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一本老紫砂愛好者寫給老紫砂愛好者的書,一本歷經六年精心寫成的書,一本記錄著紫砂收藏過程中愛與恨、苦與樂、經驗與心得的書。
紫砂的巔峰在何時出現?
為什么紫砂出于江南,高年份紫砂器多出于北方?
宮廷紫砂的前世與今生
新老紫砂鑒定的秘訣
類紫砂窯口與宜興窯的區別
這些問題將在書中一一探討揭秘。
紫砂的巔峰在何時出現?
為什么紫砂出于江南,高年份紫砂器多出于北方?
宮廷紫砂的前世與今生
新老紫砂鑒定的秘訣
類紫砂窯口與宜興窯的區別
這些問題將在書中一一探討揭秘。
名人/編輯推薦
一本老紫砂愛好者寫給老紫砂愛好者的書,一本歷經六年精心寫成的書,一本記錄著紫砂收藏過程中愛與恨、苦與樂、經驗與心得的書。
紫砂的巔峰在何時出現?
為什么紫砂出于江南,高年份紫砂器多出于北方?
宮廷紫砂的前世與今生
新老紫砂鑒定的秘訣
類紫砂窯口與宜興窯的區別
這些問題將在書中一一探討揭秘。
紫砂的巔峰在何時出現?
為什么紫砂出于江南,高年份紫砂器多出于北方?
宮廷紫砂的前世與今生
新老紫砂鑒定的秘訣
類紫砂窯口與宜興窯的區別
這些問題將在書中一一探討揭秘。
目次
序
臺灣紫砂學者、唐人工藝出版社總編黃健亮先生為本書題寫序言
自序 一本收藏愛好者寫給收藏愛好者的書
圖文部分
紫砂茗壺
1、 明代紫砂壺
2、 清三代紫砂壺
3、 清中紫砂壺
4、 清末、民國紫砂壺
紫砂雅器
1、 紫砂茶葉罐
2、 紫砂茶杯
3、 紫砂文房
4、 紫砂賞器
5、 平定窯 序
臺灣紫砂學者、唐人工藝出版社總編黃健亮先生為本書題寫序言
自序 一本收藏愛好者寫給收藏愛好者的書
圖文部分
紫砂茗壺
1、 明代紫砂壺
2、 清三代紫砂壺
3、 清中紫砂壺
4、 清末、民國紫砂壺
紫砂雅器
1、 紫砂茶葉罐
2、 紫砂茶杯
3、 紫砂文房
4、 紫砂賞器
5、 平定窯
圖錄索引
結束語
臺灣紫砂學者、唐人工藝出版社總編黃健亮先生為本書題寫序言
自序 一本收藏愛好者寫給收藏愛好者的書
圖文部分
紫砂茗壺
1、 明代紫砂壺
2、 清三代紫砂壺
3、 清中紫砂壺
4、 清末、民國紫砂壺
紫砂雅器
1、 紫砂茶葉罐
2、 紫砂茶杯
3、 紫砂文房
4、 紫砂賞器
5、 平定窯 序
臺灣紫砂學者、唐人工藝出版社總編黃健亮先生為本書題寫序言
自序 一本收藏愛好者寫給收藏愛好者的書
圖文部分
紫砂茗壺
1、 明代紫砂壺
2、 清三代紫砂壺
3、 清中紫砂壺
4、 清末、民國紫砂壺
紫砂雅器
1、 紫砂茶葉罐
2、 紫砂茶杯
3、 紫砂文房
4、 紫砂賞器
5、 平定窯
圖錄索引
結束語
書摘/試閱
《紫韻雅集---明清紫砂賞鑒》試讀版
序
一生,總有些收藏。
狹義的收藏大都是具象之物,古董、器物、書籍、字畫之屬;廣義的收藏則包含了抽象的親情、愛情、友情、回憶等等;幾乎所有有形無形的、可寶可惜的、可感可嘆的,通通都是收藏的對象。于是,浮現一個「收藏」的關鍵詞——「情」!
