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日安,台北
滿額折

日安,台北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台北蛻變、21個關鍵字:
設計之都、松菸文創園區、大稻埕、剝皮寮、山豬窟、花博、
牛肉麵節、鳳梨酥、夜市、林蔭大道、1999、台北捷運、YouBike、電子眼……
深入鄰里巷弄,
走進市民的日常風景,
體會城市的豐富內涵,
台北城的建設初心、蛻變風貌,全面展現。

說走就走,
今天就來趟台北一日小旅行吧!

隱形守護者
一九九九、電子眼與隨時待命的警察網,溫柔守護台北市。

民以食為天
台北有著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在這裡,不論是大江南北或是異國料理,統統吃得到。

老酒換新瓶的魔法
松山菸廠、西門紅樓,古蹟的再利用,賦予城市新的能量與活力。

在都市中移動
從捷運、公車到YouBike,綿密的交通網交織出便捷舒適的生活。

向全世界發光
藉由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世界設計之都」等活動,走向國際,讓全世界都認識台灣。

我家門前有小河
一群專業的環保尖兵化腐朽為神奇,將原本的環境毒瘤化身為綠意滿滿的新天地。

錦上添花也不嫌多
「台北什麼都好,就是不夠美!」為了打破這個想法,大家一起把台北變美了!

名人推薦
台北一直在改變,本書的作者們寫出一般人看不見的故事,
推薦你一起來閱讀、感受台北的美好!
--郝龍斌

作者簡介

王梅、李方、葛新民、楊素/作者
王梅
資深新聞工作者、自由作家。以文字工作為終身職志。
李方
文字工作者。客居台北二十八年,以台北街巷記錄工作與生活的記憶。
葛新民
文字工作者。
楊素
文字工作者。

目次

隱形守護者 撰文/葛新民
遇小不放的治安零容忍
天羅地網擒賊記
一九九九,請賜給我力量

智慧管理

民以食為天 撰文/葛新民
一麵走千里
鳳梨造金磚
千歲成宴,寧夏成寶
傳統市場再出發

美食地圖

老酒換新瓶的魔法 撰文/李方
艋舺重生
注記歷史的台北
從西門紅樓到松山文創園區

古蹟再利用

在都市中移動 撰文/楊素
城市縮地術
單車之城,悠遊台北
友善公車,幸福轉運

綠色交通網

錦上添花也不嫌多 撰文/楊素
往來花樹綠蔭間
大河之戀
城市微整型

城市美化

我家門前有小河 撰文/葛新民
二十一公頃的綠色饗宴
聞得到的建設
垃圾山怎麼不見了?

