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台灣文學三百年(續集):文學四季變遷理論的再深化
滿額折

台灣文學三百年(續集):文學四季變遷理論的再深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00 元
優惠價
9054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二○一三年國家文藝獎得主宋澤萊
跨足文學創作與理論研究的精心之作

《台灣文學三百年》是宋澤萊系列作品,作者運用海登懷特及弗萊的文學理論,探討台灣文學三百年的演變歷程,其發展可分成春→夏→秋→冬四段過程。

春天,是傳奇浪漫文學,此刻展開旅程,沿途盡是奇崛的風光和不可思議的海流,英雄皆能一一克服;夏天,是田園文學,此時人倫感情滋長,是個情意滿溢的時代;秋天,是悲劇文學,時代的丕變,易主的政權,詩人們唱和了「國家不幸詩家幸」的悲哀,作家寄託小人物的悲歌在小說的字裡行間;冬天,是諷刺文學,小人物的悲歌已不再值得被同情,取而代之的是嘲弄與譏笑,戰後台灣的文人,用文字隱喻著市井小民對時代的不滿與埋怨。然而,四季流轉,終究重返春天,現今的台灣文學正踏上新傳奇浪漫階段。

本書共收錄24篇文章,時間軸線橫跨清領、日治、戰後至今,乃是宋澤萊跨足文學創作與理論研究的精心之作,對每一階段的代表作家之生平及作品詳細考究,立論平實,敘述簡明,是台灣文學研究入門的必讀佳作。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
利用四季劃分階段、提綱挈領的文學史;
採用歷史循環理論、可以預測未來的書;
深入理解作家、作品,詳列年表,
並且劃分不同族群、分別論述特色的研究。
◎本書共收錄24篇文章,詳論細究22位台灣作家之生平及作品,以人物立論,獨立成篇,只閱讀續集也沒有問題!
◎敘述簡明、深入淺出,可做為認識台灣文學之入門書,亦有學術研究精讀之價值。

名家一致好評(按姓氏筆畫排列)
向 陽(北教大臺文所教授;台灣文學學會會長)
吳明益(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林芳玫(師大台文所教授)
紀大偉(政大台文所副教授)
胡長松(名作家)
陳允元(師大台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楊 翠(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廖振富(臺灣文學館館長)

 

作者簡介

宋澤萊
1952年生,台灣雲林縣二崙鄉人,1976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而後於彰化縣福興國中執教,至2007年退休。1981年獲邀參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班,自教職退休後,攻讀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並曾在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就讀博士班,是戰後以小說成名;同時也創作新詩、散文,還致力於評論與理論研究的傑出作家;更是台灣本土意識與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

大學時期,宋澤萊已完成三部現代主義作品,小說天才鋒芒初露。1975年,以「打牛湳村」系列寫出一代台灣人共同的記憶與鄉愁,成為「鄉土文學論戰」末期叩響台灣文壇的新生代作家之一。兩年的軍旅生涯結束之後,宋澤萊的心境出現轉折,有感於生而為人卻無力革除困境的宿命,他試圖為台灣下層社會的畸慘命運留下見證,有意以自然主義完成了《蓬萊誌異》這本「悲喜的人世間小書」。

雖一度參禪而作品銳減,但1985年宋澤萊以《廢墟台灣》復出文壇,旋即獲選當年度台灣最具影響力之作。時至今日,各種公害與核能危機的末世預言與政治批判不曾過時,甚至步步逼臨;而由禪宗改信基督教後,宋澤萊融合宗教體驗、魔幻寫實所完成的《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嚴肅卻又通俗地刻劃出台灣選舉歪風、黑金政治,並藉由種種「異象」與「神魔」,緊扣台灣歷史,進行深刻的政治與文化批判。

在小說之外,亦有散文、新詩、各種論著,包括宗教、政治、文學與文化運動等,主編文化雜誌,以及對台語文的推廣與嘗試更不遺餘力。於2013年榮獲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其斐然成就與貢獻再獲肯定。

