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被討厭的女兒:媽媽似乎只討厭我這個孩子,為什麼?寫給那些只敢把疑問與痛楚放在心裡的女兒,期待找到能夠從疼痛中走出來的方法
滿額折

被討厭的女兒:媽媽似乎只討厭我這個孩子,為什麼?寫給那些只敢把疑問與痛楚放在心裡的女兒,期待找到能夠從疼痛中走出來的方法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每一個逞強的女兒,
到頭來,都得面對那個傷痕累累的自己。

◎被討厭的理由1:因為妳是媽媽的夥伴,也是媽媽的對手

對母親來說,女兒,特別是第一個女兒,總是特別的。
特別期待,也特別依賴。不但只是女兒,也是自己的同志。對媽媽來說,這個女兒或許可以成為她理想中的那個樣子(或許是幹練的,或許是溫柔的),也是自己商量的對象。這個孩子,將會是最能夠理解自己的人。

但另一方面,背負這樣期待的女兒,最後往往也會成為媽媽的對手。
不想被媽媽的期待束縛,也不想當媽媽的分身。希望能與其他的孩子一樣,不用被期許當個「小媽媽」;不希望得一直承受媽媽的負面情緒與要求。

自己的期待與付出最後卻被報以抗拒──於是原來被視作為「夥伴」的女兒,有時、或因此便被視為對手。

◎被討厭的理由2:因為放不下母親的身分,因為放棄了母親的身分

有些母親非常重視自己「母親的身分」,自然認為管理女兒的生活是理所應為之事。說是管理,或許更像是經手一切大小事項,舉凡掌握女兒的交友關係到干涉升學、就業、結婚等,母親都認為「我是為了你(女兒)好才幫你的」。用這句話來限制女兒的行動,甚至是操控女兒的心。

但也有一些母親,「比起身為母親,更想以一個女人的身分活下去」。她們缺乏母愛,有些甚至很乾脆地放棄職責,根本不理會子女做什麼事或者說什麼話,只關心自己內心的感受。

而當期待自由,或期待被關愛的子女反抗或要求母愛,無從操控或認為負擔增加的母親,便會產生「討厭」的感情。甚至,因此破壞女兒的人生。

◎被討厭的理由3:即使是母親,也會害怕孤單,緊抓著女兒不放

有些母親,在為人妻、為人母後,便放棄從前的朋友與人際關係。她們把重心都放在家庭上,期待家庭成員能夠回應自己的付出。在這當中,母親們最期待的回應對象往往不是丈夫或兒子,而是女兒──特別是第一個女兒。
是依賴的對象,也是商量的對象。此外,更是能夠敞開心房說心裡話的人,更是自己與外界的連結。害怕孤單的母親,往往因此緊抓著女兒不放。期待女兒能夠配合自己所有的期待,付出對自己的忠誠。

但也有一些母親,雖然內心孤單但善於交際、經常受邀外出,給人長袖善舞感覺,但回到家卻總是對女兒說那些朋友們的壞話。表面上和朋友相處那麼親熱,實際上卻緊閉心房,甚至是在背後輕蔑他們。或是雖然結交眾多朋友,也積極參與親戚間的送往迎來,但那純粹是因為這麼做於己有利的關係。這樣的母親,信任的只有自己的分身,自己教養大的女兒。只有對女兒才能敞開心房,說出真心話。

因此,當女兒無法回應或是拒絕被依賴時,便可能被視作為「背叛者」。「背叛者」被討厭,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每一個逞強的女兒,到頭來,都得面對那個傷痕累累的自己

勉強自己去配合母親的期待也好,下定決心擺脫母親的擺布也好。這些被期待、被依賴的女兒,都必須面對自己放棄的夢想,或違背母親的期許。

雖然放棄了夢想,但媽媽開心就好
媽媽付出這麼多,我不能辜負她
我有我想做的事,不能被媽媽控制
我不想被媽媽綁住一輩子

逞強著配合母親的夢想,逞強著試圖擺脫母親的控制。到頭來,卻依然得面對放棄的失落,或是對母親的罪惡感。還有那個逞強著做了決定,卻傷痕累累的自己。

◎「母女問題」的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專業解方

日本著名專業心理諮商師橫山真香說,要擺脫這樣的困境,其實並不需要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反抗。只要做一些小小的改變或嘗試,就能夠讓自己在擺脫困境的同時,不被罪惡感綁住。比如說──