器物本無情,無感無樂,無悲無喜,看盡興亡事,不論是非心,人們于是用了一個無生命的「它」或「it」來稱呼。然而器物又實則是一面鏡子,它的無語總能反射出收藏者的情愫,你越愛它,它就似乎越愛你,「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于是乎,器本無情亦有情,升華為受人寶愛的「她」。
誠然,古物收藏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金錢,但一位收藏家的成果豐碩與否,卻與財力無必然關系,美國著名金融學家約翰馬吉(John Magee)曾說:「金錢不能代表一切。能夠代表一切的,或者說幾乎能夠代表一切的,是人們自我實現的需要。」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的馬斯洛(Abraham Maslow)更認為即使人類的物質需求都獲得滿足了,仍然會產生新的不滿足,這就是對于「求知」和「求美」的需求。當然,對于「知」、「美」的追求是不會有止境的,而古物收藏恰恰滿足了這種深層的「心理需求」與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
既然是古物收藏,必然會面對「真偽」的問題。理論上,「真偽」應該就像「是非黑白」一樣,涇渭分明,含糊不得。然而當我們對一件器物產生情感之后,價值判斷的天平就由「理性」的這端慢慢游移到「感性」的那端。愛物之情往往是沒緣由的,也或者是盲目的,這從來都是一道「選擇題」,不是「是非題」。
這種「欲令智昏」的情況,在兼具「器用」功能的文物,諸如紫砂壺上面特別明顯。曾經看過一段文字:「在收藏的茶具中,有一把從陜西農家淘來的石榴樹蛙壺是我的最愛。……主人只知道是他爺爺的爺爺留下來的,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了。」用此壺泡上西湖龍井「…湯色清洌,幽香四溢。細飲慢啜,甘香而不洌,淡然似無味,稍后,又覺有一種太和之氣,此無味之味,乃至大味也。……朋友們無不驚嘆壺的精美、茶水的純正,紛紛稱贊我的眼光獨特、收藏有道,看著朋友們羨慕的眼光,我的心里樂開了花。」我想,對于紫砂史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石榴樹蛙壺是蔣蓉大師創制于1990年代,作者淘來的壺顯然并非舊物,甚至可能是贗品,但是此壺帶給新主人的飲茶樂趣與廣獲贊譽所滿足的「心理需求」卻是千真萬確的,旁人更是無從置喙,因為「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雖說玩藏之樂在于人與器的互動感應,而不是在于價格的高低貴賤,甚至不在于真偽。然而,在古物收藏的天平上,畢竟還是要從「理性」這一端出發的,《周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因此,對于收藏領域的專業知識一定要時時充實,吸收新知,才能建立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也才能體會到收藏的真正樂趣!若是凡事但求「隨緣」,不求甚解,生冷不忌;或是頑固不化,「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那充其量就只是一個敝帚自珍的器物保存者罷了。
談到近代的紫砂收藏,兩岸三地不乏收藏數百逾千的紫砂大藏家,香港茶具文物館的羅桂祥先生,便是人盡皆知的收藏耆宿。而在紫砂最熾熱的臺灣,更擁有數量驚人的收藏家,許多博物館級的紫砂佳器都隱身在他們的保險庫、陳列室當中。就現實面而言,這些收藏家不但為紫砂市場挹注了豐富的資金,更重要的是透過他們完善的典藏環境,完整保存了多少紫砂精品,維護了這些屬于世世代代中華民族的文化資產。
進入廿一世紀后,文物收藏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隨著拍賣市場漸趨成熟,加上網絡環境帶來的便利,信息流、文物流急速涌動,只要有心、勤快、認真再加上花在刀口上的財力,成為「收藏家」不再是夢想,不必是豪商巨賈,也可以斐然成家。
從云濤兄琳瑯滿目的紫砂藏品中,我們恰恰可以驗證前述的收藏新貌,翻開這本《紫韻雅集》,盡管器物并不盡然「精稀」,更不盡然「全品」,但完全讓人感受到她們的主人已然充分享受到收藏的真趣,這個「真趣」并不是指「所有權」、也不是「增值率」,更不是「炫耀性」,而是一種系統性地「理性」呈現,以及一股出自心靈底蘊的「感性」喜悅!上自明清拾遺,下迄民國佳器,砂壺茶罐、文房雜項一應俱全。云濤兄更對所藏一一評點說明,細數家珍,展現出他對于紫砂收藏的潛心研究與獨到見解,不只為同好提供了審美欣賞,更傳遞了專業知識。從約翰馬吉的理論說,這正是云濤兄「自我實現」的成果。
紫砂之為物,兼具器用與審美功能。動則,傾金注玉,滴露流香;靜則,置諸幾案,生人閑遠之思。人與器的互動感應,紫砂尤勝于他物也。而紫砂真趣,正貴在知器、惜器。不以殘器而見棄,不以價微而輕賤,云濤兄以這本《紫韻雅集》為此作了最佳的實踐與詮釋!
讀其書者,當有知音,是為之序。
黃健亮
一本收藏愛好者寫給收藏愛好者的書
壺緣 從2005年成家立業、事業穩定后的我開始喜歡上茶道,特別是烏龍茶,那醇香悠遠的巖韻讓我留戀往返,忙碌一天以后,無論是自己獨處一室品茗沉思還是兩三好友把茶問道,都是一種身心的愉悅與放松。時間久了對茶本身的好壞乃至用水的講究都多了起來,茶具方面一開始用蓋碗,后聽說紫砂壺泡茶更好,就買了一把一試果然不錯,開始對宜興紫砂另眼相看。家的附近有個花鳥市場,里面有幾家專營紫砂的小店,閑暇之余經常光顧,跟店主聊天了解紫砂的知識,慢慢開是入門、了解、喜愛、收藏紫砂壺。收藏了半年新壺后偶然的機會接觸老紫砂壺(老指的是1949前的紫砂壺),一下就被老紫砂的古樸氣韻所吸引,進而從收藏工藝師的新紫砂壺開始轉向對老紫砂的收藏與研究。
紫泥一粒珠
年代:明
高:16公分
寬:25公分
底款:XX魁制