環保新課題

向全世界發光 撰文/王梅
哪個人不愛花?
人人都是設計城市的酵母菌

走向國際

書摘/試閱

一麵走千里
寫過幾本美食書的文人饕客舒國治,曾譽牛肉麵為國麵,下筆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碗牛肉麵。」
三代台北人,對著一碗牛肉麵,有著不同的寄託。
所謂的川味牛肉麵,根本是結合老廣的燉肉傳統、川佬的豆瓣醬、山東大漢的桿麵功夫,和上海老鄉的紅燒技藝,最後完成於客家人解膩的上品酸菜。它是大江南北家鄉味的集體創作,情牽一代人戰亂下的鄉愁,只限誕生於特定時空下的台灣。
一碗濃郁的鄉愁
經濟大步走的時候,台北的牛肉麵一條街雄據四方,火車站、西門町、師大路、桃源街,不知匯集多少人追尋微辣、嗆辣的滿足。每當牛肉麵上桌,塊狀牛肉燒得紋理盡現,筷子挑動麵條,油花在白色葱花、綠色葱葉間流動,散發出帶肉香的煙氣。對戰後出生的一代,那代表幸福的滋味。
牛肉麵館儘管普及,大部分人早年要吃一碗比陽春麵貴五倍的高級麵,仍是大事一樁。牛肉湯麵應運而生,讓小老百姓也可以跟牛肉沾親帶故。
千禧年之後,吃膩平價牛排和速食漢堡的X世代、Y世代、E世代,回頭再吃牛肉麵,可以是話題,可以是情趣,也許更是時髦。一碗八百八十八元的牛肉麵,該吃它的裝潢、情調、食材、廚藝,還是一張照片,一個標題,放在臉書上,換來許多大姆哥的「讚」。
超級牛肉麵
這碗超級牛肉麵,取名「唯吾獨尊」,是洪師父二○一○年參加「台北市國際牛肉麵文化節」,不惜工本的冠軍創作。用牛小排、牛腿心肉、牛筋、牛肚岸,和一般人聽都沒聽過的小牛膝,共熬一鍋而成。光食材就是過去總鋪師不敢想像的大手筆。師父的功夫在火候,因為比賽時間只有三小時,而五種食材軟透的時間各不相同,讓五肉雜陳,變成五肉共和,湯水與爐火之間要像施展法術般,帶出魔幻變化。
牛肉麵不僅霸占台北一條街,已經有本事漂洋過海。同樣得過台北牛肉麵節冠軍的「老董」,跟全世界最大電子產品代工廠聯手,藉由料理包,在深圳同時煮上萬碗牛肉麵供餐。洪師父的腳步,不僅到了上海、昆山,也在美國加州開分店,朋友正勸他考慮股票上市的規劃。
碗公大的空間,海納年輕人的野心和創意,短短幾年,洪師父和老董這樣的企業家,成為新一代廚師的榜樣。奪下台北市牛肉麵節冠軍,儼然是成功的敲門磚。
金黃清澈、不油不膩
台北牛肉麵比賽分成紅燒、清燉和創意三組,每年都產生三個冠軍。「阿牛」林秀源,是其中一位有志者,十幾歲離開台東老家,到台北餐廳當學徒,出師後,自立門戶,注意到牛肉麵比賽,決心問鼎。他連續參加三年,佳作有,冠軍無。第四年,阿牛明白牛肉麵的關鍵在湯頭,要捧走冠軍,必須出奇制勝。
十二月的比賽,氣溫很低,湯面容易凝結油脂,觀感必差,最好避開所有人都用的牛骨熬湯,既要有豐富的「牛味」,又能使麵湯濃稠而不油膩。學藝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阿牛想起,麵攤上都會有一味小菜──富含膠原蛋白的豬頭皮,同樣看來,牛頭皮一定也不差。
