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我愛‧我家(簡體書)
滿額折

我愛‧我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愛我家》是中國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難以超越的巔峰之作。該劇1994年首播,2014年是該劇播出20周年。本書作者鄭猛是一位元職業記者,也是《我愛我家》的資深愛好者與研究者,歷時數月採訪了包括主演、客串明星、主創人員、幕後工作人員等等當事人演職人員30余位,獲得大量珍貴的台前幕後第一手資料。本書既是《我愛我家》20周年的回顧與致敬之作,可以使觀眾更深入瞭解該劇的方方面面,也對喜劇從業者、愛好者,影視專業人士等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二十年前,一群演藝界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人,用無法想像的創作熱情,組成了無法複製的精英團隊,在簡陋的物質條件下,書寫了一段傳奇,中國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成為了一代代觀眾心目中永遠的經典。
二十年來,“我家”背後的故事鮮為人知,卻令人念念不忘。中國最好的情景喜劇到底是如何煉成的?有哪些天時地利人和因素,以至於二十年的努力仍舊難以企及最初的高度?
二十年後,作者帶我們敲開“202”那扇親切而略帶神秘的大門,尋訪該劇數十位主演、客串明星、主創與幕後,在一位位“我家”成員的追憶和講述中,當年創作現場終於重現。我們這才驚覺,回不去的不僅有輝煌的九十年代,還有精誠團結、親如一家的劇組,比明星光環更加耀眼的是不隨時間推移而消逝的情誼。

 

作者簡介

鄭猛,河北人,現居北京。媒體人。愛好廣泛,喜愛相聲、喜劇及一切笑的藝術。時而假正經,時而假不正經。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第一情景喜劇《我愛我家》臺前幕后全揭秘
20周年珍藏紀念 廿年不忘 致敬經典 家迷必收

導演英達 編劇英壯 長篇獨家專訪
主演 楊立新 梁天 趙明明 關凌 沈暢 李眉……
客串明星 韓影 金雅琴 李明啟 何冰 楊青……

細數陳年爆笑段子 重溫拍攝溫馨花絮 深情追憶逝者

導演英達、《泰囧》編劇束煥推薦作序。

大量珍貴圖片首度公開,獨家贈送主創人員簽名劇照5張

目次

喜劇難為 英達
我愛《我家》 束煥
第一章 中國首部情景喜劇試水
第二章 一鼓作氣40集
第三章 波折橫生
第四章 120集完美收官
第五章 經典臺詞遺珠
英達訪談錄
英壯訪談錄
后記