一粒珠為明代茶壺的傳統樣式,蓋墻與壺底的處理為典型明代特征。身桶為上下和模制成。底款木章,內容:XX魁制。實為研究明代紫砂工藝的好的樣本資料。
小龍蛋壺
年代:明末
高:9公分
寬:12公分
底款:無款
此器為明代墓葬出土器,形式較小,但非墓主人生前所用,也就是所謂的隨葬品。明末江蘇一帶殯葬習俗中燒制大量的隨葬冥器,如茶壺、紫砂罐子。一般做工粗糙、胎土泥化明顯、窯溫不高。這樣的器皿收藏過程中要與使用器有所區分。
閩南習俗中也有紫砂茶器陪葬的風俗,明清時期閩南地區特別是漳浦地區經濟發達,民間飲茶風極盛,孟臣壺,若深杯是茶人的必備之器。中國人的習俗中有視死如生的觀念,所以閩南墓葬的隨葬品中紫砂壺就是常見之物。閩南人并不忌諱用古墓中出土的紫砂壺泡茶,認為地下久埋的紫砂壺陰氣十足有特殊的清涼解毒之功效,所以我們有時能看到出土---傳世—再出土的紫砂壺。
貼花四系背壺
年代:清初
高:20公分
寬:18公分
攜壺也叫穿帶壺、穿帶瓶、背水壺、背壺等。它是典型的泥質制品,其造型的基本特征是:喇叭形口,瘦長鼓腹,腹部有一對環耳。
攜壺流行于宋、遼、金、元、明、清各代,白釉、黃釉、白釉綠彩制品比較常見。攜壺是古陶瓷瓶式,因為壺的兩側有穿帶或繩索的環耳溝漕而得名。
貼花紫砂器在德國德累斯頓(Dresden)博物館類似藏器建檔于公元1721年,可見此類貼花造型紫砂器應不晚于康熙。
貼花四方貼花壺
年代:清初
高:11公分
寬:16公分
此壺造型取材于青銅器造型,四足、嘴、鈕皆螭龍造型,壺身紫泥貼花為水仙圖案,在貼花圖案中并不多見。
壽桃壺
年代:康熙
高:9.5公分
寬:16公分
此壺為光素器、筋紋器、仿生器之集大成者,壺身有八道陰線貫穿上下,整個造型端莊大氣,有如一只燈籠透著喜慶的氣息。壺鈕用仿生的桃枝狀,薄雕兩只壽桃活潑可愛,讓整個茶壺靈動起來。上下合模制成,可惜無款,有些信息無法進一步考證,不禁感嘆:又一無款佳器。
粉彩藍底通景山水酒壺
年代:乾隆
高:12公分
寬:13公分
酒壺在紫砂中并不多見,此壺制作精巧,畫工細致,是難得一見的精品。讓人從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完美的畫面。即將山水相連、境氣貫通的一個整體畫面,美麗的山水不論是正面,還是慢慢地旋轉過去之后,都可以看到。所以這樣的作品只有正面,沒有背面;這樣美麗的山水畫沒有開始,沒有結束。連綿悠長,故意盎然。古時這樣的器具非官宦人家不可用。此壺為歐洲回流。
朱泥將軍壺
年代:乾隆
高:16公分
寬:17公分
底款:山水之中 可以與吟。
將軍壺身桶常見,完整亦難見,何況朱泥,此壺泥色潤澤,壺身有嵌砂裝飾.
粉彩官帽壺
年代:乾隆
高:15公分
寬:15公分
底款:花款
官帽壺顧名思義取其形制命名,兩耳如同古代官員帽子的兩個帽翅,形象活波而不夸張,一道橫梁橫穿左右,壓住蓋子。身部粉彩雅致花卉,以荷花、蘭花、竹子、梅花為裝飾取其清廉、內斂、剛直、孤潔之意,做官如此,做人亦如此。我見過幾只這樣的壺,無不殘破或橫梁、蓋子不全,海外得遇如此好品相且小巧之壺,欣然收藏滿足一個布衣的仕途夢想。
桃形蓋碗壺
年代:乾隆
高:10公分
寬:10公分
蓋款:“亨慎”
杯狀壺身上直下斂。口作葵辨式,對應葵辨式圈足。壺蓋貼塑桃枝為飾,桃實為鈕,造型寫實生動。流上附飾卷草紋。底鈐“亨慎”篆書陽文圓印。
亨慎: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宜興紫砂藝人,佚姓,生卒不詳,工治各式器皿。香港茶具文物館藏有“亨慎貼花夔龍紋碗”一件,制作工整嚴謹,底鈐“亨慎”篆文圓章。亨慎所見傳器多以這種蓋碗壺或茶杯居多,其他款式茶具所見極少,看來也是一位術業有專攻的陶手。
如意三鑲壺
年代:道光
高:9公分
寬:16公分
底款:朱
刻款:如意 春來事事皆如意,笑看梅花茶一壺,二泉
此壺造型取自如意狀,一面詩文一面字畫,詩文面內容:如意 春來事事皆如意,笑看梅花茶一壺,二泉。詩文切壺切茶,另一面是怒放的梅花。造型典雅,詩文優美,刻畫精到,讓人浮想聯翩。三鑲錫包壺多出現在嘉道時期,文人氣息濃郁,多有詩文刻畫,內有紫砂胎適茶,外包錫便于保溫、紫砂胎包錫后技藝失傳,清末后難的一見。雖然錫包壺失去紫砂壺素面素心,溫潤如玉的特點,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仍有其玩味與收藏價值,收藏古壺一味惟實用論就會失去很多的樂趣。
蓋款:赦記紫泥合歡壺
年代:清末
高:6公分
寬:14公分
底款:陽羨邵萊氏制
把款:權寅
蓋款:赦記
權寅陶器店店號印款為“權寅赦記”壺用印款。權寅陶器店創立于光緒十五年( 1890 年),為清末著名制壺藝人邵赦大(權寅)所創立,店面一間,店址蜀山南街。邵赦大先制壺,后經營,所用印款為“權寅赦記”四字楷書方正回紋邊框印,自制壺蓋有邵赦大作者印,訂制壺只在壺底有“權寅赦記”章款。壺身用兩器皿對合而成,所以得名合歡,寓意合而則歡。此壺為清末外銷日本紫砂壺之精品。
雙色木瓜壺
年代:民國
長:
寬:
蓋款:云根
吳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吳芝萊。14歲向汪春榮(生義)學習制陶技藝,與汪寶根、朱可心為師兄弟。1915年,由江蘇宜興利用陶器公司介紹,去山西省平定縣平民陶器工廠人技師,歷時三年,此間不僅傳授紫砂陶的成型技術,還利用炭釉爐試驗燒成的爐均紫砂彩釉陶,成為近代宜興陶藝界向外傳播紫砂技藝的杰出代表之一。
《雙色木瓜壺》是近現代壺藝大師吳云根于20世紀30年代創作的作品。壺高11.8厘米,口徑5.3厘米,容量700亳升。壺蓋內鈐長方形豎寫陽文篆印"云根",印章清晰剛勁。此壺無底印,但在壺體上有民國宜興紫砂名店"陽羨巖如氏"的刻款。 任淦庭在民國時期在毛順興(1937--1953年,宜興鼎山生産陶器商號,店主毛順興,爲當今著名紫砂藝人毛國強之父親.)工作時,蔣永西是其長期搭檔,任畫工好,而蔣永西刀法純熟,故兩人常常合作,由任在胚體上作畫後由蔣刻.作品常落店號或"漱石"款,任自畫自刻的作品,這一時期落款爲"石溪",而蔣永西就落款"巖如".
