問,像是布魯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和馬文‧鮑爾(Marvin Bower);有眾多工程專家,從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到土木工程科班出身的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甚至還有核子物理學家,如吹奏單簧管、想成為政治人物的大前研一。
事實上,管理之所以漸漸獨立成為一門專業,是因為它很容易順應新觀念。就管理而言,理論是實務的基礎,概念則被運用到工作上,行得通就可以改變數百萬人的生活,行不通很快就會灰飛煙滅。這便是為何總有源源不絕的概念湧出,以飛快速度來去的原因。
從採礦形成一套系統
第一位有效將管理編纂成一套系統的人,是亨利‧費堯(Henri Fayol, 1841-1925),他終生服務於法國科門特里‧富香博(Commentry-Fourchambault-Décazeville)採礦公司,曾將公司從破產邊緣拯救回來,從1888年到1918年擔任該公司董事總經理。
費堯在一路上發展出14條「管理通則」,他認為這是管理的普遍特徵:
1.分工
2.權責相符
3.紀律
4.統一命令
5.統一方向
6.整體利益凌駕於個人利益之上
7.員工報酬
8.集權
9.等級鏈
10.行事有秩
11.公平公正
12.人事穩定
13.開創精神
14.團隊精神
費堯的14條通則,主要是有關經理人或經理人應該在意的事項。費堯認為,經理人必須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掌控,才能有效落實這14條通則。這些通則扼要概括了管理工作的內容,到了21世紀的現在,大致上仍然十分真切。
當然,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每條通則受重視的程度會起落不定。不過,回顧過去,還是可以看出一些固定的軌跡。企業講求「人性」的時期──強調激勵員工、培養人才、組織文化等「軟層面」,與重視分析、數據、策略、結構與流程的「硬層面」時期交錯出現。
管理這門科學
在20世紀初期,管理的「硬層面」當道。雖然費堯的概念,並沒有蔚為主流,但科學化管理成了第一套國際管理理論。科學化管理為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首創,這套理論的基礎便是測量所有活動──經理人拿著碼表,測量每個作業應該花多久時間完成。
就管理而言,泰勒把分析效力帶到工作現場,在他之前,沒有人用科學方法分析過工作本質,他以全新的方式來檢視工作。科學化管理,就等於現在的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泰勒的方法傳到了日本,日本全盤吸收;在俄羅斯,列寧(Vladimir Lenin)是這套方法的粉絲;在法國,大力提倡這套方法的人,是礦冶學家亨利‧勒夏特列(Henri Le Chatelier)。到了泰勒辭世時,他所著的《科學管理原則》(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已經出版了兩本法文版,賣出四千本。根據勒夏特列的說法,另外還有三千本是「無償發行」。
泰勒的理論和汽車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生產線,在同一時間問世,福特的裝配線就是科學化管理的實務展現。杜拉克曾經這樣表彰過泰勒,認為他的理論是「美國自《聯邦論》(The Federalist Papers)以來,對西方思想做出的最恆久貢獻。」難道福特沒有比較了不起嗎?杜拉克認為沒有,裝配線只是科學化管理的一個必然延伸。
霍桑效應
量產模式的出現,創造出第一批現代經理人,焦點便開始轉移到企業的人性面。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在1927年到1932年,西方電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在伊利諾州西賽羅市的霍桑工廠(Hawthorne, Cicero)進行一項實驗,試圖了解人們在這種新工業化環境下的行為。
這項名為「霍桑研究」的實驗,一開始是改變工廠的照明來進行,所持的理論是:照明愈亮會提升士氣,進而提高生產力。埃爾頓‧梅奧(Elton Mayo, 1880-1949)和研究團隊歸納出能使生產力最高,但又不需花費過多的照明度,這似乎很簡單易懂,只是在成本與效果之間找到平衡點而已。
霍桑的工人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的照明度提高,結果生產力提升。另一組的照明度維持平常水準,結果生產力也提升了。接著,他們再將兩組的照明度進一步提升,但兩組的生產力仍然維持一樣的水準。
這樣的研究結果,似乎得不出什麼定論,在照明不變的情況下,為什麼生產力會提升呢?於是,研究人員開始降低照明,他們把其中一組的照明度大幅度降低,結果生產力還是提升。最後,他們把照明度降到極度昏暗,原本以為工人在昏暗的工作環境中會沮喪、煩躁,但事實上他們的生產力仍然維持差不多的水準,有時候甚至還會提高。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把兩名工人獨立出來,讓他們在燈光最暗的一個小房間裡工作,結果他們的生產力仍然維持在很不錯的水準。
研究人員猛搖頭,努力思索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雖然摸不著頭緒,但是身為研究人員,他們還是鍥而不捨地繼續進行更複雜的實驗。在霍桑工廠的裝配線測試室,有六位負責裝配電話中繼開關的女性被挑選出來,隔離在測試室,受到密切的觀察。同時,她們的工作環境也不斷地被改變和調整,但似乎都沒有導致生產力降低。
於是,研究團隊的結論是,他們忽略了某些東西:參與者的關係、態度、感受和認知。這個實驗的進行方式是一再挑選一組又一組工人出來研究,使得這些工人覺得自己特別了起來,第一次真正感覺到管理階層重視他們。實驗的第二個效應是,這些人覺得自己屬於一個被挑選出來的小組,他們對自己身處的小組有認同感,梅奧表示:「想獲得同組成員認可的渴望,也就是所謂『人類結社的本能』,超越了單純的個人利益,也超越眾多管理偽原則的理論邏輯。」
必須「軟硬通吃」的現代經理人
