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秋末獻禮,精選書展75折起
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
滿額折

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00 元
優惠價
93558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心理學家也是掙扎過來的,每個理論都是心理學者生命淬鍊過的精華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中年常感恐懼,不敢出遠門。自我分析四年,完成羅馬之旅。
「坦誠面對自己是很好的練習。」“Being entirely honest with oneself is a good exercise.”

榮格(Carl Jung, 1875-1961)與佛絡依德分手名聲沒落,數年再次掘起。
「我的人生就是我的作為和我科學創作的成品;兩者無法分離,都是我內在發展的顯現。」
“My life is what I have done, my scientific work; the on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other.
The work is the expression of inner development.”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走出自卑童年,不受制於過去,當未來的創造者。
「每個人是一幅畫,也是畫那幅畫的藝術家。」
“The individual is thus both the picture and the artist.”

伯尼(Eric Berne, 1910-1970)幼年失去父親、又被心理分析學派拒絕。脫離古典分析學派,發展出溝通分析的論點。
「我們都有興趣瞭解過去對人的影響。有人用它來定位自己;有人將它納入未來計畫的一環。」
“We shared a common interest in how the past effects people—some let it decide who they are,while others make it part of what they will do.”

沃爾皮(Joseph Wolpe, 1915-1997)和拿撒勒(Arnold Allan Lazarus, 1932-2013)兩人師生關係決裂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出一片天。
「心理諮商是教育多於復原;成長多於治療。」
“We firmly believe that therapy is education rather than healing; that it is growth rather than treatment.”-- Lazarus

艾里斯(Albert Ellis, 1913-2007)自幼體弱膽小,靠自我語言度過關卡。
「要與別人和諧相處,是要先能與自己和平共處。」
“If people were to be most effective at living harmoniously with others, they’d better first learn how to live peacefully with themselves.”

貝克(Aaron T. Beck, b. 1921)從小就有焦慮與恐懼症,常以認知方法克服。接受心理分析訓練,研究憂鬱時找不到科學驗證,探討後發現認知是憂鬱的主因。
「停!請給自己一次機會。」“Stop it, and give yourself a chance.”

林涵(Marsha M. Linehan, b. 1943)從療養院病情最重的病患變為心理諮商師,實踐當年受苦中的承諾:
「如果我有機會出去,一定要想辦法再進來把大家救出去。」
“When I get out, I’m going to come back and get others out of here.”

葛拉瑟(William Glasser, 1925-2013)治療理念不同,醫院拒絕轉介病人給他。
為了生存選擇到70哩外專收問題青少女的學校服務。
愛的教育,有歸屬感、能掌控、自由、快樂的工作環境,孕育出他的理論。
「我們所有的行為在做決定的當下,都是基於滿足上述一項或多項需求的考量下,所做出最好的選擇。」
“All our behavior is always our best choice, at the time we make the choice, to satisfy one or more of these needs.”

法蘭克(Viktor Frankl, 1905-1997)帶著意義諮商的理念在集中營度過三年囚犯的日子後仍堅信:
「人生所有的經歷都是相當可貴的,它無法被刪改,也沒有人可以從你身上拿走。」
“What you have experienced, no power on earth can take from you.”

羅吉斯(Carl Rogers, 1902-1987)發展理論時遇到瓶頸,
發現「人無法改變或遠離自己,能完全接受自己時,改變自然就發生了。」
“We cannot change, we cannot move away from what we are, until we thoroughly accept what we are. Then change seems to come about almost unnoticed.”

皮爾斯(Fritz Perls, 1893-1970)人生乖舛與多樣,
「環境變化無窮,不同情境的刺激會激發出不同的自己,所以自我是多樣的。」
“Thus the self is various. It manifests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stimuli. It is always changing.”

