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站在系統論和20世紀科學的前沿,用新的思路去考察古老的哲學命題,嘗試重建性哲學
科學和哲學有無內在的共同基礎?當代人又怎樣基於科學的要求和進展來改造哲學?如何回應量子力學對客觀性的挑戰,重建科學認識論的基礎?
《系統的哲學》收錄當代著名思想家金觀濤的“哲學三部曲”——《人的哲學》《發展的哲學》《整體的哲學》,以及回顧學術歷程的長篇序言。金觀濤在本書中對其把握社會歷史研究、理解現代性的分析工具進行了全面總結,吸取了系統論、控制論等20世紀新興方法論科學的重要成果,還結合了社會科學研究中首次運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了一套獨特的組織系統理論。它不僅解決了自身的難題——給組織系統整體性一種科學的表述,還出人意料地解決了辯證理性中“客觀性”和“發展悖論”這兩方面的難題。對於如何運用現代的科學方法論去分析古老的哲學命題,本書是一個重要範例。
作者簡介
生於1947年,現任臺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名譽研究員。
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曾在鄭州大學任教;1978年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曾任《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社編輯部主任,科學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20世紀80年代創辦“走向未來”叢書;1989年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工作,擔任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講座教授;2008年退休後到臺灣政治大學任教。
主要著作有《控制論與科學方法論》(與華國凡合著,1983),《系統的哲學》(1988),《歷史的巨鏡》(2015)。與劉青峰合作以下幾本著作:《興盛與危機》(1984),《開放中的變遷》(1993),《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2000),《觀念史研究》(2008),《中國思想史十講》(2015)。
名人/編輯推薦
★ 科學和哲學有無內在的共同基礎?當代人又怎樣基於科學的要求和進展來改造哲學?如何回應量子力學對客觀性的挑戰,重建科學認識論的基礎?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本書作者金觀濤是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備受讚譽。在本書中,他對其把握社會歷史研究、理解現代性的分析工具進行了全面總結,並做了進一步的哲學表述,對於想深入理解金觀濤思想的讀者來說,本書是必讀書目。
★本書不僅吸取了系統論、控制論等20世紀新興方法論科學的重要成果,還結合了金觀濤與劉青峰及其他合作者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首次運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了一套獨特的組織系統理論。它不僅解決了自身的難題——給組織系統整體性一種科學的表述,還出人意料地解決了辯證理性中“客觀性”和“發展悖論”這兩方面的難題。對於如何運用現代的科學方法論去分析古老的哲學命題,本書是一個重要範例。
序
20年的追求:我和哲學
我埋頭於自己的沉思之中,不覺歲月流逝,窗外已過去了20個春夏秋冬。今天我依然如20年前一樣在走自己艱難的“哲學”之路,耳邊仍迴響著青年時代激勵著我的主旋律:“探索人生、尋找光明……”
我們這一代已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很遠了。是時候了,我們應該認真地想一想,我們是從哪裡來的,又究竟要到哪裡去?
