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這一切的一切,對一個人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呢?
這是迴盪在整卷傳道書中的提問,法國社會學家以祿在研讀並默想傳道書數十年後,寫下這本《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企圖帶讀者一起尋覓答案。
身兼社會學家、思想家、法學教授、平信徒神學家多重身分的以祿,被譽為「預知了所有的人」,他在六十幾年前對科技系統如何宰制現代人處境的分析,跨越世紀後,至今依然精準得令人目瞪口呆。本書就是以祿對於傳道書的深入默想,他分析這卷經書中彼此交織的三大主題:虛空、智慧、神,並且跟歷代多位神學、哲學、文學家對話,火花迸射,足以刺亮你我的眼目,看出當代社會原來有這麼多荒謬的假象,而傳道書數千年前發出的警語,竟依然切中現代人的要害。以祿也指出並論證傳道書的「矛盾」屬性,批判多位學者對傳道書的釋經進路,提出許多獨到見解,論述廣博而厚實,犀利又強勁。
如果你曾經認為傳道書不過是自相矛盾的厭世喃喃、悲觀的虛無主義,那麼,你一定要看這本《存在的理由》,跟著以祿,學會在何時擺脫線性邏輯的包袱,學會如何放下自己與已知,讀出傳道書的深層含義,再次發現生活最細瑣卻也最重大的意義,重新確證生命每一天存在的理由。
作者簡介
以祿(Jacques Ellul, 1912–94)
以祿是法國波爾多大學的法學教授,所著《法制史》為該領域經典。世人兀自沉醉於科技進步將帶來光明前景時,以祿已如先知發出警告,批判科技對現代社會及人性的扭曲。他從聖經角度研究城市的意義,建構出一套城市神學。年少時,他全面研讀馬克思與祈克果,本是共產主義信徒,至終選擇歸向基督。
以祿筆下廣博而犀利,令人懾服。然而造就如此雄渾厚度的,並不只是他的學術成果而已。他出身貴族,因家道中落而從小體會赤貧滋味。二次大戰期間,他遭納粹剝奪大學教職,流放鄉間,為了養家活口而下田當起農夫;他與法國解放軍合作,營救猶太人;戰後短期供職波爾多市政府,協助重建,實踐他對城市制度的研究心得。將近二十年之久,他帶領一個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團,幫助社區裡的邊緣青少年;他更長期投入當地的環保運動,對抗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而破壞海岸線的強力開發手段。
一生著有上千篇文章、五十八本書的以祿,無疑是一則低調卻影響力廣遠的傳奇。時至今日,他仍是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重點;他的炯炯洞見,仍為二十一世紀的讀者點亮前方的路。
序
推薦序
超越虛空的智者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陳宗文
以祿是個平凡人,卻也是位奇人。他終身不曾離開出生、成長和從事學術工作的法國波爾多(Bordeaux),不出國講學,也不用法文之外的語言著述。然而,他的寫作統整多個領域,而且跨越大西洋、跨過世紀,影響了許多同時代與後代人。就有人稱以祿是「幾乎預知了所有的人」 。他的著作非常多,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在他過世之後,幾乎每年都有新的著作出版,若非生前文稿的整理,就是關於他的思想之類的文集,到今天超過二十年,從未中斷過。以祿善談現代社會的各種現象,卻不跟風,非主流。他處於一個法國學思風行全球的時代,從存在主義到後現代,莫不以法國大師為宗;掛著沙特、傅柯、德希達等這些名字的「法國理論」(French theory)像是時尚精品,傳過北美、深入亞洲。以祿卻不誇大語言、不創造流行概念,他平凡地每天往返住家和學校,思考、寫作,真正是「在地行動、全面(球)思考」(acting locally, thinking globally)的典型。
以祿雖然重要,華語世界對他的了解卻不多,主要原因正是他不流行,也就沒有翻譯。這本書是以祿第一本被翻譯成中文的著作,而且是他晚期的作品,顯得格外重要。然而,如果沒有對以祿的學思脈絡有所了解,這本書並不容易閱讀。
閱讀以祿有幾種可能的途徑。第一種是學院的讀法,就是從他的代表性學術著作《法制史》(Histoire des institutions)開始。以祿畢竟是波爾多政治學院的法學教授,他開設的主要課程之一,就是法制史。這套著作顯然是他倚重的核心教材,從古代法律制度談到現代,可以看出「法律」或「律法」在人類文明史中的重要。第二種讀法是批判性的,可以從他談馬克思和現代政治的著作出發。以祿曾經加入共產黨,對馬克思理論非常熟悉,也以此寫作不少對現代政治體制批判的書。第三種途徑是對科技社會的反思:以祿在《技術社會》(La technique ou l’enjeu du siècle, 1954,另譯《科技社會》)、《技術系統》(Le système technicien, 1977)和《傳播》(Propagandes, 1962)等重要著作中,表達出對科技威脅現代社會的深切關懷。
