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
滿額折

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三重子,認得我嗎?」
丈夫輕聲呼喚坐在輪椅上的妻子。由於失智病程進展,已經喪失交談能力的三重子雙眼緊閉,右手被丈夫輕輕握著。
2014年5月12日正午前,因失智症遊走症狀走失,失蹤長達七年的柳田三重子,終於和丈夫柳田滋夫重逢。

NHK驚爆社會的專題報導,獲第62回菊池寬賞
電影或文學大師宮崎駿與司馬遼太郎才能得到的獎項「菊池寬賞」,第62回頒給了NHK電視台,因為「失智症行蹤不明者一萬人」調查報導燃燒了全日本,四百多個案件敲門訪問、三十餘個跟拍心痛與遺憾的家庭,彰顯高齡日本一年多達一萬人失智遊走的問題。

目擊一萬個失智失蹤家庭的身心煎熬
無論是未發現丈夫遺體前難以成眠的妻子,還是為了照顧頻頻走失的妻子而苦惱的丈夫,接受訪問時,字字句句,盈滿眼淚。找不到失蹤者,痛苦度日的家庭日漸增加。
「為了防止走失,不得不把人關起來」
「拜託路人進女廁找人,妻子早就不見人影」
「因為不想給人添麻煩,沒有跟任何人透露丈夫失蹤了」
「週而復始的走失,心繫自己不能病倒的不安」
「為什麼怎麼找都找不到?天天像活在地獄裡」
「來回不知找了幾回,卻在離家近到無法想像的地方發現遺體」

全民動起來,幫失智者找到回家的路
NHK抽絲剝繭問題並提出建議,促使日本從政府到社區全都動了起來,協防失智者再也回不了家,以及家庭可以做的防範措施。

▶這不是別人家的事──北海道釧路地區「SOS互助網」
北海道釧路地區是冬日酷寒之地, 一旦行蹤不明,極可能喪命。居民組成SOS互助網,集結當地計程車行、卡車公會、廣播電台、市公所,以及三百多家公司行號,等於糾眾數倍於家屬的「耳目」一起搜尋。如此動員的實際成果?超過九成都順利尋獲。

▶眾人分頭找,結局就會不一樣──福岡大牟市的「走失搜索演習」
人口老化日本第二的大牟市,推行支援高齡者生活的自治團體,行之有年的「走失搜索模擬演習」聞名全國。市政府每年九月,請一位住民扮演走失的高齡者,全區動員演習,提高居民的警覺,長此以往,凝聚照顧失智者的決心與共識。

高齡化台灣面對同樣難題
資深精神科醫師吳佳璇秉著照顧失智父親的初心,翻譯日文揭露實況。借鏡日本,高齡化台灣失智人口超過二十萬,在許多看不見的角落也上演著同樣的悲劇。失智患者持續增加,未來人人都可能面臨相同遭遇,近身的迫切感將不只是家屬、照護機構的責任,更是你我要一起承擔的老後景象,衷心盼望打造「就算失智了,還是能留在熟悉的地方快樂生活」的友善高齡社會。

借鏡日本,今日台灣圓桌論壇精彩內容
林依瑩‧林奇宏‧賴德仁‧宋家瑩‧吳佳璇
邀集重量級專家、醫師齊聚,共商台灣失智遊走現況與對策

特別收錄
▶台、日、韓、香港預防失智症走失現況與對策
▶預防走失,現在就可做的事!
▶當家中長者走失,我該怎麼辦?

