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開拓跨越不同疆域和領域的生命經驗,
當人生有了深度,便能以全新的視角、無懼的勇氣,面對生活與未來。
閻雲談人文關懷
從醫學教育的角度,看人文素養在AI時代的重要性。
席慕蓉談文明與生態
回到蒙古原鄉的席慕蓉,發現游牧文化和家鄉特有的「鐵蹄馬」正逐漸消失,不禁反思:文明發展與自然生態,究竟何者更有價值?
張錯談英美詩歌發展
搭配歷史、文化知識來解讀中世紀到二十世紀的英美詩歌,梳理源流,詩人的言外之意,便能自然展現。
陳芳明談台灣文學史
從日治時期到1990年代,台灣文學呈現各階段社會的差異和發展,因此能啟蒙我們看待人間的不同視野,甚至發揮隱形的說服力,引領社會價值提升。
蔡明亮談電影與生活
蔡明亮、李康生經歷疾病的不適,決定重新開啟山居生活,並透過電影創作表達他們的生命。
張正傑談西洋古典樂
當古典樂與京劇、美食、戰地坑道結合,會擦出什麼火花?張正傑挑戰創意的極限,揭開古典樂親切、活潑的一面。
蔡珠兒談飲食文化
從一碟咖哩,可以回溯五百多年前的地理大發現,可以遍覽歐洲、亞洲的風土知識,你吃出來了嗎?
鍾文音談寫作
長期照顧生病母親的鍾文音發現,當生命板塊面臨劇烈變動,看似無用的文學,反而能成為現實的救贖。
黃國珍談閱讀
閱讀不在於讀得多不多、廣不廣,而是培養解決問題、判斷是非的能力。
鄭穎談藝術力量
透過作家沈從文投入文物書寫的歷程,看藝術如何讓人超脫人生的困頓,重新找到精神的寄託。
魏德聖談電影與時代
非科班出身,魏德聖卻接連以《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等電影感動無數人,他的電影反映了時代,帶領觀眾重新認識自我、社會和歷史。
馬世芳談流行音樂
李宗盛、五月天等知名音樂人或樂團是如何寫出感動人心的歌曲?掌握流行音樂的結構法則,能更進一步聽出它背後的文化內涵。
作者簡介
臺北醫學大學前校長,在血液腫瘤、骨髓移植等領域鑽研極深,曾任職於美國希望城癌症中心,現為北醫大「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博士學位學程」教授、癌症轉譯研究中心主任。
席慕蓉
祖籍蒙古,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出版詩集、畫冊、散文集及選本等五十餘種,詩作被譯為多國文字。現為內蒙古大學、南開大學、寧夏大學、呼倫貝爾學院、呼和浩特民族學院之名譽(或客座)教授,並為內蒙古博物院特聘研究員。
張錯
詩人,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系及比較文學系退休教授,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國家文藝獎、中興文藝獎等。著作四十餘種,詩集即達十九種,近年致力中西方藝術研究,著有《雍容似汝:陶器、青銅、繪畫薈萃》、《瓷心一片:擊壤以歌‧埏埴為器》、《風格定器物:張錯藝術文論》、《中國風:貿易風動‧千帆東來》等。
陳芳明
作家,現任政治大學講座教授,曾參與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成立籌備工作。出版多種散文、文學評論、文學史論等著作,2011年出版的《台灣新文學史》,是台灣文學界的代表作品。
蔡明亮
導演,1994年以《愛情萬歲》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自此作品在柏林、坎城影展等世界各大影展獲獎不斷,2013年再以《郊遊》獲得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導演。
張正傑
大提琴家,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後曾任教於奧地利福爾堡音樂學院,現為東吳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著有《女兒,我的鍋鏟呢?:大提琴頑童張正傑的親子生活誌》、《調琴高手》等書。
蔡珠兒
作家,作品多以飲食散文為主,曾獲第二十屆吳魯芹散文獎。作品《紅燜廚娘》曾同時獲得《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獎。2012年再度以《種地書》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
鍾文音
專職作家,兼擅攝影,並以繪畫修身。曾參與台灣東華、愛荷華、聖塔菲、柏林、香港等大學國際作家駐村計畫,講授創作等課程。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吳三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2006 年以《豔歌行》獲開卷中文創作十大好書獎。
