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莫家店:短篇小說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60 元優惠價
:90 折 234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迎娶隊伍熱熱鬧鬧地吹鑼打鼓,小鎮沿岸的「莫家瓷器」張燈結綵。頭戴絲絨碗帽的十三歲小新郎與鳳冠霞帔的新娘素真交拜結為夫妻。四年後素真生下唯一的兒子。原本歌舞昇平的世界,瘟神突然肆無忌憚地襲擊這片土地,小鎮頓時成為死城。終究莫家的第三代獨苗也夭折了,緊接著公公、婆婆、丈夫相繼倒下,一個接一個告別人間……
看大難不死的素真如何痛定思痛,放下哀傷重新開業,獨力撐起莫家門庭,又將其發揚光大!
本書特色
作者以輕鬆的筆法撰寫歷史經歷,讓後人知道,那一代人有過怎樣的生活。
看大難不死的素真如何痛定思痛,放下哀傷重新開業,獨力撐起莫家門庭,又將其發揚光大!
本書特色
作者以輕鬆的筆法撰寫歷史經歷,讓後人知道,那一代人有過怎樣的生活。
作者簡介
李安娜,1947年生。1969年下鄉當知青,在當地教過七年書;1980年到香港,做過女工和文員。退休後始敲打鍵盤重拾文字,以筆名笨鳥撰寫博客,雜文隨筆刊載菲華世界日報,小說、散文、詩歌登載該報文藝副刊。
目次
序/瞿少華
遙遠的莫家店
鷺江孤雁
山鄉日記
山鄉紀事
深山孤雁
江城麗人
書摘/試閱
小鎮臨海處有一條街,街道從南至北兩面店鋪鱗次櫛比,客舍、酒樓、茶肆、典當、五金、藥材、布匹各類門面,瓷器、籐器、玻璃、裁縫、鐵匠、銅鎖各款舖子,乃至米、麵、油、鹽、洋油及打棉績各式作坊,甚至棺材壽衣舖,無一不有,氣派繁華不已。街道正中最熱鬧的路段,面東占據兩個鋪位的「莫家瓷器」張燈結綵。大門上新貼著醒目的一副對聯寫道:
一世良緣同地久
百年佳偶共天長
迎娶隊伍遠遠地鑼鈸鎖吶吹打而至,十三歲的小新郎頭戴絲絨碗帽,帽子正中嵌一方漢白玉,頸項後掛著條胖辮子,身穿曲襟背心織綿花袍,底著緞帶扎腳褲,腳上一雙厚底靴子。小家伙一路走走跳跳地玩耍,吵吵嚷嚷地鬧騰,直至被他母親半恐嚇半哄騙地拖到大紅花轎前。好在媒婆是見慣世面的,左手攙扶新嫁娘的右臂,右手稍稍鬆緩她的紅蓋頭,新娘即時撩起自己的裙褂,依傍媒人迅捷跨過火盆進入內屋大堂。
小新郎腳下雖穿靴子仍嫌個頭矮,一對新人男低女高被木偶式地按頭,拜過天地、祖先和父母,然後盈盈互拜,再喝杯合巹酒。鳳冠霞帔的新娘給擁入新房,耐心枯坐等待新郎來挑蓋頭。洗耳恭聽杯盤交錯,猜枚喧囂之聲不斷,眾人吃飽喝足方一一作別。酒席收盤賓客散去,一時間庭院沉寂,廳堂上紅燭高照,郎君卻遲遲未入洞房,可歎奶聲奶氣的小女婿早早打起瞌睡,一嘴涎沬地伏在母親床上。洞房花燭千金一宵,傻小子竟然死乞賴白不肯放開母親的大枕頭,最後被老媽子強行抱起來,塞到大他四歲的新娘子素貞懷中。
婚前一直有尿床記錄的曾祖父在新嫁娘的照料下成長,夥計三天兩頭看到頭家娘素貞趕太陽曬被褥,褥墊上一幅幅地圖定然是小丈夫的光榮業績。光陰荏苒,幾年後丈夫終於長大了,即使沒有接受性教育也懂得做其男人。婚後四年,曾祖母素貞生下她唯一的兒子。
新娘外家經商,人長的窈窕標緻,凝脂肌膚鵝蛋臉,長長的眉眼,濃密黑亮的一頭長髮梳成辮子盤到腦後。素貞不僅健美而且聰明,粗通文墨也識計數,別看她裹著小腳,裡裡外外一把手。孩子略微長大,公公婆婆便把店鋪交給媳婦管理,兩人樂得帶著孫子往茶樓泡茶講古化仙去。在遙遠的京城,皇太后早已頒布退位詔書,皇城上的旌旗頻頻更換,而南方的老百姓依然生活在皇帝的影子下,男人長衫馬褂,瓜皮帽下拖著條大辮子;女人寬大的裙褂下,搖曳著三寸金蓮。