《台灣文學三百年續集》是宋澤萊台灣文學史的連續撰述作品,此套書籍至今已經超過一千頁,即將成為台灣文學史篇幅最長的巨大著作。

續集序
說明與感謝

二○一一年,《台灣文學三百年》出版後,我曾經把書寄給幾個「台灣文學研究所」的師長以乞釜正。記得有一位老師回電話給我,和我聊了一些她的看法。大致上她認為《台灣文學三百年》的體例和理論都很好,但是篇幅不夠;尤其是漫長三百年文學史裡,傑出的作家無數,我只代表性地選出十九位來寫,實在太不足了。我聽了電話以後,就決定擴大《台灣文學三百年》的篇幅,使它能容納更多的作家,最好能達到四十位,或者更理想的是六十位。從那時,我又援筆,陸陸續續寫了許多篇章。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共計四年,在原來的體例下我又寫了十九個作家,估計篇幅已經增大了一倍。如今,我將這些新寫的文章匯集起來,並收集這幾年來,我對台灣文學各系統的發展以及世界文藝發展史較具有獨創看法的數篇散論,合成這本《台灣文學三百年續集》,付梓出版。為了使讀者閱讀這本書更為容易,同時有一個大概的輪廓性認識,現在我按照目次,依次把續集裡的每篇文章做一個重點簡介:
首先,〈原自序:另一種台灣文學史的新觀念〉這篇文章是原來《台灣文學三百年》的「自序」。這篇序文所以重複收入續集裡,是因為它提到了《台灣文學三百年》的理論是受到史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和諾斯洛普.弗萊的「文學原型理論」以及海登.懷特「後設歷史敘述學」的啟發而產生的,文章有其重要性。同時,這篇自序裡,我也提到這本台灣文學史和如今坊間眾多的台灣文學史在本質上差異甚大,它可以帶給讀者對台灣文學的新認知。
接著,第一章:本書理論運用與檢討,也是原來《台灣文學三百年》的第一章。這篇文章所以重複收入續集裡,是因為它重點地檢討了諾斯洛普.弗萊以及海登.懷特的若干文學/歷史學理論,提綱挈領地把本書的理論簡述、檢討了一遍,這是本書的靈魂所在,是很基礎的東西,是讀者首先必要懂得的。在文章裡,我也提到任何的文學理論都有它的局限,我們從事文史研究的人,不應該認為我們和科學家一樣,以為自己使用的理論是一種顛撲不破的科學定律。相反的,文史研究者使用的理論,哪怕再嚴謹,都是有漏洞(例外)的。我們使用理論,必須先理解裡面的漏洞,在自知中求進步。
第二章:傳奇浪漫文學時代。首先收集了〈論孫元衡《赤嵌集》的「魔怪意象世界」書寫〉一文。孫元衡所以重要是因為他寫了一本非常怪異的詩集,叫做《赤嵌集》,以醜化台灣的山川氣候及原住民而名聞四方。他的偏見甚深,影響後人也甚鉅。我們研究孫元衡,不是為了同意他的偏見,而是把他的偏見當成台灣傳奇浪漫文學時代的一種特色,認為這是無意識下的書寫,是一種迷障。其次,又收集了〈細讀楊廷理《東游草》裡的幾首詩〉一文。楊廷理的文學所以重要,是因為它顯示了傳奇浪漫文學裡「英雄的旅程」的標準書寫。這種書寫,彷彿是一種公式被運用在每個傳奇浪漫文學家的作品中。換句話說,這個階段的作家如是書寫他們的文學,卻不知道他們的文學早已經被一種公式所操縱。
第三章:田園文學時代。首先收集了〈評陳維英「西雲岩寺」「太古巢」系列的詩作〉一文。陳維英是清治前期,台北最重要的教育家,他書寫的對聯巧妙風趣,因而聲名遠播,受人尊敬;不過,他的詩藝更好。由於日治時代,連橫誤解了陳維英的詩,居然說他「不知詩」,我特別用這篇評論來糾正連橫。其實陳維英的詩比連橫的詩好多了,這就是為什麼陳維英能考上舉人,而連橫連秀才都考不上的原因。陳維英一生最古怪的舉止是想當「鳥人」,他雖頗富有,卻在山頂的樹上蓋房子,棲居在那裡,教人費解。我認為這是田園文學時代,詩人想「升入天堂(羽化登仙)」的萬化冥合的精神現象。其次,又收集了〈細讀李逢時《泰階詩稿》裡的幾首詩〉一文。李逢時是宜蘭人,詩作充滿大自然風光以及紅藍綠白種種顏彩,才情不比李白差。他拔元出身,按理說最少應該當個官兒,可惜他一生很不得意,最高職位只擔任過彰化縣令的幕僚,可說是一個窮書生。然而,他對朋友、親戚、父母、妻兒都非常有情,不惜寫詩讚美身邊的每一個人,讀他的詩真教人舒服。我認為這是田園文學時代的人倫感情普遍滋長的現象,是一個情意滿溢的時代。為什麼台灣文學界很少人談到李逢時呢?