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作者博覽群書,吸取精華,摒棄糟粕,條分縷析地將傳統命理學的發展歷程詳細分析,由淺入深地介紹各種推演方法及其邏輯性、合理性,尤其為廣大的命理研究初學者指明了方向,幫助大家更快了解命理學的脈絡。
(1) 以中國命理歴史說明各年代的差别。
(2) 各年代推演方法的實際考慮因素。
作者簡介
出版的語言學著作有《計算語言學導論》、《計算語言學》、《漢語方言數量研究探索》、《A Quantitative Model in Dialect Subgrouping: The Case of Modern Wu Dialects》等,並在《中國社會科學》、《Studies i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等中外學術雜誌發表語言學論文二十餘篇。
出版的命理學研究著作有:《八字命理新論》、《八字與中國智慧》(《八字命理新論》增訂版)、《中國命理學史論: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研究》、《又一種「基因」的探索》等。
2008年在北京大學演講「人生基因的探索」。2012年在大陸「旅遊衛視」梁冬主持的《國學堂》節目談「又一種『基因』的探索」(共四集)。
序
細參「有限」索「無窮」
我曾私撰一式,曰:
「∞」… ← {回顧昨天} → {展望明天} → … 「∞」
我認定「0」是無限的中心:既能「繼往」,又能「開來」。「往」沒有「頭」,「來」沒有「尾」,俱都指向「∞」(無窮)。
沒想到,拙撰竟與陸致極博士的「命運學」所見略同,真是幸何如之了。幾千年以來,我們的祖先十分重視「0」的情狀,把生命來到的「年」、「月」、「日」、「時」,用干支來描述(俗稱「八字」),「作為人的出生時段宇宙運動狀態的標記」,用以探索「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引文內文字俱見陸著)。我認為致極所云,即司馬遷所謂「究天人之際」也。
致極自信,命運學研究,是中華先哲的一個偉大發現。他斷言:「一個真正的『知命』者」,「應當敢於超越自己的命運」,「在『有限』中去追求和實現『無限』」。用新興的說法,即敢於「實現夢想」也。
致極三月二十五日於芝加哥索序,謹匆草小文如上以覆雅命云。
文懷沙
目次
序 細參「有限」索「無窮」──文懷沙
前言
導讀圖
第一章 「黑箱」的探究
一、天人之際:從西方到東方
二、天:氣─陰陽─五行
三、人:命和運
第二章 古代的天命觀
一、從孔子談起
二、先秦諸子的天命觀
三、國運的窺探
四、王充的自然定命論
五、命理學出現的歷史條件
第三章 干支符號系統
一、曆法上的干支符號
二、干支符號模型
三、八字結構:氣的運行片段
第四章 命理學的形成時期
一、孕育階段
二、古法模型
三、今法模型
第五章 命理的基本推演方法
一、神煞系統
二、刑沖會合法則
三、納音五行
四、五行四時用事
五、日主強弱
六、大運和流年
第六章 十神和格局
一、十神
二、十神的映射網絡
三、格局
四、結論
第七章 命理學的深化時期
一、《神峰通考》和《命理約言》
二、《滴天髓》和《子平真詮》
三、調候研究
四、《命學玄通》
五、從《金瓶梅》到《紅樓夢》
六、結論
第八章 從普通格到特殊格
一、普通格(正格)
二、特殊格(變格)
三、形象研究
第九章 命理學的現代時期
一、民國階段
二、港台階段
三、大陸階段
四、結論
第十章 現代命理的多學科研究
一、健康命理研究
二、命理的心理學研究
三、命理的社會學研究
第十一章 多視角的推演程式
一、康熙:千古一帝
二、八字分析
三、性情、六親、健康和疾病
四、大運與千秋功業
第十二章 命理學的局限與展望
一、傳統命理的局限
二、從神化到去魅
三、思考與展望
跋 結緣於命理學──王永成、戴理宏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前言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徐志摩《再別康橋》
為往聖繼絕學。
——張載
我不是職業命理師。我與命理學之間的不解之緣,起自於四十多年前的好奇。我是由好奇而學習,由學習而研究,由研究而成了這個傳統特殊領域的一個探索者。