我心中的馬克思:對思想解放的渴望
羅曼•羅蘭曾把人生比喻成那浩浩蕩蕩奔流著的大江,人內心世界和自我意識的覺醒一開始往往如那江心島嶼在晨霧和陽光中時隱時現。整個少年時代,我和大多數同時代人一樣處於“哲學麻木”狀態。作為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我從小的思維方式就是常識的、直觀的。作為常識和直觀經驗的總概括—傳統的哲學,對我沒有特殊的吸引力。狄拉克曾十分風趣地說過,自從我們把宏觀的手指頭伸到宏觀的嘴裡時起,腦子裡就灌滿了各式各樣顯而易見的常識。常識決定了一個正常人的理智,但也使人帶著那個時代的一切公認的錯誤和偏見。人們可以拒絕講哲學,沉睡在以常識為基礎的哲學夢中是最舒服和最難被喚醒的。我的哲學意識喚起是朦朧的。初三那一年,有一次上哲學課,老師隨便提到,有一位叫貝克萊的哲學家認為,石頭的存在是因為你碰到了它。二十多年以後的今天,這句話當時在我的心中引起的騷動至今記憶猶新。一方面我覺得這個論斷荒謬絕倫,哲學居然是用於討論這些根本不用理睬的荒唐的哲囈(我怎麼可能想到,近三十年後,我居然不得不用很大的精力再次和這一論斷作戰,而且走出這一哲學的魔障是何等艱苦和需要科學的勇氣)。另一方面,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東西使我感到莫名其妙的不安、激動。現在我才知道這原是一種只有對哲學家才要求的無畏和深刻的懷疑精神。哲學論斷可以對也可以錯,可以有意義也可以沒有意義,但真假哲學的試金石乃是看它是否具有思想的大無畏和深刻的徹底性。然而,畢竟我還太年輕,哲學第一次來敲我內心的門時並沒有把我從麻木中喚醒。在中學時期,我的整個興趣都轉到自然科學中去了。
其實,任何一種哲學理論如果不是內心的體驗,那麼所謂的理論思考和中學生的尋章摘句沒有什麼本質差別,你只是去吸收被別人咀嚼過的思想中流出的汁液。哲學的啟蒙要求用整個身心去感受它,它要求理論家不僅用哲學來研究生活,而且要用生活來寫哲學。而在“文革”以前,要我們這一代人做到這一點甚為困難。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強大的傳統對我們這一代人是作為信仰來接受的。而且即使是這一哲學本身的精髓也被一層又一層嚼之無味的常識和說教包裹著,要燃起熱情的創造火焰,無論是對於整個哲學體系還是我們的內心,都需要等待一個偉大的解放運動的到來。
莫泊桑講過,普通人一般極少去想那些有關人生價值以及和世界觀有關的問題,只有當死亡來臨或平靜的生活中出現重大變故時,麻木的內心世界才會受到哲學和宗教的觸動,但那時往往已為時太晚了。因此,一場巨大的社會變動對於一個老年人和正在成長的少年的心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我認為,至關重要的是正當我的思想趨於成熟,但還未成熟的關頭,“文革”開始了。如果沒有“文革”,或者“文革”推遲到十年以後發生,我都只可能是一個科學家,而不會走上思考歷史、人生和哲學的道路。
1966年,“文革”開始時,我正在北京大學化學系讀書。當時越來越緊張的極“左”氣氛在我心中引起不安和壓抑,但我仍然不顧一切在讀英文,埋頭于科學報國的夢中。1966年盛夏的一天,因為我偷偷地躲在床上讀英文,結果作為“白專典型”被同班同學批判。由於學習科學的權利從此被剝奪,我很快成為這場運動的旁觀者和思考者。
人們常常把“文革”時期的青年學生分成三類,一類是積極參與者—紅衛兵,另一類是運動的對象—挨整者,第三類是逍遙派。按這種表面的分法,我屬於二、三類。但我認為,不存在精神上的逍遙派,每一個經歷過“文革”的中國人在精神上都是“文革”的參與者,區別僅在於參與的方式。而我的參與方式很特別,一切事變在我的心中都變成了哲學。從此,我開始了那長達20年的哲學沉思—最初從陶醉在思想解放中的歡悅之情開始,接著就迎來了漫長的苦悶和彷徨時期,它包括那一次又一次在非理性主義的黑暗中探索,最後重新去尋找光明和理性的歷程。
“文革”給我第一次內心的震動是那些我從小就被社會和家庭灌輸的不可懷疑的信條的瓦解。從道德規範、理論體系、我所尊敬的人物一直到社會秩序,一切都突然變得不堪一擊、搖搖欲墜,原來那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也被褻瀆了。我不知道這種大動盪對一個中年人或老年人的影響是什麼,但對我內心的影響卻是十分怪異和理性的。雖然我的家庭以及我在運動中挨了整,但我並沒有像一個正常、未經世事的青年那樣驚慌失措。相反,我從中領悟到懷疑一切的合理性。我好像從夢中驚醒,突然意識到以前不加懷疑就相信是一種混沌。當時,我的內心被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強烈地震撼了,我把它記錄在筆記本中。
