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剛剛好,的生活:找到自己的平衡點,不過累也不嫌少,離美好最近
滿額折

剛剛好,的生活:找到自己的平衡點,不過累也不嫌少,離美好最近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79284
促銷優惠
方言文化全書系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唯有放棄拚命追求『幸福』,才可能擁有美好時光。」
──《純真年代》,艾迪絲•華頓
 
「斷捨離」讓你覺得浪費,「極簡」感覺自己一無所有,
其實,你可以選擇「剛剛好」,就能擁抱最美好!
重新設定「幸福的定義」!不是擁有多少,而是「剛剛好」的平衡。

英國媒體齊聲讚譽!亞馬遜讀者五顆星最高評價!
◆「一份興高采烈、令人喜歡的簡約生活宣言。」──《衛報》
◆「一本勵志書,關於我們該為過剩式生活所負的責任。」──《泰晤士報》
◆「思想開放並諷刺現代生活的繁重工作。」──《每日郵報》
◆「具有知識啟發性,甚至有點無禮、極具挑戰性!」──喬納森•波利特(Jonathon Porritt)地球之友前總監、未來論壇總監
◆「這樣的論證來得真是時候!」 ──《愛爾蘭時報》


「給你千萬家產,換你七十歲還得勞命工作,要嗎?」
「為了別人認同,勉強要求自己事事完美,值得嗎?」
「滿衣櫃名牌包,卻只是每天費工擦拭保養,對嗎?」

你有時覺得很煩燥、苦惱!上班工作忙不完、不知別人怎麼看你、家事操持很辛苦、時間不夠難以真正休息、與家人相聚時間愈來愈少,自己感到生活總是卡卡的,很疲憊、很乏力……。

你也經常問自己:「我明明很上進,工作力求完美符合社會價值,和許多朋友都會聯繫,一起開心血拚購物,隨時上網看電視,蒐集許多資訊脈動,看的書也都很正面、樂觀……。但為何自己越積極、擁有越多,美好的日子卻似乎越來越遠……」

你感到很茫然、很困惑?!
★囤積是人類本能,商人為了利益更推波助瀾
讓你煩躁不已的隱匿元凶,就是「不停地想要更多、更好」的潛意識!
「囤積與收集」是人類打從石器時代便有的大腦習性,會透過坐擁大量食物與物質來掌握權勢,並讓自已在弱肉強食的惡劣環境中有安全感,不會因匱乏而出現生存危機,這樣的原始本能即使歷經三百萬年的演化,依然暗藏每個人的基因裡頭。
商業老手很早看準大腦這個弱點:「人們購物時會分泌多巴胺,產生『短暫快樂』!」於是他們竭盡所能地──
暗示挑逗你的慾望:「買下它吧,你將和某名人、明星同樣動人~~」;
 語帶威脅地提醒你:「失去它就代表你是落後的、沒品味的,整個人看起來很糟~~」;
極端恐嚇地警告你:「要更正面、更上進,你不加緊腳步將失去競爭力、趕不上別人、失去一切!」

於是,人們不停地掏錢買下更多、再多,似乎這樣才有安全感;因為害怕無立足之地無止盡追求完美,每天的日子飽受巨大壓力。
★想擁有更多、變更好,只會失去更多、讓自己更糟
回頭檢視生活周遭,人們都將吃驚地發現,自己是如何掉入煩惱的陷阱──
更多聯絡人+APP,只換得咒罵
手機裡儲存了上百聯絡人,他們透過line、message不時呼叫你而難以休息;下載數十個APP程式卻極少用到,真正功能是手機變慢和當機時的咒罵。

拼命賺錢,但你真有時間享受?
似乎要很努力賺錢才買得起更多、更好的物質生活,然而超時工作很容易患上過勞疾病,你所賺到的錢是用來享受,或者是作為「老年看病的準備金」呢?

買得過多,也將失去更多
為一時購物的快感,你得花更多時間清潔保養,更多櫥櫃空間來堆放,甚至要外租「個人迷你倉庫」,最後真沒辦法只好忍痛斷捨離,時間、空間和心情都因此付出很大代價。

更多的選項,只會帶來更多煩惱
商業手法不斷翻新,有更多產品可以挑選,數十種洗髮精、數百種飲料,多品牌功能配備手機、家電,更遑論選不完的衣服……,你擔心買錯後悔,寶貴時間都浪費在猶豫不決之中。

追求完美只會痛苦,有時來點「負能量」更好
追求完美、正面積極是個人壓力的源頭,這種心情如王爾德所言:「每當朋友同事有所成就,就有一小部分的我將死去。」你不如坦承示弱自己的短處、不足,更能解除憂慮,輕鬆過日子。

吃得過多,身材走樣、失去健康
飲食業者用廣告、包裝、節目「挑逗人們味蕾」,讓你明知不可貪食,卻因「內生性類鴉片」觸動大腦愉悅區,不由自主地讓太多食物下肚,撐肥身材也失去了健康。
★找到平衡點,剛剛好的滿足,離美好最近
人類一味地追求經濟發展,已使地球陷入負載危機,各地生態災難時有所聞。該是正視並停止這種永無止境地的追逐,找到「剛剛好足夠」的平衡點,不但能保有已經擁有的一切,還能減緩地球資源浩劫的來臨。
英國重要媒體資深撰述約翰•納許,在《剛剛好,的生活》書中廣泛地從心理學、演化學、藝術等科學與人文層面探討,運用詼諧、逗趣與機智的筆觸,讓人們重新檢視長期被忽略的「滿足本能」,並也提供絕妙有效的巧思與方法,讓你從資訊、工作、財物、快樂、成長、食物、選擇等方面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判斷怎麼做就已「足夠」,而不再迷失在「物慾貪婪,野心企圖」的漩渦之中不斷輪迴。

本書特色 
1、 面對台灣經濟現況的療癒式閱讀
2、 自物質生活到心理思想,剖析七大面向、傳授「滿足之道」
3、 平衡心靈與環境的極簡思維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約翰.納許(John Naish),英國頂尖媒體《泰晤士報》健康和生活方面專欄作家,多年來他都親身實踐《剛剛好,的生活》書中的理念,而且從不使用手機。目前他和妻子居住於布萊頓。
譯者簡介 
許美鸞,台大圖書資訊學系學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圖書資訊學碩士。曾任職外銷推廣機構,《空中英語雜誌》翻譯,現為專職翻譯。譯有《黑幫教父》、《超完美女友》、《部落》。
黃孝如,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天下文化、遠流、時報出版公司主編,城邦出版集團原水文化總編輯,台北書展基金會執行長。譯作有《生涯定位》、《相愛到白頭》、《世界的另ㄧ種可能》(天下文化出版)、《第一次全球革命》(時報出版),《這輩子,你想做什麼? 》(早安財經出版)等書。目前專事翻譯。