為什麼會發生好奇?我在《八字與中國智慧》序言中已經談及:早在1967年初春,一位盲殘算命師預言了我十年後的重大變化以及「出洋遊學」。當這些預言真的發生時,我不能不感到驚訝,好奇之心油然而起,於是開始收集和閱讀命理方面的書籍。在學習過程中,又常常被我們先人的睿智所驚倒。傳統命理學中,有迷霧,有糟粕,但其中洋溢著的理性的探索精神,卻閃爍著我們古老民族的智慧之光。
2006年,為了集中精力探求這種智慧,我提前「退休」了,專心從事命理的研究。大概是受了現代西方博士教育的影響,凡研究一個課題,總要先瞭解它的來龍去脈。前人究竟做了哪些工作?——這是研究的起點。因為在科學發現上,後來者如果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他們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這樣,系統地研讀命理學歷史文獻,梳理命理發展的歷史過程,成了我「退休」後研究計劃的第一項課題。
本來僅是愛好,但一經投入,卻格外認真起來了。傳統命理學長期存身在俗文化中,缺乏系統的整理,但它確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西風強勁、商品大潮洶湧澎湃的情形下,重新梳理和召喚我們自己古老文化的精神血脈,就變得十分重要。我感到了一種歷史使命感。2008年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命理學史論: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研究》,作為第一本完整的命理學發展的歷史述評,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的。
《史論》完成後,我又開始了新的研究課題:探索人的出生時空與健康疾病的相關性。2012年出版的《又一種「基因」的探索》,可以說,正是這方面學習和探索的最初的成果報告。然而,當年夏天,我在上海遇到了《史論》的責任編輯楊柏偉先生,是他「催生」了放在讀者面前的這一本小書。因為《史論》是一本比較嚴謹的學術研究著作,對於完全沒有命理學知識背景的人,在閱讀上會有一定的困難。楊先生因此提議,能否寫一本比較通俗的簡史,得以滿足更多有興趣瞭解命理和命理發展史的讀者的要求?於是,2012年金秋,我放下了手頭的研究,重又回到命理學發展史這個題目上來。
的確,《史論》完稿有五年了。五年中我又有了新的資料的積累。一是台灣早年的命理作品,主要是鄒文耀教授對早期命理的研究著作。二是韓國圖書館保存的南宋徐大升《子平淵源》早期本子。研究這些資料,對早期命理的發展脈絡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史論》中討論了1949年以後的現代命理研究,但主要是台港的研究,沒有涉及大陸內地。近些年來,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深化,內地已經成為了當代命理研究和實踐的主要舞台,不少研究著作得以正式出版。因此,介紹和評點最近一個時期內地的研究狀況,對於命理學史的研究者來說,自然是責無旁貸的。所以,作者花時間認真地閱讀了近年大陸出版的傳統格局研究、「盲派」以及「新派」的命理作品,對他們的研究得失做了評論。當然,這些評論是否得宜,還要留給讀者和專家來評判。有了這些新的內容,本書並不只是《史論》的一個簡寫本。
本書的內容首先是命理學的「簡史」。然而,人們在瞭解了歷史之後,最主要的目的是「應用」。從學以致用的角度出發,本書又著重展開了「推演方法」的介紹和闡述。最初擔心「簡史」與「推演方法」屬於兩個不同的主題,很難在一本小書裡講清楚。但是,我還是努力嘗試了。在我看來,傳統命理的推演方法正是從歷代命理典籍中透露出來的。有了歷史文獻的鋪墊,讀者才能真正瞭解這些方法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或者說,在怎樣的探究視角下,產生和逐漸豐富起來的。事實上,這也是我自己學習和探索的過程。為了讓讀者閱讀方便,我在目錄之後特意加了一個「導讀圖」。根據各章節的主要內容,把「簡史」和「推演方法」分別標記出來,提供閱讀的簡明線索。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內容的重點。我還特意寫了第十一章,以清朝康熙命造為例,把歷代使用的方法整合起來,具體地展現為一種全方位、多視角的分析程式。這是我自己數十年研究的心得,既為初學者指點登堂入室的門徑,也祈請方家批評指正。