原本一派歌舞昇平的世界,叫無聲無息殺到的可惡瘟神毀了。沒有人知道疫症究竟從哪一天開始,第一個遭災的又是哪一個。就像海浪漲潮沖至岸邊,潮落時海水漫過的鹽碱灘塗,蔓延之處荒涼狼藉不堪。或許始自遠方來的流浪者,將瘟疫傳到周邊的鄉鎮,染至街頭乞丐,而後殃及鎮上居民。
一日爺爺奶奶拖著孫子上茶館,吃飽喝足下樓來,老人照常打賞給等在門外的乞丐一些銅板,小孫子將手中的碗糕遞給一個流浪漢。當晚孩子又拉又吐,為娘的急忙叫人背孩子上醫館,其時方知等待看病的早已擠滿醫館內外。自此瘟神肆無忌憚地襲擊這片土地,往日嘈雜的街市顧客幾乎絕跡,家家閂門閉戶,處處迷漫藥草的苦澀味,小鎮頓時成為死城。
素貞關上店門全心全意照顧親人。女人親手煎好藥茶,用筷子潷去渣滓,調好冷熱灌入小兒口中,轉過身孩子渾身顫抖,剛喝下的湯藥全噴射出來,枕頭被褥盡濕。如是重複,幾服藥一點也無法停留腹中。折騰數日,眼看懷中的寶貝往日明亮的大眼逐漸失去神彩,眼窩深陷骨瘦如柴,親娘心如刀割。素貞夜夜焚香頌經,磕頭祈求菩薩保佑,情願自減陽壽予兒子,終究未能留住孩子。
第三代獨苗夭折了,緊緊抱著兒子的屍體縮在牆角,淚水打濕孩子的面龐和僵硬的小手,任誰也勸不了摟緊愛子不肯放手的娘。而死神尚未走遠,緊接著公公、婆婆、丈夫相繼倒下,一個接一個地告別人間。「我的兒啊!我的兒啊!」婦人哭天搶地撕心裂肺一再昏厥,她哀號的是心肝寶貝兒子,丈夫公婆的死對之似乎已沒有更多感覺,喪子之痛令她瀕臨崩潰的邊緣。
廳堂擺放四具可怕的大小棺材,沒有舉行喪禮,沒有僧尼唸佛,沒有誰來告別,左鄰右舍皆具相似的命運,外地人根本不敢靠近死城。粗蔴孝衣裹住年輕孱弱的新寡,白布條下是死灰蒼白的面容,未亡人漸漸流乾了淚,活像個紙人祭品。供桌上的白蠟燭閃爍著微光,影子映照在牆上仿如鬼影幢幢,冥紙的灰燼漫天飛揚。
未有離棄的一名老夥計張羅買了塊墳地。素貞原以為自己終將追隨一家人而去,吩咐給自己留一個空穴。親人下葬那天雲霧散開陽光和煦,白色雛菊在野地裡怒放。許是命不該絕,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女人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命運殘酷地將之留在人世。孤苦伶仃的日子裡,陪伴女主人的是因往日善行佛寺高僧饋贈的一部佛經,日日茹素夜夜抄讀,借以麻醉痛苦超度亡人,寄託無盡的哀思。
當小鎮再次甦醒過來時,大難不死的曾祖母痛定思痛,放下哀傷重新開業,獨力撐持起莫家門庭。素貞變賣了娘家陪嫁的首飾,招請帳房、夥計和老媽子,親自指揮裝修店鋪門面。鎮上居民時常看到小腳女人爬上梯子,向夥計示範油漆和裝潢技巧,「莫家瓷器」大招牌油的鋥亮。
待生意走上正軌,曾祖母用老屋契作典當,以低廉的價格買下隔壁結業的舖子連同後面住家,開了家雜貨舖。瓷器店的粗瓷瓦罐搬了過去,再添些塗料、油漆、小件農具及各式日用雜物。鎮上和周邊農村的人口迅速恢復增長,人們逐漸習慣上街購物,而非翹首等待貨郎擔。「莫家雜貨」幾乎壟斷了遠近的生意,業務日趨興旺。
家族中人關心起素貞來了。有日船老大七斤從老家江城帶來兩位客人,老者頭髮眉毛業已斑白,另一位中年人模樣甚為英俊。