目次

前言──剛剛好,離美好最近
第一章 資訊剛剛好:你需要的,遠比你想要的少很多
資訊接收愈多,能理解的愈少/當心資訊狂躁症上身/只是為了刺激你的購買慾/神經行銷學的效用/資訊也有肥胖症/被垃圾資訊所淹沒/從資訊中獲益而非任其擺布/不成為方便的受害者/反科技會是新趨勢/擺脫資訊的糾纏/設定品質的門檻/我們正在創造電腦兒童時代?/限制收看電視時間
【如何讓資訊,剛剛好】
第二章 食物剛剛好:不僅健康,更能享受美好滋味
預設食量才能放下碗筷/吃到死才能鬆口/學會跟食物說「停止」/本能慾望的驅動/美食觸動大腦愉悅區/被制約的嗜慾獎勵系統/邪惡美食家的謀殺宴/節食不能解決體重問題/飲食習慣決定你的健康
【如何讓食物,剛剛好】
第三章 財物剛剛好:滿足了購物衝動,但接下來呢?
想想擁有,是本能還是學習而來?/名人效應的影響/只是為了滿足的衝動/購買狂、囤積控的焦慮/自我克制更能擁有自由/真的非買不可嗎?/左手收禮,右手轉送/大發利市的個人倉庫/沒用的就是廢物,即便完好如新/連捐贈都變得困難/交換不想要的物品
【如何對「財物」知足】
第四章 工作剛剛好:適量工時,讓你活出無限可能
工時過長不是工作,而是苦役/「工作狂」的病徵/扭曲又諷刺的現象/別當成情感的逃生門/怎麼工作才算聰明?/工作是各種類型活動組合/賺更多不代表能更快樂/收入增加,牢騷也變多/依生活需來安排計畫/當工作奴隸,如何自由?
【如何讓工作,剛剛好】
第五章 選擇剛剛好:更多的選項,只會帶來更多煩惱
刺激人們買下更多/創造新奇的快感/四百萬種個人化選項/選擇的詭計與危機/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超現實的困境/簡單生活的樂趣
【如何讓選擇,剛剛好】
第六章 快樂剛剛好:其實你並非不快樂,而是不滿足
當快樂變成義務,還是快樂嗎?/心靈產業的推銷手法/全球免於自我改進日/適當的悲觀,有益身心/自視太高或太低都是障礙/自問是否快樂,怎會快樂呢?/人類需求理論第八個層級/沒有盡頭的金字塔頂端/許自己一個更快樂的未來?/改進自我卻失去自我/超級父母的競爭遊戲/孩子不夠好的「次等媽媽」/唯有滿足,才能真正得到
【如何讓快樂,剛剛好】
第七章 發展剛剛好:懂知足,人類地球才能永續
生態平衡的良性循環/經濟成長的矛盾/欲望與價值的抉擇/群聚行為的現象/我和你一樣,但只是比你更好/非物質的理念包裝/要永續,還是要發展?/成長速度已超出承載
【如何讓經濟發展,剛剛好】
第八章 品德永不嫌多:對所有一切說「夠了」
停止渴望的開關/感恩之心,疏離忌妒的解方/擺脫人類的自私心態/擁抱群體的選擇/為當下的自我而活/愈早掌握未來,日子會愈好?/定心冥思,提升正面情緒/喜新厭舊的半調子文化/所有一切都有極限
【如何真心地知足】

書摘/試閱

想擁有,是本能還是學習而來?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被告誡不可貪婪。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就曾警告我們,雖然歡樂是知足的基礎,但過度放縱卻不能帶給我們快樂。不過,人類不同於其他生物的特性之一,就是我們會渴望擁有一些東西。寒鴨也許會撿拾別人亮麗的羽毛來裝飾自己,章魚也許能創造牠們的樂園,人類卻自有一套渴望擁有的事物。收藏是人類自古即有的習慣:在英國的羅馬華宅裡,發現羅馬人曾把史前化石當作珍貴的收藏品,羅馬帝王哈德良(Hadrian)也收藏過希臘大理石雕刻和埃及古董。人類的祖先認為他們知道人類為何擁有物質主義的傾向。我們可以在古董店裡找到解析骨相學的瓷製頭像,上面即繪有腦部的「貪婪器官」(organ of acquisitivness)。維蒙醫生(Dr Vimont)在一八五○年的《骨相學雜誌》(Phrenology Journal)上發表過文章,指出人類頭部專司購物的區域,是在「頂骨下三角區的前方」,也稱為「妄羨器官」(organ of covetousness)。維蒙醫生寫道:「這個器官的原始功能似乎是對財物的感覺,會積極表現出想擁有財物。」當然,這純屬猜測。可是近年來,專家一直試圖提出較有證據的解釋。
已故經濟歷史學家及人類學家卡爾.博蘭尼(Karl Polanyi)曾經想說服大家,認為今天世人對有形物質的狂熱,其實學習而來的成分比天生本能來得多。他認為,雖然每個社會的設計都是想符合人們的基本需求,但只有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是把重點放在物質貪婪上。他宣稱我們不是非如此不可,並指出前資本主義社會就非常重視家庭、宗族、宗教、榮譽、傳統等價值,而不只重視名貴的財物。在博蘭尼眼裡,人類最基本的本能是與他人連結,覺得自己是社群的一部分。他堅持主張,最重要的是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消費主義只不過是一小撮富有的菁英,為了吹噓自己的權力所玩弄的社會把戲而已。也許沒錯,但博蘭尼仍對傳統左派思想很忠誠。他在自己的國家匈牙利曾領導一個極端的學生運動,並在英國對工人教育協會發表演說。也許博蘭尼對人類內在高貴情操的浪漫看法,有點太過樂觀了。畢竟,在那個年代,沒有誘人的跑車和快艇逗弄你的物質味蕾,所以那時想以家庭、宗族、宗教、榮譽以及傳統為榮,要比現代人容易做到多了。
博蘭尼的主張,卻得面對兒童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住在以色列集體農場時所收集到的證據。集體農場本是舊社會主義共產概念下的產物。貝特罕發現,集體農場的小孩絕非天生的共產主義者。這些小孩從小就擁有私人財物的強烈本能,而這絕不可能是在長期實施非父母養育的改造環境中學到的。貝特罕在他的著作《夢想之子》(Children of the Dream)中表示,集體農場裡缺乏私人財物,其實傷害了小孩擁有私人關係的能力:「沒有任何地方比在集體農場更能讓我了解,在人心深處,私有財產與私密情感有深刻的關聯。少了其中一樣,另一樣也會無法存在。」難道說拿走了我的私人小物品,就拿走了我的靈魂嗎?我寧可相信自己只是個物質擁有主義的懷疑論者。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有人偷走了我的機車、書籍、吉他,以及我收集的唱片,老實說,我的自我私密感的確會嚴重受損。
科學證據似乎支持貝特罕的說法。考古學家在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到處可見到當時的工藝品,就是個重要的線索。這些工藝品是手工製的斧頭,總共有幾百萬個,遠超過原始人類使用工具的合理需求數量。這些斧頭不只是凹凸不平的石頭而已,而是相當於石器時代的Gucci牌名鞋和勞力士手錶,我們這些石器時代的祖先因此變成了靠手工把燧石精製成工具的高手。這些被當作獎品的工具,似乎不只是用來砍殺敵人或宰殺野牛的實用器物。今日的人類學家認為,它們還扮演了另一個重要角色,即是用來炫耀製造工具的技藝,相當於現代著名法國工業設計師菲利浦.斯塔克(Philippe Starck)所設計的檸檬榨汁器,或是Sabatier牌刀具。
演化心理學家吉歐佛瑞.米勒認為,磨練工具技藝,可以讓人變成石器時代充滿魅力的斧頭英雄。「那些工具的製作方式,是要炫耀它的對稱性、外表的完美無瑕,以及工藝的卓越品質。」米勒說,「顯然是為了藝術的緣故,才製作這些工具的。有些考古隊在挖掘時,發現成千上萬件這種東西。這是非常激烈的競爭,彷彿從洞穴冒出來的熱門時尚似的。」米勒認為,藝術的演化大體來說就像是一種性行為的技巧,是在炫耀作者的靈巧、創造力、想像力以及智慧。
然而在今天,這種巧妙的本能已經逐漸消失了,因為社會鼓勵我們相信,只要在各種名牌商品前亮出你的信用卡,就會極具求愛的魅力了。慘的是,這種魅力似乎很快就會磨損。不過,這正是讓我們這個浪費的體系運轉的動力,因為永遠都會有更進步、更誘人的現代手工斧頭替代品,等著從產品線送到你手中,只要你肯從口袋掏出錢來就行。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當今文化會著迷於擁有流行又新穎的物品,而不喜歡使用經年耐久的東西。