這是一把雙色紫砂壺,木瓜形的壺體表面涂以段泥,而蓋流把均為紫紅泥。此壺造型生動,工藝高超,流把均做樹樁狀,蓋鈕為木瓜葉三層疊加而成,立體感強,令人叫絕。
清中綠釉紫砂罐
年代:乾隆
長:14
寬:6
此罐小巧可人,通身綠釉。紫砂茶葉罐不在少數,民間多不見其蓋,子母蓋俱全者少之又少。
竹山刻字文碗
年代 :道光
高:5公分
寬:11.5公分
刻款:澄心靜坐,益友清談 竹山
宋代陳直《壽親養老新書》認為人生的十大樂事為: 談義理字,書法帖字,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寓意奕棋。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與古時大有不同,達不到古人的生活情趣,有時也要放慢生活節奏,三五知己品茶論道、談古論今,喜歡玩壺喝茶的人實在是多福多樂之人。
聞記款桃形硯滴
年代:民國
長:6
寬:4
底款:聞記
用巧色泥料做成桃形硯滴,桃枝做出水孔,設計巧妙,制作精良可以亂真。即實用又可把玩。
梅樁筆筒
年代:民國
長:10公分
寬:10公分
該筆筒用泥講究為本色綠泥,筒身采用浮雕技法刻一株老樹,數枝梅花,競相開放,但虬勁之姿極為生動。筆筒著刀洗練,構思的精巧及簡練勁健的刀工,生動地展現了梅花凌霜傲雪的風姿,且不失古樸嫻雅之美,觀之彌足動人,是件難得的案頭玩賞精品。 此筆筒做工精湛,技藝高超,形態栩栩如生,雖無制作者名款,但制作在當時能達到這種境界確非一般藝人所為。
蘇州博物館有類似筆筒,上刻:輕煙佳月夕陽微雪 乙未夏日 少云制
藍釉喜鵲登梅水盂
年代:道光
長:8
寬:4
紫砂胎,內掛白釉,外部是天藍釉上繪喜鵲登梅。寶石藍釉是嘉道時期比較流行的裝飾風格,如常見的寶石藍釉加喜鵲登梅圖案就比較典型,我見過的裝飾圖案用于茶壺、茶杯、筆筒、花瓶、壁瓶、碗、碟子、水盂、鼻煙壺等不勝枚舉。
松樹葡萄筆舔(一對)
年代:康熙
高:0.8公分
寬:9公分
筆舔主要用于毛筆蘸墨后,在一似小盤的器物上把筆尖上的墨抹勻,這一似小盤的器物,就是筆舔。這種筆舔器,小的多,大件的少。小的也就寸余,大的有四五寸長。筆舔在清代雖為實用品,但精品已不再實用,多為收藏品用于觀賞,屬鑒賞品了。筆舔在嘉慶年間與乾隆時期的器形相差不多,基本不是規矩形,而是隨形器,有樹葉形、荷葉形。
鐵畫軒心經缽
年代:民國
高:8公分
寬:14公分
底款:鐵畫軒制
各大寺院都有紫砂制缽的歷史,從清三代一直到民國,打鐵畫軒款的定制缽十分罕見。
清中香爐
年代: 清中
高:8.5公分
寬:12公分
仿明宣德爐之樣式,宣德的命名多以爐耳命名,耳之重要可以見矣,沖耳爐為宣德爐之首型。
如今香道盛行,古爐甚受追捧價格也扶搖直上,吾囊中羞澀恐應付不及,幸得一紫砂香爐,可以焚香以做品茗、聽琴之伴。
清中籃彩蝴蝶牡丹九子盤
高:3公分
直徑:40公分
九子盤按字面的意思來講應該有九件器皿組成的一個盤子。有記載的九子盤的出現應該在清早中期,沒有固定的材料。例如有玉胎的、漆胎的、木胎的、銅胎的、紫砂胎的等等,最常見的應該是瓷胎的。九子盤的形成有它的歷史背景,清朝入關以來國泰民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精神生活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九子盤也在這個時候孕育產生,一般為大戶人家,在過年過節放瓜果時用的。九在中國的數字里有特殊含義,龍生九子,九州天地,九個單件即可獨立又可歸為一體有九九歸一之意,一般的九子盤也不是實用器帶有禮器之意。紫砂胎質九子盤有堆泥的、粉彩、點彩等圖案有山水、花鳥、纏枝蓮、八仙等,因一套難得仿制品極多,常有粉彩皮球紋仿制品或成套或單件出售。此套九子盤結緣于新加坡。
恩
收藏是一種緣分,經歷過歷史長河的古物都是有靈性的,能有幸看到、摸到已是幸運,更何況是擁有。我收藏古壺以來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有這樣機緣收藏到紫砂歷史長河的一滴水、一朵浪花。有了把自己的收藏集結成冊的想法后總是覺得自己的東西還差一些,總是想再多收一點,再多收一件。然而總是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總是覺得還有差距,總是有無盡的目標在前面,自己也總是苦惱不已。有一天我豁然醒悟:縱然自己的這點破爛難登大雅,但是總能代表自己的心路歷程,我只是我把這些收藏點滴告訴大家,奉獻給世界,便是盡到我一個收藏愛好者的心力了,所以才有了這本不成樣子的書。還請各位老師、收藏家、同好不吝賜教,以便我收獲更多的知識。
在此書的最后我還是要表達我的感謝
感謝上天給了我這么好的機會收集到自己喜愛的老紫砂!
