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希臘教父傳統中的神化教義
滿額折

希臘教父傳統中的神化教義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00 元
優惠價
90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近代西方神學界對於神化教義的誤解、排斥、甚至否定,可以追溯自十九世紀末自由主義神學家哈納克(Adolf von Harnack)。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神化教義的研究卻出現一個全基督教的復興。
本書是目前英語世界研究神化教義的權威工具書,以歷史神學的角度,從希羅世界與猶太教開始,接著探討使徒保羅與約翰、愛任紐、亞歷山太的革利免、俄利根、亞他拿修、加帕多家三教父、奧古斯丁、區利羅、馬克西母等在神化教義上的發展。
尤其是教父們如何詮釋詩篇八十二篇6節:「我曾說:你們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兒子」,和彼得後書一章4節:「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以及神化教義對於基督教的神論、基督論、救恩論、人論和聖餐論的影響。
若你渴望了解道成肉身的意義和基督徒的終極目標,本書將幫助您,從教父的傳統看見,神永遠救恩的經綸就是要祂的兒子親自成為人,好使信徒能夠藉著恩典,有分於神的生命與性情,而成為神(gods)――神的眾子。

作者簡介

諾門拉索是(Norman Russell)

前倫敦聖堂(London Oratory)的副院長,聖司提反學屋(St Stephen’s House)榮譽研究學者,並在倫敦海斯羅珀學院(Heythrop College)教授早期教會歷史。
目前專事著作,是一位獨立學者。
著作包括:Fellow Workers With God: Orthodox Thinking on Theosis、Theophilus of Alexandria、Cyril of Alexandria、The Lives of the Desert Fathers: Historia Monachorum in Aegypto,等等。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神化的隱喻
2 . 研究動機
3. 範圍和方法
4. 綜覽

第二章 希臘羅馬世界裡的神化
1. 神化的起源
2. 對統治者的崇拜
3. 猶太人及基督徒對統治者崇拜的態度
4. 統治者被尊奉為神的大眾化
5. 奧祕教派
6. 哲學性的宗教
7. 埃及的希耳米派
8. 與基督教的互動

第三章 猶太教的範例:從以西結到the yored merkavah
1. 古以色列
2. 希羅文化的影響
3. 巴勒斯坦的猶太教
4. 拉比的傳統
5. 對基督教的影響

第四章 最早期基督教模式:有分於基督的聯合
1. 保羅的基督教
2. 猶太基督教
3. 約翰的基督教
4. 安提阿的伊格那丟
5. 華倫提努學派的基督教
6. 殉道者游斯丁
7. 兩位當代匿名作家
8. 他提安
9. 安提阿的提阿非羅
10. 里昂的愛任紐
11. 羅馬的希坡律陀
12. 早期基督教對於「神化」的取徑

第五章 亞歷山太的傳統(一):基督教教義學校及學術圈
1. 亞歷山太派基督教
2. 巴西理得學派
3. 潘代諾學派
4. 亞歷山太的革利免
5. 俄利根
6. 盲者荻地模
7. 亞歷山太的神化觀念