名人效應的影響
我們石器時代的可憐老腦袋仍然受到一種誘惑,那就是似乎總是漂亮的人才能擁有一切更新、更好的產品。譬如英國名模伊莉莎白.赫莉(Liz Hurley)就對一種新推出的化妝品的香氣,露出著迷的神情;影星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很男子氣概地在一個小樂團裡敲打著筆電和手機,假裝是詹姆士.龐德。我們的腦袋常會過度認同那些名人,因為我們都是在小部落裡面進化出來的。在石器時代,如果你認識某人,那他一定也認識你。如果你們不會相互攻擊,那麼彼此多半是朋友。至今我們的腦袋仍是這麼運作的,結果讓我們有了錯誤的想法,以為耳熟能詳的名人,也是我們所熟識的人。
人類也是天生的模仿者:這項天賦潛藏在人類大多數的成就下,因為模仿能讓我們更快適應變化的環境,其他的競爭物種卻只能仰賴生物的演化。我們能遙遙領先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會注意細節。一隻黑猩猩看到同伴把樹枝伸進蟻穴,之後也會模仿這個基本的想法,但是只有人類能準確複製聰明的技巧。因此,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地選擇模仿的對象,畢竟沒理由去模仿族群裡最笨的傢伙,除非你想製造喜劇效果。於是我們演化出會模仿周遭最成功者的習慣、特性、衣著等,以期能提升到他們的階層。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必須在物質方面趕上那些名人,因為他們正是地球村裡神話般的頂尖者。
這種名人效應也有負面的影響。由於我們亟欲成為部族最上層黨派的一員,以致一直很擔心受到冷落,覺得可能遭到排擠會讓我們抓狂到頭腦都不靈光了。這種情形可從學生被單獨排除在外的一系列實驗中看出來(心理學家的樂趣還真不少)。羅伊.鮑麥斯特(Roy Baumeister)是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一位心理學家,他曾邀請一些大學生與一群傑出的陌生人見面,之後要求學生選出他們願意一起進行合作案的兩名傑出人士。可是接下來又告訴學生說,抱歉,那些陌生人沒選上他們。結果,被拒斥學生的IQ驟降了大約四分之一,時間長達好幾小時。另外,他們的攻擊性則上升了。鮑麥斯特說,這個實驗顯示,族群的拒斥會擾亂我們的自我控制,「這種打擊似乎會干擾我們做複雜推理的能力。……你可能會做出愚蠢的事情。」因此,不斷被排除在名人階層之外,很可能讓我們愚蠢卻無法自制地購買東西,只因為這種東西是我們極希望贏得歡心的人所背書的。