感謝我的父母給予的生育、養育之恩,感謝父親王盛義大人為本書題寫書名!
感謝我的愛人李響女士,感謝你在我收藏過程的不停嘮叨給我以壓力,提醒我收藏過程中要量力而行!
感謝我的紫砂導師張文勝先生及同好崔建新先生、賈良先生、劉淦先生,有你們的陪伴我的收藏之路才走的有聲有色!
感謝李誠先生為此書策劃、出版工作付出的辛苦努力!
王云濤 甲午年仲夏于北京紫云閣
序
一生,總有些收藏。
狹義的收藏大都是具象之物,古董、器物、書籍、字畫之屬;廣義的收藏則包含了抽象的親情、愛情、友情、回憶等等;幾乎所有有形無形的、可寶可惜的、可感可嘆的,通通都是收藏的對象。于是,浮現一個「收藏」的關鍵詞——「情」!
器物本無情,無感無樂,無悲無喜,看盡興亡事,不論是非心,人們于是用了一個無生命的「它」或「it」來稱呼。然而器物又實則是一面鏡子,它的無語總能反射出收藏者的情愫,你越愛它,它就似乎越愛你,「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于是乎,器本無情亦有情,升華為受人寶愛的「她」。
誠然,古物收藏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金錢,但一位收藏家的成果豐碩與否,卻與財力無必然關系,美國著名金融學家約翰馬吉(John Magee)曾說:「金錢不能代表一切。能夠代表一切的,或者說幾乎能夠代表一切的,是人們自我實現的需要。」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的馬斯洛(Abraham Maslow)更認為即使人類的物質需求都獲得滿足了,仍然會產生新的不滿足,這就是對于「求知」和「求美」的需求。當然,對于「知」、「美」的追求是不會有止境的,而古物收藏恰恰滿足了這種深層的「心理需求」與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
既然是古物收藏,必然會面對「真偽」的問題。理論上,「真偽」應該就像「是非黑白」一樣,涇渭分明,含糊不得。然而當我們對一件器物產生情感之后,價值判斷的天平就由「理性」的這端慢慢游移到「感性」的那端。愛物之情往往是沒緣由的,也或者是盲目的,這從來都是一道「選擇題」,不是「是非題」。
這種「欲令智昏」的情況,在兼具「器用」功能的文物,諸如紫砂壺上面特別明顯。曾經看過一段文字:「在收藏的茶具中,有一把從陜西農家淘來的石榴樹蛙壺是我的最愛。……主人只知道是他爺爺的爺爺留下來的,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了。」用此壺泡上西湖龍井「…湯色清洌,幽香四溢。細飲慢啜,甘香而不洌,淡然似無味,稍后,又覺有一種太和之氣,此無味之味,乃至大味也。……朋友們無不驚嘆壺的精美、茶水的純正,紛紛稱贊我的眼光獨特、收藏有道,看著朋友們羨慕的眼光,我的心里樂開了花。」我想,對于紫砂史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石榴樹蛙壺是蔣蓉大師創制于1990年代,作者淘來的壺顯然并非舊物,甚至可能是贗品,但是此壺帶給新主人的飲茶樂趣與廣獲贊譽所滿足的「心理需求」卻是千真萬確的,旁人更是無從置喙,因為「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雖說玩藏之樂在于人與器的互動感應,而不是在于價格的高低貴賤,甚至不在于真偽。然而,在古物收藏的天平上,畢竟還是要從「理性」這一端出發的,《周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因此,對于收藏領域的專業知識一定要時時充實,吸收新知,才能建立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也才能體會到收藏的真正樂趣!若是凡事但求「隨緣」,不求甚解,生冷不忌;或是頑固不化,「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那充其量就只是一個敝帚自珍的器物保存者罷了。
談到近代的紫砂收藏,兩岸三地不乏收藏數百逾千的紫砂大藏家,香港茶具文物館的羅桂祥先生,便是人盡皆知的收藏耆宿。而在紫砂最熾熱的臺灣,更擁有數量驚人的收藏家,許多博物館級的紫砂佳器都隱身在他們的保險庫、陳列室當中。就現實面而言,這些收藏家不但為紫砂市場挹注了豐富的資金,更重要的是透過他們完善的典藏環境,完整保存了多少紫砂精品,維護了這些屬于世世代代中華民族的文化資產。
進入廿一世紀后,文物收藏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隨著拍賣市場漸趨成熟,加上網絡環境帶來的便利,信息流、文物流急速涌動,只要有心、勤快、認真再加上花在刀口上的財力,成為「收藏家」不再是夢想,不必是豪商巨賈,也可以斐然成家。
從云濤兄琳瑯滿目的紫砂藏品中,我們恰恰可以驗證前述的收藏新貌,翻開這本《紫韻雅集》,盡管器物并不盡然「精稀」,更不盡然「全品」,但完全讓人感受到她們的主人已然充分享受到收藏的真趣,這個「真趣」并不是指「所有權」、也不是「增值率」,更不是「炫耀性」,而是一種系統性地「理性」呈現,以及一股出自心靈底蘊的「感性」喜悅!上自明清拾遺,下迄民國佳器,砂壺茶罐、文房雜項一應俱全。云濤兄更對所藏一一評點說明,細數家珍,展現出他對于紫砂收藏的潛心研究與獨到見解,不只為同好提供了審美欣賞,更傳遞了專業知識。從約翰馬吉的理論說,這正是云濤兄「自我實現」的成果。
紫砂之為物,兼具器用與審美功能。動則,傾金注玉,滴露流香;靜則,置諸幾案,生人閑遠之思。人與器的互動感應,紫砂尤勝于他物也。而紫砂真趣,正貴在知器、惜器。不以殘器而見棄,不以價微而輕賤,云濤兄以這本《紫韻雅集》為此作了最佳的實踐與詮釋!
