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滿額折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農業與工業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該書稿是作者1945年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的翻譯版,此書可以說是第一部試圖從歷史上和理論上比較系統地探討農業國工業化,即農業國家或者經濟落后的國家,實現經濟起飛和經濟發展的學術專著。其中有些理論直到20世紀60年代、70年代甚至80年代,才為西方經濟學界逐漸認識。全書共分六章,并有附錄兩則,這兩則附錄是作者對“工業”和“農業”所作的深層次探討的基本概念。書中比較系統地論證了農業與工業分別在農業國工業化過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發展過程中互為條件和相互制約的動態關系。

作者簡介

張培剛(1913.7-2011.11),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國經濟學家,被認為是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張培剛1934年畢業于國立武漢大學經濟系,194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回國后歷任國立武漢大學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顧問及研究員、華中工學院建院籌備委員會委員兼基建辦公室主任、華中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教授等職。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獲得哈佛經濟專業最佳論文獎,并列為《哈佛經濟叢書》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哈佛大學出版社總編輯邁克爾·費希爾(Michael Fisher)曾盛贊,該書是叢書中最具影響力的巨著之一。

本書被國際經濟學界認為是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之作,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統用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來探討農業國的工業化問題的著作。著名學者梁小民認為,張培剛在本書中主張把農業作為產業的一部分,要求把農業和工業作為整體來發展,而不是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觀點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劉易斯更具前瞻性。對于我們如何推進城鎮化進程仍有借鑒意義。

目次

農業與工業化》的來龍去脈

農業國工業化理論概述

導論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述評
第一節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第二節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第三節 區位理論分析方法
第四節 分析方法評論

第二章 農業與工業的相互依存關系
第一節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一、人口與食糧
農業與工業化》的來龍去脈

農業國工業化理論概述

導論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述評
第一節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第二節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第三節 區位理論分析方法
第四節 分析方法評論

第二章 農業與工業的相互依存關系
第一節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一、人口與食糧
二、食糧與經濟活動的區位化
三、收入與對糧食的需要
第二節 聯系因素之二:原料
一、加速原理與周期變動
二、原料成本與工業區位
第三節 聯系因素之三:勞動力
一、人口與勞動力供給
二、人口的職業轉移——勞動力自農村轉入工商業以及自工商業轉入農業
第四節 農民作為買者與賣者
一、農民作為買者
二、農民作為賣者

第三章 工業化的理論
第一節 工業化與產業革命
第二節 工業演進中的發動因素與限制因素
一、發動因素:企業創新管理才能及生產技術
二、限制因素:資源及人口
第三節 工業化的類型
一、工業化的開始
二、工業化的程序和階段
三、工業化的速度

第四章 工業化對于農業生產的影響
第一節 工業發展與農業改良
第二節 當作生產單位的農場
第三節 農業機械化
一、機械化的方式
二、機械化的條件
三、機械化對于生產的影響
第四節 農作方式的重新定向
第五節 農業在整個經濟中的地位

第五章 工業化對于農場勞動的影響
第一節 關于“補償作用”(Compensatory Effects)的諸種學說
第二節 勞動在農業收入中所得的份額
第三節 勞動力從農場到工廠的轉移
一、關于行業間及區域間勞動力轉移的學說
二、機器代替農場勞動力
三、工業對于農場勞動力的吸引和吸收

第六章 農業國的工業化
第一節 農業與中國的工業化
一、簡釋
二、農業在工業化中的作用
三、農業上的調整
第二節 從工業國到農業國的資本移動
第三節 農業國與工業國之間的貿易
一、農業與工業之間貿易的特征和轉變
二、農業國與工業國的貿易條件
三、農業國工業化對于老工業國的影響

結語
一、工業的發展與農業的改革及改良

書摘/試閱

以下內容摘自《農業與工業化》一書:

 

 

經濟發展的真諦——再為大哥序

——張五常

經濟發展學(Economic Development,內地稱發展經濟學)是二戰后的一門新學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很熱門,但無數論著皆廢物,到六十年代后期就不再風行了。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增長理論(Growth Theory),以數學模型處理,倡導者主要是麻省理工的一些大師,但因為資本累積(capital accumulation)的處理失當,對經濟發展的解釋也令人失望。

二戰后,相對上美國是天下大富,舉世對美元的需求甚殷,那所謂“美元短缺”(dollar shortage)的話題持續了近二十年。斯時也,不少國家赤貧,尤其是亞洲及非洲的。美國既富且強,其對外資助(foreign aid)成為某些大學的課題,受惠的窮國恍若求乞討飯吃,其實惹來的是貪污。昔日的窮國,不少一直窮到今天。

當年美國游客或大兵所到之處有如太子出巡,眼睛長在額頭上,美國本土的人也看不過眼,因而有“丑陋的美國人”(the ugly American)這個稱呼。歧視的行為不論,美國人一般是值得我們欣賞的。我贊賞那里的朋友多過贊賞中國人。經濟發展學是在二戰后亞洲、非洲等國家窮得要命的日子中冒升起來的。長貧難顧,持久地賑濟不是辦法,怎樣才可以使一個窮國發展起來呢?

