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物館、展覽館、藝術館等是承載人類文明價值觀念的藝術品,也是城市中靚麗的風景。《建筑的奇幻之旅》匯集了“中央美院建筑學院―雅莊建筑設計講座”于2012年邀請的九位著名建筑師的演講。每位演講者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從設計的理念、設計方案的提出與實施、設計中涉及的溝通與交流、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甚至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進行了非常細致的介紹和展示。演講嘉賓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這無疑對專業設計者來說富有借鑒性;簡明易懂的語言,精美的案例圖片,也為普通讀者提供了一道建筑審美的盛宴。富有啟發性設計靈感與豐富的經驗,充滿智慧的語言和設計作品,既把建筑美的結果呈現給了讀者,也把建筑美的創造過程以及作為建筑美載體的建筑的生產過程展示了出來。無疑,這是一部能讓讀者看得懂建筑之美的佳作。
作者簡介
莊雅典,美國紐約注冊建筑師、美國圣路易市華盛頓大學建筑碩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擁有超過三十年豐富多樣的設計經驗,精于商用不動產開發與設計,現擔任雅莊建筑設計公司總經理,于1997—2012年間主持策劃了兩百多場專題講座,集結了一批各領域的設計師、創意人進行跨領域的交流合作,激發了創作靈感,在業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011年開始在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策劃“雅莊建筑設計講座”每年10場,目標是10年100場。
已出版著作包括:《體驗式建筑設計的探索——雅莊的實踐》《建筑與時尚》《解密城市商業綜合體設計》等。
2011年開始在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策劃“雅莊建筑設計講座”每年10場,目標是10年100場。
已出版著作包括:《體驗式建筑設計的探索——雅莊的實踐》《建筑與時尚》《解密城市商業綜合體設計》等。
名人/編輯推薦
《建筑的奇幻之旅:著名設計師演講錄》用通俗的語言和美輪美奐的圖片把建筑這一城市風景呈獻給讀者。
目次
博物館的故事—姚仁喜
博物館的自明性 —簡學義
創意的實踐—邱文杰
臺灣海洋建筑文化的興建歷程—林洲民
展覽的建筑與建筑的展覽—劉曉都
生活的建筑和建筑的生活—黃聲遠
展示空間的公共性理念—張雷
方體空間的實踐—王昀
建筑的奇幻之旅—潘冀
博物館的自明性 —簡學義
創意的實踐—邱文杰
臺灣海洋建筑文化的興建歷程—林洲民
展覽的建筑與建筑的展覽—劉曉都
生活的建筑和建筑的生活—黃聲遠
展示空間的公共性理念—張雷
方體空間的實踐—王昀
建筑的奇幻之旅—潘冀
書摘/試閱
蘭陽博物館(2011)
蘭陽博物館位于臺灣的東北邊,宜蘭也在這個地方。在宜蘭的外海有個地方叫做龜山島,我們的蘭陽博物館就在龜山島的對岸。
宜蘭的地理位置在臺灣有些像世外桃源,全部被山包圍起來。在漢人爬山或是坐船過來之前,這里住的都是原住民。龜山島對這個地方的人民很重要,曾經有人專門寫詩記述龜山島對于在外工作的宜蘭游子的特殊意義。每當這些游子坐火車回家過年,穿過山洞,一眼看到龜山島時,就好像見到了自己的母親。這種場面十分感人。所以龜山島是我們這個案子中最重要的參考點。
差不多一百多年前的清朝,這里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港口,叫做烏石港。烏石港有一個很有名的景點,是“宜蘭七景”之一,叫“石港春帆”。那些大塊的黑色石頭躲在港里,船要繞過石頭才能沿著河開到岸邊。然而,滄海桑田,現在這個海港已經變成了一塊濕地。
