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滿額折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大不列顛小旅行:韓良露的英倫漫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40 元
優惠價
9030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在這裡,你會聽到光陰的聲音,看到帝國昔日的風采;
在這裡,你會發現宇宙的信號,體會心靈微醺的感覺。

★ 穿越小鎮村莊,滿足有英國旅行癮的你
★ 精美手繪插圖搭配,更顯英倫閒適風情
★ 延伸QR code連結,掌握漫遊實用資訊

不列顛及倫敦,對我的意義一直是某種靈魂回到家的感覺……,我也不懂自己為什麼每次想到跟英國有關的人事物地時,都會覺得心靈中有條隱形的絲線被牽動了,而那種牽動很舒服,好像循著某條情感的絲線,我就可以回到前世的迷宮之中,和自己過去的靈魂相遇。
—韓良露

★ 旅英設計師詹朴、作家謝哲青專文推薦

多年後,這本充滿世故與人情的行旅散文,仍可以把我帶回不列顛,體驗倫敦的日常、遠古的傳說、神祕的過往,與藝術的想像。對我來說,《大不列顛小旅行》是每位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是帶有濃厚倫敦口音的《閒情偶寄》。—謝哲青

這就是那樣一個難以形容,看似矛盾卻又巧妙融合的地方。傳統又開放,復古又創新,有那麼多出現過的角色,文學的、音樂的、藝術的、歷史上的,有那麼多的過去可以追尋。……很奇妙地,人們總是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找自己,整理自己。—詹朴
在理性的不列顛島上,享受非理性的恣意漫遊
從遠古的皇祕到各種神話傳說,從世襲的城堡幽靈到充滿皇室遺風的小鎮,千年的文明傳承、工業文明的遺產、無數美景幽路,都重現在大不列顛的現代生活中。韓良露將她多年來旅居英國的生活情味,以及行旅大城小鎮的獨特經歷與感受,透過閒適卻富知性的筆觸,讓讀者跟著她,彷彿走在英國的大街小巷,品味優雅恬靜的鄉城小調與城堡的幽幽歷史……韻味無窮的文字在清麗雅緻的繪圖陪襯下,更顯出大不列顛的優美風情。

作者簡介

文字/韓良露(1958-2015)
美食家、旅行家、生活家、作家、非典型知識分子、公益文化推廣者;種種興趣、專長、投入與身分,讓她成為豐厚多元的文化人。
十六歲開始於詩刊發表現代詩,開啟寫作之門,寫作觸角廣及影評、散文、電視和電影劇本等,曾獲台北文學獎、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廣播金鐘獎、電視金鐘獎多項殊榮。二○○六年起,成立「南村落」,以藝文社會企業方式介入推廣、舉辦超過千場文化活動,重新詮釋在地文化,並因此榮獲二○一三年「台北文化獎」個人獎,被盛讚為「城市的文化魔術師」。二○一五年,以《良露家之味》榮獲圖書類金鼎獎。
平日喜歡研究星象、蒐集地上城鎮,著有《美好生活,其實很簡單──韓良露和李漁的閒情偶寄》《露水京都》《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樂活在天地節奏中:過好日的二十四節氣生活美學》《良露家之味》《文化小露台》《台北回味》《愛情全占星》《上昇星座》《小飲良露》等多部作品。
韓良露原來規劃與她一生的摯愛朱全斌,多相陪伴,一起過生活,也從事更多寫作、出版、電影等文化投入。但因緣果熟,於二○一五年三月三日捨報,留給她的夫婿、家人、朋友和眾多讀者豐美的著述和回憶,以及一門人生叩問真善美的修行功課。