作者簡介

NHK特別採訪小組
日本放送協會(NHK)特別專題報導自1989年播出第一個特別專題報導《政治是可以改變的嗎?里庫路特事件的衝擊》至今,製播了超過二千部與社會、國際、經濟、歷史、政治、醫學、災難、自然環境、文化藝術、娛樂、天文地理有關的紀錄片。

《失智症・一萬名行蹤不明者的衝撃 失落的人生・家族的苦惱》特別採訪小組,是一群長期關懷、採訪社會議題的記者、導演與攝影師,曾製作《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兩千人的衝擊》及《老人漂流社會──「老後破產」的現狀》等專題報導。

名人/編輯推薦

誠摯推薦
林依瑩(台中市副市長)
林奇宏(新北市衛生局局長)
賴德仁(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湯麗玉(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
王乃弘(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光田綜合醫院董事長暨總院長)
宋家瑩(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林書煒(POP Radio電台台長)

出版緣起 一個女兒的初心 / 吳佳璇(本書譯者、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夏至午後,我正揮汗檢視本書譯稿,突然收到牙醫診所來電。
「吳伯伯預約兩點半來試戴假牙,到現在還沒出現喔!」
我趕緊打開APP,發現父親GPS手錶最近一次定位,離診所不遠。
「他確實早早出門,但不知為什麼,GPS顯示整個下午都在診所附近打轉,如果五點休診前出現了,請他打個電話給我。」盯著手機螢幕上的路徑圖,掛上電話當下,我其實還沒想好要怎麼攔截正在迷路的父親。

二十分鐘後,我趕到父親住處,和不諳中文的菲籍看護會合。兩人看著APP,發現路徑轉向,朝家裡推進,決定等一下再出門。
約莫半小時,父親推著他的老鐵馬現身家門口,一臉茫然與疲憊,「突然認不得路,一直找、一直找,終於回到家。」
顧不得滿身汗和一桌飯菜,父親堅持直接回房休息。折騰了半天,食欲盡失的我開車回到自己住處,最長的白晝已盡。扭開案前檯燈,我的目光隨著燈光,怔怔地落在出門前沒闔上的書頁,真不敢想像,今天若是冬至,父親是不是一樣能找到回家的路?

母親在世時,曾問我有沒有什麼藥能減緩父親腦力的退化。或許是職業疲乏,或許是母親所舉的例子,和平日診間不時聽聞,憂心自己(或另一半)變癡呆的中老年人碎念無法區辨,只記得自己當時不以為意,但為了安母親的心,還是自費買了盒「愛憶欣」,卻加上但書「妳得自己想辦法勸他吃」。
父親為此大怒,沒人敢再吭聲。不久,母親罹癌,全家進入將近兩年的非常時期。之後,父親順利適應鰥居生活,但我開始掛心,身強體健的他常騎著鐵馬巡視附近社區,順道撿拾回家的寶特瓶等資源回收物,始終堆滿小小的前院。

和我所照顧的失智病人家屬抱怨不同,父親的囤積(hoarding)行為有進有出,他會不定時載著琳瑯滿目的「戰利品」求售;價錢好沾沾自喜,價錢差忿忿不平,並重複向子女放送,直到我們不耐回應:今天已經講過N次了。

不修邊幅的父親四處「拾荒」的背影,雖叫我想起母親生前的懸念,卻沒採取任何積極作為。直到2014年末某晚,我開車送他回家,父親要求在巷口下車,「自己走進去就好」,卻直奔相反方向。
我搖下車窗喊他不聽,連忙開車尾隨,追了數十公尺,父親終於停下腳步,用詫異的眼神看著我,「怎麼了?」

從那一刻起,為了跟上父親的腳步,除了安排就醫,複習醫學專業文獻,我也開始蒐集各種資訊──從寫給家屬的失智照護指引、過來人心路歷程、長照政策規劃、到新科技如何運用於照護等等,都成為我關心的議題。然而,最最關注的遊走與走失,上網搜尋卻跑出數不清的「魔神仔」──難不成媒體眼中,警政署每年發佈三千名失蹤老人,全都是被「魔神仔」抓走?