黃國珍
品學堂、《閱讀理解》雜誌創辦人,《閱讀理解》為華文世界第一本培養閱讀素養的雜誌。此外,黃國珍也接受學校邀約,主持多場閱讀理解研習和工作坊,致力推動閱讀教育,提升青少年閱讀素養。
鄭穎
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現任教於臺北醫學大學,並任臺北醫學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著有《野翰林──高陽研究》、《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
魏德聖
導演,2008年、2011年分別執導《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屢屢改寫台灣電影票房紀錄,並獲金馬獎多項獎項。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中國大陸「看理想」平台網路節目「聽說」、台灣廣播節目「耳朵借我」、「音樂五四三」主持人。著有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耳朵借我》、《昨日書》等。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人文薈萃,璀璨人生 / 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生活與生命因追求多元而寬廣,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終日在醫療專業領域鑽研的臺北醫學大學師生們,內心最深切的渴望,無非是在專業之外,覓得一處人文藝術的清境,沉醉在豐盛且美好的心靈時空,讓生活更充實,生命更美好。
臺北醫學大學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培育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與國際觀的生醫人才,創校半個世紀以來,已培育超過四萬名校友,遍佈世界各角落,默默奉獻,造福社會。
臺北醫學大學除了擁有完善的師資與設備,良好學習環境外,更鼓勵同學們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與活潑自由開放的學風;因此,在這種氛圍下,重視人文藝術淬煉與宏遠的國際觀與開闊的胸襟,形成為北醫的校園文化。
北醫自創校以來,文風鼎盛,除了教育出許多國內外知名醫界傑出領袖外,在文化藝術界也人才備出,包括侯文詠、喻麗清、陳克華、張洪量、蕭賀碩等等,都在醫學領域之外,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為了發揚北醫優良的傳統,加強文學、藝術、社會科學與醫學的交流與對話,落實人文醫學與藝文的教育;過去在閻雲前校長的精心規劃下,北醫從102學年度開始開設「人文與藝術講座」,每二個月邀請國內外文學、藝術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大師前來北醫演講並座談討論,師生們出席踴躍,場場爆滿,親炙不同領域大師的丰采,並爭相提問,迸出智慧的火花,讓藝文風氣與人文教育在北醫形成風潮,成為特色亮點,在臺灣大專院校獨樹一幟,廣受好評。
六年多來,「人文與藝術講座」討論主題包羅萬象,內容廣泛,極具深度與創意,講題有文學、戲劇、歷史、小說、詩詞、攝影、旅遊、繪畫、飲食、舞蹈……等,透過這些大師分享畢生累積的心血結晶,北醫師生穿越時空汲取精華,成為心靈的養分,滋長美好的大學生涯。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在AI人工智慧大行之道的今天,醫療科技雖然重視AI的運用,但是,最終醫病之間無法被AI取代,就是因為醫學講求人性,重視人文藝術;因此,這本「向世界出發,走回真實人生─超越AI的人文力量」,正是北醫重視醫學人文教育,與結合AI人工智慧醫療的最佳詮釋與寫照,開創未來的無限可能,讓醫學更臻美好。
春日靜好,陽光和煦,午後時光,咖啡茗茶,閱讀好書,品味人文,藝術大師的心靈饗宴,真是生活最大享受,不斷學習,努力逐夢,就從閱讀開始!
【推薦序】大哉問:人文乃醫學的提升 / 張錯(臺北醫學大學人文藝術中心資深主任)
常有人問,人文藝術在一所醫學大學的互動或功能為何?這是客氣問話,更率直尖銳詢問可能是:你提供的人文藝術知識活動究竟對一所醫學大學有什麼貢獻?