書摘/試閱

喜劇難為/英達
當初拍《我愛我家》這個戲的時候,我們也就是把它當作一部戲,我真的沒有想到,二十年的時間過去,它會變成一個——能不能叫傳奇——反正很經典的一部作品。謝謝所有熱愛《我愛我家》的朋友們。
我是搞喜劇的,甚至成了某一種喜劇形式——中國情景喜劇某種意義上的代表。這是我非常不好意思的,我只是介紹美國情景喜劇的形式進入中國,并做了最早的實踐工作,美國人好夸張捧人,《時代周刊》說我是“中國情景喜劇之父”。我在有些場合鄭重地說過,我只是介紹情景喜劇進入中國而已。
令我欣慰的是我快樂地工作,尤其外人更多地看到我們的快樂,但制作喜劇的過程卻包含著許多的為難。喜劇難搞,好事難為。喜劇是人文的,即便它沒有深刻思索,它至少也是討好人生的,不敢凌駕于誰人之上。它不太容易被買賬,相對于人生悲劇素材,喜劇的素材是少的,而且是重復的。長期以來,悲劇、正劇被認為是思索,而喜劇被認為是閑扯。正劇安排在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喜劇只占休閑時光,這是忽視喜劇社會功能的一種做法。喜劇是緩解生活壓力的有效方式,在社會生活緊張時期與平和時期都是如此,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喜劇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軟動力和潤滑劑,是柔韌而堅強的生命意志,是生存幸福狀態的標志。不懂悲劇的人做不了喜劇,不知悲從何來,怎知喜從天降?喜劇是把歡樂送給別人的事業,對人生五味體驗不全的人也做不了喜劇。喜劇是含淚的笑,不是傻笑。喜劇是鼓舞的笑,它對時代的進步有會心的理解與配合,不是“憤青”,不是“嬉皮士”。喜劇絕不是個人喜怒哀樂的心理發泄,喜劇把現實消解為平和與有建設性的思想,而后作為一劑作料扔進大家晚餐的飯鍋里。
喜劇是有思想的,是思想成熟的產物,也是思想發揮的自由的源頭。但喜劇自己卻沒有獨創思想,它不是革命者,只是一個傳遞快樂消息的報童,它努力把先進的思想,以它的形式做一下傳播,使其得到進一步的更廣大的認可。喜劇是個抄襲思想和傳播思想的行業,它不創造,但改造,使之喜聞樂見。它與思想者同行,與世俗同樂,不激烈,積蘊人緣,把進步與反思作潛臺詞,與你商量與你玩兒,笑罵由你我不急。喜劇的被喜愛,不僅和喜劇工作者有關,和喜劇命運也有關,如果中國沒有改革開放,沒有進步與反思,中國連最基本的喜劇——相聲都沒了,大家看什么去?
中國傳統笑話集《笑林廣記》里,記載了大量中國人貧困中的笑。貧困的人要笑,用笑話來慰藉人生,那么而今富足起來的中國人要笑得更多才是。笑對人生是中國人的精神,但我們卻做得太差太差,與時代對笑聲的需求相差太遠太遠,這對搞喜劇的人來說,是極大的羞憾,因此我們要努力前行。
總是做得不那么太好,不能那么盡如人意,我和我的伙伴們皺眉思索。我感謝一切幫助我和批評我的人們,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生活得幸福和快樂。我愿傾盡終生,用情景喜劇的方式注釋爺奶叔嬸姑姨和小侄子小侄女們的幸福。
【作者介紹】英達,《我愛我家》導演。
我愛《我家》/束煥
在很長時間里,我的簡歷靠兩部金光閃閃的作品撐門面,其中之一就是《我愛我家》。
比起另一部好歹是我全程參與的作品,說自己是《我愛我家》的編劇就顯得有點虧心——我只參與了幾集,最后署名的只有一集。但它對我的影響很大。我那時候在中戲讀書,正準備寫大戲,摩拳擦掌,桌子上一套《莎士比亞全集》,一本《曹禺選集》,一本《契訶夫劇作選》,每寫一句臺詞,甚至舞臺提示,都要翻開其中一本找語感,一天寫下來,好像每句話都嘔心瀝血,連綴起來卻矯揉造作,不說人話,自己知道那叫寒磣,趕緊撕了。
后來就進了《我愛我家》劇組,離中戲很近,海運倉胡同的一個招待所,見到了左爺(即梁左,編者按),房間里堆滿了打印稿紙,桌上床上也東一張西一張。第一次看寫好的劇本覺得不適應,沒舞臺提示,有時候連人物上下場都沒有,在學校這么寫要挨罵的。但再看下去,所有人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字里行間有性格,有行動,有獨特的邏輯,看了就想樂。左爺寫對白,首先假定一個貌似靠譜的邏輯是成立的,然后順著這個邏輯推,推出各種謬以千里的結論,讓你樂不可支,再回頭一看,哦,原來那個邏輯是錯的,錯得那么可笑,可當初一聽沒覺得有問題啊,不都是日常話趕話嗎?他就是這么輕描淡寫地戳穿了日常生活中的荒謬悖理,都是市井俚語,卻自有深刻的潛臺詞。
看完左爺的劇本,我的“大戲”創作觀徹底顛覆,寫劇本首先要說人話,不光對白說人話,潛臺詞也要說人話,要表達你對生活的真實的、不加矯飾的觀點,簡單說:要誠實。那時候學生寫劇本,主題都不是生活里來的,是經典文學里來的,孤獨、異化、焦慮、文明病??全是借用的概念。《我愛我家》真心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成為我市場寫作的發軔。
后來當了老師,上課總是不由自主提到《我愛我家》,講人物特征,會提到傅老,拿腔拿調的公鴨嗓已經成了人物LOGO,別無分號;講臺詞,會提到紀春生,“我沒順你東西你怎么順我東西呢?”日常、簡潔,又極其漂亮;講類型化,會提到賈志新,他和余德利、潘大慶一樣,是長于吹牛短于實干的“侃爺”的代表人物;講喜劇情境,會提到鄭燕紅,賈志新好容易談個戀愛,她陰魂不散地過來“幫忙”,用現在的說法,喪心病狂??
《我愛我家》是觀眾眼中的經典,也是學習喜劇創作的優秀教科書。在美國,《我愛露西》、《星際迷航》已經成為一代人的共同記憶,載入流行文化史;在中國,《我愛我家》絕對有這樣的資格。鄭猛做這件事,善莫大焉,這本書不光是紀念一部優秀作品的誕生,也是紀念輝煌的九十年代,和我們逝去的青春。
【作者介紹】束煥,《我愛我家》編劇之一,現為職業編劇,多年從事編劇教學工作,中國電影市場華語片票房冠軍《人再囧途之泰囧》編劇。
第一章中國首部情景喜劇試水
1.學院來了年輕人