插畫/朱全斌
從小就喜歡接觸文藝以及表演藝術的獅子座,人生經驗過各種不同的角色,包括電視製作人、電視台副總、紀錄片導演、音樂劇導演等,偶而也兼作插畫、編劇、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等工作。拍照是旅遊時不可缺少的興趣,於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取得媒體與傳播博士,目前正職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兼傳播學院院長,仍持續在人生中探索開展一己幫助他人的新可能。著有《當愛比遺忘還長》,紀念三十年相守相惜的妻子韓良露。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一本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
◎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大不列顛,擁有最拘謹人民與最前衛思潮的自由國度,同時也充滿豐富的文學與藝術想像,從文藝復興戲劇大師威廉・莎士比亞、獨立編纂《約翰生博士英語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的文學評論名家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細膩捕捉喬治王時期生活場景的珍・奧斯汀、記錄倫敦昇華與沉淪的狄更斯,到女性主義與意識流先鋒維吉尼亞・吳爾芙與被譽為「全英國最聰明的女人」,寫下小說《大海・大海》的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h)…… 當我們在街頭漫遊時,若悉心留意,你會發現處處都有頌揚他們的藍徽(blue plaque)與雕像。
一八六七年,皇家藝術協會(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於牛津圓環(Oxford Circus)附近的哈洛斯街(Holles Street),掛上第一面藍色徽章,紀念浪漫主義文學泰斗與革命家拜倫的誕生,在歷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市區重劃改建,今天拜倫的出生地點已不復存在,但紀念藍徽的頒定制度仍承襲至二十一世紀。
嵌鑲在紅磚牆上的藍色徽章,銘記著大英帝國的過往榮光。觀光客、旅行家、朝聖客,循著文字與故事的脈絡,亦步亦趨地追逐、細數千古風流。
即使愛爾蘭才子王爾德對倫敦貶多於褒,甚至留下「好人都去了巴黎,壞心眼才留在倫敦」這句擲地有聲的尖銳評論,卻也没辦法阻止我們愛上倫敦,愛上那多風多雨的不列顛。
二○○三年,當時旅居倫敦的我,收到從台灣朋友寄來的驚奇,那是甫出版的《大不列顛小旅行》,包裹中稍來一封短箋:「我想,你會喜歡!」透過韓良露老師的文字,我看見旅人的驛動與飄忽,像莎翁筆下的李爾王一樣,徘徊在「進行式」與「過去式」的蕭瑟荒野,「對不可言喻的召喚做出回應。」
多年後,這本充滿世故與人情的行旅散文,仍可以把我帶回不列顛,體驗倫敦的日常、遠古的傳說、神祕的過往與藝術的想像。對我來說,《大不列顛小旅行》是每位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是帶有濃厚倫敦口音的《閒情偶寄》,透過良露老師溫潤豐盈的文字,見證我們記憶中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
如果你熱愛生活、熱愛旅行與生命,那你一定會喜歡這本精緻亮麗的《大不列顛小旅行》。

【推薦序】
再走過一遍,或是還沒相遇的那些小旅行
◎詹朴(服裝設計師)

多年前,因緣際會下,來到大不列顛讀書。當時的我,並沒有預想到,這會是一次那麼長的旅行。不知不覺,就這樣地停留在這個不知該拿它如何是好的地方。多年前,畢業時,再度於英國旅遊的良露阿姨與朱老師,拉著我去吃飯,聽我心目中的英國與迷惘,說著她心目中的英國與牽動。
那時才發覺,良露阿姨與大不列顛,有著那樣微妙地契合。也許,這裡有一點點像她。念舊卻熱愛追尋新事物,有著廣泛的興趣,有著多重的文化背景,體驗生活,喜愛冒險。有時候,又有點難以捉摸。
這就是那樣一個難以形容,看似矛盾卻又巧妙融合的地方。傳統又開放,復古又創新,有那麼多出現過的角色,文學的、音樂的、藝術的、歷史上的,有那麼多的過去可以追尋。而儘管經過了幾段不同的旅行,有時候,好像以為多了解了一點,有時候,卻仍然很陌生。很奇妙地,人們總是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找自己,整理自己。也許當時良露阿姨也在一段段小旅行中找尋自己內心的呼喚。旅行的人永遠在找尋,卻又或許從來沒有想要找到什麼答案。
這是一段段透過她剪輯旁白注解拍攝的片段,一顆顆她所選的鏡頭,一篇篇她所引薦的,那些地點中出現過的人和事。
朱老師問,能不能幫這本重新再出版的書寫一段話。這本書也許適合很多人,想知道大不列顛有些什麼魅力的人,想用旅行來探索過去的人,但是他們卻沒有相遇。
我們總是很怕錯過。
書,要再度出版了。為的是讓那些錯過的,也許可以再遇見。閱讀,就是一次次的旅行。我們用寫作來記錄那些走過了的記憶,我們用閱讀來想像那些還到不了的地方。我們跟著作者,分享著她的感受。把時間跟空間,把過去跟現在,把歷史跟地點,把作者的想像跟自己的想像,都連結成一塊。沒有什麼人旅行會是一樣的,我們看著不同旅人的筆記,我們同時在旅行。
而後來,良露阿姨又出發去了更遙遠更遙遠的地方。也許,看到了更不一樣的景色。她總是很愛冒險,總是可以找到樂趣,總是會有很多感想等著分享。
當一段軌跡疊在另一段軌跡,旅人們留下那麼多經歷過的景色與記憶,我們則捨不得走遠。也許,翻著看著,是否一起,再走過一遍。