第六章 亞歷山太的傳統(二):主教制度加強控制
1. 獨立教師的消失
2. 亞他那修
3. 老底嘉的亞波里拿流
4. 亞歷山太的區利羅
5. 亞歷山太的遺產

第七章 加帕多家三教父的取徑:神聖的超越與魂的高升
1. 該撒利亞的巴西流
2. 拿先斯的貴格利
3. 女撒的貴格利
4. 加帕多家三教父的成就

第八章 修道主義綜覽:守道者馬克西母的成就
1. 伊凡格流潘迪克斯
2. 馬加利派的著作
3. 封提斯的戴奧德克斯
4. 亞略巴古的丟尼修
5. 守道者馬克西母

第九章 結語
1. 耶路撒冷的李安迪
2. 大馬色的約翰
3. 新神學家西緬安
4. 貴格利帕拉馬
5. 靜修派靈修的傳播
6. 近代對於神化教義的取徑

附錄一 敘利亞和拉丁傳統中的神化
附錄二 神化的希臘文詞彙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在奧斯本(Eric Osborn)的書《基督教哲學的起源》(The Beginning of Christian Philosophy)(1981: 111-20)中,有一部分是專講「神化」的,這是近期對這辯論最生動的貢獻之一。奧斯本強調在任何「神化」的討論中方法的重要性,他列出可用的方法為:文化的、辯論的(polemical)、哲學言論的(doxographical),與質疑的(problematic)。文化的方法把「神化」展示為東方基督教思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它當作一個均質(homogeneous)傳統的發表,其中每個教父作者都把他的石頭加在建築物上。辯論法抨擊「神化」的立場有誤,從真理是明確的觀點來看,若任何提議不符合真理(可在每個人自己的傳統中尋得)就一定是錯誤的。哲學言論法僅簡單的收集各個作者的意見。質疑法找出並鑒別一些特定的問題,而「神化」正是針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奧斯本認為這是唯一的方法,再藉助於文化法與哲學言論法的取徑,它可真正照明「神化」這主題。的確,「除非嘗試著先把問題搞清楚,否則著墨於『神化』這主題根本是浪費時間」(Osborn 1981: 113)。
奧斯本認出「神化」一個重要但先前被忽略的面向。質疑法取徑研究那些由需要而產生的問題,就是須以希臘思想類別的語言,去顯示新約信仰合理的一致性。早期的難題正源於那對不死的概念。如果不死是一個基本的神聖屬性──應是毫無異議的──那麼在哪一種意義上可說信徒達到了它,而未模糊他們自己與神之間的區別?關於這一方面,詩篇八十二篇6節:「我曾說:你們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兒子。」需與聖經對神超越性的堅持協調。隨著解答被提出,也引起新的問題。例如:在亞他那修成功的勝過亞流主義(Arianism)之後,俄利根先前對魂高升至神的解說,已無法以其原來的形式被接受。此刻問題已演變成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協調兩下:一者為魂的高升且達到像神,另一者為被認為存於「有起源」(genetic)和「無起源」(agenetic)之間的深奧鴻溝。
另一項難題源自於道成肉身的教義,許多的教父,尤其屬亞歷山太派傳統的,認為神的道成肉身和人的「神化」觀念是互有關聯的。因此,亞流主義的對手可利用【8】「神化」的教義,作為基督具有完全神性的論據:唯有基督確實是神,人類才可能被「神化」。正如前文經常指出的,從第四世紀開始,對救恩論的關注是基督論爭辯之原因。如果救恩是從人與神相互滲透方面來看的話,基督論的教義就需要反應這一點。反過來看,基督論的發展也隱含了「神化」教義的發展。
然而,質疑法取徑並非是毫無遺漏的,因為「神化」之說不僅僅是一個概念性的術語,或簡單的理性分析結果。作為一個被廣為接受的隱喻,它已成為傳統的一部分,且已無形中被融於神學的論述。甚至像奧古斯丁這樣的作者,雖然他的思維有別於同時代的希臘人,也接受他們對詩篇八十二篇6節的解經,及其中對聖禮的含示。教父們比我們今天更注意神學和靈修的合一,並且在神聖啟示上一致。根據亞歷山太派解經的傳統,整本聖經最深的層次就是基督的奧祕——包括全部的舊約和新約,而非僅新約再加上舊約的彌賽亞預言而已。整本聖經都是說到神聖經綸,雖非以顯而易見的方式。
今天的研究證實了葛羅斯的論點,就是「神化」隱喻有其聖經的根據,並且於第二和第三世紀被希羅主義的語言所呈現。在我檢視初代基督教對「神化」的理念,及這些理念與異教和猶太教的關係之後,我追查那些承繼的作者是如何給「神化」下定義與涵義,並且他們如何按照所解決的哲學上、神學上,或是解經上特定問題而興起。然而,非同於葛羅斯,他以大馬色的約翰作結論,而我的論述則是一直到守道者馬克西母,他對「神化」的教導代表了教父傳統的真正高峰。最後,我會簡短的說明那些拜占庭教會所承繼的概念。
我瞭解單字研究有諸多限制,但由於對「神化」詞彙尚未有詳盡的檢視,我仍然列出並討論了幾乎每一個直到第四世紀末、在文脈中出現的θεοποιέω-ἀποθεόω-θεόω,和θεοποίησις-ἀποθέωσις-θέωσις,還加上一些從第五到第八世紀的範例。用法決定其意義。「神化」的意義無法以先驗的,或只憑少數案例的一般化來立定。全面的用法都必須考慮進去。附錄二概述我的詞彙研究成果。簡單的說,基督徒使用「神化」這些語彙來表達魂高升至神,是在異教徒之前,和一般所想正好相反。
因著留心奧斯本的忠告,我注意每一位作者想解決的問題。在何種景況下,人(依據詩八二6)【9】能被稱為諸神呢?涉及到道成肉身的神聖經綸時,基督徒的定命將會如何呢?基督徒的哲學家(不被異教的對手所勝過)如何「盡其可能的達到與神相像」呢(Plato, Theaet. 176b)?當魂高升至神時,「有起源」與「無起源」之間的區別,以及「被造的」與「非被造的」之間區別,又如何調合呢?人如何能「有分」於神卻又仍然是受造之物呢?聖禮和道德的生活又是扮演怎樣的角色呢?甚少作家同時面對這所有的問題。對每一位作者而言,他僅需認明自己所試圖解決的問題,並將其放在他所的處境中即可。
甘冒太過系統化的風險,我使用自己對各種取徑的分類法,諸如:名義的、類比的、倫理的與實際的,作為一把鑰匙來分析「神化」教義在歷史上的發展。最早的取徑是名義的與類比的,它們都被斐羅(Philo)所使用,並透過他進入基督教的傳統。其次是實際的方法,令人訝異的是它也具有猶太教的來歷。被拉比的註解所啟發,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宣稱詩篇八十二篇6節的「神」(gods)乃是指教會,結果,愛任紐也由此同意,基督徒按照聖經的權威可被稱為「神」,因為他們藉洗禮已經與基督合併,達到潛在的不死。沿著實際的取徑衍生出一個新的取徑,其提倡者是亞歷山太的革利免和羅馬的希坡律陀(Hippolytus),他們是率先使用「神化」(θεοποιέω)這個動詞的人。基督教的哲學家藉由達到奧祕知識與超脫情感的境界,因而變得像神,所以可被稱為「神」(god)。到了第四世紀,這四種研究的取徑都完善發展,其中實際派以「有分」的用語來表述,並聯結於洗禮的聖典及聖餐上;而道德派則由「效法」的用語來表述,並主要聯於苦修與沉思靜觀的生活。即便實際派是亞歷山太傳統的特色,而道德派是迦帕多家(Cappadocian)的特色,但許多的作者同時採用了這兩種取徑。而將這兩種取徑成功的結合在一起的是亞歷山太的區利羅,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守道者馬克西母。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在合理的限制內盡可能地全面涵蓋,若本書範圍不設限於希臘教父的話,本書的篇幅就會太長。然而,完全沒有提及敘利亞與拉丁教父們有關「神化」在思想與靈修生活中的角色,恐怕留給讀者不完整的感覺,因此將他們教導的扼要蒐錄於附錄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