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陳衛平,1958年出生,軍事學博士,大校軍銜,后勤學院學術研究部研究員。主編出版《敗軍之將》、《蔣介石的文臣武將》,《歷史上的兩棲戰》、《空降戰》、《中外著名宣戰書》、《圖說帝國主義論》、《圖說星火燎原》、《圖說革命精神》等,發表學術文章100余篇。
朱志為,1985年出生,軍事學碩士,成都軍區某部軍官,從事軍事后勤理論研究與翻譯工作。主編出版《軍隊后勤重大理論問題解析》、《空降戰》,在《后勤學術》、《外國軍事后勤》、《南風窗》、《中國國防報》、《南亞問題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文章和譯文20余篇。
孟曉雪,1984年出生,軍事學碩士,從事軍事后勤理論研究與外軍后勤翻譯工作。翻譯出版美軍后勤理論著作《21世紀國防后勤學》,在《解放軍報》、《后勤學術》、《外國軍事后勤》等期刊雜志上發表學術文章和譯文20余篇。
目次
自由的曙光——北美殖民地對英國的戰爭宣言// 1
變本加厲的大英帝國 // 1
列克星敦的槍聲 // 5
美利堅的莊嚴宣告 // 7
實力懸殊的對決 // 10
殖民地上誕生的傳奇 // 11
天朝的噩夢——英國對清政府宣戰書 // 15
瘋狂的鴉片 // 15
虎門銷煙 // 17
英國的最后通牒 // 20
糊涂的道光皇帝 // 27
天朝上國的屈辱 // 28
愚蠢的挑戰——法蘭西第二帝國對普魯士宣戰書// 35
拿破侖一世的基業 // 35
徒有其表的第二帝國 // 38
你情我愿的戰爭 // 40
鐵血宰相的圈套 // 42
倉促的宣戰 // 44
法蘭西皇帝夢斷色當 // 45
帝國的崛起——美國對西班牙的宣戰書 // 49
后起的強人 // 49
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勢 // 51
“緬因”號事件 // 52
向老牌帝國宣戰 // 54
壯小伙與老婦人的戰爭 // 57
躋身強國之林 // 59
虛弱的叫板——清政府對日本宣戰書 // 61
羽翼初成的小兄弟 // 61
誰是朝鮮的主宰 // 64
底氣不足的宣戰諭旨 // 66
遼東潰敗 // 69
北洋艦隊的覆滅 // 72
戰爭的苦果 // 75
瘋狂的上諭——清政府對十一國宣戰書 // 79
“刀槍不入”的義和團 // 79
風雨飄搖的王朝 // 81
混亂的前夜 // 83
孤注一擲的宣戰 // 85
北京陷落 // 87
喪權辱國的巔峰 // 90
虎狼的廝殺——俄國對日本宣戰書 // 93
爭奪獵物的豺狼 // 93
迫不及待的廝殺 // 94
大清國的尷尬處境 // 95
“有色人種的勝利” // 96
虎去狼來 // 98
點燃導火索——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書 // 101
磨刀霍霍的列強 // 101
皇位繼承人喋血薩拉熱窩 // 102
有進無退的最后通牒 // 104
鐵哥們站出來 // 107
大混戰大浩劫 // 110
強盜的邏輯——納粹德國對波蘭宣戰書 // 117
凡爾賽的孽緣 // 117
咄咄逼人的戰爭狂人 // 118
各懷心事的博弈 // 121
強盜的宣戰邏輯 // 124
赤裸裸的瓜分 // 126
遲來的戰書——中國國民黨政府對日本宣戰 // 129
從“九一八”到“一二八” // 129
盧溝橋的槍聲 // 132
節節退敗的正面戰場 // 135
姍姍來遲的宣戰 // 138
躋身大國行列 // 140
奮起的搏擊——蘇聯對納粹德國宣戰書 // 145
關系微妙的近居 // 145
西線崩潰 // 148
混亂中宣戰 // 159
兵臨城下的決戰 // 156
紅旗插上帝國大廈 // 157
巨人的怒吼——美國對日本宣戰書 // 161
從孤立主義走向“民主的兵工廠” // 161
日本的驚天大陰謀 // 162
交戰前夜的緊張氣氛 // 163
珍珠港的漫天火光 // 164
洗清國恥的宣戰 // 166
燃燒的太平洋 // 169
走向覆亡的日本帝國 // 173
致命的一擊——蘇聯對日本宣戰書 // 175
遠東宿敵的恩怨情仇 // 175
各懷心機的握手 // 177
美蘇算盤上的珠子 // 179
