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翻轉人生的禪機
滿額折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翻轉人生的禪機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20 元
優惠價
90198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人生不能重來,但可以「用禪法格式化」
現在就翻轉人生,改寫你的生命劇本

我有一天在想,如果年輕十歲、二十歲,對於眼前的世界或事物,是不是也能夠像現在這樣看得明白?

我突然覺得年紀大了是件好事,讓自己活得可以更清澈一些。
只是,這個清澈是怎麼來的?

■楊蓓最新觀點
翻轉「年紀」× 翻轉「僵局」× 翻 轉「煩惱」

# 中道的練習

翻轉人生,為了讓人看見成功的你,還是找回迷失的自己?

人生在努力、用力的過程中,可以用中道的概念來練習、修行。我可以選擇,要繼續努力下去,或是我已經過度用力想要喊停?還有,我的頹廢是不是因為一些潛藏的悲觀所導致?這樣的我,是我真正想要的嗎?

讓頭腦清楚地做選擇,而不是被念頭牽著鼻子跑。尤其現在整個大環境,感覺都是往下滑落,安全感漸漸消失,可是,只要我們的頭腦清醒,還是會有很多的選擇空間。並且因為是自己的選擇,就不會過度患得患失,而會覺得:應該做,就去做。

中道,讓我們練習在努力、用力的過程中,不掉入無力的陷阱。這真是一個太好的練習!

# 翻轉不只是外在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內在的真正覺醒

禪修以後,我開始練習在接個案的時候,專注地向外,同時也分一部分注意力在自己身上,讓自己盡量處於放鬆的狀態。這樣的作法,讓我開始覺得不累,除了不累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改變,我不再那麼用力、努力。

想起我的很多案主,他們來來回回地走在同一條路上,帶著某些堅持,那些堅持幾乎不是投射,就是防衛(指責就是一種防衛)。於是我就在想,如果他們懂得慚愧,防衛就會變少。懺悔就是把「我」放下來;當沒有了堅持、沒有了防衛,轉念才會比較快發生。

把自己放下了,「可能」才會發生,「心念」才會轉,而且是如電光石火一般,瞬間轉念。

作者簡介

楊蓓

專長領域為:團體工作、團體動力與行動研究、家族治療、心理衛生、禪修與心理健康等,並擔任助人專業工作者之督導、訓練與諮詢多年。

曾任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講師、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學生輔導中心主任、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及系主任、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法鼓大學籌備處副教授、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第二屆理事長,現為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副教授、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長年擔任法鼓山義工。

著有《熟年真好》、《烽火家人:從原生家庭看自我成長》、《叛逆中年》、《交心:自利利他的助人法則》、《自在溝通:人我互動,從心出發》、《親密、孤獨與自由》
(法鼓文化)、《勇氣與自由》(心靈工坊)等書。

【生而為人,真好!】

時間,讓人生無法翻轉。終日裡,忙碌於生計,耽溺於生活,念頭此起彼落之間,生命在流失,但是生而為人,最大的福報也在前後念之間,捕捉住剎那,視框變了,解讀變了,活著這件事,意義也就變了。

理所當然,常是生命的基調,不論順遂或坎坷,時間是驢子頸項上的胡蘿蔔。每天醒來,連慶幸自己還活著的心思都無暇冒出來,就有「行程」在催促著,匆匆步上每日操演的舞台,完成和圓滿是幸運,波折和挫敗是無奈,千萬個念頭瞬間即過,留存在記憶中的或可說是「重要事件」,若不是太過強烈,無明的覆蓋是無法避免的,常常在心裡的空檔想著:「今天中午我吃了什麼?」怎麼樣也想不起來的時候,只能啞然失笑,然後告訴自己:「老了!」回頭發現自己二十幾歲的時候,依然記不得前一頓飯的內容,只好再告訴自己:「又來了,漫不經心的老毛病。」

此書的輯成,是數年間在《張老師月刊》中斷斷續續的專欄逼出來的。當年的月刊主編高惠琳女士基於心理諮商界需要有以禪修內涵融入心理工作視角的專欄,幾次遊說之後,終於每兩個月一次的口述,談談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再由惠琳轉為文字刊出,將禪修體會用於日常是我的興趣,雖然自知功力淺薄,但是以此自勵,也不失為一自修的方法,因此就累積出了這些文字,希望藉此捕捉一些常被瞬間念頭所淹沒的無常。

