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滿額折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60 元
優惠價
90414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心理學基模療法(Schema Therapy)暢銷經典
★長銷超過20年、全球超過40萬讀者受惠,自我療癒,找回更好的人生

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外在的環境,
而是不斷重複相同模式,讓自己卡住的人生困境。

別人傷害我們一時,我們不應該傷害自己一輩子。
情緒傷痕綁架了思考與行為,讓我們陷落困境而不自知
透過自我測驗,你可以勇敢面對過往的心靈傷害
學習改變的實際技術與對話,終結自我傷害的負面行為


你是否搞不懂自己為何重覆愛上同一種人,不斷與對你冷淡的人捲入關係?
最親近的人,你卻覺得他們其實不夠了解你,還總感覺所有人都會離開?
你是否重視別人的需求勝過自己的需求,甚至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在別人眼中你一切順遂、備受讚賞,但是你心底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不斷重蹈覆轍,是過去情緒陰影造成的自我傷害壞習慣

許多人生中不知為何不斷反覆出現的問題,其實是根源於早年的傷痛經驗。它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感受與表現、影響人際互動方式,成為我們根深蒂固的模式。讓我們不斷以自我挫敗的方式重複過去負面的經驗,即使痛苦,卻難以改變,成了我們的人生困境(lifetrap)。要脫離困境,必須先看清過去的傷痛。

直面傷痕,終結重覆困擾你的行為模式,找回生活的精彩

本書作者首創基模治療法(Schema Therapy),根據長年臨床以及執業經驗,幫助讀者走出困境:

●透過書中自我評量測驗,讓你快速辨識出過去傷痛的根源與自我傷害的模式,分析11種常見的人生困境,包括被離棄、無法信任、被剝奪、疏離、自輕、自卑、討好、過度依賴、超高標準等。

●結合認知療法、行為治療、情緒與精神分析、經驗治療等,成為一套實際的改變技術,每個人生困境都有清楚的脫離路徑與解套方法。

●提供實際臨床經驗的眾多案例與對話,讀者可以自己照著逐步執行,克服生命中深感痛苦的長期困擾,擺脫憂鬱、焦慮、恐慌,克服不安全感,創造讓自己重新真正快樂的新循環。

這是一本自救書。這個路徑不僅能改變經年累月的行為模式,也是在探索希望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進而活出人生的光彩!

作者簡介

傑弗瑞・楊(Jeffrey E. Young)博士:紐約和康乃狄克州費爾菲爾德郡(Fairfield County)認知治療中心創辦人及總監,亦於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系擔任教職員。楊博士在認知治療學教育界的地位名揚國際,現居康乃狄克州威爾頓(Wilton)。

珍妮・克露斯克(Janet S. Klosko)博士:於紐約金士頓(Kingston)自行執業,亦於紐約大頸鎮(Great Neck)擔任「長島認知治療中心」共同總監。


譯者:施婉清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
曾任美國企管顧問公司專案總監,協助亞洲大型企業推動生產力提升專案,執行組織管理系統。現隨埃及夫婿定居開羅,專職書籍文件翻譯工作。
譯作包括:文學類:《曼哈頓豪門社區故事》、《黯黑之鏡第一部:魔幻旅程》、《被遺棄在喀布爾的少女》;非文學類:《影像與幻象:解離性身分疾患之藝術治療手記》、《為什麼的力量:找出獨特價值承諾的提問思考術》、《正面迎擊的力量:不隱忍、不尷尬又不失禮的溝通技巧》。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好評推薦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情緒勒索》作者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情緒陰影》作者
海苔熊︱科普心理作家、《暖傷心:失戀癒療的15個練習》作者
張閔筑︱科普心理作家、《別再叫我加油,好嗎》作者)
艾倫.貝克Aarron Beck, M.D︱認知治療醫學博士、《認知治療和情緒障礙》作者


你的人生,總是在過重複的劇本嗎?
科普心理作家 海苔熊

回顧一下你的人生,有下列的狀況嗎?
 
● 總是困在一段不斷受苦的感情關係當中,重蹈覆轍。
● 你發現自己很「犯賤」,伴侶越是糟蹋、摧殘你,你就會越想討好他。
● 看了很多書,還是沒有辦法好好愛自己。
● 早年的家庭經驗不愉快,但卻沒有辦法從課程、演講、或者是其他書籍上,找到解脫。
● 覺得自己的人生困住了,卻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往前。
● 內心有個很大很大的黑洞,時常覺得空虛,曾經想要奮力改變一些什麼,但很快又會退回原本的模式。

如果你也是上面這幾種人的其中一種,那麼強烈建議你翻開這本書來瞧瞧!