深入認識心理學家的人生,才能瞭解他們的理論所要傳達的意念

作者簡介

駱芳美 Fang-Mei Law, Ph.D, NCC, PCC
駱芳美博士是美國蒂芬大學犯罪防治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Tiffin University, School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Social Sciences),擁有美國全國諮商師證照(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NCC)、美國俄亥俄州臨床諮商師執照(Licensed Professional Clinical Counselor, PCC),並獲得克里夫蘭認知諮商協會認證的認知諮商專業證書(Certification of Cognitive Therapy, The Cleveland Center for Cognitive Therapy)、辛辛那提現實諮商中心頒發的現實諮商密集訓練結業證書(Certified of Completion of Reality Therapy Intensive Training, Center for Reality Therapy),以及 PSEI 頒發的辯證行為諮商訓練結業證書(Certificated of Training,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並曾參加過理性情緒行為諮商學派創始者艾里斯的工作坊,親身領受大師的教導。
駱芳美博士對助人專業的興趣與訓練啟蒙於私立實踐大學(當時稱為實踐家專)的社會工作科,畢業後考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當時稱為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系,從小就立志要教書的她,終於有機會將助人專業與教學相結合,讓她的學習動機更強。大學畢業後考上該校的輔導研究所繼續深造。兩年後獲得碩士學位,回到母校實踐大學,擔任社會工作科的講師,三年後升等為副教授。這期間除了教學工作外,她也擔任實踐課外活動組及學生輔導中心的主任。工作六年半後,隨夫婿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經過一年半的學習拿到教育碩士學位。之後,隨夫婿前往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繼續進修,就學期間曾擔任過該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的諮商師、國際學生中心的輔導員以及弱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四年的勤學終於換得諮商教育(Counselor Education)博士文憑。隨後她便返回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書並擔任學生輔導中心的主任。
一年後,駱芳美博士決定轉換跑道重新起步,給自己人生更多的挑戰。再次踏上美國的土地,來到夫婿正在就讀的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所在地,哥倫布市。到德頓(Dayton)大學諮商教育研究所做博士後進修,同時在該研究所擔任兼任教授,並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教育研究所的實驗室當研究員。兩年後受聘為亞裔社區服務中心(Asian American Community Services)執行主任,以她輔導諮商的專業來幫助來自亞洲的移民適應環境,並推展性侵或家庭暴力傷害的預防教育工作及進行相關的研究。由於對教學的熱愛不減,趁工作的空檔,除了繼續在德頓大學擔任兼任教授外,她也到哥倫布州立社區學院(Columbus State Community College)的行為與社會科學系當兼任教授,並常受邀到各地演講介紹心理諮商的運用或亞洲文化。就在其中的一場演講結束時,邀請她去演講的蒂芬大學教授Dr. Elizabeth Athaide-Victor對她的演講相當讚賞,並邀請她申請該校的教職。兩個星期後去面試,第二天就接獲受聘的通知。因為教書是駱芳美博士從小的夢想,進入蒂芬大學後她如魚得水般從助理教授、副教授到教授一路爬升,在教學、諮商與研究中享受「為人師表」的樂趣與築夢踏實的幸福。並於 2015-2016 和 2016-2017 學年度分別榮獲蒂芬大學頒贈的「優秀教學獎」(Excellent Teaching Award)與「教授獎」(Faculty Award)。
郭國禎 Gwo-Jen Guo, Ph.D, NCC, PC
郭國禎博士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擁有美國全國諮商師證照(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NCC)以及美國俄亥俄州專業諮商師執照(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 PC)。曾在華盛頓特區的盛‧伊莉莎白醫院(St. Elizabeth Hospital in Washington, D. C.)見習心理劇在療養院的運用,並參加過理性情緒行為諮商學派創始者艾里斯的工作坊,領受大師的教導。
郭國禎博士於國中畢業後,考入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現在的嘉義大學)接受國小師資的專業訓練。畢業並服完兵役後,立志要更上一層樓,考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當時稱為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系進修,大學畢業後考上該校的輔導研究所繼續深造。獲得碩士學位後,受母校留任擔任輔導系的助教,同時也在中山醫學院兼任講師教授心理學。工作六年後,申請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半年後妻子和妹妹也加入進修的行列。拿到碩士後前往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繼續進修,四年後獲得諮商教育(Counselor Education)博士,專攻學生發展(Student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之後轉往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攻讀教育研究、測驗與評鑑(Research,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的博士班繼續進修。在俄大五年的就學期間,在該系的實驗室擔任研究員,負責資料分析與整理的工作。期間受聘返臺於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一年後,回到美國繼續進修,完成第二個博士學位。爾後又到德頓大學諮商教育(Counselor Education)研究所做博士後進修。
郭國禎博士曾服務於俄亥俄大學醫學院擔任臨床技能評量中心經理 (Northeastern Ohio Universities College of Medicine,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Center for Studies of Clinical Performance),專門負責研究醫學院學生以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實習及評量模式之效果研究。這是一個新穎的教學方式,郭博士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學習與成長。工作兩年後他決定將生涯發展的重心放在臺灣的諮商輔導界,回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擔任教職,從助理教授、副教授升到教授。除了教學外,擔任過註冊、課務組組長及學生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以及輔導與諮商學系系主任、所長等職位。獲頒「傑出教學獎」、「特優導師獎」、「傑出服務教師獎」。
「互勉互勵」的專業成長路
駱芳美博士與郭國禎博士兩人是同學、是朋友、是夫妻,是三個孩子的父母,也是專業成長的最佳拍檔。除了一起進修、共同發表數十篇探討統計焦慮的成因,以及探究希望與現實諮商理論對有藥癮的女受刑人的戒癮效果等的研究論文外,也一起寫書。《走出憂鬱:憂鬱症的輔導諮商策略》、《從希望著手:希望理論在諮商上的應用》是他們兩人共同的專業著作,由心理出版社出版發行。現在鄭重的推薦給你他們第三本共同的作品《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他們的理論》,期望這本從諮商界大師的人生故事為切入點來介紹理論,加上實務案例分析的書,能幫助正在讀本書的你認識與體會到諮商理論與實務的精華。

