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多維空間資源學是面對人類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和環境問題,綜合自然科學、地緣政治、經濟學,脫穎而出的原創性前沿學科。多維空間資源學實際上回答了資源與環境的哲學問題、科學問題、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多維空間資源學的最重要的突破和貢獻在于把人類對資源利用的哲學、科學、資源、環境、經濟和政治問題都統一在了同一個理論體系內,并且在同一理論體系內,突破了傳統的“平面”的研究和分析,使得廣度與深度空間資源利用的自然科學、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在三維研究的基礎上,都被賦予了資源利用四維空間——時間維的研究。廣度和深度的資源空間范圍也不僅僅是指地球,還包括了“新海洋”——太空。
多維空間資源學原創性提出了資源利用自然科學規律的新解釋,以及與這一理論相聯系的新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提出了眾多的定律、公式、定義和新名詞。這一理論的提出對于資源利用本質的認識起到了一個革命性的作用,從而,也許會影響到人們對傳統資源利用模式的變化。
《多維空間資源學》由蔡一鳴所著,是一本獨創性的前沿學科新書。
多維空間資源學原創性提出了資源利用自然科學規律的新解釋,以及與這一理論相聯系的新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提出了眾多的定律、公式、定義和新名詞。這一理論的提出對于資源利用本質的認識起到了一個革命性的作用,從而,也許會影響到人們對傳統資源利用模式的變化。
《多維空間資源學》由蔡一鳴所著,是一本獨創性的前沿學科新書。
作者簡介
蔡一鳴,男,研究員,任職于舟山市港航管理局,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兼職教授。研究方向為海洋、“新海洋”、資源及環境、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的哲學理論。創立了多維空間資源學。2011年底至2013年在國際刊物發表與多維空間資源學(The Multi-dimensional Space Resource Subject)有關的學術論文10篇,其中1篇被國際權威學術叢書收錄,9篇被國際三大學術檢索網之一所收錄。對其中主要的學術成果,《中國海洋報》等媒體曾做了專題的宣傳報道。參加與多維空間資源學有關的國際會議11次,在國際、國家和省級的專業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約80余篇(含轉載)。共主持或參與國際、國家和省級課題(項目)8個,其中參加與多維空間資源學有關的國際和國家級課題性項目4項。
名人/編輯推薦
多維空間資源學主要是著眼于從資源利用規律新解釋的角度來認識我們人類社會所生活的世界的自然科學、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 多維由線、面、靜態空間、動態空間組成;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多維空間資源學在空間維度上,是從基礎理論到應用理論,從我們居住的星球延伸到了太空。 多維空間資源學全面解釋了自然科學、地緣政治、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對于解決深度空間資源利用問題顯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徹底踐行深度空間控制權,得到的將是千萬年的安寧。 《多維空間資源學》由蔡一鳴所著,是一本獨創性的前沿學科新書。
目次
第1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自然科學
1.1 海洋、“新海洋”開發的廣度與深度空間
1.2 深度空間資源的物質形態及性質
1.3 深度空間理論時間概念的定義
1.4 廣度空間資源的物質形態及性質
1.5 資源利用的時間模型
1.6 資源利用時空彎曲的特征
第2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地緣政治
2.1 深度空間控制權
2.2 踐行深度空間控制權發達國家的優劣勢
2.3 踐行深度空間控制權發展中國家的優劣勢
2.4 和諧海洋“三段論”
2.5 海權論與“和諧海洋三段論”
2.6 鄭和航海與“和諧海洋三段論”
第3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經濟發展 第1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自然科學
1.1 海洋、“新海洋”開發的廣度與深度空間
1.2 深度空間資源的物質形態及性質
1.3 深度空間理論時間概念的定義
1.4 廣度空間資源的物質形態及性質
1.5 資源利用的時間模型
1.6 資源利用時空彎曲的特征
第2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地緣政治
2.1 深度空間控制權
2.2 踐行深度空間控制權發達國家的優劣勢
2.3 踐行深度空間控制權發展中國家的優劣勢
2.4 和諧海洋“三段論”
2.5 海權論與“和諧海洋三段論”
2.6 鄭和航海與“和諧海洋三段論”
第3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經濟發展
3.1 用經濟手段解決自然科學和地緣政治問題
3.2 深度空間資源下一個新生產力的發展