「您是三叔公?」女主人熱情地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一邊示意夥計斟茶,一邊噓寒問暖。「一路舟車勞頓,辛苦啦!」
「侄媳婦,你真有本事啊!」老者被素貞攙扶著,三個門面的前舖後居、樓上樓下參觀一輪後,由衷地贊歎。
晚間店鋪打烊後,女老闆請兩位貴客坐上首,與店夥計共圍一桌,頻頻舉酒敬客。三杯下肚,老者坦然道明來意,身為族長肩負著同宗委託,關心族人原本義不容辭。
「侄媳婦,我很為死去的親人感激你!咱明人不說暗話,如今莫氏這一支不幸剩下你一個女人,我只想聽你一句心裡話。你年紀輕輕理當再婚,絕對沒有人敢反對,假如已有意中人,老叔公願為你主婚。惟有一點,他日若生育,頂給莫家一名兒子,這個要求不算過分吧。」客人捋了捋稀疏的鬍子,呷上一口醇酒。
女主人立即回話道:「叔公的好意侄媳婦心領了,只是親人忍心拋下素貞而去,我心已死,別說未曾想再醮之事,更無所謂意中人。」
「咱們鄉例亦有小叔代兄之誼,若有合適人選或者可以考慮……」老者沉吟一下,投向那同來的中年人一眼,不知是徵求其贊同或另有他意。
聰明的素貞豈能不明白老人的意思?她連眉梢亦不掃那男人一眼,自顧自猛喝一杯,鏗鏘有力答曰:「三叔公請放一百個心,這裡所有的人均可見證。素貞生為莫家人,死是莫家鬼,有我在莫家生意在,莫家瓷器始終姓莫!」
送走了兩位族人,素貞又把心思撲到生意上去了。這些年生意特好,兩家店鋪都賺了錢。女掌櫃決定暫不贖回房契,思想先搞點別的生意做。未嫁在家時常聽老爹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娘家一直經營漁業生意,素貞果斷地買下兩條漁船,交由兄弟去打理。這一來二去曾祖母素貞的名氣漸大了,鎮上誰不曉年輕漂亮的寡婦素貞?商會有什麼決策便請莫家老闆去開會商討,組織戲社、賑災救濟等公益事業也找她捐款,慷慨解囊已成為莫家年終結算的一項固定支出。
商會裡有些生意人三妻四妾的,仍明裡暗裡獻殷勤,圖的什麼呢?素貞心裡明鏡似的。她總是以小腳做推託,讓大夥計代替老闆出去應酬。曾祖母是個有主見的人,私底下在考慮一項計畫,物色自己將來的依傍。這並非說,她想找男人做靠山。公公乃大男人,鬥不過命去了;丈夫是小男人,也養不住去了;好男人誰又肯倒插門?自己掐指算一算,快三十囉。古人語:「女人三十爛茶渣」,即便有人娶你他又貪圖些什麼?除非保證替他生幾個牛高馬壯的兒子,否則日後他亦大有藉口收小妾。莫家需要兒子來繼承香燈,可是兒子可靠嗎?自己親生的也未必,莫道別人生的!她決意買個童養媳親自調教,期望小時候貼心的女兒長大成為孝順的媳婦,還是女兒可靠。素貞委托了薦人館,卻不好明確指示應聘者需具備什麼條件,只能親自過目。聰穎的女子心中有數:太小的需等她長大;太大的已難調教;老實的嫌其笨拙;聰慧的怕太狡黠。如是等了兩三年,終於撞上了有緣分的―母女的緣分。
一天媒人領著個約八、九歲的女孩來到莫家瓷器店。小姑娘很清瘦,胳臂和腿都沒長肉,尖尖的下巴,牙齒有洞正換乳齒,眉眼倒是很清秀,頭髮也挺濃密。素貞撩起女孩的長褲,探視了腳的大小,方才放下心來,心下明瞭是她了。
「叫啥名?」主人問。
「留香。」女孩直視女掌櫃的眼睛,清晰地回答。
「這丫頭忒①1大膽!」媒人自作聰明搶白了一句,似乎怪罪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丫頭理應低聲下氣嘛。
「噓!」素貞豎起食指阻止媒人,又問女孩道:「姓啥?」
「以前姓楊……」小姑娘仍然抬起頭,思索的眼神好像在問,以後該姓啥?