每一個理論是每一個生命的組合,這是我們寫這本書過程中最大的體會與最深的感動。
「諮商理論」是專業學習者入門時就需要修習的ㄧ門課,授課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教科書的使用,可能會影響學生對諮商專業的印象與奠定理念的基礎,是相當重要的入門檻。我們進入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第一次修習諮商理論這門課時,是由李東白教授所啟蒙,他以其著作作為教科書,期中與期末考用填充的方式來出題,所以學生們必須把課本背熟了才能考得好。這招倒是很管用,被逼著背得滾瓜爛熟的理論為我們日後諮商的學習與運用奠定了很紮實的基礎,也成了我們思維的ㄧ部分。不管是進階諮商理論修習、諮商技巧的演練、實習、考研究所、出國留學、考諮商師執照、教學和幫助案主處理問題,甚至撰寫書籍時,腦筋裡所思所想的都離不開這些諮商理論的教導。因為每個理論對人性有不同的詮釋、有不同的脈絡可循,看到任何ㄧ件事情的發生,都可以加以套用並詮釋之,所以面對人生的各項境遇都較容易釋懷。基於這樣的理念,我(駱芳美)於 2014 年出版《反過來想就對了》,就是要幫助讀者用諮商理論的觀點,在看似悲哀的人生故事中找到亮光。
也因此,當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提議寫諮商理論的書時,我們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下來,心想「讀了那麼多年的理論,做了那麼多年的諮商工作,要把這些理論寫成書,何難之有?」但開始蒐集資料,翻閱書籍時,看著同樣的辭彙與理論重複出現在不同的書籍與文章時,突然卡住了,心想:「諮商理論的書已經很多了,為什麼需要再多出一本呢?」
這時想起有些學生常會有的抱怨:「學理論好無聊、好枯燥喔!」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很多學生把諮商理論和諮商技巧看成是無生命的教條和工具來使用。對諮商學者的名字雖耳熟能詳,但可能僅限於知道他們是某個學派的創始者。雖然有些諮商理論的書籍會附有諮商學者的生平介紹,但常常因「考試不會考」而被跳過,而未花心思去認識這些諮商學者的人生,或瞭解其人生與理論間的關係。其實,我們就是其中的兩個人,印象中在求學的過程中,很少有教授在教導諮商理論時好好跟我們講過這些學者的故事。隨著年齡越長,我們對「人」越來越好奇,而對這些學者人生閱歷的陌生,讓我們無法輕易下筆撰寫此書:
「如果沒有深入認識這些諮商學者,怎能做他們理論的代言人呢?」
這樣的「當頭棒喝」讓我們重新審視這本書應有的走向,決定要從「人」的角度出發。寧願把撰寫的速度放慢,先重新去認識這些學派的創始者再說。
主意打定,我們開始展開尋「親」之旅,除了少數諮商學者未出自傳必須另尋資源外,我們就從這些諮商學者的自傳與著作開始讀起。感謝美國俄亥俄全州的大學圖書館連線系統(OhioLink),讓我們資料蒐集的來源較不匱乏。特別是我們所居住的哥倫布市是圖書資源豐富的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所在地,多數的書都能順利借到。每一個學者出生在不同的時代背景與家庭環境,讀著每個諮商學者的自傳,我們就像進入時光隧道般,跟著該學者到了其成長的所在地,與他(或她)經歷出生、兒童、青少年的成長、進入大學與專業發展的過程。