一九五九年,二十四歲,我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本科。當時經濟發展學是大熱門,一九六年我開始選修,六一年進入研究院后繼續,以這專題作為博土選修的四個題材之一。教這專題的主要是RE鮑德溫(REBaldwin),哈佛出身,也在哈佛教過。哈佛當時出版的《經濟學季刊)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是刊登最多關于經濟發展的學報。

鮑德溫教價格理論,也教經濟發展,教得詳細清楚,而他自己是經濟發展學的一個中堅人物。他提供的讀物表詳盡,而他對讀物的理論技術闡釋得非常清晰,同學們皆說難得一見。但鮑德溫比阿爾欽客氣,沒有痛下批評,只是說那些理論沒有驗證過,不知是否可靠。當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系的過人之處,是老師們重視驗證假說。他們自己驗證不多,但鼓勵學生做。這鼓勵影響了我頻頻驗證的學術生涯,今天回顧匆匆半個世紀了。

當年經濟發展學的課程讀物表很一致。觸發整個課題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拉格納·納克斯(Ragnar Nurkse)一九五三年的一本小書,提出惡性循環。他人跟著的主要題材包括隱匿性失業(disguised unemployment)、雙層經濟(dual economy)、投資準則(investment criteria)、平衡與不平衡增長(balanced vs unbalanced growth)、內性外部性(externality)等,皆謬論也!這里要特別一提的,是源自庇古的內生外部性在經濟發展學走紅,主要是起于英國的米德爵士(JEMeade)一九五二年發表的一篇關于蜜蜂采蜜與傳播花粉的文章。內在外部性的胡鬧一九六年被科斯斬了一刀,跟著一九七年我補踩一腳。至于蜜蜂的故事,則被我一九七三年寫進神話去。

我要到二二年才有機會讀到張培剛大哥一九四九年出版的《農業與工業化》這本重要的書。這本書早于納克斯的四年,而大哥論文的完工時日是早出八年了。大哥的論文算是經濟發展學的開山鼻祖嗎?以時日算應該是,因為這是最早的牽涉到一個貧窮的農業國家應該怎樣發展才對的論著。但論到傳統的經濟發展學,大哥的書可不是鼻祖:如果當年研究經濟發展的有三幾個人注意大哥之作,這門學問不會搞得一團糟!跟納克斯相比,大哥之作高出太多了。跟當年我背得出來的經濟發展論著相比,大哥之作高出更多。

大哥勝出有三個原因。其一是他寫好論文時是三十二歲,超齡!(我寫好《佃農理論》時是三十一歲,也超齡。)美國博士平均約二十七歲。我說過經濟是老人的學問。除非走純理論的路,以什么方程式推理的,有關真實世界的經濟學多長幾年有大著數。其二是大哥寫論文時,我在上文提到的經濟發展學還沒有出現,因而沒有受到胡說八道的污染。

其三最重要。大哥幼小時在中國的農村長大,做過放牛、砍柴、栽秧等粗活,而后來在武漢大學畢業后參與過中國農業的實地調查研究。這是說,在一九四一年獲庚款進入哈佛研究院之前,大哥不僅是個中國的農業專家,而且深知中國窮人的生活及意識是怎么樣的。相比起來,西方從事經濟發展研究的學者對落后之邦的農民生活一無所知,只是胡亂地猜測下筆。我知道納克斯是個正人君子的學者,但他只到亞洲的窮國游覽了一個月,其他的倡導經濟發展學的根本沒有到過。我的老師鮑德溫當年無從肯定西方的經濟發展理論有多少斤兩,直認不知落后國家的真實情況。今天的同學如果能找時間細讀大哥的《農業與工業化》,會察覺到雖然這本書征引西方的論著既廣且博,也處理得非常用心,但字里行間大哥的思維是環繞著他早年在中國農村的觀察與體會。

