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系作者工作多年來名家教育訪談的結集。本書分“教育名家談教育”、“文化名家談教育”兩編。上編選入了作者對朱永新、蔡林森、魏書生、柳斌、羅恩,克拉克、李吉林等教育名家的專訪;下編選入了柯岩、周有光、魏德勝、黃培雲、岩石和朗、林真美等文化名家的專訪。全書暗含了“相信教育,相信未來”的主題,傳遞出了滌蕩人心的正能量。
作者簡介
王珺 副編審,中國教育報文化副刊中心主任,主編“讀書週刊”“文化週末”。新聞之外,鍾情文學。作品散見於《小說》《青年文學》《散文選刊》等雜誌。主編“現代校長叢書”之《校長敘事》等。
名人/編輯推薦
作為“心靈的擺渡者”,《中國教育報》的王珺老師立足于“大教育”,通過細緻觀察、細膩感受和深度挖掘,記錄了不少“重要人物的重大事件”――這些人物構成了中國教育“當代性”的一個重要側面,他們都是真心希望教育變好、自覺為未來貢獻一己之力的人。
這本與時間對抗的精緻小書,看似文筆樸素平易,卻經得住細細品味。那一段段色彩斑斕的教育歲月、文化行旅,經由準確的敘述,抵達時間的遠方、靈魂的深處,吸引我們徜徉其中,對教育與人生的態度也變得更加明亮。
這本與時間對抗的精緻小書,看似文筆樸素平易,卻經得住細細品味。那一段段色彩斑斕的教育歲月、文化行旅,經由準確的敘述,抵達時間的遠方、靈魂的深處,吸引我們徜徉其中,對教育與人生的態度也變得更加明亮。
序
序
序 一
王珺是《中國教育報·讀書週刊》的主編,是一位文筆很好
的記者、編輯,采寫發表過不少教育界、文化界的人物報道,產
生了較大的影響。現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擬把她采寫的這些人
物報道彙集出版,書名為《相信教育,相信未來》。我覺得這是
非常有意義的事。
教育是人類社會的重要活動,它擔負著傳承老一輩的生產經
驗和社會實踐經驗的任務,為當代社會和未來社會培養人才。今
天在校的學生,幾年以後走向社會,將成為社會發展的新生力
量。年輕一代掌握著未來社會的命運,決定著未來社會的發展。
正如毛澤東 1957 年在莫斯科對留學生講的:“世界是你們的,也
是我們的,但歸根到底是你們的。”因此,教育是未來的事業,
是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相信教育,相信未來》這個書名選得
好。相信未來,就要相信教育,沒有教育,也就沒有未來。但是
相信教育,相信未來
002
我們的教育能夠擔負起使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嗎?什麼樣的教
育才能真正為未來社會提供合格人才呢?這是教育界人士應該時
刻思考的問題。
本書中大部分受訪者是教育知名人物,作者報道了他們的教
育理想和實踐經驗,展示了他們的風采,提高了我們對教育的信
心。可以看到,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有一批有情懷的教
育學者,他們追求教育的真諦,探索著教育未來之路。書中的受
訪人物,我大都熟悉,恕我因視力不佳,不能通讀全書。作者要
我寫幾句話,是為序。
2017 年 3 月 31 日
序 二
003
序 二
某種意義上說,好的訪談文字承擔的亦是心靈擺渡者的工
作,它甚至毫無獵奇之意,也決不作簡單粗略的記錄與呈現,它
是生命的攝像,細微而誠懇地把人帶到被訪問者豐富、複雜而精
彩的靈魂深處。
王珺的寫作一定也有這樣的自覺,我在看文稿時最深的感
受就是,讀這些文字“既親切而又有熱烈的觸動”,她寫的都是
“重要人物的重大事件”,也可以說這些人物構成中國教育“當代
性”的一個重要側面,他們中的很多人深深影響了今天教育的面
貌,而且,他們也曾給我帶來過不少的影響與啟迪。
在 14 位人物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葉瀾老師,我第一次讀
到她的《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時,產生了“中國基礎教育即
將被她改寫”的震撼感,當然這也是我對教育變革一種天真的想
象。1997 年,葉老師到泉州講學,我慕名前往聽課與拜訪。葉
相信教育,相信未來
004
老師聽說我與同行的余文森均畢業於華東師大,她說的第一句話
就是“我們一起來建華東師大教育學派吧”。說實話,葉老師的
學術自覺與學派建設意識當時我並不能有更深的理解,但聽她的
講座、讀她的書從此成了我教育生命成長的一個重大事件。2002
年,我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之一:“葉瀾”,是一個人的名字,但我們從字面上無從辨別
其年齡和性別,一般地說,這問題不大,但當你要整體性地把握
今天中國基礎教育的時候,這個姓名就顯出極為重要的意義:是
問詢與前行的路徑,是精神啟示,是一種鼓舞;不過,要成為
“葉瀾”的同路人,也不是容易的事。我想,實際上一切都是顯
而易見的。
之二:有位年輕的教師聽完葉瀾的報告,說自己的靈魂長高
了。他可能太著急了,靈魂沒有這麼容易長高,葉瀾的報告或許
會使靈魂變得恍惚,這是偶然會遇到的事,像是一個奇跡。但靈
魂終歸屬自己的肉體,肉體的現實性很難有什麼奇跡可言,卻
真的有種震撼使人無法自持,其實是博大的靈魂尋找著與自己相
配稱的追隨者。
之三:葉瀾教授說我們的課堂教學常常為一隻無形的手所操
縱,這只手就是教案、教參和標準答案:課堂教學漠視生命的存
在,生命的價值,而淪為完成教案、教參和標準答案的課堂劇;
其實,還有另一隻手更為可怕,即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化的傾向,