理查德‧帕斯卡(Richard Pascale)在《邊緣管理》(Managing on the Edge)書中,引用了一位日本經理人的重要評論:「那些發現並沒有錯,但霍桑實驗看待人類行為的角度錯了。你的思考必須建立在讓員工更有能力、把責任放在最有知識的人身上,並不斷地利用一些光榮的價值,把不同的人聚集起來。霍桑實驗透露出一種沾沾自喜的優越感,一種類似父母對子女式的假設,這不是真正的了解。」
反駁那些假設的人,是波士頓一位瘦削的未婚女子──瑪麗‧帕克‧傅麗德(Mary Parker Follett, 1868-1933),她在20世紀的頭幾十年,探討了團隊合作和責任等議題。傅麗德是一位自由派人文主義女性,身處在一個由極端保守男性主導的年代,那些男性一心想將商業世界機械化。
傅麗德的思考重點是:在任何商業活動中,或者更確切地說,在任何活動當中,人都是最核心的重點。她說過:「在思考每個問題時,都應該將我們的思考『去部門化』(undepartmentalize)。我們碰到的,並不是心理問題、道德問題,或是經濟問題,而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包含了心理上、道德上、經濟上等層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性面再度被打入冷宮,各國不計代價專注於生產。不過,到了1950年代,「軟層面」再度隨著人際關係學派思想家而受到注目,這些思想家包括X理論與Y理論動機概念的研創人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弗雷德里克‧赫茲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60年代初期,策略和結構等的「硬層面」當道,艾福烈‧史隆(Alfred P. Sloan)1963年出版的《我在通用汽車公司的日子》(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成為組織學的完結篇。側重分析與工具的策略管理,如波士頓矩陣等,主宰整個管理界。
1960年代和1970年代,都是「硬層面」的天下,只有少數幾個插曲除外,如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1973年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質》(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到了1980年代,「軟層面」再度復甦,而日本人是榜樣。理查德‧帕斯卡和安東尼‧艾索斯(Anthony Athos)在《日本的管理藝術》(The Art of Japanese Management)一書中指出,日本人並不是我們向來以為的那種堅決的策略家,而會受到一些無法衡量的事物所驅動,如企業價值等。於是,領導力重回議程項目上,行銷和客服再度受到重視,而一開始只是冰冷統計數字的品質管理,也被重新解讀為一門「人」的學科。
在1990年代初期,「流程再造」(reengineering)呼聲四起,「硬層面」科學派再度興起。不過,「流程再造」很快就成為「企業縮編」的委婉語,於是又開始重新重視直覺與價值,以及「人才是資源、不只是員工」等軟層面。1997年,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提出「人才爭奪戰」,蔚為主流議題。
但是在過去二十年來,軟、硬輪替的模式趨於模糊,大數據(big data)等硬主題興起,同時全球化團隊、激勵多疑年輕世代的挑戰等軟主題也出現。現代經理人必須軟硬通吃,既要精通管理的科學,也要熟練管理的藝術。
管理學的核心概念
為了從這些起伏漲落中理出脈絡,我們找出當前管理思潮的9大核心觀念:
1. 經理人都在做什麼(第2章)?模糊和孤立,是執行長們真情告白時坦承的兩大恐懼。模糊是因為職位愈高,就愈不可能有人替你規劃工作內容,而這種欠缺清楚定位的困擾,正是管理的重點。想要了解管理,就必須先釐清經理人把時間用在哪裡,又「應該」把時間用在哪裡。
2. 打造全然專注的員工(第3章)。研究顯示,現在全球各地的員工,都有向心力、投入程度長期不足的問題。想要理解這一點,最好先了解跟「激勵」有關的管理思潮演進,然後再放入現在的環境脈絡中思考。席薇雅‧安‧惠烈(Sylvia Ann Hewlett)和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是這方面研究的佼佼者。
3. 管理工作流程(第4章)。從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學化管理和亨利‧福特,一直到現今的生產製造,組織生命賴以支撐的流程,一直讓全世界最聰明的腦袋絞盡腦汁。我們追溯了上自亨利‧福特、威廉‧愛德華茲‧戴明(W. Edwards Deming),到近代「流程再造」的各種觀念。
4. 績效評估(第5章)。想用一套方法衡量經理人的績效表現似乎很難,甚至不可能。不過,全世界各地的組織,都採用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做為衡量管理表現的工具。
5. 管理變革(第6章)。「變動」,並非我們這個時代的專利,社會和商業世界一直在變,也一直在改進。不過,我們現在已經認知到,不管結果是好或壞,「變革」是可以管理的。
6. 人才管理(第7章)。人才爭奪戰在1990年代正式宣戰,人才贏了,但這對想管理、領導幹才的人來說,代表了什麼含意?道格拉斯‧雷迪(Douglas Ready)是提出解決之道的人之一。
7. 全球化管理(第8章)。全球化已是企業生命的一部分,不只是附加的裝飾品,這會如何改變管理的本質?而文化觀念和現實,將會如何影響現今經理人的做法和想法?
8. 情緒管理(第9章)。管理是一門攸關人性的科學,這已是無庸置疑的認知。從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的多重智能論,到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EQ概念,還有丹尼爾‧品克(Dan Pink)的銷售藝術,我們檢視了績效背後的情緒。
管理千禧世代(第10章)。當今經理人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便是開始踏入職場的新生代。如何管理他們的期望、感知與行為?塔米‧艾瑞克森(Tammy Erickson)和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對此提出了建議。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