生命中的強迫性重複

我記得我剛開始念諮商的時候,被一個專有名詞強烈地吸引:強迫性重複(reputation compulsion),我們之所以會不斷地重演舊有的劇本,抗拒改變,是因為這個劇本雖然讓我們感到痛苦,但也是我們覺得熟悉和安全的。與其冒著「未知、可能變好」的風險,不如持續耽溺在「已知、痛苦的現狀」當中。而上面這幾種人,某種程度上就是活在這種強迫性重複裡,很不開心,卻又恐懼改變。

簡單的說,那些讓你痛苦的劇本,讓你學會了某一種因應這些痛苦的方式,而你因應痛苦的方式,又增強了這個劇本出現的頻率。以「被人遺棄的困境」為例,每當你感覺到自己快要被伴侶拋棄的時候,就會奮力地抓住他、奪命連環call,每當他「逃跑」很久終於回覆訊息的時候,你就有一種舒緩的感覺,於是你就會記住這種感覺,下一次他不見的時候,你還是會奪命連環call──儘管你知道這樣做讓兩個人都痛苦,而且傷害彼此的關係。

如果你發現自己就像這樣,在一個重複的、痛苦的、卻又逃脫不開的循環裡面,那麼這麼書或許是協助你走出這個循環,一個可能的起點!

為什麼需要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

這本書內容豐富,結構清楚,包括6類11種人生困境、8個改變的步驟、8個改變的障礙,融合了幾個不同的治療學派的重點。《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的8個改變的步驟,試圖整合多種不同學派的優點,並且在治療的歷程當中達到下面幾點:

● 給你的症狀一個名稱, 稍稍有安心的感覺(至少知道「對手」是誰)
● 回顧童年經驗,了解這個創傷的來源
● 完整感受這個經驗、與內在小孩對話
● 辨認出非理性信念
● 協助你了解「停留在舊有的狀態」有什麼好處
● 提供具體的行為改變策略,做出和以往不一樣的事情
● 辨認出可能的障礙,並且提供修正的策略

作者很用心地整合,嘗試用「造成改變」的諸多面向(認知、情緒、行為、環境,例如下圖)來切入治療,這樣的好處是,你不再是「只會責怪爸媽」,也不再是「我在諮商室裡面哭過了但是還是不知道怎麼辦」,更不會是「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做不到」,而是你開始學習用另一種不同的方式,來面對這個過往一直困住自己的人生主題。例如,第五章提到的8種改變的阻礙與因應的方法,其實有點像是見縫插針,因材施教,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狀況來做一些調整。比方說,你是一個不太容易有所感受的人,那麼可能可以先從認知或行為進入,再來接觸內心受傷的小孩;又或者,你對自己的狀況已經有明顯的了解了,但是行為沒辦法持續,那麼可能要藉著環境的協助,找支持的團體或者是治療師,總之,這是一全面性的治療模式。

當然,改變並非一蹴可幾,所以作者也結合了後現代取向焦點解決(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的策略,試著先從一小步的改變開始。

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你有能力走出不一樣的路
本書的Part II(第6章~第16章)仔細地去談這11種人生困境, 提供了各種檢核量表、可能的危險清單,以及改變策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模式,一次涵蓋了關於「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如下所列,下面的OOO代表11種人生困境之一):

過去:
1. OOO的經歷:這個困境是怎麼形成的
2. 根源:通常會談到原生家庭和童年經驗
3. 聚焦在內在小孩,感受他並且和他對話
現在:
1. 每個章節一開始的「OOO程度有多深」量表
2. 過去如何影響你的人際關係和感情
3. 讓你重複這個困境的人(或情境)清單
未來:
1. 改變的要點:列點調整方案,不再重複過往劇本
2. 改變的技術:例如建立摘要卡、意象法、寫信等等
3. 建立一些列表和清單,評估改變的難度以及完成的可能性

書裡面不只提到了上面這些做法,還透過個案來描述這些做法的療效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你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案例接受治療之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事實上每一個人在改變的過程當中都歷經許多的辛苦和挑戰,結果也不是「100%變好」,可是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終於跳脫了以往的劇本,開始嘗試用新的方式來過他們的人生,光是做到這樣,就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

從案例裡看見自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雖然托爾斯泰這句話很有名,但看完這本書之後或許你會有一種感覺是,即使是不幸的家庭,也會有「相似的不幸」,這裡面的許多案例,大多經歷了一個辛苦的童年,有的是小時候被父母情感忽視、有的是家中有心理疾患的家人、有的是父親對他嫌東嫌西、有的是被虐待被性侵、家人過度溺愛、還有的是家人完全失去功能,自己從小就要擔當父母的「情緒配偶」等等......,如果你也有這11種人生困境,那麼你很可能在某一個案例的故事裡,看到你自己的影子。

我在閱讀這些案例的時候,感動油然而生,有一種「儘管內心的洞這麼大,改變仍然可能」的感覺,他們曾經和你有同樣的心情、黑暗的童年、類似的偏激的想法、重覆著和你雷同的劇本,可是當他們經歷了這一系列的治療之後,都慢慢地邁出了一些改變,長出了不一樣的自己。
 
改變的起點
人類是很矛盾的動物,一方面期待改變,一方面又抗拒改變;在熟悉的悲劇裡面重複,期待能夠脫離悲劇卻又對不熟悉的未知卻步,來來回回之間,卡在自己的矛盾裡面,你變成自己的地獄,自囚其中,輪迴苦痛。這本書就像是地獄的地圖與鑰匙,協助你理解(認知)、感受(情緒) 到底發生了什麼,提供可能的出路(行為)與資源(環境)。
現在,鑰匙就在你的手上,你準備好要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了嗎?
 

