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滿額折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身處滾滾紅塵、渴盼順流至海,
你得學會調適你的心,讓「欲」合理、有分寸──

敏銳地覺察自身、環境、人事的互動變化因緣,
在每一念、每一個當下,反省、節制、修訂、選擇……
事業、家庭、修道、理想無不在此「覺知」當中!

儘管字數不多,它教導的卻是最直捷的道路!
它是──《佛說四十二章經》

從「欲」入手,把「我」看破放下,心哪還會不安呢?
欲壑難填──人對權力、美色、金錢的追求,每個時代都是很一致的。佛法的修行是要將智慧融入生活當中,而「欲」就是影響我們判斷力、蒙蔽心智的重要因素。其實,「欲」不是好壞問題,牽涉更多的,是人情與人性。
《佛說四十二章經》短短42則語錄,就有18則是關於「欲」的對治,與「欲」相關的「愛」、「情」也輪番出現,是修行的重要入手處。經文中所談「斷欲去愛」、「道人見欲,必當遠之」、「當捨愛欲」,要斷除欲望、要遠離誘惑,甚至還要「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不跟異性說話往來——這對古今社會來說都不算容易吧。難道佛教要大眾過起與世隔絕、茅棚深山的生活?
作者長年從事佛陀教育的推廣,有許多處理與回應人們修行、生活問題的經驗。她主張,宗教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生活型態。佛法要有益於人,首要有不急求證果解脫,不急往淨土極樂;應先具備正確的知見,在紛擾的紅塵中,安定自己的心、增長智慧與慈悲,善待一切因緣。

東漢傳入中土,宋代以後成為禪門人手一冊的日用經典
經文簡要,融通佛教精義,實踐者能得佛法修行概要!
《佛說四十二章經》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部經典,傳入時間在東漢明帝時期。其體裁從形式上看來,像是佛陀在同一時間內所講的,其實是由後人從佛經裡一段一段、一則一則摘錄蒐集而成。
全經共42章,文體簡潔不冗長。內容包括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涵蓋佛法的大綱。特色是強調實踐,經文精簡扼要,掌握了佛教最主要的內容。
《佛說四十二章經》經題7字,便含蘊了這樣的意義:以42段佛陀講述的經文,總攝佛法大義。若能通曉此經,並且照著去實踐,也能得佛法修行的概要,是佛教重要的教典之一。

作者簡介

釋悟因
 悟因長老尼,現任香光尼僧團方丈、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
 法師早年出家,受學於白聖長老、明宗法師、天乙法師。秉持佛門女眾可以有更大的發揮與奉獻潛能的信念,於西元1980年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並接引尼僧共住、共修、共學。1985年尼僧大眾共識成熟,乃標舉香光尼僧團,與僧伽大眾共同推動佛教的社會教化工作。至今弟子與學生皆稟承法師「讓佛教回到教育崗位」的理念住持、弘化一方。
 法師屢次受邀至三壇大戒會場講戒,1996年受「西方尼僧戒律生活營」之請,於印度菩提伽耶為來自英、美等17國的八十餘位尼眾講比丘尼戒,並鼓勵藏系與南傳的西方尼眾建立「比丘尼僧團」。
 法師對比丘尼戒律的研究理論和實務兼備,更深具僧團運作的實際應用經驗,是以登門請益的比丘尼不絕於途,常常鼓勵尼眾要獨立、好學,開創屬於比丘尼的天空。
 著有《點石集》《掬水集》《以是因緣》《CHOOSING SIMPLICITY: A Commentary on the Bhikshuni Pratimoksha》。