如我也率直回應,我會說,醫學與人文在學科領域而言,是兩種不同「學科」 (discipline),一個治病,一個調心,沒有什麼關係。
但若問到人文對醫學的貢獻,那就真是大哉問了。「大哉問」一詞出自《論語》〈八佾〉第三:「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白話解釋就是:林放詢問孔子有關禮儀的準則,孔子說:「問得好啊!禮節與其奢侈,寧可節儉。」
問得好啊!一切都是直指人心。禮節與其奢侈,寧可儉樸。夫子說得客氣而有餘地,他用了「與其」及「也」的選擇用句,也就是說你可以這樣,但不如那樣會更好。
醫學與人文的選擇也一樣,我們可以專研生命科學,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徵、發生或發展規律,以及各種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但這是不夠的。中文的「人」字,不只是甲骨文象形文字中雙足走路的「智人」(homo sapiens),他的心智除了代表生物之間及生物與環境之間如何互相依存,還需要共存與提升生活的「生命質素」(quality of life)。「人」加「文」的人文,亦即humanities,原文來自拉丁文的humanitas,再由古法文的humanite發展成中古英文的humanity,即指有關所有人類生存的素質或條件(the quality or condition of being human)。
如此一來,上面的大哉問中,夫子所推薦的禮,便純屬人文領域了,禮告訴人奢與儉的選擇,而不是僅僅一個身體的享受或生死。
人文是群體生存的一種知識體系結構,它借重人類各種不同活動媒介,譬如文學藝術、繪畫、音樂、戲劇電影、飲食文化、宗教、生態關懷⋯⋯,讓人進入更高層次,了解生命互存的真諦,從而產生偉大的慈悲博愛和無私的愛心同情。
美國南加州連年山林大火肆虐,動輒數千頃土地焚燬,發生大火的主因是南加州長期乾旱、天氣炎熱,加上不尋常的強烈聖塔安娜焚風推波助瀾,讓狀況更為惡劣。大火有很多源頭,有焚風吹倒電線,引起火災,有人為縱火而起,但最近發現,有時禍首是老鷹,牠抓蛇時撞到電線觸電起火,加上天乾物燥助長火勢釀災。
乾旱、天氣、焚風與老鷹都是天災,有似老子《道德經》所謂「天地不仁」,但人為縱火,就是一種疾病,這病名叫「嗔恨」,像十九世紀殖民國家及二十世紀許多戰爭大屠殺,惟人文的「愛心」,可作解藥。北醫大成立「人文藝術中心」,在一所醫學大學厚植人文涵養,意即在此。
摘自《向世界出發,走回真實人生:超越AI的人文力量》
目次
序 大哉問:人文乃醫學的提升/張錯(臺北醫學大學人文藝術中心資深主任)
唯有人文,能成就最大的價值:一位醫者的全人思索 / 閻雲
在母親的草原上遇見鐵蹄馬:與自然共處的智慧 / 席慕蓉
從現實中淬煉藝術啟發:踏上詩的歷史軌跡 / 張錯
看見自己生命中看不到的世界:當文學進入歷史脈絡 / 陳芳明
回到生活的本質:以電影表達生命 / 蔡明亮
用創意玩出藝術生命力:讓古典樂活起來 / 張正傑
一場口味的時空旅程:從咖哩出發悠遊世界 / 蔡珠兒
在書寫中跨越人生的傷痕:當作家變成看護 / 鍾文音
理解是為了更深刻的學習:解開文字語言的奧祕 / 黃國珍
尋索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文學藝術安頓身心 / 鄭穎
找到感動,成就精采故事:用電影為時代發聲 / 魏德聖
流行音樂的時代靈魂:歌曲如何感染情緒 / 馬世芳
書摘/試閱
唯有人文能成就最大的價值 / 閻雲
二○○四年,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選出史上第一位女校長哈克斐德(Susan Hockfield),她決心改變MIT,使MIT成為有人文氣息的校園,於是設立了文學、藝術、經濟、社會、語言等學院與系所。與此同時,與MIT等量齊名的加州理工學院則做了不同的決定,一意專注於發展成最好的科學聖地。加州理工學院培養出三十七位諾貝爾獎得主,曾獲三十八座諾貝爾獎,時至今日卻深感危機。
若論科學成就,加州理工學院要優於MIT,但如今的MIT,無論理論、科技、研發、應用、與哈佛的雙聯學位等,遠比加州理工學院多樣、活潑而生動。這正是因為MIT懂得人文「尊重他人」的精髓,打破科系之間的藩籬,給學生最廣的選項,讓大家創造自己的專業,發揮最大的能力。
MIT會有這樣的改變,完全是以人文為底蘊和動力,才能成就真正的價值。因此,我也期許北醫大,如果北醫大在社會的價值像是個皇冠,那麼人文藝術中心應當成為皇冠上那顆珍貴的寶石。
尤其,面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挑戰,人文關懷將是醫者與AI最大的不同之處。
超越人工智慧
在美國已經展開試驗,五年內,臨床上可能真的會出現AI助理醫師與AI助理護理師,病人只要按鈴,便可得到需要的照護,大大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自從人工智慧圍棋程式AlphaGo(阿爾法圍棋)打敗棋王,也打垮人類對未來的信心。AI的進展,為包括醫療在內的許多領域帶來了恐懼。不過,人向來活在恐懼中,我們應該看清恐懼的真實面貌,不受恐懼壓制。舉例來說,《浩劫餘生》、《猩球崛起》等許多電影以猩猩統治人類為題材,也讓一些人開始害怕這是否有可能成真,但事實上,歷經上億年演化後,猩猩並未統治人類。
換個角度思考,恐懼正是人的動力。知識是勇氣的延長,我們愈了解自己能做什麼,愈可以抑制恐懼,甚至超越AI。
我曾接待打造AI癌症治療輔助系統「華生醫師」的專家,問他是否有贏過AlphaGo的方法。專家回答我,讓一位完全不會下圍棋的人與AlphaGo對弈,他的下法完全不在圍棋規則內,AlphaGo沒有相應之道,將會陷入思考而無法出手,此時若是限定時間(即舉行快棋賽),人類便會贏。
人類要超越AI的關鍵在於,不要只陷入「I」(Intelligence;智力)的困境, 要著眼於「A」(Artificial;人造的),人都有弱點,人造之物難道會沒弱點嗎?
