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史:1958-2008(簡體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電視史:1958-2008》是一部媒介史領域的專著,對中國電視業半個世紀(1958―2008)變遷與演進的歷史展開了系統性的研究。作者採用傳播政治經濟學、媒介社會學與話語理論相結合的研究體系,在電視與社會現實、日常生活和權力結構之間的關係中,對這一強大而富庶的大眾媒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之間的勾連與互動過程,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闡釋。全書共六章,對中國電視業發展的不同時期進行了總結和分析。中國新聞史學會創始會長、中國新聞傳播史學泰斗方漢奇教授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郭鎮之教授作序。
作者簡介
常江,新聞傳播學博士,社會學博士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媒介文化和視覺傳播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已出版《帝國的想像與建構:美國早期電影史》《中國語境下的澳門影視產業》等學術著作,並在國內外主流學刊發表大量關於電視史與電視文化的學術論文。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電視史:1958-2008》為“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專案“新中國新聞史叢書”中的一種。
目次
導言 關於中國電視史
**章 遲來的新生:1958—1966
一、 電視誕生的社會背景
二、 早期電視節目
三、 早期電視的機構形態
四、 總結:初創期的經驗和遺產
第二章 政治的孱弱映射:1966—1976
一、 政治運動影響下的電視業
二、 “”時期的電視節目
三、 “”時期的電視機構
四、 總結:動盪、倒退與分裂
第三章 新時代的先聲:1976—1982
一、 電視業真正崛起
二、 轉型期的電視節目
三、 轉型期的電視機構
四、 總結:至關重要的轉承
第四章 生逢其時的黃金時代:1982—1990
一、 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社會與電視
二、 節目形態的全面成長
三、 電視機構的擴張和初步產業化
四、 總結:未來從這裡開始
第五章 全面擁抱消費文明:1990—2000
一、 電視業的產業化與國際化
二、 節目形態日趨成熟
三、 技術驅動的行業格局變遷
四、 總結:宏偉的轉型
第六章 點燃大國之夢:2000—2008
一、 新世紀的新狀況
二、 電視節目的泛娛樂化
三、 全國電視業格局的固化
四、 總結:終結,還是走向重生
結語 紀實、審美、規訓:中國電視史的話語邏輯
一、 紀實的話語
二、 審美的話語
三、 規訓的話語
四、 寫在*後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章 遲來的新生:1958—1966
一、 電視誕生的社會背景
二、 早期電視節目
三、 早期電視的機構形態
四、 總結:初創期的經驗和遺產
第二章 政治的孱弱映射:1966—1976
一、 政治運動影響下的電視業
二、 “”時期的電視節目
三、 “”時期的電視機構
四、 總結:動盪、倒退與分裂
第三章 新時代的先聲:1976—1982
一、 電視業真正崛起
二、 轉型期的電視節目
三、 轉型期的電視機構
四、 總結:至關重要的轉承
第四章 生逢其時的黃金時代:1982—1990
一、 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社會與電視
二、 節目形態的全面成長
三、 電視機構的擴張和初步產業化
四、 總結:未來從這裡開始
第五章 全面擁抱消費文明:1990—2000
一、 電視業的產業化與國際化
二、 節目形態日趨成熟
三、 技術驅動的行業格局變遷
四、 總結:宏偉的轉型
第六章 點燃大國之夢:2000—2008
一、 新世紀的新狀況
二、 電視節目的泛娛樂化
三、 全國電視業格局的固化
四、 總結:終結,還是走向重生
結語 紀實、審美、規訓:中國電視史的話語邏輯
一、 紀實的話語
二、 審美的話語
三、 規訓的話語
四、 寫在*後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