只是為了滿足的衝動
我們因此創造了一個世界,裡面充滿了各種小玩意、新奇品,以及只用一下子的物品,我們卻為了能獲取它們而忙個不停。我們把這些物品通稱為「東西」(stuff)。低價的東西常號稱能解決生活裡的一些小事,其實也只是暫時滿足我們想買點東西的衝動而已。譬如前一陣子,我的朋友凱伊提議星期天下午一起喝個咖啡,不過,她說,如果我不介意的話,我們不妨先經過大街,因為她有些小事得去辦一下。結果我們去了五家商店,從時髦的精品店到迷宮似的百貨公司不等,五次都是凱伊從袋子裡掏出一樣東西,然後對店員說,「這是我昨天買的,可是我發現自己不想要它。能不能退還給你們呢?」每次店員都面帶微笑,收下她的口紅、上衣、胸罩等等,然後給她一張信用卡單據。凱伊很開心,她可以用這些單據再買一些之後很可能又不想要的東西。「一定是在哪個週末,你來了個瘋狂大採購。」我對她說。噢,不是的,她回答,她經常在做這種事。凱伊認為自己是個聰明的消費者,懂得現代消費生活的各種手法。可是這種行為真的讓我頗為震驚。
接下來那個禮拜,我需要從一家連鎖店買一雙黑色工作鞋。我問店員說,是否很多人都會退回週末一時衝動所買的鞋子。「老天,沒錯,」他說,「每個禮拜一大概都會有二十個女人來店裡退貨。其中一些是退貨的常客。我們稱她們為『戀鞋癖者』(shoe-limics)。」為什麼會這麼做?這都要怪我們的老朋友,也就是快樂荷爾蒙多巴胺,因為它觸發了一股大膽的情緒衝動,讓我們冒出「管他的,買了吧」的想法。美國埃莫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研究者所做的腦部掃描顯示,當購物者看到商品然後思考要購買時,釋放多巴胺神經傳導素的曲線就波動起來。可是影響多巴胺分泌的是打獵,而不是獵獲物。使多巴胺在我們腦袋裡噴來噴去的,是期待購買的心情,而不是購買行為本身。一旦交易完成,幾分鐘之內,化學物質的曲線就變平了,通常只剩下後悔的感覺,買東西的人稱之為「購物者的悔恨」。
至少戀鞋癖者退還了她們不想要的物品。一項對一千名英國人所做的調查顯示,英國人常後悔平日買了太多東西,為了購買很少使用、甚至從未開封的小家電用品,英國人每年平均浪費了九十億英鎊以上。這些小家電中,高居榜首的是烤三明治機。沒錯,不是法拉利,而是那些烤三明治,哦?大約有一千五百萬英國人買過廚房用磅秤,卻只讓它見到一兩次天日。其次還有咖啡機、腳部按摩器,以及電動刀。這些產品有個共同點,就是吸引買主相信,有了它們,就能把我們帶到一個悠閒的精緻世界裡,在那裡,我們有時間為了煮一頓可口的飯,而為各種食材秤重,做出滿意的咖啡和麵包,然後穿著鬆軟的浴袍,品嚐著它們。
我們可以在eBay上觀察這種現象。上網搜尋風浪板、機車、家庭用按摩器具、吉他等物品,只要是任何與品味生活有關的東西,都可以在拍賣網頁上看到活生生的拍賣例子,每樣拍賣商品後面還附有賣主的感嘆:「這是個很可愛的(機車、衝浪板、吉他、家庭用按摩器、烤三明治機等等),我只是沒有時間用它而已。」我們幾乎聽得到賣者茫然的嘆息。他們懷著一種期待的騷動心情買下東西,把它搬運回家,然後把它從紙箱裡拿出來,結果卻沮喪地發現,啊,它並不能自動帶來享受悠閒生活所需要的時間。因為大部分珍貴的時間,都已經用來工作以賺取它們了。於是只好到eBay網站上,再去把它賣掉。
所以,也許我們之所以會買一些東西,只因為希望它們能帶來一些奇蹟,這些奇蹟包羅萬象:也許它能把我們變成一個美食廚師,一個開放性感的偶像,或一個擅長衝浪的花花公子。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裡,我們能買的東西幾乎是無止盡的,只要我們的信用良好就沒問題。可是如果我們的信用不好,那就可能會罹患某種疾病了。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羅林.柯藍(Lorrin Koran)醫師表示,如今每二十個美國成人中,就有一個有「購物癖」,這為他們帶來了不利的後果,即其中多數人(多意外啊)都負債累累。這種毛病甚至有個聽起來相當貼切的醫學名稱,叫做「強迫購物症」(oniomania),這是從古希臘字「onios」演變出來的,原為「待售」(for sale)之意。柯藍說,有購物癖的人會買他們不需要、不使用,或買不起的東西。之後他們會失去購買的樂趣,產生付款問題,然後開始和他們的配偶吵架。

購買狂、囤積控的焦慮
根據《美國精神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中的報告指出,柯藍曾針對購物習慣的問題,詢問了一千二百多個美國成人,發現超過二十分之一的受訪者,符合他所謂強迫購買的標準。柯藍表示,擁有這種傾向的人之中,男女不分軒輊,他並警告說,「有這種問題的人應該就醫。」有趣的是,診斷出有購買狂的人,收入通常比能控制購買慾的人少。結果這件事的邏輯變成:如果你花得起錢買些不是很必要的東西,就表示你還算健康,但如果你沒有能力奢侈浪費,你就成了罹患強迫購物症的病人。這相當程度揭露了我們的文化現象。這也很像蘇聯的俄羅斯共產主義,那裡的政權是那麼相信自己的完美,以致覺得人們若不贊成這種政治,唯一可能的理由就是他們得了精神病,必須受到「看管」。而在消費者的世界裡,有關浪費、揮霍無度的唯一毛病,就是你的信用卡負擔不起。
這不是心理學家驗證出來的唯一新的購物疾病。還有一種病叫做強迫獲取心理障礙(com-pulsive acquisition disorder, CAD),這種人會不斷購買囤積,讓家裡的窗戶都被擠爆了。這種病甚至能殺人。曾經有個案例顯示,有位憂心的丈夫打電話報案說妻子失蹤後,警察前去查訪,發現他家裡每個房間從地板到天花板全都塞滿了衣物、碗盤和紙箱。美國華盛頓州謝爾頓市(Shelton)警長泰瑞.戴文波特(Terry Davenport)說,在搜尋了十小時後,他的員警發現這個人的六十二歲妻子瑪莉.羅絲,被壓在一大堆東西下窒息死亡。她丈夫認為當時她應該是在尋找電話。研究精神病的專家認為,美國可能有兩百萬人有這種強迫性囤積物品的毛病。大學生所做的一項研究發現,焦慮感讓人較會囤積物品。這又指出了演化上的原因:在危急時產生囤積必需品的衝動,顯然有助於我們祖先的生存。這種殘存的求生本能也讓我們了解,今日那些推銷活動是如何集體性地劫掠著我們最深沉的不安全感:暗示你給人的感覺很怪,你不夠好,或沒有人喜歡你。
我們也可以把這種貪求現象,歸咎於人們普遍具有的信心危機。也許這一切,不過是想在這無神的世界裡,買到生命的目的而已。然而,除了復活蛋和聖誕節禮物之外,塵世生活對宗教信仰可說一點用都沒有。一般而言,西方人認為以往至高無上的上帝已經死了,沒有人守護我們每天上演的戲碼,或傾聽我們內在的想法。所以,如果我們還有任何不朽的可能,就只能依靠在物質生活裡面贏得掌聲,也就是依靠我們所擁有和穿戴的東西。這是我們存在所繫的方式。說真的,如果沒有消費以及為了消費而花時間去賺錢之類的事情,那麼千千萬萬人要怎麼處理他們的時間,以及人生的目的呢?