AI需要人類灌注知識,它一開始只是會速讀的機器而已,其後才發展出認知能力,能判斷好壞。AI的知識庫是單向的,如果要AI寫一首詩,它可以搜尋一萬首詩,以此為背景寫出好詩,要它寫一百首詩,重複性會太高,假如再要它以「無題」為題目寫詩,它便無所適從了。
除此之外,AI永遠贏不了人類的,便是一顆人文關懷的心,因為它畢竟不是人。我的患者經常會問:「我快死了嗎?」醫師會說:「沒有人不死,但我們將時間交給上帝,做好我們的職責,讓我們一起戰鬥!」但假如問AI同樣的問題,答案卻可能是:「我不知道,請去問上帝。」這不是個好答案,只會造成病人與醫師之間的鴻溝。人文正是將來可以超越AI的唯一力量。
看見自己生命中看不到的世界 / 陳芳明
文學的力量和站在街頭吶喊不同,站在街頭吶喊是一種對立的說服;以藝術來說服,是隱形的、靜態的潛移默化,使我們的內在受到感動。
當我讀林懷民的《變形虹》時,並未察覺這是有關同志的故事,蔣勳的散文也使我感到視野的不同,後來我才明白文字背後的寓意。但即使尚未明白時,這些作品依然能夠說服、感動我,因為他們是用藝術說服我。(註:蔣勳散文作品《欲愛書:寫給Ly’s M》、《祕密假期》、《因為孤獨的緣故》在在展露男同性戀情懷。)
我由美返台後,大量閱讀這些文學作品,文學總會引領我們去見到自己生命中見不到的世界。好比袁瓊瓊的短篇小說《自己的天空》,講述女主角靜敏遭逢丈夫外遇,從自卑自憐到自立自強的心境轉變。讀後我才明瞭女性的生活觀點,這便是一種再啟蒙。
一九八三年有兩位女性作家的作品在《聯合報》得獎,一是李昂的《殺夫》,寫女性遭丈夫欺凌卻始終求助無門;二是廖輝英的《不歸路》,講述女子無意中介入他人婚姻,在社會眼光和戀人之間無法自拔。這兩部小說開創了台灣的女性文學,也讓我們看見女性在兩性關係中長期遭到邊緣化、壓迫、羞辱的歷史。
直到一九九二年,女性文學、同志文學、原住民文學方漸臻成熟。邱妙津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的《鱷魚手記》中透露,想要糾正自己、嘗試去與異性交往,我們可以在作品中讀到那個時代的殘酷。
透過文學,平等的看待人間
一旦閱讀這些作品,我們的觀點便開始產生變化。當文學作品感動了讀者,我們便進入了作品的情境,這才驚覺,世界上並非僅有漢人、男性、異性戀的生活。
回到台灣之後,我認識了瓦歷斯‧諾幹,一位居住在台中的泰雅族作家。他告訴我,漢族的教育太成功了。他居住在東勢的山區,漢語稱當地的河流為大甲溪與大漢溪,這是他們部落所稱的男人河與女人河。孩提時,每逢夏季山洪爆發,眾人就會奔到河邊去觀看水勢,年幼的瓦歷斯‧諾幹說道:「這多麼像是我們的長江與黃河呀!」日後憶起這段往事,他才意識到漢族教育的影響至深。
另一位達悟族的作家夏曼.藍波安也曾提到,我們以為的一般教育,其實是帶有漢人主觀的價值。然而,文學要表現的便是生活文化的差異,恰巧因為我們不一樣,因此我更尊重你。
當了解更多世界的樣貌,我們會自然的欣喜參與其中,因此我從不缺席公民運動:同志、反核、白衫軍、太陽花,我不可能沉默,既然不能沉默,我便參與。至少我們有一個共同價值能夠共享,便是公民社會中的人文價值。
人文關乎我們如何平等看待人間。如同文學,將世界的差異性呈現在讀者面前,令我們重新看世界,重新發現各自的差異,然後平起平坐的共聚一堂。
摘自《向世界出發,走回真實人生:超越AI的人文力量》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