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0-1/26最高享89折優惠別錯過!
語言哲學研究:21世紀中國後語言哲學沉思錄(上)(簡體書)
滿額折

語言哲學研究:21世紀中國後語言哲學沉思錄(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語言問題從來就是哲學視野中的重要話題。哲學是語言學的搖籃,國外語言學家都經受過哲學的早期訓練。這樣必然使他們的語言學研究原創性多(沒有只引進不創新之類的奇怪病像),理論深刻,方法論豐富,可是國內長期忽視了。王寅老師號召國內語言學界及早地具有自覺意識,全面地打通哲學與語言學,做個語言學研究的明白人。他在這本書中1清晰梳理西方哲學和語言哲學簡史、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2積極響應中國學者提出的前沿觀點,努力發展錢冠連先生等提出的"中國后語哲"理論。他提出,研究西土的東西不忘本土的資源。繼承重要,不忘創造更重要。這方面的論述,貫穿全書至始至終。

作者簡介

王寅,現為四川外語學院外國語文研究中心教授,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四川大學和蘇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符號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會長。

名人/編輯推薦

《語言哲學研究——21世紀中國后語言哲學沉思錄(上)》圍繞"四、五、六、七"編排了語言哲學的主體內容。筆者在西哲三個轉向(畢因論、認識論、語言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第四轉向:后現代主義"(第一、十四章);論述了西哲史上語言與哲學的五段情結(第二章);歸納了語哲的六項成因(第三章);詳論了語哲學習的七個途徑和方法(第四至二十章)。本書在第四章第八節提出的"傳承與超越"方法,各章都有體現,特別是從第十四至二十章,筆者基于后現代哲學詳細闡發了"中國后語言哲學"(這便是本書副標題的含義),一方面將中、西方語哲研究拓展至后現代前沿,另一方面努力實現西方理論的本土化,中國學者當有自己的理論,以能體現"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之國策。

目次

(上)序一王寅教授《語言哲學研究》的啟示錢冠連1
序二陳嘉映7

前言1

第一章語言哲學入門
第一節西方哲學簡表
一、 序言
二、 西哲簡表
第二節簡論形而上學
一、 "形而上學"到底何意?
二、 從哲學上"形"說起
三、 翻譯之誤
四、 形而上學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Being為"畢因" (上)序一王寅教授《語言哲學研究》的啟示錢冠連1
序二陳嘉映7

前言1

第一章語言哲學入門
第一節西方哲學簡表
一、 序言
二、 西哲簡表
第二節簡論形而上學
一、 "形而上學"到底何意?
二、 從哲學上"形"說起
三、 翻譯之誤
四、 形而上學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Being為"畢因"
一、 研究Being的意義
二、 Being的翻譯
三、 小結
第四節哲學的三次轉向
一、 古希臘哲學:畢因論轉向
二、 近代哲學:認識論轉向
三、 現代哲學:語言論轉向
四、 小結
第五節哲學的第四轉向

第二章西方哲學家論語言:五段情結
第一節哲學與語言學互動的簡史
第二節古希臘的畢因論轉向
一、 赫拉克利特
二、 高爾吉亞
三、 蘇、柏、亞
四、 小結
第三節亞里士多德:語言與哲學
一、 引言
二、 從語言分析到哲學與邏輯
第四節中世紀的神學畢因論時期
一、 上帝創造語言
二、 哲學中的唯名論與唯實論
三、 語言學中唯名論與唯實論
四、 思辨語法
五、 助范疇論
六、 小結
第五節近代史上認識論轉向
一、 經驗論者
二、 理性論者
三、 普遍論與相對論
四、 小結
第六節現當代語言哲學轉向時期
一、 語言哲學三原則
二、 20世紀語哲對語言學的影響
三、 小結
第七節后現代轉向下的認知語言學

第三章語言哲學之源:六項原因
第一節反思形而上,另辟新蹊徑
第二節經驗兼理性,相得又益彰
第三節新符換舊桃,人工語登場
一、 從主詞到謂詞
二、 從表層到深層
三、 從部分符號到全部符號
第四節順應新趨勢,倡導科學化
第五節現代語言學,功勞不可沒
一、 語言具有先在性,語言使思想出場
二、 批判語言工具論
三、 關系vs命題/事實
四、 關門風刮及各科
五、 整體性同構關系
六、 為解構論提供靶源
七、 索氏對語哲的其他影響
八、 索氏與語哲三原則
第六節興語言分析,批心理主義
一、 狄爾泰
二、 布倫塔諾
三、 馮特
四、 弗洛伊德
五、 小結