一張牛頭皮,厚一英寸多,只靠幾小時火力,絕對逼不出什麼風味,但是切碎、剁碎之後就不同了。「阿牛」林秀源賽前三天三夜沒闔眼,不斷試驗牛頭皮跟火與時間的交錯作用,最後把牛頭皮絞碎三次,終於在有限時間內,熬出香氣十足,稠而不膩的湯頭,更令他驚喜的是,湯色金黃透明,清澈如夕照金光。
比賽那一天,阿牛先完成金黃清燉牛肉麵,接續參加創意組比賽。他手捏著牛肉捲,耳朵偷聽清燉組公布賽果,「冠軍,林秀源」,林太太喜極而泣,跑過來說:「阿牛,我們拿第一!」他忽然腿軟,蹲在地上,眼淚沿著臉頰滑下來。那是二○一三年。
冠軍讓朋友願意投資,阿牛在庫倫街靠近圓山捷運站,開了自家的牛肉麵店。湯頭金黃清爽,香濃不膩,頗受好評,不過比賽歸比賽,生意歸生意,阿牛期待的飛黃騰達,並未很快到來,仍需要更多條件配合。
兩天一夜的淬鍊
洪金龍背著雙手,斯文地站在內湖科技園區旗艦店廚房,面向高筒鍋說:「燉湯頭,要放很多蔬菜,要煮兩天一夜,當天晚上還得熄火降溫,這樣久熬的肉和骨,才會釋出香氣,同時不會釋放對人體不好的物質。」走到大廳,他指著造價一萬美元的牛肉麵模型,這是為了增加店裡的「景點」,不能讓客人吃完,擦乾淨嘴角就走了,「要有點什麼,讓他們玩一玩,有點什麼可以帶回去。」基於這個理念,洪金龍開發出自己配方的牛肉乾。
他一點也不擔心調教出來的師父自立門戶,「他們只要想到,開牛肉麵店要這麼大的空間和投資,嚇都嚇死了。」洪師父的旗艦店可以讓一百多人同時用餐,展現廚師專業味覺之外,也印證過人的經營能力。
善變的都會,未必事事喜新,挑剔的味蕾,伴隨苛刻的時間長河,老師父依舊在小巷中屹立,在切、煮、燉的動作中,日復一日接受考驗。
老社區的好滋味
舒國治曾在文章中盛讚大橋頭一處騎樓下的汕頭牛肉麵攤。老闆穿著短褲,忙著下麵,舒國治筆下「湯極鮮香豐富……尤以肉塊薄小,大口潄潄吮麵,肉自然嚼入,最得暢肆。」實際體驗,這種感受,絲毫不差。
延平北路上的汕頭牛肉麵,老闆顯然喜歡舒國治的文章,把它裱框,掛在柱子上,說舒國治夫妻現在仍會抽空來吃麵。只有三、四張桌子的空間,坐滿熟客,老人家一天只肯賣兩百碗,小碗牛肉麵定價非常便宜,清燉的賣八十,紅燒的賣六十,賣完就休息,「賺多一點又如何,留一點給別人做。」他也不想參加比賽,不想收徒弟。他指著不遠處的攤位說,老鄰居本來賣粥,收了徒弟,沒想到徒弟把商標和技藝拿去申請專利,害師父不能再用自己的老字號,他只把最傳統的手藝傳給兒子。
牛肉麵,是汕頭麵攤老闆的生活,是洪師父的事業,是阿牛夢想的機會,對幾個世代的牛肉麵愛好者,是永遠不會忘懷的滋味,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碗牛肉麵。