它無視一切豐富性、多樣化、多元化、個性化的價值取向,唯我
獨尊,成為毋庸置疑的絕對真理,然後使所有的思想變得渺小,
序 二
005
所有的學習者變得順服,所有的教育目標變得整齊劃一。最後的
結果則是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偉大事業的。
之四:在上海的葉瀾教授不會想到她的《讓課堂煥發出生命
活力》在福建的傳播如此廣泛,她贏得了自己的“同志”,漳浦
的林瑞聰給我掛電話,“我是流著淚讀完的”。這是獻給戰士最好
的獎品。
這位中國教育界稀有的浪漫主義者很多動人的思想,現在會時
時劃過我的腦海,仿佛因此我獲得了一種新的空間結構:每一次都
是重新相遇,每一次都是有意味的開啟。就像一棵樹超出了自己。
葉瀾老師早有期許、用心營構的教育學派,今天已蔚成大樹,
在王珺筆下記錄的諸多名家的評價也是恰當之詞,在我看來,葉
瀾的教育學也是希望與相信的教育學,詩意蕩漾,直撲人性。
朱永新老師親切的眼神、爽朗的笑聲、熱情的話語方式確實
是他魅力的一部分,我第一次在福州見到他時就深深被他吸引。
他告訴我們他剛剛創辦了“教育在線”,要做新教育實驗。也可
以說這十幾年來我一直是新教育實驗的關注者與閱讀者,令人驚
奇的是“教育在線”曾產生的巨大影響力,今天中國基礎教育最
有激情與創造力的中青年教師幾乎都受過它的滋潤與激蕩,新教
育實驗更成為“現象級”的教育變革行動,朱老師事實上也成了
為中國教育發聲的最重要的官員與學者之一。當然朱老師也是個
有些爭議的人物,這關乎他的身份與學術,他的新教育實驗規模
與科學性,等等。朱老師面對各種質疑都心地坦蕩,直言回應,
他是真心希望教育變好的人,他也極其明晰自己的使命,某些限
相信教育,相信未來
006
制與矛盾恰恰構成了他的自信與開闊。而這些,在王珺對他的兩
篇訪談中都有所展現。
柳斌先生、魏書生先生,都是對當代教育頗具影響的人物,
王珺的筆觸則幫助我們認識了在各種光環之下他們更為質樸與真
實的一面。在中國特殊的語境中,矛盾與複雜是人性的常態,正
是對教育、教師還有教學的真摯情感使他們生命的意義變得更為
精彩。李吉林、蔡林森兩位老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奮鬥不息的
精神,也同樣幫助他們成就了自己最動人的一格。
王珺還採訪了全美最佳教師羅恩·克拉克。克拉克的“55
條班規”曾經給我很深的震撼和啟迪,後來我在佛山跟他有過面
對面的對話。他的上課方式,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手舞足
蹈,自由暢快,沒有好的身體是很難像他那樣上課的。那天,我
跟他約好課後一起聊幾句,到了約定時間,我去找他,發現他不
在。翻譯告訴我,克拉克正在隔壁房間跟一個孩子談話。我很好
奇,就向翻譯打聽到底怎麼回事。翻譯說,那個孩子在課堂上做
小老師時只關注到跟他一起來的七位美國同學,而沒有去關注其
餘 20 多位中國同學。
聽到這裡,我感到非常驚訝,在我看來,那個孩子上課自信流
暢,極其精彩,他之所以不關注中國同學,是因為那些中國同學確
實不在上課的狀態。但羅恩·克拉克關注的卻是更高層面的東西,
作為一個教師,他要求“上課者”首先眼睛要看到每一個人,然後
還要努力跟每一個人交流,去激發每一個人的學習情緒。
羅恩·克拉克既富有激情又極為嚴謹,這樣的教學態度令我
敬佩。他身上有一種屬教師的職業自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使
序 二
007
命與責任,絕不放過任何可能會對教育效果發生影響的細節。當
我思考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的時候,我首先會想到羅恩·克拉
克的這份自覺。
從對 14 個採訪對象的訪談中,我能感受到王珺作為採訪者
所經歷的“在場”,尤其在百歲老人周有光先生的訪談文章中,
我更是清晰地看到她的細緻觀察和細膩感受經由準確的敘述抵達
時間的深處、人物的內心。
今天我們一談到周有光,就會說他是“漢語拼音之父”,但
我作為他的普通讀者,最為他那堪稱偉大的人格所感動。他誠懇
素樸的待人方式,泰然自若的處世態度,以及他的親切與幽默,
都構成某種積極的、極富魅力的生命狀態。周有光先生的一生也
很好地向我們展示了何謂“仁者多壽”。
王珺是教育媒體的記者、編輯,她所採訪的這 14 個人物,
也都跟教育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可以說,她是在自己熟悉的領
域訪談自己熟悉的人。在訪談中,她清晰地知道自己關心什麼,
要問些什麼,但她也是一個善體人意的人,有時她會把問題問得
很含蓄。同時,她又不是一個炫技的訪談者,而是一位忠實的記
錄者。她不多言,無意在訪談中展示自己的才華與學識,而是努
力呈現訪談對象最真實的一面。可以說她一直放置信任與希望於
自己的筆墨,看似素樸平易,細細品讀卻又會被她帶動,對教育
與人生的態度也明亮了許多。
張文質
2017 年 4 月 4 日
序 一
王珺是《中國教育報·讀書週刊》的主編,是一位文筆很好
的記者、編輯,采寫發表過不少教育界、文化界的人物報道,產
生了較大的影響。現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擬把她采寫的這些人
物報道彙集出版,書名為《相信教育,相信未來》。我覺得這是
非常有意義的事。
教育是人類社會的重要活動,它擔負著傳承老一輩的生產經
驗和社會實踐經驗的任務,為當代社會和未來社會培養人才。今
天在校的學生,幾年以後走向社會,將成為社會發展的新生力
量。年輕一代掌握著未來社會的命運,決定著未來社會的發展。