1993年5月初,中國工人運動學院(現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校園演播室開始熱鬧起來。
一群電視人搬著道具、扛著機器來到這里,有條不紊地在四百平米演播室布置現場。他們所搭的景致在這間演播室里從來沒有出現過,中心區類似一個家庭的客廳,但只有三面墻,旁邊還有廚房和飯廳。布景正對著的一面,則是用木板搭成的看臺。
這群人以年輕人居多,為首的是一個稍稍顯胖、高高大大的年輕人,戴著略顯夸張的寬邊高度眼鏡。盡管他還不到三十三歲,但微微長出的絡腮胡子使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些。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個年輕人有些眼熟。剛剛播完的室內電視劇《愛你沒商量》里面就有他的演出。再早幾年的電視劇《圍城》里,他扮演的趙辛楣令人印象頗深。
此人的姓氏非常少見,姓英,名叫英達。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名字還比較陌生。
雖然已經從事了多年的表演工作,但英達內心一直想的是獨立做導演,而且要導演的作品形式在國內還從來沒有出現過——情景喜劇。
從工作人員所穿T恤衫上的卡通字可以看出,這部電視劇的名字似乎有些語病,叫作《我愛我家》。
2.定名《我愛我家》
英達所在的英家,曾經顯赫一時。英達的曾祖父英斂之,是《大公報》和輔仁大學的創辦者,祖父英千里是教育家,父親英若誠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翻譯家和話劇導演,還曾擔任文化部副部長。
自北京七十二中畢業之后,1979年英達考入了北京大學心理系。一直想當演員的他在學校搞起了北大話劇社,在劇社做導演和組織工作。1983年大學畢業,英達獲得了科學理學學士學位。他原來準備報考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研究生,但由于眼睛高度近視,只能按照心理學的方向被分配到北京東城師范學校教書。他不甘心一生以教書為業,就在業余時間繼續學習戲劇知識。
1984年9月,美國導演喬治·C·懷特來中國執導黃宗江改編的話劇,在黃宗江的推薦下,英達為懷特做翻譯和導游。懷特對英達很滿意,了解到他的志向后,給英達提供了去美國奧尼爾戲劇學院短期學習的機會。學完之后,英達又到美國密蘇里戲劇學院學習戲劇導演和表演,并于1988年獲得碩士學位。其間,中國導演謝晉到美國拍攝《最后的貴族》,英達在劇組做了副導演。
在美國攻讀碩士學位期間,英達現場觀摩了情景喜劇《考斯比秀》,為這種從來沒有見過的電視劇拍攝形式深深吸引。演員在觀眾面前演出,現場同時拍攝。雖然觀眾并不進入鏡頭,但他們用笑聲跟演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英達覺得這一劇種非常新鮮,萌發了把它帶回中國的想法。
誰知回到國內后,英達這個計劃很多年都沒能實施。到1993開拍《我愛我家》之前,他在影視圈打拼多年,做過副導演,也做過演員。在塑造影視人物的同時,英達一直沒有放棄導演情景喜劇的計劃,只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英達曾把這個想法告訴當時文學圈和影視圈的紅人王朔。王朔創作的小說在當年風頭無兩,《頑主》、《玩兒的就是心跳》中塑造的人物玩世不恭,作品飽受爭議卻也大受歡迎,而后他又目光敏銳地進入影視圈呼風喚雨。
早在1991年籌拍《編輯部的故事》時,王朔就跟英達提出要不要加笑聲,做成情景喜劇。《編輯部的故事》完全符合情景喜劇的特點,六至七個主要人物,故事發生的地點固定,還是系列劇,這些元素加在一起就是一部情景喜劇。英達當時就提出,情景喜劇既然是第一次做,就一定要真帶觀眾,不能隨便加入罐頭笑聲。后來主創人員不知具體如何操作,只能按照舊有的方式進行拍攝。
其實英達當時留有一點私心,想把國內第一部情景喜劇留給自己。對于拍攝《編輯部的故事》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來說,已經拍出了《四世同堂》、《渴望》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并不差這一部。而對于英達來說,他本來是學導演的,這些年當演員是臨時客串,早就想獨立執導了。
1992年11月,英達與王朔第一次開始討論情景喜劇的創作意向。按照他們的設計,這部劇聚焦的是一個老干部家庭,老干部早年參加過革命,解放后擔任過政府機關的領導職務。家里有一兒一女,女兒行大,找了一個南方倒插門的女婿,生下一個女兒。經過多次探討,最后寫了一個電視劇策劃提綱,但劇名還沒有想好。英達的大堂弟英壯也參與了早期的策劃。英壯是北大物理系畢業,分配到一家科研單位做工程師,當時在單位下屬的一家公司擔任經理。
英達當時的想法是,拉到投資就和王朔、英壯等人創作劇本。所以接下來排在第一位的是找到錢。1993年初還沒過完年,英達就拉著王朔趕往冰天雪地的東北,到長春去拉投資。東北的酒場總是很多,有一次醉意甚濃之際,王朔提出這部劇可以叫“我愛我家”。英達聽完感覺特別別扭,認為這是一個病句,起碼應該是“我愛我的家”。王朔堅持認為,就是要這個別扭勁兒。
王朔是起名的高手,不管是《過把癮就死》、《玩兒的就是心跳》等小說,還是《愛你沒商量》等影視劇,名字都能言人之不能言,令人過目不忘。
于是,策劃案的空白處填上了“我愛我家”四個字。
經過幾番并不算輕松的游說,投資終于拉來了。論起來,投資人馬景全也是英達的遠房親戚,他是英達另一個堂弟英寧的舅舅。英寧從小在長春長大,剛剛從吉林藝術學院表演系畢業。為使堂哥能夠圓做導演的夢,英寧也一直跑前跑后。后來,英寧也參與到《我愛我家》的拍攝當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