作者認為,人出生的時空結構聯繫著他的生命信息,這是中華先人的一個偉大假說。近兩千年來命理的理性探索,本質上是對這一假說做出的實證。囿於研究手段的限制,古人不可能完成這樣的工作。現在,是借助於現代科學思想和科學工具,開始新一輪實證的時候了。而這種實證將為一門浸透了我們古人智慧的新的學科——時空生命學奠定厚實的基礎。
由於本書涉及的歷史資料較多,為了行文通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有較大的可讀性,作者盡可能把相關的引用資料和背景知識放進注釋中,有興趣的讀者請留意注釋的內容。
此書的寫作歷時五個多月,幾乎每一周都跟上海王永成先生通一次越洋電話。書中的不少觀點,是在跟他的討論中完善的。尚律先生多次費心為作者郵寄新出版的書籍,何重建、董向慧先生也熱情地為作者提供了資料;作者還得到鮑卿、陳業孟、戴理宏、鄭英旻、吳道平、嚴培寶諸友的指教;在寫作過程中,曾蒙盧津源、胡志強、周欣平、曹曉明、謝平、夏林、張楠、帥政宏、秦瑋、祁漢群、楊東海、袁衛東、高杰清、陸輝良、郗定海、沈振民、郁雷、戴定九、洪大德、唐保興、梁知、袁嘉驥、奚頌華、楊柏泉、王韌等朋友的關心和幫助,作者在此一併致以衷心的謝忱。作者還要感謝妻子魏曉明的支持。
著名文化老人文懷沙先生專門為本書作序並題了條幅,字字珠璣,意蘊深長,使作者倍受鼓舞。
最後,作者謹將此書奉獻給盛承慧女士,感謝她對作者研究工作的幫助和鼓勵。
陸致極
癸巳春節於芝加哥西郊
第一章 「黑箱」的探究
命運,這是一個多麼具有魅力的字眼啊!古往今來,它吸引了多少人的遐想、思索和不懈的探求。
中國命理學簡史要揭示的是中國人對命運求索的歷史過程。而「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是中國命理學的理論基石。本章就從天人關係談起,從西方到東方,展現東、西兩方不同的天人觀。接著闡述中國古人是怎樣運用「氣—陰陽—五行」的模式去刻畫「天」的。然後由「天」到人。在我們的古人看來,人的「命」,正是他出生時的「天」的運動狀態片斷的摹寫。正是在這裡,命理學找到了自己研究的出發點。由此,我們扼要地介紹傳統命理學獨特的研究方法,並勾勒出它全方位、多視角的探索途徑。
一、天人之際:從西方到東方
西方:天人對立
在西方文明中,人與自然是分裂的。
這種認識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的經典《聖經》。《聖經》敘述道:上帝創造了世界,也創造了人。上帝創造人是要派他們去管理自己所創造的一切。人跟自然本來相處得很好。可是,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受了蛇的誘惑,偷吃了伊甸園裡的禁果——智慧果,於是遭到了上帝的懲罰。人被從樂園中趕了出來。地上長出了荊棘和蒺藜,人必須終年勞苦,才能得以溫飽。
《聖經》的說法,隱含著這樣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之外的,有統治自然界的權利;人與自然界是敵對的;人只有在征服自然的艱苦鬥爭中,求得自己的生存。這種觀念反映了西方文化中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態度。
經過理性近乎冬眠的漫長的中世紀,自十四世紀始,從意大利開始了充滿活力的文藝復興。到了十六世紀以後,隨著宗教改革,以及緊接著的科學革命,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精神。這種精神很快傳遍了整個歐洲,構成了西方現代性格的基本輪廓。西方人開始重新獲得了生命。
從這個時候起,人似乎站起來了,擺脫了中世紀神學的陰影,充滿了自信,並開始以這個世界主人的姿態,去審視客體,征服客體。這個客體就是自然。人確信憑藉其自身的理性能力,能夠理解自然的秩序。這個秩序完全是機械的、自然的。人能夠通過科學,以數學的精確、經驗的直觀以及嚴密的審視力,揭示和反思自然的秘密,無限拓展所面對的世界,發現新大陸、環繞地球航行……由於科學躍然而起,它使人似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天地之間唯有人最大。科學在這一深刻的文化變革中成為了西方的新的信仰。
科學信仰的副產品
隨著人類朝前邁開的征服自然的腳步,又出現了什麼情形呢?