正如毛澤東 1957 年在莫斯科對留學生講的:“世界是你們的,也
是我們的,但歸根到底是你們的。”因此,教育是未來的事業,
是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相信教育,相信未來》這個書名選得
好。相信未來,就要相信教育,沒有教育,也就沒有未來。但是
相信教育,相信未來
002
我們的教育能夠擔負起使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嗎?什麼樣的教
育才能真正為未來社會提供合格人才呢?這是教育界人士應該時
刻思考的問題。
本書中大部分受訪者是教育知名人物,作者報道了他們的教
育理想和實踐經驗,展示了他們的風采,提高了我們對教育的信
心。可以看到,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有一批有情懷的教
育學者,他們追求教育的真諦,探索著教育未來之路。書中的受
訪人物,我大都熟悉,恕我因視力不佳,不能通讀全書。作者要
我寫幾句話,是為序。
2017 年 3 月 31 日
序 二
003
序 二
某種意義上說,好的訪談文字承擔的亦是心靈擺渡者的工
作,它甚至毫無獵奇之意,也決不作簡單粗略的記錄與呈現,它
是生命的攝像,細微而誠懇地把人帶到被訪問者豐富、複雜而精
彩的靈魂深處。
王珺的寫作一定也有這樣的自覺,我在看文稿時最深的感
受就是,讀這些文字“既親切而又有熱烈的觸動”,她寫的都是
“重要人物的重大事件”,也可以說這些人物構成中國教育“當代
性”的一個重要側面,他們中的很多人深深影響了今天教育的面
貌,而且,他們也曾給我帶來過不少的影響與啟迪。
在 14 位人物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葉瀾老師,我第一次讀
到她的《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時,產生了“中國基礎教育即
將被她改寫”的震撼感,當然這也是我對教育變革一種天真的想
象。1997 年,葉老師到泉州講學,我慕名前往聽課與拜訪。葉
相信教育,相信未來
004
老師聽說我與同行的余文森均畢業於華東師大,她說的第一句話
就是“我們一起來建華東師大教育學派吧”。說實話,葉老師的
學術自覺與學派建設意識當時我並不能有更深的理解,但聽她的
講座、讀她的書從此成了我教育生命成長的一個重大事件。2002
年,我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之一:“葉瀾”,是一個人的名字,但我們從字面上無從辨別
其年齡和性別,一般地說,這問題不大,但當你要整體性地把握
今天中國基礎教育的時候,這個姓名就顯出極為重要的意義:是
問詢與前行的路徑,是精神啟示,是一種鼓舞;不過,要成為
“葉瀾”的同路人,也不是容易的事。我想,實際上一切都是顯
而易見的。
之二:有位年輕的教師聽完葉瀾的報告,說自己的靈魂長高
了。他可能太著急了,靈魂沒有這麼容易長高,葉瀾的報告或許
會使靈魂變得恍惚,這是偶然會遇到的事,像是一個奇跡。但靈
魂終歸屬自己的肉體,肉體的現實性很難有什麼奇跡可言,卻
真的有種震撼使人無法自持,其實是博大的靈魂尋找著與自己相
配稱的追隨者。
之三:葉瀾教授說我們的課堂教學常常為一隻無形的手所操
縱,這只手就是教案、教參和標準答案:課堂教學漠視生命的存
在,生命的價值,而淪為完成教案、教參和標準答案的課堂劇;
其實,還有另一隻手更為可怕,即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化的傾向,
它無視一切豐富性、多樣化、多元化、個性化的價值取向,唯我
獨尊,成為毋庸置疑的絕對真理,然後使所有的思想變得渺小,
序 二
005
所有的學習者變得順服,所有的教育目標變得整齊劃一。最後的
結果則是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偉大事業的。
之四:在上海的葉瀾教授不會想到她的《讓課堂煥發出生命
活力》在福建的傳播如此廣泛,她贏得了自己的“同志”,漳浦
的林瑞聰給我掛電話,“我是流著淚讀完的”。這是獻給戰士最好
的獎品。
這位中國教育界稀有的浪漫主義者很多動人的思想,現在會時
時劃過我的腦海,仿佛因此我獲得了一種新的空間結構:每一次都
是重新相遇,每一次都是有意味的開啟。就像一棵樹超出了自己。
葉瀾老師早有期許、用心營構的教育學派,今天已蔚成大樹,
在王珺筆下記錄的諸多名家的評價也是恰當之詞,在我看來,葉
瀾的教育學也是希望與相信的教育學,詩意蕩漾,直撲人性。
朱永新老師親切的眼神、爽朗的笑聲、熱情的話語方式確實
是他魅力的一部分,我第一次在福州見到他時就深深被他吸引。
他告訴我們他剛剛創辦了“教育在線”,要做新教育實驗。也可
以說這十幾年來我一直是新教育實驗的關注者與閱讀者,令人驚
奇的是“教育在線”曾產生的巨大影響力,今天中國基礎教育最
有激情與創造力的中青年教師幾乎都受過它的滋潤與激蕩,新教
育實驗更成為“現象級”的教育變革行動,朱老師事實上也成了
為中國教育發聲的最重要的官員與學者之一。當然朱老師也是個
有些爭議的人物,這關乎他的身份與學術,他的新教育實驗規模
與科學性,等等。朱老師面對各種質疑都心地坦蕩,直言回應,
他是真心希望教育變好的人,他也極其明晰自己的使命,某些限
相信教育,相信未來
006
制與矛盾恰恰構成了他的自信與開闊。而這些,在王珺對他的兩
篇訪談中都有所展現。
柳斌先生、魏書生先生,都是對當代教育頗具影響的人物,
王珺的筆觸則幫助我們認識了在各種光環之下他們更為質樸與真
實的一面。在中國特殊的語境中,矛盾與複雜是人性的常態,正