真的非買不可嗎?
不斷追求更多東西,還會直接造成另一個精神上的問題,那就是會毒害我們的人際關係環境。舉個學校方面的例子來說。距離我住處約六公尺的路上,是個人來人往的小型小學出入口。幾十年來,這條狹窄的古老單行道,一直是個有著歡樂氣氛的地方,因為小孩和父母常一路閒逛、奔跑或玩耍地走到校門口。可是現在人行道上卻塞滿了車子,只剩下靠牆的狹窄通道了。因為幾年前首度出現了討人厭的四輪傳動大越野車,會買這種車的母親,也許是看到記者偷拍到的名人照片裡,有很多名人都開著這種龐大的越野車,所以覺得不買不行(這正是為什麼車廠會免費把車送給他們最喜歡的社會名流)。也許她是想更快速穿越一些交通阻礙,或是覺得開一部普通大小的車會沒面子,也或許是她脆弱的人格需要有個超大型金屬的優越感來支撐。結果這個大傢伙從小路的那一頭開過來,在各種障礙物之間左閃右躲地緩慢行進,以防撞到停放的車輛、路燈柱、家長或學童。這真是荒謬、有害生態又危險的事情。從理智上想,我們可能以為大家都不會想開那嚇人的四輪傳動越野車,也不會喜歡它的車主,可是每學期我們都會看到更多媽咪開著這種象徵無止盡追求的東西。
學校以外的情形也一樣。第一部四驅車的出現,就已毒害了今日社會的情緒生態。這種高級跑車破壞了大家自認還算富裕的感覺,提高了浮誇的標準,擴散了覺得所擁有財物還不夠的恐懼。原本其他媽咪對這種車還滿懷憤慨,但是當競爭本能開始說服她們,認為這個侵佔空間的大怪物其實還滿迷人的,她們的憤慨感就消失了。四輪驅動車也許不僅能在心理上提升我們的地位,就連身體和經濟地位也一樣,因為單是這種車的停車位,就能讓你比一般車主高出一等,就像是猴王佔據著石塊頂端的寶座一樣。此外,身體的恐懼感也在隱隱作祟:由於這個資訊充斥的世界讓我們覺得危機四伏,所以當我們的警戒系統看到一個金屬製的龐然大物出現時,馬上就會對它感到很恐慌。只要想到萬一與四驅車相撞的最佳求生之道,就是也坐在一部四驅車裡面,就讓人覺得很不安心。結果媽咪們的焦慮感就讓她們覺得非擁有一部四驅車不可,至於環保、人格和美學的代價,也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這種社會地位的競賽,從邏輯上來說,最後那些沒有安全感的人一定前功盡棄地回到原點,只不過有些事情卻無法回到原點,因為目前停車位上又有了更多超大型車子,更多的碳排放量,對兒童的未來也更不利了。而這種情感上的休戰狀態,也只能持續到某個媽咪開著一部運兵裝甲車來的那一天為止。孩子們,要小心這種「悍馬」(Humvee)名車!四輪傳動越野車對人心的毒害,反映了所有從「不必要」到「非買不可」的東西所帶來的後遺症。除非我們能戰勝自我,否則一定會困在無止盡又荒謬的消費競賽裡面。

左手收禮,右手轉送
除此之外,我們還得想辦法處理被鼓動去買一大堆東西之後的混亂局面。記得一九九○年代時,我老友貝比的舞台生涯進行得不順利,所以去找了個工作,要幫一對有錢的曼哈頓夫婦整理亂七八糟的公寓,把他們沒辦法處理的所有雜物都裝箱或打包。我們全都在嘲笑這對紐約客,並把貝比的工作比喻為辛普森(N. F. Simpson)荒謬主義影片《單向鐘擺》(One Way Pendu-lum)裡面的那個胖女人,因為那個胖女人竟然受僱去吃掉某戶人家的所有剩菜。可是在那之後,為人們整理不斷增加的財物,這種市場需求已孕育出了一個小型產業,這個產業甚至會賣東西給我們,以幫助我們處理已經買了的東西。譬如市場上已有幾十種有關「減少生活中雜物」的書籍,只不過各式光碟和影片也愈堆愈多。你也可以觀賞「生活洗衣間」(Life Laundry)或「清理你的生活」(Declutter Your Life)等電視節目,在那身歷其境的經驗中,恍若已淨化了自己。在美國,已有人開始支持一些類似戒酒團體的組織,像是推出十二步驟法的「凌亂者匿名團體」(Clutterers Anonymous)即是其一。
我們甚至不能再理所當然地送人禮物了。美國《旁觀者》(Spectator)雜誌的一個讀者,最近寫了封信給該雜誌的禮儀專欄作家,詢問該怎樣禮貌地告訴親友和祝賀者,說他六十大壽時不想要任何禮物。他抱怨說,「我的物質欲望已經完全滿足了。我們的房子裡早已放滿了東西,我也沒有時間享用新奇的禮物了。」有這個問題的人絕不只他一個。根據英國阿比國民銀行(Abbey Bank)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人平均每年都會接受價值超過三十五英鎊的不需要的禮物,也就是全國總共浪費十三億英鎊在無謂的客套上。其中三分之一的英國人覺得有義務把東西保存起來。在不保存禮物的人裡面,也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是把東西送給慈善機構,就是賣掉或轉送他人。1 在聖誕節後的一個禮拜,成千上萬件不想要的禮物都會繼衝浪板和腳部按摩器之後,在eBay網站上拍賣。二○○五年的聖誕節時,該網站就增設了一個多餘禮物的特別部門。榮登不想要禮物榜首的,首推糖果和巧克力,緊接在後的則是新奇類的禮品。不過,這種情況澆熄了送禮者的熱情嗎?恐怕沒有。四分之一的英國人承認,自己會送給親友明知對方從來不會使用的東西。而且如果無法婉拒別人送的那些無意義的小東西,總是可以暗地裡發揮「轉送禮」(re-gifting)的藝術。這個詞是一九九○年代的喜劇影集《歡樂單身派對》(Seinfeld)最早創造出來的,現在卻成了一個不需多加解釋就很流行的動詞了。

