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如果你幸運,你可以一輩子不需要呼叫警察,你可以一輩子不呼叫消防員,但是你每一天都需要環衛工”。
美國最大的城市生產廢物的速度真是飛快――每天平均11000噸。不過紐約人對此關注甚少。他們把垃圾丟在路邊或扔進垃圾桶,之後馬上忘記。為什麼要記住呢?按照一個准得不能再准的時程表,總會有人來拿走它們的。不過,那些人到底是誰?為什麼那些人那麼默默無聞?
人類學家羅賓·內葛花了十年時間與紐約城市環衛部的各層級男女員工一起工作。從訪談者到局內人,她開著笨重的大卡車,看到含糊的規則,聽到隱晦的行話和難忍的傷痛。繼而,按時間順序,記錄了紐約與垃圾鬥爭的四百年歷史,從曾經的污穢滿街到現在的井然有條,追溯了紐約的廢物管理歷史,也改變了我們審視周遭城市的方式。
美國最大的城市生產廢物的速度真是飛快――每天平均11000噸。不過紐約人對此關注甚少。他們把垃圾丟在路邊或扔進垃圾桶,之後馬上忘記。為什麼要記住呢?按照一個准得不能再准的時程表,總會有人來拿走它們的。不過,那些人到底是誰?為什麼那些人那麼默默無聞?
人類學家羅賓·內葛花了十年時間與紐約城市環衛部的各層級男女員工一起工作。從訪談者到局內人,她開著笨重的大卡車,看到含糊的規則,聽到隱晦的行話和難忍的傷痛。繼而,按時間順序,記錄了紐約與垃圾鬥爭的四百年歷史,從曾經的污穢滿街到現在的井然有條,追溯了紐約的廢物管理歷史,也改變了我們審視周遭城市的方式。
作者簡介
羅賓·內葛(Robin Nagle)自2006年起,任紐約市清潔部人類學家。她是紐約大學人類學與城市研究的臨床教學副教授,負責人文學科與社會思想專業的德雷珀跨學科碩士項目。
名人/編輯推薦
美國最大的城市生產廢物的速度真是飛快――每天平均11000噸。不過紐約人對此關注甚少。他們把垃圾丟在路邊或扔進垃圾桶,之後馬上忘記。為什麼要記住呢?按照一個准得不能再准的時程表,總會有人來拿走它們的。不過,那些人到底是誰?為什麼那些人那麼默默無聞?
人類學家羅賓·內葛花了十年時間與紐約城市環衛部的各層級男女員工一起工作。從訪談者到局內人,她開著笨重的大卡車,看到含糊的規則,聽到隱晦的行話和難忍的傷痛。繼而,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了紐約與垃圾鬥爭的四百年歷史,從曾經的污穢滿街到現在的井然有條,追溯了紐約的廢物管理歷史,也改變了我們審視周遭城市的方式。
人類學家羅賓·內葛花了十年時間與紐約城市環衛部的各層級男女員工一起工作。從訪談者到局內人,她開著笨重的大卡車,看到含糊的規則,聽到隱晦的行話和難忍的傷痛。繼而,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了紐約與垃圾鬥爭的四百年歷史,從曾經的污穢滿街到現在的井然有條,追溯了紐約的廢物管理歷史,也改變了我們審視周遭城市的方式。
目次
目錄:
序幕:宇宙的中心………..1
第一章 垃圾回收
1. 垃圾仙境………..8
2. 實地演習………..27
3. 排班表………..42
第二章 名符其實
4. 身體與靈魂………..54
5. 淘貨與自控………..66
6. 整齊劃一………..77
第三章 改革的花樣
7. 污穢氾濫………..89
8. 廢品問題………..100
9. 清潔倡導者………..109
10. 憤怒的大海…………117