二○一六年七月於大不列顛的小小角落


【自序】
回應召喚的旅人


《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出版後,我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是我欠了自己好多年的一本書;從九二年定居倫敦起,五年居住的時光,再加上其後五年來來回回倫敦的日子,這本書一直縈繞在我心頭。
另一本也縈繞著我的書,在《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出版後,也不時在午夜夢迴時呼喚著我,「把我寫出來……」這些我在大不列顛之島無數次小旅行的記憶精靈,總是騷動著我,許多行旅的回憶總想藉著寫作再次復活。

*********

旅行,有三件美妙的事,一是出發之前的幻想,一是旅行當下的體會,一是日後不斷回味的感觸。而寫作是回味最美好的方式。
我是個有很大旅行癮的人,在近二十年的旅行生涯中,屈指算算,去了五十多個國家,到過好幾百個大小城鎮村落,當我回顧這些豐富的行旅經驗時,我發現自己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緣分。有的城鎮會強烈喚起我對美的感受及需要,像不少法國的大城小鎮,都會給我這種想在那生活一段時間的渴望。
有的地方,旅行當下十分愉快,像挪威、丹麥,但卻不會特別想重回這些地方。
有的地方,散發著強烈的神祕吸引力,讓我又愛又怕,像希臘克里特島及埃及路克索,總覺得自己又想重遊舊地,又怕會在那裡改變了生命原本的途徑,譬如說,突然決定就留在克里特島了……。

**********

不列顛及倫敦,對我的意義一直是某種靈魂回到家的感覺,有時我會和十分喜愛法國的外子全斌笑著說,我也不懂自己為什麼每次想到跟英國有關的人事物地時,都會覺得心靈中有條隱形的絲線被牽動了,而那種牽動很舒服,好像循著某條情感的絲線,我就可以回到前世的迷宮之中,和自己過去的靈魂相遇。
我對英國的情感是頗非理性的,因為我在理性上常常跟外子承認,法國的食物、氣候、人情、物價、生活方式都比較好。
但是,我無法解釋,英國那些不是很受外國人歡迎的鄉村肉派、經常陰沉沉的天空、蕭索的曠野荒沼、沉默退縮的人情、荒涼的遺跡廢墟……對我就是有種不可言喻的召喚。而我在大不列顛島所作的的各種小旅行,都是為了回應這樣的召喚。
希望看到這本書的讀者,都可以透過我的寫作,讓你們聽見召喚我的那些事物。在大不列顛這塊土地上,有太多豐富的存在,從遠古的皇祕到各種神話和傳說、世襲的城堡幽靈和有著皇室遺風的城鎮、數千年的文明傳承,重現在當代生活之中,近代優良的工業文明的遺產,無數美景幽路上的健行步道及海岸小徑……大不列顛的美,需要特別安靜的心來發現和體會。

*********

最後,再次謝謝幫本書繪圖的外子朱全斌(朱利安),由於他在倫敦求學,我才能過著中年退休般的生活,而他發現自己竟然有繪圖的天分,也是在我們重返倫敦時發現的。
由於他的繪圖,《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和這本書,都變得更美麗了。