名人/編輯推薦

人生指引 ◎釋悟因
本書是整理民國一〇一年,我在台北印儀學苑的講座內容。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先講《金剛經》、《華嚴經》這類大眾熟悉的經典,卻先選擇了《佛說四十二章經》這第一部被翻譯成漢文的經典?正因為是第一部被翻譯的經典,而且是本語錄,這就形成一個很有趣的探問——當僧人來到沒有佛法的區域,為什麼選擇了佛陀這四十二則教示?因此,閱讀《佛說四十二章經》時,不能不將這樣的探問,作為貫穿這部經的一條線路,進入認識《佛說四十二章經》的特出之處。
《佛說四十二章經》短短四十二則語錄,就有十八則是關於「欲」的對治。其中「欲」字共出現廿二次,與「欲」相關的,「愛」字出現十四次,「情」字有四次。本經怎麼談「欲」的呢?如「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看來「愛欲」對修道或生活有很大的不良影響。應該怎麼處理呢?經裡談到要「斷欲去愛」、「道人見欲,必當遠之」、「當捨愛欲」,要斷除欲望、要遠離誘惑,甚至還要「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不跟異性說話往來——這樣的作法不說現代社會,在禮法甚嚴的古代,男女之大防,應該也不容易。難道佛教要大眾過起與世隔絕、茅棚深山的生活?
不是這樣的,你必須再更細膩閱讀,探究「欲」從何發起?「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欲」是從心而起,在面對不同種類、程度的「欲」,「心」的狀態,應該如何?本經以琴聲為例,琴弦調得太緊太鬆都不能發出悅耳的聲音,「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調適說的是什麼?就是「中道」的練習。
「中道」不是一加一除以二,也不是絕對的好或壞,這過程就像「猶木在水,尋流而行」——命運裡有許多誘惑、困惑,所謂「人生實難,大道多歧」,挑戰與意外更是常態。在滾滾紅塵中,要能順流至海——必須學會「調適」心,讓「欲」合理、有分寸。修行的關鍵點,就在心的覺知。覺知,更具體的說法是,敏銳地覺察自身、環境、人事的互動變化因緣,在每一念、每一個當下,反省、節制、修訂、選擇——修道如此,發展事業、經營家庭,乃至個人理想的實踐,都是在覺知中,才能逐漸完成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存在意義。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人對權力、美色、金錢的追求,每個時代都是很一致的。「欲」不是好壞問題,牽涉更多的,是人情與人性。因此,本經談「欲」,是有很深刻的寓意。而這或能解釋了為何《佛說四十二章經》是第一部傳入漢地的經典。因此,我從「欲」字這條線路,指出《佛說四十二章經》所具備的前瞻性、現實性、參考性,是值得社會裡各階層、行業、身分的人詳細研讀、體會、實踐。而讀完本書,你還可以再用功、精進,讓自己從這四十二則的格言中再增上,誠如本書的期待,「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目次

前言‧傳入漢地的第一部佛經
序分‧原來是這樣
第1章‧出家證果:真正的出家
第2章‧斷欲絕求:欲望,都不要嗎?
第3章‧割愛去貪:愛與欲使人愚昧
第4章.善惡並明: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第5章‧轉重令輕:轉心轉念最重要
第6章‧忍惡無瞋:到這裡就停止吧!
第7章‧惡還本身:不收別人的辱罵之禮
第8章‧塵唾自污:自作自受
第9章‧返本會道:如何求道?
第10章‧喜施獲福:愈給,得愈多
第11章‧施飯轉勝:心有多大,功德就有多大
第12章‧舉難勸修:人生的二十種考驗
第13章‧問道宿命:重點在清淨自心
第14章‧請問善大:什麼最善?什麼最大?
第15章‧請問力明:忍最得力,心淨最明
第16章‧捨愛得道:愛的提昇
第17章‧明來暗謝:光明來了,黑暗就不見了
第18章‧念等本空:真正的自由
第19章‧假真並觀:世間的真實
第20章‧推我本空:青山不礙白雲飛
第21章‧名聲喪本:名聲的背後
第22章‧財色招苦:財色如刀上蜜
第23章‧妻子甚獄:給相愛的對方一點空間
第24章‧色欲障道:色欲要自我管理
第25章‧欲火燒身:不當的色欲會傷害自己
第26章‧天魔嬈佛:何來「女神」?
第27章‧無著得道:通過障礙的心法
第28章‧意馬莫縱:不要相信自己
第29章‧正觀敵色:你是我的姐妹
第30章‧欲火遠離:剛開始就要注意
第31章‧心寂欲除:不受欲望的驅使
第32章‧我空怖滅:一直在變的「我」
第33章‧智明破魔:勇敢面對自己
第34章‧處中得道:過與不及都不好
第35章‧垢淨明存:也要鍛煉
第36章‧輾轉獲勝:人生最難得的是……
第37章‧念戒近道:走在佛道
第38章‧生即有滅:人命在呼吸間
第39章‧教誨無差:法無高下
第40章‧行道在心:呷菜不懂理,像牛啃草皮
第41章‧直心出欲:覺察、抽離、不陷溺
第42章‧達世知幻:通達世間的真假
流通分‧精進,不要停止