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第四章:悲劇文學時代。首先收集了〈評洪棄生的「鹿溪」系列詩〉一文。洪棄生是彰化鹿港人,古典詩人,晚清出生。十幾歲就考上秀才,到府城唸過書;隨後好幾次到福州應舉,可惜都沒有考上。那時,他的詩歌非常浪漫快樂,有如朝陽東升,充滿希望。到了一八九五年,台灣迅速割讓給日本,瞬間來臨的劇變,幾乎摧垮了他。他不服從日本人的統治,不願剪辮,散髮行走在街道,彷彿瘋子。他的詩一夕變成為憤怒、哀傷,所寫的外境也成為一片黃昏斜陽。他是「境隨心轉」非常厲害的作家,只在一夜之間,作品全變了。他是台灣文學由田園突變(非漸變)成為悲劇的樣板。同時由洪棄生的例子,可以看出文學並不客觀地反映「實境」,它只主觀地反映「心境」。洪棄生之後的重要新文學作品(比如說賴和以及楊逵的小說),與洪棄生的文學一樣,外境遂成一片黃昏斜陽,甚至天昏地暗了!其次,收集了〈評林癡仙和蔡惠如的幾闋詞〉一文。林癡仙是霧峰家族的才子之一,林獻堂的叔叔,「櫟社」的創辦人之一;割日時,他二十一歲。蔡惠如是中部清水人,「鰲西詩社」的創辦人,實業家;割日時,他十四歲。他們都是古典詩人,而且他們的詞比他們所寫的詩要更優秀。從作品來看,田園文學對他們的影響很大,詞不免也染有田園風,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無意識是悲劇的。換句話說,他們使用了田園技法和悲劇精神在寫文學作品,寫出來的作品當然變成了悲劇,事實上說明了台灣文學的發展已經由田園讓位給悲劇了。再其次,收集了〈評賴和的短篇台語小說〈一個同志的批信〉〉一文。賴和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新文學之父,對於台灣新文學的發展,具有創生、撫育的功勞。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白話小說十餘篇,有北京語小說,也有台語小說。〈一個同志的批信〉應該是一篇台語小說。這篇小說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是賴和用來自我策勵的小說,也就是說賴和自認為他的革命行動不夠激進,因此寫這篇小說來自我反省。不過,事實上不是如此。相反的乃是由於賴和的小資產階級身分被年輕的左派分子批判,賴和因此寫這篇小說來反駁左派作家。也就是說,賴和對反日陣線左右派的分裂不以為然,分裂只會使反對運動更形孤立,說白了就是反對運動的末日。賴和的看法是先知性的,是左派從來沒有想過的。「孤立」乃是悲劇的原因,不管是現實上的或是文學上的,一旦孤立,最終就一定產生悲劇,甚至是滅亡。最後,收集了〈評呂赫若的小說〈財子壽〉〉一文。呂赫若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日治時期家族小說最深刻的寫手。台灣的大家族的問題,在日本時代才開始受到反省,呂赫若是最鮮明的作家。〈財子壽〉具體揭出了大家族裡的成員彼此剝削、吞噬的現象:夫妻無情、兄弟無義、兒子不孝、奴僕欺主……,可說人倫喪盡、刻薄寡恩。我們可以把悲劇時代呂赫若的家族小說和田園文學時代李逢時的古典詩相比較,就知道有情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寡情時代已經來臨了!
第五章:諷刺文學時代。首先收集了〈評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一文。王禎和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標準的戰後諷刺文學家,諷刺的純度甚至超過了黃春明。他從不寫大人物的小說,小說裡的主角盡是小人物。按說,小人物總是能喚起我們同情的,但是王禎和筆下的小人物大半不值得我們同情。他們能抗拒道德,不顧廉恥,簡直是披毛戴角的異類,那是因為他們都被金錢迷住了。這些小說以〈嫁妝一牛車〉一文最典型。我們分析這篇小說,一方面是為了揭示戰後諷刺文學的大潮已經降臨;同時讓我們能自我了解到戰後台灣人普遍笑貧不笑娼,已經變成金錢的奴隸了。其次收集了〈評李喬的小說〈告密者〉〉一文。從李喬的所有小說看來,他並不是一位純粹的諷刺文學家,由於他的人生觀傾向了悲觀,使他的主要作品,尤其是長篇小說,都屬悲劇類型。