第四章 環衛體驗
11. 你是環衛工………..129
12. 值得走的路………..140
13. 碰碰車………..149
14. 提起鬥志……….165
第五章 滿載而出
15. 迷失在布朗克斯………..173
16. 我們自食其力………..181
17. 夜犁………..197
18.雪中忙碌….…….209
19.慈善互助會……220
尾聲:別人………..230
序幕:宇宙的中心………..1
第一章 垃圾回收
1. 垃圾仙境………..8
2. 實地演習………..27
3. 排班表………..42
第二章 名符其實
4. 身體與靈魂………..54
5. 淘貨與自控………..66
6. 整齊劃一………..77
第三章 改革的花樣
7. 污穢氾濫………..89
8. 廢品問題………..100
9. 清潔倡導者………..109
10. 憤怒的大海…………117
第四章 環衛體驗
11. 你是環衛工………..129
12. 值得走的路………..140
13. 碰碰車………..149
14. 提起鬥志……….165
第五章 滿載而出
15. 迷失在布朗克斯………..173
16. 我們自食其力………..181
17. 夜犁………..197
18.雪中忙碌….…….209
19.慈善互助會……220
尾聲:別人………..230
書摘/試閱
序幕:宇宙的中心
我不經常給我的垃圾車起名字,但是這輛我叫她“莫娜”,因為在我將她猛推到最高時速後,會發出“莫娜”的聲音。她還有其他怪癖,這都屬機動車跑過很多里程的典型特徵。她的緩衝裝置和螺旋彈簧座很早之前就失效,不具備減輕路途顛簸的功能了。她的後視鏡振動得太厲害,以至於我身後的車看上去像一個個戰戰兢兢的污點。
晚高峰時段,我正在紐約市狄根少校高速公路上向西開,載著數以噸計的緊密堆積的垃圾,開向垃圾場(更準確地說是一個垃圾中轉站)。當我駕駛這重達35噸的龐然大物橫穿擁擠的街道時,我清楚地意識到沒有人會樂於見到我,發動機均勻的哀慟配合著我的警覺感。儘管我佔據著這公路――因為極少有機動車會與一輛垃圾車挑釁較量――但每小時50英里的時速對我來說已經足夠快了。
在狄根少校公路與布魯克納公路的交界處,我從高速公路上下來進入到南布朗克斯區。這個街區最近才開始從多年的衰落和被忽視中漸漸恢復。我在一條有車轍的路上顛簸而行,穿過一組火車軌道,然後小心翼翼地開到一個秤盤上,在這裡一位嚴肅的年輕人會拿走我的進入許可文件。空氣裡彌漫著柴油燃燒的青煙,河水也散發著怪味。一旦貨車被稱完重,我就直接開到垃圾場,那是一個巨大的穀倉式建築物,再往前開幾百碼就到了。其他貨車已經在那裡等候了,所以我就停在隊伍(從來也不成隊伍)的末端,踩下刹車閘,繼續琢磨“莫娜”發出的噪音。也許這聲音並不是哀慟,而是一種貨車式的宣言,以示我們旅途的儀式性和莊嚴性;或是一種機械式的循環呼吸,好讓她無休止地吟詠單調的音符。我的貨車就像一個誦經的僧侶,不過多了10個輪子。
* * *
這是一個圍繞著路沿、街邊展開的故事,它故意回避了一個偉大都市中的核心居所。有些故事的敘述通用於全世界範圍內的城市,但這個故事只針對紐約。它聚焦的是一群人,這群人面臨著被當代官僚語言稱為“市政固體垃圾”的問題。幾年以來,我一直試圖多角度地探索這個故事。