【繪者序】
繪畫,將人生再走一次
◎朱全斌


自從《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出書以來,良露碰到不少朋友的詢問,以為「朱利安」是她從英國找到的一位老外插畫家。即使當她揭曉「朱利安」就是書中那位在念博士、卻每每被拖著陪遊的先生時,朋友們還是皺著眉,一臉不解地不懂她為何這麼說?因為畫插畫不像是身在學院中的我會做的事。
其實不能怪朋友們多疑,因為在一年前,連我自己都無法想像我是可以畫畫的。許多人打趣說,我是被韓良露埋沒了,其實,我是被她啟發的,故事要從去年的暑假說起……。
為了處理倫敦的房子,我和良露在去年七月回到英國。埋首《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書稿的良露為了怕我煩她,便隨口說:「你要沒事做,為什麼不去畫畫呢?你不是一直說你從小就愛塗鴉嗎?」她說的沒錯,在小學畢業以前,我主要的自娛活動就是拿筆畫連環圖跟電影海報,而在進國中後就再也沒有畫過,因好像總有更重要、更具生產力的事等著我做。而當下在倫敦閒閒過日子的我好像再也沒有藉口不動筆了。
於是,我當天就去街上的連鎖文具鋪Paper Chase買了墨水筆以及一盒十二色的色鉛筆,回到家就坐在客廳中畫起來了。奇妙的是才動筆不久,我就好像又恢復到三十多年前那個無憂無慮的自己,心中沒有責任也沒有他人的眼光,充分沉浸在由線條與色彩帶來的樂趣中。
就這樣,我一發不可收拾地在夏天中畫了三、四十張畫,而為了鼓勵我繼續畫下去,良露把它們都收到了《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中,也讓我嚐到了畫作出版的滋味。不到一年,我繼續又為她的《食在有意思》以及《大不列顛小旅行》繪圖,而畫畫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我生活中固定的活動。
開始畫畫後,我的日子變得多元了。除了原來在大學教書的那個社會我之外,另一個愛想像、愛創造,個性有點任性,也有點耽溺的那個本我也成為家中一分子。我好像有了兩個分身,一個嚴肅,一個淘氣;一個守紀律,一個不按牌理。我快樂地遊走在兩個分身之間:當我對學校厭煩了,我隨時拿起畫筆,它就會像魔杖一樣地把我帶到童年。而當我玩得不安了,我馬上回到研究室,就能繼續盡我的社會責任。這麼過,忽然覺得日子快意又實在。
人到中年,生活可以碰到這樣的改變是相當幸福的。歲月雖然不能回頭,但我卻像是退回到面臨升學競爭前的起點,另選條叉路,將人生再走一次。至於是不是又能走出條康莊大道,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目次

【推薦序】一本旅人隨心攜帶的藍色徽章 ◎謝哲青
【推薦序】再走過一遍,或是還沒相遇的那些小旅行 ◎詹朴
【自序】回應召喚的旅人 【繪者序】繪畫,將人生再走一次 ◎朱全斌

Part 1 有心的靈魂,就會聽見光陰的聲音─名人勝地
黛安娜在此長眠─雅索布
邱吉爾度過四十年的家─查特威
荒原上的白朗特三姊妹─哈華斯
珍.奧斯汀的家園─溫徹斯特
威爾斯浪子狄倫.湯瑪斯的船屋─洛夫恩
艾芳河上的莎士比亞鎮─史特拉福
浪漫詩人華茲華斯的湖區
亨利.詹姆斯旅居的中世紀小鎮─萊伊鎮
尋訪克莉絲蒂的家鄉─英國西南鄉村

Part 2 在這裡,欣賞大英帝國的昔日光輝─皇邑采風
擁有皇家宮殿的濱海小城─布萊頓
喬治王朝的溫泉鎮─巴斯
釣河鱒的幽靜小鎮─馬羅
和皇室比鄰而居的小鎮─溫莎、伊頓
威河旁的典雅小鎮─吉爾福
最富喬治王朝風味的小鎮─皇家唐橋井鎮

Part 3 在古老的土地上,傾聽著宇宙隱藏的信號─地靈祕境
神祕的史前巨石柱─沙里斯貝利平原
麥田圈之謎─希伯林山丘
亞瑟王的傳奇之地
魔幻的蒼穹島
古羅馬人看上的地靈小鎮─聖亞本
威爾斯兩座古城堡的鬼魂─卡地夫、卡夫立
男人的城堡VS.女人的城堡─華威古堡、麗池古堡
亨利八世的漢普頓宮

Part 4 即使沒喝酒,都會有種微醺的感覺─特色城鎮
舊書獨立國─威爾斯赫鎮
世界賽舟的首都─翰利
英國海上的美食家樂園─澤西島
雙城記─牛津、劍橋
宛如一首田園牧歌─柯茲窩
風城愛丁堡的冬日
險峻壯麗的蘇格蘭高地
蘇格蘭斯佩河畔的威士忌酒徑