「吳嫂!」素貞呼老媽子出來。「給小姐準備洗頭洗澡水,帶她去自己的房間。新衣服都在衣櫃內。」
吳嫂十九歲守寡,半輩子打住家工攢錢,兒子十六歲上給他討了一房媳婦,豈知婆媳不合,索性死心塌地跟莫家過日子。曾祖母叫她拿零錢打發媒人,說等會自己去跟她老闆結帳。
一世良緣同地久
百年佳偶共天長
迎娶隊伍遠遠地鑼鈸鎖吶吹打而至,十三歲的小新郎頭戴絲絨碗帽,帽子正中嵌一方漢白玉,頸項後掛著條胖辮子,身穿曲襟背心織綿花袍,底著緞帶扎腳褲,腳上一雙厚底靴子。小家伙一路走走跳跳地玩耍,吵吵嚷嚷地鬧騰,直至被他母親半恐嚇半哄騙地拖到大紅花轎前。好在媒婆是見慣世面的,左手攙扶新嫁娘的右臂,右手稍稍鬆緩她的紅蓋頭,新娘即時撩起自己的裙褂,依傍媒人迅捷跨過火盆進入內屋大堂。
小新郎腳下雖穿靴子仍嫌個頭矮,一對新人男低女高被木偶式地按頭,拜過天地、祖先和父母,然後盈盈互拜,再喝杯合巹酒。鳳冠霞帔的新娘給擁入新房,耐心枯坐等待新郎來挑蓋頭。洗耳恭聽杯盤交錯,猜枚喧囂之聲不斷,眾人吃飽喝足方一一作別。酒席收盤賓客散去,一時間庭院沉寂,廳堂上紅燭高照,郎君卻遲遲未入洞房,可歎奶聲奶氣的小女婿早早打起瞌睡,一嘴涎沬地伏在母親床上。洞房花燭千金一宵,傻小子竟然死乞賴白不肯放開母親的大枕頭,最後被老媽子強行抱起來,塞到大他四歲的新娘子素貞懷中。
婚前一直有尿床記錄的曾祖父在新嫁娘的照料下成長,夥計三天兩頭看到頭家娘素貞趕太陽曬被褥,褥墊上一幅幅地圖定然是小丈夫的光榮業績。光陰荏苒,幾年後丈夫終於長大了,即使沒有接受性教育也懂得做其男人。婚後四年,曾祖母素貞生下她唯一的兒子。
新娘外家經商,人長的窈窕標緻,凝脂肌膚鵝蛋臉,長長的眉眼,濃密黑亮的一頭長髮梳成辮子盤到腦後。素貞不僅健美而且聰明,粗通文墨也識計數,別看她裹著小腳,裡裡外外一把手。孩子略微長大,公公婆婆便把店鋪交給媳婦管理,兩人樂得帶著孫子往茶樓泡茶講古化仙去。在遙遠的京城,皇太后早已頒布退位詔書,皇城上的旌旗頻頻更換,而南方的老百姓依然生活在皇帝的影子下,男人長衫馬褂,瓜皮帽下拖著條大辮子;女人寬大的裙褂下,搖曳著三寸金蓮。
原本一派歌舞昇平的世界,叫無聲無息殺到的可惡瘟神毀了。沒有人知道疫症究竟從哪一天開始,第一個遭災的又是哪一個。就像海浪漲潮沖至岸邊,潮落時海水漫過的鹽碱灘塗,蔓延之處荒涼狼藉不堪。或許始自遠方來的流浪者,將瘟疫傳到周邊的鄉鎮,染至街頭乞丐,而後殃及鎮上居民。
一日爺爺奶奶拖著孫子上茶館,吃飽喝足下樓來,老人照常打賞給等在門外的乞丐一些銅板,小孫子將手中的碗糕遞給一個流浪漢。當晚孩子又拉又吐,為娘的急忙叫人背孩子上醫館,其時方知等待看病的早已擠滿醫館內外。自此瘟神肆無忌憚地襲擊這片土地,往日嘈雜的街市顧客幾乎絕跡,家家閂門閉戶,處處迷漫藥草的苦澀味,小鎮頓時成為死城。
素貞關上店門全心全意照顧親人。女人親手煎好藥茶,用筷子潷去渣滓,調好冷熱灌入小兒口中,轉過身孩子渾身顫抖,剛喝下的湯藥全噴射出來,枕頭被褥盡濕。如是重複,幾服藥一點也無法停留腹中。折騰數日,眼看懷中的寶貝往日明亮的大眼逐漸失去神彩,眼窩深陷骨瘦如柴,親娘心如刀割。素貞夜夜焚香頌經,磕頭祈求菩薩保佑,情願自減陽壽予兒子,終究未能留住孩子。