這種懷疑帶來的獨立思考精神促使我用整個內心世界去感受辯證法。我開始領悟到辯證法的精髓。以前雖然我也學過辯證法哲學,但是對那些無處不在的革命性原理卻視而不見,這就是:世界從本質上是發展的,沒有一種事業、一種信條、一種規範可以萬古長存。一切處於永恆的流動、變化、產生和滅亡之中。所謂辯證法的整個哲學體系無非是對這個偉大、簡單但又十分深刻的原理的表述而已。
當時我的思想並不足以深刻到去思考如下問題:為什麼中國傳統的古代哲學支柱“天不變,道亦不變”這一信念在短短的一個世紀中會被與其相反的觀念—“萬物是發展的”這一原理所取代?我至今才明白,中國古代文化中道德理想主義的世界觀支柱正是關於天道悠悠萬古不變的思想。要衝破道德理想主義,世界觀立足點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向是可以想像的。其實,我自己當時之所以感到思想解放,歸根到底也可以說是第一次沖決了道德理想主義的堤壩。當時我還不可能清醒地意識到正是哲學給了我向傳統道德理想主義挑戰的勇氣,我只是深深地被這一偉大的思想所激動,感到只做一個好人而不去洞察宇宙之真理是多麼渺小!我想到了赫拉克裡特被放逐的命運,黑格爾面臨的那個大變動時代,一直到馬克思對這一原理的正確闡述。我感到了中國近代史上社會變化的急風暴雨;每十年中國社會的一次巨變,使得那些在民族苦難中尋找光明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這一原理而接受了辯證法。而我無非只是這一系列先驅者的一個後繼者。
總之,“文革”初期短短幾個月,我所領悟到的超過了讀幾年書,我開始以一種崇敬的心情走進哲學的殿堂。當然最使我敬仰的還是馬克思。他第一個在那苦難的深淵中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遺產,洞察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馬克思青年時代的放蕩不羈,一邊喝酒擊劍並和同學鬥毆,一邊探討真理的那種不怕神威、不怕天堂的雷霆的精神使我覺得振奮和解放。
任何一種解放,即使它的後果是導致虛無,其最初階段都是美好而令人歡欣鼓舞的。當時我心中雷聲隱隱,自以為理解了辯證法的真諦,成了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別人在寫大字報,我卻把自己的全部時間用來讀馬克思的原著,從《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一直追溯到黑格爾。由於我經常在和同學的討論中訴諸黑格爾的思辨方法,在一段時間裡,我被朋友們稱為“金格爾”。其實,當時只有20歲的我,除了對哲學和真理追求的滿腔真誠以外,知識廣度和理解深度是極為有限的。我只是被青年時代的馬克思的大無畏的探索精神所鼓舞,我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是我心中的追求,它代表了我對思想解放的渴望。很快,和整個紅衛兵運動一樣,狂熱的理想主義的危機馬上就來到了。
目次
2018年版序言
再版序言
序言20年的追求:我和哲學
我心中的馬克思:對思想解放的渴望
陷入黑格爾體系的泥潭
對“徹底辯證法”的恐懼
由哲學向科學退隱
一個在科學神殿中平凡的科學家
屬�我自己的“控制論”
哲學在召喚
我的三部曲
知識、價值和終極關懷
第一篇人的哲學——論“客觀性”
引言 哲學家的內心獨白
第一章理性在困境中……
第一節 影子般的客體
第二節 哲學爭論的實驗判決:關於貝爾不等式的驗證
第三節 存在真是被感知嗎?對一個實驗的描述
第四節 科學理性的金字塔
第二章 建構主義的嘗試
第一節 第18頭駱駝
第二節 無差異編碼和糾錯能力
第三節 神經網絡的封閉性
第四節 內穩態和符號主義
第五節 客觀實在等於本征態嗎?
第六節 量子力學的黑箱解釋
第七節 魚龍混雜的哲學遺產
第三章 客觀性和公共性
第一節 對經驗可靠性標準的重新考察
第二節 尋找新的奠基石
第三節 同一性疑難和結構穩定性
第四節 人體的結構穩定性:為什麼有清醒的直觀世界?