是對教育、教師還有教學的真摯情感使他們生命的意義變得更為
精彩。李吉林、蔡林森兩位老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奮鬥不息的
精神,也同樣幫助他們成就了自己最動人的一格。
王珺還採訪了全美最佳教師羅恩·克拉克。克拉克的“55
條班規”曾經給我很深的震撼和啟迪,後來我在佛山跟他有過面
對面的對話。他的上課方式,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手舞足
蹈,自由暢快,沒有好的身體是很難像他那樣上課的。那天,我
跟他約好課後一起聊幾句,到了約定時間,我去找他,發現他不
在。翻譯告訴我,克拉克正在隔壁房間跟一個孩子談話。我很好
奇,就向翻譯打聽到底怎麼回事。翻譯說,那個孩子在課堂上做
小老師時只關注到跟他一起來的七位美國同學,而沒有去關注其
餘 20 多位中國同學。
聽到這裡,我感到非常驚訝,在我看來,那個孩子上課自信流
暢,極其精彩,他之所以不關注中國同學,是因為那些中國同學確
實不在上課的狀態。但羅恩·克拉克關注的卻是更高層面的東西,
作為一個教師,他要求“上課者”首先眼睛要看到每一個人,然後
還要努力跟每一個人交流,去激發每一個人的學習情緒。
羅恩·克拉克既富有激情又極為嚴謹,這樣的教學態度令我
敬佩。他身上有一種屬教師的職業自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使
序 二
007
命與責任,絕不放過任何可能會對教育效果發生影響的細節。當
我思考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的時候,我首先會想到羅恩·克拉
克的這份自覺。
從對 14 個採訪對象的訪談中,我能感受到王珺作為採訪者
所經歷的“在場”,尤其在百歲老人周有光先生的訪談文章中,
我更是清晰地看到她的細緻觀察和細膩感受經由準確的敘述抵達
時間的深處、人物的內心。
今天我們一談到周有光,就會說他是“漢語拼音之父”,但
我作為他的普通讀者,最為他那堪稱偉大的人格所感動。他誠懇
素樸的待人方式,泰然自若的處世態度,以及他的親切與幽默,
都構成某種積極的、極富魅力的生命狀態。周有光先生的一生也
很好地向我們展示了何謂“仁者多壽”。
王珺是教育媒體的記者、編輯,她所採訪的這 14 個人物,
也都跟教育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可以說,她是在自己熟悉的領
域訪談自己熟悉的人。在訪談中,她清晰地知道自己關心什麼,
要問些什麼,但她也是一個善體人意的人,有時她會把問題問得
很含蓄。同時,她又不是一個炫技的訪談者,而是一位忠實的記
錄者。她不多言,無意在訪談中展示自己的才華與學識,而是努
力呈現訪談對象最真實的一面。可以說她一直放置信任與希望於
自己的筆墨,看似素樸平易,細細品讀卻又會被她帶動,對教育
與人生的態度也明亮了許多。
張文質
2017 年 4 月 4 日
目次
目 錄
序一 (顧明遠) \ 001
序二 (張文質) \ 003
上編 生命在歌唱
葉瀾:讓生命唱歌 \ 003
柳斌:教育是我人生辭典的關鍵詞 \ 011
朱永新: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言說方式 \ 024
朱永新:和教師一起書寫生命傳奇 \ 031
魏書生:過猶不及,萬事適度 \ 038
李吉林:長大的兒童 \ 051
蔡林森:看,這個倔老頭兒 \ 062
中編 心中有風景
岩村和朗:喚醒人們心中的“原風景” \ 077
安東尼·布朗:用遊戲參透人生 \ 085
羅恩·克拉克:締造奇跡的“瘋狂”教師 \ 091
下編 背景是星空
周有光:我只是一個語文工作者 \ 101
黃培雲:我從未後悔回來 \ 118
柯岩:給“巨人”寫書,我報名 \ 133
魏德運:攝出你的神 \ 141
李鳴生:星空教我 \ 152
後記 期待在生命的深處與“人”相遇 \ 159
序一 (顧明遠) \ 001
序二 (張文質) \ 003
上編 生命在歌唱
葉瀾:讓生命唱歌 \ 003
柳斌:教育是我人生辭典的關鍵詞 \ 011
朱永新: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言說方式 \ 024
朱永新:和教師一起書寫生命傳奇 \ 031
魏書生:過猶不及,萬事適度 \ 038
李吉林:長大的兒童 \ 051
蔡林森:看,這個倔老頭兒 \ 062
中編 心中有風景
岩村和朗:喚醒人們心中的“原風景” \ 077
安東尼·布朗:用遊戲參透人生 \ 085
羅恩·克拉克:締造奇跡的“瘋狂”教師 \ 091
下編 背景是星空
周有光:我只是一個語文工作者 \ 101
黃培雲:我從未後悔回來 \ 118
柯岩:給“巨人”寫書,我報名 \ 133
魏德運:攝出你的神 \ 141
李鳴生:星空教我 \ 152
後記 期待在生命的深處與“人”相遇 \ 159
書摘/試閱
精彩書摘一
葉瀾:讓生命唱歌 p003
葉瀾: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終身教授,首創並主持“新基礎教育”研究與“生命·實踐”教育學派建設30餘年。出版專著《教育概論》《教育研究方法論初探》和《“新基礎教育”論》等。
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描述的當時大學裡對教育學的揶揄,一直是許多做教育學研究的學者心頭無奈的痛。但教育學者葉瀾卻以此身份為榮,出席會議簽到時,特地突出“教育學教授”的身份。從進入大學,教育學就是她的“學術興奮點”,並成為她終身奉獻的事業。