感到罪惡感時先思考:如果自己是媽媽,會對女兒做這樣的要求嗎?
總是順從母親的女兒,則不妨從小事說「No」開始
把母親的形象縮小──不再是自己從心底仰望的對象
有效避免衝突,但也不會累積自己負擔的說話方式

此外,橫山真香也在書中提出分析:自己的母親是在哪一方面有什麼樣的困擾,因而養成這樣的性格呢?透過了解,女兒便有機會能夠體悟母親的內心,也更能夠掌握自己陷入的是什麼樣的困境。橫山真香並針對困境提供建議,讓有類似困擾的人可以循序漸進,逐步擺脫困境,做回真正的自己。

作者簡介

橫山真香(Yokoyama Shinko)

心理諮商師。精神照護臨床心理師。改善母女關係心理諮商師。日本心理治療師協會認可之溝通分析心理諮商師。藝術治療引導師。
國學院大學法律學院夜間部畢業後,進入出版社編輯部任職。80年代末離職,後來在英國留學期間學習藝術治療,回國後開始從事藝術治療引導師的工作,累積實務經驗。1990年代,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針對女性及其心理疾病進行採訪報導,最後主題鎖定在母女問題上。在提倡女性人權的NGO組織裡當志工,提供諮商服務。2000年開始,陸續在心理諮商師培訓學校、心理訓練、自然療法師培訓機構等地方進修,通過實習後,擔任日本心理治療師認證學校講師,後來在2008年於橫濱元町、2010年於東京廣尾,分別開設心理諮商室。目前除了以改善母女關係心理諮商師的身份進行心理諮商外,也在男女共同參與籌劃中心及青少年中心等的委託下,以母女關係及自我肯定感等主題,舉辦講座和演講等活動。在mynavi_woman等網站上針對母女問題撰寫相關報導,同時也以時事評論員的身份在電視及雜誌上探討母女問題。


譯者簡介 李佳蓉

熱愛閱讀、戲劇、旅遊及大自然的兼職譯者。
期許自己能翻譯更多不同領域的作品,並且透過文字認識更廣大的世界。
譯作有:《神回覆的思考技術》、《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大是文化)、《經營之神的初心1 2》(春光出版)、《誤解這件事》(好優文化)等書。

目次

序章 為什麼只有我在煩惱母女關係呢?
 長女苦惱於「母女關係」的真正理由
第1章 唯有不再做「母親喜愛的自己」,心才能獲得自由
 為找回自由的每一天該有的觀念
第2章 唯有認識母親,才能找到解決母女問題的辦法
 和女兒處得不好的母親特徵
第3章 一句「小小的NO」就能表達想法
 改善母女關係的九大要訣
終章 任何時候都要努力走在你的人生道路上
 各種案例 對待母親最好的方式與保持距離的方法

書摘/試閱

「因為你是女孩子」的束縛

就因為母女同性別,母親才會產生特殊情感

母親從懷孕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在想像「如果是女兒的話……」,心中充滿各種期待——如果頭胎真的是個女兒,等到長女誕生,想像中對長女的期待就變成了現實。

首先,我們來看女兒,也就是母女同性別這件事,會讓母親產生哪些期待。
長女的誕生。雖然對育兒還很生疏,難免心生挫折,但看著日漸成長的女兒,由衷感到自己真的當媽媽了。小嬰兒第一次展露笑容、小小臉龐會隨著聲音發出的方向轉動等等,一舉一動都讓人充滿感動及喜悅。
隨著女兒慢慢長大,懷孕期間懷抱的夢想之一終於可以實現——為女兒穿上可愛的洋裝。童裝店裡用粉紅色、紅色、黃色或是白色蕾絲鑲邊的洋裝,每一件都想買回家給女兒穿。
為長女梳頭也可以在母女關係中加深兩人性別相同的意識。
出門之前,為了把女兒打扮成一個小公主,母親讓女兒坐在鏡台前,拿著梳子梳理女兒的頭髮,把女兒的一頭長髮編成辮子或是綁成馬尾,或是在猶豫要使用哪個髮飾的時候,與鏡中的長女相視而笑。這種時候最能讓女兒感受到與母親同性別所帶來的羈絆。