第五節 結構穩定性的擴張:科學以人為中心
第六節 構造性自然觀和科學解釋的結構
第七節 我們仍在籠中談哲學
第四章 近於上帝的觀察者
第一節 “客觀存在”存在的條件
第二節 什麼是觀察者?
第三節 自然規律與儀器同構定律
第四節 理性的飛躍:從觀察者到思想者
第五節 回到唯物主義:整體演化論
結束語 展望人的哲學
第二篇發展的哲學——論“矛盾”和“不確定性”
第一章 從“無矛盾原理”的爭論談起
第二章 “矛盾”概念的精確化:悖論對邏輯的破壞
第三章 科學理論糾錯機制和集合論悖論的啟示
第四章 不確定性和系統內部調節功能的破壞
第五章 無限、量子力學和信息論
第六章 數學家和哲學家共同的成果: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
第七章 整體演化理論
第三篇整體的哲學——我們的方法論
引言 理性哲學的理想
第一章 歷史的導言:整體方法的興起
第一節 整體之謎
第二節 內穩態的發現
第三節 從維納到艾什比:調節行為的起源
第四節 目的性、大腦和學習機制
第五節 生命:介於隨機性和因果性之間?
第二章 什麼是組織?
第一節 黑箱和整體中的部分
第二節 組織:功能耦合系統
第三節 結構主義三要素
第三章 穩定性、存在和價值
第一節 組織系統的穩定性
第二節 自耦合分析
第三節 維持生存的功能和結構
第四節 存在的邏輯
第五節 吸引子、組織起源和價值
第六節 小結:活的組織
第四章 生長的機制
第一節 從蝴蝶花紋和圓錐曲線的關係講起
第二節 內穩態對生長的意義
第三節 貨幣的起源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第四節 生長作為層次展開:超目的與超因果
第五章 組織的結構、容量和形狀
第一節 組織的層次和結構穩定性
第二節 結構對容量的限制:為什麼生長有極限?
第三節 維生結構與突變理論
第四節 形態發生機制
第六章 老化過程和功能異化
第一節 從儀器老化原理講起
第二節 浴盆曲線和功能對結構的反作用
第三節 衰老理論種種
第四節 功能異化與結構畸變
第五節 模擬演化
第六節 無組織力量和熵增加的異同
第七節 組織演化:我們面臨新的綜合
後記
附錄關於意識的哲學思考
一、意識的科學解釋能排除“意識”嗎?
二、夢的實驗研究
三、意識的心腦模型(AIM)
四、新的綜合:相空間的意義
五、意識解釋的遞歸方案
六、唯物論還是唯識論:終將消失的界線?
書摘/試閱
第一篇 人的哲學——論客觀性
...
第一章
理性在困境中……
今天,我們已被迫從與人無關的客觀性之夢中醒來,發現宇宙原來是以人為中心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世界只是空虛人生之幻覺。存在的基石不是那渺小的自我中心的個人,而是指在心靈上相通的一代又一代創造著的群體—大寫的“人”。人終於發現並承認自己在自然界奇特的位置,這是理性大無畏的體現。然而,一個更為壯麗的歷程正有待於開始,這就是“人”去進行那永恆的自我超越:應以一種近乎上帝的目光來看待自己,去反省為何要建立一個以人為中心的世界。
平常人所謂的理性,是建立在一個平凡但並非人人知曉的哲學基石之上的,這就是存在著一個客觀的、不依賴于我們思維過程的外部世界。這樣,每天清晨,人可以從夢境中醒來,大膽地清除在黑夜中糾纏著他的夢魔,回到那個堅實而冰冷的外部世界中去。一旦這個基礎崩潰了,人的心智將出現徹底的迷亂。
第一節 影子般的客體
自古以來,哲學界就存在著一個時而激烈時而緩和但一直沒有真正解決的爭論:世界是不是獨立於人的感覺和意識而存在的?唯物主義者堅信,在人類出現之前,客觀世界就存在著。人的意識無非是宇宙間最燦爛的花朵。但是,另一種看起來極為荒謬的見解卻不能在邏輯上予以駁斥,那就是主觀唯心論和唯我論。由於人沒法離開自己的經驗和感覺來談一切,如果哲學家堅持自己哲學思考的徹底性與嚴密性,就無法從邏輯上證明客觀世界是獨立於人的感覺而存在的。於是總有一些人堅持認為:“石頭的存在是因為你走路時碰到了它”,“外部世界猶如山坡上的花開花落,只有你的心裡有了它,它才獲得存在的意義。”
