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工作場所學習與學習變革:基於專案行動學習《PBAL》的理論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工作場所學習與學習變革:基於專案行動學習《PBAL》的理論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運用建構紮根理論研究方法,立足於中國本土企業開展的基於項目行動學習(Project-Based Action Learning,簡稱PBAL)實踐,紮根於原始經驗資料,通過嚴格規範的編碼技術,獲得了一系列的核心概念與範疇,並以此為基礎建構了基於項目行動學習的“實質理論”;隨後,結合相關文獻的比較研究,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基於項目行動學習的“實質理論”上升為“形式理論”,進而從個體、團隊與組織三個層面重新建構了“基於專案行動學習連續統一體模型”,成為本書的最為核心部分;最後,將所建構的理論模型應用於實踐領域,探討並反思在組織中如何有效開展基於專案行動學習活動以及如何構建有效學習機制。

作者簡介

吳剛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專職教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開發與教育、工作場所學習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先後在山東電力、寶鋼等企業或供職或進行合作項目的研究,並在《開放教育研究》、《遠端教育雜誌》、《學術月刊》等雜誌上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0餘篇,主持或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專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資助項目以及寶鋼梅山公司針對專業人員技能提升的行動學習專案等5項課題。

目次

上篇 基礎篇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與緣起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第三節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內容

第二章 文獻綜述及最初研究問題的提出

第一節 基於專案學習的相關研究

第二節 行動學習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研究問題的產生及發展

第四節 書中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三章 研究方法論、研究設計、樣本及編碼簡介

第一節 紮根理論研究方法的選擇

第二節 紮根理論方法的介紹與評述

第三節 本研究的技術路線及紮根理論的應用過程

第四節 研究樣本及編碼簡介

中篇 分析篇

第四章 工作場所中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影響因素分析 ———基於原始經驗資料的實質理論研究

第一節 工作場所中影響員工學習的個體動因研究

第二節 工作場所中影響員工學習的團隊動因研究

第三節 工作場所中影響員工學習的組織動因研究

第四節 構建不同因素之間的結構關係圖

第五章 工作場所中基於項目行動學習活動的研究 ———基於原始經驗資料的實質理論研究

第一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全景圖

第二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目標分析

第三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過程分析

第四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過程模型研究

下篇 探索篇

第六章 工作場所中的學習研究:個體、團隊與組織———基於文獻比較的理論研究

第一節 人力資源開發領域的範式之爭及其對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啟發

第二節 以個體為導向的學習理論

第三節 以團隊和組織為導向的學習理論

第七章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理論模型重構 ———基於實質理論模型及文獻比較基礎上的形式理論模型的建構

第一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一個目標

第二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兩個過程與三個層次

第三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過程中的四個階段

第四節 個體、團隊及組織三個學習層次中的十三個要素

第五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連續統一體模型及詮釋

第八章 工作場所中基於項目行動學習的機制研究 ———理論模型的應用

第一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中參與主體的角色定位及相互關係

第二節 現行基於項目行動學習的機制及存在的問題研究

第三節 基於專案行動學習的有效機制研究

第九章 研究發現、貢獻及不足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貢獻

第二節 研究不足與展望

附錄1 研究保密承諾書

附錄2 訪談提綱

附錄3 培訓後評估調查問卷(自我評估)

附錄4 培訓後評估調查問卷(下屬/同事/領導評估)

書摘/試閱

教育心理學認為,人在一生中,概括起來主要從事兩類活動:一是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二是改造主觀世界的活動。前一類活動被稱為“工作”,后一類活動被稱為“學習”, 而架起這兩者間橋梁的正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工作場所學習”。其中,基于項目行動學習(project-based action learning,簡稱PBAL)則是工作場所學習中應用最廣、影響最大的一種新興學習模式。它在對傳統學習模式反思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替代性的學習路徑。然而,當前對基于項目行動學習的研究多側重于操作層面或執行層面,而忽 視了理論層面的研究,尤其是缺乏基于中國國情的相關理論研究。基于此,本書在建構扎根理論(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研究方法論的指導下,立足于中國本土企業推行 基于項目行動學習的實踐,對其學習的目標、過程、層次、結構、影響因素及有效機制進行了深入探究。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與緣起 
一、適應學習理論與學習實踐變革的發展需要 
在人類所有實踐活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活動莫過于學習了。但若問“什么是學習”,大多數人恐怕都難以清楚、明確地作出回答,更不用說“什么是有效學習”、“有效學習的機制是什么”等問題了。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學習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層次不一,不同的學者站在不同的學科背景下對學習作出的解釋是有差異的;其次,學習理論本身也是在不斷發展的,人類的學習活動和學習能力 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變化過程;同樣,人類對于學習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從片面到總體、從現象到本質的發展過程。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學習的解讀 
正如上文所說,人類對于學習的認識來源于學習活動與學習實踐,對學習活動的總結 與概括就形成了最早的學習概念。在中國早期文化中,“學”與“習”是分開的,“學”本 為“學”,指誦讀經書,后推廣到對知識與經驗的獲取,兼有“思”的意思;而“習”本 為“習”,本意為白色的羽毛,會意為小鳥在練習飛翔,常被人們認為是復習、練習、誦 習、溫習,具有“實踐”與“行”的意思。在中國古代,最早將“學”與“習”聯系在 一起的是大教育學家孔子,他在《論語·學而》中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在這里不僅強調了“學”與“習”之間的關系,認為“學”是“習”的前提、“習”是 “學”的鞏固,而且還指出了只有將“學”與“習”結合起來,個體才會獲得一種身心愉 悅的體驗。而“學習”作為一個詞最早是出現在《禮記·月令》中:“鷹乃學習。”宋末元 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陳澔在其所著的《禮記集說》中對這句話做了進一步解釋:“學習, 雛學數飛也。”即學習是指小鳥反復學飛,這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學習”一詞的最早 來由。 從中國傳統文化對學習的解釋中不難發現,中國古代對學習的理解包括兩種活動:一 是認知活動,即“學”;二是實踐活動,即“習”。而且其強調兩者要相互結合,這是值得 肯定的。然而在“學”與“習”的順序上,中國傳統文化中總體上還是強調“先學后習”, 而西方現今的很多理論則強調“先習后學”(如杜威的思想)。由此而產生的分歧也促成了 有關學習理論發展的不同流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