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這才是心理學(簡體書)
滿額折

這才是心理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星座?算命?占星術?這些通通不是心理學!本書教你如何在“江湖心理學”橫行的時代,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學。進入心理學世界,就像鉆進了旋轉的萬花筒。生理心理學向我展示身體和心理之間的秘密;實驗心理學再次確認,心理學是一門采用實證研究方法的科學;人格心理學幫我結束“不知道自己是誰”的階段;社會心理學拓寬視野,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到整個社會、人類發展的歷程……除此之外,本書還介紹了心理學學生的課余生活、學術生活、實習生活以及職業選擇。

作者簡介

隋巖,知名心理作家,代表作有《心理學與你》《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與人生》《缺失的心理課》《小清新心理學》等。

名人/編輯推薦

★ 星座?算命?占星術? NO!這不是心理學

★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嗎?你知道我是個重口味的小清新嗎?

★ 你們學心理的人正常嗎?你們如何對付熊孩子?

★ 本書將帶你一窺心理學學生的神秘生活,對偽心理學說不!

目次

第一章心理學學生們都在學什么?
第一堂普心課——心理學是研究“心”的嗎?
其實我們是理科生——神經解剖實驗課
生理心理學——身體是不會說謊的!
異常心理學——個個都是精神病!
心理測驗與診斷——全班都在量表的某個分項目上有問題!
心理測量之一——IQ測驗
心理統計——SPSS結果分析不顯著怎么辦?
實驗心理學——兩點閾實驗
行為矯正——如果人變成發條橘子
人格心理學——不知道自己是誰
社會心理學——關不上的門
第二章心理學學生的業余生活
我們的怪異口味——心理學電影之初體驗
食堂也有心理學——辣的食物會產生痛覺

第一章心理學學生們都在學什么?
第一堂普心課——心理學是研究“心”的嗎?
其實我們是理科生——神經解剖實驗課
生理心理學——身體是不會說謊的!
異常心理學——個個都是精神病!
心理測驗與診斷——全班都在量表的某個分項目上有問題!
心理測量之一——IQ測驗
心理統計——SPSS結果分析不顯著怎么辦?
實驗心理學——兩點閾實驗
行為矯正——如果人變成發條橘子
人格心理學——不知道自己是誰
社會心理學——關不上的門
第二章心理學學生的業余生活
我們的怪異口味——心理學電影之初體驗
食堂也有心理學——辣的食物會產生痛覺
勇敢做被試——家庭系統排列的現場
同學就是實驗品——一枚恐懼青蛙的妹紙
屬于我們的節日——“5·25”心理健康日
第三章心理學學生的學術生活
科學前沿——心理學走到哪了?
心理學在中國——關注心理學學術會議
我們能做什么?——汶川地震支援及其他
第四章心理學學生的實習
一秒鐘變老師——小學生的苦惱
如何對付熊孩子——兒童什么時候獲得意識?
走,咱們去康復醫院吧!——記一位躁狂癥患者
............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本人心理學學生一枚,學完四年心理學本科課程,不得不感慨一句:萬萬沒想到,這才是心理學。

初中時看到算命、星座、心理測驗等,以為這就是心理學,后來才知道其實那不是。高中時期,在《讀者》上看到弗洛伊德的介紹后,就跑到書店買了一本《精神分析引論》,翻開一看,心理學大師竟然在研究丟東西、舌頭打結、誤取物件和動作錯誤,果斷棄掉,到多年后才知道,那叫過失心理學。

或許冥冥中自有注定吧(馬克思唯物主義辯證法貌似不愛聽這話),對心理學朦朦朧朧有點好感時,我看了一部心理學電影,就在高考志愿上填滿了心理學專業,從此走進了心理學的世界:學心理學史,研究心理學方法,看心理學電影,接觸異常人群,唯一的遺憾是未能實現心理學理想。

入學后第一節課,老師告訴我們:算命、星座、心理測驗神馬的都是江湖心理學,而真正的心理學是什么?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規律的一門科學。關鍵詞: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科學,從此洗掉印象中亂七八糟、不倫不類的“心理學知識”,對心理學有