讀著被視為大師的佛洛依德在40歲時因心中充滿恐懼而開始分析自己;榮格如何與佛洛依德結識,又如何為了忠於自己的理念與佛洛依德黯然分手,而名聲沒落後又如何奮力站起的過程;阿德勒如何從自卑的童年振奮而起;伯尼幼年失去ㄧ向崇拜的父親、被心理分析學派拒絕之後如何開始發展自己的理論;沃爾皮和拿撒勒兩人如何從師生關係分道揚鑣,走出各自的行為諮商理念;艾里斯自幼膽小、健康欠佳,如何靠著自我語言度過重重關卡;貝克從小就有焦慮與恐懼症,如何用認知方法幫自己克服困難,接受心理分析的訓練後又毅然決定離開去發展ㄧ個完全陌生的新理論;林涵曾被視為是療養院病情最重的病患,如何變成一位心理諮商師;法蘭克如何帶著意義諮商法的理念在集中營裡度過三年囚犯的日子;羅吉斯如何在同行的排斥下堅持發展出自己的理念;皮爾斯如何在被心理分析學會否定後,像海綿般不斷吸收新知發展自己的理論等等人生事例,我們突然感受到:
「心理學家也是掙扎過來的,每個理論都是心理學者生命淬鍊過的精華。」
因此對於每個理論的撰寫我們更加敬謹,期待能將其成長的故事與領悟到的精華融入理論的撰寫中。每個學者都有其人生故事,所以每一章從諮商學者的人生故事開始說起;再從其人生故事導入諮商理論與技術;最後將其概念應用在實際的案例中。每章後面附有選擇題讓讀者檢驗自己對該理論的理解程度,在「腦筋急轉彎」裡我們列出幾道申論題,希望能引導讀者針對該理論的幾個議題去做深入的思考。期望透過如此的設計,能夠幫助讀者真正從認識每個諮商學者的人生去體會他們的理論所要傳達的意念。也從實際案例中去瞭解如何用每個理論與技巧來幫助不同境遇的案主。另外為了增進讀者與諮商學者的「親身」接觸感,本書若有直接引用的話語時,也會盡量將其英文的原意一併擺上,讓讀者能嚐到「原味」,而不會因受限於翻譯的文字而失真。
文字部分書寫完畢,才發現還有一個大功課在後頭,為了讓讀者能「親眼」看到每個學者以增進學習上的臨場感,我們希望能夠附上學者的相關照片,問題是如何在不侵犯版權的情況下使用照片。謝謝大兒子郭主牧教我們如何搜尋照片的版權頁,每找到一張就如獲至寶。但有些學者的照片沒有公共版權,只好另尋他途,首先尋找與該學者相關的人的聯絡資料,電子郵件發出後,例如阿諾‧拿撒勒博士(Dr. Arnold Lazarus)的兒子克里夫‧拿撒勒博士(Dr. Clifford Lazarus)就很快回應,並提供他父親的照片。閱讀文獻時得知阿諾‧拿撒勒博士與約瑟夫‧沃爾皮博士(Dr. Joseph Wolpe)曾是關係甚好的師生,但後來不歡而散,因找不到門路可搜尋沃爾皮博士的照片,便厚臉皮的向克里夫‧拿撒勒博士啟齒。不久他回了信提及兩位父執輩的那段過往,但仍惠允一張拿撒勒和沃爾皮珍貴的合照,讓我們相當感恩。我(駱芳美)因參加過辛辛那提現實諮商中心 (Center for Reality Therapy in Cincinnati) 創辦人伍伯登夫婦(Dr. & Mrs. Robert & Sandi Wubbolding)所舉辦的密集訓練及個別督導,所以和他們熟識,知道他們與葛拉瑟博士 (Dr. William Glasser)相交甚篤,便探問能否提供葛拉瑟博士的照片。二話不說,他們慨然惠允。聯絡辯證行為學派創始人林涵博士(Dr. Marsha Linehan),獲接其助理 Elaine Franks 來函,提到林涵博士想要審閱我們所寫內容後才能回覆,於是特意翻成英文版,寄出幾個月後終於有了答案,不僅肯定我們該章所言據實,且寄來了照片。聯絡羅吉斯紀念博物館 (Carl Rogers Memorial Library Center for Studies of the Person)的主任Will Stillwell先生,先接到同意提供的通知,但卻一直未收到照片,幾個月後再次詢問,對方依約寄來並致歉說上次忘了寄出。在網路上蒐尋找到伯尼醫師(Dr. Eric Berne)的孫子 Dr. Nicholas Calcaterra 為他設立的網站,按指示留話未獲回音,還好找到他所開牙科診所的訊息,發函並去電聯絡,終於獲得回音並首肯兩張照片的使用權。費了一番功夫把 12 位學者的照片全部找齊,對讀者總算能有交代。更感恩的是幾位繼承衣缽的學者後代如貝克的女兒裘蒂‧貝克博士(Dr. Judith Beck)和羅吉斯的孫女法西斯博士(Dr. Frances Fuchs)和拿撒勒的兒子克里夫‧拿撒勒博士(Dr. Clifford Lazarus)都惠允照片,讓我們在介紹學者人生故事中多出了傳承的意味。
