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天天領券享優惠!
現在,決定未來:給基督徒青年的20個屬靈忠告
滿額折

現在,決定未來:給基督徒青年的20個屬靈忠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不虛度光陰的最佳選擇:年輕人快跑跟隨主!

年輕的生命擁有許多可能,
能在大好時光中追尋生命的意義,
然而青春同時伴隨著一種焦慮,
生怕在揮霍中虛度了光陰。

李在哲牧師以多年牧養年輕人的經驗,
告訴我們,遠離擔憂的最佳選擇,
就是把現在的時間,賭在耶穌身上!
生命「信心的起點」,是在真理面前倒空自己,讓耶穌住進心裡;
多元複雜的「文化」,只要以神為中心,就能成為神美好的工具;
遇到「工作的抉擇」,最應該考慮的是哪一種選擇會更加「榮耀神」。
透過探討生命的20個屬靈層面,
鼓勵年輕人盡全力經營黃金般的青年時期,
放下自己的野心,勇於竭盡一切力氣跟隨神,
將每天的實際生活,一點一滴累積成燦爛的明天。

年輕人就是存於現在的「未來」,
在神託付的事上盡心盡意,
確立明確人生目標完成主的使命,
並在靈魂與肉體、個人與他人的和諧關係中均衡成長,
現在!就能參與在神更新全人類的未來計畫中!
------------------------------------------------------------------------------
讓我們一起離開焦慮樹,以更寬廣的視野走向基督所應許的未來!

作者簡介

李在哲
一九四九年出生於釜山,畢業於韓國外語大學法文系。一九七四年創立弘盛通商股份有限公司,身為一位從不逃漏稅的成功企業經營者,李在哲贏得業界的關注與敬重。後來公司面臨經營困境,個人生涯也遭遇危機,他決定脫去「禮拜天基督徒」屬靈的偽善,認真面對信仰,重生成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

一九八五年進入長老會神學院就讀。一九八八年開拓「主的教會」(주님의교회)。開拓伊始,就約定十年任期屆滿之後,自願成為總會差派的宣教士。十年間教會增長至2500位會友,非常興旺,但是任期一到,李牧師毅然放下,赴瑞士日內瓦韓人教會擔任宣教士。三年期間,曾至許多歐洲韓人教會講道服事。二○○一年回國,以獨立傳道人身分致力於福音書籍寫作,二○○五年接受韓國基督教百年紀念協會的邀請,擔任韓國宣教百週年紀念教會的主任牧師,服事至今,牧養12000位會友。

李在哲牧師不僅是韓國著名作家,亦走出一條很不同的事奉道路。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當初開拓主的教會並沒有建堂,直到今天仍然是租借高中禮堂來聚會。將神的恩典時時放在心中、用神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的生活態度,是李在哲牧師一系列著作中的基本理念,也是李牧師對現代青年最根本的期許。著有《打結》、《有異象的人》、《人的一生》、《我所擁有的》、《真是信實的》、《青年啊!即使流淚也要撒種》、《恢復的牧會》、《恢復的信仰》、《新人班》、《成人班》等。

名人/編輯推薦

導讀
陳宗文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推薦
王道一‧台大經濟系教授
王文衍‧校園福音團契總幹事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院長
李建儒‧中華福音神學院系統神學助理教授
杜榮華‧基督門徒訓練神學院老師
莊信德‧磐頂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連加恩‧路加國際駐南非辦公室主任
謝智謀‧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序/導讀 
讓神成為青年詩章的主詞

二○一四年夏天,某個週六清早,六點左右,我在首爾江南區一個公車站等車。我注意到旁邊有個中學生模樣的女孩,似乎是準備好了要去讀一整天的書。她與我搭上同一班公車。坐穩後,就看她拿出一本像是靈修的讀本(這種Quiet Time出版品韓國很多),一邊讀著,一邊想著。在這一段搭乘公車的大好清晨時光,女孩專注沈浸在上帝的話語裡。我想,她將擁有充滿恩典的一天。

這樣的年輕人在韓國有代表性嗎?或者僅是非常少數的特例、恰巧被我看到呢?由韓國李在哲牧師所著的《現在,決定未來》(原書名:《青年人啊!即使流淚也要撒種》)一書,或者可以為幫助我們找到一些解惑的線索。
***

青年面對的時代問題

青年人向來就是韓國基督教興起的關鍵。韓國教會在二次世界大戰及韓戰之後經歷了驚人的爆炸性成長,尤其在李牧師成長的七○到九○年代。伴隨著韓國經濟發展,物質環境改善的祝福裡,更多青年投入到教會生活,神的教會也跟著壯大起來。但九○年代末期以後,雖然韓國經濟成就已經有目共睹,也躋身世界富國之林,但教會卻開始產生許多問題。尤其年輕的一代,很多人已經不再像父母輩一樣,願意無條件進入教會當中,單純地服事上帝。社會上的機會似乎較上一個世紀更多,誘惑也更大。許多年輕人被世界迷惑,期待能一步登天,例如希望成為K-Pop明星來獲得名利。但讓青年有如此轉變,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有著時代變遷的處境,包括伴隨基督信仰進入韓國社會的現代思潮、科技,以及同時褪去的傳統文化。