大發利市的個人倉庫
可是,如果我們無法轉送禮物,有其他的處理辦法嗎?最直接的反應,通常就是把東西塞到某個地方。可是要塞到哪裡去呢?我們的倉庫、壁櫥和車庫都已經堆滿了。於是逐漸會演變出一個答案,就是花錢找個空間,把東西全塞進去。去年,我和太太發現我們竟然荒謬地每月花費七十五英鎊,在一個改裝的工廠裡租了個收藏室大小、可上鎖的房間,以存放我們婚前放在閣樓,大概再也用不著的東西。除了舊家具、書籍、紀念品、相簿之外,還有足夠的寢具,足以解決一個小規模的人道危機了。為什麼會這樣?部分原因大概是喜歡自我辯護又很自我中心的大腦,總是在告訴我們,問題是出在:「我的空間不夠,你的東西太多了,他簡直是個收藏狂。」
我們承租的空間,在一排排鏗鏘作響的通道中,只是九百個單位設施中的一個,但幾乎所有的空間都租出去了。這家「黃箱子」(Yellow Box)公司是代我們保管用不著的物品,藉以賺錢,而它的業務正迅速在英國各地擴展著。這家公司的成功祕訣,是提供物主方便的儲藏室,比傳統工業規格的設施更好。自從一九九八年成立以來,黃箱子公司已經蓋了三十九間這種大型設施。目前還有十九間正在興建中。二○○五年,全英國自助倉庫業賺了三億一千萬英鎊,年成長率接近四○%,買這種股票倒是不錯。如今英國人平均累積了一噸以上用不著的財物,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被迫少用家裡的一個房間,以便把過多的東西塞進去。黃箱子公司執行董事艾德安.李(Adrian Lee)說,我們夫妻是典型的顧客,「人有了錢,就會有很多東西。可是大家又希望環境清爽,能住在有木頭地板、寬敞舒適的家裡。人們經常很驚訝自己竟收集了那麼多東西。」每年的旺季是春天,那時大家決定把家裡不能再吸引他們的東西清理掉。有些人是在搬家時發現,很多東西最好是放給一個黑暗遙遠的地方終身託管著。
李說,他的公司是受到美國倉儲業蓬勃發展的啟發,認為英國未來也會往這個方向發展。美國自助倉庫所佔的空間,有曼哈頓島的三倍大,總共有超過四萬個倉庫,該產業所賺的錢比美國的電影院或音樂界還多。而且人們不必很有錢才會有太多東西—美國倉庫有三分之一是年收入低於一萬五千英鎊的人租用的。大多數租用者在車庫、閣樓或地下室也有儲藏空間,只是仍不夠用。
這種取得財物後卻儲藏起來的行為,顯然對世界經濟的健康非常「重要」。美國銀行首席股市策略家約瑟夫.昆蘭(Joseph Quinlan)曾宣稱,我們這種把東西積存到出租倉庫的能力,是「支撐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因為只要有地方囤積物品,大家就會繼續購買。「如果美國消費者沒有儲存空間,」他說,「全球經濟就會很慘。」前心理治療師湯尼.迪莫洛(Tony DeMauro)也在這種消費怪癖中看到了大好前途。他花了十年時間為人做精神治療,後來找到了這個賺錢趨勢,於是拋棄了他的心理治療躺椅,開始自己的美國倉儲事業。「我們學習追求物質做為通往幸福之路,」他說,「如果失去了某樣東西,即使只是個舊果汁機,也有很多人會覺得好像減損了自我。」

沒用的就是廢物,即便完好如新
即使我們真的捨棄了那些不需要的東西,通常最後仍會做出其他不合理又有害的舉動。霍夫市(Hove)的雷頓路(Leyton Road)上,幾十年來一直是儲放附近鄰居丟棄的物品以及垃圾工人不願處理的大型家具的地方,小時候我和哥哥會從側門溜進去,纏著丟東西的人,要他們把舊嬰兒車的輪子拆下來做資源回收,供我們自製的手推車之用。因為當時我們住在極偏遠的山區,所以總是會撞傷輪胎、輪圈、輪軸和小腿骨。如今小孩不能在雷頓路上乞討舊輪胎了,而「拒絕廢物處理中心」的規模也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政府的統計數字顯示,英國人平均每七週就要丟棄相當於自身體重的垃圾量。市府垃圾場必須採用專業方式,才能妥善管理載運家庭廢棄物進進出出的那些車輛。
只不過那些廢棄物並不全是垃圾。「差遠了,」彼德.貝克(Peter Beck)說,他是YMCA在垃圾場一角所建的穀倉般倉庫的經理。他和組員負責攔阻家用品垃圾工人把可能有價值的物件倒進垃圾掩埋場。這個廠房開張三年以來,他親眼目睹人們拋棄東西的品質愈來愈好了。由於有那麼多好東西,所以這個倉庫把搶救下來的廢棄物賣給精打細算的民眾後,每週可以賺進一千二百英鎊以上。「人們拋棄的東西簡直讓人難以置信,」貝克說,他是個穿著整潔的五十多歲男子,一身藍色長袍,足以榮膺一九五○年代超級商人的美譽。「我們撿到很多Ikea組合式家具,有衣櫃、碗櫥、桌子等,有些商品甚至還沒組裝起來,嶄新地裝在包裝盒裡。」
距霍夫市最近的Ikea家具店,在一百六十公里旅程外的倫敦南區,到了店裡之後,通常要花好幾小時才逛得完。買那些東西要花錢(這是當然),賺這些錢要花一大堆時間(這也當然)。就算你只是想把還未組裝的組合式家具丟掉,也得緩慢開車駛過市區,到垃圾場去排隊棄置物品。所有這些不想要的東西,都需要珍貴的原料去製造(這是當然),過程中則會產生溫室氣體(這也當然)。如果把它們當作廢物處理掉,只會增加生態負擔。這讓我想起以前馬鈴薯泥電視廣告裡的那些罐頭小外星人,他們嘲笑自己很笨,不像地球人那樣會磨碎馬鈴薯。要是他們看到人類這方面的邏輯,一定會笑到要住院為止。
組合式家具只是其中一個例子。「我們找到一大堆拳王炙烤爐,通常都只用過一次,」貝克說。烤三明治機呢?「對,一大堆。普通烤麵包機也一樣,它們根本還沒從包裝盒裡拿出來。曾經有人拿了一個嶄新的洗衣兼乾衣機進來,還包在保護用的套子裡面。」在廠房堆滿帆布袋的入口前面,越過乾酪藤和棕櫚種植場,裡面才真是一片寶藏。凌亂堆疊的腳踏車斜倚在長形木製工寮的一邊,你也許以為會看到一堆生鏽的破車,其實那些腳踏車好得不得了,有些簡直毫無瑕疵。「這台需要扳一下把手,那台需要調整一下齒輪,這兩件工作我們只要花十分鐘就完成了,可是以前的車主卻懶得動手。」貝克說。腳踏車旁邊堆了幾十個高爾夫俱樂部的球袋,頂級的品牌賣得很快,剩下的在外行人眼裡看來也都不錯,卻放在那裡沒人要。「星期一的頭一樁事,就是交易商會露面,」貝克說,「他們會匆匆趕來找古董和其他高價品,也會要回扣。可是我們不給他們。我們找到太多好東西了,所以可以用卡車送到我們在大街上的三家店裡。我們搶救到的所有電器也都會被取走,做安全測試後再銷售到各地。」
設立雷頓倉庫是罕見的創舉。貝克不懂為什麼不能在每個市府垃圾場都有同樣的設施,我也想不通。他的廠房不是資源再生,而是資源再賣。這個明顯的小差距非常重要。雖然把我們任意拋棄的物品丟進環保箱和資源回收桶,讓我們覺得比較合乎道德,但這會耗費大量的動力、水和污染,才能把它們運走、壓縮成可回收的外型,再變成其他只有短暫用途的東西。其間耗用的絕大多數資源都無法再還原。這一切使得「綠色消費主義」(green consumerism)一詞似乎變得非常矛盾,反而比較像軍情局的一種戰略而已。

