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正義從哪裡來(簡體書)
滿額折

正義從哪裡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正義到底是某些具體的目標,還是某種抽象的準則?

我們是否可以達到絕對的正義?如果不可能的話,是否至少可以將之清晰地描述出來?

正義究竟是永恒不變的,還是一時一地的?是先驗的,還是經驗的?

這些問題伴隨著人類的歷史,深深的困擾著杰出的才智人士們,直至如今。從古代中國的百家爭鳴到現當代西方世界里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社群主義的喋喋不休,對正義的困惑就像圣奧古斯丁對時間的困惑:“如果每人問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給問我的人解釋,那么我就不明白了。”


作者簡介

羅胖眼中的熊逸

在我看來,熊逸是中國當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重要的一位思想隱士,隱于市而專心著書的人。

熊逸是一個筆名,只有極少的人識得他的廬山真面目,我至今也沒有機會與他相見。

熊逸堅持用這個筆名解剖中國傳統文化,用學貫中西的現代視角反觀中國人的文化祖國。他把這個筆名看做自己寶貴的生命財產。


名人/編輯推薦

羅胖眼中的熊逸

在我看來,熊逸是中國當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重要的一位思想隱士,隱于市而專心著書的人。

熊逸是一個筆名,只有極少的人識得他的廬山真面目,我至今也沒有機會與他相見。

熊逸堅持用這個筆名解剖中國傳統文化,用學貫中西的現代視角反觀中國人的文化祖國。他把這個筆名看做自己寶貴的生命財產。


目次

序言 似是而非種種

第一章 要幸福還是要公正?

人們如此渴求著正義,而所謂正義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觀念,并且總是混沌的、模糊的,屢屢經不起合乎邏輯的追問;任何建立一整套清晰的理論體系的企圖都將是徒勞的,至多可以被看作一種動機良好的呼吁罷了。

第二章 何謂正義,是具體的目標還是抽象的準則?

從古代中國的百家爭鳴到現當代西方世界里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社群主義的喋喋不休,對正義的困惑就像圣奧古斯丁對時間的困惑:“如果沒人問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給問我的人解釋,那么我就不明白了。”

第三章 高貴的謊言

盧梭創立“天賦人權”(natural rights)的觀念,成為法國《人權宣言》、美國憲法等西方社會綱領性文件的思想奠基,對人類福祉的增進不可不謂居功至偉,但就這一概念本身來說,仍不過是一個“高貴的謊言”,誰也證明不出人為什么會“天然地”享有某些權利,即便訴諸神學也很難自圓其說。

第四章 作為社群主義者的上帝

所多瑪城里可能存在的寥寥可數的義人該不該為同城惡人們的罪行負責呢?或者,那些惡人該不該因為義人的存在而受到寬恕?全能的上帝當然有能力實施精確打擊,所以他的一體看待的做法一定是有道理的。

第五章 從奧米拉斯的孩子到巴厘島的王妃

許多人吃肉,不覺得這有什么不道德的。即便是宣揚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的佛教徒,也只會說吃肉是你在造惡業,會使你在輪回之中飽嘗惡果——這關乎你的切身利益,但無關于你的道德。而諾齊克為我們設想過這樣一種境況:有某些比我們高級得多的外星人(譬如他們和我們的差別至少不小于我們和牛的差別),為了自身利益準備殺掉我們,這是否也不存在道德問題?

第六章 自由意志的兩難

康德在純粹理性上懸置了自由意志,但為了捍衛道德,在實踐理性上不得不預設了自由意志以作為道德的前提。是的,自由意志問題在學理上確實可以懸置,但很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的道德和法律卻不可能有哪怕一分鐘的閑置。那么可想而知的問題是,我們不再可以對善與惡的責任人理直氣壯地加以表彰或譴責,法律判決更會失去扎實的正義根據。

第七章 原罪的兩難

在信仰的表達上,風雨晦暝、生老病死愈是無法把握,生活的不可控感也就愈強,祭祀和崇拜也就愈是程式化。而一旦生活的可控感變強了,祭祀和崇拜的程式化自然就會放松。所以,對于那些希望以宗教信仰來維護社會公平的主張者來說,這是一個難解的悖論。宗教信仰可以維護社會穩定,但難以追求社會公平。

第八章 康德的失誤

事實上,任何一種經過理性的審慎權衡而得到履行的責任,都是一種偏好,一種“情感上的”偏好,因而也都是逐利的——換句話說,是追求幸福的,而道德價值與幸福無關的說法是不可能成立的。康德的謬誤就在于把道德問題當作了理性問題,而道德是本該屬于情感范疇的。

第九章 正義的兩個來源:強者的利益與人性的同情

然而在強弱懸殊的關系當中,強者對弱者的“絕對腐敗”在強者看來往往并不是惡,而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譬如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這般卓然的智者看來,有些人天生就該是做奴隸的,他們和家畜只有極其微小的區別。

第十章 人的真實與必然的處境:不自由,不獨立,不平等

我們這里所考察的所謂“天賦人權”的種種內涵——獨立、自由、平等——都不是人類天然具有的,反而是不獨立、不自由、不平等的層級秩序才真的稱得上“天賦”。

第十一章 偉大的嫉妒心

“平等”的出處一點都不高貴,似乎完全體現不出人作為人的道德尊嚴,所以霍爾姆斯才說“我一點也不敬重追求平等的熱情,在我看來,它似乎只是將妒忌理想化而已”。

參考資料

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