雅爾塔密謀 // 180
投降的條件是無條件 // 181
令日本絕望的宣言 // 182
嚴正的警告——抗美援朝戰爭的宣戰表達 // 187
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 187
“支援軍”還是“志愿軍” // 189
沒有宣戰的宣戰 // 191
挑戰“聯合國軍” // 193
定格在北緯三十八度 // 195
鐵腕的較量——英國對阿根廷的戰爭宣言 // 199
爭議的小島 // 99
加爾鐵里的豪氣 // 200
鐵娘子的誓言 // 202
遠征艦隊萬里奔襲 // 204
戰爭的代價 // 206
大英帝國榮光猶在 // 207
以真主的名義——兩伊戰爭的宣戰表達 // 209
糾纏的歷史 // 209
誰來領導伊斯蘭世界 // 211
向真主的叛徒開戰 // 212
戰爭沒有贏家 // 216
解放科威特——聯合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宣言 // 219
“伊拉克的第19個省” // 219
聯合國發出最后通牒 // 221
美軍登場 // 223
布什總統的宣戰 // 224
作繭自縛的困獸 // 227
憤怒的發泄——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宣言 // 231
“911”的夢魘 // 231
給伊拉克的最后通牒 // 233
消失的共和國衛隊 // 235
撲克牌追殺令 // 238
越戰后的又一個泥潭 // 239
書摘/試閱
在早期的戰爭中,人們就是用樸素、簡明的方式,直接表達戰爭的意愿。隨著古代社會政治斗爭的日益復雜,戰爭作為政治的繼續,也越來越多地表現出政治性。在世界各國關于古代戰爭的歷史文獻中,都可以依稀看到,交戰之前向敵方“下戰書”、“發通牒”、“傳檄文”的記載。這些戰書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政治目的。一方面是通知敵方,要與其以兵戎相見;另一方面,也是昭告天下,說明發動戰爭是上天的旨意,是正義的舉動,指明戰爭對象,講明戰爭原因,明確戰斗任務,提出作戰要求,嚴肅作戰紀律,達到動員民眾、爭取外援、鼓舞士氣、凝聚軍心、保證戰爭勝利的目的。中國古代最早的宣戰書當屬成湯討伐夏桀的《湯誓》、周文王討伐商紂的《泰誓》、《牧誓》。這幾篇著名的誓師書的內容是對官兵和臣民的動員和告誡,十分鮮明地揭露了敵人“淫酗肆虐”、“穢德彰聞”的罪惡,表達了“替天罰罪”、“惟天惠民”的戰爭正義性,提出了“同心同德”、“立定厥功”的明確要求,具備了宣戰書的基本內容。古希臘、古羅馬、古波斯等國歷史中,宣戰也始終是兩國開戰之前的一個必要環節。可惜的是,類似中國古代保留下來的詳細的宣戰書,存之于世的非常少,難以直觀地了解古人宣戰的更多內容。
宣戰書在古代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約束敵對雙方的行為。中國古代對戰爭正義性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師出有名,因此崇尚宣而后戰,反對不宣而戰的偷襲。無獨有偶,古希臘也有關于宣戰的傳統,在交戰前必須告訴對手自己隊伍的人數、裝備、交戰地點和時間。如有違背,就被認為是不正當、不正義之戰,即使勝利了也要遭到輿論的譴責。據記載,古希臘有兩個城邦長期爭斗,戰亂不止。有一次,一方沒有宣戰通過奇襲打敗了對手。對方首領被俘后,大罵對手邪惡,用極其卑劣的手段達到目的。勝利一方遭對手辱罵,也覺得自己理虧,便當場解除枷鎖,將其釋放。這就說明,人類對于戰爭的約束早已有不成文的規則。
近代以來,雖然宣戰書所承擔的首先仍是通告敵方的作用,但更重要的則是向世人宣布,讓世人了解向敵人進行戰爭的理由,爭取國內、國際同情,謀求支持者。同時,由于通訊聯絡方式的多樣化,向敵方宣戰也不一定直接下戰書或戰表了。除直接遞交宣戰書,還可以通過廣播、電報以及各種新聞輿論傳媒進行宣戰,發出所謂“最后通牒”。而這樣宣戰的文件在名稱上也不一定叫戰書或戰表。而且因為宣戰人的身份不同,文書的叫法也有所不同。
……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