韓國社會在半世紀之間不僅經過快速的經濟成長,也受到西方社會世俗化過程的影響,而把文化區隔出「神聖」與「世俗」的二元領域。隨著物質文明的發達,二元的世俗化理念讓人們輕易切割教會生活與日常生活,產生兩個不同、甚至對立的「神聖」與「世俗」生活空間。神聖的僅能存在於教會裡面,離開教會就是世俗的日常生活。對此,李牧師非常堅持要打破聖俗二元的生活型態。信仰不是只在教會發生,而必須在生活中實踐出來,並不是只有教會生活才是神聖的。神給人在世界上有不同的位置,無論在職場、校園、或家庭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位置,而且是神聖的位置。

 由於二十世紀下半葉的資訊革命,今日的青年世代是資訊科技時代的原住民,也象徵當前人類社會與過去有著非常不同的文明型態。對許多年輕人而言,虛擬世界比真實世界更讓人覺得自由自在,但也因此不習慣面對和處理現實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耶穌教導人要愛人如己,這對處於現代以虛擬為特徵的青年是一大挑戰。尤其居住在都會中的人們,根本不認識鄰舍,愛鄰舍又從何談起呢?如何在彼此競爭的同學之間有好的見證,如何在利害關係複雜的同事之間成為神的使者,這些都是現代基督徒青年相當大的挑戰。
***

解決問題的關鍵:眼光

李在哲牧師一再強調要以神的眼光來看待青年的生命,因為青年是一個時代的未來,而且每一個時代都有青年。惟有神的眼光才能夠看到超越性,不被眼前或情感的障礙擋住視線。無論是少年的約瑟、大衛、保羅,或更多蒙召的歷代屬靈偉人,都有相同的眼光與原則,就是不把眼光定著在個人的夢想上,而是看到神的夢想。所謂「異象」就是神的夢想。

二○一四年三月韓國發生世越號船難,數百名高中生喪失了生命。李牧師接受韓國中央日報(五月十三日)訪問時,沈重地指出這事件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貪婪與對於生命的不尊重,這也是本書的核心論點。如果基督徒真地按照神的吩咐,用滿足神的夢想的方式來生活,就能活出愛神、愛人的生命,也就會去尊重別人的生命。要有神的眼光,並按著這樣的看見來培養實力、有勇氣來堅持信仰,這一切都需要透過更認識神、更親近神才有可能,也就是必須更明白神的話語。原書名《青年人啊!即使流淚也要撒種》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把神的話語投資在自己的生命裡面,讓神成為自己生命詩章的主詞,使自己活出可以榮耀讚美神的生命見證。

反思韓國,想想台灣

二十一世紀的韓國社會,物質環境方面是有史以來最富足的狀態,但靈性生活卻出現了許多問題,原因之一就是許多人以個人替代了神,成為主人。台灣社會與韓國有類似的時代背景,年輕人也比上一代享受更為豐裕的物質條件,但面對生命的不成熟作為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看到許多不尊重生命的現象持續在台灣發生,像是塑化劑、毒澱粉、餿水油等食品安全問題,以及捷運殺人事件等。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若不是來自於物質慾望的驅使,就是因失去生命目標的孤立生活。這些現象都與韓國的世越號事件有近似的根源,若沒有從本質上解決,再多的防範制度也是枉然。

此外,台灣青年進入大學的門檻降低,使得眾多青年學子畢業後必須面對類似22K低薪的生涯發展困境。攸關未來青年的十二年國教改革,同樣也讓孩子與家長們面臨痛苦的選擇。在稱為「世代不正義」的整體環境中,究竟該如何決定人生目標,做出正確生涯的選擇,這都有賴青年們將視野提到更高的層次。這個層次就是可以超越短暫的利益考量,進入到合乎真理的理性層次。李牧師在書中提出一個有意義選擇的標準,就是「究竟透過我們的工作,可以服事多少人?」。書中論及的時代問題與解答,確實都值得台灣的青年思考。

