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

TOP
4
0
1/15(三)凌晨網頁進行維護,造成不見敬請見諒
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
滿額折

白銀帝國:從唐帝國到明清盛世,貨幣如何影響中國的興衰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明朝大航海時代,中國進入世界經濟體的洪流中,
繁盛的貿易使大量白銀流入,古老帝國成為貪婪的巨獸,
但白銀卻從經濟風火輪,轉為天朝斷魂碑?
《白銀帝國》不只是貨幣史,更是一部從幣制管窺國運興盛的政經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 陳國棟 作序推薦

王成勉 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員
甘德星 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沈中華 實踐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講座教授
游博清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劉瑞華 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蔣竹山 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讚賞推薦


■ 紙鈔為何自宋朝始用後,總是悲劇性收場?
■ 不產銀的中國,為何被迫成為銀本位國家?
■ 甲午戰爭、中日抗戰的引線,白銀也是其中關鍵?
■ 鴉片戰爭的背後,其實是全球經濟之戰?
■ 一九三○年的大蕭條時代,何以是民初經濟的黃金十年?


中國是最早展開紙鈔試驗的國家,在貨幣史上常與錢幣、白銀三者並用。錢幣通常由銅、鐵、鋼等廉價金屬鑄成,不利遠行攜帶,進而發展出便於匯兌、攜帶的鈔票;但為何最便利的鈔票,卻難以通行於民間,反之是白銀成為朝廷屢屢禁不得的貨幣?甚至最終給予合法地位,使白銀流通天下?

明朝以後絲綢、茶葉、瓷器流通至全球貿易,使白銀大量流入,至此中國成為銀本位國家,締造繁榮盛世。然而「白銀帝國」之路,是光環,也是詛咒。當十八、十九世紀全球從金銀複本位轉向金本位,而後過渡到現代金融法定貨幣系統時,中國未跟隨世界潮流,導致對外戰爭如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的失敗。一國財經政策,足以左右國運,日本藉經濟改革一躍成為亞洲強國;中國則因幣制的混亂、紙鈔的信用破產,讓列強有機可乘,千年根基於百年內傾圮。

自宋元以降到近代,白銀的使用與演變,從內需至接軌國際,一部中國千年貨幣史悄然成形。然而做為經濟學者,徐瑾的書寫野心不僅止於此,透過爬梳歷史變易,她發現王朝的傾滅都與疲弱的幣制有關;而中西金融史的比較,更顯現了中西大分流和中國銀本位對後世帶來的影響。因此,此書不僅是中國貨幣史,也是一部經濟如何影響國家命運的政治史,從歷史的迴音中,為現世敲響警鐘。

作者簡介

徐瑾

中國最受歡迎的青年經濟學者,作品曾連續入選「二○一五年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二○一六年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等。
現為英國《金融時報》旗下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上海公共政策研究會理事。早年辦過《讀品》雜誌,現則主持經濟人讀書群,每月推薦經濟、社會、文化相關出版品,成為財經讀者的引路人。
出版《有時》、《印鈔者》、《凱恩斯的中國聚會》等著作。Wechat名稱為「徐瑾經濟人」。

名人/編輯推薦

名人推薦語
中國能否稱為「白銀帝國」,恐怕還有爭議,但本書借用白銀入手,深入淺出的概述中國貨幣史,自有其貢獻。
白銀從自古以來就是受到大眾喜好的貴金屬,但是重要的是,自明代中葉大量的美洲白銀東來,使得中國納入了世界歷史的脈絡。白銀自此不但成為中國的貨幣,後來晚清的大量白銀流出與民國時期美國的銀元政策,都影響到中國政權的穩定。這本中國貨幣史一方面顧及世界史和中外的互動,另一方面兼論中國國情與時人意見,都是值得稱述之處。
王成勉
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員

《白銀帝國》一書介紹白銀在中國兩千多年的以來的地位演變,書中內容都很精采,是一本讓我們瞭解白銀在中國歷史演化的重要參考書。這裡提出兩個觀點與讀者分享。首先,日本在甲午戰爭(一八九五年)時成立了正金銀行,以中國賠償的庫平銀為基礎,在倫敦出售轉成黃金,成立金本位,從此與西方金融建立更密切的聯繫,中國則受到銀價下跌影響,購買力日趨衰落。第二點,當時美國購銀法案對中國的影響為何?是否能使中國從一九二九、一九三○年代的危機渾沌之中逃脫?讓我們跟著作者從本書中一窺究竟。
沈中華
實踐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講座教授