首先是哥白尼的「日心說」。它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拉開了近代科學革命的帷幕。然而,哥白尼的發現,在把人類從以前的地心說幻想中解放出來的同時,也使人類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改變。宇宙不再是以人類為中心了。人類從原本宗教概念中的世界的中心,被拋置到了廣闊無垠的宇宙中一個邊緣位置上的銀河系裡、圍繞一顆普通恆星運轉的一個小小的星球上。在哥白尼之後,人類在這陌生的宇宙中只有依靠自己了。
接著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十九世紀中葉,達爾文創立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科學的生物進化學說,使生物學發生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如果說,哥白尼對人類的宇宙中心的地位做了根本的移動,那麼,到了達爾文那裡則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在進化論中,人類的命運不再是由上帝註定的,人類本身也不再是上帝的驕子、天地萬物的靈長,而只不過是一個轉瞬即逝的物種。從這個意義上講,達爾文既解放了人類,又貶低了人類。人類只是物質進化過程中的一個偶然產物。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保證其進化的最終命運一定跟今天已經滅絕的其他許多物種有何不同。
再接著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佛洛伊德建立的精神分析學。他揭示了人的精神結構的面貌。佛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生活包含兩個主要部分:意識的部分和無意識的部分。意識部分小而不重要,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而廣闊有力的無意識部分則隱藏著種種力量,這才是人類行為背後的驅動力。如果把人的精神結構比喻為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那麼,浮出水面的最上層部分是意識,它僅佔冰山很小的一角;沒有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下層部分,則是無意識。無意識屬於人的心理結構中的深層部分,然而,它卻是人的心理結構中最真實的部分。
佛洛伊德的研究揭示了,在理性的心靈之下或者之外,還潛藏著一種巨大的、潛在的、非理性的力量。相形之下,人類的有意識的自我只是脆弱的副現象罷了。這個對人類經驗的無意識的決定因素的揭示和解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然而,正如佛洛伊德自己所說,它代表著對人類自以為是的自大和自負的第三次重創。
20世紀以後,物理學若干個驚人發展,更打破了古典的笛卡爾—牛頓宇宙論。從普朗克的量子論和愛因斯坦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到玻爾、海森堡等人的量子力學方程,經典科學長久確立的確定性遭到極大的動搖。到處都是概念的矛盾、割裂和悖論,而且難以解決。新物理學產生的概念,外行人不僅難以理解,而且似乎背離常識:什麼彎曲的空間,有限然卻是無邊無際;四維的空—時連續統;同一個亞原子實體,卻具有相互排斥的屬性;物體,竟然不是真正的事物,而是過程和聯繫的形式;粒子,似乎在很遠的距離相互影響,卻沒有已知的因果關係;等等。
後現代的迷惘
顯然,經過天文學革命、生物學革命、心理學革命,以及新近的資訊化(網路)革命、基因學革命,等等,科學對自然的「拷問」,每向前跨出沉穩的一步,都開拓了人類思想的視野,改變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它也強化了人類在宇宙中作為一個暫時棲息者的漂泊不定的狀態。人啊人,你好像自主了,自由了,但結果冷靜下來,思索一下,你真正自由的範圍還是很有限。科學依然是物質生產的火車頭,但它已經失去了其作為人類解放者的純潔形象。而且,它的產物也不再是有益無害。科學進步帶來的對自然環境的污染,造成生態系統的破壞,也無情地威脅著人類自身的未來。
於是,自上世紀上半葉後,西方再度失去其信仰:這一回不是對宗教的信仰,而是對科學的信仰,對自主的人類理性的信仰。誠如西方現代詩人弗羅斯特所吟詠的那樣:
太空使我們這些現代人苦惱,我們厭惡太空。
太空的注視令我們變得渺小。
如同轉身即逝的微生物的傳播,
在精良的顯微鏡下,可以看到
在這顆最小的星球表面蠕動。
這就是今天所謂「後現代」時代所面臨的困惑和迷惘。
於是,西方的一些有識之士將目光移向了東方。
東方:天人合一
跟西方主客二分、天人對立相對照,中國的文化傳統是主客交融、天人合一。我們只要誦讀一下東晉末詩人陶淵明的詩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裡,南山的黃昏是多麼美好,鳥兒結伴飛返山林,萬物多麼自由自在。而詩人籬下採菊,抬頭見山,又何等怡然自得。詩人在這裡悟到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但它們渾然一體,使詩人物我兩忘,竟然一時不知用怎樣的語言來表述這種感受。
如果我們將陶淵明的詩句跟前面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吟誦做一個比較,東、西方兩種不同的天人觀躍然紙上:在陶淵明的眼裡,自然充滿了流動的生命,人從自然中獲得了生命的真諦;而在西方現代詩人的眼裡,在地球上棲居的人群如同顯微鏡下的轉身即逝的微生物,而深邃的宇宙又是如此冰冷無情。——弗羅斯特的詩句含蓄地道出了,在科學發達的「物化」的現代工業社會裡,物質並不匱乏,人卻失落了,喪失了自己可以回歸的精神家園——變成了顯微鏡下的「微生物」了!