艋舺重生

萬華廣州街,有新人正在拍婚紗照。只見一身民初裝束的新郎單獨入鏡,雙排釦西裝紳士帽,低頭斜倚木門,輕閉雙眼;梳復古包頭、穿緞面大紅旗袍的女主角,則倚在拱圈騎樓的清水紅磚廊柱旁。
不過幾步之遙,另一位身著絲絨紅色旗袍的新娘迎面而來。這才恍然大悟,清末民初造型是公認最對味的「剝皮寮dress code」。
位在昆明街、康定路間廣州街的剝皮寮歷史街區,街上延續約三公尺的清代街屋,已是從台灣紅到國外的熱門取景地。
老街風華重現
萬華居民當初趕在土地徵收期滿前的一九九八年搶救老建築,剝皮寮街區的閩南建築、巴洛克式洋樓,力求以修復工程保存原貌。市府團隊掌握歷史建築的保存精神,特別針對結構安全考量,以現代工法,加強建築的抗震、防災、防塵、防蛀,延長建物的生命。
整修工程歷經漫長的十年,無人敢預測整修完成後街區能否重現當年興盛風華。但任誰也想不到,剝皮寮西側即將修復完工的兩個月前,剛巧有位遍尋不著八○年代萬華市井的電影導演,為探詢合適地點,求助台北市政府。
那是市政府成立電影委員會後,第一次大規模協拍電影。當時為了支援「艋舺」拍攝作業,市府三十三個局處,動員了二十七個、一共近五百位工作人員,硬是將完成工期提前一個月,結果造就新台幣三‧五億的電影票房,更創下當年春節萬華街區約十四億元的空前營業額。
剛修復的剝皮寮清代街屋、牌樓厝景像,隨著電影強力上檔,一夕成為名氣後來居上的全國「最新」老街,超過四十萬人親訪電影場景,一探「太陽製本所」舊址變身的艋舺老大家。後來,泰國電視台拍攝「泰國郭台銘」邱威功的奮鬥故事,也以剝皮寮歷史街區烘托他在台大的求學歲月。
如果不是先有在地居民組成「剝皮寮歷史風貌特定區促進會」,爭取保存剝皮寮原貌在先,台北市府全力協助「艋舺」開拍在後,原本只確定「避免與民爭利,不做商業用途」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就不會出現「影視協拍重鎮」的新定位。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的一、二樓轉角處,立著幾張新聞剪報。照片裡的建物殘破不堪,抗議民眾將開進現場的怪手團團圍住,昔日激烈抗爭的情緒,在新聞攝影裡定格。
歷史的記憶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日治時期。一八九六年老松國小建校,都市計畫將附近街區劃定為學校預定地,不准興建新建物,這項規畫就如此延續至國民政府遷台後。
直到一九八八年,台北市教育局打算擴建老松國小,依照規畫,必須收回預定地、請住民全部搬遷,並將地面歷史建物拆除。學校預定地劃定近百年,剝皮寮與所在的萬華區,經歷興衰起落,來到「台灣錢淹腳目」的八○年代,周遭老房子陸續改建,獨留禁建區內的剝皮寮清代街型、日治時期紅磚牌樓,與新建公寓、商業樓層相對照。
事後諸葛,老松國小的學童人數曾高居世界第一,全盛時期超過萬人。如今少子化浪潮來襲,全校只有七百名學童,留下街區老建築的確為明智之舉。而暫時用不到的教室已經開闢新課程,各種研習在列為二級古蹟的校園裡,勤奮展開。
萬華百變風貌
許多人的剝皮寮初體驗,起於電影「艋舺」,造訪後最多的感想是「可看之處太多,時間不夠用」。萬華的魅力既通俗又深沉,不是一眼就能看透,剝皮寮歷史街區只是銜接萬華過去與未來的起點。
台北人的美食地圖,絕對少不了萬華。全年大排長龍的龍都冰果室、名列「全台十大炒飯」的艋舺阿龍炒飯,都在剝皮寮周邊。網路名店非吃不可,而鄰近小店、小攤多的是永續經營的古早味,動輒五十年、近百年的家族傳承,才是教人永遠吃不膩的萬華隱味。
精雕細琢的龍山寺供奉觀世音菩薩與關聖帝君,以剪黏藝術呈現的龍飛鳳舞、木建築斗拱結構,加上神祇供奉的傳統規則,龍山寺博大精深。年輕人從這裡開始識得傳統建築之美,並且如同他們的父祖輩,依循佛神聖誕日行禮,尋得無可替代的心靈安定力量。
非在地居民,大多喜歡萬華亂中有序的風情,但萬華人的感受截然不同,長久以來,外人貼過來的「社會底層」標籤,令在地居民反感。
身為台北市發源地,時間為萬華留下許多珍貴的空間記憶,剝皮寮、寶斗里、建於日治時期的三水街新富市場……。
剝皮寮從拆遷到決定保存的轉折,反映萬華居民對於自家社區的未來樣貌很有態度。接下來,被列為古蹟的新富市場該如何保存、應用,同樣備受社區居民關注。
為讓心目中的理想萬華暢所欲言,近一、兩年來,台北市政府都更處透過工作坊、面對面訪談,蒐集了千餘則萬華人對社區的期待,這些想法都將化為台北西區的未來再生策略。康定路一七一號的「萬華心願景」工作坊是具象的據點,不時會拋出議題,吸引社區居民藉著認識萬華歷史,思考萬華的明天。「窟仔頭水道」就是一個試圖由負轉正的例子。
窟仔頭水道現在不過是寶興街旁一段未加蓋的「臭水溝」,孳生蚊蟲不說,還曾經有小朋友不慎跌入溝中,因此居民莫不希望又髒又危險的水道儘早加蓋,以絕後患。
殊不知,窟仔頭活泉至少有百年歷史。早期,以活泉發源地上方的茄苳樹為核心,蔓延出一個大池塘,窟仔頭水道是現成的在地民生用水來源,泉水一路流入新店溪。
記憶這段萬華水文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打開加蓋,重現潺潺活泉的清澈。
答案是或否,要等說明會後、意見發酵,再做出共同決定。
搬演自己的故事
搭捷運抵達萬華,出站沿途總會遇見街友,他們是萬華的一部分,也是在地人最希望逆轉的挑戰目標。
二○一四年的仲夏傍晚,艋舺公園有一場「街道上的城市藝術家」成果發表會。這是社區大學學員的打擊樂演出,特別之處是學員的身分:長者、弱勢族群之外,還有街友。
這場以油漆桶為樂器的陽春音樂會,吸引許多民眾駐足圍觀。有人認出以前常在公園附近出沒的街友,為他們不同以往的氣色、儀容,覺得感動。
請街友擔任導遊,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更大膽嘗試。透過街友眼光,看見未曾見過的街景,而目前已接受半年培訓的數位「街遊」導遊,每位都有不為外人道的生命故事。兩小時導覽中,導遊也分享自己的故事。這項收費導覽,不為譁眾取寵,而是激勵街友重燃自力更生鬥志的努力。
撥開負面標籤、努力摸索理想艋舺的過程,從剝皮寮開始,在回顧歷史中,萬華的正面能量逐漸復甦,老城區終於找到新生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