讀其書者,當有知音,是為之序。
黃健亮
一本收藏愛好者寫給收藏愛好者的書
壺緣 從2005年成家立業、事業穩定后的我開始喜歡上茶道,特別是烏龍茶,那醇香悠遠的巖韻讓我留戀往返,忙碌一天以后,無論是自己獨處一室品茗沉思還是兩三好友把茶問道,都是一種身心的愉悅與放松。時間久了對茶本身的好壞乃至用水的講究都多了起來,茶具方面一開始用蓋碗,后聽說紫砂壺泡茶更好,就買了一把一試果然不錯,開始對宜興紫砂另眼相看。家的附近有個花鳥市場,里面有幾家專營紫砂的小店,閑暇之余經常光顧,跟店主聊天了解紫砂的知識,慢慢開是入門、了解、喜愛、收藏紫砂壺。收藏了半年新壺后偶然的機會接觸老紫砂壺(老指的是1949前的紫砂壺),一下就被老紫砂的古樸氣韻所吸引,進而從收藏工藝師的新紫砂壺開始轉向對老紫砂的收藏與研究。
紫泥一粒珠
年代:明
高:16公分
寬:25公分
底款:XX魁制
一粒珠為明代茶壺的傳統樣式,蓋墻與壺底的處理為典型明代特征。身桶為上下和模制成。底款木章,內容:XX魁制。實為研究明代紫砂工藝的好的樣本資料。
小龍蛋壺
年代:明末
高:9公分
寬:12公分
底款:無款
此器為明代墓葬出土器,形式較小,但非墓主人生前所用,也就是所謂的隨葬品。明末江蘇一帶殯葬習俗中燒制大量的隨葬冥器,如茶壺、紫砂罐子。一般做工粗糙、胎土泥化明顯、窯溫不高。這樣的器皿收藏過程中要與使用器有所區分。
閩南習俗中也有紫砂茶器陪葬的風俗,明清時期閩南地區特別是漳浦地區經濟發達,民間飲茶風極盛,孟臣壺,若深杯是茶人的必備之器。中國人的習俗中有視死如生的觀念,所以閩南墓葬的隨葬品中紫砂壺就是常見之物。閩南人并不忌諱用古墓中出土的紫砂壺泡茶,認為地下久埋的紫砂壺陰氣十足有特殊的清涼解毒之功效,所以我們有時能看到出土---傳世—再出土的紫砂壺。
貼花四系背壺
年代:清初
高:20公分
寬:18公分
攜壺也叫穿帶壺、穿帶瓶、背水壺、背壺等。它是典型的泥質制品,其造型的基本特征是:喇叭形口,瘦長鼓腹,腹部有一對環耳。
攜壺流行于宋、遼、金、元、明、清各代,白釉、黃釉、白釉綠彩制品比較常見。攜壺是古陶瓷瓶式,因為壺的兩側有穿帶或繩索的環耳溝漕而得名。
貼花紫砂器在德國德累斯頓(Dresden)博物館類似藏器建檔于公元1721年,可見此類貼花造型紫砂器應不晚于康熙。
貼花四方貼花壺
年代:清初
高:11公分
寬:16公分
此壺造型取材于青銅器造型,四足、嘴、鈕皆螭龍造型,壺身紫泥貼花為水仙圖案,在貼花圖案中并不多見。
壽桃壺
年代:康熙
高:9.5公分
寬:16公分
此壺為光素器、筋紋器、仿生器之集大成者,壺身有八道陰線貫穿上下,整個造型端莊大氣,有如一只燈籠透著喜慶的氣息。壺鈕用仿生的桃枝狀,薄雕兩只壽桃活潑可愛,讓整個茶壺靈動起來。上下合模制成,可惜無款,有些信息無法進一步考證,不禁感嘆:又一無款佳器。
粉彩藍底通景山水酒壺
年代:乾隆
高:12公分
寬:13公分
酒壺在紫砂中并不多見,此壺制作精巧,畫工細致,是難得一見的精品。讓人從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完美的畫面。即將山水相連、境氣貫通的一個整體畫面,美麗的山水不論是正面,還是慢慢地旋轉過去之后,都可以看到。所以這樣的作品只有正面,沒有背面;這樣美麗的山水畫沒有開始,沒有結束。連綿悠長,故意盎然。古時這樣的器具非官宦人家不可用。此壺為歐洲回流。
朱泥將軍壺
年代:乾隆
高:16公分
寬:17公分
底款:山水之中 可以與吟。
將軍壺身桶常見,完整亦難見,何況朱泥,此壺泥色潤澤,壺身有嵌砂裝飾.