在教育學面前,其他學科的學者更易擺出輕慢或救世主的姿態。這種處境下,葉瀾既不像“教育學界內的一些伶俐秀慧者,跳出沒有學術地位的教育學界”,當然更沒有轉身後對教育學界冷嘲熱諷。她認識到,“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只有靠我們自己”。她在不同的場合說過同樣的話:“我們要努力讓教育學自尊起來,讓其他學科感到教育學是有用的。”
生命哲學家齊美爾用“生命比生命更多”“生命超越生命”來說明生命的生生不息和創造性的超越。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扈中平如此評價:“生命·實踐”教育學派歷經30年,不僅碩果累累,同時也是學派創始人葉瀾自我生命的綿延,是她生命衝動、生命之流的生動呈現。
作為標誌性成果,“基本理論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當代中國基礎教育學校變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合作校變革史”(福建教育出版社)三套“生命·實踐教育學論著系列”叢書於2015年出版。從葉瀾的著作和生成這些著作的實踐中,不難發現,她與教育學的相遇是生命與生命的相遇,她領導的“新基礎教育研究”呈現的氣質與她個性中自信、自得、深情、率真、詩意、陶醉的生命特質不謀而合。扈中平教授認為,這種完美的契合,皆因二者建立在生命自覺這一共同的根基之上。
教育學的原點是對生命的體悟
在“基本理論研究”叢書首卷《回歸突破:“生命·實踐”教育學論綱》一書中,葉瀾以“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作出了“生命·實踐”教育學派對“教育是什麼”的中國式表達――
教育是基於生命、直面生命、通過生命所進行的人類生命事業。生命是教育的“魂”,實踐是教育的“行”,學校(以及其他教育組織、機構)是教育的“體”。教育是一項充盈著人的生命的人類實踐活動。
1997年發表的《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被認為是國內第一篇從生命的視角探討教學活動的文章。葉瀾坦言,這篇文章之所以會觸動這麼多學校和教師,可能是因為它觸及了教育的基礎性問題、原點問題,並且與教師們的教育體驗和生命體驗聯繫在了一起。
葉瀾領銜的“新基礎教育”研究始於20年前,在試行“新基礎教育”的學校聽課的時候,在與許多教師、學生交流的時候,葉瀾深切地感受到“生命”對於教育的重要性。
面對當時頗為普遍的課堂“沙漠化”,葉瀾意識到,對學生作為個體的特殊性以及個體生成方式的忽視,導致了教育和教學成為重複性的機械勞動,成為不需變革的一次次封閉的循環過程。與此同時,教師的生命價值也不同程度地被擠壓、被遮蔽、被忽視了。
以“生命”為切入點研究教育,來自葉瀾注重生命體驗、關注個體生命的自覺。她常常從自己的成長經驗出發,觀照教育研究的對象。
“我小時候很調皮的。”活潑的語調使她跳脫出學者給人的通常印象。她主張對兒童的認識既不要神化也不要矮化,教育不能簡單地從一端到另一端。
教育學不僅坐而論道,更應“起而行道”
葉瀾對“實踐”的認識,貫穿了對“生命”的思索。她說:“教育學不僅是‘生命’的學問,或‘實踐’的學問,而是以‘生命·實踐’為‘家園’與‘基石’的學問。做教育學的學問,不能只是坐而論道,而要起而行道,‘論’是為了更好地‘行’。”
一是“上天工程”,進行抽象的理論構建與研究;二是“入地工程”,到中小學課堂中做研究;三是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尤其是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通過喚醒學生的主體性來激發真正的人性。這是西北師範大學教授王鑒為“生命·實踐”教育學總結的三個基本支柱,他將此命名為教育研究的“葉瀾之路”。
西南師範大學張詩亞教授更是用“一腳一腳跑出來的”這樣質樸的語言描述葉瀾教育研究的實踐路徑。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在提出教育學需要有以提升理論水平和自我意識為目標的所謂“上天工程”的同時,葉瀾就提出了“入地工程”,深入到實踐中去研究教育問題。據葉瀾曾經的學生、華東師大教授李政濤介紹,葉瀾探索的第一步是和陳桂生教授一起在上海的十所學校開展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綜合調查,這個項目持續了近兩年時間。這使葉瀾深深體會到實踐工作者所具有的獨特實踐智慧,對教育理論研究者來說,這些智慧彌足珍貴。
1991年在一所小學進行的“基礎教育與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發展”課題研究是她的第二個“入地工程”。李政濤說,第二次“入地”,比第一次“入地”更為深入,這個研究的結題報告後來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與一批有緣的中小學校長合作編寫的一套叢書。”在“合作校變革史”叢書總序中,葉瀾如此感慨,這套書是“寫”出來的,也是“走”出來的。
“葉老師去合作校,一去就是一天,聽完課就評課,下午跟教研室的老師開座談會。”葉瀾的老伴鐘老師從大學退休後也跟著她跑學校,鐘老師很享受這種跟孩子們、老師們打成一片的教育研究生活,他自稱是研究團隊的志願者。
“新基礎教育”研究真正體現了葉瀾一以貫之的紮根意識和介入意識。20年來,她在中小學聽了上千堂課,而且幾乎對所有聽過的課都有深入細緻的互動式點評。李政濤說:“這種紮根式的投入,在教育學教授中是不多見的。”