直到2015年中,才在日文書訊意外發現當時即將出版的《認知症・行方不明者1万人の衝撃 失われた人生・家族の苦悩》,看完簡介立刻訂購。實用取向的我一收到書,連忙按第八章的「家庭的對策」所列,為父親添置各種預防走失的「行頭」,並按照台灣失智症協會正大力推動的「瑞智友善商店」,預先跟父親常上的診所、銀行打招呼,拜託他們多多關照。

一開始,我很擔心父親會像我照顧的病人,排斥戴GPS手錶或拒絕上警局預留指紋,未料事情進展順利,除了不肯讓菲籍看護全面「緊迫盯人」──其實,做子女的我們都明白,父親一輩子工作、生活在全台最自由的大學校園,願意做這些「讓步」,已萬分不易。

讀完實用的Know how,回頭看前面六章,更加佩服NHK的嚴謹與用心。除了活用社會科學研究法,訪問了四百多個失智家庭,並設計多份問卷調查,以扎實的質性及量性研究呈現問題所在;還進一步抽絲剝繭,從制度面突破失蹤老人回不了家的關鍵。

我越看越起勁,腦中突然迸出三十多年前台灣社會流行的口號「日本能,台灣為什麼不能?」我們全家,還有全台千千萬萬失智長輩及家人,有沒有可能把自己住的社區變成書中提到的富士宮市,將「就算得了失智症,還是可以在住慣的地方安心生活」當作社區營造目標?於是,我開始盤算,如何將這本書譯成中文當作觸媒。幸得《康健》出版接受推薦,並放手讓尚無日文譯作的我擔任譯者;且為貼近華文讀者經驗,繁體中文版特地邀請台灣及香港的臨床專家(也是我的好友),專文介紹兩地失智老人走失現況與預防措施。

二十多年來,臨床工作之餘,我陸續發表九本中文著作,並譯介數本英文專業書籍,雖非出版菜鳥,但首度跨足日文翻譯,付梓前夕,內心忐忑,故為文誌之。


推薦序 從失智遊走觀察一個國家的人情味 / 林依瑩(台中市副市長)

日本的現況,很有可能是台灣不久的將來!NHK根據情報「社區有人因失智症走失死亡」,節目製作小組遂進行了九百戶地毯式的搜尋、訪問,令人意外的是,社區裡的住戶竟然絕大多數都不知情,社區關係薄弱,實為台灣一大警惕。因此失智遊走、甚至死亡的現象,在日本成了重大議題!

當家中有人失智遊走時,全家無止盡的身心艱熬,是外人很難想像的!通常遇到時,我們常見家人狂奔尋找外,再來就是報警。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好方法呢?我想,建立社區互助網就是協助失智遊走的最佳支持體系。台灣從2007年開始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至2016年7月底為止,已成立2563個據點,未來若能更全面推動到7851個村里之中,讓村村里里有據點,台灣或許就不會步上日本後塵。

*社區力,讓失智者仍能在熟悉的地方生活

關於失智遊走,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桃園志工服務的一位失智阿嬤,她總是常態性的遊走菜市場,這個菜市場幾乎每一攤都知道阿嬤失智,所以阿嬤出現時,菜市場的互助網就啟動了,攤商都會熱心連絡家人、志工將阿嬤帶回,濃濃的人情味,讓阿嬤即使失智了,仍可以享受逛市場的樂趣,也大大紓緩家人的照顧壓力。

台灣的人情味向來為人所稱道,雖然我們已從農業社會步入現代的科技社會,但人與人之間的緊密網絡如何世代傳承,已成為我們面對高齡社會最重要的柔性力量!