另有一種讀法,就是神學的讀法。以祿從創世記談到啟示錄, 而以傳道書為終結。可以說,這最後的一種讀法,正是為前面三種途徑提供出路,助人解套。因此,《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這本書,顯然是以祿藉著對傳道書的詮釋,重思「人以及為人所設立的萬事萬物」所面臨的存在困境,並提出終極的回應。以祿談這卷智慧之書的結構,可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經卷的脈絡:作者、主題、風格和各種爭議,主張傳道書之獨特性。第二層是以讀者, 也就是「人」為中心而造成的概念衝突與矛盾,尤其是圍繞在「虛空」這個主題上:人再怎麼有智慧,至終仍是枉然。這個層次主要落在第二、三兩章,在當中以祿引用許多當時代人物的說法,其中大部分是法國知名的作家、藝文人士、科學家和哲學家等,可以說是代表二十世紀人類文明的菁英之士。因為這些引用使文本變得豐富而複雜,所以對法國當代文化不甚了解者,會有點難以閱讀,但以祿正是用這種方式,讓傳道書與現代進行對話,更突顯「虛空」的時代意義。第三層則進入到以神為中心的觀點,以此作為結論,確認傳道書的智慧是以認識神為開端。
以祿自謙地說,在寫完這本關於傳道書的著作之後,不知道還能再寫什麼了。這也是一種虛空,卻是因為明白了「倒空自己,虛心望神」的真諦,這本談傳道書的作品,更像是盤點其畢生思想, 開啟「以祿學」的定調之作。若有人問該如何成為「以祿學家」(Ellulien),或是想要更深了解以祿的思想,就從《存在的理由》這本討論智慧開端的書開始吧。
目次
譯者序:不虛空的「言語」∕郭秀娟
推薦序:超越虛空的智者∕陳宗文
導 讀:生命的意義與盼望所在∕鄧紹光
第一章 初步論辯與非權威後記
1. 撰寫本書的目的 004
2. 終極矛盾:再寫一本關於傳道書的著作 006
3. 一般研究傳道書的前提假設 008
4. 重要共識與匿名作者的問題 015
5. 智慧文體與詩體 021
6. 傳道書中的哲學、真理、現實 025
7. 傳道書作為儀式用語 030
8. 傳道書的結構 032
9. 矛盾是傳道書的重要原則 036
10. 傳道書與住棚節 040
第二章 虛空的主題:蒸氣、煙霧、缺乏實體、脆弱、無常
1. 第一個字 046
2. 進步的迷思 056
3. 默想 066
4. 權力 071
5. 金錢 082
6. 工作 088
7. 快樂 102
8. 良善 107
9. 人的答案 109
10. 結論 118
第三章 智慧與哲學
1. 智慧:到底是什麼? 128
2. 反諷 136
○脆弱與不可能 ○科學
3. 小事情的智慧 152
○有限與未來 ○有限與死亡
4. 檢驗智慧:應用與實例 176
○言語 ○財富 ○女人與男人 ○結論
5. 後記 196
第四章 神
1. 神(Elohim) 205
2. 矛盾 219
3. 神是給予的神 235
○神所賜的禮物:永恆的追求與渴望 ○吃喝享福的禮物
○神是審判官
4. 親近神 255
5. 「傳道者」的偉大結論 262
書摘/試閱
導 讀
生命的意義與盼望所在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教授 鄧紹光
對於華人教會來說,「以祿」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雖然並非沒有人認識,但是終究不成比例。這位著作超過五十本的法國社會學及法律教授,一生堅持自己不是哲學家、不是神學家、不是聖經學者、不是任何一種專家。他強調自己只是普通人,談的是我們所有人的經歷:感受、聆聽,以及觀看。只是在這一切的感受、聆聽,以及觀看之中,卻貫穿著對科技的關懷。以祿可以說一生都投身於科技影響的研究與寫作。他的第一本關乎科技的著作是《科技社會》(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法文本於1954 年出版,英文本於1964 年出版),最後一本則為《科技的虛張》(The Technological Bluff,法文本於1988 年出版,英文本於1990 年出版)。