白銀作為影響中國近代數百年來國家財政運作最重要的機制之一,其本身具有重大意義。本書從白銀觀看中國自宋以降的政治發展、金融制度、政府與商人的關係等議題,且兼論西方各國財政決策、系統做為對照,旁徵博引,從貨幣表徵的政府效率、政策、信用等層面,嘗試為國家興衰,乃至東西分流等重大歷史問題提出解答。書中若干觀點有其見地,值得深思和進一步討論研究。
游博清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過去有關貨幣史的書籍,其中多數都充滿了貨幣數量與價值的估計及數字資料。不過,這本《白銀帝國》顯然不一樣,我發覺它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作者參考了不少經濟理論而能不限於貨幣數量學說,掌握商品貨幣的關鍵問題,讓這本貨幣史的著作包含更多制度的成分。
宋元之後,白銀成為流通中國的貨幣,隨著明、清兩朝建立疆域的過程,白銀帝國因而形成。然而,在那之前,中國曾經出現紙幣。書中抓住了紙幣消失的疑問,掀開商品貨幣的特徵與局限。
現代的貨幣理論發現,任何貨幣制度都是建立在信任之上。金、銀讓人信任,因為它們是實質商品,可是即使如此,難以預料的價格變動也會動搖信任。在虛擬貨幣已經層出不窮的今天,回顧商品貨幣的歷史,所獲得的知識可以讓人心裡踏實不少。
劉瑞華
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徐瑾的《白銀帝國》的視野相當獨特,不僅充分掌握了過往西方學界經典名著《白銀資本》與《大分流》的論點,且能用各種深入淺出的優美文字及紮實資料,呈現出這數百年來以白銀為主角的中國經濟史演變的故事,讓貨幣歷史不再只是一堆硬梆梆的數字,全書面對大眾的書寫成果令人驚豔。
蔣竹山
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目次

推薦序 面紗下的經濟史 陳國棟
總論 白銀的詛咒

第一章 東西:白銀的不同命運
貨幣起源
白銀的東西命運
金銀博弈
金銀複本位的失敗
不完美的金銀複本位

第二章 宋元:紙幣的試驗
唐宋變革中的紙幣試驗
北宋交子與紙幣的誕生
南宋錢荒與起伏不定的會子
鈔票的沒落與馬可.波羅的局限
通膨的教訓與白銀的崛起
一二六二年:賈似道買公田與威尼斯賣債券

第三章 明代:銀本位與全球化
洪武體制的建立與突破
發鈔救不了明朝
禁不住的白銀
白銀貨幣化與西門慶們
明朝的「李約瑟之謎」
白銀流入與明朝滅亡
中國錢與豐臣秀吉

第四章 晚清:混亂中崩塌
幣制混亂的清朝
「黃宗羲定律」遭遇「馬爾薩斯陷阱」
朝貢生意經與天朝心態
從朝貢到條約
入超、熱錢、世界失衡
一八四○年:鴉片戰爭還是白銀戰爭?
復盤:帝國銀荒因何而起?
外國銀洋在中國
貨幣主權的喪失
甲午戰爭:中日金本位的迥異命運
江戶時代中日的不同傳統
從磅虧到幣制改革
幣制改革大熱潮
白銀為何再次勝出

第五章 民國:告別白銀,迎接通膨
洋銀行來到中國
錢莊在二十世紀的興衰
「京鈔風潮」裡的中國銀行
天時地利的「廢兩改元」
從《白銀收購法案》中走出的法幣
通膨的尾聲與啓示

後 記
附錄一 延伸閱讀
附錄二 東西貨幣金融大事記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白銀流入與明朝滅亡

