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追蹤!原來「你」也在香港 1:秦漢至清初篇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歷史上,香港長久以來是中國東南沿海的一個小漁村,隨着中國歷史的起伏動盪,也曾有過大規模的移居潮。直至近代,兩次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被逼將香港島與九龍半島割讓予英國,此後,香港成為中西交匯之處,因政治環境與地利之便,開始活躍於國際舞台。
今日回顧,曾有不少歷史人物在香港留下或深或淺的足跡,本系列所搜羅的,並非「香港名人的歷史」,而是「歷史名人在香港」──以香港這個地方作為聚焦點,串連起因不同原因、於不同時間、從不同地方到來香港,並與香港結下一段緣分的歷史名人,藉此向讀者展現人物的生平故事,及其與香港的關係,更帶出一些相關的歷史知識,可說是一套與別不同的人物傳記。
踢走悶蛋長篇記敍文,來翻一翻歷史人物的「履歷表」
除了視覺獨特,本系列還嘗試以較為創新的形式去寫「傳記」,比如以履歷方式展示人物、以新聞報道方式訴說生平等、以模擬採訪模式生動闡述人物重要奇遇、以自白的口吻勉勵後學做人的道理……是一套為學生準備的輕鬆歷史讀物。
不同時期,不同淵源
本系列分上中下三冊,以歷史時期為中軸,將全書內容劃分為古代(秦漢至清初)、近代(1840鴉片戰爭至1911辛亥革命)及現代(1912民國成立至今)三大段時期。
作者自序
曾幾何時,上課時跟同學說漢代名將韓信的後人居於香港,同學一臉茫然,不知韓信是誰,因為中一已沒有楚漢相爭這課題;又曾幾何時,跟同學說唐朝曾在屯門駐軍,同學又不相信,以為是天方夜談;直至有一次,我說五代十國時朝廷曾經於大埔養「珠」,產品價值連城,這次同學終於相信了,就在我大感安慰之際,忽然傳來一把聲音:「這有何奇怪,新界的農場自然是養『豬』啦!」我心下一沉……
在上述慘痛中帶點無奈的「中史教學事件簿」後,我體會到普遍香港學生對國家歷史的認識是何其薄弱,對內地與香港歷史淵源的了解是何其不足。適值政府重新確立中史為初中獨立必修科,本書正好配合這時機,以中小學生為對象,選取一些與香港息息相關的中外歷史人物,介紹其重要生平事跡,並採用答問採訪、個人履歷、人物自白等形式,力求形式活潑,知趣並重。
本書劃分為秦漢至清初、清至民國和民國至當代三部分,唯不少人物橫跨兩代,故以其主要事跡的發生時間,結合其歷史影響,加以區分。期望日後能夠推出更多更好的歷史讀物,還望讀者不吝賜正。
作者簡介
目次
目錄
《序》 2
韓信 5
杯渡禪師 19
韓愈 31
宋帝昺 43
文天祥 57
鄭成功 69
書摘/試閱
張保仔(1786 - 1822)
漁民變海盜,名震珠三角──清代大海盜張保仔
「你」的CV
個人資料
出生地:新會縣江門鎮水南鄉
出生年份:1786年
家人:鄭一嫂(妻)
生肖:屬馬,行動迅速,積極進取,胸襟廣闊,容易與人相處,但好大喜功,有浪費的習慣。
個人喜好
喜歡的食物:魚(大心)
喜歡的顏色:紅色,黑色
喜歡的事:愛生活,愛大海
討厭的事:睡覺中被打擾
個人履歷
學歷:我輩行走江湖,機智就足夠,書是甚麼能吃嗎?
掌握技能:看氣候、懂水性、有辯才、擅長勇武
活躍界別:海盜界、水師界
工作經驗:
· 小孩子時代 ── 打魚
· 青年時代 ── 海盜助手、海盜頭目
· 壯年時代 ── 水師副將
傑出成就:
· 漁民變海盜,名震珠三角。
· 全盛時期,據說旗下的海盜勢力共300艘戰艦,7萬多名部眾。
· 成為後世影視作品鍾愛的改編對象。
「你」的事跡
本來是個漁民
年前電視劇曾經播放以張保仔為主題的電視劇,香港長洲也有名勝張保仔洞,其生平事跡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查張保仔原來出生於廣東新會的一個漁民家庭,年幼時隨父親出海捕魚,不幸被當時的大海盜鄭一洗劫,且被俘虜。鄭一見張保仔雖為階下之囚,但臨危不亂、機靈聰慧,且有辯才,便把他留在身邊差遣。此後,張保果然表現英勇,未幾被提昇為頭目,成為海盜集團內的一員猛將,鄭一更將他收為義子,關係非比尋常。
海賊王在此!