這項工作――收集“哥譚鎮”(美國紐約市的別稱)的垃圾和清潔它的街道――主要落在一小群男男女女身上。他們每天全力應對城市垃圾的挑戰,從而保證這座城市始終充滿生機,他們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只會收穫一點點的關注甚至更少的讚譽。這群人組成了“紐約城市清潔部”,一個被廣泛知曉,卻不被愛戴,又絕對必不可少的機構,負責建立與維持一套流動系統,對城市的安康來說十分重要。這套系統的運作就像一種呼吸,不過交換的是物體,不是氣體分子。或許這項工作是像潮汐般定時漲落的:全球經濟力量冷酷無情地同時形塑著自然地理生態和政治面貌,這種相互牽制的地心引力製造出不間斷的潮落和潮漲。就像終止呼吸將會殺死一個呼吸著的人類,或者使潮汐靜止將摧毀地球上的生命,停止“清潔”的節奏對於紐約來說將是致命的。
在很多方面,這個故事難以敘述,因為它沒有自然而然的開頭和結尾,所以就讓我們從中間開始吧。
* * *
垃圾中轉站並不在列於絕大多數的旅遊行程表中,垃圾中轉站附近的居民也不會被居住區的氣氛環境所吸引。毫無疑問,垃圾堆是被廣泛鄙視的,那些持續不斷來裝載垃圾的一列列喧吵的大型卡車也是這樣。[1]公眾厭惡這些搬運車運載的垃圾,厭惡這些搬運車永不停歇地來來去去,厭惡這些搬運車鑿進周圍街道留下的凹坑,厭惡它們髒汙的廢氣,厭惡垃圾彌漫的氣味有時擴散到遠遠超過物理定律所顯示的範圍。我們痛恨垃圾中轉站不得不存在的現實,不管它們離我們有多遠。
我在想這樣一個垃圾建築物最先是怎麼產生的,當然,我們可以思索出一個更好的方法來管理我們的垃圾。就在此時,我身後的車喇叭喚醒了我的白日夢。垃圾清潔工招呼車輛駛上傾卸台,一次只上幾輛車。由於我距離隊伍前面的車有一段間隔,於是我開車駛向前方。
然後,就輪到我了,直覺裡一陣熟悉的興奮感油然而生,我開著莫娜駛過門檻。顯然她又在呻吟。儘管我們理解,這地方註定是令人討厭的,可她和那多汁誘人、充滿脈動、浸滿臭氣的宇宙中心並無二致。
首先來襲的是這股臭氣,它佔據了喉嚨,重擊了肺部。生活垃圾中一股甜味膩得令人作嘔,讓人皺起鼻子的強烈味道從垃圾回收車的後部飄散出來,與堆積散漫在垃圾中轉站平臺上無數噸垃圾狂浪來襲般的臭氣相比,這簡直無足輕重。[2]嗅覺反應和腸道蠕動系統以抽搐痙攣作為抗議。通過嘴巴呼吸毫無幫助,任何吞咽或喘氣都無法將救命的新鮮空氣代入胸腔。簡直無計可施!
惡臭窒息著鼻腔和喉嚨的同時,震耳欲聾的噪音襲擊著耳朵。垃圾回收車不管怎樣都是喧吵的,但是當好幾輛垃圾回收車聚集在一個巨大的金屬棚並且一股腦地傾吐出它們的負荷時,那噪音則被劇烈放大。金屬相撞的尖銳響聲伴隨著具有穿刺力的嘟嘟響的輔助提示音和怒吼的液壓裝置,這聽覺上的猛攻就像人力一樣撞擊迴響在牆壁上,太過強烈以至於呈現一種聽覺上的純粹。在這地方輪番上崗的工人們帶著肥厚的紅色頭戴式耳機,而我們僅僅是開車穿過的就不得不忍受這刺耳的噪音。此時,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使用手勢了。
接著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內部景觀。這巨穴式空間的平臺――看上去有幾個足球場那麼大――它的四分之三都被埋於垃圾之下,那垃圾堆得比我們的貨車還高。薄霧似乎有意抑制住從遠處天花板排氣口降下的落塵,然後與從垃圾堆中升騰的蒸汽融合到一起,生髮出一股灰褐色的霧霾。這霧霾令牆角和遠處的牆壁都變得氤氳模糊,使得這垃圾退踞到令人昏昏睡去的黑暗之中。一個巨大的推土機笨重地穿過這些垃圾,那速度慢得好像在給垃圾做雕刻。土堆在垃圾的重壓下震動著,就像一個人顫抖著的雙臂,仿佛希伯來傳說中的泥巨人被不可思議的火光賦予了人的感知力,而這火光激活的恰恰是這碳水化合物、丟棄物和逸散物的組合。