為了過得幸福,你必須對自己既溫柔又殘忍

文:張閔筑

我是一個當「病人」比「心理學學徒」年資更深厚許多的人,在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療空檔我經常感到苦痛萬千,宛如一尾在淺水漥中因長久缺氧而掙扎的魚類,不時焦躁難安--該如何辨識「自己究竟怎麼了?」,以及,「有什麼練習」是我自己可以在平日裡做的,來協助自己早些脫離苦海?

如果這本《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早點問世,我的困境或許能提早幾年解決。

前陣子心理師問我,「妳覺得妳自己的狀態怎麼樣?」

我閉上雙眼,任由思想在無邊無際的空間裡馳騁,不消幾刻,我便「看見了自己」:她身軀佝僂,在豔陽高照的荒漠裡踽踽獨行,手腳皆被銬上鏽蝕斑斑的鏈條,後頭拖拉著數塊沉甸甸的鉛錘。她看起相當疲累,面頰與背脊不斷滲出汗水,欲停下來休憩一會,卻又被迫繼續行走。

我向治療師描述了方才的畫面,繼續闡述:「看到年齡相仿的同儕,過著幸福而身心平衡的生活,像海綿一樣吸收新知、奮不顧身地向前衝刺,如奔向太空的火箭,急速成長,令我好生羨慕。反觀自己,每一步都被困住了,走得很慢。我恨這種感覺。」我停頓了一會,問心理師:「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我把這些鉛塊拆掉?」

翻閱此書時,有種茅塞頓開之感,原來當時那些禁錮我的手銬腳鐐,正是此書中所整理出的「人生的困境(lifetraps)」--在你的生命中,無時無刻阻撓你,讓你過的不如意的核心問題。

本書包含三大重點:一、11種人生困境皆附有簡易的「自評量表」,讓讀者能快速篩檢出自己所屬的類別;二、數則生動的案例解析,幫助你能更進一步理解該困境在生活中呈現的樣貌;三、最難能可貴的一點--提供具體可實踐改變步驟,讓你能循序漸進的執行,例如意象練習、寫摘要卡、尋求可信賴的人協助……等等。

「改變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而且,既痛苦又漫長,你很可能想逃避、過了好幾年也才改變一咪咪。但是,如果沒有身體力行的去執行,再多的療癒系書籍,也只能讓你獲得「感覺好一點」的幻覺,不消幾周就會被打回原形。在開始「改變的行動」之後,一方面得逼迫自己去直視人生困境並處理它,同時也得對自己緩慢的變化有耐心與諒解。(但如果太痛苦,請務必找專業治療師協助你)那麼,在日積月累之後,翻開泛黃的日記,或與朋友談天間,你會發覺自己已「更接近」幸福一點了。

最後,我特別想把這本書推薦給那些想讓自己從痛苦輪迴跳脫出來的讀者,以及正在接受心理治療的朋友。

為了你的幸福,你必須對自己既溫柔又殘忍。第一步,就請翻開這本書吧!

克服生命中最令人痛苦的長期困擾
認知治療醫學博士 艾倫.貝克(Aarron Beck, M.D.)

我很高興看到傑弗瑞.楊和珍妮.克露斯克利用認知治療的方法,解決人格問題上的難題。兩位作者以首開先河之姿,發展出一套強有力的工具,讓一般大眾可以為他們的人際關係和工作,創造一場重大的人生轉變。
人格障礙具有傷害自我的特徵,是一種終身模式,會讓人承受極大的不快樂感,除了會表現出如憂鬱、焦慮等特定症狀外,生活也會出現長期問題。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經常感覺不快樂,在工作上往往不得其所,整體生活品質通常低於他們的期望。

認知治療已擴大範圍到處理這些棘手的長期模式問題,為協助個案,我們不僅檢視不同的症狀:憂鬱、焦慮、恐慌症、成癮、飲食失調、性功能障礙和睡眠障礙,同時也會考慮根本成因的基模(schema)或是帶有控制性的想法(作者以人生的困境來代表基模)多數個案前來時都表現出某些反映在眾多症狀上的核心基模。將這些核心基模提出來討論,可帶給個案正面效益,讓這些效益回應到生活各個不同層面中。