嘉慶十二年(1807年)是張保仔一生的轉折點,話說鄭一出征南洋,遇上颱風溺死,其妻子石氏,人稱鄭一嫂,繼任為海盜團夥首領。當時,部份海盜不願聽從女性命令,率領部下自立門戶,惟張保仔仍一意追隨,故深受鄭一嫂重用,兩人更日久生情,墮入愛河。此後,張保仔率領海盜劫掠商船村落,橫行珠江三角洲一帶。張保仔曾下令手下不得私自離隊上岸,不可污辱擄獲婦女,凡願意提供糧食物資的鄉民,均以高價收購。因此,當時百姓對他不太反感,部份人更認為他是一名「良盜」,故有「張保仔」這一個親切的稱呼。
傳說張保仔部隊高峰期有四萬餘人,大小船隻共三百多艘,且奪得西洋商船為座船,實力強橫。據學者考證,其巢穴處於孤懸海中心的小島,位於廣東湛江一帶,令官兵鞭長莫及。嘉慶十三年,清廷見張保仔實力與日俱增,便派總兵林國良率戰船二十五艘追捕,張保仔先以數隻海盜船迎戰,且戰且退,誘敵深入,預先埋伏的主力部隊趁機圍攻官兵,林國良兵敗被俘,官兵死傷甚眾。
由賊變兵?
嘉慶十四年(1809年),兩廣總督百齡見官兵屢次失利,士氣大挫,便改變應對策略,下令沿海各地設置團練,官方則增建炮台,加設巨炮,加強防範;又嚴禁船隻出海,使賊人難以下手,明令鄉民不得與海盜買賣,令其難以得到糧食補給。此後,官方曾多次出兵圍剿,一次更在赤鱲角與葡萄牙船隊聯合圍攻張保仔,張保仔雖僥倖逃脫,但海盜已元氣大傷。此時,其他海盜集團相繼投降,張保仔知大勢已去,也有投誠之心。當時澳門中醫周熊飛與張保仔相熟,便協助聯絡官府,最後由鄭一嫂親往廣州城向百齡請降,且自願成為人質。張保仔則保留船隻數十,協助官府消滅其他海盜。由於屢立戰功,張保仔升級至副將,鄭一嫂也獲封誥命夫人。道光二年(1822年),張保仔死,鄭一嫂隱居澳門,二人的兒子張玉麟曾出任千總一職。
「你」的採訪
張保仔抵旗太平山之謎
記:今天的受訪人物是張保仔。張先生你好!我很喜歡看海賊王,所以對你的生平事跡很感興趣!
張:客氣客氣,在下只是喜歡大海的自由自由,談不上甚麼海賊王,哈哈。
記:才不是呢,你這位海賊王,在香港留下的傳說,可說得上遍地都是。
張:喔?有這回事?
記:傳說你在大嶼山東涌設置營房,在香港島西營盤等地也設立守衛站。還有,曾利用太平山作為瞭望台,居高臨下,監視海上的動靜,待發現商船經過,立即以扯旗為號,通知山下營寨派船截劫,所以太平山才有「扯旗山」的稱號。
張:哎,你說的,我連自己都不知道^^|||。我看記者小姐你搞錯了,在太平山升旗和西營盤設營房的,那是後來的英國軍隊,比張某晚了個百八十年。
記:啊?那傳說中的、你用來藏寶的長洲張保仔洞,也是以訛傳訛的嗎?
張:你還真別說,長洲張保仔洞,你去看過嗎?那麼狹少的一個地方,藏得了甚麼呢?
記:喔……那真是太失望了──不對,言下之意,你確實把寶藏藏起來,只不過另有地方?
張:這個嗎,嘿嘿,是秘‧密。
「你」的鼓勵
曾經有一位番禺藉的劉姓商人,出海做生意時,被海盜捉拿,後來雖然順離脫身,但嚇破了膽,病倒了,不久還一病不起。他的兒子小劉以為是我抓的人,便把這賬算到我張某人頭上,打算報仇。他先假意投靠,實則乘機刺殺。
一天,小劉準備好塗上毒藥的小刀,想將我一刀斃命。但我張保仔在江湖跑跳這麼久,保命的身手還能差嗎?很快就把小劉擒下。
手下知道了,都讓我給小劉點顏色瞧瞧。但我看小劉為父報仇,是個孝子,我們之間到底也是一場誤會,便不追究了。我告訴小劉,真兇是另一海盜石二幫,然後給他
這事傳出去,別人說我這叫「盜亦有道」。我不懂這些文縐縐的,我只知道,做人要講道理,江湖要講道義。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