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無邪不摧《金剛經》:無事不辦輕鬆行
滿額折

無邪不摧《金剛經》:無事不辦輕鬆行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研修金剛經讓你輕鬆過日子
本書將金剛經的內容歸納成四個主題:空性、生活、工作與圓覺。

空性:空性猶如活活潑潑的有機體,純淨又能展現各種生機,「有」的當體就是空,「空」能夠產生大用,研修金剛經就是讓你的生命獲得喜樂大用。
生活: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研修金剛經就是讓你的生命享有勝於擁有,令我們的生活更加圓滿、更加快樂。
工作:工作不妨修行,在工作中覺醒,研修金剛經就是讓你在工作中悟道,工作,不僅僅是在賺錢以維持生活所需,同時也在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圓覺:不墮斷滅相,不墮於頑空的執著,空有不二、無住而生心,研修金剛經就是讓你從生活、工作中去圓滿覺悟。

《金剛經》是《大般若經》中的一分,是大乘佛教流傳甚廣的一部經。本書將經的內容歸納成四個主題:空性、生活、工作與圓覺。

第一章「金剛經與空性」:空性是《金剛經》的中心思想,也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佛所說的一切法包含體、相、用三部分。《金剛經》的體是空性;相是光明,教我們不要執著一切,分別一切;用是六度萬行,圓滿成佛。

空性智慧是從因、道、果而安立的。因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道是「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是降伏其心」,也就是修行的過程;果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唯有建立正確的空性正見,我們才能夠成就一切善法;如果我們對空性有所誤解,就會生起惡法。只要能夠了知自己的心與心所面對的境皆是空性,我們就能夠無念、無相、無住。

第二章「金剛經與生活」:修行要成功,就一定要將修行與生活打成一片,要將空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金剛經》提示我們:「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管面對任何情境,我們都不要分別,也不要住相;不分別故能客觀,不住相故可觀照三世與十方的因果對待關係。只要以空性智慧對待一切,我們當下就解脫了,同時能解決一切問題。

第三章「金剛經與工作」:為了維持生計,我們一定要工作,要以空性智慧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意義。工作首先要知道生存之道、勝利之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是公司或組織的領導者,就要護念付囑人才,更要有氣度,才能功成而弗居,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因為成功不必在我,功力絕不唐捐。

只要有一技在身,就勝過億萬財富。要完成一件工作,除了要具備六成就外,更要尊道貴德,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此外,更要不斷腦力激盪,以零極限的心態不斷創新,方可不被別人取代。

第四章「金剛經與圓覺」:圓覺是圓滿覺悟,就是成佛,是人生的終極目標。修行過程,從發心、降心、住心至成佛,一定要掌握修行要旨,以法、戒為師,對三寶具深信心,才能「一念淨心,見佛多種善根」。我們要理事圓融,不斷求取進步,以臻無相、無功用行。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生的一切完全是操之在我。《金剛經》一再提醒我們:不要墮於斷滅相,不要墮於頑空的執著,所以要空有不二,無住而生心,才是積極的人生!

《金剛經》是一兩千年前的作品,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一品。屬於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是成佛之法,強調以空正見行菩薩道,超越以緣起見遺世出塵的解脫道。

二千年前的作品,是否還能夠應用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為什麼要讀一兩千年前的作品?一兩千年前的經典,真的可以對我們人生起到關鍵的作用嗎?

我們試從四個主題來分析:
第一個主題是「金剛經與空性」。空性是金剛經的中心思想,也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更是佛教的基本理論。

第二個主題是「金剛經與生活」。研修經典,無非是爲了令我們的生活更加圓滿、更加快樂。

第三個主題是「金剛經與工作」。一個人為了生活,一定要工作。然而,工作不僅僅是在賺錢以維持生活所需,同時也在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廣義而言,工作不只是職場上的工作,也包括我們家裡的一些工作,任何一個活動都可以是工作。《金剛經》是否可以指引我們如何工作?這是我們要探討的。

