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如空氣般不存在的我
傷心咖啡館之歌(電子書)
酷蓋爸爸02:劇照書

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遠見雜誌
滿額折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98 元
庫存: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雜誌訂閱

期數:12期月刊
優惠價:88 2080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請確定您所選購之期刊正確無誤,本期為2025年4月號 NO.466 ※
※因雜誌到貨日期不一,請於下單時在備註欄填上您欲購買之期號(過期雜誌恕不接受訂購)※
※本期號上架時間至2025/4/28※

超高齡社會5大共好課:職涯、照護、科技、社區、財務

跨界不設框

超樂活世代

 

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每兩人中即有一人超過45歲,每五人便有一人年逾65歲。當「長命百歲」不再是祝福,而是常態,65歲成為人生新篇章的起點,如何「好好變老」,成為社會、家庭與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

 

為探究國人對超高齡社會的準備與期待,《遠見雜誌》發起「台灣超高齡社會大調查」,尋找共好共融的可能路徑。社會普遍憂心退休財務,從關鍵字搜尋熱度可見一斑,「自己的老年自己養」雖是多數人的理想解答,但仍需仰賴制度改革與創新產品來支撐。

 

超高齡挑戰不僅攸關「高年級生」,更是台灣各界必修的跨域共好課。從職涯、照護、科技、社區到財務五大面向,一場場的創新實驗悄然展開。唯有打破年齡藩籬、拆解成見框架,讓不同世代跨界交融,我們才能共創迎向百歲的「超樂活世代」,攜手書寫人生下半場的美好篇章。

 

名人/編輯推薦

65歲正青春

 

林讓均

 

「65歲退休很可笑,我65歲還在長青春痘呢!」這句20世紀美國知名喜劇演員喬治.伯恩斯(George Burns)的名言,在超高齡趨勢下的21世紀愈來愈堪玩味。

 

伯恩斯終身實踐不退休的樂活哲學,曾以79歲高齡拿到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還曾在87歲出版著作《如何活到100歲》分享養生祕訣。而後他真的活到1996年、滿100歲才畫下生命句點。

 

30年前,伯恩斯的百歲人生是舉世傳奇,當時台灣人平均壽命也尚未達75歲,但近30年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是全球第二快,壽命也拉長。在跨入超高齡社會的2025年,台灣平均壽命已超過80歲,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7歲及9歲。

 

另一方面,雖然法定退休年齡、對老人的定義仍定錨在65歲,但事實上,許多民眾對年齡的定義已在翻轉。根據《遠見》此次封面系列的獨家調查,有過半數、約54.7%民眾認為「至少70歲以上」才算是老年人;其中有8.2%甚至認為80歲以上才稱得上老。

 

在問到退休後重返職場的意願與形式,僅14.2%表示退休後就不再考慮回職場,超過85%都願意以兼職、約聘或顧問形式,或者全職工作,持續活躍於職場與社會。

 

老有所「用」,活出想像力

 

《禮記》之〈禮運.大同篇〉揭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2500多年來一直深植人心,也被許多人奉為大同世界的願景。但如今,「養老送終」已經不是國人對老年的想像,反而希望自己在銀光歲月「老有所用」,持續發揮個人價值,並且丟棄框架、活出想像力可及的各種可能。

 

然而,老有所用並不容易,光是中高齡求職這一件事就難倒許多人。本刊調查發現,超過八成民眾表示自己或他人已經遇到了「因年齡增長而產生的挑戰」,前兩大挑戰為中高齡者被認為跟不上新技術、工作環境或文化對中高齡者不友善。顯然,想要達成職場跨世代共融的「消齡化」願景,並非個人努力就可達成。

 

也因此,《遠見》長期關注高齡議題,歷年也製作多個相關議題的得獎報導,無不大力呼籲個人要提早準備,企業文化、社會環境與國家政策也要共同織就支持網絡。

 

活得久,更要活得好。《遠見》4月號封面報導,揭櫫民間正開始一場場跨世代的跨界實驗,希望與國人一同探討職涯、社區、照護、科技與財務等五大面向的百歲共好解方。

 