這臭氣,這嘯鳴,這昏暗――可以理解和原諒,新來者誤以為進入了現代版煉獄。在第三層煉獄中,饕餮者註定要永世墮落於污穢之中,即便天賦聰穎如但丁的詩人也難以想像出比這更糟的情景。第四層煉獄也被完美地呈現,貪婪者必須承受巨大的負重,並用其負重攻擊彼此,永世不停,以此來懲罰他們囤積財富和揮霍無度的罪惡。貨車和推土機各自排列著,但是它們完成移動巨大垃圾負荷的任務卻幾乎是遙遙無期。
這些垃圾的可怕並不僅僅因為它們的存在需要一個像垃圾場一樣的地方,還因為它們的起源。它們由曾經有著明顯區分的物質材料構成,可如今被毫無區分地搗碎進一個單一的、令人憎惡的、被稱作垃圾的範疇。註定從來就不會在一起的東西被污染、被吞噬,不知不覺地進入彼此,它們作為個體的身份被抹殺了。[3]這樣的形態變化(或者是本質變化?)意味著,物理世界永遠是瞬息萬變的,儘管表像上正好相反。如果我們無視這個垃圾場,我們可以更輕易地無視一個更簡單但更令人恐懼的事實,那就是“萬事無永存”。甚至連我們自己也無法永存。
雖然我去過這地方很多次,但每次到來的瞬間總是令我驚奇。當我看到一位帶著紅色頭戴式耳機的男士示意我停在垃圾堆邊緣的空地時,我幾乎將莫娜完全停下來,然後打個哈欠,聽聽莫娜發出的聲音,試著淺淺地喘口氣。我揮揮手表示感謝然後將車轉向,傾聽她嘟嘟的輔助提示音匯入到周圍的騷動中。我再次踩下刹車閥,跳下車,拔下導航儀,然後升起莫娜的裝料斗,激活她的傾卸系統,讓她的裝載物傾落到她身後巨大的垃圾堆中。[4]
佛教徒在一頓飯開始之前會進行感恩禱告,其寓意是:我們將要消耗的食物是“許多雙手的勞動成果和許多形式的生命的共享”。 垃圾場的集聚堆積也是如此。不管是在這裡,還是這個世界其他地方的垃圾場都反映著生命的狀態,它時而健康,時而絕望,時而迅猛行進。它或者囿於痛苦,或者享受歡樂。即便是沒有價值,沒有歸屬,每個袋子裡也塞滿了垃圾,每枚填塞物裡也裝滿了用過的紙巾,每塊破布裡也都裝滿了蜷縮的布條,每棵發黴的蔬菜和佈滿蛆的火雞腿也都暗示著無數的故事。研究當代家庭垃圾的考古學家向我們論證,的確,這一領域給予我們關於過去的真知灼見,而這些真知灼見往往就依靠對那些早已逝去的垃圾文明的研究。[5]我們要理解,這些人為製造的垃圾將成為寶藏。
有一種感覺不那麼有形,而且很形而上學,即所有那些不被愛戴的東西都保留著它們之前宿主的痕跡。20世紀早期的社會理論提出,即便是“一個被所有者遺棄的物件,它也仍然裹挾著這位所有者的某些東西”。[6] 它最初指向的是小範圍內或部落社會中的禮物交換,但是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任何進入過我們的生命又被我們拋棄的事物。試想,如果我們能夠擁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即通過體味自己觸碰過的東西所留下的氣息,來瞭解彼此,我們將會跑到垃圾場,心醉於彼此的靈魂相交。
但是我們還並沒有進化出這樣的敏感度。我們生產出垃圾糟粕,我們製造出它們的隱患危害,然後我們發明出垃圾場作為它們被驅逐後的歸屬,以此欺騙自己:它們將不會傷害我們。但是誰會扮演“冥府渡神”的角色,用渡船將我們逝去的東西運出我們的日常生活,然後穿過冥河斯提克斯抵達一個想像中的猶如垃圾場般的安全地帶呢?