第四個主題是「金剛經與圓覺」。圓覺就是圓滿覺悟,無上正等正覺。所謂佛就是一個「覺」字而已,覺是覺悟、覺察。佛陀覺悟人生宇宙的真理,覺察人生的煩惱、生死的苦痛,從而找出解脫生死苦痛、煩惱無明的方法,證得寂靜涅槃。

《金剛經》非常長,我們把它歸納為四個主題:空性、生活、工作、圓覺。空性是根,是《金剛經》的中心思想;生活、工作是思想的應用。建立扎實的根、正確的根,就可以發展出正確圓滿的生活方式、成功如意的工作。所以第二個階段會談到《金剛經》與生活,第三個階段談到《金剛經》與工作。

圓覺是終極的目標,思惟空性的理論是導歸於圓覺,生活和工作的實踐,會讓我們真正的圓覺。從生活、工作中去圓滿覺悟,那是現量的境界,亦即瑜伽現量的境界。

作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臺灣臺南縣人,1945 年出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乗佛教研究所所長等職。畢生以弘法利生為志業。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並長年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

已出版書籍《佛使比丘:南傳佛教第一人》、《心之旅承──中陰教授》、《當修行者遇上大師》、《直指法身》、《藏密度亡經》、《修心與慈觀》、《心靜煩惱心熄》、《聖道修習》、《武藝中的禪》、《何來宗教》、《法味》、《佛教在中國》、《慧眼初開》、《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菩提樹的心木》、《了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學佛釋疑》、《心如熾火》、《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意識的歧路》、《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古銅佛像》、《心地觀經》(末三品,英譯本)、《行願──玄奘的故事》(英譯本)、《孔子聖蹟圖》(英譯本)、《水月禪心》(英譯本)、《肢體語言》等三十二部譯著;小冊子有《禪修與心靈淨化》、《空性與心靈療癒》、《開心之鑰──轉念》、《菩薩道的修行》、《居士佛教》、《在家學佛》、《一心三觀》、《死後的真相》、《阿彌陀經的治療法門》、《從死亡談生命》、《西藏佛教簡介》、《西藏佛教的修行道》等十二種;另有中英專文千餘篇發表於海內外報刊雜誌。

目次

第一章 金剛經與空性
第一節 大乘中心思想:菩提心和般若慧
第二節 智慧三層次
第一項 分別智
第二項 現證智
第三項 圓滿智
第三節 發心、住心、降伏妄心
第四節 金剛經的判教
第一項 天台宗的判教
第二項 賢首宗的判教
第五節 金剛經廣度衆生
第六節 無住真心、實相般若、真實不妄
第一項 無住真心
第二項 實相般若
第三項 真實不妄
第七節 經題解析
第一項 金剛Vajra
第二項 般若Prajba
第三項 波羅蜜Parami
第四項 契經Yoga Sutra
第五項 小結
第八節 空性的涵義
第九節 對空的誤解
 第一項 物外空
 第二項 斷滅空
 第三項 空是物
第十節 有即是空的證明
 第一項 無常故無我故空
 第二項 緣起故空
 第三項 境由心生故空
第十一節 空性智慧的重要性
第十二節 發展空性智慧
第十三節 自性思惟與非自性思惟
第十四節 世俗諦與勝義諦
第十五節 空的分類
第一項 二空
第二項 三空
第三項 四空
第四項 六空
第五項 十八空
第十六節 僧肇著四論以正空邪見
第十七節 相非相
第十八節 空=中道實相=無智無得
第十九節 空不礙有
第二十節 離相之執,離而又離
第二十一節 理解四句偈
第二十二節 四果皆不可得
第二十三節 空有不礙
第二十四節 六塵本空 無住生心
第二十五節 佛說a即非a是名a