「跨界不設框」的能量也迸發在本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的獲獎學校上。今年吸引全台各大專院校共67校215件參賽,報名件數較上屆成長25.7%,再度創下新高紀錄,本期特企將解析今年獲獎團隊的共好亮點。

 

65歲正青春,祝福大家都能像伯恩斯顛覆老年定義,活出百歲頑童的精采。

目次

特別企劃

104 215件角逐67項大獎

40校獲遠見USR獎 /李建興

 

116 永續課程組、生態共好組首獎》

國立成功大學八項入圍「全壘打」

在地創課已成國際典範 /蔡炆璇

 

120 大學永續報告書首獎》

東海大學將勞作教育融入SDGs

培育未來綠領人才 /劉芮菁

 

122 人才共學組首獎》

延展實境+人工智慧

陽明交大用科技守護弱勢口腔健康 /劉芮菁

 

124 在地共融組首獎》

中原大學把埤塘變教室

社區與大學共創新生 /劉芮菁

 

126 產業共創組楷模獎》

科研、教育、社福

臺灣大學打造雲林農業示範區 /蔡炆璇

 

128 福祉共生組首獎》

臺南大學師生跨域共創與賦權

量身設計特教輔具 /張眞

 

130 人才共學組楷模獎》

臺北大學推青銀共學促進世代共融

全齡大學應運而生 /張眞

 

132 產業共創組首獎》

屏東科技大學將國際生態旅遊本土化

開創台灣鄉村永續經濟模式 /張眞

 

48 超高齡社會5大共好課:職涯、照護、科技、社區、財務

跨界不設框 超樂活世代 /段詩潔

 

遠見會客室

18 《黃仁勳傳》作者訪台

「讀者成功學」掀起旋風 /陳育晟、陳品融

 

33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暨《權力與進步》

共同作者賽門.強森:

AI時代不僅是科技競賽更是社會選擇 /張彥文

 

封面故事

56 沈春華在歲月裡淘金

淘出閃亮第三人生 /段詩潔

 

59 謝文憲降載不停機

生成獨有「極憲」模式 /周彥妤

 

62 獨家調查》

老後最擔憂健康與經濟

近四成未規劃退休理財 /林讓均、段詩潔

 

66 職場共融》

「三心高人」當寶藏

創造多元平衡團隊 /段詩潔

 

70 共好課2.照護篇》

「真人圖書館」送暖

助失智病友走出黑洞 /周彥妤

 

75共好課3.科技篇》

高隱私AI照護員

零接觸掌握生命徵象 /段詩潔

 

78 共好課4.社區篇》

行動診間插旗稻米之鄉

實驗室相伴享生活 /周彥妤

 

82 共好課5.財務篇》

中高齡投資首重穩健

定期定額是最佳解方 /段詩潔

 

84 享受歲月共好

三大解方一起好好變老 /周彥妤

 

遠見看世界

36 與「阿凡達」共存

大阪世博探討人類未來 /吳季柔

 

HBR精選

42 四大步驟

召喚你的生成式AI「智囊團」

 

前瞻科技業

88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

台灣「矽盾」不保? /魏鑫陽

 

92《奧特曼傳》作者

深探AI時代權力遊戲 /傅莞淇

 

95黃仲銘領軍資策會

要讓AI入列護國群山 /傅莞淇

 

智慧財金

136 穩定幣串接虛實

可望從配角變主流? /廖君雅

 

138 萬事達卡台灣區董事總經理陳懿文

飆速玩創新 引領再突圍 /廖君雅

 

文教新語

產學界吶喊高教人才隱憂!

喊出台灣高科技產業危機 /彭杏珠

 

149 學習檔案成了斂財工具?

學生怒吼「別綁定考招」/彭杏珠

 

154臺大總經費獨霸全台

卻慘輸蘭州、海南大學 /彭杏珠

 

服務業PLUS

158 改造日本極限村落

台灣創生力量跨國爆發 /邱莉燕

 

162雄獅尊榮感馭客術

鐵道觀光衝八億營收 /吳婉瑜

 

總編輯的話

16 65歲正青春/林讓均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198
庫存: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