書摘/試閱

【第七章】惡還本身:不收別人的辱罵之禮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
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
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 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 * * * *
有人聽說佛陀持守正道,行大仁慈,就來咒罵佛陀。「佛默不對」,佛陀沒有回應,等對方罵完、發洩完了,反問他:「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如果你送禮物給人,對方不接受,你怎麼辦?「禮歸子乎」,禮物還是歸你嗎? 那人回答說:「歸矣!」
佛陀說:「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你今天罵我,想把災禍加在我身上,但我不接受;你自己帶來的災禍,就回到你自己身上了!
佛陀接著說:「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聲跟響相應;影跟形不離,「終無免離」是說彼此是離不開的。這叫「相應原理」。
最後,佛陀再次勸誡「慎勿為惡」! 對方以咒罵送給我們,如果自己跟著起瞋心,豈不是跟對方跳起雙人舞,將惡納在己身了嗎? 如果有人氣洶洶來找你,當下要謹慎,靜下來,不跟他相應;用慈悲沈靜的眼光看著他,對方會慢慢地安靜下來。如果有人要打你,趕快逃,不要一直站在那邊讓他打。
我們要送別人什麼禮物呢?——自己會想收的禮物,才送;自己不想收的,就不要送。如果自己的善心,人家不理解,不要生氣,趕快觀照自己的心,知道自己在修行,不要再造業!


【第十一章】施飯轉勝:心有多大,功德就有多大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
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 * * * *
「施飯轉勝」的「勝」字指功德的大小,「飯」在這裡作動詞用,「供養」的意思。
文中從百、到千、到萬……數目字一直累進,境界也在累進。供養一個善人比供養一百個惡人功德大;供養一千個善人不如供養一個持五戒者。持五戒者行無畏施,讓別人沒有恐懼,幫助他人認真修行。
供養一萬個持五戒的人,不如供養一個須陀洹。五戒者還沒有證入聖人之流。「須陀洹」,進入聖人的初階,稱為「初果」。
供養一百萬個須陀洹果,不如供養一位斯陀含。「斯陀含」,進入聖人的第二階,稱為「二果」。供養千萬個斯陀含,不如供養一位阿那含。「阿那含」,進入聖人的第三階,稱為「三果」。供養一億個阿那含果,不如供養一個阿羅漢。「阿羅漢」,進入聖人的第四階,稱為「四果」。
階次愈來愈高,煩惱斷得愈多;阿羅漢的煩惱斷盡無餘。
供養十億個阿羅漢果,不如供養一個辟支佛。
辟支佛與阿羅漢,二者的目標都在滅盡煩惱,解脫三界的生死流轉。不同在於悟道的方法是「他悟」或「自悟」。「阿羅漢」等四果聖人,是從聽聞佛陀教法而悟道,這叫「他悟」,由別人開啟而悟道。「辟支佛」不從他悟,他看到世間現象,就體悟緣起、證悟道果,所以稱為「獨覺」或「緣覺」。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具獨覺根性,如果他沒有遇到佛陀,繼續修行也能成就辟支佛。
聲聞與辟支佛,合稱「二乘」。與二乘相對的,是以佛果為目標的「菩薩乘」。
「菩薩乘」,不急求斷煩惱、證涅槃。位階分為十,由初地、二地、三地……到十地。從斷煩惱來說,初地等於聲聞初果,八地等於阿羅漢果。「菩薩乘」與「二乘」一樣
要斷除煩惱,但他對眾生有更大的悲憫心,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因此供養百億辟支佛,不如供養三世諸佛。三世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諸佛。
經文最後說:供養千億三世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佛是佛道究竟圓滿、功德很大的修行者;竟然還有比佛更大的? 那是什麼意思?
「無念無住無修無證」,和第二章的「無念無作,非修非證」意義相似。
從數量的差異,從百、千、萬……;或對象從惡人、善人、持五戒者……阿羅漢、辟支佛、三世諸佛等不同——福田有差別,果報就會有差別。就像田地有肥沃和貧瘠,收成就有優劣;受供養者的「修德」有功德差別,布施者的福德也就跟著有別。所以叫「施飯轉勝」。
供養惡人,很慈悲;但供養聖人,不是更好? 世人行布施,是有這些差別心的。有一個笑話,說看待人有大小眼:「茶,泡茶,泡好茶;坐,請坐,請上坐。」依施主的身分、地位、層級,給予不同的待遇。
修德有高下,而性德平等。「無念無住無修無證」就在說受施對象的「性德」,從惡人到善人、持五戒者、阿羅漢、辟支佛、三世諸佛,性德平等。揭示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真理。達摩與梁武帝的對話說明了這點——佛性平等無差別:達摩祖師從海路來中國。
當時,梁武帝建都南京,他去見梁武帝。梁武帝問達摩:「我從登基以來,建了很多佛寺,度了很多僧人,有沒有功德?」達摩回答:「沒有功德。」達摩的回答給了梁武帝一記棒喝,也成了千古的公案。建造佛寺讓大眾共修,為什麼沒有功德呢? 從業果來說,當然會有回報,然而從「稱性而修」的立場來說,達摩祖師的意思——若回到身心本然的狀態來說,那可是不增不減啊! 本然的心性,像一個圓滿的鏡子,照見惡人,其心本然;照見善人,其心本然。心性平等,沒有垢穢差別!
此外,中國流傳一則文殊菩薩化身貧女化緣的故事,也說明性德平等的道理:
有一座佛寺,每年舉辦無遮大會——不分僧俗、貴賤,也不分男女老幼,凡是來赴齋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齋食。有一天,一個貧女帶著兩個小孩和一隻狗去趕齋。寺裡的和尚打三份菜給她,就母子三人,一人一份。貧女說:「我的狗也要吃。」和尚勉強再打一份齋食。貧女又說:「我腹中還有一個孩子,也要分一點食。」和尚生氣了,說:「你貪求無厭,肚裡的孩子還沒生,哪裡需要食物?」就喝令她離開。貧女被訶斥就轉身離開。但是在轉身之間,貧女忽然化身為文殊菩薩;狗子就是青毛獅座騎;兩個孩子是文殊菩薩的左右侍者。並且留下一偈:「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是我超三界,卻被阿師嫌!」
和尚才明白文殊菩薩示現宣說無分別心的道理。大人、小孩、懷孕的胎兒、狗,不去計較功德大小,當下的心念是對生命的關懷。狗是三惡道眾生,也要吃;孕中的胎兒也要吃,是媽媽替他吃,此時此刻確實是需要食物。當下的決定,是讓自己心安!
這心安之法就叫「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也就是最大的布施——布施時「三輪體空」,與佛性相應,就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隨心量有多大,功德就有多大。
儒家有一句話叫「中庸在己」。《中庸》講的道理處處離不開「己」,如果沒有這個「己」,知道「中庸」的又是誰呢? 佛家講「中道」,中道在哪裡? 追求心安自在!
禪修時,如果父母生病了,要照顧老人家呢? 還是要繼續禪修? 沒有絕對的標準。當下以智慧去抉擇、衡量,讓自己心安!
印度甘地為大眾做了許多事,還是有人把他暗殺了;美國林肯為黑人爭取自由,也被暗殺了。從差別相來說,世間永遠存在不對稱。甘地說:「我要爭老百姓受教育的機會、工作的機會,不是為了我本人,因為當大家都有時,我一定可以分到一份。」
爭取每一個人平等的對待,這是從本性心地來說,求自己心安自在。
三時繫念疏文:「大圓滿覺,應跡西乾,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修慈悲心,擴大心量,大到可以包容太虛,包容萬事萬物。以供養佛的心意供養所有眾生,從善意的角度讓自己心安,心有多大,功德就有多大!