明代白銀的使用普及,首先是經濟自身的貨幣化需求,就外在供給而言,也依賴於海外白銀的流入,這是中國海外貿易與地理大發現的因緣際會。白銀繁榮於大明帝國之際,無意之間,也埋下毀滅的種子。
對於中國而言,一六○○年是一個分水嶺。一生都為中國著迷的韓森,其視角與我們慣常的思維不同。她指出一六○○年之前,中國其實是「開放的帝國」。她放棄慣有的王朝劃分,將一六○○年之前的中國定義為三個時期:首先,從商周到秦為第一階段,這是公元前一二○○年到公元前二○○年的構建中國時期;其次隨著公元前三世紀秦代的統一,本土道教開始有組織地興起,眾多佛教徒也來到中國,中國開始了面朝西方以及印度的一千兩百多年;最後則是從十世紀到十七世紀開始轉向北方,大部分時間中國都處於北方游牧民族的統治之下──同時他們也被日益中國化,蒙古人仍舊是明朝的最大戒備對象,最終則有東北滿族的崛起。
一千六百年前後發生了什麼?伴隨著巨量白銀的流入,白銀在中國的地位在明代中葉之後有增無減,從各方面鞏固了銀本位的地位。不少學者強調張居正「一條鞭法」的作用。「一條鞭法」的推行徹底廢止了洪武體制,上接中唐楊炎的兩稅法改革,下接清初雍正的攤丁入畝制度,令中國財賦體系最終告別實物稅,轉向貨幣稅。學者們普遍同意,它進一步加大了明代經濟白銀化程度,根據學者彭信威估算,明代兩百多年內,金銀比價從明初的一比四、一比五到明末的一比十甚至一比十三。貴金屬的流動看似只是經濟行為,但其作用以及副作用則相當漫長,甚至影響了一個帝國的興衰。
明朝末葉中國與世界貨幣體系的交換關係,甚至與二十一世紀初葉的入超與熱錢情況很相似。中國最早從羅馬時代便被認為是歐洲貨幣的歸宿,由於國際收支結構有利於中國,白銀從全世界源源流入中國,十七世紀在美洲白銀推動之下更是如此,「西屬美洲所產白銀,有二十%被西班牙大帆船直接運過太平洋到達馬尼拉,然後運往中國購買絲綢和瓷器。還有一部分美洲白銀通過中亞貿易到達俄國的布哈拉,然後間接轉入中國。美洲新大陸出產的貴金屬,有一半之多經上述渠道流入中國」。
對於偉大的羅馬帝國,其生命力曾經被認為因貴金屬大量外流而枯竭,在這一點上,白銀與明帝國也與此類似。美國學者魏斐德認為,一六四四年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勃興,是中國歷史上所有改朝換代事件中最富戲劇性的一幕,而白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歷史的真相必須基於比較,歐洲其時也正經歷著名的「十七世紀危機」──歷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鮑姆發明了這一名詞,主要表示經濟衰退、人口下降、社會動蕩等一系列危機。更進一步而言,這場危機其實是一場全球性危機,史學界有一派認為,東西方應對這一幾乎同時段危機的不同方式導致歷史的大分流。
「十七世紀危機」之下,東方被認為延續著王朝更迭的模式,而西方則由此率先邁入現代化社會,「面對每一次的全面性的危機,不同的國家反應不同,據此而帶來了發展的不平衡,這一點最終定格了歷史」。於是,瞬間的戰略定格成為永恒的歷史,一個看似細小的分叉導致了結局的大相徑庭。
通過白銀,中國的動蕩也與世界脈動隱祕地聯繫在一起。魏斐德認為,十七世紀的中國危機與全球危機之間存在彼此呼應關係,「中國對馬尼拉遙相呼應的支配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使得中國貿易和世界貿易的長期周期性波動出現了一致性;甚至還達到了這樣的程度,使中國貿易的波動幅度比世界貿易的波動幅度大得多。因此,我們可以斷定,不管表面現象如何,正是跟中國之貿易的興衰,支配著西班牙海上貿易本身的消長」。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白銀上位之後,白銀與明帝國的命運更加密切地交織在一起,對於這一事實,歷史學家們褒貶不一。有人強調即使沒有白銀中國經濟也會發展,海外白銀湧入被認為是中國丟失貨幣主權的象徵,甚至認為這開啓了數百年貨幣主權外移的歷史。直到今天,甚至有人認為正是貨幣主權外移導致明朝滅亡、清朝沒落。