作為合作校,上海市閔行區汽輪小學原來的基礎比較薄弱,一度缺失骨幹教師,本地生源流失,成為一所不自信的學校。校長王培穎說:“在葉瀾教授及其團隊的引領下,我們對教育理論的認識和教育價值的選擇越來越清晰,而且努力將其‘化’到行動中,師生的精神面貌和實踐能力一步步從消極走向積極。”在叢書的《校無貴賤》一書裡,他們勇敢地喊出:不以貴賤論高低,要以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學校的今天和明天!
東北師範大學柳海民教授評價葉瀾的研究是充滿人性關懷的,是有溫度的教育研究。
構建超越生命的“學術自我”
葉瀾的學生王枬記得,在1998年元旦的學術例會上,葉瀾老師在《我的學術自我》主題報告中動情地說:“人生是生命的流程,是每個人用自己的活動書寫的一本書……我選擇的職業與我的人生在多重意義上實現了高相關:追求高質量的職業生活和高質量的人生。”
從葉瀾的發言和文章中,很容易感受到她生命和個性的獨特,有人說,她的言說、思想和行動本身,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生命·實踐”的產物。換個角度看,葉瀾用自身經歷詮釋了“一個人的學術史就是生命史”的觀點。
葉瀾1941年出生于一個普通小學教師家庭,耳濡目染著父親與學生們那種濃濃的師生情。“我是喜歡文學的,其次喜歡歷史,第三是教育。但做老師就要懂教育,所以考大學時第一志願選了教育。”從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她以優異的成績留校任教。最初兩年是實踐鍛煉,在華師大附小擔任語文教師和班主任。兩年的小學教師生活,讓她對基礎教育形成了最初的“情結”。
與葉瀾聊天,能夠感受到她思維的敏銳和直覺的豐富,她給人的感覺是熱情真摯、充滿詩意的。作為教育學者的葉瀾,除了學術文章,也寫抒情文字。老伴不無自豪地說:“她的散文寫得很好的,你看看她在《人民教育》雜誌的專欄,上期發表了她寫的《感謝蘆花》。”
“人不是為了當作家才寫,文學會給人啟示,是讀人的學問。我一直講做教育的人要愛文學,要讀懂人。”“很文藝”的葉瀾這樣理解教育與文學的關係。
葉瀾喜愛讀書,注重扎實的學術積累,廣泛涉獵人文社會科學,尤為關注哲學。在《回歸突破:“生命·實踐”教育學論綱》一書的主要參考文獻中所列出的155本著作,可以看作葉瀾寫作這本書時的閱讀地圖。
對不同學科的廣泛涉獵,使葉瀾將各種思想資源回流到“教育與教育學”這個閱讀原點中。李政濤說:“多種路徑的橫向比較,使她能跳出既有的認識框架,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審視教育和教育學科的發展方向。而閱讀原點的確立,則使她有了作為教育學研究者應該具有的強烈的學科自我意識,這種意識後來直接促使葉瀾提出了有關‘教育學立場’的命題。與此同時,她將對教育的種種理解回到‘人的生命’這個思考原點上,這一原點貫穿於她整個的學術歷程。”
葉瀾鼓勵學生多讀書,盡可能地接觸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她認為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往往局限于本專業的書籍,視野不寬,這勢必會阻礙專業發展。同時,她也提醒學生,並非書讀得越多越好。“我的一些酷愛讀書的研究生容易犯兩個毛病:一是喜歡趕時髦,今天流行海德格爾,就讀海德格爾,明天來了哈貝馬斯,就讀哈貝馬斯,成了學術上的追星族;二是容易陷入哲學、社會學等其他學科的語境中不能自拔,忘了自己的專業身份。”針對這種情況,她建議,一方面,不要以閱讀的廣度取代思考的深度;另一方面,要牢牢紮根於教育學的“家園”,不要做學術上的浮萍和牆頭草。
74歲的葉瀾教授笑聲爽朗,她拿出手機與我分享她在上海閔行體育公園拍的照片。“你看,這葉子美吧?”“你看,這些小野花,你不注意的話,是發現不了的。”她把這組照片命名為《留住春天》發到微信朋友圈,獲得許多“贊”。“在哪裡都能拍出好照片!”這位白髮、花衣的老太太對自己善於發現瞬間之美的眼光不無得意。然後,她又回到專業的話題,“教育的問題是研究不完的,因為孩子天天在長。只要有發現問題的眼睛、有研究問題的心,樣樣皆可研究”。
刊於《中國教育報》2015年6月22日,原文標題為“教育學教授葉瀾:讓生命唱歌”
葉瀾:讓生命唱歌 p003
葉瀾: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終身教授,首創並主持“新基礎教育”研究與“生命·實踐”教育學派建設30餘年。出版專著《教育概論》《教育研究方法論初探》和《“新基礎教育”論》等。
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描述的當時大學裡對教育學的揶揄,一直是許多做教育學研究的學者心頭無奈的痛。但教育學者葉瀾卻以此身份為榮,出席會議簽到時,特地突出“教育學教授”的身份。從進入大學,教育學就是她的“學術興奮點”,並成為她終身奉獻的事業。
在教育學面前,其他學科的學者更易擺出輕慢或救世主的姿態。這種處境下,葉瀾既不像“教育學界內的一些伶俐秀慧者,跳出沒有學術地位的教育學界”,當然更沒有轉身後對教育學界冷嘲熱諷。她認識到,“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只有靠我們自己”。她在不同的場合說過同樣的話:“我們要努力讓教育學自尊起來,讓其他學科感到教育學是有用的。”