目次

台灣出版緣起 一個女兒的初心
推薦序 從失智遊走觀察一個國家的人情味

前言
第一章 追尋行蹤不明失智者的足跡
65歲以上,每四人就有一名是失智症預備軍
開始取材──走訪個案管理人員
誤入民宅建築工地凍死的吉澤賢三先生
「每天像活在地獄」的家庭
沒有一個公部門能掌握行蹤不明的失智患者
300位行蹤不明者名冊入手
丈夫走失時,沒告訴任何人
找不到失蹤者,痛苦度日的家庭
兩年後仍行蹤不明
【專欄】失智症與遊走

第二章 嚴重事態逐一浮現
死亡及失蹤者合計超過550名
現有制度下,無法提供24小時持續照顧
國家政策與日漸增加的高齡失智患者
在離家近到無法想像的地方發現遺體
失智症特有的「視野狹小及問題解決能力下降」和意想不到的事故發生有關
如果早一點兒報警的話……
關於通報延遲─大阪府警方與地方政府資料所見
不知罹患失智症的走失個案
不知為什麼不見了
因為走失,才發現有失智症
只要覺得怪怪的,就趕快找專科醫師
【專欄】急速增加的失智症

第三章 苦惱的家屬
為家人行蹤不明苦惱的家庭實況
老人照顧老人:為了丈夫,長期夜不成眠
兒子用被子堵在玄關,不讓丈夫走出去
在玄關裝設感應電鈴
為了照顧妻子,自己不能病倒的不安
家裡上鎖,或許能阻止外出,但這不就是監牢?
靠GPS監測人跑到哪兒去
進行家屬現況調查
平均通報、搜索次數是6.3回,94%的家屬感到負擔
走失場所、發現走失時的情況、尋獲地點
事出突然,未發出求助訊息的家屬
為實現在宅照顧的心願,需要哪些必要支援?

第四章 受到質疑的社會
愛知縣鐵道事故判決引起的波瀾
失智者相關鐵道事故,至少造成64人死亡
雖覺得「家屬的責任」讀來刺耳,還是繳了80萬日圓
連忙查看GPS,位置顯示落在鐵道上
一轉眼就搭上電車不知所蹤的妻子
獨居的風險
【專欄】回顧NHK製播過有關失智者行蹤不明的節目

第五章 受到關注的「無名氏」
日本這麼先進的國家也有無名氏
日本四十七都道府縣警察本部的調查
與播出後引起極大迴響的「柳田久美子」女士見面
三枚戒指
經過七年收容保護,語言能力與面部表情皆告喪失的柳田女士
哼著舟木一夫的歌曲「高校三年生」
採訪大阪「無名氏」的成年後見人
姓名和生日都是暫定的太郎先生影像,適合公開播放嗎?
透過「NHK NEWS7」節目全國聯播
「太郎」先生與家人重逢
「太郎」先生為何長達兩年身分不明?
節目播出後三十分鐘,觀眾就提供了「柳田久美子」的資料
經過七年再度相會,以及失去的日子
不一致的說明
原因是縣警方的「人為疏失」
【專欄】透過地方網絡偶然尋獲

第六章 社會動了起來
全國動起來
更多來自地方的消息
行蹤不明者家屬的期待與「個人情報牆」
【專欄】解決問題的方向──師法南韓

第七章 你我能做的事
SOS互助網發祥地──釧路
這不是別人的事──釧路地區跳脫「個人情報保護法」的理由
「個人情報保護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走失搜索模擬訓練」創高齡服務之先──福岡縣大牟市
運用新科技搜索

第八章 家庭的對策
家庭對策① 如何減少遊走症狀發生
家庭對策② 如何預防走失
家庭對策③ 一旦走失,怎麼做才好?

終章 播出後的柳田三重子與高橋津谷女士

後記

借鏡日本,今日台灣:台灣失智遊走現況與對策│圓桌論壇精彩內容

特別收錄
預防失智症走失現況與對策│台灣篇
預防失智症走失現況與對策│香港篇
預防走失,現在就可做的事!
當家中長者走失,我該怎麼辦?

