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南北戰爭結束以來,好運一直眷顧美國——工業化高歌猛進、股市蒸蒸日上、房地產一片繁榮、國力不斷增強,絕大多數美國人儼然已經把生產持續發展、財富不斷積累、生活越來越好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新常態。
當歐洲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遍體鱗傷之時,美國經濟正如火如荼,迎來了“柯立芝繁榮”。但胡佛 “粗獷樸實的個人主義”卻將美國帶入長達十年的“大蕭條”。胡佛做錯了什麼?接任的羅斯福又做對了什麼?
時光彌合了美國第一次轉型之痛。進入20世紀70年代,尼克森終結了金本位制度,卡特的能源政策遭遇失敗,美國進入了滯脹時期。這一刻,“雷根經濟學”能否如“羅斯福新政”般力挽狂瀾,拯救再次陷入經濟泥沼的美國?20世紀90年代,面對2 90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克林頓如何神奇逆轉,實現了經濟長期的繁榮與增長?
本書以近百年來美國多任總統的執政理念為主線,梳理了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變革節點,回顧了美國社會與企業在“大蕭條”與“經濟滯脹”兩大重要時期的轉型策略。與此同時,對照中國當前現狀,作者抛磚引玉,探討國家如何進行頂層設計,以化解各個領域的積弊;企業如何轉型,以擺脫價值鏈低端位置、塑造領先優勢;個人如何自我蛻變,以避免在結構性調整時被時代淘汰。
當歐洲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遍體鱗傷之時,美國經濟正如火如荼,迎來了“柯立芝繁榮”。但胡佛 “粗獷樸實的個人主義”卻將美國帶入長達十年的“大蕭條”。胡佛做錯了什麼?接任的羅斯福又做對了什麼?
時光彌合了美國第一次轉型之痛。進入20世紀70年代,尼克森終結了金本位制度,卡特的能源政策遭遇失敗,美國進入了滯脹時期。這一刻,“雷根經濟學”能否如“羅斯福新政”般力挽狂瀾,拯救再次陷入經濟泥沼的美國?20世紀90年代,面對2 90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克林頓如何神奇逆轉,實現了經濟長期的繁榮與增長?
本書以近百年來美國多任總統的執政理念為主線,梳理了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變革節點,回顧了美國社會與企業在“大蕭條”與“經濟滯脹”兩大重要時期的轉型策略。與此同時,對照中國當前現狀,作者抛磚引玉,探討國家如何進行頂層設計,以化解各個領域的積弊;企業如何轉型,以擺脫價值鏈低端位置、塑造領先優勢;個人如何自我蛻變,以避免在結構性調整時被時代淘汰。
目次
上篇 “大蕭條”與大轉折
南北戰爭結束以來,好運一直眷顧美國——工業化高歌猛進、股市蒸蒸日上、房地產一片繁榮、國力不斷增強,絕大多數美國人儼然已經把生產持續發展、財富不斷積累、生活越來越好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新常態。
當歐洲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遍體鱗傷之時,美國經濟正如火如荼,迎來了“柯立芝繁榮”。沒有人料到,一場股災,會把美國帶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悲慘境地。胡佛做錯了什麼?羅斯福新政如何引領美國實現大轉折?讓我們將目光從20世紀的美國移到21世紀的中國,一睹中國股市的震盪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以及美國走過的歷程給中國的有益參考。
第一章 股災帶來大蕭條
第二章 胡佛做錯了什麼?
第三章 羅斯福做對了什麼?
第四章 新產業在危機中崛起
第五章 監管者唯一的職責是監管
第六章 “大蕭條”要來中國嗎?
第七章 中國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嗎?
下篇 轉型與創新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經濟一度陷入滯脹,經過雷根政府的結構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於1983 年迎來經濟增長高峰,歷時13 年的經濟滯脹宣告結束。90年代,克林頓上臺後,消除了預算赤字,並極大發揮美聯儲的作用。美聯儲掌門人格林斯潘繼承了保羅·沃爾克的緊縮貨幣政策,實現了經濟長期的繁榮與增長。
雷根經濟學、克林頓在新時期採取的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政策,為當下中國經濟轉型及企業發展提供了哪些借鑒?中國當下與美國當時有何不同?通過深入對比與分析,探討中國企業在當今轉型與創新大潮下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可行路徑。
第八章 滯脹:從尼克森到卡特
第九章 雷根經濟學與供給側改革
第十章 監管:從沃爾克到格林斯潘
第十一章 反壟斷:鬥爭中演進
第十二章 克林頓:新經濟與創新
第十三章 公司與法律的博弈
第十四章 中國企業走向世界
南北戰爭結束以來,好運一直眷顧美國——工業化高歌猛進、股市蒸蒸日上、房地產一片繁榮、國力不斷增強,絕大多數美國人儼然已經把生產持續發展、財富不斷積累、生活越來越好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新常態。
當歐洲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遍體鱗傷之時,美國經濟正如火如荼,迎來了“柯立芝繁榮”。沒有人料到,一場股災,會把美國帶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悲慘境地。胡佛做錯了什麼?羅斯福新政如何引領美國實現大轉折?讓我們將目光從20世紀的美國移到21世紀的中國,一睹中國股市的震盪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以及美國走過的歷程給中國的有益參考。
第一章 股災帶來大蕭條
第二章 胡佛做錯了什麼?
第三章 羅斯福做對了什麼?
第四章 新產業在危機中崛起
第五章 監管者唯一的職責是監管
第六章 “大蕭條”要來中國嗎?
第七章 中國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嗎?
下篇 轉型與創新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經濟一度陷入滯脹,經過雷根政府的結構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於1983 年迎來經濟增長高峰,歷時13 年的經濟滯脹宣告結束。90年代,克林頓上臺後,消除了預算赤字,並極大發揮美聯儲的作用。美聯儲掌門人格林斯潘繼承了保羅·沃爾克的緊縮貨幣政策,實現了經濟長期的繁榮與增長。
雷根經濟學、克林頓在新時期採取的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政策,為當下中國經濟轉型及企業發展提供了哪些借鑒?中國當下與美國當時有何不同?通過深入對比與分析,探討中國企業在當今轉型與創新大潮下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可行路徑。
第八章 滯脹:從尼克森到卡特
第九章 雷根經濟學與供給側改革
第十章 監管:從沃爾克到格林斯潘
第十一章 反壟斷:鬥爭中演進
第十二章 克林頓:新經濟與創新
第十三章 公司與法律的博弈
第十四章 中國企業走向世界
主題書展
更多
相關商品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