對於這位法國基督徒思想家來說,科技社會已經完全失落了自由、尊嚴、奧祕以及想像了。科學與科技、進步的神話、金錢、工作能力、財產與性高潮,終必如風、如煙、如霧,虛空中的虛空。這是生命意義的問題。以祿晚年寫下了《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Reason for Being: A Meditation on Ecclesiastes,法文本於1987 年出版,英文本於1990 年出版),中文本的副題一語中的表達了他這本著作的主旨。以祿在第一章的第一節直言:相對於他那本可以看為導論他所有作品的《上帝國度的臨在》(The Presence of the Kingdom,法文本於1948 年出版,英文本於1951 年出版,另譯:《神國的臨在》),本書可算為最後的說話了(第6 頁)。由此而言,對於以祿來說,這本默想傳道書的作品大有總結的意義,雖然其後他還是出版了好幾本著作。
以祿自言閱讀、默想傳道書超過五十年之久(第4 頁),對他來說,聖經不是可有可無的。他在《意與行:為基督徒所作的倫理學研究》(To Will and to Do: an Ethical Research for Christians,法文本於1964 年出版,英文本於1969 年出版)的引言即表示:「我思想的判準是聖經的啟示,我思想的內容是聖經的啟示,聖經的啟示為我提供了起點,我的方法是辯證的,藉此辯證聖經的啟示被賜予我們,而我的目的是為倫理學找出聖經啟示的意義。」(頁1)以祿拒絕以哲學系統或任何系統來整理聖經的內容,他也拒絕一切科學的釋經,因為這些釋經方法/鑑別方法把應該被置於聖經啟示底下的現代世界倒轉過來。只能讓聖經引領釋經者的思想,這是一種存在式的閱讀,而不是方法先行或概念、系統先行的閱讀。於此,以祿實在深得丹麥神學家祈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1813–55)的箇中三昧。他這本書的第一章標題「初步論辯與非權威後記」,豈非向祈克果的作品《〈哲學片段〉附筆:非學術的結論》(Concluding Unscientific Postscript to Philosophical Fragments)作出回響?事實上不單章題如此,內容也是如此。
第一章表明了他在寫作本書之時只讓傳道書向他說話,而不閱讀任何其他相關的聖經研究。事後他翻查有關的舊約學術著作,發覺對傳道書的「矛盾」缺乏公平對待,而以為此乃對上帝的徹底懷疑、失去信仰,完全未能明白傳道書所講的「凡事都是虛空」其意思所在。這些深受啟蒙運動影響的聖經學者,難免以非此即彼的知性邏輯來思考事物,缺乏想像奧祕的能力,也未能正視事物的矛盾性,而錯解傳道書。無疑,以祿並不滿意這種解釋,認為未能充分欣賞他閱讀傳道書所發現的深層意義,自有其融貫整全性。以祿十分重視矛盾,我們必須以此為鑰匙來了解以祿的思路,以之為工具去了解以祿默想傳道書所得的成果。由此亦可以看出以祿與祈克果之親和性,同樣肯定事物之矛盾特性。以祿年輕時已經遇上祈克果,並且讀過他的所有著作而深深受其影響,一生無改,特別在其神學的解釋上,視「實在」(reality)乃由不同層面彼此之間的辯證關係所組成。由此,以祿斷然拒絕舊約學者那形式與邏輯的融貫、追求非矛盾,以及訴諸非希伯來文化的閱讀(第8、12 頁),而為存在的、矛盾的、希伯來的。
以祿這本著作默想傳道書的矛盾,但視之為構成整體的對立層面,這種包含矛盾、對立在內的整體可以見諸第二章、第三章與第四章的交互結構:虛空、智慧,以及上帝。虛空與智慧的矛盾對立都被上帝所包容,或借用英國神學家韋爾斯(Samuel Wells)的字眼:超度接受(overaccepting)。這樣的思路也在第二章之前一頁,以祿引述法國小說家伯納諾斯(George Bernanos, 1888–1948) 的句子反映出來:「為了冀望那不虛謊的,得先在一切虛謊的事物裡,失喪希望。」(第45 頁)這不僅如以祿所說的,是傳道者的整個信息所在,更是以祿此書的鋪排。事實上,以祿早在第一章已具體仔細分析了傳道書的這三個主題:虛空、智慧、上帝三者之互動關係(第37 頁)。在這裡,傳道者關心的是人的生命存在,但是以祿並非純粹否定一切事物的價值與意義,他使用「虛空」一詞,表達多重意思。假象、執物、執我、無用,所以如霧、如氣、如煙(第53 頁)。以祿表示,傳道者藉著虛空所要提問的是:「這一切對一個人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呢?」而這種提問遍及整本傳道書(第54 頁)。以祿跟著就按此檢視所有社會都共同追求的假象神話,包括進步、權力、金錢、工作、快樂、美善。一般人都對這些予以肯定,視為值得追求,是生命之意義所在,但傳道者是異議者。傳道者認為,以這些東西為目的本身,那麼必然落得虛空,但是不以之為絕對而去追求,則它們仍然有價值。這是一種辯證的處理,既是肯定亦是否定,既非肯定亦非否定,而是既肯定亦否定、既否定亦肯定的辯證思維,這種辯證思維是緣自事物本身相應的辯證結構。因此傳道者才說:虛空本身亦是虛空(傳一2)。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