但是他畢竟是戰後才寫小說的作家,所以不免寫了一些諷刺小說。他寫的諷刺小說,大半富有政治性,許多都用來諷刺戰後國民黨對台灣的統治。他有幾篇作品書寫了「食人妖魔」那種人物,也就是那些寄生在黨國體制裡的害人精,〈告密者〉就是典型的一篇。他的這篇小說說明了,戰後的台灣社會一片洪荒,特務橫行,異獸出沒,噬人魂魄。這時,英雄已死,再無英雄可以書寫,一些作家只好書寫這些害人的「食人妖魔」以充篇幅。再其次收集了〈論《笠》詩人們的反諷性〉一文。這篇文章評介了陳千武、李魁賢、鄭烱明三位詩人,都是「笠詩社」的成員。笠詩社是戰後台灣本土最大的詩社,人數達到數百人。由於陳千武從日本引介「新即物主義」這一派的理論進入詩社裡,導致他們的成員大半都會寫這種詩。「新即物主義」的詩其實是走著隱喻的道路,諷刺社會萬象的一種詩。陳千武、李魁賢、鄭烱明這三個「新即物主義」的寫手常常以台灣人為暗喻的對象,諷刺戰後台灣人被逼迫、被壓榨、被囚禁……的種種窘境,書寫出台灣人內心最深的痛楚和反抗,這群詩人真了不起!再其次,收集了〈試論林雙不和王定國的譴責文學〉一文。譴責文學是文豪魯迅用來替晚清帝國某些小說做歸類所發明的一個詞,它有一定的內涵,比如說它意在抨擊政治,揭發社會黑暗面;又比如說它和諷刺小說本屬同類,只是語意比較外露罷了。那麼,戰後台灣有譴責小說嗎?答案是:太多了!在八○年代,由於歷經美麗島事件洗禮,出現了幾十位年輕一代的人權文學家,抨擊現實,高喊改革。他們籠罩了半邊文壇,使台灣文學壯大起來,林雙不和王定國就是當中的兩個年輕作家。我們藉著分析這兩位作家的作品,略略來理解當時蓬勃發展的台灣譴責文學。
第六章:新傳奇浪漫文學時代。首先收集了〈評陳雷長篇小說《鄉史補記》〉一文。陳雷是台南人,台大醫學院畢業後,赴加拿大執業。在海外,他和同仁推動台語文運動,不但親自編寫劇本演出外,也寫台語小說。他並用漢字和羅馬字,表意無礙,作品非常生動有趣。在台文作家之中,他的短篇小說無人能敵,質量精,數量亦大,書寫台灣白色恐怖的小說尤其傑出。在才情上,他是類如奧亨利或莫泊桑的那種小說家,小說從來沒有失敗過,儘管再短的篇章,都很吸引人。《鄉史補記》卻是他唯一的台語長篇小說,也是大河小說,從有清一代一直寫到戰後,時間縱貫將近兩百年。這篇小說是當前西拉雅(平埔族)書寫中最重要的作品,揭開了數百年來平埔族如何被漢人欺騙、侵奪、驅趕、殺害、改姓的事實。最重要的是,這個長篇小說把台灣人具有平埔族血統的事實揭發出來,引發我們久久的思考。其次,收集了〈評胡長松的台語長篇小說《復活的人》〉一文。胡長松是高雄人,年輕一輩的台文小說家。早年,他用北京語寫了兩本長篇小說和若干短篇小說,大部分是悲劇。後來,轉向台語書寫,仍然長短篇都寫。台語短篇小說書寫了二二八事件,引人側目。長篇台語小說以《復活的人》篇幅最大,也最被討論。《復活的人》不再是悲劇小說,而是浪漫傳奇小說。同時,它既是政治小說,也是基督教小說,最重要的是平埔族小說。從才情來看,胡長松的敘述能力很高,能把一件小事說得非常有趣,小說甚具閱讀性。台語長篇小說從陳雷到胡長松,走的是一條深邃無比的民族重建的道路。他們都是尋根者,作品帶我們回到了平埔族的祖源之地,在那裡,讓已死的台灣人得以再度活了起來。
第七章:餘論。首先收集〈論台灣女性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文。這篇文章是我近幾年來對台灣女性文學較深刻的思考。在原來的《台灣文學三百年》裡,我只提到「客家福佬族群」和「外省族群文學」的春→夏→秋→冬的演變歷程,並沒有提到女性族群文學。但是在台灣文學裡,女性族群文學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並不比「客家福佬族群」和「外省族群文學」這兩個系統更不重要。它一樣可以用春→夏→秋→冬的演變歷程來分析它的過往,也可以預測它的未來。按照我的看法,女性文學當前是走到了冬天諷刺文學的階段,等這個階段過後,就會進入春天傳奇浪漫時代,那時會有許多女性英雄被歌頌,那時才是女性真正解放的時代!其次,收集了〈細讀原住民作家莫那能的兩首詩〉一文。這篇是用來檢討觀察、預測當前原住民文學發展的文章。原住民文學和女性文學一樣,在台灣文學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不能不特
