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目騁懷(簡體書)
波隆那插畫年鑑2000:10
納尼亞人:C.S.路易士的生活與想像(簡體書)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21:激勵人心的創業夢(二)
三隻小豬(簡體書)
晉城礦區瓦斯災害隱患地震資料預測技術(簡體書)
真愛無疆:金鎮慶評傳(簡體書)
做自己的勇氣:35歲以前,一定要成為的5種自己
熊孩子、傻孩子、弱孩子,這樣變成健康好孩子:孩子的健腦操:有效活化大腦、改善性格,健康快樂有自信!
中世紀的信仰與理解:波納文圖拉神學哲學導論(電子書)
Amino Acids and the Asymmetry of Life—Caught in the Act of Formation

TOP
5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遊目騁懷(簡體書)
滿額折

遊目騁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7 元
定價
:NT$ 222 元
優惠價
8719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游目騁懷》是作者近些年讀書、研究之余的閱讀札記及日常感悟的合集。其中有對現當代作家、學者重要作品的品評,有對歷史的反思與體味,有對文學現象的思考與探究,有對曾經熱播的影視劇的品評,有對當代讀書界書人書事的評價,還有作者自己讀書、求學、行走的感悟。縱筆所至,歷史與現實、文字與影像、創作與學術、文學與哲思、行吟與靜觀……都在《游目騁懷》中有所體現。內容大致是“游目騁懷”的一點記錄。“游目”是向外打開,“騁懷”是向內發掘,這種心物相融的境界,是作者心向往之的。

目次

上輯 左顧右盼
沉默的“言說”:王統照日記和劇作手稿校讀札記
在歷史旋渦的一角:《從“土改”到“反右”:吳奔星一九五O年代日記》及其他
一本書帶來的毀譽:吳奔星的《茅盾小說講話》
作為“生命的學問”的文學史書寫:評丁帆《中國新文學史》
《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目錄新編》解題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小識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解題
《文學社群文化形態論》讀札
斯文不絕,詩就永在:讀《平上去入集》兼談詩歌的新舊問題
電影《孔子》與儒家文化傳統的重建
虛妄的救贖與文化的空洞:關于電影《金陵十三釵》
永恒的愛情鳥托邦:讀張健的詩
當文學邂逅青春:《青春》2012年—8期讀札
親情的失落與拯救:讀《清明劫》

下輯 淺吟低唱
是于書話的概念、源流與類型
從閱讀史到文學史
書話:遺落的現代文學史料
游走在“文”與“學”之間:書話及其啟示
書話與現代中國文學批評的民族化
書與人:論周作人對書話的經營
《書話與現代中國文學》后記
精神漫游者的文化尋蹤:《雁齋書事錄》
書緣人緣:《我的書緣》
關注隨筆的文學成就
語文學習與生活
風景在“過程”之中
漫說“五四”文人風范
《書窗內外》的內與外

后記

書摘/試閱

《游目騁懷》:
一、《民國十年日記》:青春之殤 1921年,王統照24歲。愛情與婚姻的矛盾沖突,精神之自由與身體之禁錮的沖突,在《民國十年日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且錄幾則如下。
二月十八日,日記說:“如不時得與玉妹晤,則直覺百事無可為、無能為。凄斷心肝,苦填胸臆,使余更有何余思足圖生命之展延與學術之長進耶?玉妹!玉妹!汝為予亦苦極矣。此兩地遙遙寸心同系。嗟夫!予心痛難遏。”因瞿世英的事情想到與自己同病相憐,心有戚戚,而大發議論:“瞿小予三歲,英文甚佳,人活潑而聰明,洵才士也。然聞鄭振鐸言,彼與冰心女士甚熟洽,而彼則已婚,有時亦煩悶,甚至強顏以歡,少年早婚而又稍有學識,則處境良苦,然以予較之尤難倍徙。吾輩直為時代之犧牲者,為舊制之束縛良苦,想盡法策亦不能脫,直不如無生之愈。情愛與環境不兩立,而予又未能有此忍心解除此月愁花蔫之煩惱以自適。默念此生,正不知作何收束?豈唯愁能傷人?真可謂為愛能銷骨也。”(《王統照全集》第七卷,第95__96頁)“予身體較玉妹尚少健,然覺年來智力日退,更無昔日之概。且心痛間作,人恒謂如予者非長壽之征。予亦倦于人生,視萬務如秋風至振籜。使得死于妹之臂上者,則于死后之魂尚得較為安適也。然予知之深,予一朝化去,妹亦將難久于茲世,恐此一場哀劇終有落幕時也。”(《王統照全集》第七卷,02頁)二人的愛情確實是無望的愛情,終將以悲劇的形式落幕。
二月十八日,王統照日記云:“遂覺身心搖搖,無一絲氣力以自持。”“午中,覺體中乏極,遂臥于床,朦朧似睡。”三月二十五日:“予此來外感風寒,內成心痛,午后熱作,飲食減少,時或以酒自遣。
且咳嗽時作,自覺疲病交迫,其苦莫可言宣。”“在飯肆時冷抖時作,如不能支。”三月二十六日:“今朝把鏡自對,面容已見憔悴,眼,亡微紅,已見病容,而心跳體熱,干嗽夜汗,恐非吉兆。”四月十七日:“妹去后予覺體憊不支,悵臥床上,眼痕淚結,意慮凄惶,既而瞑目睡去,六鐘余方醒,驟覺身疼發冷如中寒。” 愛情的積郁促使他思考兩性、情愛與藝術、審美關系以及對其理論探討。在此期間他寫作了多篇理論文章,恐怕都與此相關。三月二十五日記:“朝來似不能起,而陳大悲至,遂強披衣出視。然口干頭暈,勉為應答。彼又囑予為作英近代戲曲家高士倭綏之傳,亦強應之。”查第六卷《高士倭綏略傳》,文末署日期為“一九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足見王統照筆耕之勤之速。
古語云:“思傷脾、憂傷肺、氣傷肝。”正是強烈的詩人氣質,王統照在自由戀愛和傳統婚姻的夾縫中,痛苦煎熬。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里,王統照心理的郁結扭曲和身體上的病痛并不完全是個人造成的,這背后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文化氛圍。那個轉型時代的扭曲駁雜、趨新與守舊、自由與禁錮的種種矛盾沖突搏戰,共同造成了王統照的戀愛之殤,換句話說,王統照身體之疾病映照的正是時代的癥候。 二、《歐游日記》:焦慮與悲涼 王統照曾于1934年赴歐游歷,留下了《歐游日記》。這一年,他37歲,已近中年。整部《歐游日記》充溢著民族生存危機的焦慮與悲涼。王統照對民族、國家之疾的焦慮灌注其中。正所謂:“徒令游子悲,遐思將焉著。” 赴歐的途中,行至孟買,看到印度殖民地的人民的生活,王統照深感痛心:“印度勞力以每日廉價工資藉謀生活者到處皆是,到此可見殖民地實在情形,雖匆匆一過亦能了然。主持政務及重要商業權柄皆握于英人手中,印人供驅使奔走出力而已。碼頭工廠、鐵路運貨之工人皆赤背跣足之舊文明的種族……國之不競于人何尤,雖有甘地之圣雄,然輾轉求生于巨手之中,期以精神作戰勝之武器俟河之清。余偶過此睹種種現狀,悵感無似。”看到這種情形,不能不聯想到自己國家正遭受的苦難:“回顧病夫之祖國,今已屬于次殖民地之情形中,國弱民貧無善策可施,言念前途若何可言。”(《王統照全集》第七卷,79頁)
……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