第二章 金剛經與生活
第一節 詮釋金剛經的兩系
第一項 鳩摩羅什
第二項 玄奘大師
第二節 經的含義
第三節 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
第四節 何謂如來
第五節 發心、住心、降伏心
第六節 住心於無住:清淨善
第七節 唯其真空,方能妙有
第八節 持戒修福是善根,一念淨信無量德
第九節 空不礙有
第十節 無形快樂勝過有形
第十一節 灑脫隨波逐浪
第十二節 無得無罣礙
第十三節 享有勝於擁有
第十四節 修行是最大的功德

第三章 金剛經與工作
第一節 空性得以平衡一切
第二節 存亡之道
第三節 勝之道
第四節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第五節 先立於不敗之地
第六節 六成就
第七節 護念付囑人才
第八節 降心:無相度生
第九節 功成而弗居
第十節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第十一節 尊道貴德
第十二節 腦力激盪、零極限
第十三節 危機轉機 富均天下
第十四節 一技在身,勝過億萬財富
第十五節 成功不必在我 功力絕不唐捐
第十六節 工作不會妨礙修行

第四章 金剛經與圓覺
第一節 何謂圓覺
第二節 借金剛 喻八真
第三節 發心→降心→住心→成佛
第四節 修行要旨
第五節 無相無功用行
第六節 摩訶菩提薩埵
第七節 無相度生:人我空
第八節 戒為無上菩提種,信為道元功德母
第九節 一念淨信見佛多種善根
第十節 人空、法空、俱空
第十一節 萬里晴空,明月孤懸
第十二節 一乘無乘 法無定法
第十三節 法無頓漸 人有利鈍
第十四節 空不礙有
第十五節 法施為一切施中最
第十六節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十七節 理事圓融
第十八節 無住──心之本體
第十九節 法即佛
第二十節 會三止,融三觀,斷三惑,達三諦,證三身
第二十一節 般若離相無住
第二十二節 般若功德
第二十三節 離相名佛
第二十四節 離相發心 
第二十五節 從真如實際來
第二十六節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第二十七節 無我法而不墮空
第二十八節 不說斷滅相

書摘/試閱

空性的涵義
「空性」是金剛經的中心思想,也是大乘佛法的二大思想之一。空性經常被人誤解,空性的梵文Sunyata,巴利文Sunna。Sunyata是由兩個梵文字組成:第一個是Sunya,第二個字是ta。Sunya的字根是svi,svi的意思是to swell,意思是一直膨脹,所以空的字根是膨脹。

swollen是已經膨脹,不斷的膨脹,膨脹到最後,外實而中空。任何一個東西,乍看似乎很堅固很真實,如果一直把它膨脹,脹大到最後就是稀釋到空無一物,外實中空。西洋有一句諺語説:「A swollen head is an empty one. 」意思是一個一直脹大的頭,是一個空的頭。
Sunyata空性:意思是脹大,不斷脹大到最後是外實而中空的性質。表面看起來是有,若用數學來表達空性,就是零的性質(zero),不包含任何的東西。

剛剛說這是零,口袋空空如也是零,不包含任何東西,可是零並非虛無。《易經》談到「零和一,陰和陽」變化出宇宙萬物的過程。「無極而太易,太易而太初,太初而太始,太始而太素,太素而太極,太極生兩儀。」天、地是兩個對待的極。零不包含任何東西,卻非虛無,其功能無限大。

想想看,零本身沒有意義,可是我們講十、講二十、講一百、一千、一萬,沒有零可以表達嗎?不能,沒有零就不能衍生萬物。零不包含任何東西,但它是有功能的,(Zero is empty of anything, but it is functional.)零是極具功能性的。(Zero is extremely functional.)

有一本暢銷書《零極限》教我們把心空掉,空到一無所有,回歸於零,那時我們就不受任何限制。(If we return to zero, we then become zero limit.)當心無所著,不起分別,物我一體,空有不二,就能夠有一切的可能性。一切潛能都要從零開始。零不包含任何的事物,沒有任何的分別,不具任何的有,可是它卻有無限的潛能在。(Zero has no limit.)