書摘/試閱

【內文節選一】
艾芳河上的莎士比亞鎮—史特拉福

《羅蜜歐與茱麗葉》、《馬可白》、《仲夏夜之夢》是誰寫的? 這個問題對一般英國人而言,簡直是太侮辱心智了,稍微受過教育的人,誰會不知道莎士比亞?
然而,在英國,卻也有一小撮的人,他們認為大部分公眾相信的事情未必一定是真相,這些人組成了一個「培根協會」,他們認為所謂莎翁的戲劇,其實並非莎士比亞所寫,而是法蘭西斯.培根(Francais Bacon)匿名莎士比亞創作的。
當我人在艾芳河上的史特拉福鎮(Straford-upon-Avon)的莎士比亞博物館前,有位穿著得體、談吐不俗的老先生遞了張印刷文件給我,我拿過來一看,是「培根協會」出版的,上面登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在探討,為什麼十七世紀初期英國大韻文家培根為文的風格與莎翁的名著那麼接近? 而培根本是當代飽學多聞的名士,對歷史、皇室典故、文學、戲劇都學有專長,但在劇場任演員、導演的莎士比亞卻只是一介平民,沒受過太多的教育,也沒發表過作品。而最啟人疑竇的是,為什麼當培根停止以培根之名發表作品的同時(因培根得罪了當朝權貴,上了黑名單),卻開始出現大量以莎士比亞為名的劇作? 培根協會認為是培根寫成了劇本,但交給莎士比亞去演出。
這件歷史公案迄今仍無解,雖然英國人喜歡說「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也許對培根或莎士比亞而言,時間還沒長到可以讓這件謎團的真相誕生。而也許,這件謎案要派英國當代的推理小說家而非歷史學家來解謎才成。
我看完了文件,我身後一對像我一樣在排隊進入莎翁博物館的美國夫婦,也剛看完「培根協會」的宣傳品,我問他們對此事的想法,那個太太的回答很有趣。她說,人們都喜歡傳奇,莎翁劇作如果是有名的上層階級的仕紳培根所寫就一點也不特別,但因為是沒沒無名的莎士比亞所寫,才更讓人覺得莎士比亞是天才。
******
莎翁博物館位於史特拉福市區中心的翰利街(Henley St.)上,是一棟兩層樓加一層閣樓木造的都鐸式建築。據歷史記載,莎士比亞是在一五六四年的四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六日誕生於此地。目前這棟房子分成兩區,一區展示了莎翁生平的遺物及相關資訊(如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演出),另一區則重現了十六世紀末的家庭生活情景。這棟房子的天花板很矮,顯示了當年一般人的普遍身高,我身後的美國男人得一直縮著脖子,狀極辛苦。在標明為莎士比亞誕生的那個房裡(誰知道是不是真的?),木窗玻璃上有一些英國歷代文人的簽名,上面有卡萊爾(Thomas Carlyle)、史考特爵士(Walter Scott)……他們在這留下到此一遊的題字,恐怕是希望自己的聲名能如莎士比亞般巨大和永恆吧!
史特拉福留下了不少都鐸式的建築,散步在市中心的主街(High St.)、教堂街(Church St.)石板路上,看著身邊一棟一棟古老的白牆黑木條裝飾的房子,心情就會飛揚起來。都鐸王朝因為血腥瑪麗都鐸(Bloody Mary Tudor)的關係,並不是個讓人愉快的時代,但奇怪的是,都鐸王朝時的建築都呈現出某種童話的氣氛,每棟房子的外牆上橫直排列的黑木,都好像塗上墨汁的牙齒一般有趣。
有些英國人譏笑史特拉福如今已成了「莎士比亞企業鎮」(Shakespear IndustryCountry)。的確,鎮上主街有不少商家在賣莎翁的紀念品,但只要離開亨利街遠一點,史特拉福立即顯出了自己的韻味。對於肯多走兩步路的旅客而言,走上艾芳河的堤岸,就立即會進入仍有中世紀牧歌般的田園情調之中,艾芳河岸上的細小黃花在風中吹拂著,河上有人在撐平底船(Punt),有空閒的人不妨坐一趟艾芳河之旅。
在離史特拉福二公里遠的鄉村中,有一棟伊麗莎白王朝村舍,屋頂仍用茅草覆頂,屋前有一個百花齊放的花園,這裡就是莎士比亞的妻子安.海瑟威(Anne Hathaway)的家,這棟村舍保存得非常好,室內仍照十六世紀末期的陳設布置在這裡。和莎士比亞已結婚的安獨居了十六年,一直到莎士比亞從倫敦返鄉後,兩個人才一起另找了一棟房子度晚年。
從安的房子,可以坐巴士,也可以沿著路標走回市中心。有時間的旅人不妨沿著鄉村小路走回去,一路上的田野風景十分秀麗,別忘了這裡是英國人最喜歡退休的柯茲窩丘陵區(Cotswolds)。回程的路上會遇到幾家鄉村酒館,走累了可以歇腳喝一杯英式啤酒,聽聽當地老人說的一種特殊的柯茲窩口音的英語,也許莎士比亞當年也說這樣口音的老式英語吧!
******
一般觀光客到史特拉福是不過夜的,但史特拉福的夜晚卻十分美麗,因為大部分旅客走了,小鎮變得較安靜,走在鎮上古老的都鐸老街,會有一種步入時光隧道之感。再加上晚上可以在莎翁出生地,看一場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場演出的莎翁戲,尤其有味道。
皇家莎士比亞劇場在史特拉福有三所劇院,在每年四月至十一月之間演出,分成下午場及晚場演出,大部分的票在演出前都售光,因此最好事先預約,以免撲空。