【第十六章】捨愛得道:愛的提昇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覩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 * * * *
章題「捨愛得道」中的「愛」字,指的是經文中「人懷愛欲,不見道者」的「愛欲」。
愛欲就像文中形容的:「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把一缸清水,用手攪和成濁水,大家臨著水面,都無法望見自己的影像。人懷愛欲,心中懷著想要的東西,可能是人或事、物。「濁興」,濁浪翻騰,心念像海浪翻滾無法平靜,就不能見道。
「愛」和「愛欲」是不一樣。「愛」,是你需要伴侶相互支持、相互成就,並且愛屋及烏,愛你的孩子、家人。而「愛欲」,更多的是佔有、執著,有的人甚至「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形成操控。太激烈的愛欲,是比較麻煩。
「愛欲」,在一般的情況,指讓人心有所偏好,選擇性的喜歡與不喜歡。若是夫妻之間,感情好的時候,彼此愛得不得了;吵起架來談離婚,談的都是分財產的問題,甚至連鍋碗瓢盆都分。不禁讓人感慨:「問天下愛是何物? 情是何物?」
佛經認為人的投胎,是從愛欲而生。投胎之前,會先看到爸爸媽媽在做愛,女生常常會對爸爸好一點;男生比較喜歡媽媽。這是「愛欲」。
「愛」有小愛、大愛,西方宗教非常重視愛,叫「永不止息的愛」。一般人愛子女、伴侶、家庭、鄰居、同胞、國家︙︙不同對象有不同的感情世界。「愛」不是固定不變,也並非只是單向的。必須不斷培養,與伴侶互動,到成為志同道合的同修,意見不合時,相互容忍,成為一種責任、理性的愛。這才是真正的「愛」。
眾生也叫做「有情」,要捨棄的是愛欲,而不是愛。人,不能絕情、無情。
《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是從小愛發展成慈愛、大愛。除了愛自己的家人;也愛一切的眾生;愛我們的環境。即使智慧還不夠,也能把自己的慈悲心轉化、放大。
「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要去除的是「垢」,捨棄愛欲之「垢」,放下私我佔有的愛,昇華成對眾生平等無私的愛。大乘的修法,所以能夠得度,是讓自己的修行擴大,包納一切眾生,願意彼此分享、平衡、和諧共處。得道的「道」,在無我、無私的慈悲,這叫「菩提心」。