零是沒有極限的,空性的哲學可以說是零的哲學。零不是現象的不存在,而是心的零。心要零(Our heart is zero.),心要完全從任何的執著、任何的分別對待之中解脫出來,(free from any attachment, any discrimination)那麼,心就有無限的可能,不受任何制約,(It is then all possibilities, no limit at all.)零是沒有任何極限的。(Zero has no limit.)

體會空性哲學,就會讓我們變成佛菩薩。菩薩是無量的四諦,佛是無作的四諦。菩薩是無量,佛是無作。無量是沒有任何極限;無作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生活即是修行,即是佛道;工作即是修行,即是佛道。

空和有相對,一切存在的事物中都沒有自體,沒有實體,沒有真實的內涵。一切事物虛幻不實,一切萬法本性空寂。有為法空,無為法亦空,空亦空,空而不空,空即不空。

心了無分別罣礙,不執著一切時,就解脫自在,就能生萬法,就能夠發揮極限。利益眾生是空性,空性有很多的分類法,簡單介紹就是人空、法空和空空。人空又稱爲眾生空;法空就是一切諸法皆空,也包括人空在內;空空則是空亦空,真空妙有。眾生執著有我、我所,但在智慧觀照之下,一切眾生並無實體,並無自我之存在。

我們可以把自我分析成身和心這兩部分。身包括:皮膚、肌肉、骨頭、血液、毛髮等,哪一個是我呢?我們的肉體分分秒秒都在變化,哪一個時刻的肉體才是我呢?這些器官,包括皮膚、骨、肉等,是真實的嗎?我們可以發現它的存在真實嗎?可以發現它的永恒不變嗎?都不能。因爲它們都是眾因緣所生,如此就照見身是空性,身雖有,但身是空性。

心包括產生知、情、意作用的心王,以及種種心所法的心理機制,也就是種種情緒作用。我們在禪定中修身念處,就照見身是空;修受念處、心念處,就知道心所法是空;修法念處,就知道法亦空,空亦空。從最基本的佛法開始,四念處就可以讓我們證得人我空,擴而大之則一切諸法皆空,一切諸法之存在皆由因緣而生,並無實體。

小乘佛教用析空觀,觀察一切事物而入空;大乘佛教則是用體空觀,觀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當體即是空法,所謂「體」是指萬物的體性。為什麼大乘佛教用體空觀?因為大乘的修行者要工作、要生活,像諸位菩薩各自有工作,要上班、料理家事,有很多工作要做,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花在禪修上。

我們要如何安心,要如何在生活、工作中心無旁騖呢?心如何安住下來?心要如何才能夠圓滿?主要必須修體空觀,用般若智慧來貫穿一切事物的虛妄不實。

一切事物皆空性,小乘僅見空而不見不空,稱之為「但空」。大乘不僅見一切存在悉為空,而且也見到不空,所以大乘的空性稱為「不但空」、「中道空」。

觀一切法皆空,稱為「空觀」。空並不是虛無,如果是虛無的話,就是偏空。空指性質是空,沒有自己的性質,一切法的性質是依於其他的因緣而有,這時就證得了中道觀、中道空、中觀。

對空的誤解
觀空就是發現真實價值,真實的價值不在於空,而在於真空所生起的妙有。學佛不在於打坐可以坐得很久不動,也不在於自我的解脫。學佛是在於真空而妙有,自己解脫,也令眾生得到解脫。

如果把空解釋錯誤,當成虛無,稱為「惡取空」。我們不能探討空,為什麼不能探討?因沒有空的境界,因此空是不能談的。比如我們沒有到過迪斯奈樂園,只能從圖片、別人的描述、別人興高采烈的經驗中,去了解迪斯奈樂園是怎麼回事;只有自己親自到迪斯耐樂園去,細心的觀察、經驗、體會,才能夠知道迪斯奈樂園的體、相、用三大。