3.3 中國深度空間理論實踐的優劣勢分析
3.4 教育、科技進步理念和深度空間科技創新
第4章 廣度空間資源的歷史和未來
4.1 自然科學廣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4.2 地緣政治廣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4.3 經濟發展廣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第5章 深度空間資源的歷史和未來
5.1 自然科學深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5.2 地緣政治深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5.3 經濟發展深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第6章 走向“新海洋”——太空
6.1 “新海洋”——太空
6.2 “新海洋”的“地緣政治”
6.3 “新海洋”——太空的深度空間資源開發
6.4 “新海洋”應高度警惕的“四維”的生態變化
第7章 資源利用的哲學原理
7.1 多維空間資源學里的時間維度
7.2 可變化的廣度空間資源與核能利用
7.3 我們共同面臨的考驗
7.4 贏得千萬年的安寧
附件
附件1 德馬爾科與中國和多維空間資源學
附件2 國際刊物已發表的“多維空間資源學”相關論文目錄
附件3 “多維空間資源學”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相關論文介紹
附件4 Time Concept Definition of Depth Space Theory
附件5 Theory on Resources in Multi-dimensional Space
附件6 Questions on Multi-dimensional Space Resource Subject
附件7 本書新提出的定義和名詞解釋
致謝
1.1 海洋、“新海洋”開發的廣度與深度空間
1.2 深度空間資源的物質形態及性質
1.3 深度空間理論時間概念的定義
1.4 廣度空間資源的物質形態及性質
1.5 資源利用的時間模型
1.6 資源利用時空彎曲的特征
第2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地緣政治
2.1 深度空間控制權
2.2 踐行深度空間控制權發達國家的優劣勢
2.3 踐行深度空間控制權發展中國家的優劣勢
2.4 和諧海洋“三段論”
2.5 海權論與“和諧海洋三段論”
2.6 鄭和航海與“和諧海洋三段論”
第3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經濟發展 第1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自然科學
1.1 海洋、“新海洋”開發的廣度與深度空間
1.2 深度空間資源的物質形態及性質
1.3 深度空間理論時間概念的定義
1.4 廣度空間資源的物質形態及性質
1.5 資源利用的時間模型
1.6 資源利用時空彎曲的特征
第2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地緣政治
2.1 深度空間控制權
2.2 踐行深度空間控制權發達國家的優劣勢
2.3 踐行深度空間控制權發展中國家的優劣勢
2.4 和諧海洋“三段論”
2.5 海權論與“和諧海洋三段論”
2.6 鄭和航海與“和諧海洋三段論”
第3章 多維空間資源的經濟發展
3.1 用經濟手段解決自然科學和地緣政治問題
3.2 深度空間資源下一個新生產力的發展
3.3 中國深度空間理論實踐的優劣勢分析
3.4 教育、科技進步理念和深度空間科技創新
第4章 廣度空間資源的歷史和未來
4.1 自然科學廣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4.2 地緣政治廣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4.3 經濟發展廣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第5章 深度空間資源的歷史和未來
5.1 自然科學深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5.2 地緣政治深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5.3 經濟發展深度空間資源利用的歷史和未來
第6章 走向“新海洋”——太空
6.1 “新海洋”——太空
6.2 “新海洋”的“地緣政治”
6.3 “新海洋”——太空的深度空間資源開發
6.4 “新海洋”應高度警惕的“四維”的生態變化
第7章 資源利用的哲學原理
7.1 多維空間資源學里的時間維度
7.2 可變化的廣度空間資源與核能利用
7.3 我們共同面臨的考驗
7.4 贏得千萬年的安寧
附件
附件1 德馬爾科與中國和多維空間資源學
附件2 國際刊物已發表的“多維空間資源學”相關論文目錄
附件3 “多維空間資源學”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相關論文介紹
附件4 Time Concept Definition of Depth Space Theory
附件5 Theory on Resources in Multi-dimensional Space
附件6 Questions on Multi-dimensional Space Resource Subject
附件7 本書新提出的定義和名詞解釋
致謝
主題書展
更多
相關商品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