【第二十三章】妻子甚獄:給相愛的對方一點空間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 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 * * * *
章題:「妻子甚獄」。「獄」這個字很有意思,左右各一個犬字,中間一個言字。
望文會意,就是兩隻狗互相吠來吠去,叫「獄」。為什麼「妻子甚於牢獄」呢? 在同一個屋簷下,夫妻天天吵鬧,這是比牢獄還更堅固的地方。
這裡只提妻子,似乎是對男士說的;但丈夫對女子而言,也同樣甚於牢獄。雙方中間有個「言」字,互相指責、互相抱怨,誰都不讓誰,活像在悲慘的地獄;有的傾訴愛意,對方沒有傾聽,也是冰凍、孤獨的牢獄。
俗語說:「夫妻床頭吵床尾和。」三天兩頭吵架,門關起來在房間裡面吵,吵不出個所以然。吵架成了夫妻相處的模式,有的竟也甘之如飴。
我出家後,住高雄興隆寺。有一天家裡來電話說爸爸得了高血壓,我搭火車上台北看他。看來似乎還好,我就南返。在回程途中,家裡就通知我:「爸爸已經不行了。」
我說:「怎麼可能! 我早上還跟他講再見呢!」還沒踏入佛寺,爸爸已經走了!
我回家去辦法事,看媽媽悶悶不樂,就安慰媽媽:「你跟爸很會吵架,爸爸走了,你不是解脫了嗎?」一段時間以後,媽媽心平氣和地說:「你沒有結婚,不知道夫妻不是只有在房間裡,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們很孝順,也很貼心,我眼睛一眨,你們就知道我需要什麼,很快都幫我辦好。但我實在不快樂! 嫁人,就是天天有人陪你吵架,你爸爸過世以後,都沒有人跟我鬥嘴!」媽媽很懷念從前的日子。她還說了一段往事:「我煮菜時,你們都不敢批評;你爸爸挑東挑西,我就知道他要吃什麼,『煮食』就會改善!」
這些是母親跟我說的。我不曉得夫妻的生活是不是都這樣,一直吵架、拌嘴,不知道在吵些什麼,就連溫柔一點說話都很困難。「甚獄」,比在監獄還不好過,旁人都看不下去了,當事人卻自有一套存活的道理。我知道母親的料理一直在精益求精,也只有她知道父親要吃什麼。
爸媽在家裡拌嘴,做兒女的看到了,只要雙方說話不是太兇狠,就不用理它,隨他們拌嘴;若是看到兒子媳婦在拌嘴,當長輩的也不需插嘴,讓他們兩個打情罵俏。不論怎麼吵,「離婚」這個詞,千萬不要說出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顏如玉指的是美貌佳人,相當經文中的「妻子」;黃金屋就是豐富的財物,相當經文中的「宅舍」。心思繫在妻子、丈夫,或舍
宅、錢財等等,所受的禁錮比牢獄還堅固。牢獄還有釋放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何時才能遠離這種繫念呢?
「情愛於色,豈憚驅馳?」欲界眾生為了情愛,為了所愛的先生、妻子、家庭、錢財、宮殿、房舍等,無限投入與付出,無論多麼辛勞奔波,都不會推辭或逃避。這情況,經文以兩個譬喻形容:「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
好像在虎口下生存,隨時有被吞噬的危險,而眾生甘之如飴;又好像自願投到泥沼裡,愈陷愈深,這就叫做「凡夫」。
「透得此門,出塵羅漢。」能夠看得透徹並超越這些繫念,就是個出塵的阿羅漢。
這是用聲聞阿羅漢的角度來看待世間凡情。佛法的修學,有時從無常道、出塵羅漢道,也就是「出離」的法門,來引導眾生遠離煩惱。
在世間,即使恩愛的夫妻也常常會患得患失,陷入「求不得」中,例如:希望對方溫柔一點、體貼一點等等,有時相互指責、要求,在恩恩怨怨裡過一生。
從聲聞道的角度來看,「投泥自溺」,不如參透繫縛、拉開距離,給對方一點空間。
這是修道——兩性交往,宜參透的菩薩道。這一章裡有很多修法的層次,更要細心體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