【內文節選二】
釣河鱒的幽靜小鎮—馬羅


馬羅(Marlow)離溫莎(Windsor)不遠,從派丁頓(Paddington)坐火車約一小時即可抵達,中間要換一種小火車,還是老式木頭坐椅,很有古老風味。這班小火車最後會開過一條兩邊是鄉村原野的火車道,景觀十分美麗,每次都令我心動不已。這一小段綠色景觀,是我在倫敦看過最美的風光,其中綠色風景的變幻萬千,彷彿有上百種不同的綠在眼簾上跳動。
馬羅是很富裕的村莊,但一點都不招搖,當地居民知識水平很高,光從主街上的小小商店就可看出,有不少古董店、珍本書店、精美家飾店等等。還有當地特色商店─漁具店。
馬羅是倫敦釣河鱒的著名之地,當地有個旅館,就叫「道地釣客旅棧」(Macdonald Compleat Angler),還提供釣河鱒的課程。河鱒只能生長在水流清澈之處,也因此可見當地對生態保育工作一定很注重,否則河鱒早就絕種了(就像新店溪的香魚的命運)。
在英國釣魚是要有執照的,但旅館會幫客人準備一種一天的執照,也會囑咐客人要遵守政府制定的規定,例如魚在產卵的季節不能釣,以及長不到足夠尺寸的魚釣了上來後要放生等等。
釣河鱒的人,喜歡用「假蚊甩竿」(Fly Fishing)的方法,這也是目前英國上層階級瘋狂著迷的閒暇嗜好。很多企業鉅子認為從假蚊甩竿學到的人生哲學,遠甚於高爾夫。
我的英國朋友尼克就是個假蚊甩竿迷,他老家在英格蘭北方的諾丁翰(Nottingham),那裡有不少釣河鱒的荒僻溪流,搬來倫敦住的他,平日難得回老家過釣魚癮,因此常常在泰晤士河支流做週末釣客。
我一直央求他帶我去做一日釣客,後來他答應了,但他說要選擇較安全之處,因為釣河鱒者,常常必須站在溪流中,而溪水的石塊十分滑溜,因此要慎選較平緩的溪流。
離馬羅鎮上不遠,就是泰晤士河的支流,路段平緩,溪水不急,兩岸老樹遍布,垂柳依依,身入其中,十分幽靜。
尼克選了一處下風段,他告訴我釣河鱒的人一定要懂得判斷風向,永遠不要在上風下竿。
******
去過一次馬羅後,我就愛上了這個地方。但我後來再去馬羅,都不是去釣魚,畢竟我不是道地釣客,可是我喜歡沿著幾乎無人跡的溪流旁的小徑散步。春日的荒草中會長著黃色的水仙花,細嫩的花莖在風中飄搖,空氣中滿是溪水的綠藻清香,徜徉在這樣的鄉村風光中,馬上讓人有置身桃花源之感。
這樣的環境,離馬羅的主街不過二十分鐘散步之遠,意味著住在這裡的人,只要願意,誰都可以隨時享有恬靜的田園時間。但走上了主街,又有各家精緻的商店,提供文明的愉悅。
主街上自然有茶館,可以悠閒地享有一頓英式下午茶,如果想過過豐盛的下午茶宴,多花點錢就可以去「道地釣客旅棧」。那裡的下午茶很出名,有些倫敦客會專門在週末前來,只為坐在草坪上,一邊看著河岸風光,一邊享用由精緻英國瓷器盛放的黃瓜三明治、鬆餅和蛋糕。
馬羅一日遊,是我在倫敦客居生活中偶爾會寫的綠色日記,那些流水、草徑、樹林、沼澤,每次都讓我的心靈變得清新了。