事實上,我認為貨幣主權在貴金屬時代並無太多意義,而貴金屬對於古典經濟活躍自然是一個躍升。即使在現代,貨幣主權也不是可以爭而得之的權力。明代從禁銀到用銀是迫不得已,貨幣主權並非可以爭而得之,中國產銀太少也是事實,而海外白銀流入枯竭的影響遠不只通貨緊縮。
擁有貴金屬幾乎曾經是所有古老帝國的渴望,海外白銀與大明帝國彼此成全。歷史學家布勞岱爾曾經說,亞洲從羅馬帝國時代起,只同意歐洲用貴金屬來進行交換,而且亞洲主要接受白銀,中國和印度已成為在世界各地流通的貴金屬的最後歸宿。中國如此渴望白銀而且能夠吸引白銀持續流入,最初看起來是優勢,其實也構成了其脆弱之處。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促成了中國銀本位的確立,使得商品貨幣化前所未有地增加,而一旦這樣的流入遭遇衰竭,那麼其對於明代經濟也將帶來致命性的打擊。
十七世紀上半葉,中國爆發過多次重大饑荒。過去的解釋往往歸結於自然原因,事實上除此之外,更可將其歸結於積患已久的經濟社會問題的悲劇性產物,甚至涌入亞洲的金銀也難辭其咎。歷史學家艾維四指出,「這些金銀促成高水平的公共支出,快速的城市增長,以及激烈的經濟競爭,而這一切被證明是社會和政治的腐蝕劑」。他認為中國困境源自幾乎完全仰仗於進口白銀來保證貨幣供應比例,一旦美洲白銀流入中國的實際數量急劇減少,明朝政府就迅速跌入經濟夢魘之中,而明朝的滅亡其實就在於財政的難以為繼。
事後回溯,一系列近乎偶然、卻彼此串聯的事件,為明帝國打上了棺材鐵釘。一六三四至一六三六年,西班牙決定限制西屬拉丁美洲白銀流入菲律賓的數量,一六三九年冬天,在馬尼拉西班牙人與中國人長期的緊張關係最終爆發為暴力衝突,兩萬多中國人被殺,隨後,經菲律賓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大量減少。同年夏天,日本德川政府決定禁止從澳門來的商人在長崎進行貿易,曾經給中國帶來大量日本白銀的路線也宣告關閉。一連串因素作用之下,中國的白銀進口量驟然跌落。而隨著白銀流入量的銳減,銀錢比價崩潰。這些歷史的線索,靜靜地勒住了套在大明帝國脖子上的經濟繩索。
白銀的減少導致各種窖藏出現,出現了「人為的疾患」。由於許多捐稅要使用白銀支付,賦稅負擔變得不可忍受,許多人因此破產,曾經的富庶地區出現「人去屋塌」的現象,而朝廷榨取到的財政收入大幅減少。白銀枯竭之下,銀錢比價暴漲,對窮苦民衆而言,他們使用銅錢購買活命糧的能力大幅下滑。加之其時正逢小冰期(Little Ice Age),各地自然災難不斷,糧食減產之下,糧食價格暴漲,一六四○年河南災荒之後,米價每斗三千錢,小麥每斗兩千七百錢,從北方到南方許多人餓死。因饑荒與時疫,人口也一時之間減少數千萬人,這導致民間暴力革命在所難免。
白銀是導火索,伴隨著白銀危機而來的經濟危機、自然危機、人口危機,疊加構成了明朝歷史的大轉折。「流亡載道」、「人相食」等記載見諸歷史,饑荒背後則是民變,各類起義揭竿而起。滅亡明朝的李自成部隊出現在西北,對此後世歷史學家認為並非偶然,因為那是一塊遠離白銀浸淫而又飽受饑荒的土地。
通膨的破壞導致社會全面性潰敗,不僅導致饑荒、死亡、民衆受苦,引發各地反叛,也使得官僚集團的薪資縮水,進而又因腐敗動搖了明代政權的合法性。糧食價格不斷上漲,而以銀兩計算的俸祿則相對穩定,這意味著官員收入也面臨著通膨的侵蝕,「到一六二九年,朝廷每年向在朝的官僚、貴族(僅在京城的就多達四萬人)發放的俸祿,只有十五萬兩,不到國家財政預算的一%」。