在臺灣除了烏石港,許多海邊都有這樣的石頭,中文叫做單面山,它們通常是立方體的石頭,傾斜地對著外海,是一層砂巖與一層頁巖的組合。石頭的組合在海岸邊形成一道特殊的景色。由于砂巖和頁巖的硬度不一樣,每塊石頭的顏色和傾斜的狀況也不一樣。這樣的景象成為我們思考蘭陽博物館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圖像來源。
宜蘭原先的博物館館長覺得想要介紹宜蘭,用山、平原和海這三個元素就可以敘述完成了。所以我們在當年的烏石港,現在的這塊濕地外面建設了一個新的現代化的漁港,在這個山坡、濕地邊上建設蘭陽博物館。
用單面山石頭的造型,加上山、海的空間構造,恰當地構成了我們建筑的一個基本剖面。在博物館里面,觀眾可以看到海水和龜山島,產生一種視覺上的呼
建筑的內部展覽空間有三個層次,都是利用三角形體的切割完成的,有點兒像把空間扒開,一些虛的量體和實的量體相互交錯形成建筑的基本形狀。蘭陽博物館就坐落在濕地的邊上,我們盡量不讓它影響到濕地附近的生態環境。
建筑的里面相當簡單,透明的部分都是公共空間,實體部分都是使用空間。
我常常說這個建筑是我們大元建筑及設計事務所多年來堅持做“幾何奴隸”的一個極致。我們對于這種設計語匯的堅持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蘭陽博物館這個案子表現出來的是幾何結構最具張力的狀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個建筑是傾斜于地面的。蘭陽博物館的基本向度有三個,一個是垂直于地面的向度,一個是平行于斜面的向度,一個是垂直于斜面的向度。這三種向度在建筑上的每一個交點的設定都有其各自的道理,所有這些交點都會在立面上呈現出來,特別是整個建筑落在地面上時更會強化這些交點,最終形成一個很有張力的建筑。
單看建筑的立面圖好像并不像建筑物,這是因為角度的關系。我們受前面提到的砂巖和頁巖層層疊加的啟示,把建筑物的外形做成石頭和鑄鋁板的交錯形式。但看起來東西好像還不夠多,還不夠復雜。那一陣子我對把音樂變成某種視覺形式這一課題非常感興趣,就和同事們一起研究,看看怎么能把音樂變成某種造型。我們恰好抓住了這個機會,想把建筑物的外墻做得和音樂有點關系。
在宜蘭使用音樂,最先想到的自然是臺灣民謠。于是我們把譜子拿出來試著做了一下,但感覺呆呆的,因為民謠音樂很簡單。然后我們就嘗試別的音樂,比如軍歌,結果證明這是最難看的造型。兒歌也是蠻幼稚的。最后發現,交響樂比較像我們心中理想的樣子,所以順手找到了維瓦爾第的《四季》,又找了一個真正懂音樂的同事,一個一個地把音符和譜子鋪上去。我們選擇了四種石頭,用三種不一樣的表面處理方式,讓每個石頭的寬度都有節拍,比如 60厘米寬的是 1/4拍的, 30厘米寬的是 1/8拍的,其中還有休止符,結果我們真的把這個曲子鋪了上去,當然施工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在博物館的停車場停下來,可以從濕地看到博物館的倒影,走過一個長長的步道,在濕地的另一邊還可以看到這個建筑。
從周圍的景致中可以看到比較小的烏石,還有一些比較大的烏石,當然最大的烏石就是我們的建筑。
進入建筑空間后,在開始時我們故意讓它往下一點,所以一進去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空的玻璃空間,所有的線全部沒有與地面保持平行。這樣,很多人進去以后,尤其是那些習慣看到垂直線的人們,都會覺得這個建筑是斜的,但隨后大家會自動把線調整好。還好到現在為止沒有人在里面暈倒過。我們很注意室外撞進室內空間的時候石頭的縫隙要交匯在一起等各種細節,花費了很大工夫。可以說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空間,有點顛覆性的感覺。