從認知治療中可以發現,由某些徵兆可能可以看出不同基模層次的問題。首先,個案會針對一個問題提出討論,並說:「我一直以來都是這個樣子,就是會出現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感覺像是「無所謂」。接下來,會似乎無法完成原本和治療師在治療中談好的回家作業,他們存在一種「滯礙」感,既想改變又抗拒改變。第三,個案似乎沒有注意到他對其他人所產生的效應,原因可能是他們對自己的自我防衛行為欠缺意識。
基模不容易改變。這些基模的組成元素有認知性、行為性和情緒性。在治療時,全部的元素都一定要探討到,只改變其中一兩個部分,是不會產生效用的。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一書列有11個這種長期性、有傷害自我的人格模式,在本書中稱為人生的困境。本書將複雜的材料簡單化,讓人容易明瞭,讀者很快就可以抓到其中意義,並辨識出自己的困境。取材自實際臨床經驗的眾多個案資料,可以幫助讀者個別化連結到這些困境上。再者,作者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為讀者帶來有力的改變。此一方式為整合性技術,既能維持認知治療中可解決問題、具實用性的特點,同時也運用到認知、行為、精神分析和經驗治療。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傳授給讀者實用的方法,讓我們克服生命中最令人痛苦的長期困擾。本書反映出作者善解人意的特質、憐憫心,和恢宏的臨床觀點。


 

目次

專文推薦
●你的人生,總是在過重複的劇本嗎?科普心理作家 海苔熊
●為了過得幸福,你必須對自己既溫柔又殘忍。科普心理作家 張閔筑
●克服生命中最令人痛苦的長期困擾。認知行為治療醫學博士 艾倫.貝克(Aarron Beck, M.D.) 

作者序
●為長期性重覆行為模式提供完整的解決方式。傑弗瑞・楊(Jeffrey E. Young)

Part I 為何人生總是重蹈覆轍
1:人生的困境
2:你的困境是什麼?
3:我們為什麼會陷落困境
4:因應困境的典型反應:投降、逃離、反擊
5:改變人生困境的有效途徑

Part II 脫離困境的路徑
6:被人離棄:請不要離開我
7:無法信任和傷害受虐:我就是無法信任別人
8:被剝奪感:我永遠得不到我想要的愛
9:疏離孤立:我什麼都格格不入
10:過度依賴:我自己一定做不來
11:脆弱不安:大禍就要臨頭了
12:缺陷自輕:我一點價值都沒有
13:失敗自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14:屈從討好:我一直都按照你的方式在做
15:超高標準:反正我就是不夠好
16:我有特權:我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
17:改變之哲學信念

書摘/試閱

第一章:人生的困境
你是否重覆不斷和對你冷淡的人捲入一段關係?你是否認為,那些和你最親近的人都不夠關心、了解你?
你是否在內心深處感覺有缺陷,沒有人真的知道你其實也能愛人,因為這樣他們就會願意接受你?
 
你是否重視他人的需求多過於你自己的需求,因此,你不曾讓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你是否害怕有什麼不好的事會發生在你身上,覺得即使只是一個輕微的喉嚨痛都可以引發出一場嚴重的疾病?

你是否感覺不論自己受到多少來自社會眾人的讚賞認同,仍然感覺不到快樂、成就感,覺得不配享有這些讚賞與認同?

我們將類似這樣的模式稱為人生的困境(lifetraps),本書中會列出11個最常見的,並告訴你如何辨別它,了解其根源,以及改變的方式是什麼。

人生的困境這種模式根源自童年時期,我們一生都會受到影響。最早是起源於我們的家庭,或其他孩童對我們所做的某些事。被遺棄、被強烈批評、被過度保護、被虐待受侵害被孤立,或是被剝奪權利。我們受到某種形式的損害,以致於它最終內化我們人格中的一部分。即使在離開從小生長的家庭許久後,我們仍然持續自動製造出這些受到不公對待、忽略、輕蔑或是控制,因此我們無法達到期待目標的情況。
人生的困境,會決定我們如何思考、感受、表現,也影響我們和其他人之間的互動方式。這些困境會引發強烈的感覺,如:憤怒、悲傷,和憂鬱。讓其受困擾的人,即使在貌似擁有了一切:良好的社會地位、理想的婚姻、來自周遭人群的尊敬、成功的事業⋯⋯還是品嘗不到生活的美味,也不相信自己所擁有的成就是真實的。

傑德:三十九歲,是一名事業飛黃騰達的股票經紀人。縱橫情海無敵卻不曾真正動過心,他陷入被剝奪感的人生困境中。

我們在首次發展人生困境模式時,接觸到一名極特別神秘的患者,名叫傑德,他是典型自我挫敗的最佳寫照。

傑德遊走在不同女人之間,一個接一個,強調說他所交往的女性中,沒有一個讓他感到滿意,每一個女人到最後都令他失望。哪個女人能帶給他肉體刺激的興奮感,就能引起他與那個女人曇花一現的狂戀。這幾乎就是傑德對於親密關係的態度,他的問題在於不曾有過一段可以細水長流的關係。