【內文節選三】
英國海上的美食家樂園—澤西島


英國的冬天日短夜長,常常下午四點鐘天就黑了,因此有些日照不足的人就容易患上冬日憂鬱症,而要對抗憂鬱最好的辦法就是曬太陽。所以,冬天一到,許多英國人見面時最喜歡聊的話題就是去哪曬太陽,這些英國人常被比喻為候鳥,一到冬天就往南飛,飛去西班牙、突尼西亞、賽普勒斯。
我剛到倫敦的前兩年,一點都不覺得冬天有什麼好憂鬱的,在台灣時見慣亞熱帶的冬天,倫敦的冬天剛好成了我的新歡。我喜歡走在海德公園的落葉步道上,一路踩著乾脆的黃葉發出刷刷響聲,呼吸著冷冽的空氣,張嘴還可以吐出一口白霧,這種樂趣,只有念小學台灣比較冷時才能玩的花樣,如今又可以在倫敦重溫了。
可是好景不常,到了第三年,就像花粉熱會突然上身,冬日憂鬱症也逮捕了我!過了一星期垂頭喪氣的日子後,我終於向全斌說我想曬太陽了,但全斌當時剛好在趕學校論文,不宜大動作地跑去西班牙或突尼西亞,他希望我們的陽光假期可以三天兩夜打發,而且不要跑得太遠。
我看著家中的英國地圖,突然想到何不就去聞名已久的澤西島(Jersey Island)?
位於英吉利海峽群島中的最大島澤西,因為地理位置偏南,冬季日照較足,因此吸引了不少退休人士。
但在澤西島退休並不容易。這個島是免稅天堂,有錢人定居或退休於此可以避稅,但澤西島是大不列顛王國的皇家屬地並非本土,有自己獨立的經濟系統,其他不列顛子民是不能說要來此地定居就定居,必須得到當地政府的允可。然而當地政府只收有錢人,因此申請移民的人,身家沒有幾百萬英鎊以上的人是很難獲准的。
澤西島有不少美麗的別墅住家,都是占地數畝的豪宅,但因其依據地形蓋得很隱密,所以不顯招搖。這些豪宅都是數百萬至千萬英鎊的價格,大部分豪宅都有自己的農園、山丘和私人海濱,讓有錢人既可避稅,又可避世。
但要欣賞澤西島的海島風景,並不需要花很多錢,因為在一九二○、三○年代,當時還不流行有錢人移居澤西島,為了因應英國大眾旅遊的市場,澤西島蓋了非常多的海濱渡假旅館,有的旅館十分豪華,有的只是小規模的民宿,但這些旅棧後來都沒落了,因為英國大眾後來流行出國曬太陽。澤西島溫和的陽光和海風以及不能游泳的崎嶇礁石海岸,只能吸引五、六十歲以上的退休老人了。
******
我和全斌住進了一間攝政時期風格的白色木造大旅館,旅館的天花板很高,有許多木製的大窗,陽光會穿過木格及白紗簾灑在長條的老式地板上。旅館有個中庭花園,養著一些英國不易見到的厥類植物,花園旁有個木頭架起的露台,可以坐在那望著波光粼粼的大海。
這麼美好的旅館,如今卻沒落了,因此旅館的細部充滿了年久失修的痕跡,有一種昔日美人如今滄桑的味道。但對我而言,這種年華不再的旅館卻有種特別的感覺,走在如今客人稀少,空盪蕭瑟的旅館大廳及走廊上,我都覺得可以嗅聞得到昔日時光殘留的味道。
來到了澤西,我的心情馬上轉好,其實不只是這裡的陽光較倫敦明麗,我敏感的鼻子馬上聞出澤西的食物一定好吃。
澤西島四面環海,靠近的又是法國的不列塔尼海岸,而法國的不列塔尼,一向以出產優質的龍蝦、生蠔、螃蟹、貽貝出名,澤西島當然也以這些海產出名。但比起不列塔尼,澤西島還有另一個優勢,因為澤西島自古以來就有優良的畜牧業及農業的傳統。有種澤西牛,一向採自然放牧,肉質甜美,不輸蘇格蘭有名的安格斯牛。在九○年代初的那些年,英國大受狂牛症的威脅,因此許多人不敢吃英格蘭北部過度擁擠的人工圈養牛,但澤西牛產量少,幾乎不外銷外地,不像蘇格蘭安格斯牛到處吃得到,更顯出澤西牛的尊貴。
澤西牛的肉質佳,牛奶也好,因此澤西鮮奶油也很出名,比起有名的德文郡及康瓦爾的鮮泡奶油,也因量少而更稀奇。再加上澤西島種植的有機小馬鈴薯、小番茄,都是倫敦美食超市中的昂貴嬌客。