或者,更坦率地說:誰來保護我們遠離來自自己的傷害?
[1] 這一特定的垃圾中轉站使用火車運送垃圾;其他的中轉站則使用拖拉機拉車,並且有意將駁船運送重新投入使用。《紐約時報》的社論《一種處理垃圾的合宜方式》對於最近其中一個設備所引起的爭議作出了更新報道(2012年5月28日)。
[2] 事實上,每一噸垃圾都被仔細地計算,並且城市據此被收費。
[3] 尤克裡斯(Ukeles)把這個過程稱作“去命名”(2002)。
[4] 帶有後裝載車壓實機的卡車內的垃圾是被輕微壓縮的。當它被清空時,靠近駕駛室的一面牆將垃圾向後方推,它們就慢慢地被排擠出去。推擠的力量通常會將垃圾混成巨大的一堆,這在垃圾處理卡車的設計中被稱作為“一堆糞塊”。判斷一輛垃圾處理卡車運行得是否順利、設計得是否成功的標準是,它所處理的垃圾經過推擠後所形成“糞塊”的一致性,以及這堆垃圾被推擠時的順利性(Nagle 2004; Royte2005:39)。
[5] 見Needham and Spence 1997,以及Martin and Russell 2000有關垃圾在考古語境中的討論。1992年拉什傑(Rathje)解釋說經典考古學分析從現代垃圾中吸收了養分;1983年懷特(White)報道了拉什傑(Rathje)的工作。2001年布奇利(Buchli)和盧卡斯(Lucas)發起了關於建立縝密思考的當代考古學的倡議。2009年哈裡森(Harrison)和斯科菲爾德(Schofield)提供了更新的概述。
[6] Mauss1967:11-12.On the Streets and Behind the Trucks with the Sanitation Workers of New York City
我不經常給我的垃圾車起名字,但是這輛我叫她“莫娜”,因為在我將她猛推到最高時速後,會發出“莫娜”的聲音。她還有其他怪癖,這都屬機動車跑過很多里程的典型特徵。她的緩衝裝置和螺旋彈簧座很早之前就失效,不具備減輕路途顛簸的功能了。她的後視鏡振動得太厲害,以至於我身後的車看上去像一個個戰戰兢兢的污點。
晚高峰時段,我正在紐約市狄根少校高速公路上向西開,載著數以噸計的緊密堆積的垃圾,開向垃圾場(更準確地說是一個垃圾中轉站)。當我駕駛這重達35噸的龐然大物橫穿擁擠的街道時,我清楚地意識到沒有人會樂於見到我,發動機均勻的哀慟配合著我的警覺感。儘管我佔據著這公路――因為極少有機動車會與一輛垃圾車挑釁較量――但每小時50英里的時速對我來說已經足夠快了。
在狄根少校公路與布魯克納公路的交界處,我從高速公路上下來進入到南布朗克斯區。這個街區最近才開始從多年的衰落和被忽視中漸漸恢復。我在一條有車轍的路上顛簸而行,穿過一組火車軌道,然後小心翼翼地開到一個秤盤上,在這裡一位嚴肅的年輕人會拿走我的進入許可文件。空氣裡彌漫著柴油燃燒的青煙,河水也散發著怪味。一旦貨車被稱完重,我就直接開到垃圾場,那是一個巨大的穀倉式建築物,再往前開幾百碼就到了。其他貨車已經在那裡等候了,所以我就停在隊伍(從來也不成隊伍)的末端,踩下刹車閘,繼續琢磨“莫娜”發出的噪音。也許這聲音並不是哀慟,而是一種貨車式的宣言,以示我們旅途的儀式性和莊嚴性;或是一種機械式的循環呼吸,好讓她無休止地吟詠單調的音符。我的貨車就像一個誦經的僧侶,不過多了10個輪子。