蘭陽博物館的這種形態代表我們事務所的一種執著。在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斜的,窗子也是斜的。與此同時,我們對帷幕墻進行了許多研究,對蓋板究竟是要做成斜的還是直的進行了多次嘗試。從博物館大廳內向上看的話可以看到通往另一個展廳的彩虹玻璃橋,陽光從上面灑下來,有一點像帆的感覺。
從二樓往上參觀時需要乘坐電梯,在乘坐電梯的時候可以看到更多的石頭和外海。由于我對電影有很大興趣,所以當時心里在想,既然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總要遇到一些高潮,比如男女主角碰到了,音樂會在這一刻響起來,有時候甚至是催淚的鏡頭。那么在博物館中是否也可以這樣設計呢?我們剛進入博物館時是慢慢地感覺,轉頭過去還沒有看到主角,等到他們出現的時候我們正好踏上了電梯,第一個亮點就產生于此。既然我已經設想好了故事情節,那么我就開始在Google Maps上進行測算,想算一算這個點與龜山島之間的距離,希望能夠把這個角度調得精確一點。在施工的過程中,我心里一直在想 Google Maps到底準不準,等到蓋到二樓的時候,我沖進去一看,果然,“男女主角”碰到了一起。
從二樓上去之后可以看到龜山島,從最上面回頭一望還能看到博物館里那些紛亂復雜的結構。進入展廳后可以看到三個樓層,最上一層 “山之層 ”講的是宜蘭的山、樹木和森林,主要的空間秩序是垂直的。第二層“平原層”的幾何次序是水平的,說的是人們的活動、臺灣人以前耕田的方式、養鴨的狀況等,人們好像都戴了一個烏龜殼式的斗笠,穿著竹衣,這是在敘述當年的生活。最底層是海洋,里面的漁船還沒造完就被搬了進來。最后傾斜的屋頂把三個樓層連接在了一起,中間還有一個電梯,人們可以利用它上下。
在博物館的外墻上可以看到石頭與鑄鋁板的交錯。這些鑄鋁板都是定做的。我們把石頭的顏色抓取出來放在鑄鋁板上,使整個顏色看起來是一致的。我最喜歡的是建筑體斜沖下去的尖角那個地方,石材在這里非常精細地拼接在一起,硬朗的線條一直沖向天空。
宜蘭另外一個特色是多雨,天氣好的時候,外墻上的這些顏色看起來還是蠻接近的,但是下雨的時候鑄鋁板的顏色會變得比較亮,而石頭的顏色則會變得比較重。
我自己也跑到工廠里去做鑄鋁板,里面有一百多種 DEMO。等到完工之后,大家可以看到蘭陽博物館與龜山島在造型上仿佛有所呼應。在這個案子完工后,許多人說這個案子與當地的地景融和得非常好,我一直覺得這其中一半是運氣。用電影來講的話,就像當你在拍攝史詩電影的時候,如果你的角色是一個小角色,那么你在大歷史的背景下只要演得不算太壞,大家都不會有意見。這個地方從背后的山上下來一直到海邊,再延伸到龜山島;如果從對岸來看的話,這便是一個很大的場景。從博物館的外面看,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傾斜的,當建筑物快要完工的時候,臺灣的網站上都報道說,宜蘭有一棟房子還沒有蓋完就沉下去了。
在博物館外面有一個木頭的平臺,原來有一塊烏石,就是在清朝地圖上顯示出來的那塊石頭。我們從建筑物凸出來的玻璃那里可以看到這塊石頭。這塊石頭下面是一個防空洞,是當年日本人建造的,怕美國人打過來。
許多民眾都來這邊拍照,有黃昏時的樣子,也有夜景。我們故意不讓這些建筑物在夜景中顯得非常明亮,現在流行用燈光把建筑物做得很刺激,但因為這里是濕地,并不適合這些。我弟弟是博物館的,我跟他說,希望博物館能安靜一點,不要驚吵到青蛙等動物。
2011年,這個案子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的認可,獲國際宜居城市大會人造環境類別金獎。
蘭陽博物館位于臺灣的東北邊,宜蘭也在這個地方。在宜蘭的外海有個地方叫做龜山島,我們的蘭陽博物館就在龜山島的對岸。
宜蘭的地理位置在臺灣有些像世外桃源,全部被山包圍起來。在漢人爬山或是坐船過來之前,這里住的都是原住民。龜山島對這個地方的人民很重要,曾經有人專門寫詩記述龜山島對于在外工作的宜蘭游子的特殊意義。每當這些游子坐火車回家過年,穿過山洞,一眼看到龜山島時,就好像見到了自己的母親。這種場面十分感人。所以龜山島是我們這個案子中最重要的參考點。