生命哲學家齊美爾用“生命比生命更多”“生命超越生命”來說明生命的生生不息和創造性的超越。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扈中平如此評價:“生命·實踐”教育學派歷經30年,不僅碩果累累,同時也是學派創始人葉瀾自我生命的綿延,是她生命衝動、生命之流的生動呈現。
作為標誌性成果,“基本理論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當代中國基礎教育學校變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合作校變革史”(福建教育出版社)三套“生命·實踐教育學論著系列”叢書於2015年出版。從葉瀾的著作和生成這些著作的實踐中,不難發現,她與教育學的相遇是生命與生命的相遇,她領導的“新基礎教育研究”呈現的氣質與她個性中自信、自得、深情、率真、詩意、陶醉的生命特質不謀而合。扈中平教授認為,這種完美的契合,皆因二者建立在生命自覺這一共同的根基之上。
教育學的原點是對生命的體悟
在“基本理論研究”叢書首卷《回歸突破:“生命·實踐”教育學論綱》一書中,葉瀾以“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作出了“生命·實踐”教育學派對“教育是什麼”的中國式表達――
教育是基於生命、直面生命、通過生命所進行的人類生命事業。生命是教育的“魂”,實踐是教育的“行”,學校(以及其他教育組織、機構)是教育的“體”。教育是一項充盈著人的生命的人類實踐活動。
1997年發表的《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被認為是國內第一篇從生命的視角探討教學活動的文章。葉瀾坦言,這篇文章之所以會觸動這麼多學校和教師,可能是因為它觸及了教育的基礎性問題、原點問題,並且與教師們的教育體驗和生命體驗聯繫在了一起。
葉瀾領銜的“新基礎教育”研究始於20年前,在試行“新基礎教育”的學校聽課的時候,在與許多教師、學生交流的時候,葉瀾深切地感受到“生命”對於教育的重要性。
面對當時頗為普遍的課堂“沙漠化”,葉瀾意識到,對學生作為個體的特殊性以及個體生成方式的忽視,導致了教育和教學成為重複性的機械勞動,成為不需變革的一次次封閉的循環過程。與此同時,教師的生命價值也不同程度地被擠壓、被遮蔽、被忽視了。
以“生命”為切入點研究教育,來自葉瀾注重生命體驗、關注個體生命的自覺。她常常從自己的成長經驗出發,觀照教育研究的對象。
“我小時候很調皮的。”活潑的語調使她跳脫出學者給人的通常印象。她主張對兒童的認識既不要神化也不要矮化,教育不能簡單地從一端到另一端。
教育學不僅坐而論道,更應“起而行道”
葉瀾對“實踐”的認識,貫穿了對“生命”的思索。她說:“教育學不僅是‘生命’的學問,或‘實踐’的學問,而是以‘生命·實踐’為‘家園’與‘基石’的學問。做教育學的學問,不能只是坐而論道,而要起而行道,‘論’是為了更好地‘行’。”
一是“上天工程”,進行抽象的理論構建與研究;二是“入地工程”,到中小學課堂中做研究;三是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尤其是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通過喚醒學生的主體性來激發真正的人性。這是西北師範大學教授王鑒為“生命·實踐”教育學總結的三個基本支柱,他將此命名為教育研究的“葉瀾之路”。
西南師範大學張詩亞教授更是用“一腳一腳跑出來的”這樣質樸的語言描述葉瀾教育研究的實踐路徑。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在提出教育學需要有以提升理論水平和自我意識為目標的所謂“上天工程”的同時,葉瀾就提出了“入地工程”,深入到實踐中去研究教育問題。據葉瀾曾經的學生、華東師大教授李政濤介紹,葉瀾探索的第一步是和陳桂生教授一起在上海的十所學校開展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綜合調查,這個項目持續了近兩年時間。這使葉瀾深深體會到實踐工作者所具有的獨特實踐智慧,對教育理論研究者來說,這些智慧彌足珍貴。
1991年在一所小學進行的“基礎教育與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發展”課題研究是她的第二個“入地工程”。李政濤說,第二次“入地”,比第一次“入地”更為深入,這個研究的結題報告後來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與一批有緣的中小學校長合作編寫的一套叢書。”在“合作校變革史”叢書總序中,葉瀾如此感慨,這套書是“寫”出來的,也是“走”出來的。
“葉老師去合作校,一去就是一天,聽完課就評課,下午跟教研室的老師開座談會。”葉瀾的老伴鐘老師從大學退休後也跟著她跑學校,鐘老師很享受這種跟孩子們、老師們打成一片的教育研究生活,他自稱是研究團隊的志願者。
“新基礎教育”研究真正體現了葉瀾一以貫之的紮根意識和介入意識。20年來,她在中小學聽了上千堂課,而且幾乎對所有聽過的課都有深入細緻的互動式點評。李政濤說:“這種紮根式的投入,在教育學教授中是不多見的。”
作為合作校,上海市閔行區汽輪小學原來的基礎比較薄弱,一度缺失骨幹教師,本地生源流失,成為一所不自信的學校。校長王培穎說:“在葉瀾教授及其團隊的引領下,我們對教育理論的認識和教育價值的選擇越來越清晰,而且努力將其‘化’到行動中,師生的精神面貌和實踐能力一步步從消極走向積極。”在叢書的《校無貴賤》一書裡,他們勇敢地喊出:不以貴賤論高低,要以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學校的今天和明天!