其實,陶淵明詩中所流溢出來的「天人合一」的觀念,不僅僅表現在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它還是跟人這個生命體最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傳統中醫學和命理學的基石。
二、天:氣—陰陽—五行
那麼,中醫學和命理學是怎樣認識「天」的?這裡就要談到中國古代的「氣」、「陰陽」和「五行」的概念。
氣:世界的本源
在中國古代先哲的眼裡,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氣」構成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莊子就明確指出:「通天下一氣耳。」
這個「氣」,並不僅是指我們呼吸的空氣。所謂氣,是指一種極其精微的原始物質。它是構成包括人在內的天地萬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
氣既不是虛幻的,也不是完全在人的感覺之外的。對於氣的存在形式,古人透過肉眼視野所見,把它們分為「有形」和「無形」兩種狀態。一種是以鬆散彌漫、活躍多變的狀態而存在,它充塞於無垠的宇宙空間,肉眼難以看到,被稱為「無形」;另一種則以相對穩定的凝聚狀態而存在,形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則稱為「有形」或「形質」。這兩種狀態之間,不僅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而且隨時處於相互轉化之中。無形之氣可以凝聚為有質之形,有形之質又可以化生為無形之氣,所以「氣聚則形存,氣散則形亡。」
當然,「氣」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隱性的能量,它流行於天地萬物之間。戰國時期孟子曾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那麼,什麼叫浩然之氣呢?孟子解釋道:「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坦蕩之胸懷去培養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後來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道: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這裡說,正是那種形成了自然的日月山川形體的「正氣」,賦予了人的浩然之氣。而文天祥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實踐和謳歌了這鑄造了中華民族脊樑骨的浩然之氣。可見「氣」在中國文化中的深刻意義。
陰陽:運動的動力
誠如《正氣歌》中所描寫的,天地之氣,動而不息。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而運動變化的根源,則來自於氣自身固有的陰和陽兩個方面的力量。
「陰陽」最初的含義很簡單,朝向日光的為「陽」,背向日光者為「陰」。大概到了西周末年,陰陽開始被看作是「氣」,跟「風雨晦明」一起,被認為是天之「六氣」。而自然現象的正常與否,常到陰陽中去尋求解釋。
「陰陽」真正步入哲學的殿堂,是由戰國初期的道家學派促成的[17]。道家在解釋萬物的演化過程時,把未分陰陽的混沌世界看作是「一」。而「一生二」,便有了天地之分,有了陰陽之分。於是,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劃歸於兩個方面:陰和陽。陰陽成了相互聯繫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
比如,陰氣和陽氣,各具陰陽對立要素,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構成了氣的矛盾統一體。這樣,一氣分為陰陽,陰陽又統一於氣。故所謂「一物兩體,氣也」。作為宇宙本原的氣是陰陽對立的統一物。物質世界正是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下,不斷地運動變化著。
最能反映陰陽互根、陰陽消長的是周易學中的太極圖。圖中黑白二色,代表陰陽兩方。白中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方白點表示陰中有陽。它生動地表明陰陽是互抱的。負陰而抱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是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分之為二,合之為一。然而,陽中又有至陽,陰中尚有至陰。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長,於是構成了一幅完整的最能象徵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的太極圖。
五行:五種物質狀態及其屬性
「天降陽,地出陰,陰陽合而生五行」。這是說,由於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五行。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它最初是指人日用不可缺少的五種物質資材,見於先秦早期文獻《洪範》。「行」是指這五種物質的運動和變化,也就是五種物質的內在屬性和外在狀態。
當我們的古人將「氣」看作是宇宙的最基本元素以後,五行就被用來描寫五種「氣」的狀態和性質。或者說,古人用五行——五類物質獨特的抽象特徵,來歸納世界上的各種事物,並且以它們之間存在著的「相生」、「相剋」以及制化關係,來闡述宇宙中各種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繫及協調平衡。
從相生關係看:
木—>火—>土—>金—>水—>木……
任何一行都可以促進、幫助、滋生另一行,但同時它自己又受著另外一行的促進、幫助和滋生。正是生生不息,自然界充滿了生氣。
從相剋關係看:
水…>火…>金…>木…>土…>水……
任何一行都可以限制、約束、剋制另一行,但同時它自己也被另外一行所限制、約束和剋制。通過制約,自然界就維持了某種平衡。
從圖中還可以看到,在五行的循環中,生和剋的方式是:「比相生而間相勝」。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五行按其次序是:木、火、土、金、水。它們遞次相生,因此是「比相生」。而五行相剋的情況是:木剋土,中間隔火;土剋水,中間隔金;水剋火,中間隔木;火剋金,中間隔土;金剋木,中間隔水。所以就是「間相勝」了。
簡而言之,五行是由陰陽二氣化生出來的。「陰變陽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顯然,由氣而生成的天地萬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行系統所組成的整體,賴五行系統之間的生剋制化,維持了自然界整體的動態平衡。
所以,「本是一氣,分而言之曰陰陽,又就陰陽中細分之則為五行。五氣即二氣,二氣即一氣」。也就是說,一氣分陰陽,陰陽生五行,陰陽和五行都是氣的運動變化。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