粉彩官帽壺
年代:乾隆
高:15公分
寬:15公分
底款:花款
官帽壺顧名思義取其形制命名,兩耳如同古代官員帽子的兩個帽翅,形象活波而不夸張,一道橫梁橫穿左右,壓住蓋子。身部粉彩雅致花卉,以荷花、蘭花、竹子、梅花為裝飾取其清廉、內斂、剛直、孤潔之意,做官如此,做人亦如此。我見過幾只這樣的壺,無不殘破或橫梁、蓋子不全,海外得遇如此好品相且小巧之壺,欣然收藏滿足一個布衣的仕途夢想。
桃形蓋碗壺
年代:乾隆
高:10公分
寬:10公分
蓋款:“亨慎”
杯狀壺身上直下斂。口作葵辨式,對應葵辨式圈足。壺蓋貼塑桃枝為飾,桃實為鈕,造型寫實生動。流上附飾卷草紋。底鈐“亨慎”篆書陽文圓印。
亨慎: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宜興紫砂藝人,佚姓,生卒不詳,工治各式器皿。香港茶具文物館藏有“亨慎貼花夔龍紋碗”一件,制作工整嚴謹,底鈐“亨慎”篆文圓章。亨慎所見傳器多以這種蓋碗壺或茶杯居多,其他款式茶具所見極少,看來也是一位術業有專攻的陶手。
如意三鑲壺
年代:道光
高:9公分
寬:16公分
底款:朱
刻款:如意 春來事事皆如意,笑看梅花茶一壺,二泉
此壺造型取自如意狀,一面詩文一面字畫,詩文面內容:如意 春來事事皆如意,笑看梅花茶一壺,二泉。詩文切壺切茶,另一面是怒放的梅花。造型典雅,詩文優美,刻畫精到,讓人浮想聯翩。三鑲錫包壺多出現在嘉道時期,文人氣息濃郁,多有詩文刻畫,內有紫砂胎適茶,外包錫便于保溫、紫砂胎包錫后技藝失傳,清末后難的一見。雖然錫包壺失去紫砂壺素面素心,溫潤如玉的特點,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仍有其玩味與收藏價值,收藏古壺一味惟實用論就會失去很多的樂趣。
蓋款:赦記紫泥合歡壺
年代:清末
高:6公分
寬:14公分
底款:陽羨邵萊氏制
把款:權寅
蓋款:赦記
權寅陶器店店號印款為“權寅赦記”壺用印款。權寅陶器店創立于光緒十五年( 1890 年),為清末著名制壺藝人邵赦大(權寅)所創立,店面一間,店址蜀山南街。邵赦大先制壺,后經營,所用印款為“權寅赦記”四字楷書方正回紋邊框印,自制壺蓋有邵赦大作者印,訂制壺只在壺底有“權寅赦記”章款。壺身用兩器皿對合而成,所以得名合歡,寓意合而則歡。此壺為清末外銷日本紫砂壺之精品。
雙色木瓜壺
年代:民國
長:
寬:
蓋款:云根
吳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吳芝萊。14歲向汪春榮(生義)學習制陶技藝,與汪寶根、朱可心為師兄弟。1915年,由江蘇宜興利用陶器公司介紹,去山西省平定縣平民陶器工廠人技師,歷時三年,此間不僅傳授紫砂陶的成型技術,還利用炭釉爐試驗燒成的爐均紫砂彩釉陶,成為近代宜興陶藝界向外傳播紫砂技藝的杰出代表之一。
《雙色木瓜壺》是近現代壺藝大師吳云根于20世紀30年代創作的作品。壺高11.8厘米,口徑5.3厘米,容量700亳升。壺蓋內鈐長方形豎寫陽文篆印"云根",印章清晰剛勁。此壺無底印,但在壺體上有民國宜興紫砂名店"陽羨巖如氏"的刻款。 任淦庭在民國時期在毛順興(1937--1953年,宜興鼎山生産陶器商號,店主毛順興,爲當今著名紫砂藝人毛國強之父親.)工作時,蔣永西是其長期搭檔,任畫工好,而蔣永西刀法純熟,故兩人常常合作,由任在胚體上作畫後由蔣刻.作品常落店號或"漱石"款,任自畫自刻的作品,這一時期落款爲"石溪",而蔣永西就落款"巖如".