書摘/試閱

前言
津武圭介(NHK新聞部社會組 記者)
後藤浩孝(NHK新聞部社會新聞節目組 主任)

「三重子,認得我嗎?」
丈夫輕聲呼喚坐在輪椅上的妻子。由於失智病程進展,已經喪失交談能力的三重子雙眼緊閉,右手被丈夫輕輕握著。
二○一四年五月十二日正午前,因失智症遊走症狀走失,失蹤長達七年的柳田三重子(六十七歲),終於和丈夫柳田滋夫(六十八歲)重逢。

位於群馬縣館林市的失智症養護機構,長期收容一位罹患失智症的「無名氏」女士。製作小組獲知這項重要消息,決定在2014年5月11日的NHK特別節目「八百萬失智大軍的時代,一萬人行蹤不明──應該被重視的遊走現況」系列首播。節目播到一半,觀眾來電告知 ,這位女士很可能是家住東京都台東區的柳田三重子女士。翌日,製作小組陪同丈夫滋夫前往養護機構,確認該女士正是三重子。

2012年,日本因為失智症或疑似失智,發生遊走失蹤的人口大約一萬人。直到當年末,確認死亡或尚未尋獲者,仍超過550人;此外,各地還有一定數目,由於身分無法確認,收容保護在養護機構內的失蹤者。

NHK系列特別報導揭開這項事實,引起社會廣大迴響。

恍惚間生命逸出常軌,行蹤從此不為人知。一旦變成不曉得打哪兒來的無名氏,再也見不到家人,只能困在養護機構裡。這麼嚴重的問題,似乎隨時可能發生在生活周遭,社會卻視而不見。將發掘的真相公諸於世,終於引起大家的重視。

正式成立節目製作小組,記者和主管自是2013年11月,開始密集採訪失智患者走失身亡遺族和照顧家屬。
「為什麼怎麼找都找不到?天天像活在地獄裡。」
「為了防止走失,不得不把人關起來。要不這麼做……」
無論是丈夫遺體未發現前根本難以成眠的妻子,還有為了照顧頻頻走失的妻子而苦惱的丈夫,採訪時所言,字字句句,血淚斑斑。

我們決定運用「調查報導」的手法,揭露大家應該知道的真相,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為何決定報導,乃因調查期間,發覺公部門竟沒有一個單位能精確掌握行蹤不明者動態,並提出對策以防範走失重複發生。無論是警方還是地方政府,只協助民眾搜索,並未系統收集個案狀況進行分析。

製作小組因而覺悟,連個案調查也得自己來。

單單為了蒐集資料,調查之初走訪日本全國超過四百個家庭。再針對警察、地方政府和家屬,發放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以俯瞰觀點構築問題全貌。

製作小組像是蟲和鳥的眼睛,讓社會看到真相後,就自然動了起來。警察廳、厚生勞働省和各地方政府,紛紛提出對策;其他民間電視公司和報社,也陸續加入追蹤報導的行列。
透過節目報導,身分受到保護的不明失蹤者,得以和家屬重逢。許多觀眾反應,他們透過影像,深深感受到「電視的穿透力」。

製作小組卻未如平常雀躍,內心沉澱的思緒,還有採訪過程的點點滴滴,反而為之翻騰。
這社會怎麼了,為什麼讓一個人身分不明長達七年之久?

親見柳田夫婦重逢時,我們心裡確實這麼想著。

對當事人來說,時光流逝無可挽回,對家人亦如是。經過漫長歲月的分離所形成的損害,未來也無法彌補。
重逢當下,我們窺見滋夫的表情,除了歡喜,在確認妻子連自己都不認得,還有難以言狀的哀傷與苦悶。

打造「就算得了失智症,也能安心生活的社區」是國家高揭的口號。雖不全是國家的責任,但見走失者現況如此,教人無法噤聲。或許有人認為言過其實,現況如此嚴峻,不正是包含媒體在內的社會全體,不,是每個人對街頭巷尾可能有生命危險的同胞,還有天天以淚洗面,活在絕望世界的家屬視而不見所造成的?

罹患失智症者持續增加,未來誰都可能面臨相同遭遇。誠摯希望本書能發揮功能,稍減新的悲劇發生。

僅藉此文,向所有協助採訪的個人及機關致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