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反思音樂與音樂史:特萊特勒學術論文選(簡體書)
滿額折

反思音樂與音樂史:特萊特勒學術論文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反思音樂與音樂史》是美國當代著名音樂學家特萊特勒的學術論文選,由上海音樂學院楊燕迪教授選文並組織翻譯。所選文章的寫作背景是:美國音樂學實踐原先習以為常的目標、方法和概念語彙受到質疑,人們試圖尋找替代方案,在批判精神和理論建構的維度中推進學科建設。
在這些論文不同的思考主題和巨大的歷史時間跨度背後,是作者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由此構成了經由學術旨趣的導向而串聯起來的具有內在有機聯繫的問題-思想場域。特萊特勒教授力圖讓人們意識到,音樂學是一個具有廣闊參數的領域,而不是特別課題的集合。他的音樂學研究展現出歷史(敘事)、美學(思想)、批評(分析)三大學科分支之間的相互支撐和融匯,進而呈現出一種“大家氣象”。特萊特勒教授相信,音樂學詮釋受制于各類文化的信念和情境,只有在具體的文化中,音樂的客體才得以顯現,對它們的詮釋才得以可能,但同時也不能忽視音樂給我們帶來的跨越文化和時空的豐富審美享受。
本書所選篇目的視野廣闊性和思考深入性,會讓漢語世界的音樂讀者耳目一新。中國的音樂學子,也將因而意識到他(她)們所選擇研究領域的開放可能性。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特萊特勒(Leo Treitler,1931―),美國著名音樂學家,1966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博士學位後,一直在美國和德國各著名大學任教,現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紐約城大學(CUNY)研究生院榮休教授。除了對中世紀格裡高利聖詠的記譜和流變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之外,特萊特勒教授還從哲學反思的高度針對音樂史、音樂分析的“元理論”問題進行了多方位論述,深刻地影響了英美音樂學的走向,被認為是當前“新音樂學”思潮的先驅者之一。
譯者簡介:

楊燕迪,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教授,中國音協西方音樂學會會長。
餘志剛,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教授,西方音樂史教研室主任。
孫紅傑,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伍維曦,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音樂研究所副所長。
劉洪,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
楊婧,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李雪梅,廣西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何弦,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講師。
劉丹霓,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講師。
諶蕾,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音樂學院講師。

名人/編輯推薦

歷史文化語境下的音樂學全景視野呈現;
“新音樂學”先驅對後現代音樂思潮的反思與批評;
楊燕迪教授編選,國內各大音樂學院教師聯手翻譯,重磅推薦!