這是一把雙色紫砂壺,木瓜形的壺體表面涂以段泥,而蓋流把均為紫紅泥。此壺造型生動,工藝高超,流把均做樹樁狀,蓋鈕為木瓜葉三層疊加而成,立體感強,令人叫絕。
清中綠釉紫砂罐
年代:乾隆
長:14
寬:6
此罐小巧可人,通身綠釉。紫砂茶葉罐不在少數,民間多不見其蓋,子母蓋俱全者少之又少。
竹山刻字文碗
年代 :道光
高:5公分
寬:11.5公分
刻款:澄心靜坐,益友清談 竹山
宋代陳直《壽親養老新書》認為人生的十大樂事為: 談義理字,書法帖字,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寓意奕棋。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與古時大有不同,達不到古人的生活情趣,有時也要放慢生活節奏,三五知己品茶論道、談古論今,喜歡玩壺喝茶的人實在是多福多樂之人。
聞記款桃形硯滴
年代:民國
長:6
寬:4
底款:聞記
用巧色泥料做成桃形硯滴,桃枝做出水孔,設計巧妙,制作精良可以亂真。即實用又可把玩。
梅樁筆筒
年代:民國
長:10公分
寬:10公分
該筆筒用泥講究為本色綠泥,筒身采用浮雕技法刻一株老樹,數枝梅花,競相開放,但虬勁之姿極為生動。筆筒著刀洗練,構思的精巧及簡練勁健的刀工,生動地展現了梅花凌霜傲雪的風姿,且不失古樸嫻雅之美,觀之彌足動人,是件難得的案頭玩賞精品。 此筆筒做工精湛,技藝高超,形態栩栩如生,雖無制作者名款,但制作在當時能達到這種境界確非一般藝人所為。
蘇州博物館有類似筆筒,上刻:輕煙佳月夕陽微雪 乙未夏日 少云制
藍釉喜鵲登梅水盂
年代:道光
長:8
寬:4
紫砂胎,內掛白釉,外部是天藍釉上繪喜鵲登梅。寶石藍釉是嘉道時期比較流行的裝飾風格,如常見的寶石藍釉加喜鵲登梅圖案就比較典型,我見過的裝飾圖案用于茶壺、茶杯、筆筒、花瓶、壁瓶、碗、碟子、水盂、鼻煙壺等不勝枚舉。
松樹葡萄筆舔(一對)
年代:康熙
高:0.8公分
寬:9公分
筆舔主要用于毛筆蘸墨后,在一似小盤的器物上把筆尖上的墨抹勻,這一似小盤的器物,就是筆舔。這種筆舔器,小的多,大件的少。小的也就寸余,大的有四五寸長。筆舔在清代雖為實用品,但精品已不再實用,多為收藏品用于觀賞,屬鑒賞品了。筆舔在嘉慶年間與乾隆時期的器形相差不多,基本不是規矩形,而是隨形器,有樹葉形、荷葉形。
鐵畫軒心經缽
年代:民國
高:8公分
寬:14公分
底款:鐵畫軒制
各大寺院都有紫砂制缽的歷史,從清三代一直到民國,打鐵畫軒款的定制缽十分罕見。
清中香爐
年代: 清中
高:8.5公分
寬:12公分
仿明宣德爐之樣式,宣德的命名多以爐耳命名,耳之重要可以見矣,沖耳爐為宣德爐之首型。
如今香道盛行,古爐甚受追捧價格也扶搖直上,吾囊中羞澀恐應付不及,幸得一紫砂香爐,可以焚香以做品茗、聽琴之伴。
清中籃彩蝴蝶牡丹九子盤
高:3公分
直徑:40公分
九子盤按字面的意思來講應該有九件器皿組成的一個盤子。有記載的九子盤的出現應該在清早中期,沒有固定的材料。例如有玉胎的、漆胎的、木胎的、銅胎的、紫砂胎的等等,最常見的應該是瓷胎的。九子盤的形成有它的歷史背景,清朝入關以來國泰民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精神生活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九子盤也在這個時候孕育產生,一般為大戶人家,在過年過節放瓜果時用的。九在中國的數字里有特殊含義,龍生九子,九州天地,九個單件即可獨立又可歸為一體有九九歸一之意,一般的九子盤也不是實用器帶有禮器之意。紫砂胎質九子盤有堆泥的、粉彩、點彩等圖案有山水、花鳥、纏枝蓮、八仙等,因一套難得仿制品極多,常有粉彩皮球紋仿制品或成套或單件出售。此套九子盤結緣于新加坡。
恩
收藏是一種緣分,經歷過歷史長河的古物都是有靈性的,能有幸看到、摸到已是幸運,更何況是擁有。我收藏古壺以來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有這樣機緣收藏到紫砂歷史長河的一滴水、一朵浪花。有了把自己的收藏集結成冊的想法后總是覺得自己的東西還差一些,總是想再多收一點,再多收一件。然而總是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總是覺得還有差距,總是有無盡的目標在前面,自己也總是苦惱不已。有一天我豁然醒悟:縱然自己的這點破爛難登大雅,但是總能代表自己的心路歷程,我只是我把這些收藏點滴告訴大家,奉獻給世界,便是盡到我一個收藏愛好者的心力了,所以才有了這本不成樣子的書。還請各位老師、收藏家、同好不吝賜教,以便我收獲更多的知識。
在此書的最后我還是要表達我的感謝
感謝上天給了我這么好的機會收集到自己喜愛的老紫砂!
感謝我的父母給予的生育、養育之恩,感謝父親王盛義大人為本書題寫書名!
感謝我的愛人李響女士,感謝你在我收藏過程的不停嘮叨給我以壓力,提醒我收藏過程中要量力而行!
感謝我的紫砂導師張文勝先生及同好崔建新先生、賈良先生、劉淦先生,有你們的陪伴我的收藏之路才走的有聲有色!
感謝李誠先生為此書策劃、出版工作付出的辛苦努力!
王云濤 甲午年仲夏于北京紫云閣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