第四章語哲學習主線:七條途徑(上)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譜系梳理
一、 英美分析哲學
二、 日常語言學派
三、 維氏前后期理論及比較
四、 歐陸人本哲學
第三節語言分析
一、 弗雷格
二、 羅素
三、 維氏
四、 維也納小組
五、 塔爾斯基
六、 奎因
第四節意義的定義

第五章語哲學習主線:七條路徑(下)
第五節分析與綜合之分
一、 分析與綜合之分
二、 反思分析與綜合之分
三、 "分析"的多種含義
四、 "分析"與"思辨"之分
第六節40要點
第七節專名的內涵與外延之爭
一、 指稱論:意義研究之始源
二、 專名的內涵與外延之爭
第八節傳承與超越

第六章意義的定義(上):指稱與涵義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指稱論
第三節觀念論
一、 古希臘
二、 近代
三、 現當代
四、 我國學者
第四節涵義論
一、 L與S直接連接
二、 S與R直接連接
三、 L與R間接連接
第五節命題論
第六節摹狀論
一、 摹狀論與認識論
二、 摹狀語與代詞
三、 "存在"不做謂詞

第七章意義的定義(中):外延方法
第七節證實論
第八節真值論
第九節功用論
第十節行為論
第十一節語境論/情境論

第八章意義的定義(下):內在論與人本觀
第十二節意向論
第十三節關系論
一、 "切二留一"和"內指關系論"
二、 理論基礎和深遠影響
第十四節成分論
第十五節替代論
第十六節現象學意義觀
一、 現象
二、 現象學
三、 現象學還原
四、 意向性
五、 現象學意義觀
六、 人本觀
第十七節存在主義意義觀
一、 兩點超越
二、 思與詩
三、 存在主義意義觀
四、 現代解釋學
第十八節解釋學意義觀
一、 理解的特征
二、 解釋學后繼者
第十九節解構主義意義觀
一、 消解結構,否定系統
二、 解構論意義觀
第二十節認知意義觀
第二十一節多元互動觀

第九章指稱論之爭:四種主要觀點
第一節意義多元論
第二節指稱論與摹狀論
一、 指稱論難題
二、 弗雷格的解決方案
三、 羅素的解決方案
四、 摹狀論的問題
五、 維氏和塞爾的修補方案
六、 其他學者的修補方案
第三節摹狀論與因果論
一、 因果論出場
二、 摹狀論與因果論之別
第四節兩論具有互補性
一、 摹狀論之不足
二、 因果論之缺陷
三、 兩論互補
第五節命名轉喻論
一、 概述
二、 轉喻論新析
三、 小結

(下)第十章喬姆斯基:TG學派語義觀
第一節TG理論簡述
一、 第一階段(1957):SS
二、 第二階段(1965):ST
三、 第三階段(1972):EST
四、 第四階段(1975/1976):REST
五、 第五階段(1981):GB
六、 第六階段(1993):MP
第二節TG的五種意義觀
一、 解釋派語義學
二、 生成派語義學
三、 菲爾墨格語法
四、 齊夫語義理論
五、 分解語義學
第三節外在論與內在論
一、 外在論
二、 內在論
三、 對比烏爾曼和薩義德的意義理論分類
第四節結語

第十一章意義理論大觀園:批判與發展
第一節指稱論
第二節觀念論
第三節涵義論
第四節命題論
第五節摹狀論
第六節證實論
第七節真值論
第八節功用論
第九節行為論
第十節 語境論
第十一節意向論
第十二節關系論
第十三節成分論
第十四節 替代論
第十五節TG語義觀
一、 先句法,后語義,方向失誤
二、 心智內在論語義觀,較為片面
三、 形式語義觀,局限太大
四、 幾種TG語義觀,各有不足
第十六節人本哲學語義觀
第十七節認知語義觀

第十二章現代形式邏輯:語言哲學的基礎(上)
第一節形式邏輯簡史
一、 經典形式邏輯
二、 近現代形式邏輯簡史
三、 概念與函數
四、 "對象詞-概念詞"vs"S-P"
五、 哲學意義
第二節謂詞演算
一、 個體常項
二、 個體變項與量詞
三、 邏輯聯結詞
四、 經典邏輯現代化
五、 小結
第三節 命題演算
一、 邏輯原子論與邏輯真值表
二、 命題演算
三、 公式變換