了一番新的印象。

以后出門碰到朋友、同學、長輩,一提到自己是學心理學的,總會被問到:“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嗎?”在自稱心理學學生之前,我會說“你想什么關我毛事”,但在自稱心理學學生之后,我就要肩負起為心理學正名的使命,消除人們心中對心理學的誤解,于是我會說:“其實呢,心理學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就更不行了。心理學只能通過觀察人的外在行為,分析內心世界。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心思,那是讀心術。”講解之耐心,態度之親和,連我自己都佩服了——這是學了心理學的功效嗎?

不得不說,從對心理學自以為是的理解到將它看作一門科學來研究,還真是充滿了各種“萬萬沒想到”呢!比如說,萬萬沒想到,心理學還要學神經解剖,給小兔子開顱,看人家大腦啊?萬萬沒想到,心理學還要學高數啊(本人數學苦逼黨有木有),后面還有心理統計呢,還要SPSS 處理數據呢,要感慨一下世事難料嗎?是的!最令人沒想到的是,奔著成為全職心理咨詢師的理想奮斗的我,畢業了才知道:想成為全職心理咨詢師,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或許其他專業的學生也有相似的遭遇吧。學會計的除了尚能和數學打交道,肯定把它看作“肯定不會餓死”的職業了,沒想到進了校門就走上了一條看不到盡頭的考證之路;法學專業向來高投入低產出,要么進入公檢法,要么就去考司考,即使過了司法考試,打算走律師一行,也要在實習期慢慢熬著,像張益達似的,刻刻光盤,跑跑龍套……每個人都會面對生活選擇中的萬萬沒想到吧,而心理學帶來的意外,不是驚喜或驚嚇這么簡單的哦。

進入心理學世界,就像鉆進了旋轉的萬花筒。生理心理學向我展示身體和心理之間的秘密;實驗心理學再次確認,心理學是一門采用實證研究方法的科學;人格心理學幫我結束“不知道自己是誰”的階段;社會心理學拓寬視野,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待整個社會、人類發展的歷程……正因為這些趣味的、深刻的、嚴謹的心理學學問,我才在原本狹小的視野里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原來,社會上有正在經歷心理痛苦的異常者;原來,被認定是天真懵懂的小孩子也有煩惱;原來,心理學應用不當,人就會變成發條橘子……

這世界上還有很多萬萬沒想到的事情。想不到,是因為對它了解還不夠,沒有認真研究過,沒有細致觀察過,或者本身的知識水平不夠,看問題的角度單一,想不到,自然有想不到的理由。如果你對心理學也有一個粗淺的認識,或者說正對心理學抱著想當然的態度,不如來看看《這才是心理學》,或許你會從中發現,原來我沒想到的,你也沒想到,正是在這各種沒想到中,我們漸漸認識了真正的心理學。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本人一直給自己定位成“心理學菜鳥”、“學渣一枚”,畢竟,心理學還有更豐富的知識我沒了解到,還有更前沿的研究我沒接觸過。本書基于個人學習經歷,學識淺薄,見解有限,如若有誤,還請指正。

如何對付熊孩子——兒童什么時候獲得意識?

所謂“熊孩子”指的是惹人討厭的孩子,同時也是對調皮孩子的愛稱。親戚家、朋友家、七大姑八大姨家里,總是有那么幾個熊孩子。不懂禮貌、沒規矩,要么搶別人家好吃的東西,要么亂動別人的電腦、游戲機,或者摔壞別人的珍貴擺設……對于孩子的爸媽來說,他們只是小孩子,但是他們也是亟須管教的小孩子。

過年過節期間,走親訪友是難免的。一些聰明、有見地的家長會和孩子約法三章:不準主動討要紅包、不要亂碰新奇的擺設物、不能隨便走進人家房間……小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遇到新奇的事物總是會問這問那,手腳也不受管束了,主人看在大人的面子上也不好直接說什么。知趣的家長只好提前告辭,避免小孩子繼續胡鬧下去、闖出禍端,不好收場。

