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讀通佛學與心理學:人類思想的兩種偉大智慧
商品資訊
系列名:人生顧問
ISBN13:9789571375526
替代書名:悉達多的心理學──對現代心理學說「不夠」
出版社:時報文化
作者:金木水
出版日:2018/10/17
裝訂/頁數:平裝/256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一套教你參透痛苦的生命思維,讓你找回真正的自我平靜
行為心理學家說:「把感覺、思維、情緒看作生理反應吧。」,心理學被認為不夠重視個體的差異與自我意識。比起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學更側重於解決行為上的問題。
現代社會人們大量關注心靈層面的議題,而現代心理學與佛學,都是關於心靈的智慧。作者對現代心理學進行理性的質疑,並分析了佛教思想中的理性價值;提出兩者在應對心靈問題層面上的互通和互補。
我們都會有怕自己比不上別人的時候,佛洛伊德說那是因為「潛意識」作祟;阿德勒認為這是一種「出於自卑」的心態,然而在佛學的價值觀裡,這是因為看到他人得到短暫福報時,我們的慈悲心會被嫉妒矇蔽。
這本書並非一本心理學教材,它是一本讓你通讀佛學和心理學的入門書,從其歷史中找出思想的精華,以便瞭解心理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是否需要佛學補充,以及需要怎樣的補充。
這本書在心理學之上加入了佛學的宗教性思維
讓我們在許多重要時刻能夠跨越成長的難題,以及心靈的困惑。
為什麼要從佛教談心理學?必須先清楚現代心理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才能結合佛學和心理學更加完善人生的思考面向。
【本書特色】
本書提出了三個「很少問更很少答」的問題:
一、對現代心理學這門科學,我們為什麼不能預期過高?
二、拋開神祕及模糊的部分,佛學的理性價值何在?
三、佛學能否解決現代心理學解決不了的問題?
【好評推薦】
悉達多的心理學就是探討從整體上解決人們由心理而影響生理的健康問題。現代心理學也在吸收佛教理論,並開始用禪修的方法來應對問題。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
作者認為心理學對其「使用者」來說是「不夠」的:打著科學方法的心理治療,不足以解決現代人的煩惱;心理學的發展似乎「不願意解決現代人煩惱」。現代的面相學、星相學、屬相學都不科學,卻一直在給人以關愛。心理學一直標榜自己是科學,卻不愛人。本書把宗教還原為世俗的唯物主義的行為藝術後,卻又在世俗中保留了「愛」……
──李星良|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
作者簡介
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芝加哥大學理學碩士及紐澤西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旅居海外。他自幼愛好中西方文化,視野開闊、文筆輕鬆,通讀佛學、哲學、心理學等,且擅於有條理地分析佛學的原理與方法。
另著有《當勵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靜的五步鍛煉》,該書側重佛陀的方法,而本書側重佛陀的原理。
序
前言 兩種智慧
你拿起了一本書,卻翻開了兩本書。
本書原名《悉達多的心理學》。 關於佛陀的本名「悉達多」, 我想說明的是:雖說用「佛陀」更尊重,但那樣本書似乎變成了宗教書。別誤解,本人既堅決支持宗教,也堅決支持理性。作為折中,當涉及個人時,我多用「悉達多」,而當涉及佛教時,我多用「佛陀」。為的是表明本書的主角為現身於世的人,而非升天之後的神。
關於另一個關鍵字「心理學」,我想說明的是:「不夠」不表示不敬。因為不夠有兩種:「很好而不夠」或「不好而不夠」。本書指的是前一種,即現代心理學很科學但要補充。可以說,我愛心理學,所以才批評心理學。之所以把佛教與心理學對應來寫,是因為當今所有學說都宣稱理性,本人還沒有見過那個學說宣稱自己非理性,哪怕最邪教的邪教也宣稱自己理性,那麼何為理性的基準?我以為這個基準只能是科學,暨現代心理學。
從標題中各位已經看出,本書涉及人類思想史上的兩種偉大智慧。
要說本書的緣由,主要是有感而發:
一是有感於知識階層的煩惱。之所以強調知識階層,倒不是因為這個人群格外優越,而是因為這個人群格外容易受害。套用一句俗話:未必「知識愈多愈反動」,但一定「知識愈多愈煩惱」。究其原因,知識讓人胡思亂想,而胡思亂想讓人抑鬱、焦慮、擔心、後悔、自責、悲傷、憤怒……
二是有感于理性資源的匱乏。之所以強調理性資源,因為現代社會中知識階層的比重愈來愈大,可適合我們的方法卻很少。何以見得?如果把心靈的道理分為信仰類與理性類,首先可以先排除前一類。不是說信仰不對,相反現代人急需信仰,可問題出在信仰要求「先信仰、後理解」,而知識階層要求「我先想清楚,再決定信還是不信」,結果彼此無緣。如何幫助這些「非想清楚不可」的大腦呢?只能靠理性。可現實情況是:成體系的理性資源很少。
我找來找去,只找出兩種:現代心理學與佛學。
至於為什麼只有這兩種,正是這本書要回答的問題。
首先,我希望講清楚現代心理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或許你會問:市場上的心理學書已經很多,本書有何不同?很簡單,心理學界雖然內部觀點各異,對外卻驚人一致地為現代心理學「歌功頌德」。我能理解對科學的歌功頌德,卻偏好以科學的精神「理性質疑」。並且不能只破不立,必須有破有立。這是本書作為心理學書的兩點不同。
接下來,我更希望講清楚佛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同樣你會問:市場上的佛學書已經很多,本書有何不同?也很簡單,我想寫的既非神秘的宗教,亦非放下、淡然、不執著的小故事,而是佛陀的理性與邏輯。並且我不準備按教義來寫,而準備按心理學來寫。這是本書作為佛學書的兩點不同。
最後,我還希望清楚地比較佛學與現代心理學。前者能否解決後者解決不了的問題?各位很想知道比較的結論吧,謹此預告比較的難度:心理學愛好者可能指責我不夠中立,而佛學愛好者又可能拒絕接受我的中立,兩邊恰恰證明「本書不能更中立」!