第十三章現代形式邏輯:語言哲學基礎(下)
第四節內涵邏輯
一、 從外延邏輯到內涵邏輯
二、 內涵邏輯的具體內容
三、 內涵邏輯的分類
第五節語義公設
一、 引言
二、 語義公設與涵義關系
第六節謂詞的涵義特征
一、 引言
二、 謂詞的元
三、 二元謂詞的特征
第七節蒙塔古語義學
一、 概述
二、 主要觀點
第八節現代形式邏輯的利與弊
一、 優點
二、 問題
三、 結語

第十四章哲學的第四轉向:后現代主義(上)
第一節新時代的寵兒
一、 引言
二、 文學藝術的后現代主義
三、 社會文化的后現代主義
四、 哲學的第四轉向:后現代時期
五、 語言學的后現代主義
第二節后現代哲學思潮的超越
一、 過渡時期
二、 人本性和批判性
三、 破壞性和解構性
四、 建設性和體驗性
第三節后現代哲學的特征
一、 哲學王與非哲學
二 基礎論與超基礎
三、 中心論與去中心
四、 理性論與非理性
五、 人本觀與后人道
六、 二元論與多元論
七、 破壞性和建設性

第十五章哲學的第四轉向:后現代主義(下)
第四節認知語言學:哲學第四轉向的產物
一、 體驗人本觀
二、 原型范疇論
三、 互動建構論
四、 識解多元化
五、 語義模糊性
六、 語言差異性
七、 隱喻認知論
八、 新創性結構
第五節對語言的新認識
一、 語言是社會生產力
二、 語言是民族凝聚劑
三、 語言是知識儲備庫
四、 語言是存在的家園

第十六章中國后語言哲學:出場與成長
第一節概述
一、 什么是哲學?
二、 什么是語言哲學?
第二節中國后語言哲學
一、 出場
二、 四項原則
三、 四原則呈遞進關系
四、 小結
第三節中國后語哲的方法論思考
一、 引言
二、 引進西方理論可取,尤以進路和方法為先
三、 不必僅盯住西方,當兼顧國人遺產
四、 不必終老一派之說,必要時當另起爐灶
五、 反思激進人本觀,倡導體驗人本觀
六、 理論結合實踐,體認象似性直接指導教學
第四節結語

第十七章超越與回歸: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新增長點
第一節從哲學的超越和回歸說起
一、 超越
二、 回歸
三、 超越與回歸互含
第二節體驗哲學溯源
一、 體驗哲學概述
二、 心智的體驗性
三、 認知的無意識性
四、 思維的隱喻性
第三節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的超越
一、 體驗哲學的超越
二、 認知語言學的超越
第四節筆者心得與中國后語哲
一、 確立核心原則
二、 溯源體驗哲學
三、 建構SOS理解模型
四、 細化認知分析
五、 提出語言世界觀多元論
六、 擬構認知語言學權宜性定義
七、 提出語言新性質"體驗性"
八、 強調中西結合
第五節結語

第十八章后語哲視野下的SOS理解模型
第一節認識和理解:哲學研究的永恒主題
第二節傳統理解模式
一、 單向運思模式
二、 主客互動模式
三、 主主互動模式
第三節SOS理解模型
一、 單向觀之誤
二、 雙向觀之誤
三、 SOS理解模型的解釋力
第四節語料論證SOS理解模型
一、 轄域和背景
二、 視角
三、 突顯
四、 詳略度
第五節結語
一、 主客主式的體驗性
二、 多重互動
三、 擬構觀替代同構觀

第十九章基于SOS理解模型的意義體認觀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從二元走向三元
一、 語義二元觀
二、 語義三元觀
第三節從三角到線性的超越
一、 語義三元觀之缺陷
二、 從三角到線性
三、 體認觀與心智哲學
第四節體認觀對一物多名的新解
一、 妻子
二、 向日葵
三、 月亮
四、 地瓜
五、 漢語108個"我"
第五節體認象似性
一、 概述
二、 形義象似觀
三、 象似觀的應用性
第六節結語

第二十章中國后語哲視野下的語言學研究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不同哲學流派視野下的人本觀
一、 古希臘人本觀
二、 中世紀神本觀
三、 近代人本觀
四、 現代人本觀
五、 后現代人本觀
第三節 基于后現代哲學的體驗人本觀
第四節中國后語哲視野下的語言學前沿
一、 概論
二、 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
三、 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學派
四、 認知語言學派
第五節后語哲視野下的隱轉喻研究
一、 隱轉喻在后語哲視野下復活
二、 隱喻方式是抽象思維的必由之路
三、 隱轉喻具有普遍性
第六節結語

附錄一重點推薦書目和工具書
附錄二術語索引和漢譯對照表
附錄三人名索引和漢譯對照表
主要參考書目

顯示全部信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