怎麼工作才算聰明?
所有關於職場的社會怪現象,讓很多人陷入困境。你可以叫我怪胎,可是我真的很喜歡我的工作。我發現工作很有收穫,至少大半時候是如此。當工作有趣的時候,真的讓人很快樂。就算有時工作並不那麼順利,反正我們偶爾也都需要覺得自己是個可憐蟲。事業成就之所以能造成這麼奇怪的困境,是因為它能增強我們的自尊心,讓我們擁有目標感。至於我,我還在工作中找到了一些真正持久的友誼。此外就是金錢,錢是我下半生不可或缺的東西,這樣工作就不會破壞我下半生的個人身心平衡了。
這就是知足主義者的挑戰:我們要能合理地享受社會所創造的舒適和方便性;要能正當地工作,而仍擁有自我空間和時間去感受滿足;雖然常有煩惱,但不致失控,仍能實現理想,而不必退出江湖。在這個一直強調工作的世界裡,彷彿在說:「要不就長時間工作,要不就乾脆不要工作,」我們究竟該如何做到知足的理念呢?在企業界裡,有沒有可能只在職位上作左右移動,而不是向下移動,也就是只擁有很知足的野心,而不必從整個企業體系中被刷下來?
也許荷蘭的例子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荷蘭員工的工時在北歐是最短的,每週幾乎比我們少工作四小時。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對於怎樣工作才算聰明的看法,與我們大相逕庭。一項對全歐洲的研究發現,英國管理者認為一個員工經常加班,表示你肯獻身工作,所以是個高效能者。然而荷蘭人卻認為,如果你不能在正常時間內完成工作,那麼一定是你或你的工作出了問題。如果我們都到荷蘭去,也許就能多體驗沒有工作的生活了。但對於一直被慫恿著在長時間工作中混日子的英國人來說,享受荷蘭人那種少工作的日子,簡直就是浪費時間、自我耽溺,甚至是自甘墮落。
大約十年前,我正在研究報紙有關賽車的專題報導,這是英國蓬勃發展的一個小產業,喬和珍公關公司(Joe and Jane Public)花錢請人在車賽中駕駛自己的跑車和機車。我問布蘭茲.哈奇(Brands Hatch)賽場的公關人員,究竟都是些什麼樣的人來駕駛這些車。「噢,都是些滿有錢的人,」他回答,「就是會在工作日去打高爾夫球的那些人。他們有辦法彈性休假,而且因為在飆車的嗜好上已投下很多心力,所以也很願意為賽車騰出時間。」坐在無聊的編輯辦公室裡,我覺得心裡一陣嫉妒的刺痛。說真的,為什麼我不能效法他們的作風?

工作是各種類型活動組合
三年前,我轉進倫敦報社街擔任兼職的審稿編輯,在這個不穩的自由寫作行業裡,只要一不小心查證不實,標題下得不好,或照片選得不對,都很可能被逐出這個專業殿堂。我還兼了其他工作,包括在一個健康管理雜誌擔任編輯,因為之前我曾在那裡投入了兩年做全職編輯,那時正值英國健保局剛開始模仿企業界而進行改組的時候。當時為了接那個工作,我買了一大堆媒體名人的暢銷管理作品,包括美國的管理大師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和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這些都是勵志性的作品,很適合我把它們重新包裝成激勵人心的建議,以便在英國健保局剛開始業務導向時,提供給一些英國醫療機構對健保局拍馬逢迎之用。
有一次我無意間挑燈夜讀起來,因為很意外地讀到一本書: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的《非理性的時代》(The Age of Unreason)。韓第是英國人,對職場提出了一種顛覆性的不同觀點。這個觀點裡蘊藏了知足的種子。他認為,工作應該不全然只是工作,而是各種類型活動的組合:有的是待遇好的傳統性職業,有的是慈善工作,有的是充電學習,還有的是生活樂事。這正是我嚮往的想法,似乎比其他所有管理大師的書都有道理。不過,我只有一種辦法能弄清楚它行不行得通,那就是:去試試看。
所以我戰戰兢兢地把一隻腳從傳統工作中抽出來,把在健康管理雜誌的全職工作轉成了兼職。接著,又再三拜託同事們幫忙,終於在報社找到了自由接案的工作,去幫其他記者收拾爛攤子。此外,又去幾個無傷大雅的壓力團體做志工,同時和一個朋友開始玩那摸不著頭緒的新玩意—網際網路。大致就緒之後,錢開始從手裡流出去。我這種靠機智賺錢的孩子氣喜悅,屢屢不敵半夜兩點驚醒的恐慌:我要怎麼付房屋貸款的錢?之後有一天,就在我研究布蘭茲.哈奇賽車手沒多久,一個戴著溫和面具的魔鬼化身,也就是我的《泰晤士報》(The Times)經理出現了。他有個很誘人的建議。他用報社推崇的管理風格,在影印機旁隨口給了我一個全職工作的機會,正是很多報界記者夢寐以求的好差事。這個罕有的工作機會相當有利可圖,是很多報業人士都會羨慕的一種榮耀象徵,因為這是在全國高水準報社享有退休金和各種津貼的幕僚工作。這正是我們常追求的那種終身職業(只要你能緊緊抱住它苦幹不懈)。多好的機會啊!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他提供的工作機會呢?
「不,謝了,」我說。更糟的是,我甚至沒停下來思考一下,或至少故作掙扎狀,以維持基本的社交禮貌。因為當時查爾斯.韓第的承諾還在我耳邊迴盪,我很渴望過一種生活,可以自己決定這禮拜已經工作夠了,不妨溜出去小玩一下;也可以自己選擇想做的工作,甚至為了淨化靈魂,還做一些免費的志工。「聽起來好像有很多書面作業,」我聽到自己跟這位編輯主管這麼說,「我們何不繼續維持非正式雇用關係,看看情形發展得如何?」我閃爍其詞地聊了一下。同事們則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好像我是卡通畫家貝特曼(Bateman)筆下那個經常遭人排擠的傢伙,他們的眼光好像在說,「你看,那個人,真是……」也許我拒絕這個工作機會是在破壞自己的事業生涯,但我知道,還有很多更壞的方式破壞它。我已經有了自己的體會:野心要適可而止,要能知足。