傑德不和女性深交,他只征服女性,他獲勝的那一刻,女性開始愛上他的時候,也就是他開始失去興趣的那一刻。
傑德:女人一黏人,就讓我真的一點也提不起興致,當她開始在眾人面前纏著我不放時,我只想趕快逃。
傑德和寂寞感奮戰不休,他感覺空虛,在他內心深處有一個空洞,所以不停尋找能夠填滿他這一塊缺憾的女人。傑德深信他永遠找不到,他始終覺得自己是孤獨的,而且也會一直這樣孤獨下去。


傑德在童年時期,就是受到這種刺痛的孤獨感侵襲。他從來不知道誰是他的父親,母親對他又冷冰冰的,沒有表現出情感的溫度。父母親兩人都沒有滿足他在情感上的需求,他就在情感被剝奪的情況下長大成人,並持續在成人階段重演這種疏離感。

在治療上,傑德也不可避免地重覆這個模式,一個接著一個不斷更換治療師。每個治療師在一開始都讓他滿懷希望,但最終還是讓他失望。他不曾真正和治療師建立關係,因為他總會以內心的致命傷為理由結束治療。每一次的治療經驗都可證明,他的生活困境因為不曾改變,孤獨感就一次比一次深。

多數的治療師都對傑德具同理心,有愛心,所以問題不在這裡,而是在於,傑德都會找到理由,讓自己避開建立他過去不熟悉,讓他感覺不自在的親密感。來自治療師的情感支持相當重要,但這並不夠,他過去的治療師在處理他這種自我傷害模式時不夠有力,要不就是不太處理。傑德如果要擺脫被剝奪感的困境,就必須停止在他所交往的女性身上挑毛病,並開始負起責任,擊退他在接近人時所產生的不適感,從而接受別人帶給他的情感滋潤。

當傑德最後找上我們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挑戰他,嘗試打破他表現出來的模式。他有一對冷漠的雙親,導致他在接近人群時會感到不自在。我們對此情況表現出真誠的憐憫,這點很重要。然而,不論他如何堅持這個溫蒂不夠漂亮,那個伊莎貝爾不夠有才華,或是反正梅麗莎就是不適合他,我們都會迫使他去正視,自己正在又一次地陷入被剝奪感的困境。他想找出別人的錯,以避開別人帶給他的情感滋潤感覺。在一種, 我們賦予同理心的面質(Confrontation)、平衡性的情感支持,以及要他正面迎戰問題,我們終於在他身上看到顯著的改變。現在他已和一位心地好,又有愛心的女子妮可訂婚了。
傑德:我之前的治療師都能理解我,知道我有很多觀點,都是從童年的陰影中洞察得出的。但是,那些治療師中沒有人真正強迫我去做出改變,所以我太容易就會回到我過去所熟悉的舊模式。但是這一次的治療很不一樣,我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成功建立一段情感關係。我不想要讓我和妮可的關係又成為另一次失敗。這段關係就是我要的,雖然我知道妮可並不完美,但我終於下定決心,要不就是開始和人建立關係,要不,就讓自己孤獨一輩子。
人生的困境模式包含持續和自己面質,正面地面對自己,本書會教你如何在它出現時,追蹤它並重覆打擊它,直到它消失在生活中。

第三章:我們為什麼會陷落困境

如同我們在第一章所提到的,人生困境是一種從童年時期就開始萌芽,然後在一生中不斷重覆的模式或主題。這種主題可能是「被人離棄」、「無法信任與傷害受虐」或「被剝奪感」,或是其他任何先前描述到的。最終結果就是到了成人階段後,我們會想辦法再創那些在童年時期傷害我們最深的情景。我們可以用以下三個核心特徵,分辨是否為人生困境: 1. 是終生性的模式或議題。 2. 有自我傷害性。 3. 它會不斷奮力保持自身的存活性。

人生困境具有傷害自我性,就治療師的觀察,正是因為有這項的特質,所以才讓它顯得如此令人痛苦。我們看到有一再被遺棄的,如派屈克,或是有人又受虐遭或侵害了,如瑪德琳,患者總是如同飛蛾撲火般陷入觸發他們人生困境的情境。它損害我們的自我感知、我們的健康、和他人的情感關係、工作、幸福、心情⋯⋯它觸及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層面。

人生困境會不斷奮力地保持自身的存活性,我們會感到一股強烈的推力,要去維持這個困境的存活,因為這是人類在追求一致性時的動機之一。它是我們所熟知的,雖然帶給我們痛苦,但卻因為讓我們感覺自在且熟悉,因此難以扭轉。再者,因為通常是在童年時期發展出來,以適當地順應所居住的家,因此這些模式在還是孩童時確實有實際效用。但是問題就在於,當這些困境已經不再有必須性或目的性時,我們仍然會讓困境持續重覆出現。