五六歲、七八歲的兒童,自我意識正在發展中,還不能明確地評價自我,而是根據大人對自己的評價做出判斷。這時候,家長的“約法三章”就會成為孩子的行動標尺,指哪打哪。而管教孩子,就是讓孩子不能為所欲為,要在一個限定的框框里行事。所謂管教,其實就是給他們劃定界限。就像馬路上,行人要走斑馬線,駕車要看紅綠燈,人在界限里才會覺得心里踏實,有安全感,而亂穿馬路會有生命危險,闖紅燈會遭到交警罰款,小孩子也應該懂得,超越界限就會受到懲罰。

從心理學上講,兒童的自我意識發展會經歷三個階段,8 個月到3 歲是自我中心期,這一時期兒童的自我意識處在最原始的狀態,稱為生理自我。1 歲到2 歲時,兒童以自己的認知、情緒為中心,無法從另外一個角度或者多個角度理解外在事物,因此他們以為月亮是為了給他照明才出現在天空的,球是因為知道他想要才從坡上滾下來的。由于無法體會到父母的感受,他們在父母勞累、需要安靜時依然打打鬧鬧、我行我素。

從3 歲到進入青春期,是獲得社會自我的階段。這時期,兒童開始感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逐漸建立起自我角色,這一階段也是孩子最需要懂得規矩的時期,家長、學校的教育則起到關鍵作用。從青春期到成人期,人的自我意識趨于成熟,進入心理自我時期。

俗話說:“七八歲,討狗嫌”,意思說七八歲是孩子最淘氣的時候,淘到連狗都嫌煩了。這個時期的熊孩子正是最讓人頭疼,讓人避之不及的時期,而那些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且有了攀比心和占有欲的熊孩子是最難纏的。熊孩子仗著自己不懂事就可以為所欲為,要玩具、破壞房間、擺弄電子產品、砸爛東西,在熊孩子眼里,手機、紀念品、水晶杯、墻壁裝飾畫就和路邊五塊錢一把的滋水槍差不多,只是吸引了他的眼球而已。他用號啕大哭討要你的寶貝,以為自己要的是一根綠色心情雪糕。于是,他用西藏神石砸金毛犬,在車前蓋上放鞭炮,剪掉電話線和網線,刪除了200 期的知音漫客……好像你的一切都和熊孩子有世仇,不弄到面目全非、支離破碎絕不肯罷休。

和熊孩子糾纏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使是經常打交道,很快就能打成一片的熊孩子,幾個回合下來,大人也吃不消了。飯菜沒法吃,和朋友們的聊天會被打斷,剛剛整理好的房間會弄得雜亂無序,最要命的是小孩子不知道輕重,拉你一下恨不得用擒拿手。

當然,有熊孩子就有乖寶寶。乖寶寶也會像拖油瓶似的圍著你轉,但每一次親密接觸都會問:“我可以坐你旁邊嗎?我玩累了,你可以抱我嗎?”每次和你說話之前,都會先說一聲:“姐姐,我有事情要告訴你。”如果你說:“我和哥哥有話要說,等我們說完再聽你說好嗎?”乖寶寶就會自行到一旁玩玩具,不會再來打擾。如果碰到熊孩子,他一定扯著你的衣角說:“快點過來,快點過來,快點過來……”如果不從,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就要上演了。

愛表現、希望得到大人的關注,是每一個孩子的共性,同樣是孩子差別怎么就這么大呢?當然要歸功于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乖寶寶并不是常理意義下學習成績優秀,識字多,有800 個英文詞匯積累的孩子,而是說他們已經懂得應該在特定的情境中做出合乎情境的語言和行為,用合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心情。比如看到你的相冊,乖寶寶會禮貌地問一聲:“我可以看一下你的相冊嗎”;看到路邊死去的麻雀,他會說:“我感覺這很糟糕”。學習能力只是人的眾多能力中的一種,而行為和態度上的素養才是對人格塑造、未來發展起重要作用的元素。

孩子的天性是一樣的,熊孩子和乖寶寶之間往往只是一念之差。這一念來自家長,也來自老師。有一點必須記住:和熊孩子斗法可以,但千萬不要和熊孩子的爸媽理論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讓孩子表現得有教養。孩子有天生聰明和天生笨的,但是沒有天生沒教養的,熊孩子的“熊”都是爸媽教出來的,和熊孩子爸媽說熊孩子的壞話,那不是打人臉么?