最後要指出的是台灣與韓國最不一樣、卻是台灣青年所應深思之處──韓國基督徒比例相當高。根據各種不同來源的統計資料,韓國基督徒佔有總人口的三成以上。反觀台灣基督徒卻是相當的少,但人數多少並不是李牧師強調的重點。其實晚近韓國青年上教會的比例已經變少了,但是像公車上的女孩一樣,用神的話語開始每一天,讓自己的生命被神使用、揮淚撒種的青年仍然不算少數。這一代韓國基督徒青年的人數雖不及上一代,但信仰的品質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多青年因為清楚明白神的道而委身在教會之中,因為世界的誘惑比起他們父母的年代更大。而且不只聽道,還要行道。即使基督徒不到2.8%的人口,即使教會中只有一名信徒,那卻正是基督徒最珍貴的存在價值,因為如李牧師在書中所言,「神要藉著敬虔的他們,更新他們所處的時代」。這是值得台灣基督徒青年共勉並深思力行之處。如果青年的生命是首一連串動詞譜出的詩篇,就讓神來成為這些動詞的主詞吧。

陳宗文
政大社會學系副教授
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院社會學博士


 

目次

導讀‧讓神成為青年詩章的主詞‧陳宗文

前言

1. 上帝的+α
2. 信心的起點──倒空自己
3. 即使痛哭流涕,也要撒下種子
4. 從聖誕節到Logos
談文化。
5. 不會問賺了多少錢,買了幾間房?
談工作。
6. 看到更遠的地方,思考更遠的未來
談異象。
7. 三個簡單的事實
談信仰。
8. 成為橘子汁族?
談物質。
9. 繞地球一圈的真正民族愛
談愛國。
10. 望遠鏡和顯微鏡
談歷史。
11. 真理珍珠的苗床
談苦難。
12. 不是在熱鬧的鑼鼓聲中
談復活。
13. 比世上最高點還要高出6.84公尺
談義。
14. 即使在沒有人煙的山裡
談勇氣。
15. 擁有一定的人生重量
談孝道。
16. 絕對無法同時坐兩把椅子
談選擇。
17. 不只在聖歌迴盪的禮拜堂
談敬虔。
18. 威力比任何炸彈都要強
談恩典。
19. 渡過絕望的江河
談靈命。
20. 嶄新歷史的帷幕何時拉開?

書摘/試閱

第二章:信心的起點─倒空自己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太十六24

印度的文學泰斗泰戈爾,曾寫過一部名叫《吉檀迦利》的作品。所謂「吉檀迦利」,就是指獻給神的詩歌,茲摘錄其中一段:

我在鄉村路上沿門求乞,黃金馬車迤邐駛近,我畢生仰望的那一位恍如夢中來到。我的不幸結束了,希望浮現。期待賦予我才華的那一位給我職務。
車停馬止。他微笑下車,與我面對面。幸運降臨!忽然,他伸出右手來,說:「你有什麼可以給我?」
哈,他和我開玩笑呢,向乞丐伸手!我不明白,滿腹狐疑,緩緩從口袋裡掏出一粒最小的種籽,放進他手裡。
驚!夜晚,當我把口袋傾倒,在一地乞討來的粗劣零碎之中,驚見種子大小的一粒金子!
我何等痛苦,悔恨當時沒有慷慨地將所有全都獻給那一位。

如果無論遇見誰,都將對方看作滿足自己慾望的工具,常常執迷於自我,而不關心他人,那麼即使遇見自己苦苦等待的那一位,乞丐所能獲得的回報,只有小小金粒而已。所以,這位乞丐在遇見「那一位」之後,繼續過著乞討的生活。
即使真理就在眼前,不願接受真理支配的人只會把真理當作滿足慾望的工具,一味執迷於自我,只好一輩子拾取真理的碎渣,過著真理乞丐、靈魂貧民的生活。
信心始於心。信心的開始,就是翻耕那執迷於自身慾望與自私的心田。所羅門王年輕時,沒有丟開執迷於自我的心,最終成了慾望的奴隸。他在虛度年輕歲月之後表白:「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
所羅門王晚年才明白信心始於心靈的道理,並且翻耕了曾執迷於自我的心田。然而,就是從那時起,曾像靈魂乞丐的他,終結了自己沒有意義的生活。
馬太福音二十一章6∼17 節,描寫耶穌基督與門徒進入耶路撒冷的場面。耶路撒冷居民非常歡迎耶穌基督入城,以至作者記錄「合城都驚動了」。「驚動」(σείω,seiw)一詞,也有「大地震動」的意思。可見居民何等歡迎耶穌基督入城,歡呼聲甚至震動耶路撒冷全城。
在此,我們仔細觀察這幾節經文。耶穌基督為了彰顯王的身分,騎著驢入城。然而祂騎的不是大驢子,而是驢駒。耶穌身上穿的不是金絲織成的龍袍,只是加利利窮苦貧民的衣服;耶穌更沒有使用刻有富貴圖案的馬鞍,乃是將窮人鋪上的外衣當作鞍子;耶穌騎驢所走的路,沒有鋪上顯現君王身分的紅色羊毛毯。路上所鋪的,惟有耶路撒冷貧賤眾民的破爛衣服;人們沒有向耶穌灑金色的紙片,只不過是拿著樹枝擺動。
我們愈是仔細查看,就愈會發現像極了喜劇的場景。令人驚訝的是,耶路撒冷居民,沒有任何人嘲笑這荒謬的場景。倘若同樣的隊伍從我們面前經過,其中一人說「我是救贖人類的彌賽亞」,會怎麼樣呢?他們必定被當成精神病患。但是耶路撒冷居民,出人意外地朝著如此穿戴的耶穌大喊:「和散那」,狂熱程度甚至驚動了全城。
那麼,他們看到像是表演喜劇一樣的入城隊伍,仍能如此熱烈歡迎,是因為他們真知道耶穌基督是誰,或是他們信仰格外虔誠嗎?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五天之後,耶路撒冷居民以同樣震耳欲聾的呼聲,要求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他們看到如此窮酸的耶穌基督的隊伍,為什麼還要狂熱地歡呼呢?那是因為耶路撒冷所有居民,都像《吉檀迦利》詩裡的乞丐一樣,因為執迷於自己的欲望,那充滿欲望的心便捏造出耶穌基督的假象。他們狂熱的對象不是耶穌基督的真象,而是貪婪之心捏造出來的假象。就像詩裡的乞丐在遇見「那一位」之前,已經對他懷有想像一樣。
乞丐因為期待落空,而發覺「那一位」和他想像的不一樣,直到乞丐發現真象後就感到後悔。但是當耶路撒冷居民發覺耶穌基督不符合自己的想像後,非但不感到後悔,反而將真象—耶穌基督—給殺死了。誤以為內心所捏造的假象是真的,這便是十字架
事件。