別注意。我們仍然可用春→夏→秋→冬的演變歷程來分析它的過往,也可以預測它的未來。據我的看法,目前原住民文學正擺盪於「田園」及「悲劇」之間,所寫的文學不是田園文學就是悲劇文學。我也呼籲原住民文學應該往諷刺文類移動,如此,對於原住民真正的解放才是有利的!再其次,收集了〈論戰後悲劇文學的存續與二二八事件的關係〉一文。為什麼要收集這篇文章呢?原來,我曾經說過,三百年來台灣文學的發展乍看之下,會呈現雙主流發展的現象。比如說戰後的文學應該是以諷刺文學為唯一的主流,可是戰前悲劇文學的勢力仍然非常有力地延續下來,使人不得不承認它和諷刺文學是並行發展的兩個文類。這個原因來自兩方面:一個是戰後仍有許多作家書寫著日治時期的題材,和日治時代的小說並無兩樣,既然這樣,文類當然也採用日治時期盛行的悲劇。另一個是二二八事件所導致,由於二二八事件裡死難的人太多,悽慘無比。這種故事的書寫除了採行悲劇書寫以外,並沒有比較好的文類,終於導致戰後的悲劇文學壯大起來。在這篇文章裡,我分析三個作家的小說,讓讀者了解二二八悲劇文學的力量,同時也指出二二八文學是不容易消失的,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是會有人寫它。
最後是附錄。這一輯大半是我把文學四季變遷理論拿來觀察世界文學史所得到的新見解,也是我閱讀世界文學史的一個祕訣。首先收集〈《聖經》文學兩千年的四季變遷及循環現象〉一文,在文章裡,我把《聖經》文學兩千年分成五個階段,也就是由傳奇浪漫文學時代開始,經過田園文學時代、悲劇文學時代、諷刺文學時代,又回到了新傳奇浪漫文學時代,呈現了一個標準的循環。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我們閱讀《聖經》。《聖經》從來不是一筆流水帳,它階段分明,每個階段都關係著人和神之間的親疏關係,神話的歷程極有條理。其次收集了〈美國小說三百年的四季變遷現象〉一文。這篇文章指出了美國文學主流的發展也呈現四季變遷的現象,現在是來到了諷刺文學的階段,估計不久之後,將會走入新傳奇浪漫文學階段。再其次,收集了〈近代歐美文藝三百年的四季變遷現象〉一文。在這篇文章裡,我用表列作家名字的方式,指出不但是美國的文學發展,包括法國、英國的文學發展,其主流都呈現四季變遷的現象。不但是文學發展,甚至歐美的美術發展也呈現四季變遷的現象。這就說明了,文學的四季變遷現象,不是僅止於發生在台灣三百年的文學史裡,它也普遍發生在近代歐美的文藝史裡。再其次收集了〈唐詩三百年的四季變遷現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們了解唐詩各階段想要表達的不同精神。例如,我們閱讀唐詩,不可以把杜甫和白居易簡單都看成是社會詩人,認為他們屬同一類,他們的不同大到無法相互比較。有什麼不同呢?就請看這篇文章。再其次收集了〈漢賦三百年的四季變遷現象〉一文,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漢賦諸家的根本不同,三百年的漢賦其實是依循著文學的四季變遷理論在發展,仍然難逃這個文學的變遷律則。從上面兩篇文章看來,文學的四季變遷理論不僅發生在近代的文學史裡,也發生在遙遠的古代文學史裡。最後,收集了〈文學四季所表現的一般性內容〉一文。這篇文章我使用了表格的方式,將文學四季所表現的內容分別羅列出來,每個階段都不相同,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要表達的東西,提供給讀者作最簡易的了解。
以上,就是我對《台灣文學三百年續集》每篇文章的簡介。總之,她是原來《台灣文學三百年》一書的再擴充,但是她也不是完全依附在《台灣文學三百年》上面,她是可以獨立的。換句話說,即使只閱讀《台灣文學三百年續集》也能完整了解台灣文學三百年的發展過程,更何況續集裡有我近幾年來更深入的思想。
感謝自二○一一年以來,許多人對於我寫的這本台灣文學史的關懷,他們都認為這本台灣文學史不同於當前任何一本台灣文學史,既拓寬也加深了台灣文學史的視野,乃是一本無法被忽視的史著。我亦可能繼續書寫完結篇,希望被論述的作家再增加二十人左右,俾使這本文學史更為完備。