16世紀以後,近代科學興起。在絕大多數人的常識看來,科學探索無疑是建立在客觀實在和客觀規律存在這一基礎之上的。唯物主義哲學成為理性的象徵,陣營空前強大。但是上述哲學基本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量子力學興起,使哲學上這個古老的爭論又變得異常尖銳起來。
在常識看來,主觀唯心論是站不住腳的,因而在以不脫離常識的宏觀世界為研究對象的經典物理學占統治地位的時期,主觀唯心論在科學界已沒有太多市場。但隨著人類的認識深入到微觀世界,科學的發展像是自己否定自己—那種在常識上顯而易見的唯物論居然解釋不了電子奇怪的行為。
科學家發現,電子跟我們通常理解的宏觀世界中的客體完全不同,它們似乎是影子般的存在!人們通常講的客體(物理學家稱之為物理學實在)總是可以同時具有各種確定的性質。比如它佔有一定的體積,在確定時刻有確定的位置,同時又有一定的動量(即具有確定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所謂客體,常常是指同時具有所有這些性質的東西之總和。但電子不是這樣!根據不確定性原理(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如果電子具有確定的位置,那麼就不可能具有確定的動量,反之,如果電子具有一定的運動速度(動量),就不可能具有確定的位置。確定的空間位置和確定的運動速度是不能被電子同時具有的。
為什麼電子表現出如此奇怪的特點?就不確定性原理陳述的事實而言,它是被千百次實驗精確證明的,也是科學界公認的。問題在於怎樣在哲學上解釋它。一種最著名也是被大多數物理學家接受的觀點是海森堡的解釋。海森堡認為:當人觀察電子時(當然是通過某種儀器,比如超級電子顯微鏡,或通過某種實驗裝置來間接認識),總是存在著觀察過程對被觀察客體的微小擾動(比如用光照亮物體或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對象,都意味著一束光子、電子和被觀察對象間的互相作用,它必然干擾觀察對象)。這些干擾對於宏觀客體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對於電子卻必須考慮。正是觀察儀器的干擾造成了電子奇怪的行為,當人們測量它的位置時(位置作為測量結果有一確定的值)就必然干擾它的運動,使它的動量(速度)成為不確定的。反之,在另一個專門設計的測量電子動量的實驗中,在測量電子動量賦予它確定值時,又會干擾電子的確定位置,使位置(干擾的結果)成為不確定的。因此,確定的動量和確定的位置正如一枚硬幣的正面和反面,不會同時向同一個觀察者顯現。表面上看,似乎是電子太小才會有這種特性,但著名科學家狄拉克則認為,物體大小是表面現象,他主張用觀察過程是否對觀察對象造成不可忽略的干擾來界定宏觀物體和微觀物體(而不像通常人們主張的那樣用質量或空間尺度來界定)。
如果不去進一步分析海森堡對測不准原理解釋的哲學背景,人們會覺得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我們可以承認觀察儀器對電子的干擾,但自然可以進一步追問,如果人不觀察電子,當儀器的觀察干擾不施加于電子時,電子會怎麼樣呢?它是否如宏觀客體那樣同時具有確定的位置和動量?正如即便我們把眼睛閉起來,也不妨礙斷言在某一時刻月球同時具有確定的位置和動量那樣。海森堡解釋的關鍵在於:他認為當人們不觀察電子時,去談電子是什麼是沒有意義的。也就是說,他在哲學上取類似於主觀唯心論的立場,即電子某種確定性質的存在是因為我們觀察到它,我們不能離開人的感知(包括使用眼、手和各種感觀的延長—儀器)來談事物的性質。那種獨立於我們感覺和意識之外的客體或性質只是一個古老的幻夢!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