除了自然因素外,澤西島之所以有「英國的海上美食家樂園」這樣的封號,還有幾項特殊的人文因素,造成她擁有獨特的美食傳統。首先,它的地理位置及歷史因緣一直與法國密切相關,澤西島上有些人迄今還能追溯到他們的法國貴族遠親。這些人的祖先有不少是躲避法國大革命而流亡的貴族,像雨果當年遭流放,就是被囚禁在澤西島旁的另一小島(根西島)。
由於法國的淵源,使得法國烹飪藝術一直是澤西料理的靈魂。除了法國之外,從二十世紀中葉起,不少義大利北部的餐飲世家也到澤西島落地生根,並帶來了優良的義大利烹飪傳統。不過,真正使澤西料理享有國際知名度的,倒不是以上的自然及人文因素,而是市場因素。
澤西島是國際聞名的避稅金融天堂,小小的市區內有上百家國際知名的銀行在此設立岸外免稅銀行,因此,每年富商巨賈、高級行政人員拜訪澤西的人數眾多,再加上移居澤西島的有錢島民,這些人都是懂吃,又花得起錢的美食家,自然帶動了澤西島的美食文化。
澤西島美食出名,但最讓人高興的,是這裡的美食價格一向以合理出名,尤其和高物價的倫敦相比,澤西島的美食就顯得格外物美價廉。
當我在旅館住定後,傍晚沿著礁岩海邊散步,好讓肚子餓一點後再大啖美食,當天晚上我已經預定好一家我在倫敦的友人向我大力推薦的,以賣炭烤澤西牛排出名的餐廳。
在這家叫Rosalino Rocque 的餐館,我吃到了一生中吃過最好吃的炭烤菲力牛排,五分熟的牛排,表面有一層微焦的煙醺硬皮,又香又有嚼勁,內層是酒紅色又甜又嫩的牛肉,吃這道牛排是連鹽及黑胡椒都不用加的,完完全全的原味。吃完這樣的牛排,我都想為了人類美食而犧牲的澤西牛致敬了。
吃完了澤西牛排,我又吃了由澤西奶油做成的手工冰淇淋,也是好吃得沒話說。最後我滿足地坐在椅子上,幾乎陷入冥想狀態,這頓美食經驗,讓我彷彿瞥見了天堂樂園的形狀。
******
旅館第二天提供的早餐也值得一書。我曾在毛姆(W. Somerset Maugham)及克莉絲蒂的小說中,看過英國上流社會古典早餐,是和今日的英式早餐不太相同的。因為上流階級的人很早就有健康意識,因此,他們是不吃被喻為吃了會得心臟病的英式早餐(想想看,油淋淋的雙蛋及鹹肉培根,卡路里多高啊!)。那麼,上流階級吃的早餐是什麼呢? 這家沒落的豪華旅館提供的早餐,正好解決了我的疑問。
當天早上,我和外子全斌坐在整間白牆、白桌、白椅、白桌布,吊著白色水晶燈,侍者著白衣黑褲,在我們桌上的白色鑲銀邊的骨瓷盤中放下蒸過的一片鹹鮭魚、一粒完全沒油的水泡蛋、水煮的澤西島小番茄、小馬鈴薯及嫩蘆筍,再配上一碗澤西牛奶煮成的燕麥粥(Porridge)及一碗水煮甜桃。這樣的早餐,真讓人喜歡早起。第二天中午,我去了有名的Jersey Pottery Restaurant 吃到了冬天盛產的生蠔當前菜,而主菜叫了各式炭烤海鮮,從炭烤烏賊到帶子、旗魚、海鱸、和尚魚等等,都是新鮮得有如海邊剛釣上來的海產(至少是當天上午才捕獲的)。之後,吃澤西島溫室產的小粒鮮草莓加澤西鮮奶油。
第二天的晚餐,我們去了當地剛得到米其林一星的朗格維利莊園酒店(Longueville Manor Hotel)的餐廳。這家飯店以前是一棟十三世紀的領主莊園,充滿了中世紀古老風情,餐廳的裝潢十分華麗正式,有如中世紀貴族的晚宴廳。這家餐館以澤西海鮮出名,我們叫了美味極了的海鮮濃湯,又吃起司烤生蠔當前菜,主菜是清蒸澤西鰈魚,因為加了白酒一起蒸,味道比港式青衣還細膩。
在澤西島待了三天兩夜,我完全沉沒在美食的歡愉中,到了不得不離開的時候,我問全斌想不想來這裡退休,全斌的答案是「不」。因為這幾天,他帶來要完成的工作都沒做,日子太好過了,而人最好不要活在太享樂的地方。這句話也有道理,因此,才會讓如今在台北的我,深深懷念著澤西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0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