差不多一百多年前的清朝,這里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港口,叫做烏石港。烏石港有一個很有名的景點,是“宜蘭七景”之一,叫“石港春帆”。那些大塊的黑色石頭躲在港里,船要繞過石頭才能沿著河開到岸邊。然而,滄海桑田,現在這個海港已經變成了一塊濕地。
在臺灣除了烏石港,許多海邊都有這樣的石頭,中文叫做單面山,它們通常是立方體的石頭,傾斜地對著外海,是一層砂巖與一層頁巖的組合。石頭的組合在海岸邊形成一道特殊的景色。由于砂巖和頁巖的硬度不一樣,每塊石頭的顏色和傾斜的狀況也不一樣。這樣的景象成為我們思考蘭陽博物館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圖像來源。
宜蘭原先的博物館館長覺得想要介紹宜蘭,用山、平原和海這三個元素就可以敘述完成了。所以我們在當年的烏石港,現在的這塊濕地外面建設了一個新的現代化的漁港,在這個山坡、濕地邊上建設蘭陽博物館。
用單面山石頭的造型,加上山、海的空間構造,恰當地構成了我們建筑的一個基本剖面。在博物館里面,觀眾可以看到海水和龜山島,產生一種視覺上的呼
建筑的內部展覽空間有三個層次,都是利用三角形體的切割完成的,有點兒像把空間扒開,一些虛的量體和實的量體相互交錯形成建筑的基本形狀。蘭陽博物館就坐落在濕地的邊上,我們盡量不讓它影響到濕地附近的生態環境。
建筑的里面相當簡單,透明的部分都是公共空間,實體部分都是使用空間。
我常常說這個建筑是我們大元建筑及設計事務所多年來堅持做“幾何奴隸”的一個極致。我們對于這種設計語匯的堅持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蘭陽博物館這個案子表現出來的是幾何結構最具張力的狀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個建筑是傾斜于地面的。蘭陽博物館的基本向度有三個,一個是垂直于地面的向度,一個是平行于斜面的向度,一個是垂直于斜面的向度。這三種向度在建筑上的每一個交點的設定都有其各自的道理,所有這些交點都會在立面上呈現出來,特別是整個建筑落在地面上時更會強化這些交點,最終形成一個很有張力的建筑。
單看建筑的立面圖好像并不像建筑物,這是因為角度的關系。我們受前面提到的砂巖和頁巖層層疊加的啟示,把建筑物的外形做成石頭和鑄鋁板的交錯形式。但看起來東西好像還不夠多,還不夠復雜。那一陣子我對把音樂變成某種視覺形式這一課題非常感興趣,就和同事們一起研究,看看怎么能把音樂變成某種造型。我們恰好抓住了這個機會,想把建筑物的外墻做得和音樂有點關系。
在宜蘭使用音樂,最先想到的自然是臺灣民謠。于是我們把譜子拿出來試著做了一下,但感覺呆呆的,因為民謠音樂很簡單。然后我們就嘗試別的音樂,比如軍歌,結果證明這是最難看的造型。兒歌也是蠻幼稚的。最后發現,交響樂比較像我們心中理想的樣子,所以順手找到了維瓦爾第的《四季》,又找了一個真正懂音樂的同事,一個一個地把音符和譜子鋪上去。我們選擇了四種石頭,用三種不一樣的表面處理方式,讓每個石頭的寬度都有節拍,比如 60厘米寬的是 1/4拍的, 30厘米寬的是 1/8拍的,其中還有休止符,結果我們真的把這個曲子鋪了上去,當然施工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在博物館的停車場停下來,可以從濕地看到博物館的倒影,走過一個長長的步道,在濕地的另一邊還可以看到這個建筑。
從周圍的景致中可以看到比較小的烏石,還有一些比較大的烏石,當然最大的烏石就是我們的建筑。
進入建筑空間后,在開始時我們故意讓它往下一點,所以一進去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空的玻璃空間,所有的線全部沒有與地面保持平行。這樣,很多人進去以后,尤其是那些習慣看到垂直線的人們,都會覺得這個建筑是斜的,但隨后大家會自動把線調整好。還好到現在為止沒有人在里面暈倒過。我們很注意室外撞進室內空間的時候石頭的縫隙要交匯在一起等各種細節,花費了很大工夫。可以說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空間,有點顛覆性的感覺。