有了「人」像後,下一個重點是尋找學者們駐足過的「地點」,好讓讀者在讀理論時更有實地感。除了尋找公共版權的資源及地緣方便的可以自行拍攝外,有日從臉書上看到實踐學生唐慧成夫婦正在維也納旅行,探問可否到佛洛依德紀念館幫我們拍些照片,他們慨然應允特地前往拍攝。蒂芬大學的學生凱琳(Caitlyn Largent)有日在她臉書上貼了一張芝加哥羅又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的校園美景,一看就是林涵博士的母校,便去信索求,她馬上給了一個肯定的答覆。還有我們兩人昔日拜訪大學與接受大師訓練時的照片也都一一派上用場。感謝把照片放在公共版權的攝影師以及惠贈照片的恩人們,他們的惠允讓本書得以圖文並茂的帶領讀者從大師們成長的軌跡中去體驗其理念所表達的內涵。雖然尋找照片的過程有些曲折,但卻是值得的,它讓我們有機會與這些諮商大師的相關友人和曾駐足過的土地,有了更進一步的互動與接觸,所以在介紹這些理論時也多了許多的原味。(We would like to give special thanks to Dr. Clifford Lazarus, Dr. & Mrs. Robert & Sandie Wubbolding, Dr. Marsha Linehan and her assistant Elaine Franks, Mr. Will Stillwell, Dr. Nicholas Calcaterra, Dr. Judith Beck & Beck Institute for Cognitive Behavior Institute, Dr. Frances Fuchs as well as two of my students Caitlyn Largent and Hui-Chien Tan for sending us pictures and granting us permission to include them in our book. We really appreciate their kindness in this matter.)
本書得以出版,真的要感謝這些諮商學者不棄不餒的用其一生去形塑與活出其助人理念的榜樣,並撰寫下來讓後學者有管道吸取其精華。要感謝林敬堯總編輯給我們出的這個作業,讓我們有機會能從這些諮商學者的人生故事中更深切的體會他們的論點。更感恩的是,雖然林總編的原意是要我們寫一本精簡版的小書,但卻同意我們改變寫書的方向,而得以較詳細的把各個理論的精華放入其中。當然高碧嶸執行編輯及心理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在編審和出版過程中的費心與協助,更讓我們感銘於心,從《走出憂鬱》、《從希望著手》到這本書的誕生,透過他們在編輯專業的「魔手」(magic finger),我們的文字稿才能蛻變成一本本精緻的專業書刊。最後,要謝謝正在閱讀的你,願意讓這本書有機會成為你專業成長的良伴。建議你用認識朋友的心情來認識本書介紹的每一個諮商學者,進入他(她)的人生去學習與體會其理念,你就會發現學習諮商理論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啊!
駱芳美、郭國禎
謹識