關於閱讀的建議,既然本來就不只一本書,那你就當兩本書讀吧。
如果對心理學感興趣,可按第一、三、二部分的順序讀;如果對佛學感興趣,可按第二、三、一部分的順序讀;即使在每一部分中,你也可以跳躍閱讀。其實這種方式我原本排斥,為什麼現在反而鼓勵呢?
因為本書信息量實在太大!想想看,人類思想史上的兩種偉大智慧,各寫出十卷八卷都不多,現在卻寫到一本書中:先是現代心理學像從一塊麵包被壓縮成一層餅乾,接著佛學像從另一塊麵包被壓縮成另一層餅乾,最後還被疊加成「雙層壓縮餅乾」。
除非你能說:智慧的營養,多多益善!
對僅僅出於好奇的朋友,我希望本書能最大限度滿足你的好奇——讓兩種偉大的人類智慧在你頭腦中碰撞,或許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吧。要知道前人的智慧固然重要,可什麼更重要呢? 唯有屬於自己的那一點點!
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朋友,我希望本書能最大限度挑戰你的專業基礎——現代心理學是科學真的沒問題嗎?佛學不是科學還算心理學嗎?如果剛開始讀時你愈來愈困惑,那讀到最後你會愈來愈清醒。要知道,既然真智慧,就經得起理性的質疑。若問誰的理性? 唯有你我自己的理性!
金木水
2016年寫于南京紫金山
目次
第一部分.對現代心理學說「不夠」--為什麼對這門科學我們不能預期過高?
第一章 誰有病,誰沒病,誰治病
第二章 我愛心理,所以我批評心理學
第三章 理性的衝擊,上帝死了
第四章 科學的衝擊,實驗活了
第五章 行為的衝擊,心不見了
第六章 關不上也打不開的另一扇窗:佛洛伊德
第七章 加一點動機,加一點認知
第八章 真科學、偽科學及中間地帶
第九章 說「不夠」,以用戶的名義
第二部分.悉達多的心理學--為什麼拋開神秘佛學仍有其理性價值?
第十章 哪一個悉達多, 哪一個佛教
第十一章 以自為洲,不太像宗教的宗教
第十二章 以法為洲,不太夠哲學的哲學
第十三章 佛說心理:從苦開始
第十四章 佛說治療:滅苦為終
第十五章 一種想,思維不是「我」
第十六章 一種「我」,「我」也不是「我」
第十七章 一種覺,驗證無我
第十八章 悉達多的認知療法:無主亦無客
第十九章 悉達多的行為療法:實踐于正道
第三部分.連接生命的心理學--為什麼佛學能解決現代心理學解決不了的問題?
第二十章 有信念,有感受,才有生命
第二十一章 吾愛吾師,尤愛他對生命的專注
致謝
書摘/試閱
*比較出真知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吧,一位明星在臺上很自在,兩位明星同台就較勁,甚至雙方的粉絲都各為其主捏一把汗。我以為這就是比較出來的麻煩。
之所以列舉如此不恰當的例子,因為作者也捏著一把汗,不是為明星,是為自己。如前言中所預警,現代心理學的愛好者可能認為本書不夠中立,佛學愛好者又可能拒絕接受本書的中立,雖說兩邊恰恰證明作者不能更中立,但憤怒之餘仍會遷怒作者──為何比較呢……
是啊,如此麻煩的比較,意義何在?
意義就在於:我們所講的兩種智慧,並非虛無縹緲的智慧,而是理性的智慧──前一種智慧太好辦了,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就辦到了,可後一種智慧不好辦。何為理性?它以懷疑為源頭,以比較為過程。
首先看看人類的三種基本邏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無不出自比較。
其次看看現代心理學這邊,大師威廉?詹姆斯將比較列為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而現代宗教學這邊, 大師麥克斯?穆勒更提出「只懂一種宗教的人,其實什麼宗教都不懂」。
那麼佛學呢?有人會說:佛教不是無分別嗎?