顯然過低的官員俸祿並非好消息,因為這必然引發更為嚴苛的搜刮。以清官形象在歷史中存在的海瑞,似乎就是為了印證明代的腐朽。像海瑞這樣的朝廷命官,依賴俸祿過活的結果是其畢生清苦,生前為母親祝壽買兩斤肉都可以成為新聞。他雖然最終官至禦史,高達二品,死後贈太子太保,謚忠介,然而身後無子,只留下白銀二十兩,甚至喪事也靠他人凑錢。《明史》記載:「白衣冠送者夾岸……天下稱剛峰先生。」可是,有多少人願意像海瑞那樣活著甚至悲切地死去呢?海瑞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天下聞名,但在仕途上起起伏伏,並沒有被真正委以重任。
可想而知,海瑞的清廉不僅是少數,而且在那個時代顯得不合時宜。當謀求非法收入成為政治潜規則,甚至明朝歷代皇帝也盡力充實內府金庫,將天下視為私產,軍費緊張卻「不得請發內帑」──諷刺的是,到最後李自成占領北京時,明朝內外府庫僅剩下黃金十七萬兩,白銀十三萬兩。當腐敗成為一種制度性現象,上層對下層平民殘酷壓榨,那麼社會的潰敗不可避免,滅亡也為期不遠,「明末的經濟衰退,是由於制度的破壞導致了整個社會秩序的崩潰」。
誠然,白銀對於中國經濟貨幣化以及制度變革帶來深遠影響,從銀本位的確立到明代覆滅,持續的入超也帶來了鴉片戰爭之類的後續問題──某種意義上,稱鴉片戰爭是為白銀而戰也不過分。白銀貨幣化和晚明商業化相互刺激,一方面使得中國部分融入世界經濟,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國不得不在繁榮之後領會蕭條。正因如此,顧炎武、黃宗羲之類的思想家對於白銀大多抱以負面評價,典型如黃宗羲認為廢除白銀有七大好處:「粟帛之屬,小民力能自致,則家易足,一也;鑄錢以通有無,鑄者不息,貨無匱竭,二也;不藏金銀,無甚貧甚富之家,三也;輕賫不便,民難去其鄉,四也;官吏贓私難覆,五也;盜賊勝篋,負重易跡,六也;錢鈔路通,七也。」學者王夫之和當時不少啓蒙學者的結論類似,即認為白銀加大貧富差距,甚至白銀越多,差距越大,「其物愈多,而天下愈貧」。
對比之下,中國明代啓蒙家一方面嗅到了時代轉折中的貨幣因素,另一方面,民間疾苦的現象也刺激他們提出了犀利的批判,這些言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世的判斷,即使這些判斷以更為現代、更為學術化的形式呈現。但是無論古代還是今天,多數人始終忽略了經濟的邏輯,白銀並非大明帝國的主動選擇,而是皇權與市場博弈之下的無奈結果。值得注意的是,明朝的興亡歷史中,白銀流入減少固然重要──可以說白銀成就了明朝的繁榮,也部分造就了其滅亡的命運──但是更大的背景在於中國無法走出殘破政府體制的約束,是制度的大失敗。
歷史並非單一原因可以解釋和推動的,國人對於大歷史的偏執往往罔顧現實的複雜性,探求歷史真相意味著接近可能的真相而不是尋求單一的推動力。白銀是歷史的血脈,但並非歷史的原因以及目的。白銀流入與國際貿易、經濟市場化和貨幣化本來並存,對白銀的接納與否,其實並非官方的希望或推動一手造成。白銀的流行,仍舊由明代商品經濟繁榮決定。無論是何種貨幣,最終得到市場認可仍舊源自民衆的選擇,中國交子、歐洲貨幣甚至明代最後的紙幣鬧劇都證明,君主或許可以選擇某種貨幣,甚至將自己的頭像印在貨幣之上,卻無法強迫人們使用。而白銀流入啓動晚明商業經濟繁榮之際,其流入枯竭也成為套在明王朝脖子上衆多繩子中的一根。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