日常,是散亂的,更是漫不經心的,如同蒲團上的照見,面對妄念時,除了回到方法別無他法。即便如此,有時候仍會驚豔於妄念中的別出心裁,或驀然瞥見心的創新,而有所領悟。當然,有時候也真就在黑山鬼窟中轉不出來,而深覺無趣。此書中的文字,也的確反映出每回口述當時生活中的心境,所以,也曾想過是否要略為篩選,但是懶惰的習性給了自己一個理由:既是日常,就留它一個原貌吧!然而,法鼓文化編輯的巧思巧手,讓這些文字有了新的框架與意義,突然間,這平常的日常,就成了耐人尋味的省思,令我自己也珍惜起來。

去年,領了敬老卡的那天,心中莫名地欣喜,問自己:「到底開心什麼?」真的很莫名,是生命進入整合階段的優游自在?還是終見人生況味的豐盛濃郁?我想,都是,也都不是。

真好,這輩子能生而為人。

目次

Chapter1:翻轉年紀的智慧
智慧與年紀
世界,是自己的
中年遇見叛逆
困境的禮物
苦樂同緣
馬上有錢
沒有欲望,就看不見清淨
盡力和隨順因緣
鏡子

Chapter2:翻轉僵局的勇氣
執著是什麼?
執著與堅持
慈悲與智慧
一場跨文化的救災反思
助人工作者的身心症
表裡一致
並存
化繁為簡
顛倒夢想

Chapter3:翻轉煩惱的禪心
努力和頹廢
身心合一就是當下
醒著的昏沉
拿捏
本來面目
當家庭祕密甦醒時
懺悔與感恩
放棄和放下
直下承擔
找回初發心

書摘/試閱

【懺悔與感恩】

前不久,我先生突然生病,這病帶給我很深刻的經驗。

自己生病和親人生病,特別是配偶生病,心情上有很大不同的差別。以我自己為例,當我生病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如果我活不久了,有哪些事必須趕快處理。雖然我也會難過怎麼這樣損傷自己的身體,不過,因為知道懊惱沒什麼用,所以也比較會花心力思考哪些事還沒做、哪些事一定要做。

可是,當我先生生病的時候,我的感受就不是這麼單純了。

一開始,我想的是,明明生活在一起,為什麼我沒能早點覺察到他的異狀。其次,他是公務員,每年都有一次免費體檢,只是,他總是說檢查了又怎樣,只不過是自己嚇自己。想到這裡,我也懊惱自己為什麼不堅持要他去體檢。

於是,他生病這件事,我認為自己是有責任的,而那份責任,讓我產生悔不當初的心情。

我先生的人緣很好,生病住院期間,很多人來探望。原本生龍活虎的他,對自己的生病,倒是坦然,他很認真了解病情、接受事實(急診時大致已經知道狀況,只等待最後的確診),並且努力調整自己。

我這一頭可就不同了,一直非常懊惱著,心裡七上八下地想著許多事,可是,表面上卻還要理性、平靜地處理事情、招呼訪客。

表裡不一,可以說是我的致命傷,而且,實在支撐不久。

我開始感覺到自己身體不適。心裡很明白,必須解決自己這麼悶得慌、這麼過不去的根源。

和自己打架

某天早上,當我正在為那天的授課做準備的時候,一股強烈的懊惱情緒冒了出來。於是我問自己:「到底我在懊惱什麼?」

慢慢梳理中,我發現其實還是很自責沒能早點發現先生的問題。同時,也進而發現,我在生活中習慣照顧周圍的人,因為這樣的個性,讓我更自責沒有把先生照顧好,尤其是這麼親近的人,天天生活在一起,居然還這麼疏忽……。

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那個懊惱中有非常多的自責。原來,我是在跟自己打架。
當下,我發現自己累積的壓力已經到了高峰,不過,也很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剩下的,就是想辦法抒解。於是,我打電話給一位好友,請她在我學校下課後,載我去法鼓山農禪寺。