* * *
這是一個圍繞著路沿、街邊展開的故事,它故意回避了一個偉大都市中的核心居所。有些故事的敘述通用於全世界範圍內的城市,但這個故事只針對紐約。它聚焦的是一群人,這群人面臨著被當代官僚語言稱為“市政固體垃圾”的問題。幾年以來,我一直試圖多角度地探索這個故事。
這項工作――收集“哥譚鎮”(美國紐約市的別稱)的垃圾和清潔它的街道――主要落在一小群男男女女身上。他們每天全力應對城市垃圾的挑戰,從而保證這座城市始終充滿生機,他們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只會收穫一點點的關注甚至更少的讚譽。這群人組成了“紐約城市清潔部”,一個被廣泛知曉,卻不被愛戴,又絕對必不可少的機構,負責建立與維持一套流動系統,對城市的安康來說十分重要。這套系統的運作就像一種呼吸,不過交換的是物體,不是氣體分子。或許這項工作是像潮汐般定時漲落的:全球經濟力量冷酷無情地同時形塑著自然地理生態和政治面貌,這種相互牽制的地心引力製造出不間斷的潮落和潮漲。就像終止呼吸將會殺死一個呼吸著的人類,或者使潮汐靜止將摧毀地球上的生命,停止“清潔”的節奏對於紐約來說將是致命的。
在很多方面,這個故事難以敘述,因為它沒有自然而然的開頭和結尾,所以就讓我們從中間開始吧。
* * *
垃圾中轉站並不在列於絕大多數的旅遊行程表中,垃圾中轉站附近的居民也不會被居住區的氣氛環境所吸引。毫無疑問,垃圾堆是被廣泛鄙視的,那些持續不斷來裝載垃圾的一列列喧吵的大型卡車也是這樣。[1]公眾厭惡這些搬運車運載的垃圾,厭惡這些搬運車永不停歇地來來去去,厭惡這些搬運車鑿進周圍街道留下的凹坑,厭惡它們髒汙的廢氣,厭惡垃圾彌漫的氣味有時擴散到遠遠超過物理定律所顯示的範圍。我們痛恨垃圾中轉站不得不存在的現實,不管它們離我們有多遠。
我在想這樣一個垃圾建築物最先是怎麼產生的,當然,我們可以思索出一個更好的方法來管理我們的垃圾。就在此時,我身後的車喇叭喚醒了我的白日夢。垃圾清潔工招呼車輛駛上傾卸台,一次只上幾輛車。由於我距離隊伍前面的車有一段間隔,於是我開車駛向前方。
然後,就輪到我了,直覺裡一陣熟悉的興奮感油然而生,我開著莫娜駛過門檻。顯然她又在呻吟。儘管我們理解,這地方註定是令人討厭的,可她和那多汁誘人、充滿脈動、浸滿臭氣的宇宙中心並無二致。
首先來襲的是這股臭氣,它佔據了喉嚨,重擊了肺部。生活垃圾中一股甜味膩得令人作嘔,讓人皺起鼻子的強烈味道從垃圾回收車的後部飄散出來,與堆積散漫在垃圾中轉站平臺上無數噸垃圾狂浪來襲般的臭氣相比,這簡直無足輕重。[2]嗅覺反應和腸道蠕動系統以抽搐痙攣作為抗議。通過嘴巴呼吸毫無幫助,任何吞咽或喘氣都無法將救命的新鮮空氣代入胸腔。簡直無計可施!