賺更多不代表能更快樂
要做到對野心知足,究竟得放棄些什麼?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成就超越了某個界線,只會讓需求變得愈來愈大,而回報卻愈來愈小。過去幾年來,我自己這個行業就起了巨大的變化,恐怕你那一行也差不多。像報社這種競爭激烈的行業,傳統的觀念是「努力工作,努力遊戲」。可是現在很多人根本不玩了,甚至午餐時間也不肯離開電腦螢幕。因為在媒體界,我們忙著佔據資訊娛樂業的生存空間,這包括了報紙、網路、播客、增刊以及特別報導等。也許有人會問,以幸福、知識、智慧之名,而把這一大堆資訊注入這個世界,究竟所為何來?其實這不是重點,而是因為別人都這麼做,所以我們也非這麼做不可,除非我們決定偷偷從側門溜走,而這扇側門,就叫做「知足」。總之,在今日的職場裡,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少」固然是「少」,但「多」其實也是「少」,唯有「知足」才是「多」。這是在獲利逐漸減少情況下的新定律。
雖然傲人的財富是我們最大的工作誘因,但對於已經擁有財富的人來說,財富卻一點都不能再增加他們的快樂。美國心理學家艾德華.迪納(Ed Diener)的報告指出,即使是富比士百大富豪榜上的人(口袋裡至少有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以上),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也只稍高於一般人而已。他的研究也發現,一個人收入增加了十年之後,會和沒有加過薪的人一樣感到不滿。甚至中了樂透的人,也不會一直對意外之財興奮不已,大約一年之後,他們就會回復到原先的滿意度。
錢太多了,也會產生棘手的心理問題。從小嬌生慣養的人會異常自戀,沉迷於訴訟,並且因父母從小把他們交給保母,而有情感上受冷落的後遺症。超級有錢的人通常不太相信他們的情緒問題是腦部所造成的,《美國精神分析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oana-lysis)的報告指出,「這些病人通常極強調自己的權利,並否認自己有任何心理問題,」它並警告說,「他們覺得自己有權利擁有『最好的』,包括擁有最好的醫生在內,所以如果他們的心理問題不能奇蹟似的消除,他們就會不斷地換醫生,直到『找對醫生』為止。」
有錢人也常把自己的憂慮不安歸咎於外在世界,所以他們會用財富去買他們認為能讓自己覺得舒服的財物或服務,但這並不能讓他們比我們一般人快樂多少,只會讓他們有錢去瘋狂追逐各種欲望而已。然而當這種作法不管用時,他們就會買得更多,如果還是不管用,他們就更是買個不停。
所以,正如俗話說的,錢不能讓你快樂,即使在國家幸福標準的排名上,有錢的國家也不一定就快樂。根據先前倫敦經濟學院所做的全球幸福調查顯示,孟加拉才是全世界生活滿意度最高的國家,英國排名三十二,美國則排名四十六。當然,我們也不必把財產全都丟掉而去擁抱拮据的生活,而應該知道,並不是非得貧窮才能有滿意的生活。調查指出,全世界最不快樂的國家是前蘇聯,那裡的人大都既不富有,對生活也不滿意。報告中並強調,收入增加的確可帶來滿足,但只能達到某個程度,而這個程度正是知足者對自己的「知足」所設下的標準。在貧窮國家裡,錢多的確可帶來更多快樂,因為如果收入非常少,那麼只要稍微增加一點點,就能對生活品質有相當大的改善。

收入增加,牢騷也變多
那麼那個奇妙的知足點究竟在哪裡?近年來的相關研究指出,無論在哪個國家,一旦所得超過了中等收入的標準,滿意生活所需要的錢就會大幅下降。因為無論你住在哪裡,只要你的收入越過了國民所得階梯的一半,也許你就能得到多數人從收入中所獲得的滿足。超過這個標準之後,你的努力就會愈來愈徒勞無功。經濟學家丹尼爾.哈默麥西(Daniel Hamermesh)和李正敏(Jungmin Lee)表示,收入大幅超過平均所得後,只會讓你在各種聚會中到處碰到滿腹苦水的人。他們的報告並指出,收入愈高,牢騷愈多。根據他們的全球性問卷調查發現,一個人的薪水愈高,就愈會抱怨時間不夠用。兩位經濟學家更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所衍生出來的情況是:當人們有了較多錢之後,就會認為自己可以利用時間賺更多錢,於是開始覺得自己的時間變得很珍貴,進而生氣自己變不出更多時間。這種氣憤的念頭,會對他們的其他心理層面造成影響。
另外,還有一種弔詭的金錢陷阱。人們會期待財富為他們帶來經濟學家所謂的「地位財」(positional goods),也就是能讓他們覺得高於周遭人群的一些東西。譬如擁有別人都還沒有的汽車、家具等資產,這些東西的價值就可貴多了。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早在一七七六年就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指出了這一點:「富人的樂趣大都來自富人之間的相互較勁,因為唯有當他們擁有象徵財富、且無人能及的財物時,他們才能感到滿足。」再往前推二十五年,英國作家山繆爾.約翰生(Samuel Johnson)也指出,我們自認富有的程度,「不是根據天性的需要,而是與他人富足程度的比較。」
這種自古以來即存在的現象,是因為我們早已演化成這種心懷恐懼的自大狂了。根據英國心理健康協會腦部掃描研究發現,當人們自覺自己的社會地位較高時,大腦深處的兩個區域就會活躍起來,這兩個區域就是腦島(insula)和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腦島的作用是,當別人把你看得很高時,就會讓你生出一種畏懼感。腹側紋狀體則與動機和報償有關。為了擺脫自己的地位可能下降的恐懼感,我們只好努力工作,想用更高的社會成就來保護自己。
我們很容易看出,人類祖先就是用這種競爭的方式,努力擴展自己的能力,以利下一個階段的社會進化。可是在富有的二十一世紀世界裡,這種進化方式卻讓我們得不償失,因為別人也可能很快就掙得象徵地位的各種東西。結果就造成了人人爭先、唯恐落後的社會病態。由於每個人都已衣食無缺,應有盡有,所以接下來要怎樣贏過別人?一般的作法是,只要是大家都擁有的東西,我們就會一樣不漏地去買,接著再去買所有的高級品,以求領先他人一步。可是這種作法其實無濟於事,因為沒有人因此真的覺得日子更好過。畢竟,過去二十年來,自認「有錢」的西方人,始終僅在一~二%之間。其他人則不斷奮力跟上社會的變動,結果大家都搞得精疲力竭。
研究直接了當地指出了一種解決之道:只要你能維持或稍微高於國家中等收入的水準,就是對自己的職業感到滿意的祕訣(英國近年的平均每週收入標準,大約為三百五十五英鎊)。噢,其實這很容易嘛。當然,我們還得解決中東危機之類的問題。可是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或者應該說一點都不簡單,因為我們的心理狀態非常傾向於為工作打拼。千百年來,我們一直被野心勃勃的本能所控制,如今的文化又不斷承諾我們,只要打拼就能擁有一切;精心設計的物質行銷手法,也不斷騷擾著我們的潛意識。此外,自負心也讓我們自認在任何規則面前,都屬於聰明的例外,是在中等收入的人之上、又可以擊敗眾人而奪得所有人生金牌的人,而且能從中得到真正的快樂。這些都是推促我們力爭上游的力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84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