人生困境的發展歷程
人生困境的發展歷程包含幾個不同要素,第一個是天生的性情個性,這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情緒的妝容,也是我們的大腦迴路對於所發生的事件連結後,所產生的回應方式。如同其他的天生特質,性情個性也因人而異,它涵蓋的範圍包含廣泛的不同情緒,下面是一些特質範例,我們相信可能絕大部分都是天生的。你可能會認為自己結合了以下的各種面向,再加上其他我們還不知道或不了解的部分。行為當然也受到環境的影響,一個安全,提供良好照顧的環境,也可能讓一個害羞的小孩變得相當活潑。但如果環境糟糕透頂,就算是相對堅強的小孩,也可能會被打垮。

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都會塑造和影響我們,即使是看來作用在體型方面的特質也是如此,例如身高(雖然影響程度稍微小一點)。我們出生時就具有長到某種身高的可能性,而是否能達到這種可能性,有部分則要靠環境來養成,例如營養是否充足,生活環境是否夠健康等。後天環境中重要性最高是早期影響,在我們的家庭裡面,家庭動力有很大的程度等於是我們早期世界的動力狀況。當我們重演一種困境時,我們所重演的部分,幾乎就等於我們童年時期的家庭狀況。舉例來說,派屈克重演被母親遺棄的狀況,而瑪德琳則重演受虐的狀況。

在多數情況中,家庭的影響力在出生時最強烈,然後隨著孩童成長而逐漸減少;但另一面,其他面向的影響力重要性則日漸上升,例如同儕、學校等。但家庭仍是最主要的結構中心,當童年早期的環境具有毀滅性時,它會因此生根發芽,下面是一些範例: 1. 父母親一方會施虐,而另一方的反應則是消極無助。 2. 父母親在感情表達上有距離感,而且對於成就抱有高度期待。 3. 父母親總是爭吵,讓你夾在中間。 4. 父母親中有一方生病或是有憂鬱症,另一方則不存在你的生活中,讓你變成照顧者。 5. 你的角色和父母親的角色糾葛在一起,你被期待成為配偶的替代角色。 6. 父母親之一有恐慌症且過度保護你,父母親擔心變得孤單,因此緊抓住你不放。 7. 父母親會批判你,在他們眼中,你沒有一件事夠好。 8. 父母親過度放縱你,完全沒有設限。 9. 你遭受同儕拒絕,或是感覺自己與別人不同。

後天會和先天交互作用,因此,童年時期中具有毀滅性的影響,對於人生困境的形成過程,會和我們特定的性情個性交互作用。我們的性情個性,對於父母會如何對待我們,也具有部分決定性。舉例來說,在一個家庭中,往往只有一個小孩會被單獨成為受虐的對象。我們的性情個性對於我們如何回應那種對待方式,也有部分決定性。在一個相同的環境中,兩個小孩的回應方式可能大相逕庭,可能兩個人都受虐,但是其中一個反應消極,另一個則會反擊。


需要在孩童時期養成的重大發展
有如威尼寇特(D.W.Winnicott)所說的:「夠好就好。」孩童對於基本安全、和他人的關係連結、自主性、自尊心、自我表達能力,和現實生活上的限度,有特定的核心需求。如果這些需求都有被滿足的話,孩童的心理通常就可順利發展。但當一個孩童在這些需求遇到嚴重瓶頸時,就會出現問題,而這些嚴重瓶頸正是我們所謂的人生困境,以下是需要在孩童時期養成的重大發展。 1. 基本安全 2. 和他人的關係連結 3. 自主性 4. 自尊心 5. 自我表達能力 6. 現實生活的限度
● ● ●
基本安全:這會造成「被人離棄」和「無法信任與傷害受虐」。有些人生困境比起其他更具關鍵性,基本安全的影響是最核心的,從早期需要就會開始產生影響。即使是嬰兒也會有基本安全造成的人生困境。對新生兒來說,感覺安全絕對是他們攸關生死存亡的生活中心。

基本安全牽涉孩童受自身家庭的對待方式,遺棄或是虐待威脅是來自於最親密的人,來自那些人原本應該是要愛我們,照顧我們,保護我們的人。童年時期受虐或遭遺棄的人,所受到的傷害是最嚴重的,他們感覺不到任何安全的地方,他們感覺每一刻都會有令他們驚恐的事發生。可能是他們所愛的人會傷害他們、離開他們。他們感覺自己很容易受到傷害、很脆弱,他們的心理平衡狀態可輕易被粉粹。他們的心情非常緊繃、喜怒無常、他們很衝動,而且會傷害自我。孩童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家庭環境,一個他們預期可以獲得安全的家,父母親不論是在情緒上或是身體上都可讓他們依靠。沒有人受到不好的對待,爭吵的情況只出現在正常範圍中,父母沒有一方死亡或是長期離開小孩。妻子長期發生外遇的派屈克,在童年時期並沒有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因為他的母親有酗酒問題。