—─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三日於鹿港寓所

目次

續集序 說明與感謝
原自序 另一種台灣文學史的新觀念

第一章 本書理論運用與檢討
海登‧懷特、弗萊的文學理論在運用時可能遭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之商榷

第二章 傳奇浪漫文學時代
論孫元衡《赤嵌集》的「魔怪意象世界」書寫──並論台灣傳奇文學時代的來臨
細讀楊廷理《東游草》裡的幾首詩──並論台灣傳奇文學中的「英雄的旅程」

第三章 田園文學時代
評陳維英「西雲岩寺」「太古巢」系列的詩作──並論台灣田園文學中「升入天堂」的現象
細讀李逢時《泰階詩稿》裡的幾首詩──並論田園文學時代詩作裡普遍滋長的友情和親情

第四章 悲劇文學時代
評洪棄生的「鹿溪」系列詩──並論台灣悲劇文學時代迅速喪失的田園美景
評林痴仙和蔡惠如的幾闕詞──並論悲劇時代詩人對田園詩的回眸與眷戀
評賴和的短篇台語小說〈一個同志的批信〉──並論日治時期悲劇文學作品中「孤立」這個主題
評呂赫若的小說〈財子壽〉──並論悲劇文學作品中喪失了的親情、友情

第五章 諷刺文學時代
評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在台灣文學史上的意義──並論諷刺文學裡小人物的特性
評李喬的短篇小說〈告密者〉──並論諷刺小說裡的「食人妖魔」
論《笠》詩人們的反諷性──以陳千武、李魁賢、鄭烱明為例
試論林雙不和王定國的譴責文學──戰後諷刺文學的一種變形和遺緒

第六章 新傳奇浪漫文學時代
評陳雷的台語長篇小說《鄉史補記》──並論當前台灣「新傳奇浪漫文學」的三個支派
評胡長松的台語長篇小說《復活的人》──並論台灣新傳奇浪漫文學時代的來臨

第七章 餘論
論台灣女性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個神話原型批評理論的觀點
細讀原住民作家莫那能的兩首詩──並論當前擺盪於悲劇和田園之間的原住民文學
論戰後悲劇文學的延續與二二八事件的書寫──以李喬、田雅各、胡長松的小說為例

附錄
《聖經》文學兩千年的四季變遷及循環現象
美國小說三百年──談美國小說類型的變遷
近代歐美文藝史的四季變遷現象
唐詩三百年的四季變遷現象
漢賦三百年的四季變遷現象
文學四季所表現的一般性內容

圖片出處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4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