惡臭窒息著鼻腔和喉嚨的同時,震耳欲聾的噪音襲擊著耳朵。垃圾回收車不管怎樣都是喧吵的,但是當好幾輛垃圾回收車聚集在一個巨大的金屬棚並且一股腦地傾吐出它們的負荷時,那噪音則被劇烈放大。金屬相撞的尖銳響聲伴隨著具有穿刺力的嘟嘟響的輔助提示音和怒吼的液壓裝置,這聽覺上的猛攻就像人力一樣撞擊迴響在牆壁上,太過強烈以至於呈現一種聽覺上的純粹。在這地方輪番上崗的工人們帶著肥厚的紅色頭戴式耳機,而我們僅僅是開車穿過的就不得不忍受這刺耳的噪音。此時,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使用手勢了。
接著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內部景觀。這巨穴式空間的平臺――看上去有幾個足球場那麼大――它的四分之三都被埋於垃圾之下,那垃圾堆得比我們的貨車還高。薄霧似乎有意抑制住從遠處天花板排氣口降下的落塵,然後與從垃圾堆中升騰的蒸汽融合到一起,生髮出一股灰褐色的霧霾。這霧霾令牆角和遠處的牆壁都變得氤氳模糊,使得這垃圾退踞到令人昏昏睡去的黑暗之中。一個巨大的推土機笨重地穿過這些垃圾,那速度慢得好像在給垃圾做雕刻。土堆在垃圾的重壓下震動著,就像一個人顫抖著的雙臂,仿佛希伯來傳說中的泥巨人被不可思議的火光賦予了人的感知力,而這火光激活的恰恰是這碳水化合物、丟棄物和逸散物的組合。
這臭氣,這嘯鳴,這昏暗――可以理解和原諒,新來者誤以為進入了現代版煉獄。在第三層煉獄中,饕餮者註定要永世墮落於污穢之中,即便天賦聰穎如但丁的詩人也難以想像出比這更糟的情景。第四層煉獄也被完美地呈現,貪婪者必須承受巨大的負重,並用其負重攻擊彼此,永世不停,以此來懲罰他們囤積財富和揮霍無度的罪惡。貨車和推土機各自排列著,但是它們完成移動巨大垃圾負荷的任務卻幾乎是遙遙無期。
這些垃圾的可怕並不僅僅因為它們的存在需要一個像垃圾場一樣的地方,還因為它們的起源。它們由曾經有著明顯區分的物質材料構成,可如今被毫無區分地搗碎進一個單一的、令人憎惡的、被稱作垃圾的範疇。註定從來就不會在一起的東西被污染、被吞噬,不知不覺地進入彼此,它們作為個體的身份被抹殺了。[3]這樣的形態變化(或者是本質變化?)意味著,物理世界永遠是瞬息萬變的,儘管表像上正好相反。如果我們無視這個垃圾場,我們可以更輕易地無視一個更簡單但更令人恐懼的事實,那就是“萬事無永存”。甚至連我們自己也無法永存。
雖然我去過這地方很多次,但每次到來的瞬間總是令我驚奇。當我看到一位帶著紅色頭戴式耳機的男士示意我停在垃圾堆邊緣的空地時,我幾乎將莫娜完全停下來,然後打個哈欠,聽聽莫娜發出的聲音,試著淺淺地喘口氣。我揮揮手表示感謝然後將車轉向,傾聽她嘟嘟的輔助提示音匯入到周圍的騷動中。我再次踩下刹車閥,跳下車,拔下導航儀,然後升起莫娜的裝料斗,激活她的傾卸系統,讓她的裝載物傾落到她身後巨大的垃圾堆中。[4]
佛教徒在一頓飯開始之前會進行感恩禱告,其寓意是:我們將要消耗的食物是“許多雙手的勞動成果和許多形式的生命的共享”。 垃圾場的集聚堆積也是如此。不管是在這裡,還是這個世界其他地方的垃圾場都反映著生命的狀態,它時而健康,時而絕望,時而迅猛行進。它或者囿於痛苦,或者享受歡樂。即便是沒有價值,沒有歸屬,每個袋子裡也塞滿了垃圾,每枚填塞物裡也裝滿了用過的紙巾,每塊破布裡也都裝滿了蜷縮的布條,每棵發黴的蔬菜和佈滿蛆的火雞腿也都暗示著無數的故事。研究當代家庭垃圾的考古學家向我們論證,的確,這一領域給予我們關於過去的真知灼見,而這些真知灼見往往就依靠對那些早已逝去的垃圾文明的研究。[5]我們要理解,這些人為製造的垃圾將成為寶藏。