目次

1 從心理、溝通的分析著手
第一章 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諮商學派 (Freud’s Psychoanalysis Therapy)
第一節。佛洛依德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佛洛依德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心理分析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心理分析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二章 榮格的分析心理諮商學派 (Jung’s Analytical Psychology)
第一節。榮格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榮格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分析心理諮商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分析心理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三章 阿德勒的個別心理諮商學派 (Adl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第一節。阿德勒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阿德勒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個別心理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個別心理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四章 伯尼的溝通分析諮商學派 (Berne’s Transactional Analysis)
第一節。伯尼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伯尼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溝通分析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溝通分析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2 從行為、認知的改變著手
第五章 沃爾皮和拿撒勒的行為諮商學派 (Wolpe’s and Lazarus’s Behavior Therapy)
第一節。沃爾皮和拿撒勒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沃爾皮的行為諮商理論
第三節。拿撒勒的行為諮商理論
第四節。沃爾皮和拿撒勒行為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六章 艾里斯的理性情緒行為諮商學派 (Ellis’s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第一節。艾里斯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艾里斯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理性情緒行為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理性情緒行為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七章 貝克的認知諮商學派 (Beck’s Cognitive Therapy)
第一節。貝克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貝克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認知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認知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八章 林涵的辯證行為諮商學派 (Linehan’s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第一節。林涵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林涵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辯證行為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辯證行為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九章 葛拉瑟的選擇理論/現實諮商學派 (Glasser’s Choice Theory/ Reality Therapy)
第一節。葛拉瑟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葛拉瑟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選擇理論/現實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選擇理論/現實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3 從人生的意義、人性的啟發著手
第十章 法蘭克的意義諮商學派 (Frankl’s Logotherapy)
第一節。法蘭克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法蘭克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意義諮商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意義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十一章 羅吉斯的個人中心諮商學派 (Rogers’s Person-Centered Therapy)
第一節。羅吉斯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羅吉斯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個人中心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個人中心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第十二章 皮爾斯的完形諮商學派 (Perls’s Gestalt Therapy)
第一節。皮爾斯的人生故事
第二節。皮爾斯對人性本質的看法
第三節。完形學派的諮商策略
第四節。完形諮商學派的案例分析
‧你瞭解了嗎?
‧腦筋急轉彎
參考書目 References
照片來源 Photo Credits
「你瞭解了嗎?」試題解答 Answer Key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3 558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