有了般若智慧,就能夠了解迪斯耐樂園是如何建造的、如何設計的、如何起心動念而有構想的,乃至於了解它所呈現出來的相,並且不斷改變它所發揮的作用,這就是瑜伽現量。

沒有瑜伽現量,就不能夠真正體會到實相。在沒有體會實相之前,
沒有瑜伽現量之前,讀《金剛經》是「不可言而言之」,因此要從何者非空來談起。

空是和有相對的,有是可以用名言來表達,可以用思議來表達,可以用行動來表達,名言、思議、行動都建立在有之上。有名必有名所指的義,但義和名是不一樣的。我們說花,「花」這個字或是「花」這個音聲,並不等於花的實體。花是名,花的實體是義。名和義是不一樣的,可是眾生會執著名相,以為名相就是義。

名不等於義,相不等於性。名相是有,義性是空。我們在談論這是名言,在想像、思惟空性是什麼,那是思議。凡是名言、思議、行動都要以「有」為基礎。梵文稱「有」為bhava,翻譯成英文是being。being是一種存有、存在。

凡是存有存在的,一定有生、住、異、滅,故being 是becoming。凡是有存在的一定會改變,只有空才不會改變。空因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空指的就是non-being。非存在,不是不存在喔!它是non-being。Non-being和no being不一樣,它是being,但不是如我們所想像、所看、所聽、所以為的存在狀態。它是以空性而存在,依緣起緣滅而變化,這是「有」bhava的意思。

空是非有,非有是不有。它不是言語所能表達,不是思慮所能表達,而是「言語道斷而心行處滅」的。它是non-being,它是nothingness。nothingness這個英文字可以分成三部分:一個是no,一個是thing,一個是-ness。-ness是代表性質,梵文叫作ta。Nothingness意思是沒有自己的性質。

我們不能談空,只能談人們對於空的誤解;對空没有誤解,就真正了解空。了解空之後,才能夠應用空於生活上、工作上,而證得空性智慧、實相中道。

物外空
空的誤解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物外空」(voidness of absence)。將「空」翻譯成emptiness不如翻譯成voidness來得好,emptiness意思是虛無,但空不是虛無,空是voidness。

什麼叫voidness?voidness就是無效、無實質,沒有真實的內涵。一件東西不斷的膨脹(swell),一直擴大,擴大到極端時,就是swollen的狀態,也就是外實而中空。

可是,如果對空誤會的話,就會以為空是不存在(absence)。比如,我們現在人在佛堂中,待會兒離開佛堂,我們就說佛堂是空出來了,這一種空不是佛法的空。

佛法說:「有是空,空亦是空。」即使人在這裡,佛堂亦是空的。人本身就是空的,佛堂也是空的,一切萬法都是空的。比如,桌子現在擺著花,現在有花,把這個插花盆拿開了,我們說桌子空空如也!這也不是佛法所說的空。佛法的空就是有,有就是空,當體就是空,一切萬法本身就是空。不要把空誤會是不在或是缺席(absence),而是萬法當體就是空。

斷滅空
第二個空的誤解是「斷滅空」(voidness of annihilation),annihilation是毀滅掉。像人一直活著,等到有一天死掉,肉體腐爛,不存在了,一般的信仰就說人死歸空,這也不是佛法的正見。

佛法的正見是人現在活著,就是空性。並不是等到毀滅,由有進入沒有,那時才稱之為空。有就是空,沒有也是空,一切皆空,不是斷滅空。

空是物
空的第三個誤解是「把空當作物」(Voidness of somethingness),把空當成是一個東西(something),讓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去了解。其實空不是有東西的(somethingness),空是無自性的,無自性就是沒有自己本身獨立的性質。所謂的花、草、山河大地、你、我、他,乃至一切萬物的性質,都不是自己本身所擁有的,不是自己本來就如是的,而是依於其他的因緣而有。

因而空不是物,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能夠體會的東西,它是瑜伽現量所證知的境界。什麼是瑜伽現量?當心無妄想、清明、毫無執著,放下一切起心動念時,就是體悟萬法皆空。