那是很特別的一天。白天,我先生確診並辦理出院,當時醫生已經明白地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治療的辦法。當天,是我的生日,女兒計畫晚上親自下廚,幫我慶生。

照理說,我不該亂跑的,可是,我就是知道自己非到禪寺一趟不可。

修行方法有個懺悔法門,是漢傳佛教的特色,在心理治療上也具有相當效用。那天,我打定主意去懺悔。

到了農禪寺,由於大殿晚上將舉辦法會,於是,我借了一旁的禪堂。佛龕亮著燈,裡頭空無一人。我一個人進去跪拜,抬頭望見佛像,便開始無法抑止地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拜。

我當初學佛是從禪修入門,禪修中也會搭配懺悔法門,主要是讓學習者的心能夠沉靜平穩下來。以前,我都是功能取向,是為了讓禪坐安穩而懺悔拜佛。可是,那天拜懺的過程中,有四句話突然從我腦門冒了出來:「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我當時心裡一驚,因為我從不知道自己會背這四句。我認真地拜、認真地哭,四句話也一直在心裡頭反覆著。

過了大約十幾二十分鐘,監院法師走了進來,默默在一旁陪著。她一直等我拜完之後,輕輕拍拍我。這時,我忍不住開始跟她講起心中的自責、自己的疏忽、自己太糟糕了……。法師也才開始問我先生的狀況、我們的想法和處理方式……。
就在這一問一答的過程中,我自己明顯感覺到心中那塊很濃的悶,慢慢化開了,心也鬆了,壓力漸漸淡化。突然間,我開始覺得,幸好醫院表示無法開刀,讓我們無路可走,讓我們只能尋找其他的方法……。

心生感恩

念頭竟然轉到「感恩」這個病,這讓我自己嚇了一大跳!

我也才想起來,以前師父在帶禪修期間,帶完懺悔禮拜,接著會帶感恩禮拜。我只知道那是一個機制。這一次,我自己卻在短短半個小時走過整個歷程;這樣的轉念,太不可思議了。

不過,這樣的經驗卻讓我了解到,人一生中有很多的困境,如果我們願意往內去看、往內去反省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做得不好、做得不滿意,那個慚愧、懺悔的心,絕對是真的。雖然我們也可以說抱歉、說對不起,但只是程度上的差異,作用不大。懺悔不一樣,那是非常深刻、非常誠懇的心境。我相信,就因為全然地懺悔,才讓我能夠很快地轉念到感恩。

卸下心防,放下自己

想起我的很多案主,他們來來回回地走在同一條路上,帶著某些堅持,那些堅持往往不是投射就是防衛(指責就是一種防衛)。於是我就在想,如果他們懂得慚愧,防衛就會變少,能夠懺悔,幾乎就是完全沒有了防衛。因為,懺悔是把「我」給放下來;當把我給放下,也就沒有了堅持、沒有了防衛,轉念才會比較快發生。
因此,我認為修行人對自己是要有魄力。所謂魄力,並不是跟人說,我懂了多少、做了多少,而是我有沒有能耐把自己放下來。

把自己放下了,可能才會發生,心念才會轉,而且是如電光石火一般,瞬間轉念。
以前師父常說:「轉念、轉念,世界就會不一樣。」那時我心裡總是嘀咕:「哪那麼容易呀!」這次的經驗讓我覺知到,雖然不容易,卻可能發生,重點在於你往內看得夠不夠深。

人們常講,宗教是倫理的課題,也是生命的課題,現在心理界也開始有人說心理治療也是倫理的展現。如果從這樣的角度切入,我覺得可以由此慢慢地回到我們自己文化的根源上。因為華人文化中有很多的倫理,只是這些倫理,時間久了就被認為是八股,但其實它真的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行動」,而不是八股。就像很多人聽到「懺悔」、「感恩」,都會直覺認為是宗教儀式,並歸為倫理議題,然後用宗教色彩去覆蓋,導致真正的功能彰顯不出來,實在可惜。

我必須說,我先生的生病,對我有很大的啟發,除了經驗本身、對修行的體會,也對我的心理工作產生一些影響,而且漸漸發酵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98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