東北師範大學柳海民教授評價葉瀾的研究是充滿人性關懷的,是有溫度的教育研究。
構建超越生命的“學術自我”
葉瀾的學生王枬記得,在1998年元旦的學術例會上,葉瀾老師在《我的學術自我》主題報告中動情地說:“人生是生命的流程,是每個人用自己的活動書寫的一本書……我選擇的職業與我的人生在多重意義上實現了高相關:追求高質量的職業生活和高質量的人生。”
從葉瀾的發言和文章中,很容易感受到她生命和個性的獨特,有人說,她的言說、思想和行動本身,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生命·實踐”的產物。換個角度看,葉瀾用自身經歷詮釋了“一個人的學術史就是生命史”的觀點。
葉瀾1941年出生于一個普通小學教師家庭,耳濡目染著父親與學生們那種濃濃的師生情。“我是喜歡文學的,其次喜歡歷史,第三是教育。但做老師就要懂教育,所以考大學時第一志願選了教育。”從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她以優異的成績留校任教。最初兩年是實踐鍛煉,在華師大附小擔任語文教師和班主任。兩年的小學教師生活,讓她對基礎教育形成了最初的“情結”。
與葉瀾聊天,能夠感受到她思維的敏銳和直覺的豐富,她給人的感覺是熱情真摯、充滿詩意的。作為教育學者的葉瀾,除了學術文章,也寫抒情文字。老伴不無自豪地說:“她的散文寫得很好的,你看看她在《人民教育》雜誌的專欄,上期發表了她寫的《感謝蘆花》。”
“人不是為了當作家才寫,文學會給人啟示,是讀人的學問。我一直講做教育的人要愛文學,要讀懂人。”“很文藝”的葉瀾這樣理解教育與文學的關係。
葉瀾喜愛讀書,注重扎實的學術積累,廣泛涉獵人文社會科學,尤為關注哲學。在《回歸突破:“生命·實踐”教育學論綱》一書的主要參考文獻中所列出的155本著作,可以看作葉瀾寫作這本書時的閱讀地圖。
對不同學科的廣泛涉獵,使葉瀾將各種思想資源回流到“教育與教育學”這個閱讀原點中。李政濤說:“多種路徑的橫向比較,使她能跳出既有的認識框架,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審視教育和教育學科的發展方向。而閱讀原點的確立,則使她有了作為教育學研究者應該具有的強烈的學科自我意識,這種意識後來直接促使葉瀾提出了有關‘教育學立場’的命題。與此同時,她將對教育的種種理解回到‘人的生命’這個思考原點上,這一原點貫穿於她整個的學術歷程。”
葉瀾鼓勵學生多讀書,盡可能地接觸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她認為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往往局限于本專業的書籍,視野不寬,這勢必會阻礙專業發展。同時,她也提醒學生,並非書讀得越多越好。“我的一些酷愛讀書的研究生容易犯兩個毛病:一是喜歡趕時髦,今天流行海德格爾,就讀海德格爾,明天來了哈貝馬斯,就讀哈貝馬斯,成了學術上的追星族;二是容易陷入哲學、社會學等其他學科的語境中不能自拔,忘了自己的專業身份。”針對這種情況,她建議,一方面,不要以閱讀的廣度取代思考的深度;另一方面,要牢牢紮根於教育學的“家園”,不要做學術上的浮萍和牆頭草。
74歲的葉瀾教授笑聲爽朗,她拿出手機與我分享她在上海閔行體育公園拍的照片。“你看,這葉子美吧?”“你看,這些小野花,你不注意的話,是發現不了的。”她把這組照片命名為《留住春天》發到微信朋友圈,獲得許多“贊”。“在哪裡都能拍出好照片!”這位白髮、花衣的老太太對自己善於發現瞬間之美的眼光不無得意。然後,她又回到專業的話題,“教育的問題是研究不完的,因為孩子天天在長。只要有發現問題的眼睛、有研究問題的心,樣樣皆可研究”。
刊於《中國教育報》2015年6月22日,原文標題為“教育學教授葉瀾:讓生命唱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