耶穌基督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十六24)換言之,如果有人說要跟從耶穌基督,卻不先否定自己頑固不化的心,就絕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基督徒。為什麼?因為人在捨棄執迷於自我的心之前,不可能認識耶穌基督的真象,只能不斷犯下捏造假象的錯誤。
你們以為撒但是什麼?他是頭上有角的鬼怪嗎?若有人捏造耶穌基督的假象,他就是撒但。為什麼?因為以耶穌的假象代替真象,就等於殺死耶穌基督的真象。
耶穌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向門徒提問:「你們說我是誰?」彼得站出來回答說:「祢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這個信仰告白多麼偉大啊,以至於耶穌應許要把主的教會建造在彼得的信仰告白上。並且因為門徒知道主是誰了,所以主預言往後將會發生的事,就是祂將在耶路撒冷被釘死受難。馬太福音十六章22 節記載彼得拉著耶穌,勸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這裡的動詞「勸」(ἐπιτιμάω)也有責怪的意思。剛剛告白耶穌是神的兒子、是救贖主的門徒彼得,怎敢拉著老師責怪祂呢?怎敢叱喝老師呢?這是因為彼得心裡認定,上帝的兒子—彌賽亞—絕對不會被人釘死。也就是說,那一瞬間彼得的心拘泥於自我判斷,捏造了耶穌基督的假象。
當時,主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主為什麼要責備彼得是撒但呢?因為他捏造了耶穌基督的假象,踐踏了耶穌基督的真象。因此,耶穌對彼得說「你是絆我腳的」,意思是指「你是破壞我真象的人」。
馬太福音二十一章12 節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做的第一件事記載:「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裡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聖經也稱我們的心為聖殿。因此,這一事件也告訴那些想要相信耶穌基督、跟隨真理的人,最先要做的事,就是翻新自己的心因為那是聖殿。翻新,意味著要完全翻轉。當耶路撒冷的聖殿,擠滿了沉迷於自我欲望的生意人,那裡便不再有神的能力。但是,當主耶穌將他們趕出聖殿、推倒生意攤子時,神的能力就臨到了聖殿,瞎眼的能看見,瘸腿的能行走,孩子美麗的讚美聲隨處可聞。只有那拘泥於自我、欲望和自私的心,完全被推翻和遮蓋、煥然一新時,我們才能夠成為真理的管道,成為光,成為鹽。

青年啊,你為什麼來教會呢?又為什麼相信耶穌基督呢?你是不是在把真理—耶穌基督—當成實現個人欲望的工具呢?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即便擁有萬貫家產,也只能像《吉檀迦利》那位乞丐一樣,終生過著靈魂乞丐、心靈貧民的生活。
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虛心的人並不是心靈乞丐。只有徹底否定自己的心,並用犁刀深深翻耕,才能夠將心倒空,成為虛心的人。只有如此倒空的心,才能被神國度的真理填滿。相反的,如果我們不耕耘自己的心田,就無法獲得真理的果實,只能終生作靈魂的乞丐、心靈的貧民。
今天這個時代,不需要執迷於自我的人,或所謂的世俗英雄。今天這個時代,需要的是懂得在真理中否定自己,倒空己心,願意完全接受真理支配的義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