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政區地理初探(簡體書)

TOP
5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清代政區地理初探(簡體書)
滿額折

清代政區地理初探(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6 元
定價
:NT$ 516 元
優惠價
87449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史地圖集》的階段性成果。所收二十五篇論文,主要圍繞沿革領域的政區地理展開,共分為四組。

第一組除說明《新修清史·地理志》的理論與實踐外,著重探討了清代疆域觀念的嬗變;

第二組梳理了清代省制的變遷,而分省問題也因此得以解答;

第三組以類別和要素為著眼點,展開研究,呈現了清代政區地理的諸多層次和維度;

第四組落腳于歷史文獻,詳盡分析了《大清一統志》、《皇朝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的優劣得失,旨在為今人的研究提供借鑒。

作者簡介

鄒逸麟:1935年生,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歷史地理》主編、上海史學會會長。曾隨譚其驤先生編纂《中國歷史地圖集》,其學術成就主要集中在運河史、黃河史、歷史環境變遷和區域經濟研究等方面。著有《千古黃河》、《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椿廬史地論稿》等,整理作品有《禹貢錐指》、《漢書溝洫志箋釋》等,其中《禹貢錐指》曾獲國家圖書獎二等獎。
華林甫:1965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兼任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古都學會理事、民政部中國地名研究所特邀研究員。著有《中國地名源流》、《中國地名學史考論》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等雜志發表多篇論文。

名人/編輯推薦

鄒逸麟:1935年生,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歷史地理》主編、上海史學會會長。曾隨譚其驤先生編纂《中國歷史地圖集》,其學術成就主要集中在運河史、黃河史、歷史環境變遷和區域經濟研究等方面。著有《千古黃河》、《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椿廬史地論稿》等,整理作品有《禹貢錐指》、《漢書溝洫志箋釋》等,其中《禹貢錐指》曾獲國家圖書獎二等獎。
華林甫:1965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兼任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古都學會理事、民政部中國地名研究所特邀研究員。著有《中國地名源流》、《中國地名學史考論》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等雜志發表多篇論文。

目次

目 錄

總論
鄒逸麟:《論清一代對疆土版圖觀念的嬗變》
華林甫:《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學術理論與編纂實踐》
孫宏年:《清代中國與鄰國“疆界觀”的碰撞、交融芻議——以中國、越南、朝鮮等國的“疆界觀”及影響為中心》

省別探索
傅林祥:《政區·官署·省會——清代省名含義辨析》
傅林祥:《江南、湖廣、陜西分省過程與清初省制的變化》
楊偉兵:《貴州歷史地理的分區與研究》
楊偉兵:《清代前中期云貴地區政治地理與社會環境》
段偉:《泛稱與特指:明清時期的江南與江南省》
段偉:《清代湖北、湖南兩省的形成——兼論分闈與分省的關系》
段偉:《清代江南、湖廣、陜甘分省標準的異同》

類別與要素研究
清代集鎮名實初探
清前期“屬州”考
清代政區治所遷徙的初步研究
傅林祥:《清雍正年間的次縣級行政機構及其職能探析》
胡 恒:《廳制起源及其在清代的演變》
任玉雪:《論清代東北地區的廳》
楊 帆:《歸綏諸廳性質芻議——以相關方志、政書為中心》
劉靈坪:《清代南澳廳考》
任玉雪:《清代吉林將軍雙城地區的身份制度與旗界、民界(1815年—1911年)兼論東北地區的封禁政策》
楊煜達:《滇銅、漢銅與清代中期的漢口銅市場》
鐘興麒:《“塔克拉瑪干”釋義》

文獻研究
華林甫:《關于<皇朝地理志>的幾點初步認識》
胡 恒:《<清史稿·地理志>纂修考》
胡 恒:《<清史稿·地理志>巡檢司項校正》
巴兆祥:《論<大清一統志>的編修對清代地方志的影響》


存目

編后記

書摘/試閱

清代是我國歷史上最后完成中華民族國家的朝代。從康、雍、乾三代三大經濟區統一疆域的最后完成,到近代民族國家疆域觀念的確立,幾乎經歷了一個半世紀。這個過程是由內外兩種因素互相交織推動的。內因是各民族、各地區經歷了長期的交流和融合,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意識自然而然地萌生和形成,最后達成了共識;外因是與西方列強勢力的接觸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引進,沖擊了數千年中國傳統的疆土意識,最后不得不放棄封閉落后的“天下觀”,融入世界政局的大潮流中去。按理而言,內因是主導因素,但在中國這樣一個特定封閉的地理環境而又有傳統強勢文化的國家,沒有外來更強勢力量的沖擊,其本身自然發展的動力是微弱的、進度是緩慢的。這幾乎與中國近代化的過程有同步之感。雖然中國國家意識萌發很早,但由于在亞洲東部最早崛起帝國周圍的民族在經濟、文化遠遠落后中華,除了朝貢臣服,沒有其他關系。故其疆界觀念沒有形成的條件。進入清代,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康熙帝又是我國歷史上具有科學頭腦而又有世界意識的皇帝,因此,《尼布楚條約》的簽訂,能對其產生很大的觸動。如果遇上一個顢頇昏庸的皇帝,那近代國家疆土觀念的萌生,恐怕還要遲上幾十年。
19 世紀中葉以后,世界的格局已不允許大清帝國仍然沉睡在“天下之中”的美夢中,內外的各種因素不斷地刺激和推動著近代國家意識的產生,最后終于產生了具有近代國家意義的“中華民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49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