STORY TIME

熊孩子到處出沒,到別人家做客時隨處亂翻,肆意破壞;在公共場所破壞公共秩序,破壞環境衛生;隨意謾罵他人,對他人進行身體攻擊,輕則令人不快,重則危及他人安全。那么,家庭教育如何避免將寶貝養成熊孩子呢?這一節的STORY TIME,我們來討論下這個話題。

當“熊孩子”一詞成為網絡關鍵詞時,給人的感覺是熊孩子已經引起公憤,人人得而誅之。實際上,縱然熊孩子有些言語、行為讓人很不快,惹人討厭,但這也是孩子發展過程中的一段,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引導,還不至于被人痛恨。

之所以出現熊孩子,熊孩子的爸媽也要負一部分責任。對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教育來自學校和家庭,而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熊孩子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管控不足,有的孩子用破壞的方式表達情緒,這其實都來自幼兒期父母沒能給孩子建立規則。在1 歲到3歲期間,父母要給孩子定下規矩,幾點睡覺、幾點吃飯、練習排便,如果這一時期沒有把規矩建立起來,上小學之后,孩子就會不守紀律,缺乏時間觀念。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在忙著工作、忙著賺錢,父母經常不在家、父母關系不和、隔代教養的孩子,都會由于沒有經過完整的規則確立階段而經常處在不受控制的狀態。此外,父母價值觀不統一、雙重標準的教育方式也會令孩子的行為失去約束,導致孩子的問題行為增多。

在一般人看來,熊孩子的問題屬于品性問題,如偷東西、攻擊別人、對抗、蓄意破壞。品性問題只是一個方面,需要通過教育或者強制教育來矯正,但也有另外的原因,即心理問題,如多動癥、抽動癥。品性問題和心理問題都不是明顯的,需要長時間的觀察才能分辨。

小學階段,很多父母都將精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很少關注他們是否善于交往、合不合群、和同學相處是否愉快。孩子放學回來,父母的第一句話總是問“今天學習怎么樣”,其實父母最應該問的是“寶貝,今天在學校過得開心嗎”。

最讓人氣憤的是那些“養而不教”的父母。許多熊孩子犯錯時,家長往往就在旁邊看著,他們要么視而不見,要么直接對旁邊的人說“這我可管不了”。視而不見的父母會覺得不過是小孩子淘氣,何必那么認真呢?至于后者,父母可能已經教育過,甚至打過、罵過了,實在沒有辦法,只能放任自流了——當然,這本身就是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教育孩子需要一個底線,哪些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比如不可以撒謊、不可以偷東西,在這些方面,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要達成一致,嚴格地要求,很多家長正是因為在這個底線上模糊不清,到底應該包容還是懲戒?包容會不會是一種放縱呢?懲戒會不會讓孩子變得呆板、無趣呢?在左右猶豫之間,寶貝變成了熊孩子。

該怎樣對付熊孩子呢?如果熊孩子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需要立刻大聲制止,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如果只是一般的淘氣、任性、耍脾氣,大可以和他交流感受。如果一個熊孩子打碎了家里的花瓶,你就指責說:“你這個孩子真可惡”,熊孩子也會感到受了傷害。如果你將自己的感受告訴他,比如說:“小朋友,這個花瓶姐姐很喜歡,可是被你打碎了,我很難過”,這樣說的話,熊孩子能夠感受到他的行為對別人造成了傷害,熊孩子的行為才會變得柔和,并記住這一次的教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