第三代獨苗夭折了,緊緊抱著兒子的屍體縮在牆角,淚水打濕孩子的面龐和僵硬的小手,任誰也勸不了摟緊愛子不肯放手的娘。而死神尚未走遠,緊接著公公、婆婆、丈夫相繼倒下,一個接一個地告別人間。「我的兒啊!我的兒啊!」婦人哭天搶地撕心裂肺一再昏厥,她哀號的是心肝寶貝兒子,丈夫公婆的死對之似乎已沒有更多感覺,喪子之痛令她瀕臨崩潰的邊緣。
廳堂擺放四具可怕的大小棺材,沒有舉行喪禮,沒有僧尼唸佛,沒有誰來告別,左鄰右舍皆具相似的命運,外地人根本不敢靠近死城。粗蔴孝衣裹住年輕孱弱的新寡,白布條下是死灰蒼白的面容,未亡人漸漸流乾了淚,活像個紙人祭品。供桌上的白蠟燭閃爍著微光,影子映照在牆上仿如鬼影幢幢,冥紙的灰燼漫天飛揚。
未有離棄的一名老夥計張羅買了塊墳地。素貞原以為自己終將追隨一家人而去,吩咐給自己留一個空穴。親人下葬那天雲霧散開陽光和煦,白色雛菊在野地裡怒放。許是命不該絕,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女人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命運殘酷地將之留在人世。孤苦伶仃的日子裡,陪伴女主人的是因往日善行佛寺高僧饋贈的一部佛經,日日茹素夜夜抄讀,借以麻醉痛苦超度亡人,寄託無盡的哀思。
當小鎮再次甦醒過來時,大難不死的曾祖母痛定思痛,放下哀傷重新開業,獨力撐持起莫家門庭。素貞變賣了娘家陪嫁的首飾,招請帳房、夥計和老媽子,親自指揮裝修店鋪門面。鎮上居民時常看到小腳女人爬上梯子,向夥計示範油漆和裝潢技巧,「莫家瓷器」大招牌油的鋥亮。
待生意走上正軌,曾祖母用老屋契作典當,以低廉的價格買下隔壁結業的舖子連同後面住家,開了家雜貨舖。瓷器店的粗瓷瓦罐搬了過去,再添些塗料、油漆、小件農具及各式日用雜物。鎮上和周邊農村的人口迅速恢復增長,人們逐漸習慣上街購物,而非翹首等待貨郎擔。「莫家雜貨」幾乎壟斷了遠近的生意,業務日趨興旺。
家族中人關心起素貞來了。有日船老大七斤從老家江城帶來兩位客人,老者頭髮眉毛業已斑白,另一位中年人模樣甚為英俊。
「您是三叔公?」女主人熱情地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一邊示意夥計斟茶,一邊噓寒問暖。「一路舟車勞頓,辛苦啦!」
「侄媳婦,你真有本事啊!」老者被素貞攙扶著,三個門面的前舖後居、樓上樓下參觀一輪後,由衷地贊歎。
晚間店鋪打烊後,女老闆請兩位貴客坐上首,與店夥計共圍一桌,頻頻舉酒敬客。三杯下肚,老者坦然道明來意,身為族長肩負著同宗委託,關心族人原本義不容辭。
「侄媳婦,我很為死去的親人感激你!咱明人不說暗話,如今莫氏這一支不幸剩下你一個女人,我只想聽你一句心裡話。你年紀輕輕理當再婚,絕對沒有人敢反對,假如已有意中人,老叔公願為你主婚。惟有一點,他日若生育,頂給莫家一名兒子,這個要求不算過分吧。」客人捋了捋稀疏的鬍子,呷上一口醇酒。