中文版前言(特萊特勒)
1996年,美國音樂學學會要對本學會的歷史做一次口述史梳理。為尋訪資料,組織者找到學會的一些年長者進行採訪,希望我們對學會的歷史及我們對學會的貢獻發表看法。組織者要求我們每個人推薦一位採訪者,我提議我的同事斯考特·博哈姆(ScottBurnham)擔任,他欣然同意。採訪伊始,斯考特請我解釋一下,為何我的著述涵蓋如此不同的主題和如此巨大的歷史時間跨度――這從本書的目錄中就顯而易見。他肯定認為這一點對於我們的職業而言很不典型,否則他就不會以此作為重點來導入此次採訪。我想像,楊燕迪教授肯定受到這一渴望的驅動――他要鼓勵中國的音樂學學科在發展過程中也應具有這樣廣闊的視野,否則他就不會發起組織這本文集的翻譯並負責挑選這些篇目。
然而,本書目錄內容所體現的全景視野並不是音樂學家的工作給人的總體印象,它與我作為一位音樂學家初入此行時的通常經驗也很不一致。通常,詢問一位音樂學家的問題往往是“你擅長什麼時期,什麼作曲家,或什麼樣的音樂”之類。但我的採訪者理解得更深。我知道,他一開始的問題是某種邀請,讓我在所有這些各種各樣的題目中找出路徑和探尋的一致性,正是這種一致性使我從一個主題轉到另一個主題,從(比如說)“莫紮特與絕對音樂理念”(第三章)到“《沃采克》與《啟示錄》”(第四章),並在上述兩個標題中探查前半與後半的聯繫。我想,說明這些問題背後的思想方法一致性,這正是本書讀者所需要的,如果我理解正確,這也正是我的中國同行翻譯這些文論並邀請我撰寫這篇序言的原因。
當有人詢問我在音樂學中的專業領域時,我有時會間接地用我正在做的是什麼課題來回答,隨後我會強調這一研究與整個學科均有關聯――如,音樂記譜的歷史(第十章),它所打開的是為了再現世界而使用標記的普遍意義上的廣闊領域,並自然而然串聯起語言的使用以作為再現世界的手段(第六、八、九章)。就像我們開始挖一個洞,挖得越深,我們就必須讓洞口越寬。我的目的是,在觸及問題時使用這樣的方式,要讓人感到音樂學是一個具有廣闊參數的領域,而不是特別課題的集合。這就是我希望此書帶給讀者的感知與感受。
第十章的題目本身已暗示了我在上一段說的該課題所達到的遠程距離,在此意義上,這一章例示出音樂學研究可以包含的廣闊範圍。第三章和第四章的題目都觸及了具有相似廣度的某種歷史觀念,每一章都專注於一部音樂作品,對其所進行的詮釋和理解,因結合考慮具有當時文化特徵(該作品正是在這一文化中,並為這一文化而創作)的哲學、政治或社會的潮流與條件而得以提升。對這種聯繫的承認(如第一章標題所示),業已成為任何自稱具有歷史意識的音樂學研究之必需。這種聯繫是否可以進行反向解讀――音樂作品是否可被解讀為揭示了文化的特性(音樂作品正是處在特定文化中,並為特定文化而創作),或許是一個開放的問題。如何回答這一問題,可能取決於該問題所指向的特定文化。
關於我作為音樂學家擅長何種特定領域的詢問,有時我會以我最早的研究興趣來作答,這體現在第五、六、七、八章中――我研究以書寫方式流傳至今的最古老的歐洲音樂,研究支撐這種音樂傳播的書寫系統,研究關於這種音樂的最古老的文字著述,在其中音樂被拿來和語言做比較,在其中寫作者們努力想傳達音樂表現的本質和性格,以及用語言這樣做所遇到的困難(第八章),所有這一切都來自我們稱之為“中世紀”的創造性文化。我認為從事這樣的研究非常有益,因為從這些研究中我看到了挑戰和重要性――如何去理解遠離我們的文化實踐,這些文化對於當時的人們就是處於當前的東西,不是朝向我們目前實踐的某個發展階段,也不是“西方”音樂本質特徵的早期顯現。然而,這種謹慎並不妨礙我們在當時音樂家的實踐中看到我們自己的關切問題。除了欣賞其獨特的美,對中世紀音樂的深入研究告訴我們,必須從某種文化本身中尋求理解該文化的音樂的概念和工具。
考慮到要向面對這些文章的讀者們說些什麼,我想到了一些應該留意在心的事實。
――這些文章寫於這樣一個時間跨度內,在其中,美國的音樂學實踐原來習以為常的目標、方法和概念語彙正在受到檢視和質疑,人們正在考慮替代方案,並希望在批判精神和充分意識理論建構的理想中來推進學科。
――這些文章不僅例示出在批評性的音樂學實踐中明確存在理論維度的興趣,也使這些理論維度成為音樂學歷史不同階段中理論框架、基礎依據和自律性分析研究的課題對象(第十一章)。
――這些文章顯露出音樂學詮釋的制約條件,它受制于各類文化的信念和情境,正是在文化中,音樂的客體才得以出現,對它們的詮釋才得以出現。
――這些文章並不是由作者挑選,而是由作者的朋友和同仁、上海音樂學院的楊燕迪教授所挑選,他完全瞭解美國音樂學的這些發展和情況,如我們1993年在紐約第一次見面時我所瞭解的那樣。我相信,發起此書的翻譯出版項目,他的本意是想讓中國的音樂學子意識到他們所選擇的研究領域的開放可能性。
(楊燕迪譯)

目次

目 錄

中文版前言(特萊特勒)
01歷史、批評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楊燕迪譯)
02“崇拜天籟之聲”:分析的動因(楊燕迪、諶蕾譯)
03莫紮特與絕對音樂觀念(楊婧、劉洪譯)
04《沃采克》與《啟示錄》(餘志剛譯)
05荷馬與格裡高利:史詩和素歌的傳播(餘志剛譯)
06誦讀與歌唱:論西方音樂書寫的起源(孫紅傑譯)
07接受的政治:剪裁現在以實現人們期望的過去(何弦譯)
08語言與音樂闡釋(李雪梅譯)
09無言以對(伍維曦譯)
10音樂記譜是何種事物?(劉丹霓譯)
11音樂研究中的後現代跡象(劉丹霓譯)
12關於音樂意義的論辯(楊燕迪譯)
編譯後記(楊燕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