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母親發覺長女是個女孩子,也就是開始把她當作女人來看待的呢?
這個時間點因人而異,有些母親是在看到三、四歲的女兒坐在鏡子前,模仿大人化妝的樣子時,才有感而發:「啊,這孩子也是個女孩兒呢!」
我在前文也提到過,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父母親對孩子的期待也愈來愈多。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希望成績能夠更好、運動項目也能更加得心應手等等,期望孩子能夠文武雙全。
如果頭胎生的是女兒,做母親的對同性別這件事,更會產生特殊期待。
例如:希望她長得可愛、希望她變漂亮、希望她不只長相,就連個性也能得到大家的稱讚:「她真是個可愛、開朗又心地善良的好孩子。」這就是母親「對同為女人的期待」。
因此,母親的期待都聚焦在「身為女孩子應有的表現、身為女性應有的表現」上。

無論是個性、生活方式及夢想,母親都希望女兒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那麼,有母女問題的母親一方,對「身為女孩子」的女兒到底有哪些期待呢?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
我歸納了在心理諮商室聽到的案例,發現母親對女兒最大的期待是「希望女兒具備的理想個性」,其次是「希望女兒過的生活方式」,最後是「希望女兒能代替自己實現的夢想」。
我相信一定有讀者也感覺到母親對自己懷抱其中一種期望,甚至是上面三種期望都有吧。

接下來,我們來看這三種期望的具體表現。
首先是個性。基本上是以普羅大眾對女子個性的評論為標準,例如:個性開朗、心地善良、待人親切、討人喜愛,還有應對機靈、不好管閒事等等,許許多多的優點。如果母親因為個性保守、怕生,內心產生自卑感的話,就會希望女兒能長成一個活潑開朗、擅於交際、無所畏懼、和任何人都能和睦相處的女性。
「哎呀,你別一個人躲在角落,快去跟大家玩吧!」
「為什麼你總是一個人落單呢?」
長女動不動就遭到母親數落的話,久而久之就認為自己不可以獨處,而且為了獲得母親的認同,以為自己必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才可以。
我曾經有一位客戶因為個性問題前來找我諮商。
她說:「我從小就經常被母親指責:『你為什麼不能活潑一點呢?』『你為什麼總是一臉陰鬱的樣子呢?』『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交到朋友啊?』」
其實,這位客戶的母親也因為非常怕生,無法順利融入媽媽友的圈子。她本人對此非常介意,才更加希望女兒可以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
然而,這位客戶生性文靜,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待在群體之中反而覺得痛苦。但因為母親不認同這種行為,她只好假裝自己和幾個朋友總是玩得很開心的樣子。
相反地,也有客戶生性活潑好動、喜歡引人注目,但母親總是一再告誡她要收斂自制,結果長大反而變成另一種個性的人了。
「我小時候非常活潑,習慣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就讀小學時,還是班上的風雲人物呢!」
然而,母親卻總是對她這種行為不以為然,經常規勸她:「你朋友會覺得你愛出風頭喔!」「你不要當班長,不然大家都會嫉妒你喔!」
每當她想要做些什麼的時候,母親總會潑她冷水,要她放棄,久而久之,她也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做事的能力。
「小學三年級的聯絡簿上,老師給我的評語是才華洋溢,我看了還心想這到底是在說誰呀!如今我都盡可能行事低調、不引人注意,小學同學若見到現在的我,想必會驚訝於我的改變吧。」

母親對女兒身為女孩子所期待的個性特質,包括自己欠缺的特質,以及和自己相同的特質。

母親對自己的個性持否定看法的話,可能會期待女兒能展現完全相反的個性特質,但如果母親肯定自己,自然是期待女兒可以擁有相同的個性特質。
無論如何,母親對理想個性的期待造成女兒極大的心理負擔,所以那些無法回應母親期待而深陷痛苦的人,才會來到我的心理諮商室尋求協助。
下一節我想說明母親的期待對長女的個性產生哪些影響。

point 母親想要透過女兒來實現自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