《西藏生死書》第四章結尾時,提到一位西藏上師,如何教導他的徒弟體會心性,心性就是空。這位徒弟很笨,再怎麼教都不會,一教就忘。有一天,上師對徒弟感到有點洩氣、憤怒,就對他說:「好!教你教不會。現在我要你背著滿滿的一大袋豆子,從山底下一直跑到山上,不可以停下來!」這一位愚笨的弟子,有一個長處,上師說什麼就做什麼,一點懷疑也沒有,《金剛經》稱之為信心清淨。

想想看!信心清淨,還會有煩惱嗎?上師教導、佛菩薩教授的教法,只要信心清淨,不起煩惱,當下就是了。這位弟子雖笨,可是信心清淨;我們不笨,卻信心不清淨,因而學了一輩子,都不能夠契入空性。

這位愚笨的弟子只有信心清淨這個好處,就遵照上師的指示,背起一大袋各種各樣的豆子,從山腳下一直往山頂上跑,氣喘如牛,一步都不肯停。等跑到了山頂,把一大袋的豆子放下,「哈…呼…」氣吁吁地躺在山頂上時,仰望著虛空,心無雜念,一點妄想都沒有,他恍然大悟:「這就是了!這就是了!這就是了!」這就是心性,這就是空性,心性也是空。

靈來自於虛,我們說虛靈,虛而後能靈,空而後能靈。心有太多的執著、分別妄想時,一點都不靈巧,就不能找到「機」。所謂「機」就是關鍵,不能夠找到訣竅,不能夠當下悟,只有空諸所有,才能夠靈,才能夠悟。

對空的三個誤解:物外空、斷滅空、空是物。「物外空」是把物之外或沒有物存在當作空;「斷滅空」是認為物已經斷滅,不存在了,才是空;「空是物」是把空當成是某個東西(something),可以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認知。這些都是對空的誤解。

有即是空的證明
一切萬法當體就是空,怎麼證明呢?大乘佛法的證明方法有三個途徑:第一、無常故無我故空,第二、緣起故性空,第三、境由心生。

無常故無我故空
《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說:「諸法畢竟不生是無常義。」畢竟不生和無常是矛盾的,可是維摩詰居士為什麼將諸法畢竟不生當成是無常呢?這就是不可思議的般若智慧,不二法門。畢竟不生是空無一物,而無常是「有」,不斷地變化,這兩者怎麼會是相等的呢?維摩詰居士卻說:「諸法畢竟不生是無常義。」

如何證明無常就是空?空是常,因為空不生不滅;有是無常,因為有生有滅,故一切萬法都是無常。世間法、有為法都是有所造作,因緣所生、觀待所生的法都是無常。凡是無常的事物必然是無住,住就是停止不動,所以無常必定是非停止不動的。而且無常是時時刻刻、分分秒秒、每一個剎那都是無住的。如果說有一瞬間、有百分之一秒、萬分之一秒,電光石火般的短暫時間內有所住,就不算無常。

所以,無常是無住的,不管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剎那不住,這才是無常。不可能這一秒鐘常,而下一秒鐘可以無常。萬分之一秒的剎那是無常,每一個剎那都是無常,因此每一個剎那都是無住的。

無住是什麼呢?是無存在。因為住的定義就是存在,凡有所存在就是住。但是這種住,不可能存在於萬分之一秒電光石火般的剎那間,如果在極短暫的剎那間有所存在,那就是住了。

萬法都是無常的,因此電光石火般的剎那,都是無存在的。不有(No bhava),因為是無存在,所以就證知是剎那滅。所謂的剎那滅,就是每一個瞬間都在消失、都在變化,這叫作「無常」,這叫作「消滅」。既然每一個瞬間都在消滅,就表示即起即滅,任何一個現象生起、出現,當下就滅,當體就滅,沒有電光石火般的時間差距。