派屈克:有好幾晚她甚至沒有回家,完全沒出現。我們都知道她在哪裡,只是
沒有人想提這件事,因為就算她在家,情況也是一樣糟,不是喝醉、
宿醉,就是快要醉了。

如果你有一個酗酒嚴重的父母親,可以肯定的是,你的安全需求幾乎無法完全獲得滿足。我們可以說長大成人後的派屈克,對於不安定的狀態已經到了上癮的程度。不穩定感像磁鐵般地吸引住他,他也特別容易感到那些不安定女性身上的吸引力。派屈克對她們產生化學反應,然後就和那些女性陷入熱戀。感到安全的孩童可以放鬆自己並且產生信任感,安全感是感覺所有事物的核心基礎,失去安全感後,就會無法繼續往前發展其他的項目,因此其他項目,也會變得沒有幾樣可以發展得好,因為大量的精力都會被用在擔心安全性上,畢竟它殘存無幾。沒有安全感的童年時期,是之後所有會重覆循環的狀況中最危險的一個,不是會讓自己匆促地從一段具有毀滅性的情感關係,跳到另一段危險關係;不然就是完全逃避發展情感關係,如同瑪德琳在她大學後期那樣的生活。
● ● ●
與他人的連結:這會造成「被剝奪感」和「疏離孤立」。為了要與人發展出連結感,我們需要愛、關心、同理、尊敬、情感、被了解,和指引。我們需要從家庭和同儕間獲得這些元素。與其他人的連結有兩種形式,第一種與親密性有關。親密關係通常是和家人、愛人,以及非常要好的朋友所產生的關係。他們是我們最緊密的情感連結。我們會從母親或是父親身上,感受到這種只存在最親密關係中的連結性。第二種形式所涉及的則是社會性連結,這種連結會給人歸屬感,將我們融入更大的社交圈中,這是和朋友圈以及社群團體所產生的關係。一個人在連結上出問題時,可能會是隱晦的、不明顯的,也不容易受到察覺。你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好像適應良好,好像沒有什麼大問題一樣。可能擁有家庭、親密的愛人,也屬於社群中的一分子。然而,你的內心深處卻是斷線的,你感覺寂寞,渴望擁有一段自己所沒有的關係,而這通常只有夠敏銳的人才會注意到。你和身邊的人並沒有產生真正的連結,你對其他人保持距離,也不讓人太過接近你;再者,你有可能表現出其他更極端的狀況,你可能是一名獨行俠,總是獨來獨往。

第一章提到的傑德,就有嚴重的親密性問題,他和一名又一名的女性交往,卻沒有一個讓他感到滿意。一碰到親密性議題就逃開,他親手讓最親密的關係變成一種表面關係。當他進行第一次治療時,連一個讓他感覺親近的人名都說不出。

傑德在情感真空狀態下成長,他對父親幾乎一無所知,而母親對他則是冷漠無情。雙方在情感上沒有任何互動,也沒有透過肢體接觸表達出情感。有三種剝奪類型會在兒童時期發生:撫育、同理、指引,而這三種剝奪都發生在傑德身上。如果你有與人連結的困擾,寂寞感對你來說會一個重大問題,你會感覺沒有人真的深入了解你,關心你(「被剝奪感」人生困境);或者你感覺與世隔絕,不屬於任何地方(「疏離孤立」人生困境)。而這種空虛感的背後,是渴望與人有所連結。
● ● ●
自主性:這會帶來「過度依賴」和「脆弱不安」的人生困境。相較於其他同齡者,自主性表可以脫離父母親,並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這種能力讓你可以離開家庭,到外面過自己的生活,擁有自己的身分,也擁有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不需要完全僅依靠父母親的支持和引導,這種能力會讓你成為一個有自我的獨立個體。

如果你是在一個培養自主性的家庭中成長,你的父母親會教你自給自足的技能,鼓勵你承擔責任,並指導你如何做出好的判斷。他們也會鼓勵你探索外面的世界,發展出一個獨立的自我認同身分,並且其他同齡者互動交流。他們會告訴你外面的世界不會不安全,也會教你如何在其中保護自身安全,並且不是過度保護。但是,也有可能,你的成長環境並不健康,而這就會促成你的依賴性與黏連融合性(fusion)。你的父母親可能沒有教你自我依賴的技巧,反而還幫你完 成每一件事情,並削弱你想自己嘗試事物的企圖心。他們可能會告訴你這個世界很危險,可能發生疾病;他們總是在警告你,阻止你順著自己的天性發展;他們也可能教你,在面對外在的世界時,不要靠自己的判斷力或是自己下決定。