有一種感覺不那麼有形,而且很形而上學,即所有那些不被愛戴的東西都保留著它們之前宿主的痕跡。20世紀早期的社會理論提出,即便是“一個被所有者遺棄的物件,它也仍然裹挾著這位所有者的某些東西”。[6] 它最初指向的是小範圍內或部落社會中的禮物交換,但是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任何進入過我們的生命又被我們拋棄的事物。試想,如果我們能夠擁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即通過體味自己觸碰過的東西所留下的氣息,來瞭解彼此,我們將會跑到垃圾場,心醉於彼此的靈魂相交。
但是我們還並沒有進化出這樣的敏感度。我們生產出垃圾糟粕,我們製造出它們的隱患危害,然後我們發明出垃圾場作為它們被驅逐後的歸屬,以此欺騙自己:它們將不會傷害我們。但是誰會扮演“冥府渡神”的角色,用渡船將我們逝去的東西運出我們的日常生活,然後穿過冥河斯提克斯抵達一個想像中的猶如垃圾場般的安全地帶呢?
或者,更坦率地說:誰來保護我們遠離來自自己的傷害?
[1] 這一特定的垃圾中轉站使用火車運送垃圾;其他的中轉站則使用拖拉機拉車,並且有意將駁船運送重新投入使用。《紐約時報》的社論《一種處理垃圾的合宜方式》對於最近其中一個設備所引起的爭議作出了更新報道(2012年5月28日)。
[2] 事實上,每一噸垃圾都被仔細地計算,並且城市據此被收費。
[3] 尤克裡斯(Ukeles)把這個過程稱作“去命名”(2002)。
[4] 帶有後裝載車壓實機的卡車內的垃圾是被輕微壓縮的。當它被清空時,靠近駕駛室的一面牆將垃圾向後方推,它們就慢慢地被排擠出去。推擠的力量通常會將垃圾混成巨大的一堆,這在垃圾處理卡車的設計中被稱作為“一堆糞塊”。判斷一輛垃圾處理卡車運行得是否順利、設計得是否成功的標準是,它所處理的垃圾經過推擠後所形成“糞塊”的一致性,以及這堆垃圾被推擠時的順利性(Nagle 2004; Royte2005:39)。
[5] 見Needham and Spence 1997,以及Martin and Russell 2000有關垃圾在考古語境中的討論。1992年拉什傑(Rathje)解釋說經典考古學分析從現代垃圾中吸收了養分;1983年懷特(White)報道了拉什傑(Rathje)的工作。2001年布奇利(Buchli)和盧卡斯(Lucas)發起了關於建立縝密思考的當代考古學的倡議。2009年哈裡森(Harrison)和斯科菲爾德(Schofield)提供了更新的概述。
[6] Mauss1967:11-12.On the Streets and Behind the Trucks with the Sanitation Workers of New York City
得獎作品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8年度影響力圖書”75種之一、南都文化年鑒之圖書榜68種之一、新浪好書榜2018年度十大好書入圍50強、解放書單第14期10種之一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