說實話,那是本質世界的境界,而非現象世界的境界。不信的話,就請教下某位「不分別」大師三個問題吧:第一,我們見小孩落水,該救還是不救? 第二,我們坐下,該坐火爐上還是坐凳子上?第三,我們出門, 該穿衣服還是不穿衣服?如果都「不分別」的話,大師仍然是大師,但世界就亂了。
並且那是佛陀之後的說法,而非佛陀時代的說法(因此又超出了本書的範疇)。還不信的話,請讀下佛教的原始經典《阿含經》吧:從始至終,佛陀不都在與婆羅門教、順勢派、懷疑論等外道「分別」嗎? 本書以佛陀為師,既然比較出真知,那真智慧就不怕理性的檢驗!
諸位,先別為我惹麻煩的勇氣鼓掌。因為開場白通常是柔和的:在我看來,現代心理學與佛學各有所長,甚至前者的所長更明顯──它最科學、最正統、最主流,當之無愧成為現代人解決心理問題的首選,而包括佛學在內的其他任何學說,都只能作為科學之外的補充。
但補充絕非可有可無,甚至不補充還不行,道理很簡單:生命不是為科學而活著,相反,科學是為生命而存在。之前我們提出了問題可能存在:第一,現代心理學似乎不足以解決現代人的煩惱,第二,現代心理學似乎不願意解決現代人的煩惱。之後我們證明了問題確實存在,現在需要解決問題了:第一,如何提升這種能力;第二,如何提升這種願望;前者涉及心理學的方法,後者涉及心理學的方向。
因此我準備用本書最後兩章,分別從整體方法上和整體方向上,回答本書的主題:佛學能給現代心理學提供什麼補充? 或者說得尖銳些:佛學能否解決現代心理學解決不了的問題?
*信、解、行、證
既然講整體方法,當然包括並超過我們已講的──認知與行為。讀者們會問: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不會僅限於認知與行為吧?而心理學家會問: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還能超過認知與行為嗎?對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佛學就是這麼做的,只不過我們還沒把它的方法串聯起來罷了。
佛學的整體方法,概括起來共四個字:信、解、行、證。
所謂信,即信仰或信念。佛學讓人不信神力、信輪回,就是信仰;佛教讓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就是信念。
所謂解,即認知。我們講了悉達多的認知療法──破法執、破我執、破執著。
所謂行,即行為。我們講了悉達多的行為療法──八正道。
所謂證,即驗證。 從感覺到覺知再到覺悟都是證悟。
回顧前面的內容,中間兩項雖是重點,但另外兩項也有提及。由此可見佛學的治療與現代心理治療最直觀的不同──數位上的不同。看看,佛學的治療包括四種方法:信仰、認知、行為、覺知。而現代心理治療少於等於兩種方法:或者認知,或者行為,或者認知加行為。
不同歸不同,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猜測:佛學增加了兩種方法,也增加了兩次成功機會吧。無獨有偶,麥克斯?穆勒將自我意識分為感性、理性、信仰三種功能。現代心理學覆蓋了中間一種,似乎遺漏了前後兩種。
不過有人質疑:未必。首先,新的方法未必有用;其次,如果確實有用,為何沒被現代心理學採納呢? 讓我們看看這兩種「可疑」的方法:信與證。
*給道德一點空間
除了信仰的信,還有信念的信。
區別何在? 簡單地說,信仰帶有神祕,一般被稱為宗教;信念沒有神祕,一般被稱為道德。
作為哲學的一部分, 道德不像宗教那樣神祕,也不像科學那樣嚴謹。舉例來說, 佛教中的「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就談不上神學或科學──雖然理性,卻無法實證,因此只好要求各位「有信念」。類似地,大多數正義感和價值觀都屬於這種情況。
自古以來,道德就是廣義心理學的一部分, 不僅因為理性, 更因為有益。積極的效果無需多言,社會正義鼓舞過仁人志士為之獻身。但如果缺乏道德,負面的效果更需警惕,古有三字經雲:人不學、不知義,今有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寫道:把應該做好的理由堅持著念念不忘,把我們想走更繁華路程的念頭遏絕,把我們的腳毫不退縮地踏進更費力的途徑──這些是道德能力的特徵。
既理性又有益,道德卻也被現代心理學排斥在外,為什麼呢? 同樣因為不夠科學。在這點上科學家們並沒搞錯:道德完全不客觀,更談不上準確、普遍、可控的客觀。因此,儘管你預期現代心理學給你指導,可現代心理學家千方百計地拒絕給你道德指導,即使以認知命名的「認知療法」,提供的認知也非常有限,因為中立才是科學應有的態度!
「價值中立原則」被現代心理學界奉為聖經。奇怪的是,連人本心理學家都隨聲附和,卻無法解釋「以人為本」恰恰是一種正確而不中立的價值!
情況同樣可以改變:只要取消科學的定義,現代心理學就可以重新接納道德。有人會問:心理學已經有了認知, 還需要道德嗎?我以為需要。原因在於知識無法替代道德對潛意識的作用。比如我們要找仁、義、禮、智、信的道理,還真不如讀《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更靠譜些。我不想把四大名著改編為心理學的教材,只想說,根本不用改編,它們本來就是心理學──請給道德一些空間。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