比如我們在這裡看到花,不必等到這朵花謝掉,才說它空掉;不必等到把花拿走,才說花空了,花本身當體即空。這朵花存在時是空;不存在時也是空。

一切萬物都是無常,一切萬物都是無住,所以一切萬物都不存在。一切萬物雖然有生,但同時就滅了。生的本身就是滅,所以生就是滅,生就是不生,滅就是不滅,即起即滅;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起方滅,方滅方起。起就是滅,滅就是起;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有人出生,有花綻開,有一切萬法出現,其實在出現的同時,就已經滅掉了。因為出現不是以自性出現,而是依於其他因緣出現的。

維摩詰居士說:「諸法畢竟不生是無常義。」無常就是諸法畢竟不生,把兩個極端的現象,在空性之中得到統一。這是第一個解釋空的方法,以「無常故無我,無我故空」,來證知有為空,無為亦空。

緣起故空
緣起有兩種:一種是因果的緣起,一種是觀待的緣起。

因果的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乃至生緣老死。有如是因緣,就會生起如是的果報。如是因緣,當下生、當下滅;如是的果報,當下生、當下滅。任何現象,都是因果鎖鍊中流變的關係。

既然都是因緣果,當下生、當下滅,不生即不滅,因此緣起的現象就是空;緣滅的一些現象也是空。換言之,任何現象、萬法皆是空。

觀待的緣起:有此故有彼,有彼故有此;有大就有小,有貧就有富。所以小不是真正的小,它是跟大比較才稱為小;大不是真正的大,它是跟小比較才稱為大。

《阿含經》稱因果的緣起為「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觀待的緣起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因果的緣起是不同時間所發生的現象,有因因果果的變化。因此,從不同時間的角度來看,一切皆空。

觀待的緣起是同一個時間來看一切現象,一切現象都是彼此依存的(interdependent)。因依於它的因緣,果依於因緣;有依於空,空依於有;我依於你,你依於我。因此,從同一個時間來看,一切皆是空。

不管從時間或是空間角度來看,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所產生的現象、存在的現象、出現的現象皆是空。有是空,空亦是空,無一不空。正因為無一不空,因此緣起萬法,從緣起可以證知一切法皆空。

境由心生故空
唯識學說:「境由心生故空。」境由心生,境是眾因緣所生。對境有怎樣的認知、覺受、感覺,都是業力所感。業力就是過去的分別心,留在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影子。有如攝影膠片上面,曾經攝錄過什麼樣子的影像,現在再用探照燈、強光,就可以把膠片上所錄製的影像,投影在螢光幕上,這叫作「境由心生」。

我們認為這是花,這種認知是我們人的共業所感。人有人的共業,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共業。生活在台灣的有台灣的共業,生活在台北的有台北的共業,生活在某一區、或是某一個家庭,就有某一區、某一個家庭的共業。一切皆是共業所感。

對於同樣是花,螞蟻和蜜蜂不會和我們人的認知相同。螞蟻不會把花當作欣賞的對象,蜜蜂也不會把花當作欣賞的對象,花是牠們的食物來源之一,牠們的共業招感牠們對某一種境,產生某一種認知。

心依業力對外境投射幻影,就有了種種的法、種種的境。這些幻影剎那變化,無有實體,一切皆由業力所生。境由心生,故境是空;心依境生,故心是空。心境互依,故心境皆空。

所謂四加行者即修「四尋思觀」,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因而就得到明得定、明增定,證得所觀的法空,達到煖法、頂法;進一步修「四如實智觀」,得到印順定、無間定,證得能觀的心空,達到忍法、世第一法。無間道之後的一念心即入解脫道,證得須陀洹果。
名:一切的名言音聲,一切事物的名稱。義:名言音聲所指的對象。進一步觀名義的自性,一切諸法各自的性質。名:它的性質是什麼?草有草的性質,花有花的性質,「有」有有的性質,「空」有空的性質。

這些名都是「假名施設,名言安立」,並非實物的本身,並非它所指涉的物(object)的本身,因此它是自性空。我們假名安立種種教法,唯識觀先捨掉對外法的執著,而後觀心亦是空。空是指無自性,是空掉我們內心的自性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