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440 元優惠價
:90 折 396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實事求是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運用文化比較學的觀點,在系統闡述佛教的歷史、經典、教理、儀軌制度和寺院,以及印度佛教在中國的流傳、變化及其中國化過程的基礎上,多方位分析和研究了中國佛教與中國政治、倫理、哲學、文學、藝術、民俗的復雜、微妙的相互關係。
作者簡介
方立天
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助教、講師,1984年經國務院特批破格晉升為正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長。歷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常務副會長,《中國哲學史》雜志主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中國哲學、佛教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專著有:《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佛教哲學》、《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和《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下冊)等,此外發表文章250餘篇。
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助教、講師,1984年經國務院特批破格晉升為正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長。歷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常務副會長,《中國哲學史》雜志主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中國哲學、佛教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專著有:《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佛教哲學》、《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和《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下冊)等,此外發表文章250餘篇。
目次
目次
〈上冊〉
前言 1
第一章 印度佛教的創立、演變和外傳 9
第一節 釋迦牟尼的創教活動和早期佛教 9
第二節 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 24
第三節 印度佛教的向外傳播 37
第二章 佛教傳入中國及其變化和發展 41
第一節 佛教初傳中國 41
第二節 三國西晉佛教的初步流傳 43
第三節 東晉十六國佛教的隆盛 44
第四節 南北朝佛教學派的湧現 51
第五節 隋唐宗派佛教的創造和繁榮 60
第六節 五代以來佛教在衰微中延續 80
第七節 藏傳佛教的形成和發展 85
第三章 佛教的各類典籍 93
第一節 佛典的結集 94
第二節 佛典的翻譯 96
第三節 中國僧人的撰述 101
第四節 寫經、刻經和排印本藏經 102
第五節 佛典的目錄和結構 107
第四章 佛教的基本教義 111
第一節 佛教的倫理宗教理想 111
第二節 佛教的宇宙「真實」學說 134
第五章 佛教的制度和儀軌 143
第一節 教徒和僧籍 143
第二節 叢林和清規 147
第三節 儀式和軌範 150
第六章 佛教的寺院殿堂 159
第一節 寺院建構的演變 159
第二節 殿堂配置和塑像釋名 162
第七章 佛教的名勝古跡 183
第一節 三大石窟 183
第二節 四大名山 188
第三節 八宗祖庭 198
第四節 著名喇嘛寺 215
第八章 佛教與中國政治 221
第一節 印度佛教的政治意識 221
第二節 佛教與中國歷代政治 223
第三節 佛教思想的社會政治作用 238
第四節 佛教與中國政治關係的特點 243
第九章 佛教與中國倫理 247
第一節 印度佛教的倫理道德觀 248
第二節 早期漢譯佛典適應中國儒家倫理的傾向 250
第三節 儒家的排擊和佛教的調和 255
第四節 世俗宗法制和佛教孝道論 263
第五節 佛性論與修養法 267
第六節 中國佛教倫理的特色 274
第十章 佛教與中國哲學 277
第一節 漢代佛教與方士道術 278
第二節 佛學從依傍玄學到補充玄學 279
第三節 佛教神不滅論與唯物主義神滅論的鬥爭 283
第四節 隋唐佛教宗派對古代哲學的發展及其和儒、道會通的趨勢 288
第五節 佛教哲學對宋明理學的影響及其日益儒化的表現 296
第六節 佛教對中國近代哲學的影響和作用 304
〈下冊〉
第十一章 佛教與中國文學 309
第一節 佛教翻譯文學的形成及其影響 310
第二節 佛教推動音韻學的前進、律體詩的產生和詩歌的發展 311
第三節 佛教導致說唱文學―變文、寶卷、彈詞、鼓詞的相繼產生 317
第四節 佛教為古典小說提供故事情節和思想內容 321
第五節 佛教對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影響 325
第六節 佛教為我國文學語言寶庫增添新的詞彙 332
第十二章 佛教與中國藝術 335
第一節 佛教建築―佛殿、佛塔和經幢 337
第二節 佛教雕塑 343
第三節 佛教繪畫 346
第四節 佛教音樂 349
第十三章 佛教與中國民俗 355
第一節 佛教節日與民間節日 355
第二節 輪回和成佛觀念與民間風俗 361