大哥比我年長二十二歲。當他像天之驕子那樣在哈佛拼搏時,我正在廣西跟著母親逃難,在連稀粥也沒有得吃的日子中也像大哥幼時那樣,在農村做放牛、砍柴等粗活。我對中國貧苦農民的認識與體會當然遠不及大哥,但有一整年差不多餓死的日子,對中國農作有深刻的體會。這親歷其境的經驗讓我二十多年后寫《佃農理論》的第八章時,面對亞洲的農業數據,腦子里看到一幅一幅滿是血淚的圖畫,于是按著這些畫面推理發揮。后來赫舒拉發告訴我,阿爾欽讀這章后跑到他的辦公室去,說終于讀到一篇好論文。再后來芝加哥大學的基爾·約翰遜讀了這第八章后,邀請我在那里教了一個學期農業經濟。這里要說的重點,是大哥和我的經驗顯示著實地觀察很重要。沒有農村放牛的經歷我寫不出《佃農理論》,而大哥也不會寫出《農業與工業化》。

回頭說經濟發展學,大哥之幸是沒有受到廢物的污染,我之幸是晚了大哥二十年,什么是廢物多了人知道,而到了60年代中期,經濟發展要講制度的運作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系的明顯想法。一九六年科斯發表他的大文,一九六一年施蒂格勒發表他的訊息費用,一九六二年阿羅發表他的收錢困難。這些都重要,但當年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阿爾欽在課堂上對產權的口述傳統。更重要是一九六四年起,阿師讓我隨時跑進他的辦公室去研討。我當時的意識,是制度對經濟發展有決定性作用,而制度的問題是權利界定與交易費用的問題。阿師當時反對我在產權與交易費用這些方面寫博士論文——他認為太困難,成功機會甚微,應先找較易的,拿了博士再作打算。我不接受這勸導,認為除了產權及交易費用經濟學老生常談的很沉悶。再兩年的尋尋覓覓,我一腳踏中佃農問題,推敲出來的重要收獲是合約理論的發展了。

提到這些,因為要問當年的經濟發展學得到的是些什么呢?地球上從來沒有一個窮國因為西方這門學問的提點而發展起來。日本在六十年代經濟起飛時,西方的經濟發展專家感到奇哉怪也,急忙創立那些不知所謂的日本模式。印度的經濟發展學專家多得很,而盡管這些年該國頻頻報喜,到過那里的朋友皆搖頭嘆息。中國的崛起是另一回事,這些年把老外嚇得要命。西方的經濟發展學說可以解釋中國的奇跡嗎?要看你怎樣算。

大哥一九四五年的博士論文詳盡地解釋了農業與工業化的關系,同時指出了這關系的體現是農業國家要發展起來不能避免的過程。我一九六七年的博士論文指出清楚界定權利與減低交易費用對經濟發展很重要,四十一年后發表的《中國的經濟制度》是《佃農理論》的延伸,不僅解釋了大哥早就希望的經濟發展,也解釋了中國。不是事后孔明:我在一九八一年就準確地推斷了中國會走的路,連一些細節也預先寫了出來。可以這樣說吧,能成功地解釋一個大國從赤貧到小康的經濟發展例子,以農業與工業化的關系為大前提及以交易費用與合約選擇的理論作解釋,走在前頭的經濟學者只有大哥和我這兩個人,無疑也是經濟發展的學問,但跟傳統的是兩回事。

哈佛當年給大哥一個博士論文獎沒有判錯,但大哥之作的影響力甚微是悲劇。為什么后者會是這樣呢?一個解釋是經濟學者對真實世界的觀察不重視。另一個解釋,不好說也要說,是因為大哥是中國人。在美國的大學之內種族歧視較少,但不能說不存在,尤其是大哥親歷其境的六十多年前。就是到了二十年后我出版《佃農理論》這本書,算是有點影響主要是因為有兩章先刊登在大名的學報上:第二章一九六八年發表于《政治經濟學報》之首;第四章一九六九年發表于《法律經濟學報》之次。書中其他較為重要的地方——關于中國的農業經驗——從那時到今天基本上沒有人讀。讀理論本身的不少,但批評多得我一律懶得回應。算是我歧視他們吧。今天我的佃農理論還在,昔日批評的人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炎黃子孫在西方受到歧視有些屬咎由自取,有些怎樣也說不過去。我的取向是一笑置之。但我認為那所謂崇洋媚外,或炎黃子孫喜歡把西方的名校大師之見看做高深學問或不敢貶低,可能是在西方飽受冷眼的效果——多半是在大學之外的。我說過,中國三十多年來出現的經濟增長奇跡,可取的政策一律是中國人自己想出來的,而劣策則全部是進口貨。我對西方經濟學不以為然的言論說得多了,這里不再說,但希望大哥的書這次重印,可讓同學們知道從中國輸出求學的經濟學者的思想,因為經歷不同,際遇有別,在經濟發展學而言,比起西方是遠有過之的。

張五常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月蝕之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