第一章所提到的女性海瑟,患有多種恐慌症,她就是在童年時期受到過度保護,父母親總是警告她有危險,因為連他們自己也無時無刻不在擔心這件事。他們教給海瑟的,是一種面對生活要自我感覺脆弱的概念。海瑟父母親的出發點不是不好,但情況通常都是因為自己本身已經充滿恐懼,所以想要給予保護。過度保護子女的父母親都是很有愛心的,但這讓海瑟陷入「脆弱不安」的人生困境中,她失去培養自主性的能力,害怕跨出腳步走到外面的世界。感覺安全,就能讓你到外面世界闖蕩,這是自主性的其中一環;感覺有能力,就能面對和處理日常生活事務,也會保有獨立的自我感知,這是自主性的另一環,兩者都和「過度依賴」的困境相關。在「過度依賴」的困境下,你就失去認為自己有能力處理事物的感知發展。你的父母親或許過於保護你,什麼事都幫你做決定,讓你不需要負起責任;他們甚至還可能不著痕跡地削弱你的意志,只要你想做出嘗試,他們就批判你。最後導致當你長大成人後,如果缺乏引導、忠告,或沒有從你認為比自己有能力、有智慧的人身上獲得支助(例如財務上),你就無法自己有效處理事務。即使離開父母後,談感情的對象仍帶有父母親的影子,就更不用說還有許多人是不曾離開過父母身邊的。你在尋找的伴侶或是上司,是父母親的替代。帶有過度依賴性的人對自我感知的發展要不就是不得其所,要不就是混淆不清,他們的身分認同和父母或配偶的身分糾纏在一起,好比像是下述的刻板印象:已經做了妻子,卻完全沒有進入丈夫的生活中,也失去對自己身分認同的感知。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依照丈夫的想法。她沒有自己的朋友,沒有自己的興趣,也沒有自己的意見,只要一開口,講的都是丈夫的生活。能夠到外面世界闖蕩,而不會覺得不安全;感覺自己有能力,能發展出強烈的自我感知,以上這些都是自主性的組成元素。

」、「傷害虐待」和「缺陷自輕」的三個困境交叉作用得很明顯。孩童幾乎都會責怪自己被侵害,他們會覺得一定是自己很糟糕,或是不值得被愛,所以受到侵害也是理所當然。

傑德,女友一個接著一個換,他有非常強烈的缺陷感。他的優越感中有冷漠態度,好掩飾這些感覺。至於卡爾頓,這一名喜歡討好人的好好先生也感覺自己有缺陷,而會讓卡爾頓漠視自己需求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並不值得再獲得更多。

自尊心受損會造成羞恥感,羞恥是在這個層面中較明顯的情緒,如果你有「缺陷自輕」或是「失敗自卑」人生困境,對自己到羞恥就像是你的日常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一書)


克服生命中最令人痛苦的長期困擾
認知治療醫學博士 艾倫.貝克(Aarron Beck, M.D.)

我很高興看到傑弗瑞.楊和珍妮.克露斯克利用認知治療的方法,解決人格問題上的難題。兩位作者以首開先河之姿,發展出一套強有力的工具,讓一般大眾可以為他們的人際關係和工作,創造一場重大的人生轉變。
人格障礙具有傷害自我的特徵,是一種終身模式,會讓人承受極大的不快樂感,除了會表現出如憂鬱、焦慮等特定症狀外,生活也會出現長期問題。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經常感覺不快樂,在工作上往往不得其所,整體生活品質通常低於他們的期望。

認知治療已擴大範圍到處理這些棘手的長期模式問題,為協助個案,我們不僅檢視不同的症狀:憂鬱、焦慮、恐慌症、成癮、飲食失調、性功能障礙和睡眠障礙,同時也會考慮根本成因的基模(schema)或是帶有控制性的想法(作者以人生的困境來代表基模)多數個案前來時都表現出某些反映在眾多症狀上的核心基模。將這些核心基模提出來討論,可帶給個案正面效益,讓這些效益回應到生活各個不同層面中。

從認知治療中可以發現,由某些徵兆可能可以看出不同基模層次的問題。首先,個案會針對一個問題提出討論,並說:「我一直以來都是這個樣子,就是會出現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感覺像是「無所謂」。接下來,會似乎無法完成原本和治療師在治療中談好的回家作業,他們存在一種「滯礙」感,既想改變又抗拒改變。第三,個案似乎沒有注意到他對其他人所產生的效應,原因可能是他們對自己的自我防衛行為欠缺意識。
基模不容易改變。這些基模的組成元素有認知性、行為性和情緒性。在治療時,全部的元素都一定要探討到,只改變其中一兩個部分,是不會產生效用的。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一書列有11個這種長期性、有傷害自我的人格模式,在本書中稱為人生的困境。本書將複雜的材料簡單化,讓人容易明瞭,讀者很快就可以抓到其中意義,並辨識出自己的困境。取材自實際臨床經驗的眾多個案資料,可以幫助讀者個別化連結到這些困境上。再者,作者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為讀者帶來有力的改變。此一方式為整合性技術,既能維持認知治療中可解決問題、具實用性的特點,同時也運用到認知、行為、精神分析和經驗治療。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傳授給讀者實用的方法,讓我們克服生命中最令人痛苦的長期困擾。本書反映出作者善解人意的特質、憐憫心,和恢宏的臨床觀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14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