第三節 佛教某些制度和佛事與民間習俗363
第十四章 中國佛教的基本特點 369
第一節 中國佛教基本特點產生的根源 370
第二節 中國佛教的基本特點 377
第十五章 中國佛教的對外影響 401
第一節 隋唐佛教宗派對朝鮮的影響 401
第二節 隋唐佛教宗派對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廣泛影響 404
第三節 禪宗和淨土宗與越南佛教的密切關係 409
第四節 藏傳佛教的對外傳播 411
第五節 近代中國佛教輸入東南亞地區 412
論魏晉時代佛學和玄學的異同 415
中國佛教哲學是中國哲學的一部分 437
佛教與中國文化(訪談錄) 441
佛教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衝突與融合 445
古代浙江籍佛教學者與中國文化 467
佛教的人生哲學―兼論佛儒人生哲學之異同 481
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495
儒佛人生價值觀之比較 517
佛教與漢地習俗 535
融合: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雙向選擇 543
談談佛教與中國民俗 561
佛教與中國古代人生哲學 569
佛教與中國文化 577
研究國學離不開印順著作和理論 607
〈上冊〉
前言 1
第一章 印度佛教的創立、演變和外傳 9
第一節 釋迦牟尼的創教活動和早期佛教 9
第二節 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 24
第三節 印度佛教的向外傳播 37
第二章 佛教傳入中國及其變化和發展 41
第一節 佛教初傳中國 41
第二節 三國西晉佛教的初步流傳 43
第三節 東晉十六國佛教的隆盛 44
第四節 南北朝佛教學派的湧現 51
第五節 隋唐宗派佛教的創造和繁榮 60
第六節 五代以來佛教在衰微中延續 80
第七節 藏傳佛教的形成和發展 85
第三章 佛教的各類典籍 93
第一節 佛典的結集 94
第二節 佛典的翻譯 96
第三節 中國僧人的撰述 101
第四節 寫經、刻經和排印本藏經 102
第五節 佛典的目錄和結構 107
第四章 佛教的基本教義 111
第一節 佛教的倫理宗教理想 111
第二節 佛教的宇宙「真實」學說 134
第五章 佛教的制度和儀軌 143
第一節 教徒和僧籍 143
第二節 叢林和清規 147
第三節 儀式和軌範 150
第六章 佛教的寺院殿堂 159
第一節 寺院建構的演變 159
第二節 殿堂配置和塑像釋名 162
第七章 佛教的名勝古跡 183
第一節 三大石窟 183
第二節 四大名山 188
第三節 八宗祖庭 198
第四節 著名喇嘛寺 215
第八章 佛教與中國政治 221
第一節 印度佛教的政治意識 221
第二節 佛教與中國歷代政治 223
第三節 佛教思想的社會政治作用 238
第四節 佛教與中國政治關係的特點 243
第九章 佛教與中國倫理 247
第一節 印度佛教的倫理道德觀 248
第二節 早期漢譯佛典適應中國儒家倫理的傾向 250
第三節 儒家的排擊和佛教的調和 255
第四節 世俗宗法制和佛教孝道論 263
第五節 佛性論與修養法 267
第六節 中國佛教倫理的特色 274
第十章 佛教與中國哲學 277
第一節 漢代佛教與方士道術 278
第二節 佛學從依傍玄學到補充玄學 279
第三節 佛教神不滅論與唯物主義神滅論的鬥爭 283
第四節 隋唐佛教宗派對古代哲學的發展及其和儒、道會通的趨勢 288
第五節 佛教哲學對宋明理學的影響及其日益儒化的表現 296
第六節 佛教對中國近代哲學的影響和作用 304
〈下冊〉
第十一章 佛教與中國文學 309
第一節 佛教翻譯文學的形成及其影響 310
第二節 佛教推動音韻學的前進、律體詩的產生和詩歌的發展 311
第三節 佛教導致說唱文學―變文、寶卷、彈詞、鼓詞的相繼產生 317
第四節 佛教為古典小說提供故事情節和思想內容 321
第五節 佛教對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影響 325
第六節 佛教為我國文學語言寶庫增添新的詞彙 332
第十二章 佛教與中國藝術 335
第一節 佛教建築―佛殿、佛塔和經幢 337
第二節 佛教雕塑 343
第三節 佛教繪畫 346
第四節 佛教音樂 349
第十三章 佛教與中國民俗 355
第一節 佛教節日與民間節日 355
第二節 輪回和成佛觀念與民間風俗 361
第三節 佛教某些制度和佛事與民間習俗363
第十四章 中國佛教的基本特點 369
第一節 中國佛教基本特點產生的根源 370
第二節 中國佛教的基本特點 377
第十五章 中國佛教的對外影響 401
第一節 隋唐佛教宗派對朝鮮的影響 401
第二節 隋唐佛教宗派對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廣泛影響 404
第三節 禪宗和淨土宗與越南佛教的密切關係 409
第四節 藏傳佛教的對外傳播 411
第五節 近代中國佛教輸入東南亞地區 412
論魏晉時代佛學和玄學的異同 415
中國佛教哲學是中國哲學的一部分 437
佛教與中國文化(訪談錄) 441
佛教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衝突與融合 445
古代浙江籍佛教學者與中國文化 467
佛教的人生哲學―兼論佛儒人生哲學之異同 481
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495
儒佛人生價值觀之比較 517
佛教與漢地習俗 535
融合: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雙向選擇 543
談談佛教與中國民俗 561
佛教與中國古代人生哲學 569
佛教與中國文化 577
研究國學離不開印順著作和理論 607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