蘭陽博物館的這種形態代表我們事務所的一種執著。在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斜的,窗子也是斜的。與此同時,我們對帷幕墻進行了許多研究,對蓋板究竟是要做成斜的還是直的進行了多次嘗試。從博物館大廳內向上看的話可以看到通往另一個展廳的彩虹玻璃橋,陽光從上面灑下來,有一點像帆的感覺。
從二樓往上參觀時需要乘坐電梯,在乘坐電梯的時候可以看到更多的石頭和外海。由于我對電影有很大興趣,所以當時心里在想,既然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總要遇到一些高潮,比如男女主角碰到了,音樂會在這一刻響起來,有時候甚至是催淚的鏡頭。那么在博物館中是否也可以這樣設計呢?我們剛進入博物館時是慢慢地感覺,轉頭過去還沒有看到主角,等到他們出現的時候我們正好踏上了電梯,第一個亮點就產生于此。既然我已經設想好了故事情節,那么我就開始在Google Maps上進行測算,想算一算這個點與龜山島之間的距離,希望能夠把這個角度調得精確一點。在施工的過程中,我心里一直在想 Google Maps到底準不準,等到蓋到二樓的時候,我沖進去一看,果然,“男女主角”碰到了一起。
從二樓上去之后可以看到龜山島,從最上面回頭一望還能看到博物館里那些紛亂復雜的結構。進入展廳后可以看到三個樓層,最上一層 “山之層 ”講的是宜蘭的山、樹木和森林,主要的空間秩序是垂直的。第二層“平原層”的幾何次序是水平的,說的是人們的活動、臺灣人以前耕田的方式、養鴨的狀況等,人們好像都戴了一個烏龜殼式的斗笠,穿著竹衣,這是在敘述當年的生活。最底層是海洋,里面的漁船還沒造完就被搬了進來。最后傾斜的屋頂把三個樓層連接在了一起,中間還有一個電梯,人們可以利用它上下。
在博物館的外墻上可以看到石頭與鑄鋁板的交錯。這些鑄鋁板都是定做的。我們把石頭的顏色抓取出來放在鑄鋁板上,使整個顏色看起來是一致的。我最喜歡的是建筑體斜沖下去的尖角那個地方,石材在這里非常精細地拼接在一起,硬朗的線條一直沖向天空。
宜蘭另外一個特色是多雨,天氣好的時候,外墻上的這些顏色看起來還是蠻接近的,但是下雨的時候鑄鋁板的顏色會變得比較亮,而石頭的顏色則會變得比較重。
我自己也跑到工廠里去做鑄鋁板,里面有一百多種 DEMO。等到完工之后,大家可以看到蘭陽博物館與龜山島在造型上仿佛有所呼應。在這個案子完工后,許多人說這個案子與當地的地景融和得非常好,我一直覺得這其中一半是運氣。用電影來講的話,就像當你在拍攝史詩電影的時候,如果你的角色是一個小角色,那么你在大歷史的背景下只要演得不算太壞,大家都不會有意見。這個地方從背后的山上下來一直到海邊,再延伸到龜山島;如果從對岸來看的話,這便是一個很大的場景。從博物館的外面看,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傾斜的,當建筑物快要完工的時候,臺灣的網站上都報道說,宜蘭有一棟房子還沒有蓋完就沉下去了。
在博物館外面有一個木頭的平臺,原來有一塊烏石,就是在清朝地圖上顯示出來的那塊石頭。我們從建筑物凸出來的玻璃那里可以看到這塊石頭。這塊石頭下面是一個防空洞,是當年日本人建造的,怕美國人打過來。
許多民眾都來這邊拍照,有黃昏時的樣子,也有夜景。我們故意不讓這些建筑物在夜景中顯得非常明亮,現在流行用燈光把建筑物做得很刺激,但因為這里是濕地,并不適合這些。我弟弟是博物館的,我跟他說,希望博物館能安靜一點,不要驚吵到青蛙等動物。
2011年,這個案子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的認可,獲國際宜居城市大會人造環境類別金獎。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