女主人立即回話道:「叔公的好意侄媳婦心領了,只是親人忍心拋下素貞而去,我心已死,別說未曾想再醮之事,更無所謂意中人。」
「咱們鄉例亦有小叔代兄之誼,若有合適人選或者可以考慮……」老者沉吟一下,投向那同來的中年人一眼,不知是徵求其贊同或另有他意。
聰明的素貞豈能不明白老人的意思?她連眉梢亦不掃那男人一眼,自顧自猛喝一杯,鏗鏘有力答曰:「三叔公請放一百個心,這裡所有的人均可見證。素貞生為莫家人,死是莫家鬼,有我在莫家生意在,莫家瓷器始終姓莫!」
送走了兩位族人,素貞又把心思撲到生意上去了。這些年生意特好,兩家店鋪都賺了錢。女掌櫃決定暫不贖回房契,思想先搞點別的生意做。未嫁在家時常聽老爹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娘家一直經營漁業生意,素貞果斷地買下兩條漁船,交由兄弟去打理。這一來二去曾祖母素貞的名氣漸大了,鎮上誰不曉年輕漂亮的寡婦素貞?商會有什麼決策便請莫家老闆去開會商討,組織戲社、賑災救濟等公益事業也找她捐款,慷慨解囊已成為莫家年終結算的一項固定支出。
商會裡有些生意人三妻四妾的,仍明裡暗裡獻殷勤,圖的什麼呢?素貞心裡明鏡似的。她總是以小腳做推託,讓大夥計代替老闆出去應酬。曾祖母是個有主見的人,私底下在考慮一項計畫,物色自己將來的依傍。這並非說,她想找男人做靠山。公公乃大男人,鬥不過命去了;丈夫是小男人,也養不住去了;好男人誰又肯倒插門?自己掐指算一算,快三十囉。古人語:「女人三十爛茶渣」,即便有人娶你他又貪圖些什麼?除非保證替他生幾個牛高馬壯的兒子,否則日後他亦大有藉口收小妾。莫家需要兒子來繼承香燈,可是兒子可靠嗎?自己親生的也未必,莫道別人生的!她決意買個童養媳親自調教,期望小時候貼心的女兒長大成為孝順的媳婦,還是女兒可靠。素貞委托了薦人館,卻不好明確指示應聘者需具備什麼條件,只能親自過目。聰穎的女子心中有數:太小的需等她長大;太大的已難調教;老實的嫌其笨拙;聰慧的怕太狡黠。如是等了兩三年,終於撞上了有緣分的―母女的緣分。
一天媒人領著個約八、九歲的女孩來到莫家瓷器店。小姑娘很清瘦,胳臂和腿都沒長肉,尖尖的下巴,牙齒有洞正換乳齒,眉眼倒是很清秀,頭髮也挺濃密。素貞撩起女孩的長褲,探視了腳的大小,方才放下心來,心下明瞭是她了。
「叫啥名?」主人問。
「留香。」女孩直視女掌櫃的眼睛,清晰地回答。
「這丫頭忒①1大膽!」媒人自作聰明搶白了一句,似乎怪罪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丫頭理應低聲下氣嘛。
「噓!」素貞豎起食指阻止媒人,又問女孩道:「姓啥?」
「以前姓楊……」小姑娘仍然抬起頭,思索的眼神好像在問,以後該姓啥?
「吳嫂!」素貞呼老媽子出來。「給小姐準備洗頭洗澡水,帶她去自己的房間。新衣服都在衣櫃內。」
吳嫂十九歲守寡,半輩子打住家工攢錢,兒子十六歲上給他討了一房媳婦,豈知婆媳不合,索性死心塌地跟莫家過日子。曾祖母叫她拿零錢打發媒人,說等會自己去跟她老闆結帳。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